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糖的定性检测

合集下载

尿糖

尿糖

尿糖概述正常人尿糖甚少,一般方法测不出来,所以正常人尿糖应该阴性,或者说尿中应该没有糖。

在正常人,只有当血糖超过160~180mg/dl时,糖才能较多地从尿中排出,形成尿糖。

所以说,血糖的高低决定着尿糖的有无:血糖在180~200mg/dl,尿糖应为±;血糖在200~250mg/dl,尿糖应为+;血糖在250~300mg/dl,尿糖应为++;血糖在300~350mg/dl,尿糖应为+++;血糖高于350mg/dl,尿糖应为++++。

发现John rollo在1797年发现了尿糖。

John rollo通过对Meredith船长的观察,发现当Meredith吃面包,谷物,水果等植物食品的时候,尿糖增多;而吃肉类食品的时候尿糖相对减少。

于是,John rollo得出结论:糖尿病应定位在肾脏(尿糖问题),是吃含碳水化合物高的植物食品造成的。

因此饮食低碳水化合物和高脂肪和蛋白质是该疾病的饮食方案。

这种饮食方案影响了十几代糖尿病患者,造成了患者难以康复的局面。

事实上,尽管John rollo是通过实际观察得出的结论,但却包含了大量的错误。

我们已经知道:(1)糖尿病的定位应是血糖而非尿糖;(2)在胰岛而不在肾;(3)是摄入碳水化合物不足发病的而不是过多。

John rollo把尿糖改变当成首要评判指标。

实际上,有的时候尿糖增多正表明身体血糖升高的缓解,而不是加重。

谷物保护曲线的发现使一切都发生了改变。

现在高碳水化合物已经成为糖尿病人新的饮食指导标准。

关系尿糖与血糖尿糖与血糖关系密切:(1)血糖迅速升高的时候,往往尿糖阴性。

也就是检测不出尿糖。

这是因为人体升高血糖的应激,使人体处于节约血糖的状态。

(2)血糖保持在很高的状态,不再继续升高,尿糖可能呈现严重阳性。

这是因为人体回收血糖的冲动缓解。

(3)血糖升高开始逐渐缓解,尿糖呈阳性,这个时候是人体在释放血糖。

尿糖与糖尿病糖尿病这个病名就是因为尿糖的发现。

目前,糖尿病已经成为一个公认的病名,但是内涵却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简述尿液实验室检验项目

简述尿液实验室检验项目

简述尿液实验室检验项目尿液实验室检验是临床医学中一项重要的检测方法,通过对尿液的各项指标进行检测,可以了解患者的健康状况、诊断疾病、监测治疗效果等。

以下是尿液实验室检验的常见项目:一、尿液一般检查1.尿液颜色:正常尿液颜色为淡黄色至黄色,颜色加深可能与饮水量、饮食、药物等因素有关,也可能提示有疾病的存在,如血尿、黄疸等。

2.尿液透明度:正常尿液应该呈透明状,如果尿液出现浑浊,可能提示有尿路感染、结石、肿瘤等疾病。

3.尿比重:尿比重可以反映肾脏的浓缩功能,正常值为1.015-1.025,尿比重增高或降低都可能提示肾脏功能异常。

4.尿酸碱度:尿酸碱度反映肾脏的酸碱调节能力,正常值为4.5-8.0,如果尿酸碱度出现异常,可能提示有代谢性疾病或泌尿系统疾病。

5.尿蛋白定性试验:尿蛋白定性试验可以检测尿液中是否存在蛋白质,正常结果为阴性,如果呈阳性,可能提示有肾脏疾病或高血压等。

6.尿蛋白定量试验:尿蛋白定量试验可以检测尿液中蛋白质的含量,正常值为小于150mg/d,如果含量超标,可能提示有肾脏疾病或其它系统疾病。

7.尿糖定性试验:尿糖定性试验可以检测尿液中是否存在葡萄糖,正常结果为阴性,如果呈阳性,可能提示有糖尿病或肾小管疾病等。

8.尿糖定量试验:尿糖定量试验可以检测尿液中葡萄糖的含量,正常值为小于2.86mmol/L(mg/dL),如果含量超标,可能提示有糖尿病等疾病。

9.尿酮体定性试验:尿酮体定性试验可以检测尿液中是否存在酮体,正常结果为阴性,如果呈阳性,可能提示有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等疾病。

10.尿酮体定量试验:尿酮体定量试验可以检测尿液中酮体的含量,正常值为小于100mg/dL(mg/L),如果含量超标,可能提示有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等疾病。

二、尿液化学检查1.尿潜血试验:尿潜血试验可以检测尿液中是否存在血红蛋白或肌红蛋白等物质,正常结果为阴性,如果呈阳性,可能提示有尿路感染、结石、肿瘤等疾病。

2.尿亚硝酸盐试验:尿亚硝酸盐试验可以检测尿液中是否存在亚硝酸盐,正常结果为阴性,如果呈阳性,可能提示有尿路感染等疾病。

尿糖定性实验报告

尿糖定性实验报告

尿糖定性实验报告实验名称:尿糖定性实验实验目的:通过观察尿样中糖的定性反应结果,了解尿糖检查的基本操作和检查结果的意义。

实验原理:尿液中的糖包括葡萄糖、果糖等。

正常情况下,尿液中不应存在糖,若出现尿糖阳性,可能存在糖尿病等疾病。

定性检查通过观察尿液中糖的反应结果,判断是否存在尿糖阳性。

实验材料和仪器:尿杯、眼滴瓶、白砂糖、试管、橡皮头、草酸铵铁试液。

实验步骤:1.取新鲜尿液10ml,倒入尿杯中。

2.用眼滴瓶滴加少量白砂糖,进行混合,观察是否出现异样现象。

3.将少量尿液装入试管中,用橡皮头挡住试管口,加入草酸铵铁试液3-4滴。

4.旋转试管,观察试管中出现的颜色。

实验结果及分析:1.混合尿液和白砂糖,若尿中存在糖,则会出现黄色或棕色的沉淀,表示阳性反应,否则为阴性反应。

2.观察试管中颜色的变化,若草酸铵铁试液变成红色,表示尿糖阳性,否则为阴性。

结论:通过实验可以得出,混合尿液和白砂糖的方法简单,可以很好地判断出尿糖的阳性或阴性。

草酸铵铁试液法是尿糖检测的一种常用方法,但是该方法只能进行定性检测,无法获得具体的尿糖含量值。

因此,在临床诊断中,还需要进行定量尿糖检查。

实验中应遵守的注意事项:1.使用尿杯和试管前应清洗干净。

2.尿样应取新鲜,避免过长时间的保存。

3.草酸铵铁试液应避免阳光直射,避免污染。

4.在进行混合尿液和白砂糖的时候,需注意使用量,过多的白砂糖会影响检测结果。

5.实验结束后,应及时清理容器和工作区域。

综上所述,尿糖定性实验是一种简单易操作的实验,通过该实验可以初步判断尿糖的阳性或阴性,对于一些糖尿病的筛查和辅助诊断非常有帮助。

同时,在进行实验时,应注意安全操作,遵守实验室管理规定。

尿糖定性实验

尿糖定性实验

尿糖定性实验
[项目名称]尿糖定性实验
尿糖定性实验可以是糖尿病诊断的初筛试验,也是尿常规检查中的一个指标。

[英文缩写]GLU
[参考值]阴性
[临床意义]由于生活条件的改善,糖尿病发病率在不断上升,许多人在做尿常规检查时经常要问及是否有尿糖出现。

当偶然测定出现一次尿糖阳性时,不要紧张,需要配合临床症状和血糖等检测项目的检查才能作出正确诊断。

尿糖测定结果为阳性,此时提示你可能患有糖尿病、甲亢、肾性糖尿等;如以后多次重复测定尿糖提示为阴性,则应考虑为一过性尿糖升高,此时可考虑是否有以下情况:静脉大量输入葡萄糖、进食大量碳水化合物、颅脑外伤、脑血管意外、急性心梗时可出现暂时性糖尿,一次性食入大量糖类食物,可能会在尿中检测出尿糖。

偶然一次出现尿糖应进行复查,排除某些干扰,找内分泌科医生检查,确定是否患有糖尿病。

尿糖阳性可分为微量、1―4个加号,加号越多表示尿糖含量越高、由于有不同的有关尿糖测定结果的表示方法,表5提供了加号与尿糖浓度之间的关系。

表5 加号与尿糖浓度的关系
加号表示法毫克/百毫升尿 mmol/升尿(国际单位制)阴性
微量(trace)
一个加号(+)
两个加号(+ +)
三个加号(+ + +)
四个加号(+ + + +)

100mg/dl
250mg/dl
500mg/dl
1000mg/dl
2000mg/dl
NEGATIVE
5.5mmol/L
14mmol/L
28mmol/L
55mmol/L
110mmol/L
使用尿液分析仪测定的尿糖结果,一般最高值用>55mmol/L或> 1000mg/dl表示。

尿糖定性实验报告

尿糖定性实验报告

尿糖定性实验报告实验目的,通过尿糖定性实验,检测尿液中是否含有葡萄糖,从而初步判断是否患有糖尿病。

实验原理,尿糖定性实验是利用福林试剂与葡萄糖发生化学反应,生成红褐色沉淀来检测尿液中是否含有葡萄糖的一种方法。

当尿液中存在葡萄糖时,加入福林试剂后,会生成红褐色沉淀。

实验材料,尿液样本、福林试剂、试管、移液管、加热设备。

实验步骤:1. 取一定量的尿液样本放入试管中;2. 使用移液管向试管中滴加适量的福林试剂;3. 将试管置于加热设备中加热,观察是否生成红褐色沉淀。

实验结果:实验组1,尿液样本中出现红褐色沉淀,初步判断尿液中含有葡萄糖。

实验组2,尿液样本中未出现红褐色沉淀,初步判断尿液中不含有葡萄糖。

实验结论:根据实验结果,可以初步判断尿液中是否含有葡萄糖。

对于实验组1,尿液中出现红褐色沉淀,说明尿液中含有葡萄糖,可能存在糖尿病的风险。

而对于实验组2,尿液中未出现红褐色沉淀,说明尿液中不含有葡萄糖,可以初步排除糖尿病的可能性。

实验注意事项:1. 实验操作要注意个人安全,避免化学试剂直接接触皮肤和吸入;2. 实验过程中要仔细观察化学反应的变化,及时记录实验结果;3. 实验结束后,要及时清理实验台和试具,保持实验环境整洁。

实验总结:尿糖定性实验是一种简单、快速的检测尿液中葡萄糖含量的方法,对于初步判断是否患有糖尿病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然而,需要指出的是,尿糖定性实验只能初步判断尿液中是否含有葡萄糖,不能确诊糖尿病,如果怀疑患有糖尿病,还需要进行进一步的医学检查和确诊。

通过本次实验,我们初步了解了尿糖定性实验的原理、步骤和注意事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同时也提醒大家,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定期进行身体检查,及时发现并预防糖尿病的发生。

尿糖定性实验报告

尿糖定性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了解尿液中糖含量的基本状况。

2. 掌握尿糖定性检测的方法与原理。

3. 培养实验操作技能,提高实验分析能力。

二、实验原理尿糖定性实验是基于葡萄糖的还原性进行的。

葡萄糖分子中含有醛基,在碱性条件下,加热可以使试剂中的蓝色硫酸铜(CuSO4)还原为黄色的氢氧化亚铜(Cu2O),形成砖红色沉淀。

通过观察沉淀的出现与否,可以判断尿液中是否含有葡萄糖。

三、实验仪器与试剂1. 仪器:试管、酒精灯、试管夹、滴管、恒温水浴锅等。

2. 试剂:班氏试剂、尿液样本、蒸馏水、盐酸等。

四、实验步骤1. 准备班氏试剂:取1ml班氏试剂加入试管中,加入少量蒸馏水,振荡均匀。

2. 取尿液样本:取新鲜尿液样本约5ml,用滴管吸取,加入试管中。

3. 加入班氏试剂:向尿液样本中加入1ml班氏试剂,振荡均匀。

4. 加热反应:将试管放入恒温水浴锅中,加热至沸腾,保持沸腾状态1分钟。

5. 冷却:将试管从水浴锅中取出,自然冷却至室温。

6. 观察结果:观察试管中的颜色变化和沉淀情况。

五、结果判断1. 无颜色变化,无沉淀:尿液样本中不含葡萄糖。

2. 颜色变浅,无沉淀:尿液样本中葡萄糖含量极低。

3. 颜色变浅,有少量沉淀:尿液样本中葡萄糖含量约为1-5g/L。

4. 颜色明显变浅,有较多沉淀:尿液样本中葡萄糖含量约为5-14g/L。

5. 颜色显著变浅,有大量沉淀:尿液样本中葡萄糖含量约为15-20g/L。

6. 颜色消失,出现砖红色沉淀:尿液样本中葡萄糖含量超过20g/L。

六、实验结果本次实验中,尿液样本在加热后出现砖红色沉淀,颜色消失,说明尿液样本中含有较高浓度的葡萄糖。

七、实验分析根据实验结果,尿液样本中葡萄糖含量较高,可能与糖尿病有关。

建议进一步检查血糖水平,以确诊是否患有糖尿病。

八、实验总结1. 尿糖定性实验是检测尿液葡萄糖含量的常用方法,具有操作简便、结果直观等优点。

2. 在实验过程中,应注意试剂的配制、加热时间的控制等,以保证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尿常规检查内容

尿常规检查内容

尿常规检查内容尿常规检查内容包括尿的颜色、透明度、酸碱度、红细胞、白细胞、上皮细胞、管型、蛋白质、比重及尿糖定性。

1、尿液颜色检查:在尿常规检查时,首先应观察尿液的颜色是否正常。

正常尿液呈草黄色,异常的尿色可因食物、药物、色素、血液等因素而变化。

2、尿液透明的检查:石家庄蓝天中医院专家表示尿液透明度如果正常多数是清晰透明的,若放置过久尿液的酸碱度改变,尿内的粘液蛋白、核蛋白等逐渐析出则出现轻度混浊。

[1]3、酸碱度:在尿常规检查中,如果是正常的尿应该是弱酸性的,也可能因为饮食种类、服用的药物及疾病类型出现中性或弱碱性。

4、细胞检查:正常人尿中可偶见红细胞和少数白细胞以及小圆形上皮细胞存在,如果尿中出现多量红细胞、大量白细胞、许多小圆形上皮细胞都是生殖感染疾病的征兆。

5、管型检查:正常尿液中没有管型,或偶见少数透明管型,仅含有极微量的白蛋白。

6、蛋白质检查:一般正常人每日排出蛋白质量比较少,尿常规检查中常规定性检测为阴性。

7、比重检查:尿比重受年龄、饮水量和出汗的影响。

尿比重的高低,可以看出生殖感染疾病中的某些信息。

8、尿糖定性检查:正常的尿液中有微量葡萄糖,定性试验为阴性。

尿糖阳性则可能是出现了某种疾病。

编辑本段尿常规检查注意事项尿常规检查注意事项首要的就是留取尿液标本一般应尽量采用新鲜晨尿,因为夜间饮水较少,肾脏排到尿液中的多种成分都储存在膀胱内并进行浓缩,易于查到,提高阳性检出率,其他随机留取的尿液也可,但应以留取中段尿为好。

尿常规检查注意事项:1、尿常规检查时,留取尿液不少于10毫升。

2、一般要求女性留取尿标本时应避开经期,以防止阴道分泌物混入尿液中,影响检查结果。

3、最好留取中段尿。

有很多肾病病人曾问,为什么在尿常规检查中要有意识的留取中段尿液?按排尿的先后次序,可将尿液分为前段、中段、后段。

因前段尿和后段尿容易被污染,因此,做尿常规和尿细菌学检查时,一般都留取中段尿。

4、留取尿液应使用清洁干燥的容器,即医院提供的一次性尿杯和尿试管。

班氏法测尿糖实验报告

班氏法测尿糖实验报告

班氏法测尿糖实验报告
[目的]掌握尿葡萄糖班氏定性的方法。

[原理]葡萄糖含有醛基,
在高热、碱性溶液中,能将试剂中蓝色硫酸铜还原为黄色氢氧化亚铜,出现红色氧化亚铜沉淀。

操作]
1.鉴定试剂
2.加尿液
3.加热煮沸
4.断结甲[注意事项)
1.尿液应新鲜,久置尿液因细菌繁殖消耗葡萄糖,可使结果偏低或造成假阴性。

糖尿病患者宜检测空腹或餐后2h的尿液标本。

2.试剂与尿液的比例控制在10:1。

3.尿液中含大量铵盐时可预先加碱煮沸数分钟将氨除去后再进行试验。

4.蛋白含量较高时也影响铜盐沉淀,可用加热乙酸法除去。

5.链霉素、维生素C、水合氯醛、葡萄糖醛酸化合物等还原性药物可呈假阴性反应;大黄、黄连、黄芩等可致假阳性反应。

6.煮沸时应不断摇动试管以防爆沸喷出,试管口应朝向无人处,以免操作中不慎伤人。

此煮沸过程也可在沸水浴中进行,放置5min。

7.冷却后观察结果。

大量尿酸盐存在时,其煮沸后也可呈浑浊并带绿色,但久置后并不变黄色而呈灰蓝色。

8. Benidict法灵敏度为8.33mmol/L.。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尿糖的定性检测 The document was finally revised on 2021
尿糖的定性检测
目的:初步学会尿糖定性检验的方法。

材料器具:人体新鲜尿液;试管,酒精灯,试管夹,火柴,滴管;班氏试剂。

步骤:1、在试管中加入1毫升班氏试剂,加热到沸腾,如不变色,则可使用。

2、再在试管中滴入2滴新鲜澄清的尿液,摇匀。

3、加热上述混合液到沸腾,并持续二三分钟。

4、观察试管内混合液颜色是否发生变化,是否有沉淀物产生,并按下表提示作出判断记录。

注意事项:1、班氏试剂和尿液混合液的比例应为10∶1。

2、如是糖尿病人,检验前二三天最好停止服药。

分析和讨论:
正常人的尿液中只含微量葡萄糖(少于克%),一般定性检验不能检出。

一旦出现尿糖应及时请医生检查原因,并予以治疗。

尿蛋白定性检验
目的:初步学会尿蛋白定性检验的方法。

材料器材:新鲜尿液;酒精灯,试管,试管夹;2%乙酸溶液,20%磺酸水杨酸溶液方法一加热乙酸法
步骤:在试管里加入新鲜尿液3毫升,放在酒精灯上加热到沸腾,观察有无混浊产生,如无混浊,或虽有轻微混浊,但在加入数滴2%乙酸溶液后,混浊消失,这表示尿液中不含有蛋白质。

如有混浊,并在加入数滴2%乙酸溶液后,仍不消失的,这表示尿液中含有蛋白质,并可根据下表中提示定性判断尿液中蛋白质的含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