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能动余热排出系统的应用价值

合集下载

PRS换热器的制造难点及原因分析

PRS换热器的制造难点及原因分析

S c ie nc e &T e c hno lo g y V is io n 0引言非能动余热排出系统是为了确保核电安全而特别设置的先进系统,其作用是利用系统工质的自然循环特性,在不施加外部动力的情况下,在较长的摘要非能动余热排出系统是第三代先进压水反应堆核电厂的特征之一,其作用是利用系统工质的自然循环特性,在不施加外部动力的情况下,在较长的时间内直接或间接地对反应堆堆芯进行冷却,以保证反应堆的安全。

非能动余热排出系统换热器(PRS 换热器)是自主三代核电“华龙一号”机组非能动余热排出系统中最关键的设备,其工作性能及制造质量对非能动余热排出系统的安全运行有着重要的影响。

本文对华龙一号示范工程PRS 换热器制造中出现的问题进行了归纳总结,结合原因分析了PRS 换热器在制造过程中需关注的方向,为华龙一号后续机组PRS 换热器的制造及设计提供参考。

关键词PRS 换热器;制造难点中图分类号:TK172文献标识码:ADOI :10.19694/ki.issn2095-2457.2020.13.13PRS 换热器的制造难点及原因分析袁宏谈国伟何戈宁李磊李冬慧Abstract Thepassivewasteheatremovalsystemisoneofthecharacteristics of the third generation of advanced pressurized waterreactor nuclear power plants.Its function is to use the natural circulation characteristics of the system working medium to directly orindirectlycoolthereactorcorefora longtimewithoutapplying external power to ensure the safety of the reactor.PRS heat exchanger is the most critical equipment in the passive heat exchanger system of HPR1000,the third generation of independentnuclear power plant.Its performance and manufacturing quality have an important influence on the safe operation of the passiveheat exchanger system.This paper summarizes the problems in themanufacturingof PRSheatexchanger ofHPR1000demonstrationproject ,and analyzes thedirections tobepaidattention to in the manufacturing process of PRS heat exchanger ,so as to provide references for the manufacturing and design of PRS heat exchanger of HPR1000subsequent units.Key wordPRS heat exchanger ;Manufacturing difficulty袁宏1993.08—/女/汉族/四川乐山人/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研究生/助理工程师/设备设计/主要复杂PRS 换热器设计/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核反应堆系统设计技术重点实验室>(成都610213)谈国伟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核反应堆系统设计技术重点实验室>(成都610213)何戈宁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核反应堆系统设计技术重点实验室>(成都610213)李磊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核反应堆系统设计技术重点实验室>(成都610213)李冬慧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核反应堆系统设计技术重点实验室>(成都610213)37. All Rights Reserved.202013/307时间内直接或间接地对反应堆堆芯进行冷却,以保证反应堆的安全。

AP1000非能动核电站技术简介

AP1000非能动核电站技术简介

AP1000 设计目标
1、在 600 MWe 的基础上提高电厂的功率以降低成本; 2、在核电站批量建造后,建造成本降到 $900-1000/千瓦,以获得在美 国电力市场的竞争能力; 3、保持 AP600 的目标和设计细节; 4、在 AP600开发研究的成果 “框架” 内增加功率/容量; 5、保持“成熟设备”的可信度; 6、保持成本估计,建造进度和模块化建造等方面的原有基础; 7、保持 AP600 的安全执照许可证基础; 8、满足美国核安全管理委员会对“先进的非能动安全系统核电厂”的 要求; 9、接受 AP600 政策质询。
AP1000堆芯燃料管理
首炉堆芯燃料装载
●先进燃料装载方式(续) ➣ D,E和F区的燃料棒二端各有 203.2mm的低富集度区,以提 高燃料的有效利用。此外,E 和F高富集度区燃料组件内的 燃料棒有4种不同富集度,以 展平组件内功率分布。作为 例子,左图为E区燃料组件内 4种富集度燃料棒和可燃毒物 在组件内的布置。 ➣由于先进燃料装载技术以及用 WABA可燃毒物代替硼玻璃, 与传统的三区装载方式相比, 首炉堆芯的燃料成本将节约 6%。
Fit Data AP1000 $10.4
$10.2
$10.0
$9.8
$9.6
$9.4
$9.2
➣ AP1000采用 18个月长周 期平衡换料,相对年换 料制(12个月换料),电 厂的可利用率提高约 3.5%,并且由于换料次 数的减少,降低了电厂 运行人员的放射性辐照 剂量。 ➣ AP1000堆芯平均卸料达 到50 GWD/MTU的高燃耗。 目前运行压水堆的平均 卸料燃耗一般为3340GWD/MTU。由于燃料 的发电成本随燃耗加深 而降低(见左图),所 以采用高燃耗管理策略 可降低燃料的发电成本,

一体化先进堆全厂断电事故下非能动余热排出系统能力分析

一体化先进堆全厂断电事故下非能动余热排出系统能力分析

可用于各种瞬态和失水事故(O A 的计算分析 , L C)
收 稿 日期 :20 -12 ;修 回 日期 :2 0.70 07O .7 070—3
维普资讯

瑾等 :一体化先进堆全厂断电事故下非 能动余热排 出系统能力分析
8 l
冷却 18 /)
票 划换 箱 熊
P we a t a sv sd a o r Pln s i eRe i u l P
表 1 C P设计主参数 1
参 数 名 称
T b e {{an De i n P a ee sf r n e r l v c d Re c o a l 至 i sg a m t r o tg a 1 M r I Ad a e a t r n 急

隔 碉 系 D








堆芯 额 定输 出热功 率 ^ ,
90 0 l50 60
反应堆 冷却 剂 系统环 路数 燃 料组 件数 平 衡换 料富 集度 , % 给水 温度/ ℃
直流式蒸汽发生器全部内置在压力容器内的一体
2 G P非能动余热排出系统描述 I
CP 采用球形钢制安全壳 ;反应堆~回路 系 I 统采用一体化布置( 1 反应堆的专设安全系统 图 ) 。
主要包括 :①非能动余热排 出系统 ;②应急硼注 入系统 ;③ 自动卸压系统 ;④非能动堆芯补水系 统 ;⑤非能动安全壳抑压系统 ;⑥反应堆( 容器) 超压保护系统。其中,非能动余热排出系统连接
( I)J I St R I 非能动专设安全系统的设计 , 以简化安全 系统并提高电厂安全系统运行的可靠性。II 是 RS 美国能源部委托美国西屋公 司负责开发的中等规

非能动余热排出系统的应用价值

非能动余热排出系统的应用价值

非能动余热排出系统的应用价值1. 介绍非能动余热指的是产生在工业过程中的废热,它是生产过程中未被充分利用的热能。

传统上,工业生产中的余热被简单地排放到大气中,造成了巨大的能源浪费和环境污染。

然而,随着能源资源的日益紧缺和环境保护意识的增强,对于非能动余热的回收利用变得越来越重要。

2. 非能动余热排出系统的定义及组成非能动余热排出系统指的是一种将工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非能动余热进行有效回收和利用的系统。

它通常由以下几个组成部分构成: - 余热回收装置:用于收集和传输非能动余热的装置,例如余热回收器、余热管道等。

- 热能转换装置:用于将收集到的非能动余热转化为可用的能源形式,例如余热锅炉、发电机组等。

-能量传输装置:用于将转换后的能量输送到需要的地方,例如热水管道、电力线路等。

- 监测和控制装置:用于实时监测和控制非能动余热排出系统的运行情况,例如传感器、控制器等。

3. 非能动余热排出系统的应用价值3.1 资源节约非能动余热排出系统的应用可以大大节约能源资源的消耗。

传统上,大量的非能动余热被直接排放到大气中,造成了能源的巨大浪费。

而通过利用非能动余热排出系统,可以将这些废热转化为有用的能源形式,减少对传统能源的需求,实现资源的有效利用。

3.2 环境保护非能动余热排放到大气中会造成环境污染和温室气体的排放。

而应用非能动余热排出系统可以将这些废热进行有效的回收和利用,减少对大气的污染,降低温室气体的排放量,对环境保护起到积极的作用。

3.3 经济效益非能动余热排出系统的应用也可以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

通过回收和利用非能动余热,可以减少对传统能源的需求,降低能源成本。

同时,转化和利用非能动余热也可以产生一定的经济收益,例如通过余热发电可以实现能源的自给自足,减少能源采购成本。

4. 非能动余热排出系统的应用案例4.1 余热发电系统通过余热发电系统将非能动余热转化为电能。

该系统中,余热被用作发电机组的热源,通过蒸汽或热水驱动发电机发电。

模块式高温气冷堆非能动余热排出系统分析与研究

模块式高温气冷堆非能动余热排出系统分析与研究
从图中可看管排数的增加空气出口温度增加冷却水入口及出口温度降低这是因为增加管排数增加了空冷器换热面积所以冷却水温度降低同时管排数增加也增加了空冷塔内空气的流动阻力因此空气质量流量降低出口温度增中还可看出随着管排数的增加冷却水温度降低速度趋缓这是因为管排数增加使空冷器最上排管的水与空气温差减小即所增加面积的效率降低同时由于空冷塔阻力增加空气侧速度降低使空气侧换热系数降低
c e e t m pe a u e wa m e ia l smul t d. The e uls ho t t he i rt e r t r s nu rc ly i ae r s t s w ha t h ghe t on s c —
c e e t m pe a u e i c e t bl. r t e r t r sa c p a e
李晓 吴 伟, 莘馨, 丽 何 张 , 树延
( 华 大 学 核能 与新 能 源 技 术 研 究 院 , 京 10 8 ) 清 北 0 0 4
摘 要 : 能 动 的余 热 排 出系 统 是 高温 气 冷 堆 固有 安 全 性 的重 要 体 现 之 一 。本 文 介 绍 了模 块 式 高 温 气 冷 非
中 图分 类 号 : L 3 T 34 文献标志码 : A 文 章 编 号 :0 06 3 (0 1 0—7 00 10 —9 12 1 )70 a m o a y t m l ss o s i e Re i u lHe tRe v lS s e
Ke r s y wo d :hi h t mp r t ega — o l d r a t ;r sdu lhe tr mo a ;nu rc ls mu g e e a ur s c o e e c or e i a a e v l me ia i — lto a i n;t mpe a ur i l e r t e fe d

余热回收的应用案例有哪些?

余热回收的应用案例有哪些?

余热回收的应用案例有哪些?一、工业领域在工业领域,余热回收可以用于提高生产效率,降低能耗,减少环境污染。

以下是几个常见的应用案例:1. 钢铁行业:钢铁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高温烟气和废热,利用余热回收技术可以将这些废热用于发电或供热,从而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2. 石化行业:石化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热能,通过余热回收系统,可以将这些热能转化为电能或用作供热,降低生产成本,减少环境污染。

3. 纸浆造纸行业:纸浆造纸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废热和废水,利用余热回收系统可以将这些废热用于供热或蒸汽发生器,实现能源的再利用,提高能源效率。

二、建筑领域在建筑领域,余热回收可以实现能源的节约和循环利用,以下是几个典型应用案例:1. 暖通空调系统:在中央空调系统中,空调冷凝器会产生大量余热,通过余热回收技术,可以将这些余热用于供暖、热水等方面,减少能源消耗。

2. 混凝土暖房:利用太阳能或地下热能预热混凝土墙板,在夜间或阴雨天通过余热回收技术释放热能,实现冬季保温和夏季散热的双重效果。

三、交通运输领域在交通运输领域,余热回收可以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减少尾气排放,以下是几个应用案例:1. 船舶:船舶发动机产生的废热可以利用余热回收技术,转化为动力用于推进船舶,从而减少燃油消耗和减少排放。

2. 汽车:汽车发动机也会产生大量的废热,通过余热回收技术,可以将这些废热用于发电、提供车内供暖或冷却系统,实现能源的节约和减少尾气排放。

综上所述,余热回收在工业、建筑和交通运输领域都有着广泛的应用。

通过利用余热回收技术,可以实现能源的节约、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对于实现绿色低碳的未来具有重要意义。

我们应该进一步推广和应用这项技术,为可持续发展作出贡献。

余热回收利用报告

余热回收利用报告

余热回收利用报告一、引言余热是指工业生产及其他生活过程中产生的废热能量。

传统上,大部分余热被直接释放到大气中,造成了能源的浪费以及对环境的污染。

因此,将余热回收利用成为了一种节能减排的重要手段。

本报告旨在探讨余热回收利用的重要性、方法以及潜在的经济和环境效益。

二、余热回收利用的意义1.节约能源:余热回收利用可以减少对传统能源的依赖,最大限度地节约能源消耗。

2.减少碳排放:通过余热回收利用,可以降低碳排放量,减少对大气的污染,为环境保护做出贡献。

3.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余热回收利用可以提高能源的利用效率,将废弃的热能转化为可再利用的能源,减少资源浪费。

三、余热回收利用的方法1.蒸汽回收:在工业生产中,往往会产生大量的高温高压蒸汽,可以通过余热回收装置将其回收利用于其他流程中。

2.热水回收:在建筑物、洗涤、加热等领域中,通过热水余热回收系统可以将废水中的热能回收利用于锅炉供暖、洗涤水加热等。

3.废气余热回收:通过燃烧过程中产生的废气余热回收装置,将废气中的热能回收利用于其他工艺中,如发电、供暖等。

4.高温烟气余热回收:工业燃烧炉中产生的高温烟气可以通过余热回收设备进行回收利用,提供给其他生产过程中所需的热能。

四、余热回收利用的潜在效益1.经济效益:通过余热回收利用,可以降低生产成本,节约能源开支,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2.环境效益:余热回收利用可以减少碳排放,改善空气质量,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3.资源效益:通过余热回收利用,可以最大限度地利用和保护资源,减少资源浪费和不可再生能源的消耗。

4.可持续发展:余热回收利用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有助于实现经济、环境和社会的协调发展。

五、余热回收利用的推广和应用1.政府支持:政府可以出台相关政策措施,鼓励企事业单位进行余热回收利用,并给予相应的财政和税收支持。

2.技术创新:加大对余热回收利用技术的研发力度,提高其应用效果和经济性。

3.宣传推广:通过举办专业会议、培训班和展览等形式,加强对余热回收利用的宣传推广,提高企业和公众的认识和意识。

非能动余热排除系统工作机理

非能动余热排除系统工作机理

非能动余热排除系统工作机理
非能动余热排除系统的工作机理基于热力学原理和传热学原理,利用传热的方式将废热或余热从目标物体或系统中排出,以达到能源利用的目的。

具体来说,非能动余热排除系统主要包括传热介质、传热器和余热源等组成部分。

传热介质(如水、空气等)通过传热器与余热源接触,吸收废热或余热。

传热器通常由管子或板垫等构成,通过液体或气体循环输送传热介质,使其在传热面与余热源接触时进行传热交换,从而将余热传递给传热介质。

然后,传热介质带着释放的余热在传热系统内部流动,将其带到排放系统中。

排放系统会将废热或余热排放到大气中或经过其他处理方式实现废热资源的再利用。

总之,非能动余热排除系统利用传热原理有效地回收和利用了废热或余热,减少了能源浪费,提高了能源利用效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非能动余热排出系统的应用价值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节能环保已经成为人们关注的重点之一。

在工业生产过程中,大量的能量被消耗,而其中的余热排放却被忽视了。

如果能够充分利用这些余热,不仅可以降低能源消耗,还能够保护环境,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在这里,我们将着重探讨以非能动余热排出系统的应用价值。

非能动余热排出系统是指通过非能动手段,即利用空气对流、水力能、重力能等自然力量使余热排出的系统。

这种系统不需要外界能源输入,只需利用自然力量,便能达到排出余热的目的。

在工业生产中,经常会有大量的余热产生,如果能够采用这种系统,就可以将这些余热有效地利用起来。

非能动余热排出系统的应用可以降低能源消耗。

在传统的余热排出系统中,需要消耗大量的能源才能将余热排出去。

而采用非能动余热排出系统,则可以不需要消耗额外的能源,只需要利用自然力量,便能将余热排出。

这样一来,不仅可以降低能源消耗,还能够大大节约成本。

非能动余热排出系统的应用还可以保护环境。

在传统的余热排出系统中,会产生大量的废气、废水等污染物,严重影响环境质量。

而采用非能动余热排出系统,则可以将这些污染物降到最低限度,保护环境。

非能动余热排出系统的应用还可以提高生产效率。

在传统的余热排出系统中,需要专门的设备进行处理,占用了大量的场地和设备。

而采用非能动余热排出系统,则可以不需要这些专门的设备,不仅可以节约场地,还可以提高生产效率。

非能动余热排出系统的应用还可以提高产品质量。

在传统的余热排出系统中,由于处理不当,会对产品质量产生一定影响。

而采用非能动余热排出系统,则可以保证产品质量,提高客户满意度。

非能动余热排出系统的应用具有非常广泛的价值。

它可以降低能源消耗,保护环境,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等多重优点。

在未来的工业生产中,我们应该更加重视这种系统的应用,努力将其推广到更多的领域中,为实现可持续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