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 期末专项复习卷(三)地球表面及其变化(三)(I)卷
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 地球表面及其变化测试题

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 地球表面及其变化测试题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小朋友,带上你一段时间的学习成果,一起来做个自我检测吧,相信你一定是最棒的! 一、选择题 1 . 下列动物不是生活在土壤的是( ) A .蚯蚓 B .屎壳郎 C .蚂蚁 D .金鱼 2 . ( )是一种灰白色、粒细而密、硬度不大、能用小刀刻划,遇盐酸冒泡的岩石。
A .砂岩B .花岗岩C .石灰岩3 . 绝大多数的地震发生在( )内。
A .地幔B .地壳C .地核4 . 洗沙游戏中主要洗去了( )。
A .沙B .黏土 5 . 发生火山喷发的地点是( )A .地壳较薄处并有裂缝的地方B .地壳较厚而坚固出 6 . 下列现象中,属于风化现象的是( )。
A .汶川地震B .岩石变成泥沙 C .河流中鹅卵石不断地向下游滚动7 . 土壤颗粒中肉眼看不清的是( )A .沙B .黏土C .粉沙 8 . 土壤越肥沃,微生物越 ( ) 。
A .多B .少C .一样9 . 下列关于地形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地球上海洋多,陆地少B.我国的西部多高山,东部多平原C.我国东部多高山,西部多平原10 . 最肥沃的自然土壤是()。
A.褐土B.黑土C.黄土D.冰沼土二、填空题11 . __________和__________是地球内部运动引起的。
12 . 火山一般可分为三类:(______)、(______)和活火山。
13 . 流水对土壤的作用主要表现为________和________14 . 绝大部分地震发生在(______)内。
火山活动与(_____)和(____)运动有关。
15 . 土壤中的腐殖质一般占土壤有机质总量的(_____)%~(______)%以上。
A、75B、85C、9016 . 降雨量比较大时,对土地的侵蚀程度就____________;降雨量比较小时,对土地的侵蚀程度就____________。
2019年教科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 期末专项复习卷(三)地球表面及其变化(三)

2019年教科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期末专项复习卷(三)地球表面及其变化(三)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小朋友,带上你一段时间的学习成果,一起来做个自我检测吧,相信你一定是最棒的!一、选择题 (共6题;共12分)1. (2分)粉沙的大小是()。
A . 直径小于毫米B . 直径小于2毫米C . 直径小于毫米2. (2分)如果持续遭受暴雨,那么房屋在()受到的影响最小。
A . 山坡处B . 山脚处C . 山下平缓地带3. (2分)自然界中()、风、冰川、海浪等对土地有侵蚀作用。
A . 阳光B . 流水C . 森林4. (2分)土壤是一种()。
A . 混合物B . 纯净物C . 矿物5. (2分)土壤中的水分是一种()。
A . 纯净水B . 溶液C . 蒸馏水6. (2分)每年喜马拉雅山的抬升是()A . 猛烈的B . 不存在的C . 缓慢的二、判断题 (共7题;共14分)7. (2分)河流对土地的侵蚀,既给人们带来灾害,也给人们带来益处。
()8. (2分)地球的地壳部分主要由岩石组成。
()9. (2分)在河流的下游河床上堆满细沙。
()10. (2分)在流水的作用下,岩石慢慢会变尖。
()11. (2分)判断题。
(1)自然界里,只有流水才会对土地有侵蚀和沉积作用。
(2)土地被侵蚀的程度与雨量大小有关,与有无植物覆盖无关。
(3)研究“什么样的土地容易被侵蚀”时,必须要有两组实验进行对照。
(4)水流动时能携带其他物体一起运动,水静止时携带的物质也会沉积下来。
(5)雨水对土壤的侵蚀是从雨水在地面上流动时开始的。
(6)雨水的流动带走了土壤,改变了地形地貌。
12. (2分)只有流水对土壤有侵蚀作用。
13. (2分)为了让家园能经得住风雨的袭击,可以在四周多种一些植物。
()三、综合探究题 (共3题;共10分)14. (2分)做一做,想一想,并回答问题。
(1)用纸表示岩层,手的挤压表示岩层受到的力。
教科版科学五年上册第三单元专项复习卷含答案)

教科版五年级科学上册高频考点期末专项复习卷第三单元一、填空题(每空2分,共18分)1.远古的人类用天上的__________来计时,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从而形成了人类最早使用的时间单位——__________。
2.根据单摆的__________原理,人们制成了机械摆钟。
3.日晷是我国古代的__________工具,它利用阳光下影子的__________变化规律来确定时间。
4.古代的水钟有__________和__________两类。
5.一个摆,减小__________的长度,摆动变快;增大__________,摆动快慢不变。
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12分)1.夏天白天时间比较长,晚上时间比较短,所以时间流逝的速度是不一样的。
()2.实验课上,我们观察到摆的摆动幅度越来越小,但通过测量发现,每摆动一次的时间是一样的。
()3.随着计时工具越来越先进,计时的精度也越来越高。
()4.在滴漏实验中,装置上部的塑料瓶中的水滴入下部的量筒中,塑料瓶中的水位高低和量筒中的水位高低都会影响滴水的速度。
()5.摆的快慢与摆锤的质量没有关系。
()6.时间是看不见、摸不着的,所以我们无法找到时间留下的痕迹。
()7.摆摆动的幅度越大,摆摆动的次数就越多。
()8.对比实验的条件控制非常重要。
()9.太阳在头顶的时候,大约是中午12点。
()10.摆具有保持摆动方向不变的特点。
()11.做摆的实验,如果摆在摆动时碰到了铁架台,那么要重新开始实验。
()12.给自制的水钟标时间刻度时,只需要测一分钟或者几分钟就行了,不需要连续测量十分钟。
()三、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1.经过实验研究,我们认为滴漏的滴水速度与()无关。
A.容器的颜色B.漏水孔的大小C.滴漏中的水位2.如图所示,改变圆片放的位置,在相同时间里,摆动的次数最少。
A. B. C.3.在滴漏实验中,瓶子中水滴的速度变化是()。
A.匀速流动B.先慢后快C.先快后慢4.在夜晚时,下列做法中不能用来测量时间的是()。
教科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 期末专项复习卷(三)地球表面及其变化(一)C卷

教科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期末专项复习卷(三)地球表面及其变化(一)C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小朋友,带上你一段时间的学习成果,一起来做个自我检测吧,相信你一定是最棒的!一、选择题 (共18题;共36分)1. (2分)选择题。
(1)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 地球上大部分是海洋,陆地面积较小B . 地球E的陆地被海洋包围着C . 中国的地势是“东高西低”(2)()是由山岭、山间谷地与山间盆地构成的区域,一般多呈脉状分布。
A . 平原B . 高原C . 山地(3)从地形图上看,我国的地势()。
A . 西低东高B . 西高东低C . 东西差别不大(4)地形图上的蓝色通常表示()。
A . 海洋B . 高原C . 平原(5)地形图上,常常用深浅不同的()表示丘陵。
A . 红色B . 绿色C . 黄色(6)地球表面的地形地貌是()发生变化的。
A . 不断B . 从不C . 有时2. (2分)通过观察世界地形图可知,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 地球上大部分是海洋陆地面积较小B . 地球上的陆地被海洋包围着C . 中国地形是东高西低3. (2分)东非裂谷是()形成的。
A . 河水冲涮B . 大地震C . 两个板块拉张4. (2分)山上巨大岩石变成较小岩石是()作用的结果。
A . 风化B . 搬运C . 其他5. (2分)土壤中蚯蚓的主要作用是()。
A . 给植物提供盐分B . 使植物的根更容易伸展使空气和水更容易进入土壤C . 分解动物、植物残留体6. (2分)选择题。
(1)某小组研究土地的坡度对侵蚀的影响,要保持不变的条件是()。
A . 有无覆盖物和雨量大小B . 土地坡度和雨量大C . 有无覆盖物和土地坡度(2)某小组研究雨量大小对侵蚀的影响。
下列实验操作中,不正确的是()。
A . 在一块有覆盖物的土地上,先下“小雨”,再下“大雨”进行比较B . 在两块都有覆盖物,且坡度相同的土地上,一块下“小雨”,另一块下“大雨”进行比较C . 在两块都无覆盖物.且坡度相同的土地上,一块下“小雨”,另一块下“大雨”进行比较(3)在雨水对土地的侵蚀过程中,()很容易被径流带走。
教科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 期末专项复习卷(三)地球表面及其变化(三)

教科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期末专项复习卷(三)地球表面及其变化(三)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小朋友,带上你一段时间的学习成果,一起来做个自我检测吧,相信你一定是最棒的!一、选择题 (共6题;共12分)1. (2分)土壤中的微粒按颗粒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A . 沙砾一粉沙一黏土一沙B . 黏土一粉沙沙一沙砾C . 沙砾一沙一粉沙一黏土2. (2分)下列选项中不是土壤的组成成分的是()。
A . 腐殖质B . 小小的沙粒C . 多种无机盐D . 一小块碎玻璃3. (2分)某小组研究土地的坡度对侵蚀的影响,要保持不变的条件是()。
A . 有无覆盖物和雨量大小B . 土地坡度和雨量大C . 有无覆盖物和土地坡度4. (2分)如图所示,岩石受到风化作用和生物的作用最终会变成()。
A . 土壤B . 腐殖质C . 水5. (2分)粉沙的大小是()。
A . 直径小于毫米B . 直径小于2毫米C . 直径小于毫米6. (2分)地震是一种会给人类带来巨大灾难的自然现象,当发生地震时,下做法中不正确的是()。
A . 如果我们来不及离开房间就躲藏在牢固的床、桌子等家具下面B . 如果我们在一楼,就迅速离开房间,跑到空旷的地方C . 地震发生时,我们应迅速跑到窗边,打开窗户大声呼救二、判断题 (共7题;共14分)7. (2分)为了让家园能经得住风雨的袭击,可以在四周多种一些植物。
()8. (2分)地震会产生湖泊。
()9. (2分)在河流的下游河床上堆满细沙。
()10. (2分)高原的特征是面积广大,地形开阔,周围以明显的陡坡为界。
11. (2分)判断题。
(1)自然界里,只有流水才会对土地有侵蚀和沉积作用。
(2)土地被侵蚀的程度与雨量大小有关,与有无植物覆盖无关。
(3)研究“什么样的土地容易被侵蚀”时,必须要有两组实验进行对照。
(4)水流动时能携带其他物体一起运动,水静止时携带的物质也会沉积下来。
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地球表面的变化》测试卷及答案(精选题)

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地球表面的变化》测试卷及答案一.选择题(共5题, 共10分)1.观察世界地形图, 下面对地球表面的描述正确的是()。
A.地球的表面是广阔平坦, 没有起伏的B.地形图上的颜色没有什么特别的含义C.地球上海洋多、陆地少2.下列()组岩石是岩浆岩。
A.大理岩、板岩B.砾岩、砂岩、页岩C.玄武岩、浮石、花岗岩3.可以使地形瞬间发生较大变化的是()。
A.岩石风化B.火山和地震C.雨水的冲刷4.下列有关地震的说法正确的是()。
A.地震是地壳运动的表现B.地震对地形变化没有影响C.发生地震时可以乘坐电梯逃离D.以上都对5.地球内部, 从外到内, 越到深处, 温度()。
A.越高B.越低C.没变化二.填空题(共5题, 共22分)1.地震主要发生在()层面, 而火山喷发则与()和()的运动有关。
2.地球上的水在陆地、海洋及大气之间不间断循环。
雨水降落到地面会()土地。
3.沙漠是()型地貌, 戈壁是()型地貌。
4.由于地球表面地壳的运动形成了(), 而()是由于地幔和地壳的运动形成的, 它们对于人类都带来了巨大的()。
5.大风或洪水的力量可以把大块岩石()形成细小的沙、土搬运到远方, 只留下大大小小的砾石形成了()。
三.判断题(共5题, 共10分)1.水和风都会快速地改变地形地貌。
()2.从我国的地形图上可以看出, 我国的地势东高西低。
()3.治理黄河泥沙沉积问题的最好方法是多植树造林。
()4.乾坤湾是河水的侵蚀作用形成的, 凸岸有悬崖、地形严峻;凹岸平缓。
()5.地球内部在不断运动。
()四.连线题(共1题, 共8分)1.在进行“雨水对土地的侵蚀”的实验研究中, 下面的材料或操作分别模拟自然界的什么事物和现象?坡形土堆下雨喷水器喷水地面的径流泥浆流淌山坡上的沟壑凹凸不平的土堆土壤裸露的山坡五.简答题(共5题, 共25分)1.敦煌地区的地表特点是怎样形成的?2.在一些高山峻岭中的河流, 它们的河道往往很深。
第二单元《地球表面的变化》期末复习卷五年级上册科学(教科版)

第二单元《地球表面的变化》期末复习卷五年级上册科学(教科版)一、填空题(22分)1.雁荡山的火山喷发后,会产生大量的()、(),给我们带来大量的资源。
2.地壳运动除了会引起火山还会引起(),都是比较重大的地质灾害。
3.地球从表面到地心可以分为()、()、地核三个圈层。
4.地球表面是崎岖不平的,有平原、()、山地、()、()等多种多样的地形。
5.我国长江三角洲是长江河水带来的()堆积而成的。
6.科科和爸爸妈妈商量来年暑假想去新疆罗布泊游玩,据说这里是典型的雅丹地貌,是受()形成的。
7.地面的岩石、沙土在水、风、重力等作用下,被破坏和搬走的现象叫做()。
二、选择题(共21分)8.(本题3分)观察“风蚀蘑菇”形成示意图,空气流动方向跟实际情况最接近的是()。
A.①B.①C.①9.(本题3分)下面地表形态主要是由海水冲蚀造成的是()。
A.海边沙丘B.溶洞C.海蚀拱桥10.(本题3分)在模拟火山喷发实验中,下列现象预示着火山将要喷发的是()。
A.番茄酱冒出B.土豆泥纹丝不动C.土豆泥出现裂缝、冒烟11.(本题3分)下面地形地貌最有可能是地震造成的是()。
A.唐家山的堰塞湖B.敦煌的雅丹地貌C.长白山天池12.(本题3分)目前人类在探地研究中最深的深度是()。
A.14千米B.20千米C.17千米13.(本题3分)雁荡山形成于白垩纪,由于地球的内力形成的,主要是因为()。
A.太平洋板块和亚洲板块张裂B.太平洋板块向美洲板块俯冲C.太平洋板块向亚洲板块俯冲14.(本题3分)()不会让地表的形态发生变化。
A.火山和地震B.流水C.用脚踩地面三、判断题(共14分)15.地形地貌的形成和改变与人类活动一点关系都没有。
( )16.河流对土地只会产生不利的作用。
( )17.可以用砂纸模拟风沙对岩石的作用。
( )18.地壳的岩层相互挤压时会形成褶皱,褶皱突然断裂时容易造成火山喷发。
( ) 19.地球内部各圈层的厚度相同。
( )20.丘陵地形的地势起伏大,海拔高,层峦叠嶂。
教科版五年级级科学上册第三单元《地球表面及其变化》测试题(含解析答案)

教科版五年级科学上册第三单元《地球表面及其变化》测试题一、填空题。
1.地球表面的地形地貌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高原、盆地等。
2.地球内部运动有时能让地形在瞬间发生较大的改变,就像________和________。
下图所示的现象可能是由________引起的。
3.导致岩石变化的原因有________的变化、________的作用、________的作用和动物的活动等。
4.土壤为生存在其中的生物体提供了________和________,也为人类提供了________的材料来源。
5.雨水和径流会把地表的泥土带走,使土地受到________,从而使地形地貌发生________。
6.土地被侵蚀的程度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因素有关。
7.小金奶奶家的花盆里放了很多的鹅卵石,它们是奶奶在附近的河床上捡来的。
这说明小金奶奶家最可能住在河的________游,这种形状的石头形成的自然原因主要是________。
8.最大的土壤颗粒是________,其次是沙,比沙还小的是________,最小的土壤微粒是________。
二、判断题。
9.地震和火山喷发是地球内部运动引起的。
()10.越往地球内部,压力越大,温度却越低。
()11.地表的地形地貌在短时间内是不会变化的。
()12.把土块放入水中,搅拌后静置一段时间,会看到有分层的现象产生。
()13.山上的岩石会慢慢碎裂,这是它受到风化作用的结果。
()14.土壤是小石子、沙、粉沙、黏土、腐殖质、矿物质、水和空气等物质组成的混合物。
()15.自然界中,只有流水才对土地有侵蚀和沉积的作用。
()16.同一条河流里的鹅卵石,上游的岩石一般比下游的岩石更光滑。
()17.河流对土地的侵蚀,既给人们带来了灾害,也给人们带来了好处。
()18.养护植被、改造河道、水库蓄洪等措施都能有效预防我们的家园遭暴雨袭击时受到的灾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科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期末专项复习卷(三)地球表面及其变
化(三)(I)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小朋友,带上你一段时间的学习成果,一起来做个自我检测吧,相信你一定是最棒的!
一、选择题 (共6题;共12分)
1. (2分)通过观察地形图,可以知道下列描述不正确的是()。
A . 地球上的陆地被海洋包围着
B . 在地形图上,不同的颜色表示不同的海拔高度
C . 中国的西部多平原,东部多高原
2. (2分)我国西部地区实施“退耕还林”“退耕还草”的主要原因和目的是()。
A . 人们需要木材
B . 人们需要粮食
C . 改善水土流失和沙漠化状态
3. (2分)下列环境中,()最容易被雨水侵蚀。
A . 茂密的森林
B . 绿绿的草地
C . 无植物覆盖的坡地
4. (2分)可以用来烧制砖块的是()。
A . 沙砾
B . 沙
C . 黏土
5. (2分)如果我们看到堆满了细沙的河床,则可以判断这是河的()
A . 上游
B . 中游
C . 下游
6. (2分)我国西部地区实施“退耕还林”“退耕还草”的原因是()。
A . 人们对木材的需要越来越大
B . 西部地区的水土流失和沙漠化现象比较严重
C . 放牧牛羊需要更多的食物
二、判断题 (共7题;共14分)
7. (2分)水土流失会造成一些大平原,所以水土流失没有危害。
()
8. (2分)火山和地震是地球释放能量的一种形式。
()
9. (2分)河水有很强搬运能力,能把上游沙石搬到下游()
10. (2分)地壳深处的岩浆在压力作用下冲出地面,形成了地震。
11. (2分)泥石流是土壤被雨水侵蚀的一种现象。
()
12. (2分)在地球的深部,越往下去,温度越高,压力越大。
13. (2分)水土流失会加剧沟壑的发展。
()
三、综合探究题 (共3题;共10分)
14. (2分)做一做,想一想,并回答问题。
(1)用纸表示岩层,手的挤压表示岩层受到的力。
把一叠纸半放在桌上,把手放在纸
上,慢慢用力向中间挤压,纸的中间部分会发生怎样的变化?
(2)请你根据上面的模拟实验推测岩层受到挤压时会发生怎样的变化?当岩层受到的力达到一定的程度时,又会发生什么现象?
15. (3分)科学课上,老师为了探索岩石变化做了以下实验。
实验1:将烧热的岩石立即放入冷水中,反复几次。
实验2:将几块岩石放入有水的塑料瓶内不断摇动。
实验3:向杯子中倒入石膏糊,撒上几粒豌豆,再倒入一些石膏糊,将结成块的石膏糊放入盛水的盘子。
观察豌豆发芽后的石膏。
请根据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1探究的是________的作用引起岩石的变化。
(2)实验2探究的是________的作用引起岩石的变化。
(3)实验3探究的是________的作用引起岩石的变化。
(4)三个实验都可观察到的共同现象是________。
(5)以上实验说明________。
16. (5分)请你用简单的图示表示岩石风化的过程。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 (共6题;共12分)
1-1、
2-1、
3-1、
4-1、
5-1、
6-1、
二、判断题 (共7题;共14分)
7-1、
8-1、
9-1、
10-1、
11-1、
12-1、
13-1、
三、综合探究题 (共3题;共10分)
14-1、
14-2、
15-1、
15-2、
15-3、
15-4、
15-5、
1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