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上十大最耐饿动物
世界十大濒危动物简介

世界十大濒危动物简介濒危动物是指受到威胁,数量濒临灭绝或濒临严重减少的动物物种。
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地球上许多珍稀的生物正面临着被彻底消失的危险。
以下是世界十大濒危动物的简介:1. 大熊猫:大熊猫是中国的国宝,也是世界上最受欢迎的动物之一。
由于栖息地的丧失和非法狩猎,大熊猫的数量急剧减少。
目前,大熊猫被列为濒危物种,并受到了严格的保护。
2. 虎:虎是世界上最壮观的猫科动物之一,但它们正面临着严重的威胁。
栖息地的破坏和非法狩猎是导致虎种群锐减的主要原因。
目前,全球虎的数量仅剩下约3900只。
3. 非洲象:非洲象是世界上最大的陆地动物,但它们正面临着走向灭绝的危险。
买卖象牙和栖息地的丧失是导致非洲象种群减少的主要因素。
国际上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保护非洲象,但仍然面临巨大的挑战。
4. 北极熊:北极熊是北极地区的标志性物种,但由于全球变暖导致的海冰减少,它们的生存环境受到了严重威胁。
北极熊需要海冰来捕食和繁殖,而海冰融化使它们的生存变得困难。
5. 红毛猩猩:红毛猩猩是人类最近的亲属之一,但它们的数量正急剧下降。
森林砍伐和非法狩猎是导致红毛猩猩种群减少的主要原因。
目前,红毛猩猩被列为高度濒危物种。
6. 亚洲象:亚洲象是非洲象的近亲,也面临着严重的威胁。
栖息地的丧失和非法狩猎使亚洲象种群锐减。
目前,亚洲象被列为濒危物种,并受到了国际保护组织的关注和保护。
7. 大猩猩:大猩猩是世界上最大的猿猴,但它们的数量正急剧下降。
森林砍伐、非法狩猎和疾病是导致大猩猩种群减少的主要原因。
目前,大猩猩被列为濒危物种,需要全球范围内的保护。
8. 南中国虎:南中国虎是中国的特有物种,也是世界上最濒危的虎种之一。
非法狩猎和栖息地的丧失使南中国虎数量锐减至极低水平。
目前,全球仅剩下不到30只南中国虎。
9. 金丝猴:金丝猴是中国的珍稀动物,分布在云南和四川等地。
由于栖息地的丧失和非法狩猎,金丝猴的数量急剧减少。
目前,金丝猴被列为濒危物种,并受到了中国政府的严格保护。
土壤中的小动物

蝗虫
蝗虫已记载的有4500多种,但是对农业生产造成 危害的只有20多种。蝗虫是杂食性昆虫,几乎所有绿 色植物都是其寄主,蝗虫的食量大,是其它昆虫难以 超过的,所以,蝗虫扫荡之处,禾本科植物被吃光, 甚至能咬得动的植物也无一幸免。
蚱蜢
蝗虫中的一种,头尖,身体细长,绿色或黄褐 色。足三对,后足强健,跳得很快。有两对翅膀, 前翅长,后翅透明。飞行时,前翅和后足摩擦,发 出“札 札”的声音。
(3)并不高明的歌唱家 你知道吗,蝼蛄还会呜叫呢!不过,纵然它学 着蟋蟀和螽斯那样“摩翅而歌”,在地下传出沉闷的“咕咕”之声,然 而结果却难登大雅之堂。 最后要说的是,土狗是一味中药材,
蠼螋
qúsōu
俗称“耳夹子虫”。生长在土壤中,落叶堆或岩石下,食性 杂食. 此类昆虫具有高度母爱,雌虫会不时将卵表面清理干 净,避免卵受真菌危害,甚至照顾幼虫至离巢.
• 穴居土壤中的称陆蚓,生活在水底的称水蚓。 吞食土壤,摄食其中的有机物质,或食植物枝 叶碎片等。以皮肤呼吸,体表总保持湿润。昼 伏夜出。
• 鼠妇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鼠妇又称“潮虫、西瓜虫、团子虫”,常能卷曲 成团,为甲壳动物中唯一完全适应于陆地生活的 动物,它们都需生活在潮湿、温暖以及有遮蔽的 场所,昼伏夜出,具负趋光性。杂食性,食枯叶,绿 色植物,菌类孢子等.
• 地老虎
•
地老虎是多食性害虫,可为害茄科、豆科、 土蚕(地老虎) 葫芦科、十字花科、百合科以及菠菜、莴苣、茴 香等多种蔬菜。地老虎以幼虫为害,可将菜苗贴 近地面的茎咬断,使整株枯死,造成缺苗断垄, 严重的甚至毁种。
蜘蛛
蜘蛛有的有毒,都 是食肉动物,它们 吞食了 80% 的昆虫, 从而有效地控制了 害虫的数量。如果 没有蜘蛛,害虫将 会泛滥成灾。所以, 蜘蛛是对人有益的 动物。
栖息在沙漠里的珍禽异兽

地鸦也是沙漠地区典型的鸟类,体色与沙的颜色相似,也能在沙中疾走,在灌丛中窜来窜去地觅食昆虫和蜥蜴。此外,沙漠中还有沙■、沙百灵等。
中国沙漠地区动物虽然稀少,但却有许多是珍贵稀有的特产动物。今后,在改造利用沙漠的过程中,一定要采取有效的保护措施,以防止这些珍贵的动物资源遭到严重破坏。
上述啮齿类动物大都具有沙黄的体色,便于在沙漠中掩蔽。即使在夜间活动,它们这种与背景相同的体色也是有利的。水源的缺乏使它们都有依赖植物中汁液维持身体水分代谢的特性。
沙漠里的小动物,除穴居的啮齿类外,还有一些小的爬行类动物。最多的是沙蜥和麻蜥,特别是在沙丘地带,甚至每走几步就可碰见一个。沙丘上的许多小而偏的开口,就是它们的洞穴。它们具有一种特殊的适应沙漠环境的能力。它们的身上没有汗腺,在各种高温环境下,都不会出汗;眼睛具有防风的眼帘;遇烈日,它们还会爬上灌丛以躲避沙面难忍的炎热。这些沙栖蜥蜴(俗名“沙和尚”)在沙地上活动非常敏捷,遇敌可潜沙而遁。
沙漠地区的大型有蹄类,除野骆驼外,还有野马和野驴。它们都具有长距离迅速奔跑和长时间耐渴的本领,并能从植物中取得水分。自从1876年最后一匹欧洲野马死于乌克兰原野后,人们认为世界上再没有野马了,因而感到极大的遗憾。不料数年之后,俄国探险家普尔日瓦斯基在中国新疆准噶尔盆地发现了蒙古野马,它成了世界上唯一的野马。野马主要分布在准噶尔盆地的北部和内蒙古西北部,至今至少已有20年未再发现它的踪迹。野马(蒙古野马)已成为“濒危级”(濒于绝种危机的动物)中最领先的种类之一,为极珍稀的动物。野驴在准噶尔北部和柴达木西北部比较常见,常结成10~20头的小群,在秋季交配季节,可达数百头。
作为沙漠中穴居动物代表的啮齿类动物,还有多种沙鼠:子午沙鼠、长爪沙鼠、柽柳沙鼠、大沙鼠等,它们均营群居生活,全年活动,但冬季活动减弱,以贮存饲料为生。大沙鼠体长超过150毫米,耳短小,耳长不到后足的一半。后足掌密毛,尾粗大,几乎接近体长。主要生活在新疆、甘肃、内蒙古的荒漠和半荒漠的灌木琐琐丛生的沙丘和沙土地,食琐琐的肉质、多汁的叶子;有惊人的筑洞能力,洞群往往连成一片,洞道密集,能贯穿整个沙丘或地面。长爪沙鼠与子午沙鼠栖息范围较大,亦常见于干草原地带的沙地。
世界上最能挨饿的动物

世界上最能挨饿的动物地球上十大最耐饿动物大白鲨:几周大白鲨以独特的进食习惯而闻名,它是一种非常强大的掠食者,能够在短时间内捕杀大量猎物,但同时它们也可以几周不进食。
海洋生物学家指出,有时大白鲨也会长达3个月时间不进食,仅以肝脏内存储的油脂维持生命活动。
而最令人啧啧称奇的是,它们越久没吃一顿饱饭,狩猎技能就越强。
骆驼:40天有人说骆驼的驼峰里装的就是水,身体渴的时候就吸取驼峰的水分。
但实际上骆驼的驼峰是一块大脂肪,骆驼的胃里才有水囊,能贮存很多水。
骆驼的两座驼峰,可储存100多千克脂肪,这些脂肪必要时也可以转变成水和能量,维持骆驼的生命活动。
因此,在沙漠里,骆驼可以一连40天不吃不喝,适于长途跋涉。
骆驼之所以在缺水的沙漠里耐渴,还因为它们平时喝水就很少。
不过,它们能在10分钟内喝下100多升水;同时它们排水也很少,一天只排出一升左右。
企鹅:120天冬季的南极大陆,气温通常都在零下40℃左右,中间还有极夜带来的漫长黑暗,犹如一块生人勿进的不毛之地,让人不寒而栗。
而企鹅就生活在地球上这一环境最恶劣的地方。
与一般生物的“男主外,女主内”的观念相反,在企鹅家族,雌性企鹅负责外出到零下40℃的气温环境里打猎,雄性负责待在巢中孵蛋。
在雌性企鹅外出2到4个月期间,家里的雄性企鹅为了坚守岗位,只能依靠皮下厚厚的脂肪生活。
为了不让企鹅蛋接触到冰冷的雪面,企鹅爸爸只能将它放在脚背上,利用育儿袋(腹部皱褶的皮肤)覆盖,将孵化温度维持在36℃左右。
蛇:1年蛇,这一类冷血的爬行动物虽然不能在寒冷的天气里调节它们的体温,却能放慢70%的新陈代谢,让它们可以长达一年不吃任何食物。
青蛙:16个月青蛙属冷血动物,体温不稳定,会随外界气温的变化而变化,因此,环境对青蛙的影响比较大。
当冬季来临,气温下降时,青蛙就会因受不住寒冷而躲进泥土里去冬眠。
到了春季,气候变暖,气温回升,青蛙便会从泥土里爬出来,开始活跃起来。
因为青蛙依赖于潮湿的环境,它们的身体构造赋予了其依靠水分来补给养分的能力,以应对干旱的环境。
关于鳄鱼精选说明文5篇

关于鳄鱼精选说明文5篇鳄鱼bai,属于爬行动物纲,鳄目,分为鳄科和短吻鳄科.最早和恐龙du一同出现于三叠zhi纪,是名副其实的活化石.性凶猛,能猎dao杀的动物从小鱼、小鸟到大型的哺乳动物和人都是它的食谱.半水栖,可以在水下憋气达两小时.背部有坚硬的骨质大鳞,很坚硬.体型大小不一,最小的侏儒鳄只有半米长,最大的咸水湾鳄长达七米.鳄鱼的代谢十分缓慢,吃一顿饱餐可以半年不吃东西.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鳄鱼的说明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有关写鳄鱼的说明文1有一天,我在家看电视,无意中,看到了《动物世界》这个节目,正在讲鳄鱼,我很感兴趣,就津津有味地看了起来。
鳄鱼是一种爬行动物,大的身长可达六米,小的身长也有三米。
鳄鱼的头与身子都是扁平状,四肢短,尾巴长,全身布满灰褐色的硬皮和角质鳞片。
它擅长爬行,也会游泳,是水陆两栖动物,性格十分凶恶,经常偷袭到河边饮水的小动物,有时也伤人。
鳄鱼一般生活在水很深的河里,当有动物到河边喝水时,它就会悄无声息地游向它们。
鳄鱼游动时不会发出声响,而且它的硬皮和鳞片往往会让人误认为那是一段枯木。
鳄鱼正是利用这一点,偷偷“溜”到动物身边,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跃出水面,将猎物拖入水中。
猎物很快就会被淹死,鳄鱼将它们拖入洞穴,尽情分享。
鳄鱼吃东西的方法也与众不同。
它先咬开猎物的喉咙,把血一口喝完,再象撕东西一样,把猎物一条一条的撕着吃,最后把心吃掉,不留一点渣滓。
有时,猎物比较大,一顿吃不完时,鳄鱼也会把心脏,肝,胃等内脏留着当点心吃。
在西方还有一个传说,说鳄鱼在吃猎物时,会一边吃一边流泪。
后来,人们就根据这个传说,用鳄鱼流泪来比喻那些假慈悲的小人。
有关写鳄鱼的说明文2鳄鱼是一种非常古老的生物,早在2亿多年前就已经存在了,几乎是和恐龙同时出现的,被人们称为“活化石”。
鳄鱼的两只眼睛长在头部的上端,它除了眼睑外还有透明的瞬膜,就像人潜水时要戴游泳眼镜一样,这种结构能使它适应水中的环境。
10种保护动物

10种保护动物在这个充满竞争的世界里,我们的责任不仅仅是保护自己,更重要的是要为世界上的动物着想。
自从人类进入工业化社会,动物的生活环境和栖息地持续受到破坏,许多动物处于濒危状态,它们在濒受灭绝的边缘挣扎求存。
作为人类,我们有责任保护这些濒危物种,下面介绍一些需要我们尽快保护和拯救的10种动物(按字母顺序):一、北极熊北极熊是我们唯一的纯白好吃的大熊类,因为它们完美的白色皮毛而被誉为“雪中的王子”。
日趋趋热的全球气候正在破坏它们的家园,北极海冰减少了数量,限制了它们的活动范围,导致它们无法正常繁殖及死亡率增加。
因此,我们应该采取行动来保护它们,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减少有害污染物,并加强现有熊类保护措施。
二、白鳍豚白鳍豚是世界上最稀有的豚类,它们分布在印度洋、太平洋及大西洋,过去曾被大量捕杀,被用来制作油脂和药材。
近些年来,它们的数量持续减少,主要是由于渔船的捕杀、污染和非法捕捞,以及因气候变化和海床开采而受到的威胁。
为了保护这种濒危物种,我们需要加强对渔船活动的监督,严厉禁止非法捕捞,减少污染,以及采取多项措施来应对气候变化。
三、豹豹是一种美丽而又强壮的大型猫科动物,但它们正在遭受着日益严重的威胁。
它们受到游客扰乱、栖息地破坏、非法捕杀和严重的非法商业利用的威胁,导致它们的数量急剧减少。
为了保护珍稀的豹种群,我们需要加强对非法捕杀的打击,保护它们的栖息地,严厉禁止游客的破坏行为,并减少从事非法商业活动的机会。
四、金丝猴金丝猴是世界上非常可爱的猴科动物,它们以其可爱的外表和亲密的家庭关系而闻名。
但是,由于栖息地破坏、大规模猎杀和非法贸易,金丝猴的数量正在急剧减少。
作为保护金丝猴的一项措施,我们应该加强非法捕杀的禁止,加强对栖息地保护的投入,并加强非法贸易的打击。
五、海豹海豹科动物在自然界中有着重要的生态功能,但它们却面临着各种威胁。
例如,渔船捕捞导致它们生存空间受到破坏,而物种面临着灭绝的危险。
为了保护海豹,我们应该采取措施禁止渔船捕捞,尽可能减少水污染,保护它们的家园,并禁止非法捕捞。
地球上生命力最顽强的十种动物

地球上生命力最顽强的十种动物在我们生存的这个地球上,不管是动物还是植物,都是有很强的生命力的。
今天带大家一起来了解一下,地球上生命力最顽强的十种动物。
1. 水熊这个名字是很多小动物都共同代表的一个名字,有大概900多种,是世界上生命力最顽强的动物,可以在没有任何保护的情况下在。
特别恶劣的环境生存。
2. 灯塔水母灯塔水母的生存能力也是特别强的,而且它的体型相当小,只有4~5毫米,如果不仔细观察,几乎很难发现它。
3. 涡虫大家都知道虫子的生命力非常顽强,越是小的虫子它的生存能力越强,这种窝虫长两毫米到10厘米不等,只有一个眼点和嗅觉器官生活在淡水的溪流石头下。
4. 轮虫轮虫一般生活在各种淡水海洋和内陆咸水当中一些,具有一定的耐盐碱性,可以在河口内部的潜水潜水等地生存,生命力相当顽强一般很难死亡。
5. 骆驼骆驼顽强的生命力大家都知道,他可以吃饱了之后,在沙漠里面一个月不吃不喝也能生存。
但一个月也是他的极限了。
6. 麻雀麻雀是一种生活环境能力特别强的鸟类,几乎在所有的环境都能看见,这种小鸟,可能只有在极寒的南极北极没有,其他的地方都有。
7. 蚯蚓蚯蚓的生存能力也是特别强的,有很强大的再生能力,把它从中间截段之后会变成两条蚯蚓。
8. 土狼这是一种生活在非洲的动物,喜欢群体活动,因此他们的生存能力特别强,很多强大的野生动物,发现土狼群都会绕着走。
9. 蟑螂人们赋予了蟑螂一个名字叫做打不死的小强,这也证明了他们生命力的强大,几乎在有人居住的地方都可以看到这种生物。
10. 鮣鱼这种鱼是吸附在船底或者是其他大型鱼类身上,方便游泳和捕食,它采用寄生的方式生存,从来不会担心食物短缺。
乌龟多久不吃食会饿死

乌龟多久不吃食会饿死乌龟一般1-2个月会饿死。
乌龟的耐饿性很强,尤其是在冬眠期,可以几个月不吃东西。
虽然乌龟抗饿,也不能长时间不喂,这样会导致乌龟相互打架,出现咬尾的现象。
1、乌龟的耐饿程度。
乌龟不但长寿,也很耐饿,乌龟是所有动物中比较能抗饿的,而乌龟耐饿的时长与年龄及是否冬眠有关。
乌龟在不同季节耐饿的程度是不一样的,温度越高,它吃的东西就会越多。
夏季乌龟的新陈代谢比较旺盛,几天不吃可能就会感觉到饿了。
当乌龟到了冬眠期间会更加耐饿一些,可以达到4-5个月不进食任何食物。
越大的乌龟所能耐受的饥饿时间更久一些,而越小的乌龟饥饿时间太长会容易死,一般小乌龟可能在十几天就会饿死。
2、乌龟饥饿的表现。
乌龟在饿了时就会把脖子伸得很长并爬向主人,饥饿的程度越高,爬得动作越快。
这时它会啃咬同伴的四肢以及尾部。
还会在鱼缸里面拼命地划水,不时地往缸底寻找食物。
乌龟非常饥饿的情况下也会将龟箱的白色石头或乳白色的挂件等装饰物当做食物来啃咬。
放上食物的在缸里面,乌龟会马上把东西吃完,这就表明乌龟已经非常的饿了。
当把手指头放在它的嘴巴面前它会认为那是食物,马上就会咬上去,乌龟饥饿时尽量不要用手去试探,以防被乌龟咬伤。
3、如何喂食乌龟。
喂食乌龟要选用合适的饲料,可以喂一些小鱼、小虾、螺肉以及嫩叶、麦粒等。
给乌龟投喂食物前要进行处理,肉类要切碎再喂,鱼要除去鱼刺、虾要去头,冰冻的食物要化冻,并要与水温保持一致。
投喂乌龟食物的时间也要注意,正常情况下喂食乌龟每周2-3次即可。
通常在夏季要每天喂一次,秋季可以几天喂一次,冬季冬眠的话就可以不用喂食了。
夏季给乌龟喂食一般在早上或下午,其它季节一般在中午是乌龟最好的进食时间,此时在中午投喂是比较合适的,平时不喂食也要给乌龟提供干净的饮水。
乌龟的年龄不同,食量也不固定,不过可以以乌龟头部两倍大小的食物量为标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地球上十大最耐饿动物
作者:
来源:《新传奇》2018年第16期
俗话说,人是铁饭是钢,一顿不吃饿得慌。
但是在动物世界中,竟然有動物能够维持几年,甚至十年不吃不喝还饿不死。
来看看都是哪些动物?它们为何可以拥有这种匪夷所思的超能力?
骆驼:40天
有人说骆驼的驼峰里装的就是水,身体渴的时候就吸取驼峰的水分。
其实不是的,骆驼的驼峰就是一块大脂肪。
而骆驼的胃里有水囊,能贮存很多水。
骆驼两座高高的驼峰,可储存有100多千克脂肪,必要时也可以转变成水和能量,维持骆驼的生命活动。
因此,在沙漠里,骆驼可以一连40天不吃不喝,适于长途跋涉。
骆驼之所以在缺水的沙漠里能耐渴,还因为它们平时喝水就很少,不过,它们能在10分钟内喝下100多升水;同时排水少,在夏天一天只排出一升左右尿,而且不轻易开口,防止体内水分外出。
大白鲨:几周
大白鲨以独特的进食习惯而闻名,它是一种非常强大的掠食者,能够捕杀大量猎物,但同时它们也可以几周不进食。
海洋生物学家指出,有时大白鲨也会长达3个月时间不进食,仅以肝脏内存储的油脂提供能量。
而最令人啧啧称奇的是,它们越久没吃一顿饱饭,它们的狩猎技就越强。
熊:100天
食肉目中只有熊科动物有冬眠习性,但它们睡的程度并不太深。
美洲黑熊、亚洲黑熊、棕熊和北极熊都能冬眠,跟其他动物相比,熊冬眠时体温和呼吸速率下降的幅度很小,而且可以随时醒来。
不过即便如此,熊冬眠也跟平常睡觉差别很大。
比如黑熊平时心跳速度是每分钟40-50次,冬眠时就下降到每分钟8次,所以可以在100多天里不吃不喝。
熊类冬眠的过人之处在于,冬眠时可以办很多事,比如有些熊能在冬眠期里产仔、哺乳。
企鹅:120天
冬季的南极大陆,气温通常都低到零下40℃,中间还有极夜带来的漫长黑暗,犹如一块生人勿进的不毛之地,让人不寒而栗。
而企鹅就生活在这一地球上环境最恶劣的地方。
与一般生物的“男主外,女主内”的观念相反,雌性企鹅负责外出到零下的气温环境里打猎,雄性负责待在巢中孵蛋。
在雌性企鹅外出2到4个月(120天)期间,雄性企鹅为了坚守岗位,只能依靠它们皮下厚厚的脂肪生活。
为了不让企鹅蛋接触冰冷的雪面,帝企鹅爸爸只能将它放在脚背上,利用育儿袋(腹部皱褶的皮肤)覆盖,将孵化温度维持在36℃左右。
加拉帕戈斯龟:1年
加拉帕戈斯象龟是世界上最大的陆龟。
一般的象龟体长可达1.2 米,成年象龟雄性比雌性大,成年雄性体重约272-320千克,而雌性136-180千克。
它们体重与4个成年男子相当,寿命更可达200岁。
加拉帕戈斯象龟行动非常缓慢,研究发现,这种龟每小时只能移动260米。
这个速度,相当于每分钟只能移动4米多。
据悉,加拉帕戈斯象龟只能依靠淡水生存,但由于群岛附近的淡水是稀缺资源,所以它们甚至可以一个月不喝水。
只有到了雨季,它们才会聚集在“淡水池”中解渴。
而在某些严酷的环境下它们可以不进食长达一年的时间。
蜘蛛:1年
因为蜘蛛需要静静地等待它们的食物上门,所以有时它们在下一顿饭之前必须等待一段时间。
不用担心,它们的身体可以持续几个月不进食。
如果是一只双斑肥腹蛛的话,更能持续大约一年的时间不进食。
蛇:1年
蛇,这一类冷血的爬行动物在寒冷的天气虽然不能调节它们的体温,但却能放慢70%的新陈代谢,让它们可以长达一年不吃任何食物。
比如,蝮蛇,既不给食又不喂水的蝮蛇,平均能活78.2天,活得长的达107天,活得短的也有34天。
如果让它们喝些水,其耐饿本领甚至提高一倍左右,平均活了148天,其中耐饿本领最强的活了392天,就是最不耐饿的也活了80天。
蛇在其生命过程中,不断地和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并通过体内物质的新陈代谢获取能量,用于维持各种生命活动。
对于能量的积聚和消耗,蛇类充分体现了“开源节流”的特点。
在平时,它们对食物虽有偏爱,但也因地因时制宜,广辟食源,并高效率地吸收其营养成份储藏于体内的能量物资库中,而动用时又以最为经济节约的方式进行。
每到秋季,蛇类就忙着觅食,扩充体内的能量物资库存,备冬眠“不食不动”时的需要了。
青蛙:16个月
青蛙属冷血动物,体温不稳定,会随外界气温的变化而变化,因此,环境对青蛙的影响比较大,青蛙对环境的依赖性比较大。
当冬季来临,气温下降时,青蛙的体温也随着逐渐下降,当气温非常低时,青蛙就会因受不住寒冷而躲进泥土里去冬眠,来躲避冬季的严寒,同时节省能量。
到了春季,气候变暖,气温回升,青蛙便会从泥土里爬出来,开始活跃起来。
因为青蛙依赖于潮湿的环境,它们身体构造有一种能依靠水分来补给养分的功能,以应对干旱的环境。
所以,当旱季来临时,青蛙就可以进入长达16个月的休眠。
鳄鱼:3年
鳄鱼是某种陆生恐龙演变而成的。
几亿年过去了,鳄鱼还保持着史前的那副尊容,即使是人类——地球上迄今为止最强大的物种——也没能让23种鳄鱼中的任何一种灭绝。
鳄鱼之所以有着如此强盛的生命力,其中一个原因就是它们有挨饿的本事。
鳄鱼能够为了捕食而一动也不动地等待,以保存能量。
它们通常能持续几个月不进食时,有的还可以一整年甚至三年不进食。
它们会变得瘦骨嶙峋,但依然很活跃,当食物出现的时候照样能正常进食。
这也可能是鳄鱼比恐龙更具有生存优势的地方。
这当然与鳄鱼冷血动物的属性分不开。
鳄鱼的体温会随周围环境变化而改变,它们平时看起来很懒散,而一旦身上暖和起来,它们的活动就会变得非常敏捷。
洞螈:10年
洞螈这种看起来很像中国“龙”的两栖动物,生活在意大利和巴尔干半岛的水下洞穴里。
洞螈没有眼睛、皮肤滑溜半透明,四肢细小,终身栖息在地下水形成的黑暗洞穴中。
它的身体呈灰色、粉红染色,所以民间又称它为“人鱼”。
在这种环境条件下,资源是非常有限的,所以洞螈可以不吃食物生活长达十年,这也让洞螈成为这个世界上最耐饿的动物。
(《科技知识动漫》2017年第11期、中国新闻网2017.6.12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