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大学《盆景学》复习资料
西南大学网络教育0677盆景装饰期末考试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0677盆景装饰一、1、1)符合植物自然生长规律2)借鉴同类艺术创作的艺术手法(1)重视线条的应用(2)高低错落,参差有致(3)虚实结合,刚柔相济、疏密有致、浓淡适宜、留空白(4)呼应关系(5)对比关系(6)宾主关系3)讲求意境,寓意于花,更赋命题(1)意境(2)寓意于花(3)作品的命名与意境的表达2、1)丰富多样的插花素材2)东西文化交融而不失民族特色3)新奇的插制技巧层出不穷4)灵活、自由、多样的表现形式5)广泛与深刻的创作题材3、制作沙漠盆景最好选用浅黄色或土红色的浅口山水盆,盆中填人黄沙。
常用的造型嘉对峙式,也可用其他式。
石料可选用千层石,从立面构图来说常做成横山式,以表现沙活的风蚀地貌。
安排好山石位置后,接着把黄沙整理成高低起伏、大小相间的沙丘,还可用细塑料管含在口中吹风,把沙面吹成起伏不平的沙浪。
吹风时要从一个方向吹出,风向雪与岩石的风蚀方向一致。
最后进行点缀,或在岩石间、沙丘低洼处栽几丛耐旱的小型植物(石莲花、佛甲草等),配植的植物宜少而稀,使荒凉的沙漠略有生机即可。
或在盆中近大远小地点缀几只骆驼或一二个游人,身后留下一串足迹,使人如闻驼铃声声。
沙漠盆景还可在沙中埋下一块浅绿色的玻璃,露出一部分,做成湖泊状,再在四周布置一些绿色小植物,在稀疏的植物中点缀些小白石,远望去就是一片“沙漠绿洲”的景象了。
4、--1、劈用利器大刀阔斧地劈斩树干等处需要加工部位,或将主干对劈剖开,造成伤变是塑造古树的一种造型手段。
但会留下刀斧痕迹及伤面刻板的弊端。
2、凿刻凿干、枝造成起伏凹凸等变化。
处理不当则人为刻痕明显。
3、雕用雕刻刀雕镂木质部,使不尽如人意处更自然合理。
4、刻刻与雕内容相似,技法各一,用刻刀精雕细刻进一步塑造树木枝干,符合自然法式,有古枯之意,特别是皮层伤口四周刻平利于愈合。
5、撕用手钳撕塑造部位的树皮或木质部纤维,使枝干苍劲自然。
6、击在表皮处用锤等钝器磕碰,作物理刺激形成伤变,碰后愈伤后会形成“树瘤疙瘩”,使树干古朴奇特。
盆景学期末试题及答案

盆景学期末试题及答案试题一:1. 盆景是一种艺术形式,它的主要特点是什么?2. 盆景的种植技巧有哪些?3. 盆景养护的注意事项有哪些?4. 盆景的历史起源是哪个国家?5. 请简要介绍一种常见的盆景植物及其特点。
试题二:1. 盆景的发展历程是怎样的?2. 盆景艺术所追求的审美原则有哪些?3. 盆景的风格有哪些?请选择一种风格进行详细描述。
4. 盆景在现代社会的意义是什么?5. 请谈谈你对盆景的了解与感悟。
试题三:1. 盆景的选材有哪些要求?2. 盆景的造型方式有哪些?请分别举例。
3. 盆景设计中如何处理好植物与盆景容器的关系?4. 盆景如何进行修剪和塑造?5. 盆景展示时的布局与摆放技巧有哪些?答案一:1. 盆景的主要特点是小巧玲珑、富有艺术性、还原自然景观、具有空间感和层次感。
2. 盆景的种植技巧包括选择合适的盆器、合理培土、控制浇水和施肥、注意光照和温度的影响、疏密植株和修剪等。
3. 盆景养护的注意事项包括避免过度浇水或过度施肥、防止盆土过于湿润、防虫害、注意保持适宜的湿度和温度、定期修剪并进行适度的整形造型。
4. 盆景的历史起源可以追溯到中国,古代中国就有盆景的种植与艺术塑造,后来传播到世界各地。
5. 一种常见的盆景植物是榕树盆景。
榕树盆景具有长寿、耐旱、耐阴的特点,树干粗壮、树叶翠绿,常用于树形盆景和景观盆景的制作。
答案二:1. 盆景的发展历程可以大致分为古代、近代和现代三个阶段。
古代中国是盆景艺术的起源地,近代盆景的发展在日本得到迅速推广,而现代盆景已经形成了多元化的发展趋势。
2. 盆景艺术追求的审美原则主要包括自然、和谐、对称、变化、永恒等。
它要求盆景作品与自然景观相呼应,形成一种和谐的美感,同时在形态和色彩上追求对称与变化,表达永恒的生命力。
3. 盆景的风格包括山水盆景、森林盆景、陈设盆景、雅致盆景等。
其中,山水盆景是最为常见的一种风格,它通过巧妙地摆放植物和修剪形态,使其呈现出山水画中的自然景致。
《盆景学》试题及答案

西南大学《盆景学》网上作业题答案汇总一、填空题1、国际上的盆景是起源于中国的,两者在造型及欣赏上有一定的区别,国际盆景着重于形象美,中国盆景除此外还重视(意境美)2、下列属于出土的盆景中,属于唐朝时期的盆景的是(山水盆景式的三彩砚)3、元代有个和尚极力提倡盆景小型化,称之为“些子景”,那时盆景向小型化发展,实现了体量的飞跃,这个和尚是(韫上人)4、自然大树型是某地方流派的代表形式,该流派是(岭南派)5、清代标志着盆景在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成熟的一本书是(),作者为()。
答案:《浮生六记》、沈三白6、树桩盆景讲究露根、讲究悬根露爪、川派有(盆树无根如插木)的谚语。
7、有一种石材叫(),产于长白山天池周围地区及火山附近,质地细密疏松,能浮于水面;石材()主要产于云贵高原等地,由石灰岩溶洞中的碳酸氢钙溶液遇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变成碳酸钙形成,其性质外坚内松。
答案:水浮石(浮水石)、钟乳石8、文人树又称"高飘画意”型是()首创的。
( A:岭南派)9、盆景施肥的原则是()。
( A:薄肥多施)10、从目前盆景界来看,首先主要选用的树种主要是()。
(D:松柏)二、选择题1、石材特点是有关硬质石材的有(BD)A:往往具有吸水性B:石感性强C:容易生长青苔D:不易风化E:制作中易于雕凿2、宋代出现的论述盆石的专著有(ACD)A:《宣和石谱》B:《石谱》C:《渔阳公石谱》D:《云林石谱》E:《素园石谱》40、下列石材属于软质石材的是(CD)A:千层石B:英石C:芦管石D:沙积石E:太湖石3、下列石材属于硬质石材的是A:芦管石B:沙积石C:太湖石D:千层石E:英石4、通过考古,发现了东汉一种类似于盆载艺术的组合展示形式,为以后盆景成熟的展示形式起到了很大的启发作用,那么这种形式组成部分有(ACD)A:“景B:“树C:“盆” D:“几架E:“石5、下列石材特点是关于软质石材的有(BE)A:往往不具吸水性B:石感性不强C:制作中往往以拼接组合为主D:不易风化E:容易生长青苔6、关于流派的划分说法很多,其中有个五大流派之说,是说我国盆景可以大致分为五个流派,下列地方盆景属于该五大派的有(ACE)A:岭南盆景B:香港盆景C:上海盆景D:中州盆景E:扬州盆景7、下列流派中在树桩盆景制作中利用棕丝进行蟠扎的有(BDE)A:海派B:苏派C:岭南派D:川派E:扬派8、金属丝蟠扎时,操作正确的选项是(BDE)A:金属丝的长度应为所要蟠扎的主干长度的2倍左右B:金属丝缠绕时,为控制缠绕密度,应与树干成45度角C:缠绕时,要由上向下,由细而粗的顺序D:金属丝解除时,应自上而下,自外向里,小心操作勿伤枝叶E:如果枝干较粗金属丝较细时,可采用双丝缠绕三、判断题1、徽派的代表形式是游龙式(∨)2、“严整而富于变化,清秀而不失壮观”的盆景风格指的是扬派(∨)3、日本的树桩盆景主要特征表现为舍利干(∨)4、金属丝蟠扎材料中,国内多应用的材料是铁丝(∨)5、树桩在上盆时,要将事先筛好的盆土放入盆内,放在盆底的是大粒土(∨)6、把树木造型成各种各样书法形式,叫书法盆景,如"福如东海,寿比南山”,这种书法盆景常见于云南(∨)7、盆景浇水次数因季节而定,一般来说浇水次数最少的季节应该在秋天(×)8、有关盆景浇水的说法正确的是盆土不干不浇、浇则必透(∨)9、盆景园中对配置的植物要求恰当的是枝叶纤细(∨)10、将盆树幼苗在主干幼嫩时在基部打结,这种造型而成的形式是疙瘩式(∨)四、问答题、详细回答三角枫斜干式盆景的制作过程?三角枫斜干式盆景的制作①三角枫在刚刚萌芽时,栽植成活率最高。
盆景学复习材料

第一章绪论1、盆景定义所谓盆景,是在我国盆栽、石玩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以树、石为基本材料在盆内表现自然景观并借以表达作者思想感情的艺术品。
2、盆景的几层含义①盆景起源于中国;②其反映了盆栽、石玩与盆景的内在联系③盆景的基本材料是树、石;④盆内的自然景观,既包括了树桩盆景,又包括了山水盆景和树石盆景;⑤阐明了盆景是一种艺术品。
3、盆景艺术的特点①盆景艺术的世界性②盆景艺术的边缘性③盆景构图的复杂性④表现技巧的概括性⑤盆景创作的连续性⑥美感的可变性⑦艺术风格的多样性⑧浓厚的趣味性4、盆景的效益是指盆景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生态效益5、盆景艺术的学习方法①学习传统,提高技能②向外国盆栽学习,汲取精华③研究大师的作品,学习创新的方法④师法自然,胸罗万象⑤谈谈景外功夫⑥甘淡泊,远功利第二章中国盆景史1、园林与盆景之间的关系园林在盆栽之后。
“因为园林的营造需要相当富裕的资力,即一定的社会经济基础和相当的土木工事,即一定的生产力发展水平。
”(汪菊渊《园林史》)而盆景艺术比园林简单易行,用不着花费多大财力、人力,从事实来看也是如此,盆栽的出现比园林的出现早的多。
2、盆景形成的主要思想基础和技术因素自然审美观、陶瓷技术、园艺栽培技术与山石爱好风习▪1)盆景艺术起源的思想基础——自然观的形成与发展▪2)盆景盆钵制作的条件——陶瓷技术的发展▪3)植物盆景形成的基础——园艺栽培技术的发展▪4)山石盆景形成的基础——爱石风习的形成与发展3、汉代盆景的艺术风格和特点①形式上出现了在盆内(缶内)表现自然景观的艺术品即真正的盆景形式。
②内容上丰富多彩,既有树木,又有亭台楼阁、人物鸟兽,内容反映了自然美与生活美。
③汉代盆景以缶为容器④技法上应用了“缩龙成寸”(缩地之方)、“咫尺山林”的艺术手法,已经开始把画意注入到盆景中。
盆景起源于新石器时代成熟于汉代4、唐、宋盆景的特点唐代盆景的特点:▲诗情与盆栽的联系,又受魏晋南北朝写意山水画的影响,使盆栽产生了画意;▲盆景被赋予了诗情画意。
盆景学

1、盆景:所谓盆景,是在我国盆栽、石玩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以树、石为基本材料在盆内表现自然景观并借以表达作者思想感情的艺术品。
2、盆景艺术的特点:盆景艺术的世界性、盆景艺术的边缘性、构图的复杂性、表现技巧的高度概括性、创作的连续性、美感的可变性、艺术风格的多样性、浓厚的趣味性3.彭春生认为:盆景起始于7000年前的新石器时期(最早的证据)4. 新石器时期-草木盆栽 (盆景最初形成)5.汉代木本盆栽汉代可谓我国盆景形成的关键时期,在这个时期里既完成了草木盆栽向木本盆栽的转化,又实现了原始盆栽向艺术盆栽-真正盆景的转化.然而出于欣赏需要,出现了有景有盆、有几架配合的艺术形式,无疑为以后盆景“一景二盆三几架”统一艺术整体打下了基础,或者说这种形式对日后盆景的发展起到了很大的启发作用。
6.唐代盆栽、盆池、小滩及赏石当时盛行的玄学引导士大夫从自然山水中寻找人生的哲理与趣味,这种风气促进了我国山水诗和山水画的形成与发展,进而也促进了盆景艺术的发展,盆景艺术开始向诗情画意的方向飞跃。
7.元代些子景(微型盆景)体量的变化乃至元代,制作盆景,才大力提倡小型化,并实现了体量小型化的飞跃。
8.明代盆景特点及发展明清是我国盆景史上发展的又一个重要时期,在这一时期内,盆景理论和制作的专著纷纷问世,盆景技艺亦趋成熟。
在苏杭一带,盆景得到了大普及。
在盆景理论上,对盆景树种、石品都有了较系统地论述。
可以说在明清时期我国盆景理论是一个飞跃的时期。
在盆景类别形式上,至清代,更加多样,除山水盆景、旱盆景、水旱盆景外,还有带瀑布的盆景及枯艺盆景。
可以说是我国盆景理论在清代得到了全面的发展。
9.盆春生系统分类法类-亚类-型-亚型-式-号六级分类系统。
将中国盆景分为三类、若干亚类、五型、七亚型、若干式、五个号。
类:依据取材不同而把盆景分为三大类:桩景类、山水类、树石类。
亚类:桩景类按观赏特性分为松柏亚类、杂木亚类、观花亚类、观叶叶类、观果亚类。
盆景学复习

盆景学复习第一章1盆景定义答:盆景是在我国盆栽、石玩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以植物和山石为基本材料在盆内表现自然景观并借以表达作者思想感情的艺术品。
2盆景艺术的边缘性答:园林艺术,文学艺术,绘画艺术,雕塑艺术,陶瓷艺术,根雕艺术,园艺栽培艺术,书法艺术3构图的复杂性(填空)答:立体的画,四维空间艺术4创作的连续性(简答)答:盆景(尤其是桩景)是有生命的而在盆景这个有生命的艺术品中,树木的各个年龄阶段,其外部形态表现完全不同,艺术效果也很不一样,因而决定了其创作过程也就连年不断地进行。
艺术品,因而决定了盆景创作的连续性。
桩景的生命过程也就是桩景的连续创作过程。
5盆景的社会效益(简答或论述)答:①增进友谊②丰富文化生活③普及知识6盆景生态效益答:①绿化②美化③改善生态环境的生态效益第二章1起源新说p15答:彭春生研究认为:盆景起始于7000年前的新石器时期, 物证是浙江余姚河姆渡考古,陶片绘有盆栽万年青图案。
2盆景最初形式------草本盆栽3汉代木本盆栽(填空)答:汉代:出现了有景、有盆、有几架的艺术形式,奠定了“一景二盆三几架”的盆景格式。
4山水盆景起源于安平,东汉5唐代盆景的特点p22??????答:(1)因唐宋诗人杜甫、王维、韩愈、李贺、苏轼、范石湖等沟通了诗情与盆栽的联系,受魏晋南北朝写意山水画的影响,使盆栽产生了画意;(2)盆景被赋予了诗情画意。
形成意境飞跃的阶段!(3)唐代对盆景的鉴赏能力:已懂得了欣赏其刚劲之美;(4)对石头品评强调了形、声、神、韵统一美,协调美;(5)“瘦、漏、透、皱、丑”的品评标准已见雏形。
(6)盆景逐渐由民间进入上层社会成为宫廷奢侈品。
(7)盆景此时开始随佛教传入日本。
6宋代有了对盆景的提名之举7元代些子景,微型盆景p288明清盆景的特点及发展答:特点:(1)盆景著述飞跃阶段,主要特点是有关盆景的理论和制作的专著不断出现。
(2)盆景的技艺在明清已趋成熟,在苏杭一带,盆景得到大普及。
西南大学《盆景学》复习思考题及答案

(0637)《盆景学》复习思考题一、单项选择(每空1分)1.相对于我国的“盆景”这一称呼,在日本称为【】A.“盆栽”B.“石玩”C.“赏石”D.“盆玩”2.唐朝时期盆景最大的特点是【】A.出现了艺术盆栽B.实现了盆景的小型化C.盆景制作往往以明画为范本D.实现了向诗情画意方向的飞跃。
3.元代时期盆景最大的特点是【】A.出现了艺术盆栽B.实现了盆景的小型化C.盆景制作往往以明画为范本D.实现了向诗情画意方向的飞跃4.树桩盆景是表现自然界古树名木的盆景类型,又分为传统意义的规则型和代表现代发展方向的自然型,下列流派中属于自然流派的是【】A.岭南派、海派B.岭南派、扬派C.徽派、海派D.川派、苏派5.1972年在陕西乾陵发掘的章太子墓甬道东壁上绘有一侍女,双手托着一盆景,墓主章怀太子所处的朝代是【】A.汉代B.宋朝C.唐朝D.明朝6.注重对干枝的造型,干形有掉拐、对拐、滚龙抱柱等形式的盆景流派是【】A.川派B.苏派C.扬派D.海派7.六台三托一顶是一种传统树型,端庄平稳,层次分明,称为“十全十美”。
首创这种形式的流派是【】A.川派B.苏派C.扬派D.海派8.长江流域的流派首先选用的树种主要是松柏,但是有的地方的盆景不选用松柏类树种制作树桩,该地方流派是【】A.海派B.岭南派C.浙派D.通派9.过去特别强调从幼苗培养成树桩的是下列哪个流派【】A.岭南派B.苏派C.扬派D.海派10.岭南派的一个和尚素仁,是岭南代表盆景大师。
他创作出了一种树桩盆景形式,是岭南派的代表形式,该形式是【】A.大树型B.文人树C.木棉型D.悬崖型11.岭南派是我国的传统艺术流派,下面形式中有一个是该流派的代表形式,为【】A.游龙式B.对拐C.方拐D.大树型12.岭南派采用的造型手法,完全是修剪态形,树形树叶比例恰当、上下均衡。
该造型手法是【】A.精扎细剪B.粗扎细剪C.金属丝缠绕D.蓄枝截干13.徽派是在种植盆景花木的基础上发展的,其盆景树桩最有名的树种是【】A.黄杨B.九里香C.梅D.对节白腊14.金属丝蟠扎材料中,使用前须进行退火处理的是【】A.铅丝B.铜丝C.铝丝D.铁丝15.扬派树桩整形根据中国画“枝无寸直“的画理,使枝条蛇形弯曲,叶片平行而列。
《盆景学》试题及答案

西南大学《盆景学》网上作业题答案汇总一、填空题1、国际上的盆景是起源于中国的,两者在造型及欣赏上有一定的区别,国际盆景着重于形象美,中国盆景除此外还重视(意境美)2、下列属于出土的盆景中,属于唐朝时期的盆景的是(山水盆景式的三彩砚)3、元代有个和尚极力提倡盆景小型化,称之为“些子景”,那时盆景向小型化发展,实现了体量的飞跃,这个和尚是(韫上人)4、自然大树型是某地方流派的代表形式,该流派是(岭南派)5、清代标志着盆景在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成熟的一本书是(),作者为()。
答案:《浮生六记》、沈三白6、树桩盆景讲究露根、讲究悬根露爪、川派有(盆树无根如插木)的谚语。
7、有一种石材叫(),产于长白山天池周围地区及火山附近,质地细密疏松,能浮于水面;石材()主要产于云贵高原等地,由石灰岩溶洞中的碳酸氢钙溶液遇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变成碳酸钙形成,其性质外坚内松。
答案:水浮石(浮水石)、钟乳石8、文人树又称"高飘画意”型是()首创的。
( A:岭南派)9、盆景施肥的原则是()。
( A:薄肥多施)10、从目前盆景界来看,首先主要选用的树种主要是()。
(D:松柏)二、选择题1、石材特点是有关硬质石材的有(BD)A:往往具有吸水性B:石感性强C:容易生长青苔D:不易风化E:制作中易于雕凿2、宋代出现的论述盆石的专著有(ACD)A:《宣和石谱》B:《石谱》C:《渔阳公石谱》D:《云林石谱》E:《素园石谱》40、下列石材属于软质石材的是(CD)A:千层石B:英石C:芦管石D:沙积石E:太湖石3、下列石材属于硬质石材的是A:芦管石B:沙积石C:太湖石D:千层石E:英石4、通过考古,发现了东汉一种类似于盆载艺术的组合展示形式,为以后盆景成熟的展示形式起到了很大的启发作用,那么这种形式组成部分有(ACD)A:“景B:“树C:“盆” D:“几架E:“石5、下列石材特点是关于软质石材的有(BE)A:往往不具吸水性B:石感性不强C:制作中往往以拼接组合为主D:不易风化E:容易生长青苔6、关于流派的划分说法很多,其中有个五大流派之说,是说我国盆景可以大致分为五个流派,下列地方盆景属于该五大派的有(ACE)A:岭南盆景B:香港盆景C:上海盆景D:中州盆景E:扬州盆景7、下列流派中在树桩盆景制作中利用棕丝进行蟠扎的有(BDE)A:海派B:苏派C:岭南派D:川派E:扬派8、金属丝蟠扎时,操作正确的选项是(BDE)A:金属丝的长度应为所要蟠扎的主干长度的2倍左右B:金属丝缠绕时,为控制缠绕密度,应与树干成45度角C:缠绕时,要由上向下,由细而粗的顺序D:金属丝解除时,应自上而下,自外向里,小心操作勿伤枝叶E:如果枝干较粗金属丝较细时,可采用双丝缠绕三、判断题1、徽派的代表形式是游龙式(∨)2、“严整而富于变化,清秀而不失壮观”的盆景风格指的是扬派(∨)3、日本的树桩盆景主要特征表现为舍利干(∨)4、金属丝蟠扎材料中,国内多应用的材料是铁丝(∨)5、树桩在上盆时,要将事先筛好的盆土放入盆内,放在盆底的是大粒土(∨)6、把树木造型成各种各样书法形式,叫书法盆景,如"福如东海,寿比南山”,这种书法盆景常见于云南(∨)7、盆景浇水次数因季节而定,一般来说浇水次数最少的季节应该在秋天(×)8、有关盆景浇水的说法正确的是盆土不干不浇、浇则必透(∨)9、盆景园中对配置的植物要求恰当的是枝叶纤细(∨)10、将盆树幼苗在主干幼嫩时在基部打结,这种造型而成的形式是疙瘩式(∨)四、问答题、详细回答三角枫斜干式盆景的制作过程?三角枫斜干式盆景的制作①三角枫在刚刚萌芽时,栽植成活率最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盆景学第一章绪论一、盆景概念:盆景是在我国古代石玩、盆载基础上发展而来的,是大自然山水胜境和古树名木的缩影,是以树、石为创作素材,通过艺术加工和精心管理,将自然古树或山水胜境浓缩于盆盎之中,集中典型地再现大自然神韵的一种艺术。
盆景是以盆为纸,以树木、山石为材料,将诗、画、园艺、美学、雕塑、制陶等交融在一起而成的造型艺术。
它是运用“缩地千里”、“以小见大”、“以少胜多”等艺术手法.盆景是美学、文学和科学的综合体;中国盆景,被誉为“无声的诗、立体的画、活的雕塑”。
二、盆栽、石玩与盆景的内在联系:盆景是在盆栽和石玩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
盆栽:盆栽最早的历史记载是说在河姆渡新石器时期的遗址中,出土了两块刻有草本盆栽图案的陶器块,一块石五叶纹陶块,一块石三叶纹陶块。
石玩:我国赏石文化传统历史悠久,到宋代,石玩发展到极其鼎盛的时期.宋徽宗经营寿山艮岳,这一人工山水园林,里面设置大量假山石头,收集了天下奇石,收此影响民间也盛行石玩风气.大画家米芾提出论石美学标准达到很高的理论高度:透:石块里有孔道,可以相互通达/漏:有洞眼,可通过视线/瘦:有棱有角,不臃肿/皱:表面纹理丰富,不光滑在盆栽和石玩不断发展完善、艺术化的过程中,就发展成了盆景,也因为这两个基础,盆景发展现在两种基本形式:树桩盆景和山水盆景.盆景是一种艺术品,与盆栽有着本质的区别:1、盆景是一种艺术品,而盆栽不进行艺术造型,只进行简单的修剪或不修剪。
2、桩景不仅要进行艺术造型,在操作上较为复杂,要求形式丰富。
3、植物材料的选择上,盆景植物选择要求标准很高.4、用盆上的要求不同.三、盆景的意境美,要达到一种艺术美享受:中国盆景不仅欣赏形象美(源于自然),同时欣赏意境美(高于自然),达到艺术美的享受。
中国创作、欣赏盆景,一在欣赏形象美,同时欣赏意境美。
四、盆景的艺术性特点:1、盆景艺术的世界性2、盆景的边缘性:学习盆景需要多方面的素质,它作为园林艺术的一部分,跟园林艺术一样,是多种艺术结合在一起的结晶,跟很多艺术都有联系,我们叫它边缘艺术。
园林艺术、文学艺术、绘画艺术、雕塑艺术、陶瓷艺术、书法艺术、园艺栽培艺术。
3、盆景创作的艺术性4、盆景的中国性5、其他艺术特点:构图创作的复杂性、表现技巧的高度概括性、创作的连续性、艺术风格的多样化、浓厚的趣味性、盆景艺术的自然性(虽由人作,宛自天开)五、盆景的效益:1、社会效益:为国争光,促进国际间的交流合作、陶冶情操、丰富生活,为精神文明建设服务、科普的活教材2、经济效益:盆景最大的优势就是搞附加值,用的成本很低,用的原材料是廉价的树桩和石料,但创作完成后的价值是很高的。
3、生态效益:盆景可以绿化和美化环境,可以改善生态环境.第二章中国盆景史一、盆景的历史发展1、盆景发展的历史连续性:今天的盆景,作为传统艺术的盆景,是在历史基础上发展来的,在长久的历史发展中不断地成熟,它作为一种传统的文化,跟它的历史联系更是非常密切.现在不能离开历史去孤立地搞盆景创新,在历史中,我国的盆景艺术家们总结出来的一个系列的盆景艺术理论体系,对现在以后的盆景发展都有深远的影响。
2、盆景的“雏形”时期———汉代盆景:在汉带,缶景的出现和盆、景、几架三位一体成熟展示形式的出现,形成了一个盆景“雏形”时期。
汉代出现了盆、景、几架成熟展示形式。
河北望都东汉考古中发现了类似盆栽的插花虽然它不具有盆景特点,但是却展示了一种现在成熟艺术盆景展览应用的展示形似,“盆、景、几架”三位一体展示形式。
3、唐代盆景----诗情画意盆景:在唐朝已经基本具备了桩景、山水盆景、附石盆景、水旱盆景石供几大类别,还有娴熟的攀扎和修剪技术。
也因为有着级高的诗词成就,盆景就达到了诗情画意、情景交融的很高的艺术境界,把文人诗情画意写进了盆景,形成了文人构思的写意山水盆景形式.4、跟山水画结合更加密切的宋代盆景:宋代盆景是在唐代盆景的基础有所发展,将宋代绘画理论更加应用进了盆景之中,提高了盆景艺术;出现了对盆景的题名;桩景与山水盆景的区别更加明确了;在桩景方面,植物有了分类,出现了“十八学士”的记载;制作技巧上有了“根艺”(枯艺)。
宋代绘画艺术的发展促进了盆景的发展。
赏石文化得到极大的发展,无论是宫廷和民间,以奇树怪石作为观赏品,已蔚然成风,宋代是中国古代赏石文化的鼎盛时代。
以书画两绝而闻名于世的北宋米带(字元肆)是11世纪中叶中国最有名的藏石、赏石大家。
唐代的盆景尽管已有多种形式,但是很不成型,到宋代才形成鲜明特色的山水盆景和树桩盆景两大类别。
我国盆景大约在南宋时期,传到日本的。
5、元代些子景的出现:元代盆景向小型化发展,创意独特。
这对盆景的大力普及和推广起到了促进作用。
元代统治时间不长,不到100年,并且统治者重武轻文,所以在元代盆景没有得到很好的发展,仅有的记载也就是关于韫上人些子景的,但是这对盆景的影响还是很大的.我们称元代盆景为“体量的飞跃”,它是继新石器时代“上盆的飞跃”,汉代的“盆栽飞跃”,唐代“意境的飞跃”的又一次飞跃。
6、明朝盆景——成熟期盆景一:明代盆景,以名画为范本,以鉴赏盆景为雅;更趋小型化,与绘画艺术结合更加密切,意境方面十分注重画意;明间制作多以师法自然,强调虽由人作,宛自天开;制作技艺方面,很重视盘扎,并将盆景与雕塑结合在一起。
在绘画、雕刻艺术家往往也都善于制作盆景,相互借鉴、相互提高。
7、清朝盆景——成熟期盆景二:清代盆景是我国盆景发展的成熟期,盆景艺术成为庭院中不可缺少的装饰,材料丰富多彩,艺术形式更为多样,尤其是在乾隆和嘉庆时期最为兴盛,盆景艺术得到了很大的发展。
不仅培育、制作技巧有了很大的提高,而且盆景理论和制作的专著纷纷问世,苏杭一带盆景得到了普及,理论方面,对盆景树种、石品都有了较系统的论述。
清代,在苏州的盆景制作已呈流行之势,由于爱好者越来越多,出现了虎丘、光福等盆景制作基地。
专家认为《浮生六记》中关于盆景的描述,是中国盆景艺术在实践与理论及其相互结合趋于成熟的一个标志。
对树桩的选择必须悬根露爪,否则“便成插树”,在蟠干扎枝上要求飘逸自然,否则“若留枝盘如宝塔,扎枝曲如蚯蚓者,便成匠气矣”,“歪斜取势”“盘旋出枝”.扬州八怪郑板桥《盆梅》形象地展现了当时的梅花盆景艺术.嘉庆年间,玉溪苏灵著《盆玩偶录》二卷,其中以叙述树木盆景为多,并把盆景分为“四大家”(金雀、黄杨、迎春、绒针柏)、“七贤士”(黄山松、缨珞柏、冬青、银杏、雀梅、枫、榆)“十八学士”(梅、桃、虎刺、吉庆、枸杞、杜鹃、翠柏、木瓜、蜡梅、木竹、山楂、罗汉松、西府海棠、凤尾竹、紫薇、石榴、六月雪、栀子花)花草“四雅”(水仙、菖蒲、兰、菊)。
清代树桩盆景已开始从幼苗开始培育和山野采掘野生老桩进行培育加工。
采取自幼培养的方法,以利于按照需要进行造型加工。
另外盆景艺术还影响了工艺品的制作。
康乾盛世,工艺技术水平提高,出现大量以各种珠宝玉石制作加工而成的御用工艺盆景.清代盆景已经流传很广,在南方的大多数地区都很盛行,尤其是江苏、浙江、安徽、四川、广东等地区,已经成为一些因地域而不同的独特形式和艺术风格。
象扬派的云片造型,四川“曲折多变”的树桩造型,苏州的“六台三托一顶”,徽州的“游龙弯”等传统成熟的形式都是在清朝形成和流行的。
建国早期的一些盆景艺术家都是在清朝成熟的盆景艺术的熏陶下成长,以至我们这们艺术现在还能兴盛发展。
二、发展中的现代盆景1、近现代盆景简史:从1949年到现在,盆景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恢复发展阶段、停滞阶段和大发展阶段(建国后发展方针——百花齐放,百家争鸣)2、发展中的现代盆景:文革后,盆景艺术迎来了自己的春天,发展十分迅速,盆景协会成立,各种盆景展览不断进行。
盆景报刊和有关书籍大量问世。
从1979年开始,全国性盆景展以及到国外办盆景展,几乎每年都有,这对盆景的发展起了促进作用。
各种层次的盆景展览层出不穷,全国性的主要展览分别于1979、1985、1989、1993、1997、2001、2003年在北京、上海、武汉、天津、扬州、苏州、福建泉州举行。
1979年在北京北海公园举办首次盛大的全国盆景艺术展览.1985年上海虹口公园联合主办,有2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77家单位参加的第一届中国盆景评比展览.1989年国盆景评比展览中国花卉盆景协会、湖北省、武汉市花卉盆景协会群芳馆举办有83个城市参加的第二届中国盆景评比展览.1994年第三届中国盆景评比展览在天津盆景园举办.1997年第四届中国盆景评比展览在杭州瘦西湖公园举办.2001年在苏州虎丘风景区举办第五届中国盆景评比展览.第六届中国盆景评比展览于2003年由中国风景园林学会、福建省建设厅、泉州市政府主办.现代盆景的特点:1、规模大、内容多,树种多。
2、地方风格,乡土气息更弄。
3、新的流派异军突起,老牌有下滑的趋势。
4、造型更具有时代气息(这是一种创新发展,具有时代要求)5、盆景理论著作更丰富。
第三章中国盆景分类第一节、树桩盆景一、盆景的分类:现存的分类方法基本都是两级分类法,根据取材与制作把盆景分为几大类型,再分成若干式,简称“类——式”法。
传统上是把盆景分为:树桩盆景、山水盆景两大类。
现存的最具体的分类将盆景具体分为:树桩盆景、山石盆景、树石盆景、花草盆景、竹石盆景、组合(微型组合)盆景、异形盆景。
特大型盆景 151厘米以上高度或盆的直径在151以上;大型盆景 81-150厘米指高度或盆的直径在101-150厘米;中型盆景 41-80厘米的高度或盆的直径在41-100厘米;小型盆景 10-40厘米指高度或盆的直径在10-40厘米;微型盆景指十厘米以下的盆景.二、树桩盆景(树木盆景)树桩盆景概念分类:可以分为规则型和自然型自然型树桩盆景:直立型(直干型)、飘斜型、曲干式、卧干型、悬崖型、临水式、提根式、连根式、附石式、丛林型、垂枝式、风吹式规则式树桩盆景:直身加冕、台式、巧云式、过桥式、二弯半、六台三托一顶、接弯吊拐、三弯九倒拐、象形式、大弯垂枝、方拐、对拐、游龙弯、扭旋式、滚龙抱柱山第二节、山水盆景一、水盆景概念:山水盆景是以山石为构体,是祖国大好河山丘壑林泉、山山水水的艺术再现,是大自然锦绣风光的缩影,具有高雅优美的意境。
其容量更大,结构更复杂,内容更丰富,跟山水绘画的联系尤其紧密,比树桩盆景更具有诗情画意。
山水盆景大多在盆中贮水,结合石才,突出滩脚、临水线,又可称水石盆景。
山水盆景中须种上株矮叶细的木本或草本植物,并缀以苔藓类植物,再放置雅致的亭、台、楼阁、舟楫、人物、鸟兽等盆景配件。
二、山水盆景的类别:水盆景根据盆面展现的不同情况及造景特点的分类为水石盆景、水旱盆景、旱石盆景及新兴的壁挂盆景、立屏盆景等几大类。
1、水石盆景:主要表现有山有水的景物,在表现上是以水石为主体,将山石置于浅水盆中,盆中贮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