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中音乐教育的四大功能
中等职业学校音乐教育的价值与功能

体内在精神的对应 . 以唤起内心深沉的情感。 造就人的心灵与人格
而 为其 终极 关怀 ”然 而 , 知从什 么 时候起 , 。 不 人们 似乎 已不 再关 注 我们 的 文化传统 , 经济社 会越 来越 张扬 物质 文化 生活 的今 天 , 在 在 人们 极尽 所能对 物欲 无 限追逐 的 同时 。人 对 自身对 人类 对 生活 的 感情 和 理想 变得 日趋 淡 薄 、 弱 , 的心 灵 空 间变 得越 来 越狭 窄 、 脆 人 偏私 。 然而历 史经验 告诉 我们 , 在任 何 时候科 学与人 文任 何 一方缺 失 的时候 。 都会 给人 自身和 社会 带来沉 重 的代价 。 尔文 就其 亲身 达 经历 指 出只 注重 智力 发展而 缺 乏文化 艺术 熏陶 ,不但 存在 人格 发 育上 的偏颇 , 至存在 极大 危害 :假如 我能 从头 再活一 次 , 甚 “ 我一 定 要给 自 己规 定这样 一个 原则 :一个 星期 内一 定要抽 出一定 的 时间 去读 书和听 音乐 ,只有 这样 我现在 业 已退化 的那 一部 分趣 味和 能 力才能 在持 续不 断的使 用 中保 持 下来 。 实上 , 事 失去 了这种 趣味 和 能力 , 就意 味着 失去 了幸福 , 且 还能 进 一步 损坏 理 智 , 至可 能 而 甚 会 因 为本性 中情感 成分 的丧 失而危 及道 德心 。” 育 在体验 中完 成提 升学 生精神 境界 、 塑造 健全 人格 的任务 。
一
、
音乐教 育促 进心 理与情 感 的和谐 发展
在校 园文化 中对 学生产生 影响的 不是这些 物态化 的形式 。 而是 浓厚的学 习氛围 、 学术研究 , 是散 见在林荫道上 、 宇之 间最温 馨 、 楼 最 久远的书香 , 来 自宿舍 内外 、 是 亭台楼 阁 、 园上空 呼唤涤荡 、 校 净化 着 学生心灵的感 人肺腑的美好 的乐曲和歌声 。 音乐较之语 言、 画等艺 绘 术形式更直 接 、 更强 烈 、 更便 捷地作 用于大 学生 的心灵世 界 。 使他 们 更容 易产生最 为震撼的心理感 受和体 悟。 我们在恬静 、 使 闲适或是 悲 壮、 伤感 、 凉的音 乐世界 里陶冶着性情 , 养着 品格 , 苍 修 包容着科学 的 逻辑 人文科学 的直 觉情感 、 理想和精 神关怀。校 园是青 年人的世界 , 校 园文化是青年人 的文化 ,没有音 乐的校园文化不是 真正 的校 园文 化。 没有最 基本音乐素 养的青年人 , 算不上是 有文化的青年人 。
简析职业教育中音乐教育的德育功能及实现路径

简析职业教育中音乐教育的德育功能及实现路径音乐教育一直被认为是对学生全面素质培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而在职业教育领域中,音乐教育的德育功能更是被充分重视。
本文将就职业教育中音乐教育的德育功能及实现路径进行简要分析。
一、音乐教育的德育功能1. 培养学生的情感情绪音乐作为艺术的一种表现形式,能够通过旋律、节奏和歌词等元素,唤起人们的情感共鸣。
在职业教育中,音乐教育可以通过音乐作品的欣赏和演奏活动,引导学生表达情感,增强他们的情感体验和情感认知能力,使他们在工作和生活中更加积极向上、充满热情。
2. 塑造学生的品格修养通过学习音乐,学生不仅可以培养自身的艺术情感,更能培养细致、耐心、专注的良好品质。
而且在音乐教育过程中,学生需要进行合作、协调、沟通等活动,这些活动可以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社会责任感,促进他们形成健康阳光的品格。
1. 推广音乐教育课程在职业教育中,可以将音乐教育纳入到学生的日常学习课程中,增加音乐欣赏、音乐理论、乐器演奏等方面的内容。
通过系统的音乐教育课程,学生能够系统地接受音乐教育,培养音乐素养,提升德育水平。
2. 发展校园音乐文化学校可以通过举办音乐会、合唱比赛、演讲比赛等音乐活动,来增强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和热爱。
通过参与音乐活动,学生可以在参与集体演出中培养自信心,增强集体荣誉感,在活动中学会各种专业知识和技能。
3. 丰富音乐教育资源学校可以通过购置音乐教育相关的图书、音乐作品、乐器等资源,丰富学生的音乐学习资源,并积极鼓励学生参与各种音乐比赛、演出等活动,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接触和体验音乐,提升他们的音乐素养和艺术修养。
4. 培养专业教师队伍建立一支符合职业教育特点的音乐教师队伍,具备丰富的音乐教育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
这些教师能够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进行音乐教育,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和热爱,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5. 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音乐观念在音乐教育中,要引导学生正确树立音乐观念,不仅要注重音乐的技术性,更要注重学生对音乐情感的认识和体验,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情感共鸣。
简析职业教育中音乐教育的德育功能及实现路径

简析职业教育中音乐教育的德育功能及实现路径音乐教育在职业教育中有着重要的德育功能,它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和艺术修养,还可以促进学生的审美情趣和品格素质的提升。
那么在职业教育中,如何实现音乐教育的德育功能呢?本文将从音乐教育的德育功能、实现路径以及案例分析等方面进行简要分析。
1.培养学生的情感情操音乐是一种情感的艺术,它能够引发人的内心情感共鸣。
在音乐教育中,学生通过学习音乐的演奏、鉴赏和创作等环节,可以增强情感的表达能力,提升情感情操,培养学生的感恩之心和责任感。
2.陶冶学生的品格修养音乐承载了丰富的人文情感和道德情操,通过学习音乐,可以使学生接受并感受到这些情感。
在音乐教育中,可以通过音乐作品的教学,引导学生审视世界,塑造正确的为人处事和价值观,提高学生的品格修养。
3.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音乐教育需要进行集体的合奏和合唱,其中需要学生们相互合作,互相协作。
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们能够学会团队合作,体验到集体的力量,培养了他们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
二、实现路径1.建立完善的音乐教育课程在职业教育中,应该建立起完善的音乐教育课程,包括音乐理论教学、乐器演奏、音乐创作和音乐鉴赏等环节,让学生全面接触音乐,从而提升他们的音乐素养和审美情趣。
2.组织丰富多彩的音乐活动学校可以组织丰富多彩的音乐活动,如音乐会、音乐比赛、校园音乐节等,让学生有机会展示自己的音乐才华,提升他们的自信心和表现能力。
3.营造浓厚的音乐氛围学校应该营造浓厚的音乐氛围,包括配备完善的音乐设施,邀请专业音乐人员来校指导,建立音乐合唱团、管乐团等音乐团体,让学生有更多接触音乐的机会,激发他们对音乐的兴趣和热爱。
4.运用音乐教育带动其他教育音乐教育可以通过其他学科如语文、历史等进行交叉教学,比如通过音乐作品来讲述历史故事,通过音乐创作来表达学生的情感和思想等,从而使音乐教育可以带动其他学科的发展,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三、案例分析某职业学校开设了音乐教育课程,通过课程设置和实践活动的开展,有效实现了音乐教育的德育功能。
高职音乐教育在培养学生综合素质方面的作用

高职音乐教育在培养学生综合素质方面的作用
高职音乐教育在培养学生综合素质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音乐教育不仅仅是培养学生的音乐能力,更是培养学生的艺术修养、审美意识和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
下面从音乐教育对学生的身心发展、人际交往能力和审美意识的培养等方面,探讨高职音乐教育在培养学生综合素质方面的作用。
高职音乐教育对学生的身心发展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音乐是一种艺术形式,通过演奏、歌唱、跳舞等活动来进行表达,能够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力,提高他们的审美情趣和表达能力。
音乐教育时常进行的合唱、乐团等集体活动,能够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增强他们的团队意识和集体荣誉感。
音乐活动也有助于学生放松身心,减轻学习压力,提高学习效果。
高职音乐教育有助于培养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
在音乐课堂上,学生们需要与他人互动演奏、合作创作等,这样的交往方式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还能够帮助他们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通过参加音乐比赛、表演等活动,学生们还有机会与其他学校的学生交流合作,拓宽学生的社交圈子,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高职音乐教育对学生的审美意识的培养起到重要的作用。
音乐是一门艺术,通过音乐教育让学生们接触和欣赏各种不同风格的音乐作品,可以培养学生的艺术鉴赏能力和审美情趣。
音乐教育还有助于培养学生对美的追求和创造的能力,提高他们的审美水平,培养他们对美的感知能力和判断力。
简析职业教育中音乐教育的德育功能及实现路径

简析职业教育中音乐教育的德育功能及实现路径在职业教育中,音乐教育不仅仅是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和艺术修养,更重要的是承担着德育功能。
音乐是一种情感的表达和沟通方式,它可以激发学生的情感,培养学生的品格和修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在职业教育中,音乐教育的德育功能至关重要。
本文将从音乐教育的德育功能和实现路径两个方面进行简析。
一、音乐教育的德育功能1. 激发情感与审美情趣2. 培养团队合作意识音乐教育不仅仅是个人的修养和素养的培养,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
在合唱和乐队等音乐活动中,学生需要和他人协作,共同完成一件事情。
这种合作不仅是在音乐上的合作,更是一种对他人意见的尊重和接纳,是一种对团队目标的共同追求。
通过音乐活动的合作,学生们会增强团队合作的意识,使其在今后的工作和生活中更加注重团队合作,更有集体主义精神。
3. 塑造品德和修养二、音乐教育的实现路径1. 科学设置课程在职业教育中,音乐教育的德育功能需要通过科学设置课程来实现。
要合理制定音乐教育的课程设置,使其更加贴近学生的需求和现实生活。
通过多样化的音乐课程,引导学生融入音乐世界,感受音乐的魅力,培养学生对美好事物的热爱和追求,进而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其德育修养。
2. 鼓励参与音乐活动在职业教育中,鼓励学生参与各种音乐活动是实现音乐教育德育功能的重要途径。
学校可以组织各种音乐比赛、音乐节、合唱团、乐队等活动,让学生们能够在实践中感受音乐的魅力,增强其音乐素养和德育修养。
通过这些音乐活动,学生将获得更多的社交能力、合作精神和情感体验,从而塑造其高尚的品格和修养。
3. 培养师资力量在职业教育中,培养一支具有高水平音乐教学能力和教育情怀的音乐教师队伍是实现音乐教育德育功能的重要保障。
学校应该加强对音乐教师的培训与引导,提高其音乐教学水平和德育教育能力,使其能够更好地引导学生,激发学生的音乐兴趣,引导学生正确的音乐情感体验,培养学生高尚的品格和修养。
高职音乐教育在培养学生综合素质方面的作用

高职音乐教育在培养学生综合素质方面的作用高职音乐教育是一种提供给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的特殊教育项目,它不仅注重学生的音乐能力的培养,还注重学生的综合素质的培养。
高职音乐教育通过培养学生的音乐能力、审美情趣等方面,对学生的综合素质起到重要的作用。
下面将从音乐能力培养、审美情趣培养、团队合作能力培养这三个方面进一步探讨高职音乐教育在培养学生综合素质方面的作用。
高职音乐教育能够培养学生的音乐能力。
音乐能力是指学生在音乐方面所具备的听、说、读、写、演奏、创作等方面的能力。
高职音乐教育通过系统的培训和教育,可以使学生获得扎实的音乐理论知识和丰富的音乐实践经验,提高他们的音乐表演和创作能力。
这些音乐能力的培养不仅可以满足学生在专业领域的发展需求,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
高职音乐教育能够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审美情趣是指个体对美的感知、理解和评价能力。
高职音乐教育通过音乐的魅力和感染力,激发学生的音乐兴趣和热爱,提高他们的审美水平和欣赏能力。
学生可以通过欣赏音乐作品、研究音乐风格和表现形式,培养自己的审美情趣,提升自己的艺术鉴赏能力。
这种审美情趣的培养不仅可以丰富学生的内涵,还可以培养学生的情感和情绪表达能力,培养他们的审美情操和人文关怀。
高职音乐教育能够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
团队合作能力是指学生在集体活动中与他人合作、协作的能力。
高职音乐教育注重学生的集体表演和创作,鼓励学生在音乐团体中进行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和协作能力。
学生可以通过音乐合奏、合唱团等集体活动,培养自己与他人合作的能力,学会倾听和尊重他人的意见,提高自己的沟通和协调能力。
这种团队合作能力的培养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专业素质,还可以培养学生的领导才能和团队精神,为他们今后的工作和生活打下良好的基础。
论职业高中音乐教育的多元功能

论职业高中音乐教育的多元功能作者:李丹来源:《教师·理论研究》2008年第09期摘要:音乐教育属于美育范畴,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基础教育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之一。
科学的音乐教育能使学生德智体美得到全面发展,尤其当音乐以教化、审美、创造、娱乐为目的时,音乐教育的作用显得更为突出和重要。
作为一名音乐教育工作者,如何与时俱进上好音乐课,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综合素质呢?笔者在几年来的课改教学实践中,有一定的思考和体会。
关键词:职业高中;音乐教育;功能职业高中主要是培养实践专业技术人才,随着职业改革与发展,特别是素质教育不断向前推进,音乐课作为职业高中基础教育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发掘人的天赋、提高人的综合素质、培养创造型人才,有着其他学科不可替代的独特功能。
一、教化:音乐教育的育人功能音乐独有的“潜移默化”的育人功能最能改变人的心志、影响人的性格。
《乐记》中记载:“审乐以知政,而治道备诶”。
孔子认为音乐可以“移风移俗”。
荀子认为音乐可以“正身行,广教化,美风俗”。
优美高雅的旋律在耳边萦绕,学生的思绪随之飞舞,在音乐的潜移默化间,学生的思想意识和情感情操都相应发生了改变。
音乐课不再是简单的传授音乐知识,而是在传授音乐知识的过程中融合思想感化功能,真正达到“寓教于乐”的教化目的。
职业高中的音乐课从本质上来说就是教化学生从善的过程,它可以提高学生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使他们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具有高尚的道德品质和道德情操。
二、创造:音乐教育启发的功能音乐教育在启发学生创造能力方面有着特殊功能。
首先,学生学习音乐是加工创作的过程。
学生学习音乐,无论表演或欣赏,都伴随着自己独有的表现手法,必须对音乐有一个自我加工的过程,并伴随产生丰富的联想和想象;其次,对于音乐的理解也决定学生创造性特点。
同一首音乐作品,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理解、感受和想象,音乐在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上具有比其他学科更大的优势;其三,音乐的情感特征可以极大地激发学生的表现欲望和创造热情,在学生主动参与中展现他们的个性和创造才能。
浅谈高职院校音乐教育的德育功能

浅谈高职院校音乐教育的德育功能高职院校音乐教育能培养学生的品德和素养。
通过音乐的学习和表演,学生不仅仅是在学习音乐知识和技能,更重要的是在音乐中感受到美、理解到善良和真善美的内涵。
在合唱团的排练中,学生需要合作、互助,培养团队精神和集体荣誉感;在音乐会上的演出中,学生需要表达自己的情感和理解,培养自信和自尊心。
通过这些音乐活动,学生的品德和素养得到了锻炼和提升。
高职院校音乐教育能培养学生的情感和情绪表达能力。
音乐是一种直观、感性的艺术形式,通过音乐的学习和表演,学生能够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情绪。
音乐能够启迪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培养他们的情感表达能力和艺术表达能力。
学生在创作音乐作品的过程中能够把自己的情感融入通过音乐表达自己的内心世界;在演唱歌曲的过程中能够通过声音和表情来传递情感,使观众产生共鸣。
通过情感和情绪的表达,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感受自己和他人的情感,并培养善于表达和沟通的能力。
高职院校音乐教育能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力。
音乐创作是一种创造性的活动,通过音乐的学习和创作,学生能够培养自己的创新精神和创造力。
在音乐创作的过程中,学生需要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创造新的音乐形式和风格,这对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力具有重要意义。
音乐教育还能激发学生对于艺术和文化的热爱和探索欲望,为学生未来的艺术创作和研究提供了有力的支撑。
高职院校音乐教育不仅仅是传授音乐知识和技能,更重要的是在学生的德育方面具有重要功能。
通过音乐教育,学生能够培养品德和素养、审美情趣和意识、情感和情绪表达能力,同时也能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力。
高职院校音乐教育在学生人格培养方面具有重要作用,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职中音乐教育的四大功能
摘要:科学的音乐教育能使学生德智体美得到全面发展,因此,音乐教育的作用显得更为突出和重要,尤其当音乐被用于教化、审美、创造、娱乐目的时, 这四大音乐教育功能不仅各自有着独特的作用,而且彼此密切联系,不可分割。
关键词:职业中专;音乐教育;四大功能
音乐课作为职业中专基础教育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发掘人的天赋,提高人的综合素质,培养创造型人才,有着其他学科不可替代的独特功能。
作为一名音乐教育工作者,如何与时俱进上好音乐课,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综合素质呢?我在几年来的课改教学实践中,有一定的感触和体会与大家共享。
一、教化:音乐教育的育人功能
音乐独有的“潜移默化”的育人功能最使能改变人的心志,影响人的性格。
在人类生活的各个时期,音乐无一不被拿来作为教化手段,如我国抗日时期的《黄河大合唱》、《义勇军进行曲》气势磅礴和英勇斗争的音乐形象,展现了中华民族不屈不饶的坚强革命斗志和爱国主义精神,给人一种向往美好,战胜一切艰难困苦的信心和力量。
贝多芬的《第五(命运)交响曲》与命运之神拼搏抗争的音乐形象,扬起了失败者奋起的信心,鼓舞大家不为命运而气馁,要做生活、学习、工作的强者;像《歌声与微笑》、《学习雷锋好榜样》等滋润了多少孩子和广大青少年纯洁的心田;《共产党好,共产党亲》火热的心燃起了同学们对党的热爱之情。
职业中专的音
乐课从本质上来说就是教化学生从善的过程,它可以提高学生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使他们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具有高尚的道德品质和情操。
试想,优美高雅的旋律在耳边萦绕,学生的思绪随之飞舞,那么学生思想意识境界的开拓,高尚情操的培养,都相应发生了改变。
因此,音乐课不再是简单的传授音乐知识,而是在传授音乐知识的过程中,融合了思想感化功能,真正达到“寓教于乐”的教化目的。
二、创造:音乐教育启发的功能
音乐教育在启发学生创造能力方面有着特殊功能。
首先,学生学习音乐就是加工创作的过程。
学生学习音乐,无论表演或欣赏,都伴随着自己独有的表现手法,必须对音乐有一个自我加工的过程,并伴随产生丰富的联想和想象。
其次,对于音乐的理解也决定其创造性特点。
同一首音乐作品,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理解、感受和想象,“一千个读者心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这一特征对于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具有比其他学科更大的优势。
其三,音乐的情感特征可以极大地激发学生的表现欲望和创造热情,在主动参与中展现他们的个性和创造才能。
所以,音乐教育在培养学生创造能力方面的作用是不应该被忽视的。
《礼记·乐记》说:“凡音之起,生人心生也,人心之动,物使之然也”。
可见音乐对人的创造思维动机的完善有着积极地促进作用。
三、审美:音乐教育评判的功能
音乐既是人类社会的精神产品,又是人类社会最亲近的一门艺
术,更是人类社会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音乐以其独特的活动方式作用于社会,影响社会生活,既能更深刻、更直接地表达人们的思想感情,同时也能激发人的情感。
作为音乐教育的最主要功能——审美功能,要充分发挥其主导核心功能。
我们不能把职业中专音乐教育视为单纯的“唱唱歌、跳跳舞、听听音乐、看看演出”,或学习之余“轻松轻松、娱乐娱乐”,要切实关注清一色的“流行爱情歌曲”、“人人梦当超级女声”的校园文化现象,更不能让怪异弥漫、气息颓废、低级庸俗的音乐侵蚀着纯净的中学校园。
音乐是表现美的艺术,音乐教育是创造美的过程。
因此,作为音乐教师,应该采用一切美的方法和措施,通过音乐教育来培养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陶冶学生情操,用音乐告诉学生什么是真善美、什么是假恶丑,用从音乐来丰富学生的审美体验,让生活变得丰富多彩。
学生在接受音乐熏陶下,从气质、形象情感等方面发生明显改变,间接展现出音乐艺术的魅力,从而促进审美观和道德情操的再次升华。
如果学生对音乐有着浓郁的兴趣,能感受到音乐所带来的感受美、理解美、表现美、创造美,并以此来塑造美的环境、美的心灵、美的人格、美的品质,那么,我们的音乐课堂必将成为学生完善自我,展示自我,追求美的艺术殿堂。
由此可见,注重引导和培育学生的音乐情感体验,就能培育出学生的审美能力。
四、娱乐:音乐教育的调节功能
音乐通过人的听觉器官和神经系统传入人体后,人体内的各个系统,如声带振动,胃肠蠕动,心脏跳动,肌肉收缩等便会与之发
生协同共振,使体内各种活动协调一致;同时,音乐还作为一种振动中的能量传入人体后,能激发起人体本身的能量,使其从静态转变为动态,提高神经细胞的兴奋性。
也就是说音乐本身所具有的使人愉悦的属性,可以使人的心情愉快,人的机体内出现化学变化,产生增力的感觉,表现出积极的情绪,焕发出神采。
不仅如此,音乐能使人得到放松和积极的休息。
人们学习、工作、劳动、竞技运动等时间长免不了产生疲劳而需要休息。
而音乐作为调节人的情感工具,最能促使学生积极的休息。
另外,音乐一直被作为一种镇静的因子,并且作为缓解紧张和压力的治疗选择手段。
如雄壮、激情、活跃的音乐,对人有良好的镇痛作用,使痛阈提高。
用祖国医学理论指导,音乐与针灸相结合,音乐的声波转换为电能,并与音乐欣赏同步地施于穴位上,其镇痛效用极为显著,临床上用于治关节病、痛风等等收效很好。
音乐是情感艺术,要留给学生大量的空间去感觉和体验。
在课堂上多留时间让学生来表现,教师不能在课堂上一味的说教、示范,牵着学生的鼻子走。
让学生尽情发挥,激发学习的兴趣。
音乐是一个以听觉的感知和想象相结合的特殊认识,让学生主动去“想”,使学生对听赏内容有大致的了解,从而理解歌曲的情绪。
综上所述,音乐教育的四大功能不仅各自有着独特的作用,而且彼此密切联系,不可分割。
因此,加强和重视职业中专音乐教育,是推进基础教育改革,实现教育现代化,培养建设社会主义事业创新人才的重要环节。
笔者深信,随着职业中专基础教育的改革与发
展,音乐教育必将迈向辉煌灿烂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