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这些习惯让外国人百思不得其解

合集下载

老外吐槽 最难懂的8个中国特色

老外吐槽 最难懂的8个中国特色

老外吐槽最难懂的8个中国特色——上海美知汉语学校分享发布After giving birthI heard recently that after giving birth, women aren't allowed to take a bath or shower. They shouldn't wash their hair for over a month. They shouldn't return to work for nearly 3 months. Very different in the West. I really don't know or understand the rationale or if it's just some kind of tradition.我最近听说,女性在生完孩子之后不可以洗澡淋浴,一个月不能洗头,近三个月内不能工作。

这和西方完全不一样。

我真的不明白为什么要有这些规矩,或者这是某种传统。

Boiled waterIn China, all water has to be boiled before you can drink it. I am not sure why the Chinese do it, but I have heard that it is very good for your digestive system.在中国,所有的水只有烧开了才能喝。

我不明白为什么,但我听说这对人的消化系统比较好。

DrinkingDrinking is a part of Chinese culture that I find weird. If you want to create or enhance your network, you have to drink as much as you can.饮酒是中国文化的一部分,不过我觉得这很奇怪。

百思不得其解作文900字

百思不得其解作文900字

百思不得其解作文900字在河南方言中,"百思不得其解"可以表达为"想破头也想不明白"。

以下是一篇用河南方言写的作文,内容包含一些地方俚语,请注意,方言写作可能不完全符合普通话的语法和用词习惯。

俺村里有个事儿,让俺想破头也想不明白。

这事儿得从俺村头的老王说起。

老王是个老实巴交的庄稼人,平时不爱多说话,可他最近干的事儿,让俺们村里人都摸不着头脑。

那天,老王一大早就扛着个锄头,跑到村头那块荒地上,吭哧吭哧地开始挖。

俺们村里人都觉得奇怪,那块地荒了好几年,草都长得比人高,老王这是要干啥呢?有好事的村民就问老王:“老王啊,你这是要种啥呀?”老王头也不抬,闷声闷气地说:“种金子。

”俺们一听,都笑了,心说老王这是在开玩笑吧。

可老王不是开玩笑,他天天去那块地,挖了又挖,种了又种。

俺们村里人开始议论纷纷,有人说老王是不是中了邪,有人说老王是不是想发财想疯了。

俺也纳闷,老王这是唱的哪一出啊?过了些日子,老王那块地还真长出东西来了。

俺们跑过去一看,原来是一片绿油油的菜地。

俺们这才恍然大悟,原来老王是想种菜啊。

可俺们还是想不明白,为啥老王当初要说种金子呢?俺去问老王,老王嘿嘿一笑,说:“俺要是说种菜,你们不早就把地给抢光了?”俺这才明白了,原来老王这是在用计啊。

俺们村里人听了,都哈哈大笑,说老王这招真是高。

这件事儿让俺想了很多。

俺们村里人平时都是直来直去,有啥说啥,可老王这事儿给俺上了一课。

有时候,事情不是表面上看起来那么简单,背后可能藏着别人的想法和智慧。

俺们要学会多动动脑筋,不要只看表面。

俺村里还有好多事儿,俺也是想破头也想不明白。

比如,为啥村东头的李大娘天天对着镜子笑?为啥村西头的张大爷总是夜里出去,天亮才回来?这些事儿,俺可能永远也想不明白。

但俺知道,每个事儿背后都有它的故事,俺要学会耐心地去听,去理解。

俺村里的生活,虽然简单,但充满了人情味和智慧。

俺喜欢俺们村里的生活,喜欢这里的人们,喜欢这里的一切。

外国人感到奇葩/震惊的中国习俗

外国人感到奇葩/震惊的中国习俗

4. 发红包
• 红:吉利的颜色, 代表好运,快乐, 长寿,上进等等
到达新娘家后:
1. 新郎需要过两道门(第 一道:亲朋好友的阻拦, 第二道:新娘卧室), 发红包、喜糖,讲好话 来进门
5. 接亲
2. 找鞋子:新郎要找到新娘 的婚鞋(放在很不起眼的地 方)
• 敬酒代表热情、尊重
6. 敬酒,劝酒
• 社会地位、职位较低 者酒杯稍低以示尊重
• 喝酒本是一件放松 的事 • 劝酒让人很有压力: 不尊重他人自主意 识 • 酒:“拉关系”的 工具
同音异形异义字
幸运数字:8 • 八=发 • 代表好运和财富
7. 数字
不吉利的数字:4,14 • 四=死 • 避免在车牌号、家庭 地址、银行账号等使 用 • 十四=要死
• 调理身体中的“气” • 补身体:一年四季有不同 对应的食物(夏天:清心 败火,消暑,祛湿 - 绿 豆汤,西瓜,清淡的食物)
外国人感到奇 葩/震惊的中 国习俗
韩亦欣 IVORY 2
1. 筷子不能插在饭碗里
• 被视为一种祭拜死者的 仪式
2. 添茶
• 当招待者帮一位客人添 茶后,客人会轻敲桌面 以示感谢
3. 拒礼

• 中国人习惯在收礼时先 拒绝几次,再收下 • 表示谦让,礼貌,自重
• 代表来年的好运和 财富 • 老人,家长,已婚夫 妇送给孩子,亲戚, 未婚者
8. 中医,中药
• [有争议]使用动物:熊 的胆汁(治疗头痛,肝病, 视觉问题等)、犀牛的角 (治疗发烧,抽搐)
• 观察地理,看地相 • “天人合一”:人与 大自然的和谐
9. 风水
禁忌: • 不见光的房子:阴气 重 • 右高左低的房子:不 吉利,不利健康,运 气不好 • 卫生间或厨房对着门: 不利财 • 床头不能对着西,窗 户,镜子,房门

外国人对中国有哪些让中国人大吃一惊的刻板印象?

外国人对中国有哪些让中国人大吃一惊的刻板印象?

外国人对中国有哪些让中国人大吃一惊的刻板印象?作者李轶睿,是一名中文说的很好、热爱中国文化的英国人。

转载已取得授权。

1990年代当时我8岁,第一次接触到的中国人是来我们小学的一对香港兄弟。

1、他们吃的零食怎么这么奇怪。

当时住校的孩子都可以收藏自己一小箱子零食(一般是父母送给孩子一个学期慢慢吃),然后在晚上休息期间,可以拿到客厅吃一些。

很早发现他们的箱子是最大的,好大好大,所以本来就很好奇。

但后来他们拿出来的都是什么凤爪、肉松、小种子(瓜子)、鱿鱼丝、海苔。

除了他们以外我们的零食全是甜甜的各种糖果巧克力,所以发现世界上还有主动吃咸的当小吃的人,感觉太不可思议了。

他们的鱿鱼丝和海苔我尝了一下,就更难理解了。

味道好奇怪。

2、他们很努力学习。

别的孩子总在周末出去踢球,或者在学校里打游戏打牌(当时Pokemon最流行),或者到城里散步买东西。

他们却在沙发上一直看书。

看的课本和英文小说比我们都认真。

最早的哈利波特和指环王也是他们推荐的。

但是他们也看好多中文的书。

第一次看到汉字,感觉非常神奇。

他们教了我最基本的数字,以及“山”,“木”这样的基本字,可是一张纸上怎么可以画那么多密密集集的小画呢?可能其他孩子会排斥他们这样的,可是我好像一直认为他们很牛。

3、他们很善良。

这个故事也必须讲我觉得,因为给我的印象是最深刻的。

我们宿舍里十个人,还有一个保加利亚的男孩,不会讲英语,而且长得很弱小。

所以几乎每天晚上都会被七八个同学群体欺负,有时候特别夸张的,会等他睡着了,把他裹起来扔在地上,或把他的东西藏起来。

我们宿舍唯一去骂这群人的就是那个香港兄弟的哥哥;而且每次他讲话很成熟,大家有点怕他。

而且,我自己被欺负最惨的一次(打牌的时候对方闹起来了),也是他带我去别的地方冷静。

所以从很小就开始觉得中国人比本地老乡更仁义,说话也更有道理。

其实后来总想去找到这俩兄弟,让他们知道我现在是什么样子的,现在还可以用中文与他们沟通。

去年发现那个香港哥哥已经成为英国政府第一位华裔议员(保守党的)。

中国怪事不解之谜详解

中国怪事不解之谜详解

中国怪事不解之谜详解
中国作为一个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的国家,存在着许多令人不解的怪事和
谜团。

在本文中,将详细探讨中国的一些怪事不解之谜。

1. 中国的长城:中国长城是世界上最长的人造建筑,但人们仍然不明白为什么
古代中国人花费如此多的资源和人力修筑长城。

长城作为防御工事的功能可以理解,但其超出防御需求的规模和长度仍然是一个谜团。

2. 秦始皇的兵马俑:秦始皇陵中的兵马俑是中国古代艺术的杰作,但人们对于
为什么需要制作如此大规模的兵马俑仍然感到困惑。

一些学者认为这是为了保护秦始皇的灵魂,但没有确凿的证据来证明这个说法。

3. 中国的鬼城:中国有许多被称为“鬼城”的现象,这些城市在建设过程中被放弃,导致成为一片荒凉。

一些鬼城是由于过度规划和投资失误造成的,但一些鬼城的存在仍然让人们不禁思考其背后的原因。

4. 中国的翻译问题:中国的翻译问题广为人知,有时给人带来困惑和误解。


些中国的口语表达和习语在翻译成英语时会失去原意,导致外国人难以理解。

这是因为中文和英文之间的语言和文化差异造成的,这也是一个有趣的谜团。

5. 中国的干旱问题:中国在一些地区经常遭受干旱的困扰,尽管中国有丰富的
水资源。

人们不明白为什么中国无法解决水资源分配的问题,以确保所有地区都能够获得足够的水供应。

以上只是中国怪事不解之谜中的一部分,当然还有许多其他令人困惑的事情存在。

这些谜团不仅仅是对中国历史和文化的了解,还需要更多的科学研究和解释才能得到答案。

这些谜团的存在也增加了我们对中国多样性和复杂性的认识,让我们更加好奇和向往这个古老而神秘的国家。

我观察的文化差异现象

我观察的文化差异现象

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很多有趣的文化差异现象。

这些差异让我们的世界变得更加丰富多彩。

今天,我就来和大家分享一下我观察到的文化差异现象。

我发现,不同国家的人们在饮食方面有很大的差异。

比如,中国人喜欢吃米饭、面条等主食,而西方人则喜欢吃面包、土豆等。

中国人吃饭用筷子,而西方人则用刀叉。

在中国,人们喜欢吃热菜,而在一些西方国家,人们则喜欢吃冷食。

这些饮食上的差异,反映了不同国家的文化背景和生活习惯。

除了饮食,不同国家的人们在礼仪方面也有很大的差异。

在中国,人们见面时会互相问好,握手或者鞠躬。

而在一些西方国家,人们见面时会亲吻脸颊或者拥抱。

在中国,人们吃饭时不能大声喧哗,要尊重长辈。

而在一些西方国家,人们吃饭时可以自由交谈,没有那么多的规矩。

这些礼仪上的差异,让我感受到了不同国家的文化魅力。

不同国家的人们在节日方面也有很大的差异。

在中国,我们有春节、中秋节、端午节等传统节日。

在这些节日里,人们会吃团圆饭、赏月、吃粽子等。

而在一些西方国家,他们有圣诞节、感恩节、万圣节等节日。

在这些节日里,人们会装饰圣诞树、吃火鸡、扮鬼等。

这些节日的差异,让我感受到了不同国家的文化特色。

不同国家的人们在艺术方面也有很大的差异。

在中国,我们有国画、书法、京剧等传统艺术。

这些艺术形式注重意境和神韵,表达了中国人的审美观念和情感世界。

而在一些西方国家,他们有油画、雕塑、歌剧等艺术形式。

这些艺术形式注重写实和立体感,表达了西方人的审美观念和情感世界。

这些艺术上的差异,让我感受到了不同国家的文化底蕴。

通过观察这些文化差异现象,我明白了一个道理:世界是多彩的,不同的文化都有其独特的价值和魅力。

我们应该尊重不同国家的文化差异,学习和借鉴其他国家的优秀文化,让我们的世界变得更加美好。

在今后的生活中,我会继续观察不同国家的文化差异现象,学习更多的知识,增长自己的见识。

我相信,只要我们用心去感受和理解不同国家的文化,我们就能建立起更加和谐、美好的世界。

中西方文化行为习惯的差异

中西方文化行为习惯的差异

中西方文化行为习惯的差异中西方文化行为习惯的差异文化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核心特征,它塑造了人们的思维方式、行为习惯以及社会规范。

中西方文化因其独特性而经常成为人们争论的焦点。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探讨中西方文化在行为习惯方面的差异。

中西方在交往方式上存在明显差异。

在中国,人们普遍认为保持面子和敬重他人的情感是至关重要的。

因此,他们倾向于使用间接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意见,以避开冲突和尴尬。

相比之下,西方文化更加注意直接沟通和个人表达。

他们倾向于直接说出自己的想法和意见,强调个人自由和。

在社交礼仪方面,中西方文化也存在差异。

在中国,人们注意敬重和敬重他人,特殊是对年长者和权威人士。

在社交场合,人们通常会表现出虚心和谨慎的态度,以示敬重。

相比之下,西方文化更加注意公平和个人自由,人们更倾向于公平对待他人,不过分强调年龄和地位的差异。

在饮食方面,中西方文化也存在差异。

在中国,饮食被视为一种文化的体现,人们注意食物的色、香、味、形。

餐桌上的礼仪也特别重要,如不吹鼻涕、嘴巴不发出声音等。

相比之下,西方文化对于饮食的要求相对简洁,他们更注意食物的养分价值和口感,而对于餐桌上的礼仪要求较少。

在时间观念上,中西方文化也存在差异。

中国文化注意“天人合一”的观念,人们倾向于顺其自然,不过分强调时间的精确性。

相比之下,西方文化更加注意时间的高效利用,人们注意准时和时间管理。

中西方文化在行为习惯方面存在着显著的差异。

无论是交往方式、社交礼仪、饮食习惯还是时间观念,中西方都有着独特的文化背景和价值观念。

了解并敬重这些差异,有助于促进跨文化沟通和理解,推动不同文化之间的和谐共处。

中西方文化行为习惯的异同点中西方文化是世界上两种重要的文化体系,虽然有着千年的历史和独特的特点,但它们之间存在着一些显著的异同点。

在行为习惯方面,中西方文化之间的差异尤为明显。

本文将从社交礼仪、时间观念和饮食习惯三个方面探讨中西方文化行为习惯的异同点。

见面礼仪

见面礼仪

一、言语背后是涵养,更有观念直呼其名不礼貌吗?数年前,当时的美国总统克林顿访问上海,在参观一个社区时,一群幼儿园的孩子们有组织地用英文高声欢呼“热烈欢迎克林顿爷爷”。

克林顿微笑示谢,但多少有一点儿迟疑。

就在此刻,一个三岁的男孩却直呼“克林顿,克林顿”。

备感亲切的克林顿抱起了这个孩子。

国人看到这一幕一定会感到十分诧异,那个三岁的男孩竟敢直呼贵为总统的克林顿的名字,按照中国的礼仪,这显然是大不敬的行为。

因为在中国人看来,长幼有序,一般只有彼此熟悉亲密的同辈人之间,对待晚辈才可以“直呼其名”。

中国人称呼家庭成员、亲戚或者邻居,往往用“二哥”、“李大爷”等,以显示对话双方的亲密关系。

直呼名字,肯定会被认为你不懂礼貌,分不清上下长幼尊卑了。

但电视镜头告诉我们,克林顿更喜欢的不是那些尊敬地称呼其为克林顿爷爷的小朋友,而是那个“不礼貌”的小男孩。

实际上,克林顿的态度恰恰反映了西方人在称呼上的礼仪习俗。

与在称呼上过于讲究的中国人相比,西方在称谓上更加随意,更加“不拘礼节”。

他们所习惯的是对等式的称呼,常常用名字称呼别人,而不用某先生、某太太或某小姐等。

这种做法在美国人中尤为普遍,甚至初次见面就用名字称呼。

不仅年龄相近的同辈人之间这样称呼,年龄悬殊的人之间也这样称呼,其中并没有不尊重对方的意思。

家庭成员之间,只要彼此尊重,孩子对父母或祖父母也可以互称姓名或昵称。

老外尤其不喜欢别人用爷爷、奶奶之类的称呼,因为这样的称呼表明自己老了,上了年纪,而西方最忌讳的就是“老”。

一位德国老太太,就曾抱怨说:“我爱北京,但不喜欢被称为奶奶。

”社会地位不同的人也是这样的。

例如,许多大学生叫老师的名字。

老师们对这种做法并不反感,并没有唐突或不礼貌的感觉,也不认为学生不尊重自己或过于随便;他们反而认为学生能这样做,正好说明自己待人友好,平易近人。

招呼:外国人打招呼明知故问为哪般?电影《北京人在纽约》中有这样一幕:有一天,刚到美国不久的北京人王起明遇到了一位美国朋友,俩人热情地寒暄起来:“你好,王起明,近来还好吗?”“还不错,谢谢。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人这些习惯让外国人百思不得其解
文化习俗对人类社会生活影响深刻,从空间角度看,文化祢散于社会生活的每一个角落;从时间纬度看,它又延续在整个历史长河之中。

中西方文化分别产生于中国和欧洲,属于不同的民族,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反应到日常生活中,自然在生活习惯上也有很多不同。

下面这些中国人的生活习惯,就令西方人百思不得其解。

大多中国人喜欢把遥控器包裹在塑料袋中使用。

1、电视、DVD等电器的遥控器,买来时都包装在塑料袋内,西方人使用时,会丢掉塑料袋,直接用,但大多中国人却依然把遥控器包裹在塑料袋中使用,这样既可保护遥控器,也更卫生。

2、不论是中国,还是西方国家,都有赌场和彩票,但比起大多数西方人,中国人更喜欢小赌博或买彩票。

中国人认为,洗碗机当碗橱更合适,洗碗还是亲手洗干净。

(fotolia)
3、在西方社会,洗碗机司空见惯,几乎家家必备,但中国人认为,洗碗机当碗橱更合适,洗碗还是亲手洗干净。

4、西方人喜欢在大餐厅的大餐桌上进餐。

但对中国人来说,做好饭,直接在厨房的小餐桌上用餐,多方便。

5、茶文化在中国源远流长,并且,在中国长大的人是喝热水长大的,即使出了国,也要喝热水和热茶,所以每家都有热水瓶。

6、果酱和咖啡吃完了,西方人直接丢掉瓶子,但中国人却变废为宝,把空的果酱瓶或咖啡瓶改做水杯,并随身带着。

中国人用筷子打鸡蛋。

(网络图片)
7、搅蛋器现在也很普及了,但中国人依然觉得不好用,打鸡蛋还是用筷子利索。

8、泡茶一定要用杯盖,所以中国人家里的茶杯大多有盖子。

但对海外的中国人来说,买个磁的杯盖可不容易,不行的话,就求助国内的亲友了。

9、生孩子对中西家庭都是大事,但外国女人生孩子2、3天就出门。

中国女人分娩后一个月内不让出门,叫“坐月子”。

10、西方人身上卡多现金少,数钱的机会不多,银行数钱,也是机器上阵,而中国人数钱,喜欢用手指沾着口水数,而且点钞的速度大多比机器还快,银行出纳更是技高一筹。

11、西方人办事按照规章制度,不可违反。

中国人办事则以人情为重,先找熟人,求人办事前往往还要送点小礼。

12、热情的中国人送客,会送出家门很远。

西方人就不会这样了。

中国人居安思危,有点余钱就存银行。

(fotolia)
13、西方人月光族多,还经常对着大叠帐单发愁。

中国人居安思危,有点余钱就存银行,一般不会欠信用卡。

14、西方人大多早上沐浴后,清爽上班。

中国人即使出了国,大多还是早晨不洗澡,但晚上必洗澡。

中国人住宾馆,非免费食品是绝对不碰的。

(fotolia)
15、西方人住酒店,在酒店用餐、喝酒店的饮品是经常的事。

但中国人住宾馆,非免费食品是绝对不碰的。

16、在家靠父母,出门靠朋友,所以中国人出门在外,遇见老乡那个亲。

很多中国小孩往往在读小学时就开始戴眼镜。

(网络图片)
17、和西方人相比,中国人戴眼镜的就多,很多小孩往往在读小学时就开始戴眼镜。

18、节假日,很多西方孩子跟着父母出门旅行,或探访亲友。

而中国家长则喜欢在节假日安排孩子进“专长班”。

19、中国家庭亲戚称谓丰富多彩,所以,中国人常常会不厌其烦地向老外朋友解释堂哥和表哥,姑姑和姨妈,或叔叔和舅舅的区别。

20、中国人在餐馆聚餐后,会互相抢着埋单,美国人就直接AA 制了。

华人美味老外敬而远之
上面是中国人和西方人的不同生活习惯,下面这5种中国人口中的美味,会让老外敬而远之。

1、动物内脏
动物内脏,如猪肝、猪腰、鸭血、牛肚、大肠、血之类的食物,都是外国人避之不及的食物。

(网络图片)
动物内脏,如猪肝、猪腰、鸭血、牛肚、大肠、血之类的食物,都是外国人避之不及的食物,他们只吃大块的肉。

但这些却是中国人爱吃的,凤爪、爆炒猪肝乃至溜猪大肠,味道那个香啊。

2、皮蛋
皮蛋一直以来都是受中国人欢迎的食物。

皮蛋被老外译作百年蛋(Century eggs),放了百年的蛋还能吃吗?曾被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评选为全球最“恶心”的食物之一。

在他们看来,这种放在泥土里腌渍数月的鸭蛋通体黑咕隆咚,气味刺鼻,口味怪异。

那种质感,他们觉得像一团严重变质的奶酪;那种气味,他们认为到石灰岩地质研究室才能闻到。

然而,皮蛋一直以来都是受中国人欢迎的食物。

通常的做法有,皮蛋瘦肉粥、三色蛋、皮蛋豆腐等。

3、鸡爪
英国每年有数百万只鸡爪被扔进垃圾处理场。

在老外看来,鸡爪像人手一样,这能吃吗?英国每年有数百万只鸡爪被扔进垃圾处理场。

美国人说,想到鸡脚踩鸡粪的情景,不会有胃口的。

中国的美食家们早就发明了“虎皮凤爪”、“盐焗凤爪”、“泡椒凤爪”等多种花样。

中国人也常将鸡爪用于煮汤,也用于卤、酱等。

如:卤鸡爪、酱鸡爪。

4、鱼头
老外从不吃鱼头,但鱼头豆腐汤是中国人的美味汤品,当然,大多中国人吃鱼,也会吃鱼头。

5、臭豆腐
对于很多中国人来说,臭豆腐是闻起来臭,吃起来香。

但是,臭豆腐的味道早让老外闻风丧胆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