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中考语文材料作文复习题 (18)

合集下载

中考语文材料作文真题汇编(解析版)

中考语文材料作文真题汇编(解析版)

中考材料作文真题汇编与解析例1:【2021·宁夏·中考真题】请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在田径赛场上,我们不断刷新着自己,达到了某个目标,突破了某个极限;在学习中,我们不断激励着自己,读完了经典,攻克了难关;在生活中,我们不断挑战着自己,做好了力所能及的事情……最终我们会发现,正视挑战,获得的不仅仅是成功的喜悦,更多的是相信自己。

请你讲述生活故事,表达自己的见解,抒发自己的感受。

根据以上内容,请你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500字的文章,要求内要求内容具体充实,文体不限。

(不得使用试卷中的素材,不能透露与考生有关的信息。

)【参考例文】:挑战,让我更出彩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挑战,让我的人生更出彩。

雏鹰经历一次次的折翼和拼搏,最终翱翔于蓝天之上;春草竭尽全力地冲破泥土,最终为大地增添了一抹春色。

人生,因为挑战而变得更加绚丽,更加多姿多彩。

只有不断地挑战,最终才能为人生绘出一幅完美的画卷,因此,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具有一颗挑战之心。

曾经的我以为,“挑战”这个词离我很远很远。

在我已经过去的六年小学生活中,一直像是生活在舒适圈,没有得到过太高的荣誉,也没有跌倒过太深的低谷。

那时的生活,百无聊赖,日复一日,年复一年。

一直到了初中,让我的所有发生了翻天覆地的改变:作息的不同、生活方式的不同、学习方式的不同以及各种考试规则的改变让我措手不及。

一直等到我真正适应了这种生活之后,已经是和别人有了一个学期的距离。

于是,在第二学期开始的时候,我发誓一定要更拼搏更努力,挑战自己,缩小和别人的差距。

在这个改变的过程中,我付诸了许多我曾经根本不敢想不敢做的行动:每天尽早赶到教室背书、做题;缩短一切的活动时间,不停刷题,不停地复习自己的错题等等,就这么一天天地坚持下去,一直到了考试时间,从第一次月考到期中考试一直在进步,拿到了那个我认为遥不可及的年级第一。

事实证明,我的挑战,我的拼搏,我的努力都不是白费的,我发现在这一天天地挑战自己的生活中,我变得越来越自律,生活作息规律,一年前那种舒适圈的生活早已不见。

2020中考语文专题复习微测一卷20材料作文写作(解析版)

2020中考语文专题复习微测一卷20材料作文写作(解析版)

专题20:材料作文写作一练实题——随堂小练(一)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

古时候,有兄弟俩各自带着一只行李箱出远门,一路上,重重的行李箱将兄弟俩压得喘不过气来。

他们只好左手累了换右手,右手累了又换左手。

忽然,大哥停了下来,在路边买了一根扁担,将两个行李箱一前一后挂在扁担上。

他挑起两个箱子上路,反倒感觉轻松了很多。

故事中的弟弟是幸运的,但更加幸运的是大哥,因为他在帮助别人的同时也帮助了自己!在我们的人生大道上,肯定会遇到许多为难的事。

但我们是不是都知道,在前进的路上,搬开别人脚下的绊脚石,有时恰恰是为自己铺路?写作要求:①自拟题目,然后写作。

②立意自定,文体自选(诗歌除外)。

③说真话,抒真情,忌抄袭。

④文中请不要使用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

⑤书写工整,不少于600字。

【答案】例文:送人玫瑰,手有余香如果世界是一间小屋,关心就是小屋中的一扇窗;如果世界是一艘船,那关心就是茫茫大海中的一盏明灯。

关心他人是一种高尚美好的品德,被人关心是一种美好的享受。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那天下午,纷纷扬扬地下着鹅毛般大雪,路上的行人戴着手套厚帽子,把自己裹得严严实实,我也艰难地走在回家的路上。

这时,我发现离我不远的地方,有一个阿姨,她戴着一副墨镜、用手摸索着,拄着拐杖、走走停停、嘴里还叨念着什么。

从这些信息中,可以看出来,她是一个盲人。

或许是出于一种对残疾人的怜悯,我跑过去扶住她,说:“阿姨,你家在哪里?我扶你回去吧,这路太滑了。

”阿姨冲着我一笑,“小朋友,你真好!”我伸出冰凉的手,扶着阿姨,顶着刺骨的寒风、冰冷的雪花,深一脚浅一脚地往前挪。

在送阿姨回家的路上,阿姨说:“现在社会上的人都只顾自己,很多人懒得管别人的事。

以前很少有人肯扶我回家,今天碰上像你这样主动送我的人,真是幸运!”“没什么,这是我应该做的。

”说到这里,我的鼻子有些酸酸的,情不自禁的扶紧了阿姨的胳膊,继续往前走……当我用冻僵的手敲开阿姨的家门时,一位叔叔开了门,他看了看我又看了看阿姨,立刻明白了事情的原委。

2020年最新中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130套)专题二十四--;材料作文

2020年最新中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130套)专题二十四--;材料作文

2020年中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130套)专题二十四•材料作文1.(2010·重庆市綦江县,24,50分)仔细阅读下面的文字,结合材料内容,联系生活实际,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

全品中考网友情,是患难中的倾情相助,是迷途上的逆耳忠言,是跌倒时一把真诚的搀扶,是痛苦时抹去泪水的一缕春风……友情是人生一笔受益匪浅的储蓄,但不可以单向支取,只有通过彼此的积累才能加重其分量。

任何带功利性的友情,不仅得不到利息,而且连本钱都会丧失殆尽。

懂得珍惜友情,就是珍惜人生中那份最宝贵的财富;懂得珍惜友情,实在是一种智慧与幸运。

全品中考网要求:①内容具体,有真情实感;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③不少于500字;④凡涉及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一律用A、B、C等英文大写字母代替。

2.(2010·武汉市,24,50分)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

(50分) 花园里的小橡树愁容满面,看到别人在开花结果,它不知道自己该做什么。

全品中考网 苹果树说:“你为什么不能结出一个美味的苹果呢?你太不努力了!”玫瑰也对它说:“别听它的,你应该开出一朵玫瑰花,你看多容易!”小橡树非常努力,可是既未结出美味的苹果,也未开出漂亮的玫瑰花,它越来越迷茫。

迷茫中,小橡树尝试让自己平静下来,去倾听自己内心的声音:我是一棵橡树啊,我永远结不出苹果,也开不出玫瑰花。

我的使命应该是长得高大挺拔,给鸟儿栖息,给游人遮阴。

全品中考网 小橡树顿觉浑身充满力量,它快乐地生长着,很快就成为一棵大橡树。

成长过程中我们需要些什么呢?小橡树的经历应该能引发你一些思考。

请自拟题目,自选文体(诗歌、戏剧除外),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文中不要出现自己的姓名和校名。

3.(2010·四川省乐山市,24,60分)材料作文。

(60分)全品中考网阅读下列材料,然后自拟题目作文。

不少于600字。

山里有个男孩长大了,他要到外面的世界去,山里到山外没有路,他也没有钱,有的只是茫茫的大山,茂密的森林。

2020届中考语文材料作文题目及范文 (100)

2020届中考语文材料作文题目及范文 (100)

2020年中考语文材料作文模拟题目1.阅读下面的材料,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

老师父分给本、静、安每人一颗古老的莲花种子。

我要第一个把它种出来!本想。

于是他跑去寻找锄头,把种子埋在雪地里。

等了很久,本的种子也没有发芽。

本愤怒地摔断了锄头,不再干了。

静在最温暖的房间里,用最名贵的药水和花土,小心的种下了种子。

静的种子发芽了,静把它当成宝贝,用金罩子罩住它。

静的小幼芽因为得不到阳光和氧气,没过几天就枯死了。

春天来了,在池塘的一角,安种下了种子。

不久,种子发芽了。

安欣喜的看着眼前的绿叶。

盛夏的清晨,在温暖的阳光下,古老的千年莲花轻轻地盛开了。

【分析】【审题立意】该材料可以从“学会等待”“遵循规律”“顺其自然”“成长需要爱和自由”“盲目追求第一”“心定则慧”“平常心”“抓住时机”等角度入手写作。

审题时,我们可抓住诗歌的意象去联想、体会,捕捉它所包含的象征意义和寓意。

如果诗歌内容庞杂繁复,我们应该找出并理解它的关键语句,把握关键信息,以便准确把握主旨。

【文体选择】记叙文或议论文。

【思路点拨】确定主旨以后,有两个写作思路可以选择。

一是写人记事,从生活中选取能表现主旨的一件或几件真实事件,以真实事件寄托真挚感情或真实感悟,以真情打动读者。

二是议论说理。

以主旨为中心论点。

摆事实,讲道理,向读者传达并证明自己的看法与观点,一定要做到言之有物,说理严密,以理服人。

【写作手法】提倡文笔优美,表现匠心结构。

首先,要经营好开头和结尾,这是展示个人写作能力的重要窗口。

这两处,要通过修辞手法的运用,凸显语言美,要寄予深情,留有余味。

其次,要详略处理得当。

有利于表现文章主旨的,就得详写;关系不大的,就得略写或者舍去不写。

再次,安排好过渡。

在内容或者场景转换时,在议论过程中的总分转换时,都需要我们运用一些关联词语、过渡句或者过渡段来衔接上下,紧密结构。

最后,应把握好照应。

前有所呼、后有所应是一种重要的结构特征,它能贯通文脉、严谨结构、强化内容。

2020年安徽宿州中考作文题目:材料作文

2020年安徽宿州中考作文题目:材料作文

【导语】中考频道了解到,7月14日上午安徽宿州中考语文已经开考,今年的作文题目是根据毕淑敏《精神的三间小屋》里的四句话,写一篇材料作文。

现将相关信息整理如下:2020作文题目根据《精神的三间小屋》里的“我们可以不美丽,但我们健康。

我们可以不伟大,但我们庄严。

我们可以不完满,但我们努力。

我们可以不永恒,但我们真诚。

”四句话来写一篇材料作文。

历年作文题目2019年给出一段材料,让考生以“乐”为主题写作。

给定材料包括“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2018年请以“原来,我也很_____”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作文。

成长是奇妙的旅程。

软弱的可以变得坚强,自大的能够学会谦虚,自私的也会学会感恩......就这样,一切都在不经意间发生着变化。

在你成长的过程中,应该也发生过一些事情,让你认识到另一面的自己吧。

2017年“这就是我的”命题作文,文体不限,字数不得少于600字,要求不可以出现考生姓名及其他个人信息2016年“你是我最_____的人”【提示与要求】(1)请你从“贴心”“牵挂”“感激”“欣赏”四个词语中选择一个,把题目补充完整。

(2)可以大胆选择你最能驾驭的文体进行写作。

(3)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等,否则会被扣分。

(4)抄袭是一种不良行为,相信你不会照搬别人的文章,否则会影响你的成绩。

(5)考虑内容的充实,文章不少于600字。

2015年“难忘那_______的眼神”【提示与要求】(1)请你从“期盼”、“慈爱”、“坚毅”、“失望”四个词语中选择一个,把题目补充完整。

(2)可以大胆选择你最能驾驭的文体进行写作。

(3)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等,否则会被扣分。

(4)抄袭是一种不良行为,相信你不会照搬别人的文章,否则会影响你的成绩。

(5)考虑到内容的充实,文章不要少于500字。

2020届中考语文材料作文题目及范文 (81)

2020届中考语文材料作文题目及范文 (81)

2020年中考语文材料作文模拟题目1.读下面材料,然后作文。

山石对卵石说:我才是真正的石头。

你看我体肤糙砺,棱角分明,血性方刚,我们才能构成雄壮的大山,凝成挺拔的峰峦,展现自然的粗犷。

卵石对山石说:经年累月,水蚀沙磨,我体肤平滑,肌理莹润,虽已脱胎换骨,不还是石头吗?脱离了大山,我却有机会走进人间,装点人们的生活。

要求:①根据材料寓意,选好角度,自拟题目。

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600字左右。

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

【分析】这是一篇材料作文,写作难度不大。

材料以寓言的形式设计了山石与卵石的对话。

他们对话的关键是怎样看待自己与别人。

【审题立意】这则的材料内容是关于如何正确看待本色、个性与雕饰、圆通之美的。

如果说“棱角分明”的石头是一种本色之美、个性之美,代表了人类社会中的那些刚直不阿、有骨气、有气节的人,那么“圆润光滑”的卵石则是一种雕饰、圆通之美,代表了社会生活中的那些温和、成熟、稳重之人。

【构思指南】1.若从“石头”的角度,可以有以下立意:①保持本色之美②追求人生的个性之美③做人应“棱角分明”,刚直不阿,有骨气,有气节有等等。

2.若从“卵石”的角度,可以有以下立意:①圆通是人生的一种艺术;②人应在学会与他人、社会的融合中,变得成熟、稳重等等。

3.若结合“山石”“卵石”两个方面的特点,可以有以下立意:①山石无棱角无以显壮美,卵石不圆润无以显温柔,它们都在各自的位置上美丽着。

每一块石都有自己的位置,它们都抛弃了平庸,成就了伟大。

平凡不是错,只要活出属于自己精彩,活出自己个性,生命就有价值。

②在保持本色之美\个性之美的同时,学会圆通,倡导融合,提倡和谐。

③世界需要多元,水中的石就服务水,山上的石就装点上。

人有各异的经历。

不同的性格和爱好,但只要不甘平庸,有所追求,就一定会使他们成就不同的辉煌。

等等。

【议论指导】对山石既可正面立论,肯定它的自信、它的豪气;也可反面立论,批评它的傲气、霸气、偏见,等等。

专题18命题作文满分技巧指导(模拟专练)-2022年中考语文二轮复习(原卷版)

专题18命题作文满分技巧指导(模拟专练)-2022年中考语文二轮复习(原卷版)

专题18:命题作文高分技巧指导(模拟专练)2021年末,“七一”勋章获得者,云南丽江华坪女子高级中学校长张桂梅给年轻人的一封信中写到:孩子们,你们需要有一个人生大目标,去帮助你走过那些痛苦的、坚持不下去的时刻。

但大目标就像一座高山,需要长久地攀登。

你还需要找到一条上山的“路”,在每天的日常里完成一个个具体的小目标,一步步扎实地往上爬。

爬着爬着,或许就走过了那一段黑暗的路,拨云见日。

不要惧怕,人生的“寒冬”里带着必然的希望。

请以“寒冬里的希望”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自选文体(诗歌除外),不少于600字;②感情真挚,不得抄袭;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④请认真书写。

【写作指导】本题考查全命题作文的写作能力。

一、审题。

以“寒冬里的希望”为题写作,题目中的“寒冬”可以是真实的季节寒冷的冬天,也可以是比喻义,指自己经受“挫折、失败、痛苦”的日子。

“希望”考查的是考生的一种美好的愿望,这个期盼可以是对某个人、某个事物、某件事情的期盼,比如:对栽种的花开的期盼,对获得一份心爱的礼物的期盼,对外出打工的父母回家的期盼等等,可以是对生活中的各种美好的事情和事物的期盼。

二、立意。

“寒冬里的希望”体现了在期盼过程中的种种艰辛、种种困难和在漫长的过程中所带给考试的心理感悟。

该命题考查的重点是“寒冬”,突出考查考生在艰难的环境中,对整个期盼的过程的心理描写和对内心情感的表达。

可以写亲情、友情、师生情,甚至是陌生人的关心与帮助等,从中感受到了人间的真情。

三、构思。

文体适合写成记叙文。

可以写老师的谆谆教导、朋友真诚的帮助和鼓励、父母无微不致的关爱感动了“我”,给了“我”希望;也可以写“我”所见到的人与人之间互相宽容、互相理解、互相关爱的美好的社会现象感动了“我”,让“我”心怀希望。

“希望”肯定会引出相应的心理变化,所以文章中一定要有大段的心理刻画,当然其他的细节描写方式也可以酌情使用。

可以在文前加一段优美的文字作为题记;也可以在文章中加入几个相得益彰的小题目;也可以把一般人使用的第三人称写法改为第一人称,等等。

押广东卷第18题 作文-备战2023年中考语文临考题号押题(广东卷)解析版

押广东卷第18题 作文-备战2023年中考语文临考题号押题(广东卷)解析版

押广东卷第18题作文广东中考作文题真情、成长、美三大母题(真情:亲情、友情、师生情、故乡情、温情)(成长:成长过程中经历的事、需要的品质)(美:自然风光美、文化艺术美)一直没变,但命题方式和角度从十年固定不变到近四年逐步探索新路径,材料作文,命题半命题作文,书信格式,给出结尾,给出开头等等,审题从低难度到逐渐过度到多角度多层次思考。

2022年广东中考作文以“我不由得加快了脚步”为开头,题目自拟,写一篇文章。

源自统编教材七下的课文《紫藤萝瀑布》,学生很容易找到熟悉感,充分体现了“课内长筋骨,课外长血肉,生活长见识”的大语文观。

强调以“我”为主体,学生应从个人的生活经验来选取写作素材,抒写真情实感,彰显学生的自信、乐观、对待问题的积极态度。

(一).用心体味生活经历中蕴含的情理。

每一个人从出生开始就是一个独立的个体,如果有人为你无私奉献,那必有原因:父母的付出自觉自愿、无怨无悔,是因为他们对你的爱发自内心、没有条件;朋友的帮助,是因为他们重视这份友情;老师的苦口婆心,是因为你们师生一场,责任使然;与同学产生分歧、矛盾,如何面对、怎样化解,你的处理方式也包含着一份“情”或一份“理”这些看似平常小事中包含的“味道”。

你需要用心去思考去琢磨、体会人与人之间蕴含的各种感情,发现其中的道理。

(二).用心思考热点事件带来的启示。

我们不但要用眼睛去看生活,还要用大脑去思考生活,从我们感兴趣的生活入手,确定做人的原则、处事方式,树立人生的信念,不断挖掘积累写作素材,提炼出一些有价值的观点或话题,让自己的思想立起来,这样写作时就需要我们运用智慧,调动大脑中的素材库,选择从什么角度切入进去,从哪里走出来,透过错综复杂的表象,探究其背后的原因和道理。

把握时代脉搏,立意高屋建瓴。

可关注重要主题:继续奋斗、命运共同体、圆梦小康、创新者胜、文化传承、厉行节约,奏响时代主旋律,让立意站得更高。

(三).关注自我,以“我为圆心”初中语文课程标准对写作明确强调:“写作要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年中考语文材料作文复习题
1.阅读下列材料,按要求作文。

日本作家村上春树说:“仪式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


民国才女林徽因,每次在夜间作诗前都要做足仪式感:沐浴焚香,一盏茶,一把琴,一本线装书。

《小王子》里说:仪式感,就是使某一天与其他日子不同,使某一刻与其他时刻不同。

在这个人心浮躁的社会,多少人缺失了对生活的仪式感。

拥有仪式感,能让你放大每一种情绪,让缱绻在岁月中的日常琐碎,变成充满感动的细水长流。

上述材料引起你怎样的联想或思考?请根据自己的生活经历写一篇文章。

要求:题目自拟;文体不限,诗歌除外;字数600﹣﹣800字;文中不得出现含有考生信息的人名、地名等。

【分析】本篇作文考查材料作文的写作能力。

材料作文的审题立意,一定要抓住材料中的关键信息,然后对关键信息进行综合分析,最后得出材料的立意。

就本则材料而言,其中的关键信息是:“仪式感”,这个“仪式”的意思是:举行典礼或大会的程序和形式。

而“仪式感”是人们表达内心情感最直接的方式。

从材料内容综合来看,题意为:生活中人们缺少了表达内心情感最直接的方式。

也就是说,生活中我们要注重自己内心情感表达,要拥有仪式感。

这种内心情感可以是:对父母的感恩不能只放在心中,要大声说出来。

或者是:对老师的感激之情,要直接说出来;还可以是:对祖国母亲的感恩,要大声唱出来等。

如写记叙文,可以写一个关于拥有仪式感或是找回失去的“仪式感”的故事。

议论文则可以就现在人们“仪式感”缺失这一现象,发表自己的见解或看法,以提示人们拥有“仪式感”的必要性。

【解答】【范文】
生活中需要仪式感
生活中需要仪式感,它让平淡无奇的岁月增添了几分色彩与浪漫,更是让这一天与其它日子不同,这一时刻与其它时刻不同。

仪式感就是种小确幸,村上春树说过:“如果没有这种小确幸,人生只不过是干巴巴的沙漠而已。


记得是去年圣诞节,收到了一个寄给我的包裹。

我惊喜地发现这是曾经小学的好朋友送的,袋子里有几包小零食,一块雪花形香皂,一个圣诞小挂饰与一张明信片。


信片上熟悉的字迹透露着对我的思念,上面四个字“圣诞快乐”更是牢牢印在我的心中。

即使已好久不见,可她用这种方式让这个圣诞变得温暖无比,更让我知道友谊长存。

直到现在,那个小挂件仍挂在我的书桌前。

爱的仪式感也是非常重要的,它表示了对彼此的重视,还有用心的程度。

我的一个堂哥曾干过一件很浪漫的事。

他带着女朋友与家人一起以出去玩为理由,来到了乡下一个风景区进行秘密求婚。

当他拉着女朋友来到一堵用布盖着的墙前,一拉红布巨大的鲜花墙出现在眼前,上面用红色花瓣点缀的“iloveyou”格外引人注目。

一按按钮,音乐与全息投影同时启动,投放着他俩所有的照片。

只见他单膝跪地,一只手摸出一枚戒指,钻石在阳光下反射出五颜六色的光。

在说完准备的一大段话后,女孩早已热泪盈眶,猛然点头投入堂哥的怀抱。

现在的他们早已步入婚姻的殿堂,甚至有了一个可爱的小宝贝,还是时常能在朋友圈里瞧见他们秀恩爱的记录。

对于他们来说,那绝对是五十年以后也会铭记在心,可以说出当天细节的美好回忆。

我有两个很好的姐妹,如今我们已认识八年了,友谊也一直保持到了现在,这么多年,我们不乏吵吵闹闹甚至存在一些小心思与背后的坏话,可她们的确是吵不走骂不散的人。

现在的我们不在同一个学校不在一个班,仅靠微信上保持联系。

家中的房间里有一块小小的照片版,上面挂着与她们的合照,和她们写来安慰人的纸条与贺卡,每当看到这个,我就觉得她们离我好近,好似以前一样天天呆在一块。

你们不在我身边时我用照片想你们,就是爱与思念里最好的仪式感。

摘一束鲜花,自己修剪再插进精美的花瓶,摆在餐桌上;又或是好好打扮自己,像赫本一样优雅吃完每一份早餐。

这些都是一种仪式感,令人幸福的仪式感。

生活中需要仪式感,表达着背后的爱意,更是令这平淡无趣的岁月增添一份值得回忆的小确幸。

【点评】文章开头就直接提出本文主题,并且阐述了这种“仪式感”对于生活的重要意义。

文章主体部分作者从“仪式感”的定义:“仪式感就是种小确幸”,以及“爱的仪式感”的重要性。

这两个方面来进行充分论述,并用自己亲身经历和身边的事作为论据,使文章主题更加明确。

最后的段落对“仪式感”进行了更加完美的阐释,使读者更好地理解“仪式感”这一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