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 绝不低头和习惯下跪
了解中国古代跪拜礼文化

了解中国古代跪拜礼文化跪拜礼是古代汉族的一种交际礼仪,旧时使用年代最长、最频繁的一种礼节,那么你了解中国古代跪拜礼文化吗?下面是店铺为你介绍中国古代跪拜礼文化,希望能帮助到你。
了解中国古代跪拜礼文化中国古代最早是没有凳子、椅子的,当然连桌子也没有,只有很矮的“几”。
秦汉以前,人们“席地而坐”,坐时在地上铺上席。
据考证,古人坐于席,正规的坐姿是两膝着地,两脚的脚背朝下,臀部压在脚后跟上,“正襟危坐”表示的就是这个坐法,相当于我们现在说的跪坐。
除此之外,采取这种坐姿还有对服饰的考虑。
中国人很早就开始穿着裤子,但通常穿着于袍服内,并不会把裤子露在最外面。
初期裤子都是没有裤裆的,后来才出现了合裆裤。
没有合裆裤,即使有凳子或椅子,坐姿都会暴露隐私部位,只有跪姿才能隐藏,显得文明有礼。
一些放松的坐姿,比如盘腿坐、叉开腿坐,或者抱膝而坐,都是很不雅的,最多只能私底下这样坐坐,正式场合会被认为是野蛮人。
当时社会对这些个不雅的坐姿都意见很大,古籍中把这些坐姿与衰败的世风、得意忘形、放荡不羁和鬼怪之姿等等联系起来。
当时社会尤其看中礼乐文化,强调坐有坐相,正确的跪坐坐姿带给人威仪之感,是一种向上的精神面貌,与屈辱卑贱完全不搭边。
现在实行的三跪九叩制是满清入关以后才开始的。
而汉人的跪拜礼和现在的跪拜礼是不一样的,要追溯时间的话。
在古代,即宋以前,汉人是席地而坐的,就是跪坐,看现在日本的电视就可以看见了,这个也是日本学的我们的文化,并且保存下来了。
当屁股垫小腿的部位时,称为坐,当直立起上身的时候,称为跪,在古代,不仅仅对长辈,同辈之间也可以用跪拜礼。
用现代话说,你和好友聊开心了,或者觉得他说的对了,你就把上身立起拜一下,表示你的尊敬。
如此而已。
再拜,就是拜两下,那就是大礼了。
宋以后,胡凳传入。
才没有跪坐。
元入侵后,汉人精英几乎被屠杀殆尽,礼,也有许多遗失了,但是也遗留了一些元的恶习。
但是当时的大臣也就是在开始的时候要跪一下,然后就是站着,有的还是可以坐着的,清以后,就只能跪着说话了,此跪非彼跪。
议论文—谈骨气

➢ 闻一多横眉怒对敌人枪口
文天祥( 1236-1283 ):南宋大臣,文 学家。
南宋灭亡,文天祥兵败被俘,统治者念其 才华,以高官厚禄、威胁利诱、对其软硬 兼施,迫其投降,但文天祥凛然正气,以 诗《过零丁洋》做答,其中 “人生自古 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表明自己舍生 取义的伟大志向和崇高的民族气节。
富
辛干山身惶零人留
过
贵零 不丁
洋
文 天 祥
苦 遭 逢 起 一
戈 寥 落 四 周
河 破 碎 风 飘
世 浮 沉 雨 打
恐 滩 头 说 惶
丁 洋 里 叹 零
生 自 古 谁 无
取 丹 心 照 汗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能淫 经 星 絮 萍 恐 丁 死 青
那人摆着一副慈善家的面孔:“嗟,来
贫 食!”
贱
这个味道为何是不好受?
不
能 那幅脸孔,那种神气,让人受到人格的
➢ 议论文的基本结构分为哪三部分?据此,可 将文章划分为几个部分?
第一部分:(1-4段)提出论点,并从理论上阐明了"骨气"的含义。 第二部分:(5-8段)例举事例,具体说明中国人是有骨气的。 第三部分:(9段)阐明骨气的时代内容,提倡骨气的积极意义
➢ 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我们中国人是有骨气的人。
补充事实论据
➢ (1)富贵不能淫——李白“安能摧眉折 腰侍权贵”
➢ 苏武“留胡节不辱” ➢ (2)贫贱不能移――朱自清“宁可饿
死也不食美国的救济粮”, ➢ 陶渊明“不为五斗米而折腰”
(3)威武不能屈——李公仆,江姐, 刘胡兰,夏明翰,叶问,陈真
移 侮辱。他不会白白施舍,吃他的饭要替
中国人不跪-750字初一写人作文

中国人不跪-750字中国人不跪,就像太阳东升西落;中国人不跪,就像四季春夏秋冬;中国人不跪,就像天空出现云朵。
中国人不是不会跪,只是中国人身上留着一种特殊的血流……“统统给我跪下。
”韩国女老板狠狠的说道。
我看着,看着,不自觉咬牙切齿。
当孙天帅把胸卡往地上一扔:“开除也不跪,我是中国人!”然后愤然离去。
我心中暗暗叫好,是呀,我是中国人,不跪的中国人。
看,那碧蓝碧蓝的天空;听,大海卷着浪花拍打的声音;闻,花儿散发着的芬香。
哦,原来这一切,好像不约而同的为了同一个人准备着。
一只幼鹰因为尊严,要飞的更高;一盆仙人掌因为尊严,要活下去;一朵鲜花因为尊严,要绽放花朵。
不知有多少伟人,宁愿失去生命都不肯向敌人跪下,区区一跪,可是膝下的黄金有多重。
或许,如王怀让所说,李大钊不会下跪,他那黑色的长衫,让黑色的夜晚在他的面前,打颤后退!方志敏不会下跪,他那白色的稿纸,把白色恐怖在他面前焚毁烧碎!所以他们早早的离开了这个世界,我想:他们一定是面对微笑的离去,再做一次选择,他们也不会后悔。
如果一个人苟且偷生的活着,为了活着,活着没有尊严,活着看着别人的脸色,永远都不知道自己能活多久。
那么试问还有意思么?他没有灵魂,只有一个空虚的壳,一个让人悲哀的之处。
一滴露珠因为感恩,折放出太阳的光辉;一粒种子因为感恩,长成挺拔的树;一棵小草因为感恩,默默献出自己的力量。
在最有骨气的韩国,三星、LG等大公司每年都召开隆重的中国经销商大会。
这些大公司的最高领导都会在大会上集体向中国人下跪,感谢他们对公司的贡献。
然而,看看现在的社会吧,那种跪不叫尊严,也不叫感恩。
有的人因为追星,激动的给自己所爱的明星跪下;有的人因为金钱的诱惑,盲目的给人跪下;有的人因为过错,想用跪得到宽恕。
原来,他们已经成为了一个“精神上跪下的人”!一个小写的人就像太阳没了关辉,月亮没了灿烂,星星没了菱角。
“跪”的右边是个危险的危,当一次次的跪之后,告诉我,你会看到什么?别告诉我一片光明的未来,我怕笑掉大牙。
中国人不跪的人诗歌原文

中国人不跪的人诗歌原文
【最新版】
目录
1.引言:介绍《中国人不跪的人》诗歌的背景和作者
2.内容概述:简述诗歌的主题和内容
3.诗歌赏析:分析诗歌的象征意义和艺术特点
4.结论:总结诗歌的价值和启示
正文
《中国人不跪的人》是一首脍炙人口的现代诗歌,作者是著名诗人北岛。
这首诗歌写于中国改革开放的初期,反映了当时中国人民的精神风貌和对未来的憧憬。
诗歌的主题是中国人的坚韧和不屈不挠的精神。
在诗歌中,作者通过描述一个不跪的中国人,表达了中国人民在困难面前不屈服,宁死不屈的民族气节。
同时,诗歌也展示了中国人民在逆境中奋发向前,积极进取的精神风貌。
在诗歌的内容方面,作者运用了许多生动的比喻和象征手法,如“钢铁的胸膛”和“不屈的膝盖”,象征了中国人民的坚韧和勇敢。
同时,诗歌中的“中国人不跪的人”,也象征了中国人民在困难面前不屈服,始终保持尊严和自尊的精神风貌。
在诗歌的赏析方面,我们可以看到作者的高超的艺术技巧。
首先,诗歌的结构紧凑,主题鲜明,表达了作者强烈的感情。
其次,诗歌的语言简练,富有感染力,使读者能够感受到作者的热情和决心。
最后,诗歌的象征意义深刻,使读者在欣赏诗歌的同时,也能够思考人生的价值和意义。
总的来说,《中国人不跪的人》是一首充满力量和激情的诗歌,它展示了中国人民的坚韧和勇敢,也表达了作者对未来的憧憬和信心。
第1页共1页。
中国人——不跪的人

中国人——不跪的人
老师们、同学们:
你见过昆仑屈膝吗?没有!你见过长城弯腰吗?没有!读了《中国人:不跪的人》一诗,我不禁怦然心动。
诗中刻画了一个高大的形象——孙天帅。
当金钱、人格与国家尊严发生冲突时,他作出响亮的回答:“我是中国人,我是不会给你下跪的!”读罢全诗,一种强烈的民族责任感充满了心田。
翻看历史的画卷,在五千年中华民族文明史沥,多少英雄儿女、爱国志士,为了祖国,为了正义而铁骨铮铮、宁死不屈。
林则徐虎门痛击侵略者,方志敏清贫一生,名垂史册······他们的英明就是民族尊严的化身。
正是有了他们,我们的民族精神才代代发扬,光大至今。
“不能下跪!跪下的是邪恶、是败类、是罪犯!”对!跪下的是秦桧,留下被世人唾弃的奸相;下跪的琦善,留下了割地求荣的丑恶
嘴脸;下跪的是汪精卫,留下了卖国的卑鄙行径。
对这些无耻叛国的人,人民切齿痛恨,横眉冷对。
“我们中国人不会下跪,我们中华民族也不会下跪,而且永远不会!”从太平天国到义和团,从虎门销烟到甲午战争,从八年抗战到抗美援朝,面对邪恶,面对侵略,我们中华民族扛起枪,抬起炮,用生民捍卫了民族的尊严。
今天,我国经济蒸蒸日上,从解决温饱直奔小康,从浦东开发到香港、澳门的回归,动“东亚病夫”到一举夺得奥运会的举办权,一次又一次地向世人展示了中华民族的力量。
历史的张合奔流不息,中华民族的精神代代相传。
如果说“中国人”这个名称在过去代表着屈辱和不幸,那么今天,它应该一味着奋发和拼搏,而明天,它应该象征着繁荣和富强!
想着想着,我不禁又一次吟诵:“我们中国人是立地顶天的人!我们中国人,是不跪的人!”。
跪下代表什么?一个小小的姿势,蕴含着中国人对自尊的坚守

大家好不经意的看到一篇很久以前的文章,这篇文章说1995年,一个韩国企业在珠海搞生产。
当时有不少外资企业引进到珠海特区,其中有个老板娘扮演了类似工头的角色,有一次当她在车间里看到工人犯了错误时,叫所有的工人跪下来,但有个小伙子不跪,他说他是中国人,不会轻易下跪。
当时在外资企业工作收入相对较高,这个小伙子的言论引起了企业的开除,但他非常厉害,他向劳动部门举报了这个事件。
于是韩国企业遭到了处罚,这是不可避免的结果。
叫一个工人跪下来,这是不应该的。
我们中国古代有句话叫男儿膝下有黄金,大意是男子不轻易下跪,只有在朝见皇帝或向父母请安时才下跪。
除了对皇帝和父母,中国人不会轻易下跪。
然而现如今,这个跪的行为变得非常简单,动不动就下跪。
我看了很多照片,经常看到人们下跪,跪代表什么呢?是代表乞求宽恕、犯错了下跪,表示忏悔。
比如,一个人干了一件特别大的错误,而且影响特别恶劣的,他就公开下跪,表明他彻底忏悔了,他承认错误。
但现在经常看到讨薪的人们下跪,以求得到应得的薪酬。
为什么会这样呢?他们的尊严都去哪了呢?在这方面,我觉得中国有很多奇怪的地方。
日本的文化大部分都是中国传承过去的,但它没有太监文化。
在日本的皇宫里是没有太监的。
太监是怎么产生的呢?有时候是从印度来的,就像现在的泰国人妖,据说是从印度传过来的。
中国为什么有一段时间实行太监制度呢?看到皇帝都跪在那里,而现在很多地方都下跪,而且非常容易下跪。
人们一个接一个地下跪,我觉得这个问题应该纠正一下,应该重建人的自尊心。
钱固然重要,但也要有法律的维护,下跪总让我感觉有损人格。
如果你面对你的父母有什么愧疚,你可以下跪。
面对皇帝有什么愧疚,你也可以下跪。
但现在看到这些人下跪,我觉得非常奇怪,这似乎只是一种表态,却很难看到它背后的价值观是什么。
它产生了什么样的效应呢?谁叫他们下跪,而且跪得很久起不来,一大群人跪在那里,他们的尊严去哪了呢?谁会为他们的尊严发声呢?不管他们遇到什么困难,不管他们遇到什么事情,他们就是一个祈求的存在。
了解中国古代跪拜礼文化

了解中国古代跪拜礼文化中国古代的跪拜礼文化源远流长,是中国礼仪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古代中国,人们进行跪拜礼是表达尊敬、敬畏、感恩和谦逊的一种行为。
下面将从跪拜礼的起源与意义、跪拜礼的形式与仪式、跪拜礼的演变以及今天跪拜礼的现代意义等方面进行详细阐述。
跪拜礼在中国最早起源于古代人们对天地神明的崇拜。
古人认为,天地是众神神灵的居所,而人们跪拜是为了向神明表达对其威严与权威的敬畏之心。
此外,在中国古代,跪拜也是表达对长辈、君主和祖先的尊敬的重要方式。
如在皇权神圣的帝制社会中,臣子必须跪拜朝拜皇帝,以示对皇帝的臣服与忠诚。
此外,家族中的长辈如父母、祖父母等也是受到尊敬的对象,儿女跪拜表达亲情之情与尊敬之意。
跪拜礼的形式与仪式因时代、地区和社会地位的不同有所差异。
在古代,跪拜一般包括两个重要的动作:跪和叩头。
跪,即在双膝着地,身体向前并将头部低至地面。
叩头,即将头部轻轻触及地面。
这个动作称为“叩首”,也叫“叩百首”,意为表达无限敬意。
另外,还有一种更加恭敬的跪拜方式称为“九叩三磕头”,即跪拜时双手扶地,头不离地面,像蜜蜂一样匍匐前行,叩头的次数和磕头的次数都是由九叩三磕构成。
随着时代的变迁,跪拜礼的形式也发生了演变。
在封建时代的朝廷,跪拜礼是权力和等级的象征,有明确的分级和礼节。
而在民间,跪拜礼则更多地体现出亲情、友情、师生关系等。
随着近代社会的崛起,封建道德观念的变革和西方文化的影响,跪拜礼逐渐减少,但在特殊场合和传统节日中仍会出现。
尽管现代社会跪拜礼的次数和形式有所减少,但其仍然具有重要的象征意义。
现代社会中的跪拜礼更多地体现出对尊严、正义和公平的追求。
比如,在官方举办的仪式中,跪拜常作为表达对国家、国旗、烈士等崇高事物的敬意。
此外,在学校教育中,学生向老师跪拜是对知识、道德、精神等的致敬。
跪拜礼还常在一些宗教活动中出现,如佛教寺庙、道教庙宇等。
总之,中国古代的跪拜礼文化以其深厚的历史底蕴以及多样的形式和仪式,构成了中国传统礼仪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他稿件-中国人,不跪的人

中国人,不跪的人A:你见过昆仑下跪吗?没有。
昆仑,那是我们中国骄傲的腰背。
B:你见过长城弯腰吗?没有。
长城,那是我们民族自豪的脊椎。
A:不会下跪,我们母亲的血液中没有跪的基因;B:不会下跪,我们父亲的骨骼里没有跪的骨髓;A:不会下跪,我们赖以生存的中国的流水里含着很多的钙,她只会养育吐气和扬眉,而不会养育下跪。
B:因此,我们的每一个头颅,都是经风经霜的永不低垂的盛开的花卉。
A:我的最早走出森林的民族哇,请打开字典,看“下跪”的“跪”右边那一个“危”字给我们的一声惊雷,它警示我们:下跪,民族将要垂危;下跪,人民将要艰危。
B:我的最早告别愚昧的国人呐,请阅读辞海,看“站立”的“站”右边那一个“占”字给我们几多教诲,它教导我们:站立,将占有自己的地位;站立,将占有人类的尊贵。
A:李大钊不会下跪,他那黑色的长衫让黑色的夜晚在他的面前打颤后退;B:方志敏不会下跪,他那白色的稿纸把白色恐怖在他面前焚毁烧碎;A:叶挺不会下跪,他的诗句“为人进出的门紧锁着”和“为狗爬出的洞敞开着”已成为分开人与动物的界碑;B:江姐不会下跪,她绣出的红旗和她穿着的红衣已成为人间永不凋谢的红梅。
A:于是,正义站起来了,倒下的只有犯罪;B:正气站起来了,倒下的只有败类;A:真理站起来了,倒下的只有邪恶;B:人民站起来了,倒下的只有魔鬼。
A:听,一个洪亮的声音激荡于天地之间,回响在千山万水。
合:中国人民从此站立起来了!A:于是,中国的白天,太阳站起来了,四面都是光辉;B:中国的夜晚,月亮站起来了,八方都是明媚;A:中国的春天,鲜花站起来了,遍地都是芳菲;B:中国的秋天,果实站起来了,到处都是甜美。
A:站起来,站起来才能走路,我们走出了京广,走出了陇海,又走出了京九那千重山万重水;B:站起来,站起来才能起飞,我们飞出了卫星,飞出了火箭,又飞出了“长二捆”那满天风一声雷;A:站起来,站起来才能跳高,我们跳上了葛洲坝,跳上了三峡,跳上了东方明珠,看人间灯火天上星辉;B:站起来,站起来才能跳远,我们跳到了南极,跳到了北极,跳到了没有人际的地方,敲科学的窗棂,扣未知的门扉;A:站起来,B:站起来,A:站起来!站起来走进奥运,起跑才更振奋,冲刺才更无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人绝不低头和习惯下跪
乾隆年间,来访的英使,无论如何,也不肯下跪。
顶多肯照着英国风俗,屈一膝,低头吻手,并曰:这是我所能奉献出的最崇高的敬意了。
如今中西文明交通,想起来英使此言也确实发自肺腑,除了信仰,没有什么可以让他们双膝着地,但可以如骑士般对他伺奉守卫的主人屈膝低头表示效忠。
但中国人在这个问题上也绝不让步——这怎么能让步呢?下跪只是形式,而形式之上,是皇帝的绝对威权啊。
一些史学家叹息中西方一次文化交通的绝好机会就被这等小事耽误了,其实,这不是偶然,而是必然。
说到这里,倒想起一点闲话。
中国人倒是不惮于扑通一声双膝落地的,虽然有句古训——男儿膝下有黄金——意思是不能轻易下跪,也可以解释为,这一跪,跪得出黄金?所以中国人还是挺喜欢下跪的,对长辈对上司对任何比自己更具有权威的角色,都跪得理直气壮、顺理成章。
跪这个动作,含义确实深渊复杂,扑通一声,矮人半截,伸上脖子,匍匐在地,大约是和鬣狗遇到头领的动作可以比拟:鬣狗群里,凡是要对头领效忠的,都必须躺倒在地,露出最柔软的肚腹和咽喉部位,示意头领可以任意处置,然后才获得自己在种群里生活下去的资格。
这么搞来搞去,中国人的禀性里就有个特征:遇强则弱,遇弱则强。
喜欢下跪,也喜欢别人下跪,却不理解什么是低头。
就比如说,在公车上两人相撞,一方稍低一下头,说句对不起就能过去的事,在中国人里,绝难可能。
想让我低头认错?——我字典里就没有这个词儿!而遇到上级的恣意凌辱,他们却又能听天由命,自我安慰,绝不抵抗,亦不企图寻求公义。
春节期间,对面一间小楼里,恶邻在院子里打孩子,做父亲的也不比我们大上几岁,将不过10岁的儿子,苦苦痛殴,原因只是儿子偷偷地从他口袋里摸了一支香烟与小伙伴分抽。
作父亲的双目尽赤,拿着手指粗的木条猛抽儿子:“你看他有个认错的样子么?!!!”
原来,那孩子大约是被打狠了,眼睛狠狠地闭着,嘴巴死抿着,牙齿也死咬着,一股浓烈的恨意,直透出来。
而他的父亲,恨得就是这一点:他居然还敢反抗!他居然还没屈服!!他这个爹的威权遭到了强烈的抵制!!!
到了这个地步,为什么打孩子已经不重要,重要的是他的权威不能被挑战。
而关于孩子的教育,他认为,乃是依赖做父亲的权威,而并非依赖说服、比较、引导。
看不过去,上去干涉:“打孩子是不对的,打能打出好么?”那男人脖子一梗:“怎么打不出好?我就是我爹妈打出来的,没他们打我,我能成人么?”
做了几千年的奴隶,从体制里体验出了莫大的快感,只要能有一个小奴隶奴役着,也是莫大的快感啊。
红楼梦里王熙凤说赖大家的:“你回去,不也是多少下人媳妇伺候着,一样老封君似的。
”因此上,这一刻,能不能叫自己的儿子屈服,已经成了这个父亲过不去的坎儿——毫无疑问,他那一瞬间,威权欲涌动得他气壮山河,他宁可把他儿子打死,也不肯放着小小的血肉之躯保存最后一点可怜的人格。
于是知道这件事已经不可沟通,打电话,报警。
在我们的文化中,原来,下跪,要比低头重要。
形式,要比内容重要。
低头是一种发自
内心的信服,而下跪则是从肉体到精神的屈服,我们的教育、我们的社会结构、我们的人事关系,都重视后者,而轻视前者。
因为前者,是建立在人与人平等的基础上的,而后者,建立在一方对另一方的绝对权威之上的。
做了几千年的奴隶,从体制里体验出了莫大的快感,只要能有一个小奴隶奴役着,也是莫大的快感啊。
红楼梦里王熙凤说赖大家的:“你回去,不也是多少下人媳妇伺候着,一样老封君似的。
”
在这种绝对权威欲面前,小小的“一低头”,就如同递给吸毒者的香烟,是完全不会被看上眼的。
在绝对权威欲面前,理性是没有出路的:讲理?谁跟你讲理?道理是你能懂得的么?说服教育?谁有这时间陪你磨牙?
柏扬在杂文中说,让中国人承认错误,千难万难。
我的体验,也确实如此,哪怕是叫他承认极小的错误,他也会象要挖他祖坟一样决不接受。
在他的观念里,承认自己错了,自己就是弱势一方,自己的位置就要颠倒了!主人是不会错的,只有奴隶才会认错——要让他认错,除非你证明你是他的主人。
他们只向权威下跪,而从不知向真理或者事实低头。
从中国的父母开始,哪怕明明自己错得离谱,也绝对不会向孩子认错,还会拉一句:“天下无不是的父母”来遮盖——这就是问题的症结所在。
我要补上一句,让中国人下跪,千易万易。
前些年有个炒作得很厉害的新闻,说一个员工拒绝向韩国老板下跪,辞职云云,请不要忘记,这个员工是全厂的1%,在他背后,是跪着的99%,这,也是他之所以成为新闻人物的根本原因。
最近又问了不少年轻父母,似乎,向孩子承认错误,已经可以被接受。
那位痛殴儿子的爹正在谱写少数派报告——也许,这是我们国民性得到拯救的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