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鲳鱼混养南美白对虾成本分析
南美白对虾的十种养殖模式 总有一种适合你!

南美白对虾的十种养殖模式总有一种适合你!概述:近几年,南美白对虾养殖陷入困局,不少养殖户通过总结经验,不断探索一些新的模式。
宝典君整理了一下,这些模式有的具有地域特点,有的具有创新特色,有精养也有混养,混养品种也比较多样化。
主要集中在海南琼海长坡镇一带,这些淡水养虾的池塘大部分都是由罗非鱼池塘改建而成,池塘面积大都在3亩左右。
有条件的养殖户会把土塘铺上地膜,配备其他抽水、排污、蓄水池等设施。
如果池塘条件达不到自动排干效果,养殖户在养殖过程中也会拿着吸污管到池塘人工吸污。
投苗的时候仍然要用海水,海水通过油罐车从海边运到池塘。
海水的盐度在18-21度之间,需要通过河流、水库或者是打井抽淡水淡化,把盐度**到3-5度,水深控制在20-30公分。
虾苗的投放密度在7-13万尾/亩。
放苗一周之后,等虾苗适应了池塘的水质,就开始慢慢抽淡水,根据虾塘实际情况,每天抽几公分,一直抽到卖虾为止。
等虾收成之时,池塘的水也就几乎没有盐度了。
淡水养虾生产速度很快,夏天平均2个月,就能够达到30-40支的规格。
而冬造虾则需要100天左右。
今年的40支/斤的虾价格都能够维持在23元/斤以上,当地一造虾的成本在7元左右,每亩1000斤的收益也能到达16000元。
二、鱼虾混养土塘,没有铺地膜、排污等设施,池塘的条件相对落后。
一般来说,一口3亩左右的虾塘都会混养500-1000尾不等的海水鱼,海水鱼的品种有新斑、龙胆以及珍珠龙胆。
“鱼投放的规格都在10公分以上,这样鱼才能吃到病残弱的虾。
虾苗的投放密度在5万-8万尾/亩,把苗投放到池塘里面20天左右,才把鱼苗放进池塘。
而虾收成之后,鱼一般不会卖掉,先在池塘暂养着,等到自家哪一口池塘的虾苗标够了20天,又从新放到池塘中去,一直轮着来使用。
大部分养殖户饲料投喂以虾料为主,并不会选择投喂鱼料。
万宁鱼虾混养一天投喂三餐为主。
**餐早上7点左右,而中午他们并不投喂,第二餐则已经是傍晚的5点左右,晚上9点再喂第三餐。
南美白对虾养殖模式分析比较,精养技术要求高,混养综合效益高

南美白对虾养殖模式分析比较,精养技术要求高,混养综合效益高外塘底质以泥沙或沙泥底为好。
最好为淡化养殖和海水养殖(有淡水水源添加和设有沉淀消毒池),有利于南美白对虾蜕壳、生长和防病。
虾池大小、水深与设施等,依养殖模式确定。
养虾:南美白对虾混养实例一、半精养又称人工生态系养虾法,面积多在15~30亩左右,国内外通常所采用的养虾模式。
增氧机配置在3-5亩/台。
放养密度0.8~3万尾/亩,产量一般达100~200Kg/亩·季度。
南美白对虾二、精养人工集约化养虾模式,包括高位池养殖、循环水生态养殖和其它小面积精养。
面积多在3-20亩,水深为1.5~2.0m。
池底平整,中央略深可自流排干或抽干水,便于虾池暴晒。
配备增氧机和沉淀消毒池,一般1-2亩配一台增氧机。
放苗量3~6万尾/亩,产量可达700~1500Kg/亩·季度。
三、超精养又称工厂化养虾,水泥池,面积多在0.5-3亩。
放养密度大,300~400尾/㎡,产量1000~3000Kg/亩·季度。
投资大,但利润丰厚,风险大,较难推广。
日本鳖四、混养养殖面积一般为25亩左右。
放苗量0.5~1.5万尾/亩,产量数十公斤至100Kg。
混养鱼、鳖、贝类等,放养量因地制宜。
本模式在浙江、福建和大连等地深受虾农欢迎。
1、虾鳖混养模式虾苗投放大致时间在5月上旬,密度在投放7万尾/亩,5月下旬投放甲鱼,规格在1斤/只左右,100只/亩,虾料和甲鱼料分开投喂。
对虾一旦出现发病死亡,应立即停止甲鱼料投喂,让甲鱼吃死虾、病虾。
从而实现生物防控的目的。
浙江绍兴等地近年采用虾鳖混养模式的虾塘,基本无发病,经济、生态效益不错。
混养模式中,鳖活力较强、虾鳖的品质也较精养更好,售价往往比精养塘的鳖价格高出10元/斤。
既降低了养殖风险,又卖出了好价,多数养殖户非常追捧。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浙江绍兴、宁波、杭州一带虾鳖混养模式的虾塘约有15万亩,其中日本鳖占混养鳖品种80%以上。
鱼虾混养,年入百万!因为他们都读了这份混养秘诀...

鱼虾混养,年入百万!因为他们都读了这份混养秘诀...前言:在对虾养殖过程中,混养是常见的养殖方式,根据,对虾的食性,选择不同的鱼类,按一定的比例,搭配混养一起,这种养殖方式被人们称呼为混养。
混养不仅能充分利用水体资源、饵料资源,提高养殖效益。
还能产生鱼虾之间的互利效应,为广大虾农保产增收!在病害多发的时期,不失一种降低养殖风险的策略。
混养的注意事项:01想与对虾混养一起的鱼类,必须考虑考虑两者的是适温性,适氧性,适ph值等生物特性相近或者相同,而且混养在一起,还能形成互补的效应。
02鱼虾两者需要具有广食性,皆可用人工饲料投喂,养殖者不要为饲料担忧。
且能形成互补,避免过多的饲料残饵,弥留在池塘底部,败坏水质!03鱼虾混养可减少对虾感染疾病概率。
在对虾疾病越来越难以控制的环境下,如果能消除病原体,那对提高对虾产量是很有必要的措施,有些鱼类具有一定的滤食,养殖人员通过投放一定的比例鱼类,它不仅能摄食水体当中的悬浮有机物,提高水体的透明度,确保水体的稳定与平衡。
而且还能摄食感染疾病的对虾,避免疾病的交叉感染。
在养殖环境恶化,种苗逐步退化,虾病频发等情况之下,混养能及时的清理病源体,具有一定的疾病预防、控制效果,是很多养虾人选择混养的重要原因。
常见的鱼虾混养模式:梭鱼与对虾混养,梭鱼是常见于生存在近海海域、湖泊、河流等地区一种鱼类,适合生长水体温度0~30℃,最佳生长水体温度为12~25℃。
它不仅能摄食池塘底部底泥或者一些底部生物,而且还能摄食水体当中的的有害藻类,比如:一些丝状藻类、多多毛藻等,是一种不可多得的水质净化的好帮手!注意:梭鱼可摄取一些小型虾类,所以需要待南美白对虾长至3cm以上,才可以放入梭鱼。
虾虎鱼与对虾混养的模式,虾虎鱼是一种近海鱼类,与南美白对虾混养之时,可以摄食水体当中的有机物、有害藻类,从而起到净化水质是否作用。
虾虎鱼也能吞食池塘底部的死虾,从而有效的阻止南美白对虾疾病的交叉感染,有效的遏制疾病的蔓延。
大宗淡水鱼池塘套养南美白对虾增产增效分析-畜牧渔业论文

大宗淡水鱼池塘套养南美白对虾增产增效分析-畜牧渔业论文大宗淡水鱼池塘套养南美白对虾增产增效分析薛建民1,林红军2,李瑞达1,邵泽轩1(1.衡水市水产技术推广站,河北衡水053000;2.衡水学院生命科学学院,河北衡水053000)(收稿日期:2015-01-14)《河北渔业》2015年第3期(总第255期)○调查与分析基金项目:河北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淡水养殖创新团队资助。
作者简介:薛建民(1960.8-),男,高级工程师,衡水泥鳅和淡水虾养殖综合试验站站长。
[emailprotected]DOI:10.3969/j.issn.1004-6755.2015.03.006多年来大宗淡水鱼养殖池塘因受土质和水质的影响,养殖品种较少、产量较低,加上近年来受市场波动影响,养殖效益下滑更为严重。
为了摸索一套适于黑龙港流域大宗淡水鱼养殖池塘增产、增效的养殖新模式,2013-2014年,河北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淡水养殖创新团队衡水综合试验站进行了大宗淡水鱼养殖池塘套养南美白对虾的试验研究,并取得了突破性的成功,给养殖用户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效益。
2014年笔者对衡水地区大宗淡水鱼池塘套养南美白对虾的三种套养模式进行了全面跟踪调查,通过跟踪调查对不同的套养模式进行了增产经济效益分析,结果显示,三种养殖模式在黑龙港流域都具有较高的推广应用价值。
1养殖生产情况为了降低养殖的风险系数,本研究遵循生态套养的理念,在不改变原有淡水鱼养殖池塘条件及鱼产量的同时套养南美白对虾,充分利用水体空间,不增加投饵量,利用残饵和粪便来增加水产养殖的亩产量。
1.1养殖户和养殖模式选择根据衡水市范围池塘养殖方式、方法,在引进南美白对虾套养时,针对现有条件科学制定了三种养殖模式,分别是:鱼种池套养南美白对虾、成鱼池套养南美白对虾、定置网箱池塘外围套养南美白对虾。
养殖试验共选择了8家养殖户进行,主要在冀州市、桃城区和武邑三个地区,具体情况如表1所示。
南美白对虾几种高效生态混养技术要点

南美白对虾几种高效生态混养技术要点一、南美白对虾与鱼类混养技术要点:1.选择适宜的鱼类种类:混养的鱼类应该选择与南美白对虾相适应的鱼类品种,如罗非鱼、鲢鱼等,这些鱼类在生态系统中不仅能提供养分,还可以作为南美白对虾的天敌来控制虾病的传播。
2.合理控制养殖密度:养殖密度的选择应根据相应鱼类的水产养殖技术规范进行调整,一般约为每亩水面养殖约1500-2000尾鱼。
3.水体处理:要保持水质清洁,通过疏浚沉淀池或使用生物滤池等方式,进行水质的净化和保持。
4.饲料合理配置:南美白对虾和鱼类的饲料应根据其营养需求进行合理配置,适量添加植物蛋白和动物蛋白,保持饲料的均衡。
5.虾类与鱼类的相对生态位差异:南美白对虾和鱼类的摄食方式、生活习性和生态位均存在一定的差异,要合理利用这些差异来避免资源竞争,减少虾类粪便对鱼类生长的不利影响。
二、南美白对虾与贝类混养技术要点:1.选择适宜的贝类种类:混养的贝类应选择与对虾品种生态要求相似的贝类品种,如扇贝、蚝类等。
贝类可以过滤水中的浮游生物,有效净化水质。
2.合理控制养殖密度:养殖密度的选择应根据相应贝类的水产养殖技术规范进行调整,一般约为每亩水面养殖约500-1000尾贝类。
3.合理设计养殖区:养殖区应根据贝类对光照、水流、水深和底质等条件的要求进行合理设计,为贝类提供适宜的生活环境。
4.饲料合理配置:南美白对虾和贝类的饲料应根据其营养需求进行合理配置,适量添加植物蛋白和动物蛋白,保持饲料的均衡。
5.避免资源竞争:贝类和对虾在摄食方式和生活习性上存在一定差异,要合理利用这些差异来避免资源竞争,减少虾类粪便对贝类生长的不利影响。
三、南美白对虾与底栖动物混养技术要点:1.选择适宜的底栖动物:混养的底栖动物应选择与对虾品种的生态要求相似的底栖动物品种,如螺类、虫类等。
底栖动物可以清除底泥中的有害物质,提供虾类活动和生长的场所。
2.合理控制养殖密度:养殖密度的选择应根据底栖动物的生态要求和养殖环境的条件进行调整,以保证对虾和底栖动物的正常生长和活动。
南美白对虾的十种养殖模式

南美白对虾的十种养殖模式一、淡水养虾主要集中在海南琼海长坡镇一带,这些淡水养虾的池塘大部分都是由罗非鱼池塘改建而成,池塘面积大都在3亩左右。
有条件的养殖户会把土塘铺上地膜,配备其他抽水、排污、蓄水池等设施。
如果池塘条件达不到自动排干效果,养殖户在养殖过程中也会拿着吸污管到池塘人工吸污。
投苗的时候仍然要用海水,海水通过油罐车从海边运到池塘。
海水的盐度在18-21度之间,需要通过河流、水库或者是打井抽淡水淡化,把盐度降低到3-5度,水深控制在20-30公分。
虾苗的投放密度在7-13万尾/亩。
放苗一周之后,等虾苗适应了池塘的水质,就开始慢慢抽淡水,根据虾塘实际情况,每天抽几公分,一直抽到卖虾为止。
等虾收成之时,池塘的水也就几乎没有盐度了。
淡水养虾生产速度很快,夏天平均2个月,就能够达到30-40支的规格。
而冬造虾则需要100天左右。
今年的40支/斤的虾价格都能够维持在23元/斤以上,当地一造虾的成本在7元左右,每亩1000斤的收益也能到达16000元。
二、鱼虾混养土塘,没有铺地膜、排污等设施,池塘的条件相对落后。
一般来说,一口3亩左右的虾塘都会混养500-1000尾不等的海水鱼,海水鱼的品种有新斑、龙胆以及珍珠龙胆。
“鱼投放的规格都在10公分以上,这样鱼才能吃到病残弱的虾。
虾苗的投放密度在5万-8万尾/亩,把苗投放到池塘里面20天左右,才把鱼苗放进池塘。
而虾收成之后,鱼一般不会卖掉,先在池塘暂养着,等到自家哪一口池塘的虾苗标够了20天,又从新放到池塘中去,一直轮着来使用。
大部分养殖户饲料投喂以虾料为主,并不会选择投喂鱼料。
万宁鱼虾混养一天投喂三餐为主。
**餐早上7点左右,而中午他们并不投喂,第二餐则已经是傍晚的5点左右,晚上9点再喂第三餐。
“如果想虾长得快一点,就一天喂四餐,在中午再一餐。
鱼虾混养的成功率在6成以上。
对虾亩产普遍在500斤左右,一口3亩的池塘,养到40支/斤,今年的虾价格好,40支/斤的虾都能保持在23元/斤以上,算起来,一口塘造能产出3.45万元,三、大棚养殖模式大棚虾养殖刚开始起步,近几年养殖面积较为稳定,在200-300亩左右。
南美白对虾与不同品种鱼类混养的放养模式

南美白对虾与不同品种鱼类混养的放养模式作者:林清友??车南青来源:《渔业致富指南》 2018年第13期广东省茂名市海水池塘约达5万亩,是广东南美白对虾主要产区。
南美白对虾养殖病害较多,养殖过程中池塘一旦出现病虾,病虾就成为病害传染的病源,扩散到整个池塘,造成更大的养殖损失。
在养虾池塘中引进不同的鱼与虾混养,主要不是为了获取混养鱼的产量,而是通过鱼摄食病弱南美白对虾,切断病虾造成的疾病传播,减少病害的发生,提高南美白对虾的养殖成功率。
广东省茂名沿海地区的池塘养殖户经过近十年鱼虾混养,得到了宝贵的经验,并且根据水体不同盐度,选择放养不同的鱼,笔者现根据茂名地区养殖户南美白对虾不同模式混养的成功经验将虾鱼混养模式归纳总结如下,养殖户可以借鉴参考:一、南美白对虾与草鱼混养模式由于草鱼盐度耐受能力较差,在盐度大于6以上的水体中摄食能力较弱,所以南美白对虾混养草鱼的池塘一般盐度低于6以下。
如果养殖水体盐度大于6,可加淡水稀释。
放养模式是在南美白对虾苗种养殖20-30天后,每亩投放20-40尾草鱼,草鱼放养规格为500-800g/尾。
养殖过程中养殖管理以南美白对虾管理模式为主,不用理会草鱼。
二、南美白对虾与胡子鲶混养模式胡子鲶是指广东本地的塘虱鱼,个体不大,适合于盐度较小的水体,一般要求盐度不超过5。
在虾苗放养10天以后,每亩投放30-50尾胡子鲶鱼,为了达到胡子鲶鱼可以摄食病虾的目的,放养规格要达到50-100g/尾,规格大的放养30尾/亩,规格小的可适当放多一些。
南美白对虾的放养密度、养殖管理按照单养南美白对虾方法。
三、南美白对虾与罗非鱼混养模式罗非鱼适合于盐度20以下的养殖区,茂名地区几乎所有南美白对虾池塘都可以混养罗非鱼。
在对虾苗种养殖10天左右,一般每亩投放50-200尾,规格为50g左右的雄性罗非鱼。
如盐度较高的池塘,罗非鱼需要进行盐度适应性驯化后混养,如果混养罗非鱼数量超过150尾/亩,可先用浮性鱼料先投喂罗非鱼,再用虾料投喂南美白对虾,减少因罗非鱼摄食对虾料造成养殖成本高。
浅谈南美白对虾与鱼类混养高效生态养殖技术

浅谈南美白对虾与鱼类混养高效生态养殖技术作者:张珍来源:《农家科技下旬刊》2014年第10期摘要:南美白对虾与鱼类混养高效生态养殖技术,介绍了鱼虾塘准备,清理鱼塘,混养标准,水质调控,饲料投喂,病害防治,关键词:南美白对虾;鱼类混养;高效生态;养殖技术为加快渔业增效、渔民增收,近年来赣榆区在渔业科技入户方面涌现了一批高产示范典型,特别在南美白对虾与鱼类混养高效生态养殖方面积累了一些经验,现将赣榆区的成功养殖经验介绍如下:一、鱼塘条件池塘面积25×667M2,水深适中,保水性能好,进排水方便,池底平坦,经测定外河水源无污染,符合国家规定的养殖用水标准,配有增氧机三台,并安装了增氧控制器,同时配备投饵机、水泵等。
二、放养前准备1.清塘消毒。
放养前15d用生石灰彻底清塘,清塘后5-6d注水80-100cm,注水用80目筛绢网过滤。
2.建立暂养池首先于2月底至3月初在池塘一端设立3-4×667M2 鱼种暂养池投放鱼种,以后随着气温逐步回升投喂饵料。
其次在5月中下旬在池塘另一端用木桩和塑料薄膜拦大约1×667M2 水面作为南美白对虾暂养池四、饲养管理1.暂养期管理。
南美白对虾放苗前3-5d调节水体盐度与苗场盐度差小于1,一般每吨水加养殖专用盐2.5-3kg,同时用肥水菌2500g泼洒,放苗后1d内保持暂养区盐度相对不变,以后逐渐加淡水淡化,10d后过渡到纯淡水。
放苗后1-2d投喂虾片,定期在料中添加0.2%Vc以提高抗病力,以后再根据水质情况,使用肥水菌肥水,并用芽孢杆菌,硝氨净调节水质,每天坚持增氧,10d后虾苗长至1.5cm以上改投0#开口粉状料。
当虾苗长至2-3cm以上时即可拆除围拦,让虾苗逐步进入大塘。
2.水质调控。
养殖前期每d加3-5cm,直到池塘水位上升至2m,养殖中后期适当换水。
根据需要,定期使用肥水菌、生石灰、二溴海因,以及其它微生态制剂如EM菌等调节水质,合理使用增强机,保持水质“肥、活、嫩、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金鲳鱼混养南美白对虾项目分析
一、市场环境与分析
养虾是高回报的作业,也是高风险的。
市场供求决定对虾价格高低:出口限制,加工厂收购量能萎缩,或者对虾产量大增都会使国内对虾供大于求,虾价走低,05年—07年,因反倾销案及一系列的绿色壁垒关卡,出口受限,虾价连续3年走低,最低曾逼近成本价,反之,虾价高企,2008年,经行业的整顿后,出口恢复正常,虽受金融危机影响,但美国08-10年对虾进口量没降,且国内市场逐渐扩大,内销量增加3成。
08年初受寒潮,年中受黑格比强台风影响,对虾减产,对虾供不应求,08年,30只/斤价格在15元/斤左右,利润7—8元/斤;09年风调雨顺,虾价比08年略降,30只/斤价格在14元/斤左右;2010年,岭南地区普遍减产,尤其全国最大产虾地区—湛江最为严重(产能占全国1/7),阳江情况较为轻点,土塘养殖较高位池成功率高一半以上,虾价再度上升,30只/斤价格在18元/斤左右。
养鱼风险较养虾低很多,养殖周期短(90-110天可达0.4-0.7斤/条),产量稳定、价格波幅不大,但利润空间相对小。
金鲳鱼生长快、病害少,属中档鱼品质,售价较高,其生长周期和管理模式和南美白对虾十分接近。
经科研技术机构实验认为,鱼虾混养模式鱼虾密度相对不高,金鲳鱼能吃掉死亡的对虾残体,捕杀病弱个体,防止虾病传染而大规模发病,两者混养,成功率极高,风险相对大大降低。
分析:对虾出口已正常化,加工厂库存量极低,内销市场在扩
- 1 -
大,农产品普遍涨价,预计2011年还将保持高位。
金鲳鱼近年价格一直较好,北方地区消费最大的两条鱼其一就是金鲳鱼,另一条就是带鱼,第一造鱼若赶在开渔节前(每年休渔期5.16_8.1)上市,售价很好,2010年休渔期金鲳鱼0.4斤的13.5元/斤(金鲳鱼成本价在8元/斤),而休渔结束后,此时是鱼大批上市的时候,鱼价去到11.5元/斤。
二、金鲳鱼混养南美白对虾经济分析
(一)该模式优势:
1、鱼虾混养,成功率高,风险低。
金鲳鱼少病害,对虾低密
度放养发病率降低,该模式虽比精养对虾模式利润低,但成功率高很多。
2、两个品种养殖周期都比较短,管理方法相近,长速快,上
市价位高。
周期:对虾养殖70-120天,鱼养殖90-120天。
(二)每亩池塘投入与收益
平均每亩投入产出情况:
第一造投苗
时间
收获时
间
投苗数量收获规格成活率
饵料系
数
产量
(斤)
价格产值
虾 3.25 7.15 30000尾35支.尾45% 0.9 385 13 5005 鱼 4.8 7.15 1300尾0.5斤.尾90% 1.3 585 12.5 7312.5
第二造投苗
时间
收获时
间
投苗数量收获规格成活率
饵料系
数
产量
(斤)
价格
(元)
产值(元)
虾7.22 11.25 30000尾30支.尾45% 0.9 450 13.5 6075 鱼8.5 11.25 1300尾0.7斤.尾86% 1.3 782 11.5 8993
效益分析(单位:元)
苗水电人工饲料药品杂费塘租成本合
计
利润
虾180
1500 600 1292.63
300 200 750 8324.5 5368.25
鱼650 2851.88
- 2 -
三、资金投入(以40亩水面计算)
(一)投入:
1、找地承租:承租50亩地,40亩水面,经考察,水源良好,原池塘需要改造,可改造成6口6—8亩标准化池塘。
(承租700元/亩.年,共35000元,承接原塘主变电器和养殖器械及手续费约45000元,小计80000元;
2、改造池塘及搭建小屋约50000元;
3、购置17台增氧机及电线约17*700+2400=16000元;
4、一造养殖成本:35亩水面*每亩投入本=35*8324=291340元;
合计:437340元
其中必需支出:承租改造费+苗钱+水电+药物+伙食=14.6+5+2+1.2+0.25=23.5万。
(二)产出:一造利润=35*5368=187880元。
- 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