吉他与音乐鉴赏期末论文

合集下载

大学生音乐鉴赏论文2

大学生音乐鉴赏论文2

音乐是生活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学会欣赏音乐便走出了欣赏美的关键一步。

音乐鉴赏是一个人最基础的审美能力,无论是对学习还是对工作都需要我们去培养和提升。

为了提高自己对音乐与美的欣赏水平,这学期的选修我选择了音乐鉴赏课程。

上课的时间,不算短也不算长,但足以让我对音乐有了更深一步的了解。

对于鉴赏者来说,音乐鉴赏作为一种艺术现象,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审美观显得尤为重要,形成正确的审美判断能力,才能对音乐作品作出正确的判断。

音乐的丰富多彩来源于复杂多变的人类社会生活,而多彩的生活又通过各种形式的音乐反映出来,形成了音乐与生活之间的辩证关系。

因而音乐鉴赏的经历与生活阅历一样,积累得越多,信息储存量就越大,想像力也就越丰富,对音乐作品就比较容易理解;反之,对音乐鉴赏经历和生活阅历贫乏、信息量储存相对较少的人来说,鉴赏音乐时就可能缺乏想象,甚至无从着手。

音乐作为听觉艺术,决定了音乐鉴赏必须依靠有关的音响资料才能得以完成,这是一个基本的客观条件。

基于这一条件,人们才能对审美对象,即音乐作品进行审美活动。

在这一学期的音乐之旅中,我们欣赏到了各种不同形式的音乐,中西方兼备。

管弦乐《动物狂欢曲》,音乐剧《猫》,歌剧《卡门》,中国戏曲和中外民歌等等都是让我非常喜欢的音乐作品与形式。

在这里不仅让我们了解到了这么多的音乐形式,同时还欣赏到了每种音乐形式下的著名作品。

真是大开眼界,仿佛一次梦幻的世界音乐之旅。

《动物狂欢节》是圣-桑于1886年在奥地利应巴黎好友的请求写出的一部别出心裁、谐趣横生的管弦乐组曲。

作者以生动的手法,描写动物们在热闹的节日行列中,各种滑稽有趣的情形。

整部组曲由十四曲组成:(一)序奏及狮王行进曲;(二)公鸡与母鸡;(三)野驴;(四)乌龟;(五)大象;(六)袋鼠,(七)水族馆;(八)长耳人;(九)林中杜鹃;(十)大鸟笼;(十一)钢琴家;(十二)化石;(十三)天鹅;(十四)终曲。

其中只有《天鹅》一曲是在作者生前发表的,是本组曲中流传最广的一首,常被单独演奏,甚至成为作者圣-桑的代表作品,是整部组曲中唯一一首优雅、温柔的小曲,与其他各曲形成鲜明的对比。

浅谈古典吉他与中国民族音乐的结合-毕业论文

浅谈古典吉他与中国民族音乐的结合-毕业论文

浅谈古典吉他与中国民族音乐的结合-毕业论文浅谈古典吉他与中国民族音乐的结合摘要:古典吉他是世界级的音乐乐器,是一个国家音乐实力的象征,中国民族音乐在发展历程中,对其他音乐形式从文化根源上存在排斥,因此,中国当前的民族音乐在世界的影响力远远不够。

本文从古典吉他与中国民族音乐的发展入手,探讨古典吉他和中国民族音乐的发展,分析比较古典吉他与中国民族音乐弦乐器的技巧,并阐释演奏技巧存在不同的客观原因,进而对古典吉他进入中国,对中国民族音乐的影响进行深入分析,归纳古典吉他对中国民族音乐的冲击、中国民族音乐的古典吉他演奏相应和文化融合形势下中国民族音乐所展现出来的创造力。

探索中国民族音乐的发展道路。

关键词:古典吉他中国民族音乐融合差异目录二、前言 (3)三、古典吉他与中国民族音乐的发展探析 (4)(一)古典吉他的发展 (4)(二)中国民族音乐的发展 (5)三、比较古典吉他与中国民族音乐弦乐器的技法 (7)(一)古典吉他与中国民族音乐的技巧比较 (7)(二)演奏技巧不同的原因分析 (7)四、古典吉他进入中国与中国民族音乐走向世界 (8)(一)古典吉他传入中国对中国民族音乐的冲击 (9)(二)中国民族音乐的古典吉他演奏效应 (9)(三)文化融合形势下中国民族音乐的展现创造力 (9)五、结论 (11)参考文献 (12)致谢 (13)一、前言古典吉他又名六弦琴,定型于古典主义时期,与小提琴、钢琴并称为世界级三大古典乐器。

古典吉他演奏时的方式大致有三种,即独奏、重奏和参与交响乐队演奏。

古典吉他是吉他器材中受众最广、音乐普及范围较广、艺术性较强的一种世界级通用乐器,流行于世界各地,有“乐器王子”之称,在中国民族音乐演奏的乐器中,有二弦的二胡,也有四弦的琵琶,也有藏族独有的六弦乐器扎木年,古典吉他对演奏姿势、技术规范的要求都非常严格,中国民族音乐演奏乐器中,弦拨乐器占据了相当大的份额。

其中琵琶有中国的“民乐之王”的称谓。

音乐鉴赏论文范文

音乐鉴赏论文范文

音乐鉴赏论文范文音乐鉴赏是一门艺术,它要求我们以开放的心态去聆听和理解音乐作品,从而获得审美的愉悦和情感的共鸣。

本文旨在探讨音乐鉴赏的基本原则和方法,以及如何通过音乐鉴赏来提升个人的审美能力和文化素养。

首先,音乐鉴赏的基础是对音乐元素的了解。

音乐由旋律、节奏、和声和音色等基本元素构成,它们共同作用,形成独特的音乐风格和情感表达。

在鉴赏音乐时,我们需要关注这些元素如何相互作用,以及它们如何影响整体的音乐效果。

其次,音乐鉴赏需要培养良好的听觉习惯。

这包括对音乐细节的敏感度,对音乐结构的理解,以及对音乐情感的感知。

通过反复聆听和分析,我们可以逐渐提高对音乐的感知能力和鉴赏水平。

再者,音乐鉴赏是一种主观体验,它受到个人情感、文化背景和生活经历的影响。

因此,在鉴赏音乐时,我们应该尊重个人的感受和见解,同时也要努力拓宽自己的视野,了解不同文化和时期的音乐特点。

此外,音乐鉴赏也是一种创造性的活动。

在聆听音乐的过程中,我们可以尝试从不同的角度去解读音乐,发现音乐的多重意义。

例如,我们可以通过音乐来探索历史、社会和哲学等主题,或者将音乐与文学、绘画等其他艺术形式相结合,进行跨艺术的创作和表达。

最后,音乐鉴赏可以促进个人的情感发展和精神成长。

音乐能够激发我们的情感,引发我们的思考,甚至改变我们对生活的态度和看法。

通过音乐鉴赏,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自己,与他人建立情感联系,以及追求更丰富的精神生活。

综上所述,音乐鉴赏是一种多维度、多层次的审美活动。

它不仅能够提升我们的音乐素养,还能够丰富我们的内心世界,促进我们的全面发展。

通过不断学习和实践,我们可以更好地享受音乐带来的美好体验。

音乐鉴赏论文

音乐鉴赏论文

音乐鉴赏论文音乐鉴赏论文(精选10篇)在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总免不了要接触或使用论文吧,通过论文写作可以培养我们的科学研究能力。

那么你知道一篇好的论文该怎么写吗?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音乐鉴赏论文(精选10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音乐鉴赏论文1摘要:流行音乐的合理、科学引用不仅能满足学生的音乐主观学习需求,而且能帮助他们透过流行音乐体会到其中蕴含的深刻音乐知识原理,对于强化音乐教学效果、提升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有非常积极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高中音乐鉴赏教学流行音乐所谓流行音乐,指那些特定时间段内深厚大众欢迎、并在社会上得到广泛传播与普及的音乐。

高中阶段学生热衷于追求新鲜时尚,对于流行音乐更是格外青睐与喜爱。

流行音乐的合理、科学引用不仅能满足学生的音乐主观学习需求,而且能帮助他们透过流行音乐体会其中蕴含的深刻音乐知识原理,对于优化音乐教学效果、提升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有非常积极的促进作用。

一、借助流行音乐可帮助学生实现对音乐知识点的深刻理解教育实践表明,流行音乐的恰当利用可充分激发学生的音乐学习兴趣,可帮助学生借助熟悉的浅层次流行音乐充分挖掘其中蕴含的深刻音乐原理等理论知识点,即实现对相关音乐内容的深刻理解。

对此,笔者感受颇深。

如为了帮助学生深入了解“不同地区的音乐风格也不尽相同”这一知识点,笔者便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分别为学生播放了美国的R&B流行音乐代表人物亚瑟小子(Usher)的经典音乐曲目,随后又为他们播放了中国的R&B流行音乐代表人物周杰伦的优秀音乐作品。

由于平常现实生活中学生经常接触到这些流行音乐,因此他们中大多数人都随着作品的播放小声哼唱了起来。

音乐课堂气氛空前热烈而活跃。

在此基础上,笔者趁势向学生提出一个问题:通过亚瑟小子及周杰伦不同R&B作品的对比,你能从中得出哪些中美R&B流行音乐上的异同点?要求学生结合刚才聆听的流行音乐作品,尝试对这一问题进行合作分析与探讨。

古典吉他音乐欣赏

古典吉他音乐欣赏

古典吉他音乐欣赏经过三周的上课,我们和石老师学习了许多关于吉他的知识。

我们不仅欣赏了许多美妙的音乐,我们还学习了许多不同种类的乐器,他们都是吉他的近亲。

课堂上我们欣赏了许多不同风格的乐曲,从狂放不羁到温婉细腻,都展现了吉他非凡的魅力。

虽说有各种类型的其他,但是总的来说它们都是相通的。

无论造型多么奇特,它们都是能发出优美乐曲的乐器。

这六堂吉他课,使我们不仅学到了关于乐器,关于音乐的知识,也使我们学到了许多关于做人的道理。

课上老师总是强调我们要掌握的是做人的道理,而不是那些可有可无的知识。

学会做人才是关键。

虽说我对音乐不是很精通,但是我很喜欢电吉他那强劲的音乐节奏以及感觉。

虽说这六堂课主要讲的是关于古典的吉他,但是通过它,我更加了解了吉他包括电吉的相关知识,而不是为偶像的盲目崇拜。

当今社会会谈吉他的帅哥有很多,它们对我们这些大学生或多或少的产生了影响,让我们对吉他产生莫名的好感,甚至有人会去学,但是一旦兴奋期过了,就没有人再去关注他了,吉他也就此荒废了。

所以学习吉他的历史,了解吉他的构造,乐理是很有必要的。

否则就会产生很多为了“追星”而学习乐器的现象。

例如郎朗的成名让很多孩子开始学习了钢琴,但是郎朗却只有一个,不是人人都可以成为他的,这是天赋与努力的结果,在家长或者一时冲动情况下学习的钢琴并不是真正用灵魂弹奏的,只是机械的敲击琴键,产生声音而已。

所以我认为学习乐器要自己发自内心的喜欢,而不是有外界的强迫才开始学习的。

石老师的课让我明白了要发自内心的喜欢一样东西,并且用心的学习它,才能达到登峰造极的地步,才能让人羡慕。

其次在当今社会只有多才多艺才能立足于社会之中,你可以不钻,但是不可以不广,只有博学多才才能成为有用的人才,才能被更多人所欣赏,羡慕甚至嫉妒。

音乐鉴赏范例论文

音乐鉴赏范例论文

音乐鉴赏生工0902 余圣良我本人很喜欢音乐,但还达不到鉴赏的能力。

我个人粗浅地认为,音乐是很伟大的。

音乐具有很大的魔力,可以让你倍感欢欣鼓舞,可以让你黯然神伤,可以让你悠然神往……我喜欢音乐,特别是不经意间听到美妙的歌声、旋律是,真是振奋人心啊!我对流行和古典的概念不是很清晰,但只要是我认为好听,就无所谓流行还是古典,我都奉为经典。

就我所听过的古典音乐(我不知道究竟是不是古典音乐),如C 大调卡农。

那是在一次艺术学院举办的器乐大赛上听到的,而且有意思的是,表演C大调卡农的选手特别多,小提琴,钢琴,吉他……车撞得挺夸张的。

但卡农这曲子,真不错,用不同的乐器演奏出来,别具风味。

我感觉仿佛置身于青山绿水间,宁静,恬淡,耳边不时传来哗哗的流水声,又仿佛一股甘露从嘴中滑入,清凉,甘甜,说不出的安逸。

让我觉得一辈子的梦想,就是和心爱的人一起在这青山绿水间,相伴到老。

太奇妙了!有了这一段小插曲,我开始对一些古典音乐产生了兴趣。

也在同时,为我打开了一个音乐新世界,原来它还具有如此的魔力。

贝多芬,一个伟大而响亮的名字。

我也因为他强大的知名度,尝试着听了些他的作品。

《命运》对我这个充满豪情的人来说,无疑是首选。

可是,听完全首曲子后,留下的唯一印象,就是那段梆―梆―梆―梆,梆―梆―梆―梆的旋律,这一段的确很令人斗志高昂,激情澎湃。

但除此之外,我似乎没听懂其他的旋律,总觉得这曲子在诉说着什么,但无法读懂。

这种感觉在我听《月光》的时候,更加的明显了。

我几乎是完全搞不懂贝多芬想要表达什么,只是听月光的时候,有种朦胧宁静的感觉。

可我好像觉得,月光,应该包含有一个美丽的故事,有完整的情节和波澜的过程,可是我无法想象出来。

不免让我在听贝多芬的曲子的时候,有种难以理解的感觉,好像一个门外汉,始终在门外徘徊,无法进入,不免觉得索然无味。

我记得高洁老师说,一般人都听不太懂贝多芬的作品,而专业人士,对贝多芬的曲子比较能够接受和理解。

也许是这个愿因吧。

吉他演奏中的音乐表达与风格

吉他演奏中的音乐表达与风格

吉他演奏中的音乐表达与风格吉他,这一古老而又充满魅力的乐器,在音乐的世界里拥有着独特的地位。

无论是在舞台上激情四溢的演奏,还是在安静角落里的自我陶醉,吉他都能以其丰富的音色和多样的演奏技巧,传达出演奏者内心深处的情感和音乐的灵魂。

而在吉他演奏中,音乐表达与风格的呈现,无疑是最为关键的两个方面。

音乐表达,是演奏者将内心的情感和对音乐的理解通过吉他传达给听众的过程。

它不仅仅是机械地弹奏音符,更是赋予音符生命和情感的艺术。

一个优秀的吉他演奏者,能够通过细腻的指法、恰到好处的力度控制以及独特的节奏感,让每一个音符都充满故事。

在指法的运用上,演奏者的选择和技巧至关重要。

不同的指法可以产生不同的音效和情感氛围。

例如,滑音能够营造出一种流畅、连贯的感觉,仿佛是情感的自然流淌;勾弦和打弦则增加了音乐的跳跃性和活力,就像内心激动时的心跳;而泛音则给人一种空灵、神秘的感觉,仿佛带领听众进入了一个未知的世界。

演奏者需要根据音乐的情感需求,灵活地运用这些指法,以达到最佳的表达效果。

力度的控制也是音乐表达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轻柔的弹奏可以表现出温柔、细腻的情感,如微风拂面;而强烈的力度则能够展现出激情、愤怒或者坚定的决心,仿佛是汹涌澎湃的海浪。

通过对力度的精准把握,演奏者能够在音乐中创造出起伏和对比,使听众的情感随着音乐的强弱变化而波动。

节奏感更是音乐表达的核心要素之一。

节奏就像是音乐的骨架,支撑着整个作品的结构和情感走向。

稳定而准确的节奏能够为音乐提供坚实的基础,让听众感受到秩序和安定;而富有变化的节奏则能增加音乐的趣味性和动感,让听众情不自禁地跟着摇摆。

演奏者需要敏锐地捕捉到音乐中的节奏变化,并通过自己的演奏将其生动地展现出来。

除了音乐表达,风格也是吉他演奏中极具个性和魅力的一面。

不同的音乐风格在吉他演奏中有着各自独特的特点和表现方式。

民谣风格的吉他演奏通常以简单、质朴的和弦进行和旋律为特点。

它常常讲述着生活中的故事和情感,给人一种亲切、温暖的感觉。

音乐鉴赏期末结课论文

音乐鉴赏期末结课论文

读音乐之声,品世间百味中国近现代著名作曲家冼星海曾真挚地表白:“音乐,是人生最大的快乐;音乐,是生活中的一股清流;音乐,是陶冶性情的熔炉。

”在宁波大学求学的日子里,我有幸选修了林艳艳老师开设的音乐鉴赏课程。

这一次,我更真切地触摸到了音乐的轮廓。

开宗明义,林老师在第一堂课便直言:“我开课的目的是要你们真正学到知识,帮助同学们更好地理解音乐。

”学校的大部分鉴赏课都是十分轻松的,对学生来说也如过眼云烟,转头忘记。

要怎么能让我们这些门外汉去深刻理解音乐的魅力呢?我心中充满疑惑与期待。

今后的一个学期,她身体力行,向我们证明了此话不假。

音乐作为人类娱乐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无处不在,却仍不乏有人因为自身原因无法敞开心扉拥抱音乐。

可老师告诉我们,热爱不在于天赋与过往。

不会弹琴,嗓子就是我们最好的乐器,五音不全,只要稍加练习就能改善,每个人都可以成为自己的音乐家,在生活中开辟一方乐土。

音乐鉴赏的过程,是享受也是学习。

对乐理一窍不通的人自然可以欣赏音乐,但终究是只得其表,不达其意。

只有掌握一定的乐理知识,才能融会贯通,更好地欣赏音乐。

在林老师的谆谆教诲下,我们学习了五线谱,认识了音符、附点、休止符、高音谱号和低音谱号,在循序渐进的练习中,每位同学都有了长足的进步,已经初步达到简单乐谱视唱水平,摸到了音乐的门槛,渐渐领会了艺术的奥妙。

理论知识是我们的武器,而如何应用就是下一步要解决的课题。

在鉴身临其境地感受不同音乐所带来的震撼。

中国与音乐的缘分不可谓不深,早在春秋战国时期便有孔子“三月不知肉味”的赞叹,伯牙子期以音乐结情,才有了如今“高山流水觅知音”的佳话,在中国的民族音乐专题的课堂展示部分,我们体味到了民族乐之美。

笛声的清脆,箫声的深沉,古筝的悠长,以及琵琶的铮铮之音,都让我们感受到了华夏之音的美妙,体味到古典的魅力所在。

《高山流水》让人心驰神往,《二泉映月》引起思绪万千。

中国的古典音乐是以五音宫商角徵羽为基础的,中国古代的音乐大师开创了中国独特的音乐形式,在世界音乐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古典吉他及关于电影《醉乡民谣》观后感一、古典吉他简介吉他在流行音乐、摇滚音乐、蓝调、民歌、佛朗明哥中,常被视为主要乐器。

而在古典音乐的领域里,吉他常以独奏或二重奏的型式演出;当然,在室内乐和管弦乐中,吉他亦扮演着相当程度的陪衬角色。

其中古典吉他与小提琴、钢琴并列为世界著名三大乐器。

古典吉他原名古典6弦琴,因定型于古典主义时期而得名。

与竖琴、鲁特琴同属西洋弹拨乐器(古典式弦琴)。

古典吉他此名称并不表示其仅限于演奏古典音乐,不同的音乐风格,例如古典音乐、弗拉明戈、爵士乐等皆能以古典吉他演奏。

古典吉他也是吉他家族成员,也应当同钢琴、小提琴并列在世界三大乐器之中。

和竖琴、鲁特琴等同属古典式弦琴大类。

在指板上由弦枕到琴柄与琴箱结合处是12品格,指板较宽,使用尼龙弦,音质纯厚,音色丰富,没有防护板。

主要用于演奏古典乐曲,从演奏姿势到手指触弦都有严格要求,技巧精深,是吉他家族中艺术性最高,最具代表意义,适应面最广,最有深度,最受艺术界肯定的一类。

古典吉他以独奏为主、兼顾一定量的重奏、协奏等;手指直接弹奏并结合各种特殊演奏技巧;从音乐的表现来讲:古典吉他以演奏古典乐为主,兼顾一定量的现代经典乐曲。

细腻而多变的音色,丰富的多声部和声演奏能力,对不同时期、不同风格不同民族的音乐都能诠释自如。

对于古典吉他,在琴弦上使用的是用于独奏和表现音乐较适合的尼龙弦,世界上主要的三大琴弦达达里奥、萨瓦列斯、奥古斯丁就是针对古典吉他的;古典吉他主要可以从事以下演奏方式:吉他独奏、合奏、协奏和伴奏;古典吉他代表的是音乐艺术的延续发展,作为世界三大乐器的古典吉他更是继承和发扬音乐艺术的化身,他的表现力甚至是超过其他所有乐器,贝多芬、布罗威尔都对古典吉他做出了很高的评价,所以古典吉他代表的是更高一层次的艺术,同样要求欣赏人的音乐素质也要很高二、古典吉他大师(一)弗朗西斯科·塔雷加-伊克西亚(Francisco Tarrega-Eixea)1852年11月21日出生于西班牙比利亚雷亚尔,1909年12月15日逝世于西班牙。

是一名杰出的吉他演奏家、作曲家。

被誉为“近代吉他音乐之父”,古典音乐浪漫主义时期伟大的吉他音乐复兴者。

在演奏技法上,尤其在弹弦法上塔雷加别开生面。

他还使泛音奏法尤其是八度的泛音奏法成为吉他常用的一种演奏技法而丰富了吉他在音色方面的表现性能。

作为一个作曲家,他的作品有明显的浪漫派风格,因此,他被后人称为“吉它史上的肖邦”。

不少二十世纪上半叶的吉他名家都出自他的门下。

(二)费尔南多·索尔1778年2月14日出生于西班牙巴塞罗那,是西班牙古典乐派作曲家、吉它演奏家。

费尔南多·索尔作品主要为吉它奏鸣曲、变奏曲、练习曲等。

作品风格属于典型的古典乐派,旋律优美,和声丰富,为吉它艺术开创了一个崭新的时代。

后人曾称赞他为“吉它史上的贝多芬”。

索尔对音乐贡献最大的时期是在我们所谓的“退休”之后,他在1827年左右决定停止在世界各地的访问和表演,在巴黎渡过余生。

就在这一时期,他写出了97首不同的练习曲以及“莫扎特魔笛主题与变奏”等后人印象最为深刻的作品。

吉他原本只是一件和古典音乐毫不相干的酒吧乐器。

在十九世纪早期,索尔就开始投身于把吉他的地位提高到最高的音乐层次的努力之中。

索尔是近200年来最多产的古典吉他作曲家和倡导者之一。

安德烈斯·塞戈维亚正是沿着索尔以及其他象索尔一样的音乐家开辟的道路,最终使吉他成为了像今天这样有极高声望并且受人尊敬的乐器。

(三)尼科罗·帕格尼尼(Niccolò Paganini )1782年10月27日—1840年5月27日,意大利小提琴/吉他演奏家、作曲家、早期浪漫乐派音乐家,是历史上最著名的小提琴大师之一,属于欧洲晚期古典乐派,对小提琴演奏技术进行了很多创新。

帕格尼尼的演奏将小提琴的技巧发展到了无与伦比的地步,为小提琴演奏艺术的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他不仅影响了后来的小提琴作品,也影响了后来的钢琴作品。

他还将吉它的技巧运用于小提琴的演奏中,大大丰富了小提琴的表现力。

由于技巧保密,他生前出版作品极少,绝大部分系去世后出版。

著名的音乐评论家柏辽兹称帕格尼尼是“操琴弓的魔术师”,歌德评价他“在琴弦上展现了火一样的灵魂”法国著名小提琴演奏家、教育家鲁道尔夫·克鲁采尔听了帕格尼尼的演奏,也为他惊人的技巧而目瞪口呆,甚至在日记中写道:“犹如见到恶魔的幻影”。

为此,人们也就把帕格尼尼的演奏称作“恶魔的演奏”。

帕格尼尼是吉它艺术史上的一位重要人物,这不仅是因为他留下了几首堪称珍品的吉它曲,更重要的是在于他在吉它艺术处于低潮之时对吉它艺术苦心扶植,为吉它艺术在十九世纪中后期的复兴,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三、古典吉他音乐赏析1.《阿尔汉布拉宫的回忆》本曲作于1896年,阿罕布拉宫是西班牙的一座南部名城—格拉纳达城之内的一座富丽堂皇的宫殿。

但其由于饱受西班牙内战战火的洗劫,格拉纳达城与阿罕布拉宫已难现昔日的辉煌。

作者借本曲抒发了自己对这座昔日的宫殿的无限感慨,仿佛一位经历沧桑的老人,望着这座宫殿万千思绪,浮想联翩由于全曲采用轮指技巧长达3、4分钟,给人以“珠落玉盘”的感觉,所以也有人称之为珍珠曲。

乐曲的副标题为《祈祷》。

一个徐娘半老的西班牙妓女在悠然述说她曾经美丽丰饶的旧日时光。

幻想着蒙着面纱的神秘女王在绿色的原野上自由徜徉,仿佛听到了和风吹过绿色丘陵的声音,听到年华老去的女人怀念旧时光,听到阿拉伯风情跟西班牙文明融合的旋律,仿佛听到阿尔罕布拉宫废弃之后留下的传说。

给人一种夕阳西下怀念故国,但故国以不堪回首的苍凉感。

2.《魔笛变奏曲》西班牙著名吉他演奏家、作曲家索尔于十九世纪二十年代初,根据奥地利作曲家莫扎特的著名歌剧《魔笛》第一幕快结束时的一个主题编成的。

这个主题在这部歌剧里并不是重要的曲调,也不是主要演员的唱段。

它只是“光明之国”的主宰萨拉斯托宫中管事、摩尔人摩诺斯塔托斯和两个奴隶的一段重唱。

索尔很喜欢这个曲调。

他发现给它改编一下,很适合用吉他来演奏。

于他对这个主题进行了精心的加工和发展,成为一支由序奏、主题、五个变奏和尾声这八个部分组成的《魔笛主题变奏曲》。

3.《月光》这是西班牙作曲家索尔为吉他爱好者所做的一首B小调练习曲,因浮动在分散和音中的美丽曲调而得名,此曲虽为小品,但内容精湛而高深。

在这首曲中,可窥见伟大艺术家索尔才能之一斑。

此曲细细聆听会想象出一幅田野、河流、村庄在朦胧的月光下,万籁俱寂、大地一片银色的美妙画面,它与贝多芬的钢琴曲《月光》有着异曲同工之妙,给人们一种梦幻般的景象。

四、《醉乡民谣》简介及观后感《醉乡民谣》是由伊桑·科恩、乔尔·科恩联合执导,奥斯卡·伊萨克、凯瑞·穆丽根、约翰·古德曼、加内特·赫德兰、F·莫里·亚伯拉罕、贾斯汀·汀布莱克主演的剧情片。

影片讲述了歌手勒维恩·戴维斯在20世纪60年代美国民谣盛行时期不懈奋斗的故事。

1961年的格林威治小镇,民谣歌手勒维恩·戴维斯(奥斯卡·伊萨克饰)四处游荡,穿梭在各色街道之间。

勒维恩·戴维斯与别人组建过民谣乐队,由于他玩的音乐没办法赚钱,勒维恩·戴维斯接受着一些朋友和音乐人的赞助过活,吉姆(贾斯汀·汀布莱克饰)也是其中之一。

勒维恩·戴维斯在纽约和芝加哥受到各种冷遇,最后他又回到了家乡的小酒馆,唱起心爱的歌曲。

看完整部电影,其实可以真切地感受到这是一部很丧的电影,尤其是电影开头和结尾主人公遭遇到一样的事情,同样的场景,传递出来的就是从一无所有再次回到一无所有的时候。

尽管在这期间,勒维恩饱受生活压迫却一直坚守着自己的音乐理想,等到他实在觉得要向生活投降时,命运的安排也没有让他如愿,一无所获的他回到了格林尼治村,继续回到曾经兼职的小酒馆打工。

熟悉的场景,熟悉的音乐,熟悉的氛围,勒维恩经历了许多,却又好像什么都没有发生过,最终还是回到了最初的起,在歌声中结束故事。

虽然这并不是一部励志电影,但其中展现出来对梦想的执着让人动容,现在的生活中,谁不是一边丧一边燃呢?即使兜兜转转只剩自己,也不辜负梦想。

主人公代表的是有才华的loser永远是loser,电影也未走向人们印象中的圆满结局,而是很真实的反映了社会现状。

最让人印象深刻的就是贯穿整部电影的一首首民谣,例如大家耳熟能详的《离家五百里》当在小酒馆,由吉姆吉恩等三人演唱起来时,非常的有代入感,民谣就是一种从来没有新过,但也永远不会老的音乐;再比如主人公曾一度想要回到商船上去,他去见自己的父亲,对着父亲演奏那首自己八岁录的歌《大群的鲱鱼》,场面一度十分感人,这是音乐的魅力,这个时候最能体现出音乐的纯碎和人们在人生之路上的困惑,迷茫。

配乐和背景镜头是这部影片很吸引人的地方,值得注意的是音乐在电影里没有推动情节,而是放慢了情节,不仅仅是为了让观众聆听奥斯卡·伊萨克醇厚的男中音,而是为了让人领悟人生与民谣歌曲何其相似。

无论我们最终是否达到自己想要的,都没有关系,重要的是,我们对自己所做的,问心无愧一生无悔。

勒维恩教会我们的不仅是面对生活的等流心,更是无数文艺青年向往的自由放荡与不羁人生,只不过我们无法承受的失去,勒维恩都替我们承受了,有人说,看到最后才发现勒维恩是个loser,导演要讲的其实是一个民谣歌手的loser人生,那就大错特错了,科恩兄弟作为好莱坞特立独行的风格化导演,本身在追求艺术的路上就必定遇到质疑和否定,于是勒维恩很大程度上,承载的也是导演渴望不羁的人生追求。

当有一天,物质轻的像尘埃一样,被我们看轻,忘记,那一刻,灵魂就真的飘起来了,它飞到空中,肆意张扬,它对地上的自己说,你对得起自己,你对得起你的一生。

虽然最终的结局主人公依旧只能拿起自己的吉他,但在这过程中我能感受到梦想得到了质朴的升华,《醉乡民谣》只是以传记的形式描绘了民谣歌手戴维斯在1961年的一段人生旅途,那困惑、迷茫、无奈的情绪透过音乐的渲染,却变得越发真挚为人共鸣,光影与音乐的完美缔结,使电影在最终的结局处得以触人心房。

参考文献1.马方方.音乐——电影《醉乡民谣》的灵魂所在[J].作家,20152.饶军.电影《醉乡民谣》的音乐人形象及片型浅析[J].电影评介,20153. 包明德, 陶涛. 试析《阿尔汉布拉宫的回忆》的音乐特点与演奏特点[J]. 内蒙古大学艺术学院学报, 2017(2).5.徐悦.《醉乡民谣》属于科恩兄弟的电影[J].东方电影,20136.刘琳. 索尔《魔笛主题变奏曲》的音乐学分析[D]. 山东大学, 2009.。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