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课远古的传说(写写帮整理)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历史第3课《远古的传说》说课稿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历史第3课《远古的传说》说课稿大家好,今天我主要为大家讲解七年级上册历史第三课《远古的传说》。
本课程着眼于古代人类对神话、传说和民间故事的理解,帮助学生了解人类的原始信仰和文化。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们将会获得以下三个方面的能力:首先,学生将学习古代人类对神话、传说和民间故事的理解。
他们将会了解这些故事是如何传承并成为传统的,以及他们如何在古代文化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学生们将学会分析这些故事的意义和价值。
其次,学生将了解古代文明中的一些基本信仰。
学生将会了解人类早期的祭祀、尊崇特定的神明以及天地自然的神秘力量等信仰,学习如何理解这些信仰对古代人类的生活和文化的影响。
最后,学生将会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些基本特点。
他们将了解中国文化的精神价值以及其对人类社会的影响。
学生也将会探索中国传统文化和其他文化的相似点和不同点。
通过这三个方面的学习,学生将能够深入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了解人类文明的发展过程,以及使我们的没有我们可能无法理解现代社会和世界的文化语境。
因此,本课程挑选了具有代表性的人类神话和传说作为学习材料,比如女娲补天、大禹治水等,让学生了解神话是如何起源的,然后学习这些故事是如何成为人类文化的珍贵遗产的。
除此之外,学生们也将了解到一些古代的基本信仰——如尊重祖先、崇敬自然等等。
这些信仰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在人类文明的发展过程中也有着深刻的影响。
在本课程中,学生们要能够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些基本特点,例如尊重历史古迹、懂得仁义和平、注重家庭和社会团结等等。
总之,在本课程中,我们希望学生将能够通过理解神话和传说,以及古代文化中的基本信仰和文明特征,提高自己的文化素质和扩大自己的文化视野,增强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了解与认知,同时,学生还能够通过这个过程中了解人类的起源,以及在人类文明的发展过程中所经历的艰难历程,掌握基本的历史知识,为今后更好地理解和掌握世界文化和人类文明奠定基础。
第3课 远古的传说

黄炎联盟
第3课 远古的传说
炎帝陵
(湖南省炎陵县鹿原坡)
第3课 远古的传说
湖南祭祀炎帝的典礼
第3课 远古的传说
黄帝陵的轩辕庙 陕西省黄陵县
第湾同胞祭拜黄帝陵 (2002年4月)
返 回
第3课 远古的传说
禅让的传说
第3课 远古的传说
尧像
舜像
第3课 远古的传说
F.农业的发展改善了人们的生活。
第3课 远古的传说
结
束
——《史记· 夏本纪》
第3课 远古的传说
大禹陵 (位于浙江省绍兴市东南会稽山麓)
返 回
第3课 远古的传说
课堂小结
炎帝和黄帝 的传说
1.炎帝、黄帝及蚩尤部落 2.传说炎帝、黄帝对人类生活的贡献 3.华夏族的祖先 1.尧、舜、禹的“禅让”
禅让的传说
2. “禅让”的实质
大禹治水
治水的传说
第3课 远古的传说
学习测评
1.根据禅让传说,下面各项中正确的一项是( C )。 A.舜——尧——禹 C.尧——舜——禹 B.尧——禹——舜 D.禹——舜——尧
2.我国的远古传说为我们了解原始农耕时代的历史提供了哪些重要信息?
第3课 远古的传说
参考答案: 可提供的信息很多。如: A.我国农业起源很早,炎帝、黄帝时代人们就种植庄稼。 B.按传说,黄河流域原始农业水平相当高。 C.很多人为农业发展做了贡献。 D.水利对农业的兴衰影响很大,从远古时代起,我们的祖先就与自 然作斗争,兴水利,除水害。 E.我国很早就有用以指导农业生产的历法。
第3课 远古的传说
■炎帝与黄帝的传说 ■禅让的传说 ■治水的传说 ■课堂小结
第3课 远古的传说
导入
《白虎通》书影
作业 第3课 远古的传说(带答案)

第()次作业日期:()月()日得分:第3课远古的传说一、单项选择题 (5个小题,每题4分,计20分)1.农历三月三是轩辕帝的出生日,后人为了纪念他的丰功伟绩每年都会自这一天举行祭拜活动。
今年的祭拜主题延续了以往的主题即“同根同祖同源,和平和睦和谐”。
轩辕帝是()。
A. 炎帝B. 黄帝C. 尧D. 舜2.涿鹿之战是中国远古传说中的一次著名战争,涿鹿之战奠定了华夏族拥有广大中原地区的基础,并起到了进一步融合各氏族部落的催化作用。
涿鹿之战激战的双方是( )A.蚩尤——炎帝和黄帝 B.蚩尤——黄帝C.蚩尤——炎帝 D.炎帝——黄帝3.下列关于黄帝时期的发明对应正确的一项是()A.仓颉—缫丝B.隶首—文字C.嫘祖—算盘D.伶伦—音律4.水是生命之源、文明之源。
从某种意义上说,人类的文明史就是一部宏大的认识水、治理水、利用水的历史。
传说时代,中国就有一位三过家门而不入、化水害为水利的治水英雄。
他是()A. 黄帝B. 尧C. 舜D. 大禹5.《礼记·礼运》:“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其中,“选贤与能”指的是我国古代的什么制度?()A.分封制B. 世袭制C. 禅让制D. 宗法制二、辨析改错题(2个小题,每题5分,计10分)6.五六千年前,中国进入部落联盟时期。
相传,当时长江流域活动着几个较大的部落,如炎帝、黄帝、蚩尤等部落。
错误:更正:7.传说中的黄帝,其部落主要活动于陕西渭河流域。
传说他教民开垦耕种,种植五谷和蔬菜,还制作陶器,发明纺织。
错误:更正:三、材料分析题(2个小题,每题10分,计20分)8.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聪明睿智,光被遐荒,建此伟业雄立东方。
——毛泽东材料二:“中华开国五千年,神州轩辕自古传。
创造指南车,平定蚩尤乱。
世界文明,唯有我先。
——孙中山(1)文中赞美的主要人物是谁?(2分)(2)文中赞美的人物有哪些贡献对后世影响深远?(6分)(3)文中赞美的人物和炎帝被后世尊称为什么?(2分)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L第3课 远古的传说

三位杰出首领之一
原来居住在我国东部地区, 后来发展到山东、河南、安 徽一带,是最早进入中原的 部落。
九黎部落
据说蚩尤是位 桀骜不驯的野心家. 据《山西通志》和 《安邑县志》载: 他是安邑"蚩尤村 “ 人。传说蚩尤姜姓, 牛首人身、铜头铁 额、四目六手,不 食五谷,以铁石充 饥。他好兵杖刀戟, 能飞空走险,喷云 吐雾。
三位杰出首领之一
原南山东一带。
炎帝部落
神农尝百草图
传说炎帝姓姜,他制作耒耜(lěi sì),教民耕种,被尊称为炎帝神农。 炎帝还发明了陶器。最广为传颂的事迹是炎帝为了治病救人,遍尝百草, 发现了许多治病的药物,最终因误服毒草而逝。
神农因天之时,分地之利,制 耒耜,教民农耕,神而化之,使民 宜之,故谓之神农氏。 ——《白虎通》
河南舞阳贾湖遗址出土的骨笛
“禅让”
将部落首领位子传给贤德之人
尧
推举
舜
禅让
推举
禹
通过民主推举有才有德的人 担任部落联盟首领的制度。
三、尧舜禹的禅让
尧
舜 禹
鼓励人们开垦农田 适时耕种
制定刑法,完善制度 稳定局势,派禹治水
用疏导方法开凿河渠治 理洪水,三过家门而不 入,解除了水患,被尊 称为“大禹”
阪泉之战
黄炎联盟
炎帝和黄帝原来都生活在黄河上游一 带,后来两大部落又都向中原发展。为争 夺土地和财富,黄帝部落和炎帝部落产生 尖锐矛盾,终于爆发阪泉之战,经过三场 恶战,黄帝最后取得胜利。战败的炎帝表 示愿意服从黄帝的领导,黄、炎部落结成 黄炎联盟。
涿鹿之战
征战蚩尤
黄帝部落和炎帝部落结为联盟后,实 力更加强大。后来,蚩尤带领他的部落不 断向西发展,造成对黄炎联盟威胁。公元 前26世纪,黄帝率领各部落的人,与蚩尤 战于涿鹿(今河北涿鹿东南)的原野上, 蚩尤战败被杀。黄炎联盟得到更大发展,
部编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3课《远古的传说》说课稿

部编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3课《远古的传说》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远古的传说》是部编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三课的内容。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围绕黄帝、炎帝、尧、舜、禹等古代传说中的英雄人物展开,通过他们的故事,让学生了解中国古代历史的发展脉络,感受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
教材通过生动有趣的故事,引导学生学习历史,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和文化认同感。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正处于青春期,思维活跃,好奇心强,对历史故事有着较大的兴趣。
但同时,他们对古代历史的了解相对较少,需要通过教材和教师的引导,逐步建立起对历史的认识。
针对这一学情,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他们主动探索历史,培养他们的历史思维能力。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黄帝、炎帝、尧、舜、禹等古代传说中的英雄人物,掌握他们的事迹和贡献,理解中国古代历史的发展脉络。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提高他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感受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和文化认同感。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黄帝、炎帝、尧、舜、禹等古代传说中的英雄人物及其事迹。
2.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理解中国古代历史的发展脉络,感受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自主学习、合作探讨、教师讲解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索历史,培养他们的历史思维能力。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历史图片、故事音频等教学手段,丰富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播放一段关于中国古代传说的视频,引发学生的兴趣,然后引导学生思考:你们听说过哪些古代传说?这些传说中的人物有哪些特点?2.自主学习:让学生阅读教材,了解黄帝、炎帝、尧、舜、禹等古代传说中的英雄人物,掌握他们的事迹和贡献。
3.合作探讨: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讨论这些英雄人物对中国历史的意义,以及他们身上的优秀品质。
第3课远古的传说

远古的传说
神话传说
盘古开天辟地
女娲补天
后羿射日
一、炎黄联盟
1. 我国古代流传着有关人类起源的神话与传说,其中炎帝、 黄帝等是最著名的传说人物。
2. 部落战争 时间:四五千年前 地点:黄河流域 主要战役: ( 1 )阪泉之战:黄帝打败炎帝, 两大部落结成联盟。1. 禅让制:
① 尧、舜、禹时期实行禅让制,即将部落联盟首领位子传给
贤德之人。
②禅让制的实质是什么?什么样的人才具备被推选的资格?
禅让制是原始社会后期的一种民主推举部落联盟领袖的方法;
被推选人应具备德才兼备的品格。 ③禅让制对今天有何借鉴? 要选举贤能、重用人才等。
2.大禹治水
疏导方法
三过家门而不入
问题思考:从大禹的事迹中你 可以看到什么样的精神?
勇于创新、乐于奉献的精神
联系:远古传说中有某些比较可靠的历史资料,是真实的 历史,并已被考古发掘所证实。 区别:远古传说,是在文字发明以前人们口耳相传的神话
传说,是一种对上古时代历史的夸张;
历史事实,则完全真实存在的客观事实。
小结
一、炎黄联盟
第3课
远古的传说
二、传说中炎帝和黄帝的发明 三、尧舜禹的禅让
练习
1. 有一个叫《轩辕伏魔录》的网络游戏曾广为流传,讲述了轩辕氏(即黄帝) 联合炎帝打败了一个会呼风唤雨、制造迷雾的大魔头。游戏中的大魔头是教材上 的哪一个传说人物( ) A. 尧 B. 舜 C. 蚩尤 D. 大禹 2. 传说中的黄帝是中华民族的“人文初祖”。下列有关黄帝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 建造宫室以避寒暑,制作衣裳 B. 挖掘水井,制造船只 C. 为后世的衣食住行奠定了基础 D. 发明文字 3. 假如你是远古时期的部落联盟首领,当地发大水,你会派谁去治水( ) A. 黄帝 B. 尧 C. 舜 D. 禹
第3课:远古的传说

有一定科学依据。
传说中炎帝和黄帝的发明
尧舜禹的禅让
大禹治水
公而忘私,艰苦奋斗,尊重自然、 因势利导,持之以恒,为民造福。
大禹治水和三过家门而不入
课后活动
区别:传说带有神话色彩和虚构成份,真实历史是真实发生过 的客观事实。 联系:传说是在历史的基础以加以修改和虚构的。
黄帝 ,所以海内 炎帝 和_____ 1.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是_____ 炎黄子孙 自称。 外的华人也以_________ 轩辕 ,发明了弓箭和______ 指南车 2.黄帝姓公孙,名_____ 。在 文字 伶伦制作_____ 音律 ,隶首 黄帝时期,仓颉发明了_____, 算盘 ,嫘祖擅长_____ 纺织 ,并会____ 缫丝。 发明了_____
中国古代的神话传说
盘古开天 后羿射日
女娲补天
嫦娥奔月
传说中的炎帝、黄帝、尧、舜、禹
炎黄子孙,人文始祖
炎帝
黄帝
尧
舜
禹
禅让制,大禹治水
炎黄联盟
禅让制
炎黄联盟
黄帝打败炎帝 ,炎黄联盟打 败了蚩尤。华夏民族是 来自多民族交 流融合而逐 渐形成的。
传说中炎帝的发明
传说中黄帝的发明
反映了当时原始农业的 兴起和社会发展水平。
禅让 制。尧的功劳是鼓励人们开 3.尧舜禹之间实行_____ 农田 ,适时_____ 耕种 ;舜在位时,制定刑法 垦_____ ____,完善 制度 ;禹的功劳是_____ 治水 。 _____
七上第3课 《远古的传说》

我乱造神 先。指州 。世南轩中 界针辕华 文,自开 明平古国 孙 ,定传五 中 唯蚩。千 山 有尤创年 ,
黄帝对中华文明的贡献 1、黄炎结盟,形成 日后的华夏族 2、发明创造,为中 华文明做出巨大贡献
——
中华五千年文明始于黄帝时期
三、尧舜禹的禅让 尧 舜 禹
“禅让”是怎么回事? 读教材进行说明。 “禅让”的含义—即 将部落首领位子传给 贤德之人。 “禅让”制的特点: 1、通过部落联盟会议民主推选出来 2、首领没有特权
定高山大川。禹伤先人父鲧功之不
成受诛,乃劳身焦思,居外十三年,
大禹治水
过家门不敢入。 ——《史记· 夏本纪》
大禹治水
方法:用疏导的方法,开凿河渠疏导洪水入手
精神:禹全身心投入治水,曾三过家门而不 入,经过十多年的努力,终于解除了水患。
尊称:禹治水有功,得到民众爱戴, 被尊成为“大禹”
大禹治水图
课堂 小结
九黎部落 蚩 尤 上古时代九黎族部落首领,神话中的武战神。传说蚩尤有八只脚,三头六臂,铜头铁 额,刀枪不入。蚩尤已经学会用铜冶铸兵器,战斗力强大,他的部落曾横行一时,传说他 有兄弟八十一人,武器装备精良,并能呼风唤雨。后来他被奉为兵主,战神,各处为他立 祠,受到华夷各族的共同祭祀。
黄炎联盟
炎帝和黄帝原来都生活在黄河上游一带,后来 两大部落又都向中原发展。为争夺土地和财富,黄 帝部落和炎帝部落产生尖锐矛盾,终于爆发阪泉
传说中炎帝的贡献
开垦耕种, 制作生产工具 种植五谷 和蔬菜 制作陶器, 发明纺织 学会煮盐
教人通商 交换
天文、历法
传说中黄帝的贡献
制作衣服 挖掘水井
制造船只
弓箭,指南车
学会炼铜
建筑宫室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3课远古的传说(写写帮整理)第一篇:第3课远古的传说(写写帮整理)第3课远古的传说一、教材分析讲述了起源于远古传说时代中华文明的基本概况,包括黄帝其人及他对华夏族的形成所做的贡献、尧舜禹的“禅让”,为学生进一步了解我国远古传说时代的历史发展进程、尤其是中华文明的演进奠定了基础,并起着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
二、课程标准知道炎帝、黄帝和尧舜禹的传说故事,了解传说与神话中的历史信息。
三、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了解远古传说时代中华文明起源的基本概况,掌握华夏族的形成、尧舜禹的“禅让”过程。
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对课本中插图的观察、想象以及对具体材料的分析入手,推导结论,初步培养学生进行历史感知、历史想象的形象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到中华民族是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逐渐融合而成的,黄帝是华夏族的人文初祖,激发学生的爱国之情,增强民族意识。
四、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黄帝和炎帝难点:正确认识尧舜禹的“禅让”的含义.五、教学流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视频:在背景音乐《黄帝颂》中播放《祭黄大典》的视频。
展示:孙中山祭黄帝文“中华开国五千年,神州轩辕自古传。
创造指南针,平定蚩尤乱。
世界文明,唯有我先。
”教师:巍巍华夏,历史悠悠。
通过《祭黄大典》的视频,我们被万人祭奠的浩浩场面所震撼。
作为我们祖先的黄帝为什么至今仍受到炎黄子孙如此的敬仰?他在历史上有什么杰出的贡献呢?让我们带着困惑与探究的欲望,穿越时空,去探索历史……(二)教师引领,合作探究华夏民族的形成——炎黄战蚩尤教师:黄帝为什么称“黄”帝呢?展示:《淮南子》:“中央土也,其帝黄帝,其佐(帮助)后土(管土的神),执绳(法)而制四方”。
这是说因为黄帝是管理四方的中央的首领,他专管土地,而土是黄色,故名“黄帝”。
展示:黄帝被称为轩辕氏的故事黄帝曾发明一种车战法,打仗的时候,将士都站在战车上;停战休息时,将战车连接起来,围成一圈,指挥员在中间,只留一个空当作为出入的门,起到了保护指挥员的作用。
古人把带有布幕的战车叫“轩”,把两辆战车中间的空当叫做“辕”,因为黄帝是这种车战法的发明者,所以后人便又把黄帝叫做轩辕氏。
展示:部落分布图教师: 在四五千年前,我国的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就活动着许多部落。
传说中有两位著名的部落首领,那就是黄帝和炎帝。
在东方有强大的蚩尤部落,相传蚩尤部落勇猛异常,还曾经与黄帝部落发生了一场大战。
这场大战在哪里发生?学生:涿鹿教师:炎帝和黄帝部落打败了蚩尤部落,并且结成部落联盟。
而在炎帝和黄帝之后,又相继出现了尧、舜、禹三个杰出的部落联盟领袖。
在长期的发展中,华夏民族形成了。
因此,炎帝和黄帝被认为是华夏民族的祖先,我们也自豪的自称为“炎黄子孙”。
过渡:炎帝和黄帝被认为是华夏民族的祖先,更是被称为“人文初祖”,这又是为什么呢?中华文明的基石-----黄帝和炎帝请同学们看13页第二段正文,归纳炎帝所做的贡献有哪些? 1)教民开垦耕种,制作生产工具,种植五谷和蔬菜;2)制作陶器,发明纺织,会煮盐,教人们通商交换;3)制作乐器琴瑟,并具有最早的天文和历法知识。
展示:传说中黄帝对中华文明的贡献思考:从图片中可以看出,黄帝有哪些贡献呢?学生:嫘祖:养蚕缫丝,仓颉:文字,伶伦:乐谱。
宫室、衣裳、挖井、舟车。
讨论:教材上所说的都是后世的传说,那么上述说法中有哪些是可信的?哪些带有神话色彩?怎样看才更科学?学生:那时能造宫殿、制衣裳、挖水井、造舟车、出现文字、编制乐谱等,有可信的一面。
说成是黄帝、嫘祖、仓颉、伶伦几个人的发明,就带有神话色彩了。
教师:上述发明应是许多人长期探索实践的结果,不可能只是个别人的功劳。
这些历史记载反映的是那个时代我们祖先的聪明才智,由于黄帝是公认的华夏始祖,人们就把这些发明都归功于他和他的妻子及其部属了。
教师:中华儿女尊祖情深。
每年的清明重阳,世界各地的炎黄子孙都会来到黄帝陵祭奠我们共同的祖先。
黄帝陵是中华民族心中的人文圣地,黄帝的形象,就是中华民族的形象。
在中国历史上,无论是太平盛世,还是战乱无休的日子,中华民族总是凝聚在黄帝周围,一脉相承的炎黄文化起了至关重要的凝聚作用。
过渡:相传黄帝死后,我国的黄河流域又相继出现了哪三位杰出的部落联盟领袖。
他们是通过什么方法成为部落联盟领袖的?“天下为公”的时代——尧舜禹的禅让学生:黄帝死后,我国的黄河流域又相继出现尧、舜、禹三位部落联盟领袖,他们是通过禅让制当选为部落联盟首领的。
展示一: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 ——《礼记•礼运》展示二:播放大禹治水故事视频:传说在帝尧时期,黄河流域经常发生洪水。
为了制止洪水泛滥,保护农业生产,尧帝曾召集部落首领会议,征求治水能手来平息水害。
鲧被推荐来负责这项工作。
鲧接受任务后,采用堤工障水,作三仞之城,就是用简单的堤埂把居住区围护起来以障洪水,九年而不得成功,最后被放逐羽山而死。
舜帝继位以后,任用鲧的儿子禹治水。
禹总结父亲的治水经验,改鲧“围堵障”为“疏顺导滞”的方法,就是利用水自高向低流的自然趋势,顺地形把壅塞的川流疏通。
把洪水引入疏通的河道、洼地或湖泊,然后合通四海,从而平息了水患,使百姓得以从高地迁回平川居住和从事农业生产。
后来禹因此而成为夏朝的第一代君王,并被人们称为“神禹”而传颂与后世。
在大禹治水的过程中,留下了许多感人的事迹。
相传他借助自己发明的原始测量工具——准绳和规矩,走遍大河上下,用神斧劈开龙门和伊撅,凿通积石山和青铜峡,使河水畅通无阻。
他治水居外13年,三过家门而不入,连自己刚出生的孩子都没工夫去爱抚,不畏艰苦,身先士卒,腿上的汗毛都在劳动中被磨光了。
他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成功地治理黄河水患的治水英雄。
学生讨论:(1)、“天下为公,选贤与能”是指什么制度?(2)、你认为尧舜禹属于“选贤与能”中的贤人吗,为什么?(3)、从黄帝、尧、舜、禹身上,得到哪些启示呢?教师总结:几千年来,这些关于圣人的传说盛传不衰,吸引着我们的不仅是故事本身,而是他们的人格品质。
他们的宽厚待人也好、严于律己也好,感染我们的是他们“先天下人为先”的社会责任感,这也正是他们留给后人的宝贵财富。
作为人,这难道不是我们必须要学习的内容吗?作为社会中人,我们更需要一种“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责任感!(三)课堂总结,拓展延伸本课学习了炎黄部落联盟形成以及“人文初祖”黄帝的传说,而在黄帝后相继出现了三位部落联盟领袖——尧、舜、禹——都是通过禅让制成为领袖的。
教学反思:第二篇:远古传说教案第三课远古的传说一、学习目标知道炎帝、黄帝的传说故事,了解传说与神话中的历史信息。
二、内容要点炎黄部落联盟;炎帝、黄帝的传说故事;尧舜禹的禅让。
三、本课重难点重点:传说中的炎帝、黄帝的发明难点:炎黄联盟;禅让制。
四、教学过程:导入新课:通过游戏导入新课,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故事内容:一次,华夏大地陷入了分裂的局面,战事连连,百姓不得生存。
华夏被分为五个大部落,其中黄帝和蚩尤的部落势力最大,黄帝因不愿看到百姓因战争而受苦,便想停止这种战争局面,所以使用以暴制暴的方式来解决。
最后,蚩尤兵败逃跑,黄帝命应龙前往追杀,应龙不负期望将蚩尤杀死并割下蚩尤的头颅献给黄帝。
游戏规则:由老师向第一个同学小声讲述,再依次传给后面5个同学,最后一个同学向大家大声说出听到的故事内容。
任务:说一说老师说的故事与口口相传后的故事之间的联系与区别过渡:在很长一段历史时期内,由于人们还没有创造文字,当时的人们还不能以文字来记录他们的生产和生活情况,一代又一代的人们讲述着他们前辈的故事,就慢慢形成了传说中的故事。
今天,我们进入第三课的学习,从历史传说中进一步了解史前社会。
第三课远古的传说请同学们翻到书的12面,找到下面问题的答案,并在课本上画下来。
比一比,看谁找的又快有准!1、叙述炎黄联盟的基本经过,为什么海内外华人都自称“炎黄子孙”?2、传说中炎帝、黄帝分别有哪些发明?3、什么是禅(shàn)让制?请你给大家说说大禹治水的故事。
一、炎黄联盟——华夏族的形成我们今天要讲的历史发生在什么时候?1.时间:距今约四五千年,中国进入部落联盟。
注释:在原始社会中,许多近亲的氏族组成部落,若干部落又组成部落联盟。
当时有哪些较强大的部落首领呢?2、基本情况:相传,在黄河流域有两个强大的部落,分别由炎帝、黄帝领导。
在东方,蚩(chī)尤领导的部落力量很大。
黄帝:姓公孙,号轩辕氏。
著名的部落首领。
黄帝部落发祥于陕西北部,后向东迁徙。
炎帝:炎帝姓姜,号神农氏。
他教民农耕,是农业生产的创始人。
同时还是医药之神,“尝百草之滋味,一日而遇七十毒”。
炎帝部落原来生活在陕西歧山东面,后向东发展,到达今河南山东一带。
蚩尤:上古时代九黎族部落首领,神话中的武战神。
传说蚩尤有八只脚,三头六臂,铜头铁额,刀枪不入。
蚩尤已经学会用铜冶铸兵器,战斗力强大。
九黎部落原来居住在我国东部地区,后来发展到山东、河南、安徽一带,是最早进入中原的部落。
那么,请大家看史料:这三大部落是和平共处还是发生了什么呢?轩辕乃修德振兵,▪▪▪▪▪▪以与炎帝战于阪泉之野。
三战,然后得其志。
蚩尤作乱,不用帝命。
于是黄帝乃征师诸侯,与蚩尤战于涿鹿之野,遂擒杀蚩尤。
而诸侯咸尊轩辕为天子,代神农氏,是为黄帝。
——司马迁:《史记》卷一《五帝本纪》材料中讲到了哪几场战争?这几场战争的结果如何呢?阪泉之战和涿鹿之战。
阪泉之战,炎帝部落被黄帝部落打败,后炎黄联盟,黄帝成为部落联盟首领。
涿鹿之战,炎黄大败蚩尤,黄帝被推举为部落联盟首领,这一部落联盟成为后来华夏族的主体。
过渡:炎黄联盟在黄河流域繁衍发展,不断融合临近的部落,构成华夏族的主干,而华夏族就是汉族的前身,华夏族尊奉炎黄为祖先。
史料研读:华夏民族,非一族所成。
太古以来,诸族错居,接触交通,各去小异而大同,渐化合以成一族之形,后世所谓诸夏是也。
——梁启超《饮冰室合集》从材料中可以看出华夏民族的形成有什么特点?由多个民族所在组成,交错杂居。
各民族相互融合,学习、交往,形成一个新民族。
炎黄部落联盟所进行的一系列战争,打破了氏族之间狭隘的界限,促进了相互间的交流和融合,为华夏族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过渡:中华开国五千年,神州轩辕自古传。
创造指南车,平定蚩尤乱。
世界文明,唯有我先。
——孙中山为什么孙中山先生给予了黄帝如此高的评价?二、传说中炎帝和黄帝的发明——人文始祖找一找:传说中炎帝的发明这些传说哪些是可信的?(用你学过的知识举例证明)见ppt 传说中黄帝的发明这些传说哪些是可信的?(用你学过的知识举例证明)见ppt 传说中的炎帝和黄帝有很多发明创造,你认为这些发明创造反映出当时人们生活的哪些变化?近年来大量考古材料证实了我国古代传说并非完全虚有,这种发明创造主要反映了人民生活衣食住行医的变化,也反映了当时社会发展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