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高考地理优选习题提分练第三篇热点主题练一植被1

2020高考地理优选习题提分练第三篇热点主题练一植被1
2020高考地理优选习题提分练第三篇热点主题练一植被1

热点主题(一) 植被

一、选择题

植被覆盖度反映植被的茂密程度。华北地区生态区可划分为森林生态区、草原生态区和农业生态区。图1示意华北地区的三类生态区分布,图2示意植被生长期内华北地区三类生态区植被覆盖度变化趋势。据此完成1~3题。

1.图1中代表森林生态区、草原生态区和农业生态区的分别是( )

A.甲、乙、丙B.乙、甲、丙

C.乙、丙、甲D.丙、乙、甲

2.与其他生态区相比,图2中I曲线代表的生态区突出的气候特征有( )

A.积温高B.年降水量多

C.年平均风力小D.年太阳辐射量多

3.与I、Ⅲ曲线相比,Ⅱ曲线变化趋势明显不同的原因可能是( )

A.草场过度放牧B.作物成熟收割

C.副高逐渐北移D.夏季降水增加

解析:1.C 2.D 3.B 第1题,图1中华北平原西部、北部山区,森林分布广,代表森林生态区的是乙。从森林区向内陆,降水少,为草原生态区,对应丙。平原地区对应的甲是农业生态区,分别是乙、丙、甲,C对。A、B、D错。第2题,图2中有两个峰值的曲线Ⅱ是农业生态区,6月份较低,是因作物收获。冬季林地植被覆盖率较草地高。曲线I是草原生态区、Ⅲ是森林生态区。与其他生态区相比,图2中I曲线代表的生态区突出的气候特

征有降水少,年太阳辐射量多,D对。积温较少,年降水量少,年平均风力较大,A、B、C 错。第3题,结合上题分析,与I、Ⅲ曲线相比,Ⅱ曲线变化趋势明显不同的原因可能是作物成熟收割,导致6月份植被覆盖率下降,B对。与草场过度放牧、副高逐渐北移、夏季降水增加等因素无关,A、C、D错。

下图示意我国主要植被带(①~⑩代表)的水平和垂直分布状况。读图完成4~5题。

4.最有可能代表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的是( )

A.①B.③

C.⑤D.⑦

5.图中沿箭头所示方向( )

A.水分递增B.热量递增

C.热量递增、水分递减D.热量递减、水分递增

解析:4.B 5.B 第4题,山地垂直自然带的变化与由赤道向两极的自然带变化规律一致;我国由南向北依次出现热带雨林-热带季雨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温带落叶阔叶林-针阔混交林;③可能代表亚热带常绿阔叶林。选B正确。第5题,图中箭头所示由冷到热的变化,即热量递增方向。选B正确。

林树下线是指干旱河谷地区由低至高出现的灌丛到森林的混合交错带的平均海拔。下图示意四川省北部某干旱河谷山区自然带垂直分布(图1)及林树下线1999年和2009年分布变化(图2)。回答6~7题。

6.林树下线平均海拔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

A.气压B.气温

C.水分D.光照

7.关于该地山区林树下线与坡向的关系及其原因组合正确的是( )

A.南坡高于北坡——南坡为阳坡,比北坡热量条件好

B.西坡高于东坡——西坡为背风坡,比东坡热量条件好

C.东南坡高于西北坡——西北坡为阴坡,水分条件比东南坡好

D.西南坡高于东北坡——西南坡为迎风坡,水分条件比东北坡好

解析:6.C 7.C 第6题,森林耗水量大,林树下线平均海拔的主要影响因素是水分,水分条件适宜,森林便可生长,C对。气压、气温、光照不是影响森林分布的主要因素,A、B、D错。第7题,该山区林树下线海拔南坡高于北坡,因为北坡为阴坡,比南坡水分条件好,所以分布海拔低,A错误。西坡低于东坡,B错误。东南坡高于西北坡,因为西北坡为阴坡,水分条件比东南坡好,C正确。2009年,西南坡高于东北坡,说明西南坡水分条件比东北坡差,D错误。

“银杏黄时秋意浓”,每至暮秋,银杏树便“尽换黄金甲”,当秋风袭来,遍地碎金,如梦如幻的浪漫景色吸引大量游人前去观赏。下图为我国主要银杏观赏地分布及某地银杏大道景观,据此完成8~9题。

8.湖州的地带性植被属于( )

A.常绿阔叶林B.针阔叶混交林

C.落叶阔叶林D.针叶林

9.与浙江湖州相比,辽宁丹东的银杏最佳观赏期较短,其原因是( )

A.丹东纬度高,气温低,银杏叶黄得早

B.丹东受冬季风影响大,银杏叶掉落快

C.湖州离海近,气温高,银杏叶黄得晚

D.湖州秋季阴雨天气多,银杏叶掉落慢

解析:8.A 9.B 第8题,读图分析可知,湖州位于我国的长江中下游地区,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对应的植被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故答案选A。第9题,浙江湖州位于我国的长江中下游地区,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辽宁丹东位于我国的东北地区,属于温带季风气候,由于丹东纬度较高,受冬季风影响大,银杏叶掉落快,观赏期较短,故答案选B项。

老秃顶子为辽宁省最高峰,属于长白山系龙岗支脉向西南延伸部分。下图示意老秃顶子北坡植物群落、乔木层、灌木层和草本层物种丰富度的垂直梯度变化。据此回答10~11题。

10.老秃顶子山顶部的自然带是( )

A.山地针阔混交林带B.高山草甸带

C.山地苔原带D.高山冰雪带

11.该山北坡草本植物种类在1167米以上明显多于较低海拔地区的原因是( )

A.阴坡蒸发弱,空气湿度更大

B.水土流失少,土壤更肥沃

C.冰雪融水补给多,水源更充足

D.上层植被遮蔽少,光照更充足

解析:10.B 11.D 第10题,据图可知,由于该山海拔较低,因此不会出现苔原带和冰雪带,据材料知老秃顶子北坡植物群落、乔木层、灌木层和草本层物种丰富度的垂直梯度变化,因此老秃顶子山顶部的自然带应是高山草甸带,A错误,B正确。故选B。第11题,据山地的垂直分异规律可知,高山草甸带以下依次为灌木、乔木,1167米以上植被遮蔽少,光照更充足,因此该山北坡草本植物种类在1167米以上明显多于较低海拔地区。故选D。

二、非选择题

12.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群落中物种数目的多少称为物种丰富度,一般低纬度地区的物种丰富度高于高纬度地区。山地不同坡向的热量、降水、光照、坡地面积等也会影响生物的数量,从而对物种的丰富度产生影响。

材料二湖南省物种丰富度沿海拔梯度变化图、湖南省各海拔段地形信息表。

湖南省各海拔段地形信息表

序号海拔范围面积(km2)

1 <100 51407.8

2 100~300 53971.5

3 300~500 74440.0

(1)描述湖南省物种丰富度随海拔高度的变化规律。

(2)指出湖南省平均坡度最小的海拔范围,并说明判断依据。

(3)分析湖南省1500米以上海拔段物种丰富度低的原因。

(4)湖南省大多数山地南坡物种丰富度高于北坡,试从气候条件分析其原因。

解析:第(1)题,湖南省物种丰富度随海拔高度的变化规律,要从变化趋势、最大值两方面。规律是呈单峰曲线变化。或随海拔高度增加先增多,后减少。海拔500米~600米左右物种丰富度最高。海拔500米~600米以下随高度的增加而增加,海拔500米~600米以上随高度的增加而减少。第(2)题,表中数值海拔高度间隔相同,坡地面积最大的海拔范围为300~500米,说明该海拔段平均坡度最小。平均坡度最小海拔范围为300~500米。第(3)题,1500米以上海拔段坡地面积小,海拔高,水热条件较差。能适宜生长的物种数量少,所以物种丰富度低。第(4)题,从气候角度分析,主要是气温、降水因素。南坡为阳坡,光热条件好。南坡为夏季风迎风坡,降水丰富,因此物种丰富度高。冬季,南坡为背风坡,受冷空气影响小,热量条件好。

答案:(1)(呈单峰曲线变化,)海拔500米(或600米)左右物种丰富度最高;海拔500米(或600米)以下随高度的增加而增加;海拔500米(或600米)以上随高度的增加而减少。(若答出随海拔高度增加先增多,后减少,可得分)

(2)平均坡度最小海拔范围为300~500米。依据:表中坡地面积最大的海拔范围为300~500米,说明该海拔段平均坡度最小。

(3)该海拔段坡地面积小;海拔高,水热条件较差;能适宜生长的物种数量少,物种丰富度也低。

(4)南坡为阳坡,光热条件好;南坡为夏季风迎风坡,降水丰富,因此物种丰富度高;冬季,南坡为背风坡,受冷空气影响小,热量条件好。

13.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土壤有机碳是通过微生物作用所形成的腐殖质、动植物残体和微生物体的合称,是衡量土壤肥力的重要指标之一。某考察队到素有新疆“湿岛”之称的伊犁河谷进行了野外调查,通过对不同植被下土壤剖面的采样,分析发现了伊犁河谷土壤有机碳含量的变化(如图)。研究还表明,不同的气候条件、人类干扰强度,影响了土壤有机碳的输入量以及微生物对土壤有机碳的分解转化,从而影响了土壤有机碳的含量。

(1)比较典型草原与落叶阔叶林下的土壤有机碳含量随土层深度变化的异同点。

(2)推测伊犁河谷研究区表层土壤有机碳随海拔变化的总体特点并解释其自然原因。

(3)考察队还发现,与同纬度的内蒙古草原相比,伊犁河谷的土壤有机碳含量明显偏高,试分析其原因。

(4)伊犁河谷正处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型时期,简述伊犁河谷发展种植业的主要优势自然条件。

解析:第(1)题,根据图示图例及坐标信息,典型草原与落叶阔叶林下的土壤有机碳含量随土层深度的增加而降低。不同点是典型草原下的土壤有机碳含量随土层深度的增加下降幅度大,而落叶阔叶林下的土壤有机碳含量降幅较小。第(2)题,根据横轴的植被类型判断海拔高度,纵轴表示有机碳含量,图中土壤有机碳含量的总体变化趋势是随山地海拔升高而增加。这是因为随着海拔的升高。气温下降,微生物分解动植物残体的速度变缓使土壤中有机碳积累量较高。第(3)题,与内蒙古牧区相比,伊犁河谷受地形影响显著。伊犁河谷降水

丰富,植被茂盛,土壤有机碳的输入量多;伊犁河谷海拔较高,人类破坏少,土壤有机碳的流失少。第(4)题,伊犁河谷发展种植业的主要优势自然条件包括气候、地形、土壤、水源等方面。其中突出优势是土壤有机质含量较高;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

答案:(1)相同点:土壤有机碳含量均随土层深度的增加而降低。不同点:典型草原下的土壤有机碳含量随土层深度的增加下降幅度大,而落叶阔叶林下的土壤有机碳含量降幅较小。

(2)特点:土壤有机碳大致随海拔升高而波状增加。原因:随着海拔的升高,气温下降,微生物分解动植物残体的速度变缓使土壤中有机碳积累量较高。

(3)与内蒙古牧区相比,伊犁河谷受地形影响降水丰富,土地生产力高,草场、森林等植被茂盛,土壤有机碳的输入量多;伊犁河谷高海拔人类活动干预少,植被破坏少,土壤有机碳的流失少。

(4)伊犁河谷地域辽阔,土壤有机质含量较高;雨热同期,气候较湿润,河流灌溉水源充足;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