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说明文阅读专项训练(带答案12篇)
小学说明文阅读练习题及答案

小学说明文阅读练习题及答案(一)白颊长臂猿白颊长臂猿几乎常年都在树上生活。
行动的时候,能用单臂把自己的身子悬挂在树枝上,双腿蜷曲,来回摇摆,像荡秋千一样荡越前进,一次腾空移动的距离就有3米远,每次可以连续荡越8-9米。
雌白颊长臂猿还让刚出生不久的幼仔把手脚抱在自己的胸前,带着它一起在森林的上空飞速行进。
它们的动作灵活、自然、轻松、优美,如同飞鸟一般,有时在半空中还能做出“鹞子翻身”、“苏秦背剑”、“蜻蜒点水”等高难动作,使人感到惊心动魄,称之为高空“杂技演员”。
我国古代传说有一种叫做“通臂猿”的动物,神通广大,来去如飞,两臂相通,具有自由伸缩的能力,能够把一侧的臂缩短,而使另一侧的臂变长,这种传说的来历,可能就是由被神化了的长臂猿而想象出来的。
夜里睡觉也很有意思,总是坐在一根又细又长的树枝的末端,差不多刚刚能够承受它的体重,给人一种随时都会跌下来的感觉。
其实,这种奇特的睡觉方式对于它来说才是最安全的。
因为如果有天敌入侵,只要树枝轻轻晃动,睡在上面的白颊长臂猿马上就会发觉,立即就会轻舒猿臂,扬长而去。
白颊长臂猿喜欢吃各种植物的果实、树叶、嫩枝、花朵,以及昆虫、鸟卵等,但植物性食物占其食量90%以上。
白颊长臂猿的喉部长有喉囊,又叫音囊,喊叫的时候,喉囊可以胀得很大,使喊声变得极其嘹亮。
它是哺乳动物中的“歌唱家”,特别喜欢鸣叫,形式有雄兽的“独唱”、雄兽和雌兽的“二重唱”和雄兽及其家庭成员的“大合唱”等等。
特别是气势磅礴的“大合唱”,一般是成年雄兽首先发出引唱,然后成年雌兽伴以带有颤音的共鸣,以及群体中的亚成体单调的应和,“呜喂,呜喂,呜喂,哈哈哈”,音调由低到高,清晰而高亢,震动10谷,几千米之外都能听到。
每天至少鸣唱1-2次,有时多达3-4次,一般与天气变化有关,主要是在清晨和傍晚,每次鸣唱持续的时间短的只有2-3分钟,长则在20分钟左右。
遗憾的是,它们高昂悦耳的歌声也给自己带来了灭顶之灾,因为偷猎者正是根据歌声寻找到它们的。
五下-说明文阅读训练及答案

五下-说明文阅读训练及答案说明文阅读方法:第一步:感知整体,把握对象和特征;第二步:理清顺序和要点,如构造、性质、功能等;第三步:了解说明方法及其作用,如列数字、举例、比较、分类、下定义等;第四步:注意科学严谨的词语,体会用语的准确性。
阅读文章,完成练题。
一)森林卫士穿山甲穿山甲是一种全身披鳞的哺乳动物,属于鳞甲目,主要有穿山甲、印度穿山甲和大穿山甲等,分布在亚洲和非洲。
它长约40~50厘米,尾长约30厘米,体重约1500克~3000克。
穿山甲善于掘洞,前肢挖土,后肢刨土,因身上长满坚硬的角质鳞片,故名穿山甲。
它多单独活动,白天在洞中休息,夜间外出觅食。
穿山甲听觉和视觉较差,但嗅觉灵敏。
牙齿退化,胃中有砂石帮助研磨食物。
XXX不仅善于打洞,还能游泳,也能上树。
XXX稍大后,常“骑”在母亲背上,随母亲外出觅食。
XXX遇到危险,便把身体卷成一团,头裹在腹部下面。
这种防御方式对付动物有效,但对猎人却没用。
穿山甲肉味鲜美,甲片是传统中药,所以遭到大量捕杀,数量已经很少了。
XXX是白蚁的克星。
白蚁的巢穴往往深藏于地下。
XXX发现白蚁踪迹后,即会尾随追击,直捣巢穴,用尖吻插入其内,伸出粘腻的长舌迅速地舐食白蚁群。
有时它躺下装死,伸出满是腥味粘液的舌头,待贪食的白蚁群爬满时,舌头一卷,全部吞食。
有时它将鳞片打开,引诱白蚁入内,当数量可观时,关闭鳞片,步入水中,打开鳞片白蚁漂浮于水面,即可一一收拾。
一只成年穿山甲一天可吃数万只白蚁,也有人说一次可吃一升(约1.5公斤)。
照此计算,一只穿山甲能保护二百亩以上的山林不受白蚁侵害,所以人们称其为“森林卫士”。
1.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使用的说明方法是比较。
这样写的好处是能够清晰地表达穿山甲的特点,使读者更容易理解。
再画一处运用此说明方法的句子是“穿山甲长约40~50厘米,尾长约30厘米,体重约1500克~3000克”。
2.穿山甲被称为“森林卫士”的原因是它是白蚁的天敌,一只成年穿山甲一天可吃数万只白蚁,能够保护大面积的山林不受白蚁侵害。
专项训练十二 说明文阅读

时间:40分钟 满分:52分 得分:
(一)(14分) 今别月宫去 采得月壤归 ①2020年12月3日23时10分,嫦娥五号上升器月面点火,3 000牛发动机工作6分钟后,顺利将携带月 壤的上升器送入到预定环月轨道,成功实现我国首次地外天体起飞。 ②点火起飞后,上升器经历垂直上升、姿态调整和轨道射入3个阶段,进入预定环月飞行轨道。随后,上 升器将与环月等待的轨返组合体交会对接,将月球样品转移到返回器,后者将等待合适的月地入射窗 口,做好返回地球的准备。 ③据介绍,嫦娥五号探测器成功着陆月面后,开展了太阳翼展开、机构解锁等相关准备工作,之后就进 入了“挖土”的工作模式。此次嫦娥五号探测器自动采样任务采用表钻结合、多点采样的方式,设计了钻 具钻取和机械臂表取两种模式。
心胸外按压、人工呼吸与 AED 的早期有效配合使用,是抢救心搏骤停病人最有效的手段。 猝死是救不活的,能救过来的是当发生呼吸、心搏骤停 10 分钟之内身边有人对他进行了心肺 复苏,因为 2/3 的呼吸、心搏骤停患者身边没有医生,所以真正能救他们的是作为第一目击者的你。
⑤在我们的意识中,快速、攻击、凶猛是强者的象征,但自然界的逻辑似乎并不如此,不然,缓慢、 羸弱、渺小的蜗牛为何也能在“优胜劣汰”的丛林法则下生生不息?
(选自《思维与智慧》)
1.说说蜗牛“牛”在什么地方。(4分) 答案:分布广,数量多,适应环境能力强,自我保护能力强。
2.请指出第②段画线句子运用的说明方法,并简析其作用。(4分) 曾经有人将一只被认为死去的蜗牛制成标本,没想到四年之后,当他把这只标本拿到湿润的环境中时, 这只蜗牛竟然从壳中钻了出来,在众目睽睽之下闲庭信步起来。
⑥距人类上一次从月球采样至今,已有 40 多年的时间没有拿到新的月球样品。科学家表示,对月壤的研究 不仅涉及月球本身,还包含太阳系空间物质和能量的重要信息。将月球的月壤等关键性样品运回地面实验室供 科学家精准分析研究,有利于进一步了解月球的状态、温度、物质含量等重要信息,深化对月壤、月壳和月球 形成演化的认识。
小学毕业复习说明文阅读训练题集(有答案和说明方法及作用)

小学毕业复习说明文阅读训练题集(有答案和说明方法及作用)(一)阅读下面文章,完成第1—5题。
①随着电子和激光技术的广泛应用,近年来,出现了许多奇妙的书,像会说话的书,“电视唱片”书以及缩微型的书,等等。
②会说话的书,是在书里装有微型唱片或者录音带,有的在文字下面印上发音代号,通过电子仪器可以还原成为人的声音。
一些儿童读物,在封底上镶有微型唱片和唱针。
唱针接触唱片以后,随着唱片的转动,就可以听到书中出现的人物的声音。
③更有趣的是一种叫做“电视唱片”的书,也叫“视盘”,它的外形像普通的唱片。
它是通过一种特殊的激光方法,把图像和声音录到视盘上,收看的时候,把放像机接到电视机上,就可以把图像和声音还原。
根据学习和研究的需要,还可以使画面随时停下来。
出版某种重要的学术著作或者论文,可以把一些不容易理解的原理和不容易看到的实验情况,录在视盘上,跟书籍一起出售。
视盘既可以显示物体运动情况,也可以显示许多微妙的现象。
比如,植物的光合作用,物质的分子运动,甚至原子核的破裂等情形,都可以用动画的办法显示。
④现在的书,不仅品种多,而且有的越来越小。
“缩微胶卷”就是其中的一种。
它是用照相机把书或者资料缩拍到胶卷上,一般缩到原书大小的1/48。
使用的时候,通过阅读器可以放大到原来大小。
其实这种缩微技术,早在19世纪普法战争时候就使用过,当时法国的谍报人员把一份3000多页的情报缩拍在一张几寸长的胶片上,让信鸽带回了巴黎。
⑤缩微图书保存和使用都很方便,如果把1万种每种15万字的书放在一块儿,它的总重量大约有5吨,而缩微以后的胶片只有15公斤。
⑥科学在发展,书也在不断演变,它以越来越丰富的营养,哺育着勤奋学习的人们。
1.选文中最能体现说明对象共同特征的一个词语是:__________。
2.选文第④⑤两段运用的说明方法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第④段画线句子在选文结构上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学说明文阅读练习题及答案

小学说明文阅读练习题及答案其他地区已经灭绝。
由于生境破坏、偷猎等原因,白颊长臂猿的数量越来越少,被列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人们应该保护它们的生存环境,禁止偷猎,让它们在自然界中安然生活。
白颊长臂猿是一种几乎常年在树上生活的动物。
它们能用单臂把自己的身体悬挂在树枝上,双腿蜷曲,来回摇摆,像荡秋千一样荡越前进。
它们的动作灵活、自然、轻松、优美,如同飞鸟一般。
白颊长臂猿还可以在半空中做出高难动作,使人感到惊心动魄,称之为高空“杂技演员”。
白颊长臂猿喜欢吃各种植物的果实、树叶、嫩枝、花朵,以及昆虫、鸟卵等,但植物性食物占其食量90%以上。
它们的喉部长有喉囊,喊叫的时候,喉囊可以胀得很大,使喊声变得极其嘹亮。
它是哺乳动物中的“歌唱家”,特别喜欢鸣叫,形式有雄兽的“独唱”、雄兽和雌兽的“二重唱”和雄兽及其家庭成员的“大合唱”等等。
白颊长臂猿的分布范围极为狭窄,仅限于云南南部的勐腊、江城、绿春和建水等几个县境内,在其他地区已经灭绝。
由于生境破坏、偷猎等原因,白颊长臂猿的数量越来越少,被列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人们应该保护它们的生存环境,禁止偷猎,让它们在自然界中安然生活。
1、文章讲述了白颊长臂猿的活动范围、食物、叫声和数量等特点。
2、可以删去,因为这个传说与白颊长臂猿本身无关,不具备科学性。
3、采用形象生动的方法,让读者更加深刻地了解白颊长臂猿数量减少的情况。
4、原文:“白颊长臂猿上世纪60年代初期在云南勐腊县尚有一定数量,甚至在县城中每天清晨都能听到它们的叫声,总数约有500-600只。
”批注:这段话通过数字、时间和地点等具体信息,清晰地描述了白颊长臂猿数量和分布的情况,突出了科学性和客观性。
5、白颊长臂猿是珍贵的野生动物,我们应该保护它们,不要偷猎、捕杀或者破坏它们的栖息地。
让我们一起呼吁,共同保护这些可爱的动物,让它们在自然界中自由地生长、繁衍和生活。
对于第二段,没有明显的格式错误,但是可以进行小幅度改写,如下:氦-3是氦的同位素,由于其含有两个质子和一个中子,具有许多特殊的性质。
小学四年级语文说明文阅读练习题及答案

小学四年级语文说明文阅读练习题及答案-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小学四年级语文说明文阅读练习题及答案篇一:纳木错湖为什么越变越大①自本世纪以来,居住在纳木错湖畔的牧民们发现,纳木错的湖水在一点一点向他们的居住地靠近,甚至有的牧民一觉醒来,发现自己的家已经和湖水挨在了一起。
对此,各种说法在牧民中流传,有人说,这是“天湖”之神被惹怒了。
因为牧民不注意卫生,使得一直都爱干净的纳木错仙女发怒,才将湖水涨起来,把湖边的人家给淹没。
还有人说,天上的神仙发怒了,下了大雨,下得太多,湖水自然就上涨了。
②纳木错的湖水上涨这一现象不仅引起当地政府和牧民的关注,也吸引了科学家的目光。
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纳木错综合观测站的工作人员观测后发现,在1970~2009年的近40年时间里,纳木错的水位上涨了7米,湖面海拔从4718米变成现在的4725米,整个湖水增加近140亿立方米容量。
③纳木错湖水为何会突然上涨那些增加的水是从哪里来的带着这些疑问,让我们一起查找资料,走访村民,拜访专家,揭开问题背后的真相。
④在西藏地区,全球变暖导致的最为显著的变化就是冰川融化。
我们知道,冰川是雪域高原的固体水库,在高原的水循环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在纳木错周围,有很多白皑皑的雪山,这些雪山实际上就是冰川。
这些冰川每年都在融化,向下游补给水源,又在每年冬天的时候通过降雪补充冰川的消融量,最终形成一种动态平衡。
然而,随着全球气候变暖的加剧,这种动态平衡被打破,冰川融化速度加快,而冰川通过降雪所获得的补给量远远少于融化量。
这样一来,冰川不断退缩,冰川融化的水大部分注入纳木错湖中,最终造成湖水水位上涨。
⑤除此之外,纳木错湖水水位上涨还受其他一些因素的影响。
⑥纳木错周边地区的海拔高度基本都在4000米以上,属于高寒地区,地表在常年低温的作用下形成一层厚厚的冻土。
中国科学院的研究人员挖掘后发现,这些冻土层中甚至有一层很厚的冰层,这也在一定程度上成为高原水循环的一部分。
说明文阅读训练附参考答案

1.张家界(节选)相传很早很早以前,张家界叫青岩山。
据说汉高祖刘邦平定天下后,滥杀功臣,心寒的留侯张良隐匿江湖,几经辗转颠簸来到了青岩山。
见到这里群山环抱,水量丰沛,民风淳朴,张良隐居下来,修行学道,并留下张氏一脉子孙。
青岩山也改名换姓,叫做“张家界”。
张家界地处湘西,属武陵山脉支系,西南依靠在云贵高原的边缘,东西方向是广阔平坦的洞庭湖平原,北边则与万里长江遥望衔接。
说到“界”当然是指界限、范围,但张家界人讲起来,这“界”还有一层含义,那就是指高高的山。
当中国的名山大川,几乎被人们踏遍之时,张家界却久在深闺人未识。
直到20世纪80年代初,人们才认识到它的真面貌。
距张家界城区约八公里的“天门山”以造型奇特著称。
该山四面绝壁矗立,巍然支撑在天地之间,其雄其险,犹若直上云天。
远眺过去,那孔巨大的石洞就像通天的石门。
是什么力量造就了这宏伟奇特的景观?据考证,天门山经长期风化剥蚀,山体断裂,再加上地震,就形成了现在的奇绝造型。
更有趣的是,天门山的景观中,有许多数字与中国吉祥数字9相符。
人为的奇思妙想与天然巧合相得益彰。
登上天门洞的999级台阶,回看山腰上的“通天大道”,顺山势修建的公路,刚好有99个弯,暗合了“天有九重,云有九霄”之意。
此外,张家界还有数不清的石柱、石峰,是举世罕见的石英砂岩山体。
那么,大自然是如何造就了这里的奇峰异石呢?大约在三亿八千万年前,这里是一片汪洋,大量海洋生物的遗体化为尘土,凝结成岩石,沉积为大约520米厚的石英砂岩,随着地球的旋转,地壳的运动,张家界终于以它峥嵘的面貌,浮出了海面。
②褐马鸡仅见于我国山西吕梁山、河北西北部、陕西黄龙山和北京东灵山。
1987 年 只左右。
(节选自《再说长江》解说词,有删改)12.文章第三段和第四段介绍了天门山。
作为张家界的风景名胜,天门山具有哪些 特点?(2 分)13.文章第一段引用了张良逃难隐居的故事,你认为有必要吗?为什么?(2 分)14.亲爱的同学,透过解说词,我们感受到张家界秀美的风光。
小学四年级语文说明文阅读练习题及答案

小学四年级语文说明文阅读练习题及答案【导语】说明文是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来解说事物、阐明事理而给人知识的文章体裁。
它通过揭示概念来说明事物特征、本质及其规律性。
准备了以下内容,供大家参考。
篇一:纳木错湖为什么越变越大①自本世纪以来,居住在纳木错湖畔的牧民们发现,纳木错的湖水在一点一点向他们的居住地靠近,甚至有的牧民一觉醒来,发现自己的家已经和湖水挨在了一起。
对此,各种说法在牧民中流传,有人说,这是“天湖”之神被惹怒了。
因为牧民不注意卫生,使得一直都爱干净的纳木错仙女发怒,才将湖水涨起来,把湖边的人家给淹没。
还有人说,天上的神仙发怒了,下了大雨,下得太多,湖水自然就上涨了。
②纳木错的湖水上涨这一现象不仅引起当地政府和牧民的关注,也吸引了科学家的目光。
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纳木错综合观测站的工作人员观测后发现,在1970~2009年的近40年时间里,纳木错的水位上涨了7米,湖面海拔从4718米变成现在的4725米,整个湖水增加近140亿立方米容量。
③纳木错湖水为何会突然上涨?那些增加的水是从哪里来的?带着这些疑问,让我们一起查找资料,走访村民,拜访专家,揭开问题背后的真相。
④在西藏地区,全球变暖导致的最为显著的变化就是冰川融化。
我们知道,冰川是雪域高原的固体水库,在高原的水循环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在纳木错周围,有很多白皑皑的雪山,这些雪山实际上就是冰川。
这些冰川每年都在融化,向下游补给水源,又在每年冬天的时候通过降雪补充冰川的消融量,最终形成一种动态平衡。
然而,随着全球气候变暖的加剧,这种动态平衡被打破,冰川融化速度加快,而冰川通过降雪所获得的补给量远远少于融化量。
这样一来,冰川不断退缩,冰川融化的水大部分注入纳木错湖中,最终造成湖水水位上涨。
⑤除此之外,纳木错湖水水位上涨还受其他一些因素的影响。
⑥纳木错周边地区的海拔高度基本都在4000米以上,属于高寒地区,地表在常年低温的作用下形成一层厚厚的冻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学习语文不能要求速成①我常常接到这样的信,信上说:“我很想学好语文,希望你来封信说说怎样学。
”意思是,去一封回信,他一看,就能学好语文了。
又常常有这样的请求,要我谈谈写作的方法。
我谈了,谈了三个钟头。
有的人在散会的时候说:“今天听到的很解决问题。
”解决问题哪有这么容易?哪有这么快?希望快,希望马上学到手,这种心情可以理解;可是学习不可能速成,不可能画一道符,吞下去就会了。
学习是急不来的。
为什么?学习语文目的在运用,就要养成运用语文的好习惯。
凡是习惯都不是几天工夫能够养成的。
比方学游泳,先看看讲游泳的书,什么蛙式、自由式,都知道了。
可是光看书不下水不行,得下水。
初下水的时候很勉强,一次勉强,两次勉强,勉强浮起来了,一个不当心又沉了下去。
要等勉强阶段过去了,不用再想手该怎么样,脚该怎么样,自然而然能浮,能往前游了,这才叫养成了游泳习惯。
学语文也是这样,也要养成习惯才行。
习惯是从实践里养成的,知道一点做一点,知道几点做几点,积累起来,各方面都养成习惯,而且全是好习惯,就差不多了。
举个最简单的例子,写完,而且全是一句话要加个句号,谁都知道,一年级小学生也知道,但是偏偏有人就不这么办。
知道是知道,就是没养成习惯。
②一定要把知识跟实践结合起来,实践越多就知道得越真切,知道得越真切就越能起指导实践的作用。
不断学,不断练,才能养成好习惯,才能真正学到本领。
③有人说,某人“一目十行”,眼睛一扫就是十行。
有人说,某人“倚马万言”,靠在马旁边拿起笔来一下子就写了一万字。
读得快,写得快,都了不起。
一目十行是说读书很熟练,不是说读书马马虎虎;倚马万言是说写得又快又好,不是说乱写一气,胡诌不通的文章。
这两种本领都是勤学苦练的结果。
④要学好语文就得下功夫。
开头不免有点勉强,不断练,练的功夫到家了,才能得心应手,心里明白,手头纯熟。
离开多练,想得到什么秘诀,一下子把语文学好,是办不到的。
想靠看一封回信,听一回演讲,就解决问题,是办不到的。
⑤有好习惯,也有坏习惯。
好习惯养成了,一辈子受用;坏习惯养成了,一辈子吃它的亏,想改也不容易。
譬如现在学校里不少学生写错别字,学校提出要纠正错别字,要消灭错别字。
错别字怎么来的呢?不会写正确的形体吗?不见得。
有的人写错别字成了习惯,别人告诉他写错了,他也知道错,可是下次一提笔还是错了。
最好是开头就不要错,错了经别人指出,就勉强一下自己,硬要注意改正。
比方“自己”的“己”和“已经”的“已”搞不清楚,那就下点儿功夫记它一记,随时警惕,直到不留心也不会错才罢休。
(节选自叶圣陶《认真学习语文》)1.这篇选文的中心论点是( )(3分)A.学语文要把知识跟实践结合起来。
B.要学好语文就得下功夫。
C.学习语文不能要求速成,要养成好习惯。
D.养成好习惯,一辈子受用。
2.请根据选文第①段的论证思路,填写相应的内容。
(6分)选文第①段先针对的现象,提出中心论点;接着以为例,论证了的观点。
3.选文第④段中,作者反复说“是办不到的”,这样写有什么表达效果?(2分)4.写出你学习语文的一个好习惯,并谈谈这一习惯对你的影响。
(5分)参考答案:1:C2:有些人想通过看一封回信或听一场讲座就学会语文学游泳学习语文要养成好习惯3:通过反复的手法强调学好语文没有捷径,只能下功夫。
4:好习惯:喜欢阅读课外书。
我从小就养成了广泛阅读课外书的好习惯,这个习惯帮助我阅读了大量的优秀作品,让我既开阔了视野,学到了知识,又丰富了词汇量,提高了写作水平,真可谓一举多得。
(2)北斗卫星,国家骄傲北斗卫星,是我国自主研发、独立运行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是继美国的GPS(全球定位系统)、俄罗斯的格洛纳斯卫星导航系统之后第三个成熟的卫星导航系统,与GPS、格洛纳斯和欧盟的伽利略卫星导航系统并称为全球四大卫星导航系统。
北斗卫星系统由空间段、地面段和用户段三部分组成,可在全球范围内全天候、全天时为各类用户提供高精度、高可靠定位、导航和授时服务。
定位精度10米,测速精度0.2米秒,授时精10纳秒①。
数十颗卫星在离地面2万多千米的高空上,以固定的周期环绕地球运行,使得在任意时刻,在地面上的任意一点都可以同时观测到4颗以上的卫星。
这样的设置也确保了卫星定位的精准。
北斗卫星和GPS的区别主要在于,GPS是一个接收型的定位系统,只转播信号,用户不受容量的限制。
而北斗卫星是双向的,( )有定位( )有通信的系统,但是有容量的限制。
北斗卫星在军事领域的应用,主要体现在:提供精确导航和精准的授时服务,( )为单兵及部队行动定位,在地面作战、海上行动、空中作战和救援服务中发挥重要作用,( )可实现武器精确制导。
北斗卫星的民用功能主要体现在:提供个人位置服务,提高气象预报水平,实施道路交通、水上航行、航空运输安全管理,为抢险救灾、应急救助提供保障,以及在海洋应用、智慧城市建设、放牧指导等众多领域发挥巨大作用。
2018年开始,北斗卫星迎来高密度发射期。
【A】与此同时,北斗卫星的系统性能、卫星的寿命、服务的精度大为提升,提供服务的地区范围更广。
【B】老百姓使用的智能手机中,北斗正逐步成为标配。
【C】今后,更多的设备终端都将使用北斗高精度的定位服务,以摆脱对美国GPS 的依赖。
中国北斗,正以崭新的姿态、更强的能力、更好的服务,实现服务全球、造福人类的承诺。
【注释】①纳秒:时间单位,一秒的十亿分之一。
1.在文中的括号里填上恰当的关联词语。
(2分)2.梳理短文主要内容,把下面的思维导图补充完整。
(3分)3.画线句子主要运用了 的说明方法,突出了北斗卫星系统 的特点;第3自然段主要运用了 的说明方法,写出 了 。
(4分)4.理解短文内容,下面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3分)A.中国的北斗卫星、美国的GPS 、俄罗斯的格洛纳斯和欧盟的伽利略卫星导航系统被称为全球四大卫星导航系统。
B.“武器精确制导”“为空中作战提供定位”都属于北斗卫星在军事领域的应用。
C.北斗卫星的民用功能表现在人们生活的很多方面,如气象预报、提供个人位置服务等等。
D.“老百姓使用的智能手机中,北斗正逐步成为标配”的主要原因是北斗卫星的用户不受容量的限制。
5.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
(6分)【材料】2020年6月23日9时43分,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运载火箭成功发射第55颗北斗导航卫星。
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后续将进行变轨、在轨测试、试验评估,为适时入网提供服务。
随着第55颗北斗导航卫星顺利入轨,我国提前半年完成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星座部署目标。
(1)从材料中可知,截至2020年6月底,我国已经成功发射 颗北斗导航卫星。
如果要把这段材料放入短文,应该放在第5自然段A 、B 、C 三处中的 处。
(2分)(2)近年来,我国的科技发展日新月异,科技成果不断增多。
你还知道哪些科技成果?任选一个写一写。
(4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示例]既…又,不仅…还2.特点应用民用功能3.列数字定位精准作比较北斗卫星和GPS的主要区别4.D5.(1)55 A(2)[示例]2020年7月23日,长征五号运载火箭在文昌航天发射场发射升空,经过2000多秒的飞行后,成功将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天问一号”探测器送入预定轨道。
(3)与诗同行诗,是唐时的一株柳,摇曳在古风河畔;诗,是宋时的一尾鱼,游弋在明澈柔波;诗,是元时的一首曲,传诵在草场莽原;诗,是明时的一缕风,低语在深深胡同;诗,是清时的浣纱女,在溪边唱着绝代的歌……能与诗同行,这感觉太棒了!与诗同行,塞北江南自在我心。
领略“大漠孤烟直,”的壮阔,“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的清丽;感受“几处早莺争暖树,”的生机,“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的闲适。
与诗同行,名山大川尽收眼底。
“会当凌绝顶,”是泰山的雄伟之势;“,远近高低各不同”是庐山的秀丽之姿;“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是飞来峰的雄奇之美;“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是长江黄河浩荡奔放之雄。
与诗同行,四季风光旖旎醉人。
“”诗一样的春,春一样的诗。
“”诗一样的夏,夏一样的诗。
“”诗一样的秋,秋一样的诗。
“”诗一样的冬,冬一样的诗。
人生之路,时而如夏花绚烂,时而如秋叶静美。
得意时,诗是教你谦卑的老师;失意时,诗是陪你反思的朋友。
无论何时何地,只要心中有诗,诗总是陪伴在你的左右,当你永远的人生伴侣。
与诗同行,沿途的风景才显得那么绚丽多彩;与诗同行,人生才显得那么潇洒多姿!1.整篇短文采用的结构是 ,第2~4自然段分别从等方面写了“与诗同行”的美妙。
2.选择下列诗句,依次补充到短文第2、3自然段中,正确的一项是( )①一览众山小②谁家新燕啄春泥③长河落日圆④横看成岭侧成峰A.③②①④B.②①③④C.③④①②D.③②④①3.选择下列诗句,补充到短文第4自然段中,正确的一项是( )①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②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③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④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A.①③②④B.①②④③C.③④①②D.④③①②4.文中画线的句子,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这样写有什么好处?5.与诗同行,你有什么感受?请写一写。
参考答案:1.总一一分一一总塞北、江南、名山大川、四季风光2.A3.D4.画线的句子运用了排比和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诗带给人的美妙感受,充分地抒发了作者对诗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句式整齐,读起来富有韵律感。
5.示例:与诗同行,我可以穿越时空,领略诗中所写时代的人情风貌。
与诗同行,我可以与古人对话,聆听他们思想的乐章。
与诗同行,我可以阅读故事,品味人生的苦辣酸甜。
(4)鲸落鲸鱼死亡掉落海底的过程,即为鲸落。
鲸落听起来唯美浪漫,但实际却是一个相当悲壮的过程。
当一头鲸鱼预感到死亡临近的时候,它会悄悄寻一片深海,然后孤独地等待最后时刻的到来。
直至气息消绝,鲸鱼巨大的身体便开始沉落到漆黑的深海。
而此时,那些聚集在鲸鱼旁边的海洋生物便会蜂拥而至,吞食鲸尸。
而这正是鲸落过程的第一个阶段:移动清道夫阶段。
从鲸鱼停止呼吸的那一刻,到下沉至海底的过程中,鲨鱼、盲鳗及一些甲壳类生物,以鲸尸的柔软组织为食,不断分食鲸鱼的尸体。
这一过程持续4~24个月,鲸鱼尸体的90%都会被吃掉。
每一天,每一刻,都会有大量海洋生物围绕在鲸尸旁边,吞食它的皮肉。
等到它身上90%的皮肉被消解之后,这群嗅着味道而来的海洋生物才慢慢散去。
而这仅是个开端,等这些海洋生物离开之后,第二阶段——机会主义者阶段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