荞麦优良品种介绍荞麦

合集下载

兴安盟地区不同荞麦品种生态适应性

兴安盟地区不同荞麦品种生态适应性
the biological characters were evaluated by 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 In terms of agronomic charactersꎬthe plant height
of Xinnong No 1 and Meng 0530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of other varietiesꎬthe leaf length and leaf width of Xin ̄
吃得好、吃得安全、吃得健康ꎬ优质、特色、绿色安全
的农产品供不应求ꎮ 需求侧的升级也照见了农业供
给侧转型升级的紧迫性 [12] ꎮ 荞麦作为优质特色的
杂粮作物ꎬ本地优良品种较少ꎬ因此急需引进品种资
源并进行适应性鉴定ꎬ以筛选出适合在兴安盟地区
示范推广的品种ꎬ满足广大群众的需求ꎮ
本研究以 25 份荞麦种质资源为材料ꎬ对不同品
种的生育期、农艺性状、产量性状等进行比较分析ꎬ
并采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对农艺性状和经济性状进行
评价ꎬ对其与产量的相关性进行分析ꎬ旨在筛选出籽
粒产量高、适应性强的优良荞麦材料ꎬ并为兴安盟地
节数、一级分枝数、单株粒质量、单株粒数、千粒质量
采用 Microsoft Excel 2013 和 Spss22 0 进行数据
nents reached 92 6% When selecting buckwheat varietiesꎬwe should focus on the comprehensive selection of the first and
second principal components According to the comprehensive score of 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ꎬXinnong No 1 and

高原荞麦的种植要求及高产种植技术要点

高原荞麦的种植要求及高产种植技术要点

高原荞麦的种植要求及高产种植技术要点唐尚春Z a i p e i j i s h u 宁蒗彝族自治县位于云南省西北,邻接四川省,地处横断山脉小凉山腹地,距昆明有近六百公里。

总面积6206平方千米。

总人口27万余人。

农业产业是宁浪县的支柱性产业,在稳定农村实现农民增产增收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近年来随着高原地区农牧产业结构不断调整,荞麦种植产业得到了不同程度的发展。

荞麦作为一种保健效果良好的营养杂粮食品,近年来在市场当中的占有比率日益增加,已经成为很多农民群众发家致富的重要产业。

本文主要结合实际工作经验,首先分析了高原草麦的种植要求,然后论述了高产栽培技术要点,希望通过本次研究对广大同行有所帮助。

一、高原荞麦种植要求荞麦生育周期较短,适应能力较强,是一种优良的粮食性作物。

荞麦营养价值丰富,在体内富含有大量的微量元素,对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具有特殊的预防效果。

近年来,随着社会大众的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升,越来越多的消费者认识到荞麦的保健功能,荞麦价格在农产品市场当中也呈现逐年升高的态势。

高原地区独特的气候环境,十分适合荞麦种植产业的发展。

即便如此,在荞麦种植和管理过程中也是一件不容易掌握的事情,只有在充分了解荞麦生长特性的基础上,不断创新技术手段,引入高产栽培技术,才能够切实提升荞麦的产量和品质。

1、荞麦对温度的要求荞麦是喜温类农作物,在整个生长发育阶段要求温度在10度以上,积温要求控制在1100~2100度。

通常情况下,荞麦种子最适宜的发芽温度为15~30度,播种5天之后就能够陆续出苗。

开花结果期外界温度应该控制在13~25度,相对凉爽和湿润的空气有利于提高荞麦的产量和品质。

在荞麦播种过程中,为了确保其快速出苗,达到提高产量和品质的作用,应该掌握好温度的变化情况,做好荞麦整个生育阶段的温度调控工作。

2、荞麦对水分的要求荞麦在整个生长发育阶段对水分的要求相对较高,该类作物是一种不耐旱的作物,整个生长发育阶段对水分的需求量较大。

荞麦栽培技术

荞麦栽培技术

荞麦栽培技术xx年xx月xx日contents •荞麦的植物学特征•荞麦的栽培技术•荞麦的病虫害防治•荞麦的收获与贮藏•荞麦的高产栽培技术•荞麦的加工与利用目录01荞麦的植物学特征荞麦属于蓼科植物,主要分布在亚洲、欧洲和北美洲等地区。

中国是荞麦生产大国之一,主要分布在内蒙古、河北、山西、甘肃等地。

荞麦的分类与分布荞麦为一年生草本植物,高可达30厘米。

荞麦的叶子为三角形或卵状三角形,长2.5~7厘米,宽2~5厘米,顶端渐尖,基部心形或戟形,两面粗糙,边缘有细锯齿。

荞麦的花序为总状花序,腋生,黄绿色;花梗很短,具细伏毛;花萼为筒状钟形,长1.5~2厘米,外面具细伏毛,顶端有5齿裂荞麦的茎直立,有分枝,具细纵棱和粗糙的伏毛。

荞麦的植物学特征1荞麦的生长环境要求23荞麦生长需要光照充足、耐旱、耐瘠薄、怕涝。

荞麦适宜生长在排水良好、疏松、肥沃的土壤中。

荞麦生长适宜温度为18~30℃,开花期最适宜温度为20~25℃。

02荞麦的栽培技术选择土壤肥沃、排水良好、有机质含量较高的地块,避免在低洼、易涝、盐碱地种植。

选地深耕细耙,清除杂草、石块,使土壤细碎、平整,有利于荞麦的生长和发育。

整地选地与整地种子选择选用抗病、抗旱、耐瘠、丰产性好的品种,如内蒙古荞麦、日本荞麦等。

种子处理将种子精选、晒种、拌种,以提高种子的发芽率和抗病能力。

荞麦种子选择与处理播种技术适期播种,一般为5月上中旬至6月上旬,播种深度以3-5cm为宜。

密度根据土壤肥力和品种特性确定播种密度,一般为每亩30-40万株。

播种技术与密度施足基肥,以有机肥为主,配合施用化肥,以满足荞麦生长所需的营养元素。

施肥荞麦耐旱性较强,但在生育期间仍需适量浇水,特别是在开花结实期,要保持土壤湿润,以利于结实和提高产量。

浇水施肥与浇水03荞麦的病虫害防治荞麦苗期病害,可用杀菌剂拌种或用种子重量0.3%的40%拌种双拌种。

常见病害及其防治方法立枯病叶片上产生病斑,导致叶片枯萎和脱落,可用代森锰锌、多菌灵等杀菌剂进行防治。

苦荞品种(系)类分析

苦荞品种(系)类分析

苦荞品种(系)类分析————————————————————————————————作者:————————————————————————————————日期:苦荞品种(系)聚类分析-农学论文苦荞品种(系)聚类分析赵建栋1,2,李秀莲2,史兴海2,陈稳良2,高伟2(1山西省农业科学院农作物品种资源研究所,太原030031;2农业部黄土高原作物基因资源与种质创制重点实验室,太原030031)摘要:为了直观地揭示苦荞品种(系)间的遗传差异和类群农艺性状特点,并发掘其中的良好资源,避免杂交育种过程中选配亲本的盲目性。

对来自全国11 个荞麦育种单位的45 个苦荞品种(系)的6 个主要农艺性状,进行主成分和聚类分析。

结果表明:应用主成分分析将6 个性状简化为3 个主成分,其累计贡献率为83%。

采用聚类分析,将45 个苦荞品种(系)在2.76 水平上聚为4 大类:髙秆、中产、小粒型;中秆、高产、大粒型;中秆、低产、小粒型和髙秆、中产、中粒型。

其中第2 类综合性状表现较好,是良好的品种或良好的育种材料。

苦荞品种(系)间遗传差异与原产地和地理距离无任何必然的联系,杂交育种选配亲本时,除考虑性状互补、地理距离等因素外,还应考虑其遗传差异(不同类群)。

关键词:苦荞;品种(系);农艺性状;聚类分析中图分类号:S517 文献标志码:A 论文编号:cjas16030019基金项目:国家燕麦荞麦产业技术体系“分子育种岗位专项资金”(CARS-08-A-1-3);山西农科院“十三五”育种工程项目“适于机械收获的荞麦新品种选育”(16yzgc035)。

第一作者简介:赵建栋,男,1966 年出生,山西平遥人,副研究员,本科,主要从事荞麦资源与育种研究工作。

通信地址:030031 山西省太原市小店区龙城大街81 号,E-mail:[emailprotected]。

通讯作者:李秀莲,女,1964 年出生,山西山阴人,研究员,本科,学士,主要从事荞麦育种和栽培研究工作。

荞麦新品种定苦荞1号选育报告

荞麦新品种定苦荞1号选育报告

荞麦新品种定苦荞1号选育报告马宁;刘彦明;魏立平;赵小琴;贾瑞玲【摘要】定苦荞1号选自西农9920。

在2012—2014年第十轮国家苦荞品种(北方组)区域试验中,26点(次)折合平均产量2528.90 kg/hm2,比对照品种九江苦荞增产9.96%。

生育期91 d,株高131.5 cm,主茎分枝5.5个,主茎节数16.5节,单株粒重5.0 g,千粒重15.7 g。

籽粒含碳水化合物67.19%、脂肪3.02%、蛋白质13.05%、水分10.61%、黄酮2.08%。

抗旱、耐褐斑病、丰产稳产性好。

适宜在内蒙古达特拉、赤峰、宁夏固原、山西大同等地区种植。

%Dingkuqiao 1 is a newly bred tartary buckwheat cultivar by multiple individual selection using Xinong 9920 as parent. In 2012—2014, the average yield is 2 528.9 kg/hm2, which is 9.96%higher that of the check Jiujiangkuqiao at 26 points in national variety regional tests. The result shows that the growth period is 91 days, plant height is about 131.5 cm, branch of stem is 5.5, node number of stem is 16.5, 1000-grains weight is 5.0 g and seeds weight per-plant is 15.7 g. In addition, the fat, protein, water content and flavonoids compounds in dry seeds are 67.19%, 3.02%, 13.05%, 10.61%and 2.08%, respectively. It would be high in yield, good in drought and brown spot resistance. It is suitable to be grown in Datela and Chifeng of Inner Mongolia, Guyuan of Ningxia, Datong of Shanxi and other regions of similar ecological conditions.【期刊名称】《甘肃农业科技》【年(卷),期】2016(000)009【总页数】4页(P1-4)【关键词】荞麦;新品种;定苦荞1号;选育;特征特性【作者】马宁;刘彦明;魏立平;赵小琴;贾瑞玲【作者单位】甘肃省定西市农业科学研究院,甘肃定西 743000;甘肃省定西市农业科学研究院,甘肃定西 743000;甘肃省定西市农业科学研究院,甘肃定西743000;甘肃省定西市农业科学研究院,甘肃定西 743000;甘肃省定西市农业科学研究院,甘肃定西 743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512.9苦荞(Fagopyrum tartaricun)是一种自花授粉作物,属于石竹目(Caryophyllales)蓼科(Polygonaceae)荞麦属(Fagopyrum Mill)[1-2],其籽粒富含蛋白质、淀粉、脂肪和矿物质,以及钙、铁、锌、磷、铜、碘、硼、铂、钴等稀有元素,尤其富含芦丁、槲皮素和山奈酚等类黄酮[3],具有降血糖、降血脂、降胆固醇、抗氧化、清除自由基、抑菌消炎、治癌防癌等功能[4],医用价值颇高,是一种独特的药食同源作物,被誉为21世纪的绿色保健食品[5-7]。

《实用耕作技术》pdf【荞麦实用耕作技术】

《实用耕作技术》pdf【荞麦实用耕作技术】

《实用耕作技术》pdf【荞麦实用耕作技术】荞麦是中国古代重要的粮食作物和救荒作物之一。

已知最早的荞麦实物出土于陕西咸阳杨家湾四号前汉墓中,距今己有两千多年历史。

唐代以后随着荞麦种植的普及,荞麦栽培技术也得到了相应总结。

唐代韩愈在《杂说》里首次记载述了荞麦的耕作栽培技术,并特别强调适期收获。

“凡荞麦,五月耕;经二十五日,草烂得转;并种,耕三遍。

立秋前后,皆十日内种之。

假如耕地三遍,即三重著子。

下两重子黑,上头一重子白,皆是白汁,满似如浓,即须收刈之。

但对梢相答铺之,其白者日渐尽变为黑,如此乃为得所。

若待上头总黑,半已下黑子,尽总落矣。

”这表明当时人们对于荞麦的成熟特性及其后熟作用,已有所认识。

宋代朱弁在《曲洧旧闻》中对荞麦形态和生态有详细描述:“荞麦,叶黄、花白、茎赤、子黑、根黄,亦具五方之色。

然方结实时最畏霜。

此时得雨,则于结实尤宜,且不成霜。

农家呼为‘解霜雨’”。

元代对于荞麦栽培技术又有了新的认识。

一是在播种量和播种方法方面提出“宜稠密撒种,则结实多,稀则结实少”。

二是针对荞麦的易落粒的特性,在收获方法做了改进,采用了推镰收割,王祯在《农书》里说:“恐其子粒焦落,乃用推镰获之。

”他还在《农器图谱》里详细介绍了推镰的构造和功用。

可以看出,推镰是我国最早的一种收割机,而荞麦则是最早使用机械收割的农作物。

近年来农业、医学及食品营养学等方面的研究表明,荞麦特别是苦荞麦,其营养价值居所有粮食作物之首。

荞麦含有铜、铁、锌、铬、硒等多种微量元素和维生素B、C、E,特别是防癌治癌的芦丁含量最高。

因此,近来有人确定了以食代药的开发构想,研制成了品牌荞酒、荞麦粉、荞麦米、荞炒面等系列食品。

不仅营养成分丰富、营养价值高,而且含有其它粮食作物所缺乏和不具有的特种微量元素及药用成分,对现代“文明病”及几乎所有中老年心脑血管疾病有预防和治疗功能,因而受到各国的重视。

荞麦生产和保健食品开发呈现新的发展势头,荞麦在世界贸易中的地位也正在提高。

荞麦的优质栽培技术

荞麦的优质栽培技术

荞麦的优质栽培技术荞麦是我国传统的粮食作物,既是日常用粮又是主要的药用食物,具有很高的市场开发价值。

现加工的荞麦挂面、苦荞茶等荞麦产品畅销省内外,深受消费者的欢迎。

由于国内多地栽培技术并不完善,需要有效的栽培改进。

其主要栽培技术如下。

(一)选好茬地:荞麦对茬口的要求比较高,连作会导致产量和品质的下降。

荞麦最适宜茬口为豆茬、洋芋茬,其次为糜谷茬、玉米茬、小麦茬、燕麦茬,较差的为胡麻茬、油菜茬。

种植荞麦的地块应选择中等以上肥力的土壤为宜。

(二)深耕晒垡,蓄水保墒:上季作物收获后,及时耕地灭茬,立土晒垡,耕深20厘米以上,以扩大土壤蓄水的库容量,充分接纳天然降水,增加土壤含水量,改善土壤通风透气性能,调节土壤理化性状。

秋末初冬及时耙耱保墒,为荞麦生长创造良好的条件。

(三)选择优良品种:适宜我市优质高产的苦荞品种为KP9920、九江苦荞等;甜荞品种有平荞2号、定西甜荞等。

(四)施肥方式:一般亩施优质农家肥2000公斤。

施尿素22斤,普通磷肥70斤,硫酸钾20斤或施尿素15斤,二铵17斤,硫酸钾20斤。

(五)适期播种:最适宜的播种时期为6月上旬,即可使荞麦的盛花期避开当地高温期,又可保证霜前成熟,也顺应我市的降雨规律,减少干旱带来的影响,播种过早或过晚都将直接影响荞麦的产量。

(六)合理密植:播种方式可采用条播。

行距25厘米,播深3-4厘米为限,落籽均匀,播量每亩4-5公斤,亩保苗数甜荞为9万株,苦荞为7万株,使田间保持适宜的群体密度,创造良好的通风透光条件,提高荞麦结实率,增强抗倒伏能力。

(七)田间管理:荞麦苗期短,出苗后应及时进行查苗补苗,确保全苗。

当幼苗长到6-7厘米时进行间苗、疏苗,同时进行第一次中耕除草,深度为3-5厘米。

在荞麦封垄前结合追肥,可进行第二次中耕,深度3-5厘米。

生长旺期的地块或区域,要于开花前喷施多效唑,以防倒伏。

如有病虫害发生,要针对不同的病虫害对症下药,及时防治。

选择农药时一定要用高效、无残留、无毒农药,禁止使用高毒高残留农药。

荞麦的高产耕种技术

荞麦的高产耕种技术

荞麦的高产耕种技术作者:马新萍来源:《现代畜牧科技》2017年第07期摘要:荞麦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同时还具有良好的药用效果和饲用价值。

荞麦的特点是适应性强、生育期短、耐贫瘠、耐干旱,对土壤的要求不高,可充分的利用土壤和气候资源,再加上科学的耕种管理即可显著提高荞麦种植的产量和质量。

关键词:荞麦;高产耕种;播种;准备工作;品种;播种方法;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中图分类号:S517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9737(2017)07-0065-011播种前的准备工作荞麦的营养丰富,营养价值高,含有多种微量元素和维生素,受到人们的喜爱,且其还有较高的饲用价值,为畜牧养殖提供丰富的营养。

虽然荞麦对前茬作物的要求并不严格,但是在实际的耕作时也不宜进行连作,种植过荞麦对后茬作物的影响较大,需要在播种前是施足底肥,并加强土壤的耕作,以使地力得以恢复。

荞麦的幼苗发芽破土的能力较差,并且根系的发育较弱,因此,在播种前要对种植地进行精细的整地,以达到荞麦种植的土壤要求,从而保证荞麦苗齐、苗壮,是获得高产的重要措施。

在前茬作物收获后要及时的进行浅耕灭茬,然后再进行深耕,还要尽量清理干净田间的杂草。

合理的施入基肥,以提高土壤的肥力,基肥以施加有机肥为主,主要使用充分沤熟的家畜粪肥,还可结合使用一些化肥,如过磷酸钙等与有机肥一起放入。

基肥要结合深耕施入土壤。

基肥的施加量应根据土壤的肥力、品种以及预计产量来确定,一般的用量为每亩使用有机肥500~1000 kg。

另外,有些地区在播种时也会随种子一同施加少量的优质有机肥作为种肥,可以促进荞麦种子的发芽。

方法是将有机肥与种子和土壤拌匀后在播种时一起撒入土中。

另外,还可以使用无机肥作为种肥,但是在使用时要注意,使用化肥作种肥时要将肥料与种子分开,保持一定的距离,以防止发生烧苗。

2选择优良的品种优良的品种是荞麦高产的基础,所选择的品种要求符合当地的种植条件,并且抗逆性强的品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荞麦优良品种介绍荞麦
荞麦是一种多用途的、有重要开发价值的作物,栽培范围广。

其耐瘠薄,生育期短,可用于新开垦土地和休闲地种植,此外还是很好的蜜源作物。

荞麦不仅是一种集营养、医疗、保健于一体的食物资源,而且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市场需求广阔,随着酿造工业、饲料工业的发展和保健食品的开发研究,人们对荞麦的利用价值又有了新的认识。

下面将适合我省种植的6个优良荞麦品种介绍如下:
榆荞三号
一、品种来源:陕西省榆林农校于XX年选育而成。

二、特征特性:植株茎秆坚硬,节间距离短,株高90—110厘米,主茎与分支顶端花絮多而密集,花朵为白色,成熟后植株下部为红色,中上部为黄绿色,籽粒为淡棕色,棱角明显,呈三棱形,粒大饱满,千粒重34克,全生育期为80天,中熟品种,株型紧凑,分枝习性弱,结实率高,抗倒性、抗落粒性强。

三、品质:蛋白质含量10.21%,脂肪含量1.95%,淀粉含量68.7%。

四、适宜种植地区及产量水平:一般产量水平为亩产80—150公斤,适宜甘肃中部等地区。

五、栽培技术要点:
1.播种期: 适宜在6月15—6月25日,或7月10—15日播种。

2.播种量:中上等地力亩播种量2.5公斤,中等以下地力亩播种量3公斤。

3.管理措施:秋季耕翻地可预防荞麦勾翅蛾为害。

川荞一号
一、品种来源:川荞一号系凉山彝族自治州昭觉农业科学研究所选育而成。

二、特征特性:籽粒长锥形,黑色,千粒重20—21克,单株重1.8克,幼苗绿色,成熟变为紫红色,株高为90厘米左右,株型紧凑,结籽集中尖部,花序柄较底,有效花序多,分枝部位底,皮壳率30%,抗旱性强,较抗倒伏,抗荞麦褐斑病,该品种早熟,全生育期78天左右。

三、品质:川荞一号蛋白质含量15.6%,脂肪含量9.9%,芦丁 2.04%,维生素 E 含量
0.53%,维生素C含量 4.53微克/100克,淀粉含量69.1%,出粉率63.7%左右。

四、产量表现: 川荞1号种植在中上等肥力土壤,每亩可产125—170公斤,在肥力较好的土壤每亩160—190公斤,最高每亩可产200公斤以上。

五、适宜种植地区:春季一般适宜于海拔2000—2700米高原山区种植;夏季适宜在甘肃等中部海拔1900—2500米,降水量偏少的干旱、半干旱地区种植;秋季适宜在海拔1500—1200米的低海拔地区种植,
六、栽培技术:
1.播种期:种春荞在四月上中旬;夏荞在五月下旬至六月上旬;秋荞在七月下旬至八月上旬播种较为适宜。

2.播种量:种植密度为每亩4—5公斤,留苗10—13万株较为适宜。

3.施肥量:施肥量为每亩施农家肥4000—5000公斤,磷肥30公斤作底肥,正常情况,施氮肥每亩5公斤,也可施氮、磷、钾复合肥。

七、田间管理:田间管理要除草1次,注意防治二纹柱萤叶甲、荞麦勾翅蛾,开花结实时
排水防涝,同时在田间去杂去劣,当田间植株80%籽粒呈现本品种正常成熟色泽(黑色)时及时收获。

九江苦荞
一、品种来源:江西省1981选育出“九江苦荞”。

二、品种特性:株高108.5厘米,株型紧凑,一级分枝5.2个,主茎茎数16.6个,幼茎绿色,叶基部有明显的花青素斑点,花小、黄绿色、无香味、自花授粉,籽粒褐色,果皮粗糙,棱呈波状,中央有深色凹陷,株粒重4.26克,千粒重20.15克。

出苗至成熟80天,抗倒伏,抗旱耐瘠,落粒轻,适宜性强。

三、品质: 蛋白质含量10.5%,粗淀粉含量69.83%,赖氨酸含量0.696%。

四、产量表现:1984—XX年,参加全国荞麦良种区试,三年平均产量1421.55公斤/公顷,居苦荞中第一位,试点最高产量3907.51公斤/公顷, 1987—XX年第二轮全国苦荞麦良种区试,三年平均产量达2175公斤/公顷。

五、适宜种植地区:甘肃东南部水肥条件较好的地区。

六、栽培技术:
1.播种期:秋播8月20日前为宜。

2.播种量:播种量52.5公斤/公顷,基本苗107万株/公顷。

七、田间管理:防旱防渍,籽粒成熟70%时及时收获,施好氮、磷、钾肥。

甜荞麦92-1
一、品种来源:荞麦92-1是定西地区旱农中心荞麦育种组引进。

二、特征特性:株高65—80厘米,叶片绿色,桃形,白花,有限花序,一级分枝4.4—8.4个,二级分枝2.4个,株型松散,高产抗旱、抗腐、单株粒重2.86克,千粒重30—40克,籽粒黑褐色,三棱形,皮壳率为20%左右,生育期70—75天。

三、产量:荞麦92-1产量一般为2250公斤/公顷。

四、适宜种植地区:定西、陇西、会宁、通渭、榆中等地种植,也可在我省除个别高寒阴湿外的其它荞麦生产区种植。

五、栽培技术:
1.播种期:播期为中部干旱地区6月28日—7月5日。

2.播种量:播种量为45—60公斤/公顷,保苗120—135万株/公顷。

3.施肥量:农家肥
4.5万公斤/公顷,纯氮45公斤/公顷,五氧化二磷37.5公斤/公顷。

六、田间管理:豌豆、扁豆茬******,马铃薯茬也可以,忌重施肥;播深度为3—5厘米,除草1—2次,诱杀害鼠。

到80%籽粒出现固有色泽时及时收获。

甘荞2号
一、品种来源:平凉地区农科所育成。

二、特征特性:甘荞2号(8612),株高75—86厘米,为中秆品种,叶淡绿色,叶相桃型,白花,株型紧凑,有限花序,一级分支5个,二级分支6个,适宜密植,抗倒伏,株粒重1.71克,千粒重31.4克,子粒褐色,三棱形,其性状稳定,丰产、稳产、抗旱、耐瘠,适宜范围广,综合性状良,生育期为71—90天。

三、品质:籽粒含粗蛋白12.84%,粗脂肪2.76%,淀粉49.16%,赖氨酸0.52%。

四、适宜种植地区:适宜在我国北方夏播荞麦区(除内蒙古外)种植。

五、产量:平均亩产110.5公斤,比当地试点主栽品种增产54.1%,1991—XX年参加全国第三抡荞麦区试平均亩产168.8公斤,居第二位,且与第一位品种(牡丹荞)差异不******。

XX年示范14100亩平均产量129公斤,比当地平均产量增产32%,在静宁县仁大乡陈坪村平均亩产187公斤,创当地荞麦亩产最高记录。

六、栽培技术:
1.播种期:平凉地区春播5月上旬,夏播7月上中旬。

2.施肥量:播种时亩施纯氮7.83公斤,五氧化二磷5.24公斤,氨磷比为1:0.7。

七、田间管理:以麦茬复种为好,锄草,防虫害,及时收获。

库伦大三棱荞麦
一、品种来源: 库伦荞麦大三棱是内蒙古库伦旗培育而成的品种。

二、特征特性:库伦荞麦大三棱的皮黑灰色,粒大,三棱形,千粒重为32克,植株高一般为90—100厘米,抗逆性强,适应种植在沙壤土地上,主茎粗,分枝少,适合密植,无倒伏。

一般每株3—4个分枝,分枝较高,一般距地面25厘米左右,便于收割。

穗状花序,花白色,每株接穗30穗左右,每穗结5—10粒,顶穗结粒60—70粒左右。

三、品质:出米率达55%—60%,面筋含量高,富含蛋白质、脂肪和具有保健功能的多种矿质元素及维生素B1、B2等。

含蛋白质10.3%—11.9%,淀粉63.3 %—75%,粗纤维10.3%—13.8%,VB1、VB2、VE的含量高于水稻小麦玉米等作物。

蛋白质中含有18种氨基酸对许多疾病有很好的疗效,
如糖尿病、高血压。

四、适宜种植地区及产量水平:适应在沙壤地种植,如我省张掖、武威、平凉等。

库伦荞麦大三棱平均产量可达150公斤以上,最高亩产240公斤。

五、栽培技术要点:
1.播种期:库伦荞麦大三棱生育期短,为60天,6月下旬至七月上旬均可播种,早种早收。

2.播种量:条播垄距40厘米,亩播量4公斤,亩保苗11万株。

六、田间管理:进入开花期,要进行铲地锄草,结和翻地每亩追硝胺10公斤或尿素7.5公斤。

在荞麦长出2—3片真叶时要防治蚜虫,用氧化乐果1500倍液进行防治。

当子粒由白色变成茶色、85%以上的子粒变成黑色后及时收割。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