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化学检测卷
江西专版2024年秋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七单元检测卷新版新人教版

第七单元检测卷说明:1.本卷共五大题,24小题,全卷满分100分。
考试时间为70分钟。
2.本卷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Mg—24题号一二三四五总分得分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每小题有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下列公共标记中,与消防平安有关的是(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②③⑤2.“酸雨”的形成主要是由于( )A.工业上大量燃烧含硫燃料B.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增多C.汽车排出大量尾气D.森林遭到乱砍滥伐,破坏了生态平衡3.通常状况下,燃烧须要三个条件,下图所示的试验中,能证明可燃物燃烧与温度有关的是( )A.③④ B.②③ C.②④ D.①②4.煤、石油、自然气不完全燃烧时会产生的有毒气体是( )A.二氧化碳 B.一氧化碳C.碳 D.可吸入颗粒物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须要点燃或加热的反应肯定是吸热反应B.有热量放出的改变肯定是化学反应C.汲取热量的改变肯定是化学反应D.化学反应肯定发生了热量改变6.燃料电池是一种新型绿色电池。
它是把H2、CO、CH4等燃料和空气不断输入,直至被氧化,使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
这三种气体可以作为燃料的缘由是( )A.均是无毒、无害的气体 B.均可燃烧并放出大量的热C.燃烧产物均为二氧化碳 D.均在自然界中大量存在7.有三瓶无色、无味的气体x、y、z,它们分别是甲烷、氢气、一氧化碳中的一种,分别点燃这三种气体,用干燥的冷烧杯罩在火焰上方,只有y和z火焰上方的烧杯内壁有水滴出现,燃烧后分别向烧杯中注入澄清的石灰水,振荡,只有x和y的烧杯内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则x、y、z分别是( )A.CH4H2CO B.CH4CO H2C.CO CH4H2 D.H2CH4CO8.随着全球能源运用量的增长,化石能源将日益枯竭。
开发和利用新能源变得更为迫切,下列能源属于新能源的是( )①太阳能②煤③风能④自然气⑤地热能A.①②③ B.③④⑤ C.①③⑤ D.①③④9.当代社会几乎离不开化石燃料,关于人类运用化石燃料的“利”与“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只有“利”而无“弊”,因为人类的生活和生产根本就离不开化石燃料,也离不开以化石燃料为原料生产的塑料、橡胶、纤维、药物、化肥、农药等B.只有“弊”而无“利”,因为化石燃料的燃烧产生很多有害物质,导致气候变暖、酸雨、空气中可吸入颗粒物含量急剧上升C.“弊”大于“利”,虽然化石燃料为人类供应了能源和物质,但运用化石燃料带来了严峻的环境问题D.“利”大于“弊”,虽然运用化石燃料带来了肯定的环境问题,但化石燃料是当今社会重要的能源和物质资源,只要合理利用,就可以趋利避害10.近几年“纸火锅”(如图)渐渐流行起来。
陕西省咸阳市实验中学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阶段性检测化学试卷(一)(含答案)

咸阳市实验中学2024~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第一次质量检测九年级化学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为第一部分(选择题)和第二部分(非选择题)。
全卷共6页,总分60分。
考试时间60分钟。
2.领到试卷和答题卡后,请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分别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填写姓名、班级和准考证号,同时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填涂对应的试卷类型信息点(A或B)。
3.请在答题卡上各题的指定区域内作答,否则作答无效。
4.考试结束,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一部分(选择题共24分)一、选择题(共12小题,每小题2分,计24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Vc泡腾片是一种含有大量维生素C的片状物品。
将泡腾片放入水中,有无色气体产生。
老师建议:可用石灰水检验一下气体的成分是否为二氧化碳。
这个建议属于科学探究中的()A.提出问题B.猜想假设C.设计实验D.得出结论2.文明芬芳满西安,城市美好向未来。
下列做法不符合新时代西安发展理念的是()A.减少公园绿地,增加住宅建设B.城市街道洒水,降低PM2.5C.推动大气污染防治协同立法D.工厂废气处理达标后排放3.造纸术,是中国的四大发明之一。
以下关于纸的用途,利用了其化学性质的是()A.将纸印刷装订成书籍B.用废纸生煤炉的火C.用纸写字和绘画D.节日用纸来包装礼品4.实验操作是实践探究的基础。
下列操作正确的是()A.滴加液体B.熄灭酒精灯C.量取液体D.倾倒液体5.分类是认识物质的常用方法,下列物质属于化合物的是()A.液氧B.空气C.酱油D.氯化铵6.空气是人类宝贵的自然资源,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空气质量监测站对臭氧、二氧化碳等空气污染物进行测量B.氮气的化学性质稳定,可充入食品包装袋中防腐C.稀有气体通电能发光,可制成霓虹灯D.鱼能在水中生存,说明水中溶解有氧气7.嫦娥五号从月球上带回来的样品有氦气和钛铁矿石,如图为氦、钛在元素周期表中的部分信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氦属于非金属元素B.钛的相对原子质量为47.867gC.1个氦原子含有4个质子D.钛原子的中子数为228.下列化学符号的含义正确的是()A.“N2”表示2个氮原子B.“Hg”既可以表示一个汞原子,也可以表示一个汞元素C.“Ca2+”、“O2-”中的“2”都表示离子所带电荷数D.“CO2”、“O2”中均含有氧分子9.一定条件下,水在密闭容器里的冷却过程中,温度和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一单元达标检测卷含答案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一单元达标检测卷一、选择题(共9小题,每小题2分,计18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意的)1.2024年4月25日,“神舟十八号”载人飞船成功将三名航天员送入中国空间站。
航天发射与空间实验活动是当前热门话题之一。
下列活动中不属于化学研究领域的是()A.“神舟十八号”载人飞船轨道设计与控制B.燃烧科学柜进行的点火测试C.应急呼吸装置在轨测试D.仿生骨骼复合材料的研究2.厨房是制作美食的场地。
下列厨房中的变化,不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面包发霉B.葡萄酿酒C.榨取果汁D.铁锅生锈3.下列关于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认识中,正确的是()A.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不存在任何联系B.物理变化过程中不会伴随发光、放热等现象C.化学变化中生成的“新物质”指的是自然界中不存在的物质D.化学变化过程中不一定伴随发光、放热等现象4.生产和生活中能量可以相互转化,下列过程中的各种能量不是通过化学变化而来的是()A.氢能源汽车行驶B.天然气灶具做饭C.太阳能热水器烧水D.火力发电厂供电5.科学实验必须按规范进行操作。
下列与液体有关的操作正确的是()A.倾倒液体B.量取液体C.滴加液体D.加热液体6.下列镁条燃烧的现象中,能作为判断镁条燃烧是化学变化的根本依据的是()A.放出大量的热B.发出耀眼的白光C.有白色固体生成D.镁条变短、甚至消失7.了解实验的安全知识,可以更好地保护人身和财产安全。
下列做法不正确的是()A.为了节约试剂,将用剩的试剂放回原试剂瓶B.用酒精灯给玻璃仪器加热时不能接触灯芯C.在实验室里不许用嘴品尝任何试剂的味道D.洒在桌上的酒精着火时,立即用湿抹布盖灭8.某同学用量筒量取液体,初次读数时俯视读数为30.0 mL,将液体倒出一部分后,仰视读数为10.0 mL,则该同学实际倒出的液体体积()A.大于20 mLB.小于20 mLC.等于20 mLD.无法确定9.某同学利用如图创新实验对蜡烛及其燃烧过程进行探究。
2022-2023学年泉州市泉港区初三一检化学试卷

泉港区2022年秋季九年级期末教学质量检测化学试题(本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60分钟)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C-12N-14O-16Si-28一、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中华文明灿烂辉煌,在古代就有许多发明和创造。
下列叙述中不涉及...到化学变化的是A .制作石器B .烧制陶瓷C .粮食酿酒D .使用火药2.“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说明分子具有的性质是A .分子很小B .分子之间有间隔C .分子在不断运动D .分子不可再分3.从化学视角分析下列行为或做法,正确的是A .在炭炉旁放置一盆水,防止一氧化碳中毒B .杜绝食用含有化学物质的食品C .将铅笔粉末放入生锈的锁孔,有利于开锁D .夜间家用煤气泄漏,立即开灯检查泄漏部位4.下列实验基本操作正确的是A .滴加药品B .氧气验满C .液体加热D .气密性检查5.2021年4月1日起,被誉为“中国天眼”的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FAST),正式对全球科学界开放。
“天眼”的球面射电板是用铝合金板制作的。
根据如图信息判断,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 .铝原子核内有13个质子B .铝原子易形成阴离子C .铝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6.98D .铝元素属于金属元素6.下列化学符号书写正确的是A .3个氧分子:3O 2B .硫酸根离子:SO 4—2C .两个氢分子:2HD .一氧化碳:Co7.甲醛的水溶液可用于制作标本,下列关于甲醛(CH 2O)的说法正确的是A .甲醛分子是由碳原子和水分子构成B .甲醛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小C .甲醛的相对分子质量为30gD .甲醛中碳、氢、氧元素质量比为1:2:18.利用如图装置验证了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 .实验前需检查装置气密性B .白磷的作用是消耗试管中的氧气C .白磷熄灭、试管冷却后再打开止水夹D .最终量筒中液面约降至40mL 刻度线处9.下列实验方法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选项实验目的实验方法A 检验气体是否为C02用燃着的木条检验B 鉴别硬水与软水静置,观察浑浊程度C 分离出分解H 2O 2后混合物中的MnO 2过滤、洗涤、烘干D除去FeCl 2溶液中混有的少量HCl加入足量锌粒,过滤10.某小组使用数据采集器探究“铁丝在O 2中燃烧”,集气瓶内O 2的体积分数随时间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
九年级化学检测卷

九年级化学检测卷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60分钟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C--12 H--1 O---16 Cu---64 S--32 Mg--24一、选择题(本题包括25小题每题2分共50分)1.《科学报告》一篇文章称,只需在普通口罩上添加氯化钠涂层,就能将其转化为“特效口罩”。
口罩使用过程中,涂层中的氯化钠会溶解于病毒自身携带的水中,形成溶液,杀死病毒;杀死病毒后,水分蒸发,一段时间后,氯化钠再次析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口罩使用过程中,氯化钠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一直保持不变B.氯化钠能杀菌是因为氯化钠是一种有毒物质C.该口罩中氯化钠溶解过程中没有温度变化,因此不会伴随着能量变化D.该“特效口罩”是否能达到预期效果,需要反复多次实验进行检验2.下列物质的用途中,利用其化学性质的是()A.活性炭可用于净水B.食品包装袋中充氮气防腐C.液氮可用作冷冻剂D.稀有气体用于霓虹灯3.下列现象不能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的是()A.石蜡熔化前后,其质量不变B.铁钉和硫酸铜溶液反应,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不变C.木材在空气中燃烧后化为灰烬,灰烬的质量比木材的质量减小D.铜丝在空气中加热,生成物的质量比原来铜丝的质量增大4.下列装置操作图中不能用于检查气密性的是()A.B.C.D.5.下列符号中,只能表示微观意义的()①SO2 ②2N ③N2 ④2H2 ⑤S2﹣⑥A.①②③B.②③④⑤C.②④⑤D.②④⑤⑥6.下列有关实验现象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红磷在空气中燃烧,生成大量白烟B.硫在氧气中燃烧,产生蓝紫色火焰,放出大量的热C.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四氧化三铁D.木炭在氧气中充分燃烧,发出白光,生成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的气体7.推理是学习化学的一种方法,以下推理正确的是()A.溶液一定是均一稳定的,但均一稳定的物质不一定是溶液B.利用红磷燃烧可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铁丝能燃烧,也可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C.二氧化锰可以加快过氧化氢分解速率,所以二氧化锰可以做任何化学反应的催化剂D.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的,所以任何原子的原子核内部含有质子和中子8.我国颁布的《饮用天然矿泉水标准》严格规定了饮用天然矿泉水中的溴酸盐指标限量,过量添加溴酸钾(KBrO3)会致癌,其中溴元素(Br)的化合价为()A.+1B.+3C.+5D.+69.我国许多城市要发布空气质量报告,报告中计入空气污染指数的有()①悬浮颗粒(粉尘)②臭氧③二氧化碳④一氧化碳⑤可吸入颗粒物⑥二氧化硫⑦稀有气体⑧氮的氧化物(二氧化氮等)A.①②④⑤⑥⑧B.①②④⑥⑦C.①④⑤⑥⑧D.①②③④⑥10.用“●”和“O”表示不同元素的原子,下列微观示意图能表示氧化物的是()A.B.C.D.11.云南文山有“中国三七之乡”的美誉。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1--3单元检测试卷(附参考答案)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1--3单元检测试卷(附参考答案)人教版九年级化学1-3单元检测试卷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有20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请将其字母标号填在下表相应的空格内。
每题2.5分,共50分)1.XXX同学在化学课上提出,可用澄清石灰水来检验人呼出的气体是否含二氧化碳,就这一过程而言,属于科学探究环节中的A.做出结论B.收集证据C.设计实验改写:XXX同学在化学课上提出,可以通过检测人呼出气体中是否含二氧化碳来使用澄清石灰水。
这个过程属于科学探究环节中的哪一部分?2.日常生活中见到下列现象,其中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A.冰融化成水B.氢气球在烈日下爆裂C.牛奶变酸了D.铁矿石的粉碎D.建立假设改写:以下哪种现象属于化学变化?A.冰融化成水 B.氢气球在烈日下爆裂 C.牛奶变酸了 D.铁矿石的粉碎。
3.下列气体中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的是A.氮气B.氧气C.空气D.二氧化碳改写:以下哪种气体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A.氮气 B.氧气 C.空气 D.二氧化碳。
4.生活中的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A.矿泉水B.葡萄酒C.水D.糖水改写:以下哪种物质是纯净物?A.矿泉水 B.葡萄酒 C.水D.糖水。
5.课本中有一幅彩图,其内容是一只漂亮的小鸟和水中的金鱼生活在“一起”,制作这个鸟笼的高分子薄膜必须具备的性质是A.绝热B.隔水透气C.导电D.透水改写:课本中有一幅彩图,其中一只漂亮的小鸟和水中的金鱼生活在同一个鸟笼里。
制作这个鸟笼的高分子薄膜必须具备以下哪种性质?A.绝热 B.隔水透气 C.导电 D.透水。
6.下列仪器,可在酒精灯火焰上直接加热的是A.漏斗B.烧杯C.量筒D.试管改写:以下哪种仪器可以直接在酒精灯火焰上加热?A.漏斗 B.烧杯 C.量筒 D.试管。
7.下列有关氧气用途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氧气可以做燃料B.氧气可以用来炼钢C.氧炔焰可以用来焊接金属D.氧气可以供给呼吸改写:以下有关氧气用途的说法中,哪一个是错误的?A.氧气可以做燃料 B.氧气可以用来炼钢 C.氧炔焰可以用来焊接金属 D.氧气可以供给呼吸。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第三单元检测试卷(含答案)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第三单元检测试卷(含答案)(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学校姓名学号得分一、选择题。
(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请将其序号填入题后的括号内,63分。
)1.关于分子基本性质的叙述错误的是()A. 分子的体积和质量都很小B. 分子间有一定的间隔C. 分子处于不停地运动之中D. 发生化学变化时物质的分子不会改变2.将深色衣服和浅色衣服浸泡在一起,会使浅色衣服染上深颜色,其中主要原因是深色染料中的()A.分子在不断地运动B.原子本身发生了改变C.分子间的间隔增大D.原子在化学变化中可分3.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在物理变化中,分子不会变成其他分子B. 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分解为原子,原子又可以结合成新的分子C. 同种物质的分子性质相同,不同种物质的分子性质也可能相同D. 在化学变化中,原子不能再分,它是化学变化的最小粒子4.下列物质中,含有氧分子的是()A. 水B.氧气C. 二氧化碳D.过氧化氢(H2O2)5.元素的化学性质主要决定于原子的()A.核外电子数B.核电荷数C.最外层电子数D.中子数6.下列符号既表示一种元素又表示一个原子的是()A.CO2B.Fe C.H2D.NaCl7.根据原子结构示意图,不能确定的是()A.原子种类B.中子数C.原子序数D.物质的化学性质8.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原子不带电,电子是带负电的粒子B.水分子是由氢分子和氧原子构成的C.原子可构成分子,也可构成物质D.墙内开花墙外香,说明分子在运动9.在化学反应里,元素的原子结构可能发生变化的是()A. 质子数B. 最外层电子数C. 中子数D. 核电荷数10.下列关于NaNO2、Na2O2、SO2、O2四种物质的组成,叙述正确的是()A.都含有氧气 B.都含有氧元素C.都含有氧分子 D.都含有2个氧原子11. 某物质加热分解后有氧气生成,说明该物质中含有()A.氧离子B.氧分子 C. 氧原子D.氧元素12. 下图是钠与氯气(Cl2)反应生成氯化钠的模拟图。
化学九年级自主测评试卷【含答案】

化学九年级自主测评试卷【含答案】专业课原理概述部分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5分)1. 下列哪种物质在空气中燃烧时会产生淡蓝色火焰?A. 碳B. 硫磺C. 铁丝D. 木炭2. 下列哪种化学反应属于放热反应?A. 燃烧B. 碘与淀粉反应C. 氢氧化钠与盐酸反应D. 光合作用3. 下列哪个元素在周期表中属于金属元素?A. 氧B. 氢C. 钠D. 硅4. 下列哪种溶液呈碱性?A. 醋酸B. 氨水C. 盐酸D. 硫酸5. 下列哪种物质可以通过电解水获得?A. 氢气B. 氧气C. 氢气和氧气D. 水蒸气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5分)1. 酸性溶液的pH值一定小于7。
()2. 所有物质在氧气中燃烧都会产生火焰。
()3. 化学反应中,质量守恒定律总是成立。
()4. 氢气和氧气混合后点燃一定会爆炸。
()5. 碘酒可以用来检测淀粉的存在。
()三、填空题(每题1分,共5分)1. 化学变化的基本特征是有新物质,这种变化叫做______。
2. 常见的酸有盐酸、硫酸和______。
3. 金属活动性顺序中,位于氢之前的金属可以与酸反应______。
4. 氧化物是由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元素是______。
5. 在实验室中,通常用______来检验二氧化碳的存在。
四、简答题(每题2分,共10分)1. 简述质量守恒定律。
2. 什么是催化剂?催化剂在化学反应中的作用是什么?3. 简述水的电解实验现象及结论。
4. 什么是酸碱中和反应?请给出一个例子。
5. 简述燃烧的条件。
五、应用题(每题2分,共10分)1. 如果实验室中有20克锌粒与足量的稀硫酸反应,最多可以产生多少克氢气?2. 某溶液的pH值为3,请问该溶液是酸性、碱性还是中性?3. 如果要将500毫升0.1摩/升的盐酸稀释到0.05摩/升,需要加入多少毫升水?4. 某化合物中含有碳、氢、氧三种元素,已知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40%,氢元素的质量分数为6%,求氧元素的质量分数。
5. 如果实验室中有50克硫酸铜溶液,要使其完全反应,需要多少克铁?六、分析题(每题5分,共10分)1. 分析实验室制取氧气的三种方法的优缺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九年级化学检测卷第1篇:九年级化学检测卷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c-12o-16cu-64一、选择题1.下列物质的用途与其依据的*质不相符合的是()a.一氧化碳用于冶金工业——一氧化碳能够燃烧b.干*用于人工降雨——干*易升华同时吸收大量的热c.金刚石用于裁玻璃——金刚石很硬d.石墨用于制铅笔芯——石墨很软2.有关co2的实验中,不能*co2化学*质的是3.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纯净物一定是化合物b.混合物中可能只含一种元素c.某物质不是化合物就是单质d.某物质含有氧元素,它一定是氧化物4.下列对相关实验的分析和所得结论,你认为正确的是a.用扇子扇灭蜡烛的火焰,说明可燃物的温度达到着火点才能燃烧b.燃烧的蜡烛质量与收集到的生成物质量相等,说明实验结果符合质量守恒定律c.向盛有粉尘的金属罐中快速鼓入空气点火发生*,说明该粉尘一定是面粉d.加入高锰*钾也能加快**钾的分解速度,说明高锰*钾是该反应的催化剂5.下列有关分子、原子和离子的说法正确的是a.分子是保持物质*质的一种粒子b.物体有热胀冷缩现象,主要是因为物体中的粒子大小随温度的改变而改变c.分子、原子、离子都可以直接构成物质d.在化学反应中,任何离子都不能再分6.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用排气法收集二氧化碳时,应将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验满b.用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未完,继续阅读 >第2篇:五年级语文学科第九册第四单元检测试卷一、拼音王国1、看拼音写词语。
yáoyèxuànyàochúnpǔqiānchuíbǎiliàn ()()()()yùnhánfālèngtuīqiāoliǎnpǔxuānhuá()()()()()2、把下面加点字的音节补充完整。
dzhzzhè迭代绽放尊荣斟酌清澈ìzhòuhì炽热喳喳清瘦浣洗幼稚二、字词百花园1、辨字组词遂()澈()愣()炫()御()逐()撤()愣()弦()卸()2、填量词一()艺术家一()枫叶一()阳光一()毯子一()山峦一()脸谱3、仿写词语商量商量美佳佳4、在括号里填上一组反义词我喜欢()的旷野,不喜欢()的大街。
雾散去了,海面不再(),眼前十分()。
望着他的背影,我觉得这个劳动者,既()又()。
我不喜欢()的冬天,而喜欢()的春天。
三、对对子,看谁对得好1、杨柳岸村2、山间明月青峰3、鸟归沙有迹过水无4、明月松间照石上5、白马秋风塞上*南6、春风又绿*南岸四、小法官断案1、《我喜欢》是一篇优美的抒情散文,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对生活的热爱之情。
()2、京剧中有很多表示不同意义的脸谱。
()3、《乐游原》是宋代李商隐所作。
()4、“草莓像个精致的红灯笼。
”一句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
()5、《我喜欢》的作者是张晓风。
()五、句子天地。
1、选出没有语病的一句,并将其他未完,继续阅读 >第3篇:六年级数学检测试卷一、填空(28分)1、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这个平行四边形的底相当于梯形的(),高相当于梯形的(),因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所以梯形的面积=()2、一条公路,已经修了全长的,还剩全长的(),修了的是剩下的(),剩下的是已修的()。
3、扇形统计图可以清楚的表示出()与()之间的关系。
4、小伟:这周我得了6朵小红花。
小芳:这周我得了7朵小红花。
(1)小伟是小芳的()(2)小伟比小芳少()(3)小芳比小伟多()(4)小伟是两人和的()(5)小芳和小伟朵数的比是()5()()()6、简单的统计图有()统计图、()统计图和()统计图。
7、7.7,8.4,6.3,7.0,6.4,7.0,8.6,9.1这组数据的众数(),中位数是(),平均数是()。
8、右图中图形的周长是()。
359、右图中*部分的周长和乙部分的周长()。
10、在下面的括号里填“一定”“可能”或“不可能”。
明天()会下雨。
太阳()从东边落下。
哈尔滨的冬天()会下雪。
这次测验我()会得100分。
二、选择(4分)1、有一组数据4,5,4,2,4,3,8,6,4,5他们的众数、中位数与平均数分别为()。
(1)4,4,6(2)4,6,4.5(3)4,4,4.5(4)5,6,4.52、对于数据2,2,3,2,5,未完,继续阅读 >第4篇:化学测试九年级下溶液溶液是由至少两种物质组成的均一、稳定的混合物,被分散的物质,整理了关于溶液的化学测试题给大家练习!一、单项选择题1.厨房中的物质放入足量水中,充分搅拌,不能形成溶液的是()a.食用油b.白醋c.白糖d.食盐2.下列有关溶液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均一、稳定的液体都是溶液b.在其他条件不变时,氮气的溶解度随压强的升高而减小[来源c.饱和溶液一定比不饱和溶液浓d.餐具上的油污可利用洗涤剂的乳化功能将其洗去3一定温度下,有一杯食盐水,杯底尚有少量食盐固体不能溶解.现将新鲜的萝卜块放入其中,放置一段时间.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原食盐水一定是饱和溶故b.萝卜块质量一定减少c.杯中的食盐固体一定全部溶解d.溶液的质量一定增加4.室温时,有两瓶**钾溶液,一瓶为饱和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为40%),另一瓶为10%的溶液。
下列实验*作中,无法区分这两种溶液的是()a.加一定量的水b.加入少量**钾晶体c.略降低温度d.室温时,蒸发少量水5.实验室用密度为1.84g/cm3、质量分数为98%的浓硫*和蒸馏水,配制500g质量分数为20%的稀硫*。
需要用多少ml的量筒量取多少ml的浓硫*?()a.100ml54.35mlb.100ml55.5mlc.250ml54.35mld.250ml55.5ml未完,继续阅读 >第5篇:九年级化学溶液测试题1.下列物质分别放入水中,能形成溶液的是()a.碳*钙粉末b.面粉c.菜籽油d.白砂糖2.准确量取14.9ml硫*溶液,应选用的量筒是()a.10ml量筒b.20ml量筒c.50ml量筒d.100ml量筒3.20℃有*、乙、*、丁四种物质,在下列四种情况下正好形成饱和溶液,其中最不易溶于水的是()a.0.2g*溶于1g水b.1502g乙溶于100g水c.50g*溶于300g水d.1g丁溶于20g水4.浓溶液在用水稀释的过程中保持不变的是()a.溶液质量b.溶液体积c.溶质质量d.溶质的质量分数5.要使已被接近饱和的**铵溶液变为饱和溶液,下列方法中不正确的是()a.倒出少量溶剂b.投入**铵c.蒸发部分水d.适当降温6.下列溶液一定是不饱和溶液的是()a.浓溶液b.降温后会析出晶体的溶液c.蒸发水后会析出晶体的溶液d.投入固体溶质后溶质质量分数仍在改变的溶液7.有20℃时某物质的饱和溶液200g,从中取出100g,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a.此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不变b.此物质的溶解度(20℃时)不变c.溶液中溶质与溶剂的质量之比不变d.此物质的溶解度减小一半8.在t℃时,某固体物质的溶解度为ag,该温度下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b%,则a,b的关系为()a.a〉bb.未完,继续阅读 >第6篇:初中化学溶液检测试卷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每小题3分,共45分)1.下列物质不属于溶液的是()a.生理盐水b.“雪碧”汽水c.*酒d.*、水混合物2、下列有关溶液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溶液一定是混合物b.溶液中一定含有水c.溶液都是无*透明的d.凡是均一、稳定的液体一定是溶液3、市场上有一种俗称“摇摇*”的罐装饮料,在饮料罐的夹层中分别装入一种固体物质和水,饮用前摇动使它们混合,罐内饮料温度就会降低。
这种固体物质可能是()a、生石灰b、烧碱c、食盐d、**铵4、将70℃的***饱和溶液降温到10℃,有晶体析出(晶体中不含水),下列各量没有发生变化的是()a.***的溶解度b.溶液中溶质的质量c.溶液中溶剂的质量d.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5、下列有关溶液的叙述正确的是()a.一杯食盐水,下部分比上部分咸b.温度一定时,析出**钾晶体的溶液未必是**钾的饱和溶液c.物质溶于水时,常使溶液的温度发生改变d.75%的医用酒精消毒液,溶剂是酒精6、在一定温度下,向盛有100克蔗糖溶液的烧杯中再加入5克蔗糖,充分搅拌后,一定保持不变的是()a.溶质的质量b.溶液的质量c.溶质的质量分数d.蔗糖的溶解度7.2011四川广安)27、右图是固体*、乙的溶解度曲线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质的溶解度大于未完,继续阅读 >第7篇:五年级上册数学期中质量检测测试卷亲爱的同学们,学期已经过半,下面的这些问题是对你前一段时间的实战检验,相信每位同学都能顺利通过这次检验。
提醒你做题中一定要细心哦!一、用心思考,正确填写(没空1分,共20分)1、3.26×2.8的积是()位小数,5.24的1.02倍得数保留一位小数是()。
2、1.26868……是()小数,可以简写成()。
3、一个一位小数“四舍五入”后是6,这个小数最大是(),最小是()。
4、一支钢笔的单价是7.8元,老师买了n只这样的钢笔,应付()元,50元最多可以买这样的钢笔()支。
5、在小数除法中,要把()化成整数再除。
6、根据2784÷32=87,可以推算出3.2×0.87=(),27.84÷3.2=()7、在○里填上“﹥”、“﹤”或“=”。
5.6×1.02○5.61.26÷0.98○1.26×0.985.6÷1.02○5.678.5×0.99○78.5×(1-0.01)8、一本书有a页,小华每天看8页,看了x天,还剩()页没看,如果a=120,x=6,还剩()页没看。
9、小王4分钟做100道口算,平均每分钟做()题,平均每题花()分钟。
10、根据已有的结果找出规律,直接写得数。
37037×3=11111137037×6=22222237037×9=33333337037×12=()3703未完,继续阅读 >第8篇:初中九年级上册语文期中检的测试卷质量分析一、试卷评价本次试卷以教材为载体,立足基础、适当增加难度、增大容量,体现出灵活*、综合*。
侧重考查学生基础知识的掌握以及阅读理解能力。
这次语文学科的试卷成绩基本反映出大部分学生基础知识比较扎实,但积累运用的量不足,阅读习惯的养成和*阅读能力欠佳。
二、试题分析从整个卷面来看,基础知识学生掌握很好,学生在拓展阅读能力这方面知识欠缺太多,教师平时拓展还不够。
比如课外积累的思乡古诗,读过的课外书作者的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