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插嘴”教育案例
我的教育故事:“上课插嘴”的故事

我的教育故事:“上课插嘴”的故事我的教育故事:“上课插嘴”的故事“上课插嘴”的故事.“上课插嘴”这是许多学⽣的不良⾏为,同时也是令⽼师们上课时“头⼤”的⾏为。
遇到“上课插嘴”时应如何正确的处理呢?我看到⼀位⽼师是这样做的。
⼩军上课⼀直插嘴。
⽼师说:“⼤家把上课插嘴”的看法说⼀说。
”话⾳刚落,同学们争先恐后地举⼿发⾔,⼤家好像商量过似的,都⼀个劲地数落⼩军。
“他最烦⼈,总影响我们听课”。
“他总是在别⼈说话的时候插嘴,好像每个⼈都得罪过他似的”。
“他简直就是超级泡沫”。
每个同学发⾔后,班中同学就都呼应⼀声“就是”,除了⼩军之外。
他显然是⽓极了,两只眼睛瞪得⼤⼤的,仿佛快要射出⽕焰似的。
“都是⼀派胡⾔!”他不断地⼤声嚷道。
就在这时,这位⽼师说:“上课插嘴,有没有好的⽅⾯呢?”教室⾥顿时鸦雀⽆声了,沉默了⼀会后,有同学发⾔了:“⾄少说明他⼀直在听每个同学的发⾔。
”“对,他还能及时提出⾃⼰的看法,说明他反应快。
想到就说不怕得罪⼈,这⼀点,我就做不到。
”很多同学发⾔后,班中同学还在呼应“这倒也是”。
⼤家都有点奇怪的望着他,照理他早该兴奋地跳起来了。
这回,⼩军举⼿后站了起来,说:“谢谢同学们对上课插嘴的正确评价,我也是刚认识到的。
谢谢⽼师!”从以上例⼦中可以看到这位⽼师是如何正确地引导学⽣来评价别⼈与⾃我评价的。
评价别⼈时不但应看到别⼈⾏为的不良影响,同时也应该看到有利的⼀⾯,这就要靠教师的引导了。
在进⾏⾃我评价时,应听取他⼈对你的评价,然后来衡量⾃⾝的⾏为,从⽽让学⽣正确地认识到⾃⾝⾏为的利与避。
在我们⽇常教学中不难发现,不少教师遇到“上课插嘴”时会采⽤的⽅法是:⼤骂⼀顿、置之不理、⽩两眼,这些⽅法可能在当时起到⼀定的效果。
但事后,学⽣就会不再重演了吗?答案是否定的。
从表⾯上看,当时是封住了学⽣的嘴巴,好似维护了教师的尊严,⽽实际正好相反,学⽣⼼理不服,只能增加师⽣间的隔阂。
所以我们教师应该学着让学⽣能及时的对⾃⼰所付出的⾏为作出评价,要让学⽣认识到⾃⼰错在何处,从⽽达到根治的⽬的。
戴文倩 教学案例

大班教学案例:爱插嘴的小朋友戴文倩案例背景:在上课过程中,我发现我说话的时候总有几个小朋友很爱插嘴,我话说到一半,立马就有小朋友接着我的话说了,特别是厚霖和嫣冉,他们都很聪明,都是一个能说会道的孩子,总会迫不及待的说出他们的意见与建议。
有时给活动增添姿色,有时让我不知所措,有时则更让我哑口无言。
案例:一次上课,我提出了一个问题,才只说到一半,他们几个就举着手在叫喊着:“我知道,我知道。
”有的时候,还会不举手就自己站起来答问题等情况。
为了不影响其他孩子上课,我只能让他们回答,整节课感觉就是为了他们而上,课后我也和她们说了,上课时要举手,不然就是没礼貌,就是插嘴,只有等老师请到你了才能回答问题,他们也答应了我。
但是由于他们平时还时不时地出现“插嘴”现象,导致班上其他孩子相继出现这种问题,有的还比较严重,随意的回答问题,想说什么就说什么,严重的影响了孩子的注意力。
有的时候,还会不举手就自己站起来答问题等情况。
案例分析:其实幼儿爱插嘴是一种正常的现象,当孩子知道某个问题的答案时,就迫不及待地想说出来,老师知道他是聪明的,想让老师表扬他,但是因为他们几个的插嘴,老师不得不放下集体,而去关注个体是需要的,但对于一个集体活动,有时集体迁就个体,虽然这是次的课能照常下去,老师也没有多说什么,如果这样的场景多了,活动的效果显然会明显下降,所以这种爱插嘴的行为,作为老师的我,在活动后与他们几个进行了个别交流。
教育措施:于是第二天,我在上课前就交代清楚,只要你们上课能够做到不插嘴,管住自己的小嘴巴、守纪律,我就奖给你们每人两朵大红花。
达成的成效:整堂课下来效果非常好,虽然没有完全改掉,还是有插嘴的现象,但是在课堂中有了明显的进步,以后我会继续多多提醒幼儿持之以恒,应该就可以改掉爱插嘴这个坏习惯了。
案例反思:其实“插嘴”不是不好,如果你站在孩子的角度来看,你就会发现孩子“插嘴”,说明他们在积极动脑,是他们的一种表达方式,教师在给予他们肯定的同时也要他们认识到另外一方面,上课的时候是不可以随便“插嘴”的。
[教育笔记-不随便插嘴]学生上课插嘴怎么教育
![[教育笔记-不随便插嘴]学生上课插嘴怎么教育](https://img.taocdn.com/s3/m/1d958a4032687e21af45b307e87101f69e31fbb3.png)
[教育笔记-不随便插嘴]学生上课插嘴怎么教育班级中有不少孩子有“插嘴”的习惯,在活动中总是迫不及待的想要表达自己的想法,小班幼儿主要特点就是爱模仿,一个孩子有这种情况,其他孩子也相继模仿,使得课堂纪律乱糟糟的。
出现这种情况一般都会觉得非常懊恼,多次强调上课不随便插嘴的问题,最后还是会有孩子屡教不改,不禁令我头疼。
要说我们班的“插嘴王”胤嘉小朋友可以说是当之无愧,每次教学活动他都有说不完的奇思妙想,语言活动《树叶鸟》课程中被讲到小树叶飘落下来变成了树叶鸟,故事还未讲完只听他脱口而出“为什么是树叶鸟?树叶怎么会变成小鸟呢?这是怎么回事啊?”我故意装作听不见,继续讲故事,他见我不理睬他,自己在底下喃喃自语:“为什么啊?怎么会这样呢?”我顺势回了他一个眼神,示意他等我讲完再提问,这才消停了会儿。
这种情况在日常教学活动中比较常见,有事令我头疼,有时又能为我们的课堂添加生气。
小班幼儿年龄小,面相对较窄,但求知欲高,很多不知道的问题都迫不及待的想要知道答案。
细细分析孩子出现“插嘴”的现象不光是孩子的原因,我们老师的提问方式直接影响了孩子的行为,不当的提问方式容易引发孩子随意发言,然后出现这种情况时我们的处理方式也是相当重要的,小班孩子年龄小,意会能力较弱,就需要语言提醒,但这种方式就会影响课堂秩序,因此在一般情况下我会以眼神示意。
用简单的方式制止孩子的“插嘴”的现象,极有可能抑制一位具有独特见解并敢于表达的人才,在日常生活活动、晨间谈话时,可以教育孩子适当地“插嘴”,告诉他们随便“插嘴”会影响其他小朋友学习本领,老师提问的时候要积极的举手回答问题。
良好的常规有利于孩子建立良好的习惯,有利于顺利开展教学活动,孩子的适当“插嘴”还是需要我们鼓励的,会活跃教学氛围,使课堂更显生气,同时会调动其他孩子的思维。
“插嘴”让课堂教学柳暗花明

懂得去验证 发现规律 , 孩 子 们 真
了不 起 !
第一 个孩 子 不经意 的 “ 插嘴” , 他 从 直 观 到 抽 象 ,思维 进 一 大 步 的 同 时 ,引 发 了第 二个 孩 子 的思 考 ,他 从 退 位减 法 迁 移 到 时 间 的 计算 , 思维 又 进 了 一 大步 : 第 二 个 孩 子 的 方法 又 引 发 了第 三 个 孩 子 的换 位 思考 ,他 不 光 大胆 去猜 想 并 感悟 了运 算 性质 ,更重 要 的是 懂 得去 验 证 自 己的 发 现 ,思 维 又 进 了一 大步 。第 一个孩 子 的插 嘴 , 不光让 孩子们 的思维更开 阔 , 而
没 急于表态 , 在 等 其 他 孩 子 的感 悟 。 他 看 大 家没 什 么 反 应 , 有 点
案例 l 1 0 9
且 体 验 了 解 决 问 题 策 略 的 多 样 化, 思 维 方式 的创 造 性。
顿 时 热 闹 了起 来 , 有 个 别 的 孩 子 忍 不 住 跑 到 教 室 门 口张 望 , 并 不
站 起来提 问 , 或 者 随便 插 话 。 对
于 这种 “ 插 嘴” , 我 们 应 该 怎 样 对
待 呢?
道他 完全 明白了算理 , 于是我 为 他 的精 彩 讲 解 鼓 起 了掌 。 一 群 反
应挺快 的孩子也 跟着鼓起 了掌 ,
一
、
插 嘴“ 激思”
了 多 长 的时 间 。 ” 他 的话 让 绝 大
从 7时 4 0分 到 9时 3 O分 经 过
着急 了 , 又接着 阐述 : “ 其 实 跟 以 前 学 的 退 位 减 法 一样 , 只 是 以前 的是 退 一 作 十 , 这 儿 要 退 一 作 六 十, 因 为 1时 = 6 0分 。 还 没 看 懂 啊 ?” 好 一个“ 退 一作 六 十 ” { 我 知
中班教育随笔爱插嘴(精品2022)

中班教育随笔爱插嘴(精品2022)中班教育随笔爱插嘴(一)陈梓聪小朋友是我们班里既调皮又聪明的一个小男孩,但是有一个令人头疼的“毛病”:爱插嘴、爱讲话。
有时,我刚说个开头,他接过去叽里呱啦说个不停,惹得其他小朋友也跟着瞎起哄,一节课不知要提醒他多少回。
这不下课铃刚想,我一说:“请一组的小朋友去喝水。
”他便叫:“其他小朋友趴下休息。
”可是全班小朋友并不听他的,嘻嘻哈哈说什么的都有。
见此情景,我灵机一动,看们正乱成一片,然后我把陈梓聪叫过来,“现在由你来当小老师”。
孩子们见状都觉得好玩,都议论纷纷开来,陈梓聪大声喊:“都别吵了,趴下休息一会儿。
”但丝毫没有用处,我趁机对他说:“你一个人的声音怎么能比他们那么多人的声音大呢?老师上课的时候,你老插嘴讲话,不但把老师的思路打乱,还会影响到其他听讲的小朋友,这是很不礼貌的。
”他红着脸点了点头。
这件事后,他的这一“坏毛病”改了许多。
针对不同孩子的特点进行实地体验的教育,我想比干巴巴的说教要有效得多。
中班教育随笔爱插嘴(二)在上课过程中,我发现在我说话的时候总是有那么们都很聪明,都是个能说会道的孩子,总会迫不及待的说出她们的意见与建议,有时让活动增添姿色,有时让老师不知所措,有时则更让老师哑口无言……在我提出一个问题之后更是这样,总是举着手在叫喊着:“我知道,我知道……”。
有的时候,还会不举手自己站起来,直接回答问题。
其实幼儿爱插嘴是一种正常的现象,当孩子知道某个问题的答案时,就迫不及待地想说出来,让老师知道他是聪明的,让老师表扬他。
但因为他们几个的插嘴老师不得不放下集体,而关注个别。
也许关注个体是需要的,但对于一个集体活动,有时集体迁就个体,虽然这是次的课能照常进行下去,老师也没有多说什么,如果这样的场景多了,活动的效果显然会明显下降,所以面对这种爱插嘴的行为,作为老师的我在活动后与他们三个进行了个别交流。
于是第二天,我在上课前就交代清楚,只要你们上课能做到不插嘴,我就奖给你两颗大星星。
十个经典的学生上课插嘴_高中作文

十个经典的学生上课插嘴本文是关于高中作文的十个经典的学生上课插嘴,感谢您的阅读!1、高中时全校必须穿校服,有一复读的学生从来都不穿。
管这方面的老师天天蹲在门口检查。
一日,老师看到此同学没穿校服,问其为什么不穿。
此同学大怒,曰:我妈又没死,为什么要穿孝服?2、一美术老师小有名气,某报上有较大篇幅报道,并附照片,于是在课上自吹:“最近总有同学和我说,老师你真行,上了报纸还登了照片。
”一学生:“寻人启事么?”从此美术老师拒绝该同学上美术课。
3、语文课,老师叫起一昏睡同学回答问题,该同学迷迷糊糊啥也说不出。
老师无奈地说:“你会不会呀?不会也吱一声啊!”该同学:“吱。
”老师汗下。
4、高中时快会考的时候了,有一天上地理课,老师在上面报一个地名,让我们就在下面回答当地所出的矿产。
说了很多地方以后,老师突然问了一句:“江南产什么?”全班男生齐声回答:“江南产美女!”5、初中时,一次生物老师讲非洲草原上的生态环境,全班无人听讲,遂怒,曰:“你们都看我呀!你们不看我,怎么知道非洲野猫长什么样子啊!”6、一次高数课上,老师问我一兄弟:“微积分是很有用的学科,学习微积分,我们的目标是?”那老兄当时在开小差,遂不假思索高声道:“没有蛀牙!”全班爆笑。
7、生物课上,老师说:“其实黄鼠狼是不吃鸡的,科学家做过一个实验,曾经把一只鸡和一只黄鼠狼关在一起,第二天你们猜怎么了?”同学插嘴道:“鸡怀孕了?”8、高三,几何老师是一老太,爱自吹,特烦人。
一日在课上说:“我在市教育局都很受重视的,他们总是请我去一起研究问题,每次都是车接车送的。
”我无意中问:“三轮么?”结果,从此一个星期被禁止上几何课。
9、上高中时,英语老师嫌我们几个男生不听讲,遂大骂:“你们想什么呢?”我当时懵了,也不知怎么的就说了一句:“想你呢!”教室里沉默半晌,只是一双双惊恐的眼睛在望着我。
老师呆了一会儿,后指着我大骂:“你就是一个臭流氓!”冤啦!10、高中的时候,第一次上劳动课,老师是个老头,自我介绍说:“我叫吴树山。
教育案例-如何理解学生的“插嘴”现象

教育案例-如何理解学生的“插嘴”现象【背景】:在新课改实施的过程中,许多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经常会遇到“学生插嘴”的现象。
具体表现为:学生插老师的嘴,当教师在讲解、引导时,学生突然给你一句意想不到的话;同学插同学的嘴,当一个学生在提出一个问题或解决一个问题时,有的同学会无意识地把自己的想法说出来。
对于插嘴现象,我们常常又爱又恨、左右为难。
爱的是这样课堂气氛才显得活跃,学生的思维得到了有效的激发。
恨的是永远有那么一两个学生不分场合、不论时间,教师的问题话音未落,学生就抢着即兴表达,有时比教学过程快一拍喊出答案,还未待其他学生有思考的时间;有时甚至偏离了教学主题,漫无边际地瞎扯。
令教师左右为难的是,如果用严肃甚至刻板的态度明令禁止学生这样的行为,会不会被扣上师生不平等、限制学生思维这样的帽子;而如果默许这样的行为,那课堂岂不是乱成一团,其他学生探索问题的权利该如何保障。
这种现象给了我很大的困惑,也让我得到了许多的欣喜,更让我步入长久的思考。
【主题】:新课改倡导平等、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倡导教师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合作者、研究者,在这种宽松、融洽的课堂教学氛围中,“学生插嘴”现象的产生是合情合理的、无可非议的,它不是“乱”、而是“活”。
它是新课改条件下我们必须加以研究、开发利用的一种教学资源。
【分析】:在课堂教学中,学生插嘴的现象十分正常,一般是学生上课时认真听讲、积极思考的表现。
不能简单地把插嘴看成学生的恶意捣乱,而是学生渴望实现自我的表现,因为一节课的时间是有限的,对于每一个学生来说,被提问的机会不可能人人均衡,有些学生的表现欲望得不到满足之后,情急之下只能“一吐为快”了。
“学生插嘴”是学生自我实现个性彰显的最佳途径,因为学生是在一种没有约束、没有负担的的教学情景中产生的“插嘴”,这种个性的彰显是真实的、积极的、有意义的,它往往反映出由学生的直觉、顿悟和灵感而迸发出来的创新性思维。
同时,“学生插嘴”现象的产生将考验教师的教学理念、调控水平、应变能力以及引导学生解决问题的方法,如:当学生的“插嘴”不尽人意时,你怎样让学生愉悦地坐下来;当学生的“插嘴”富有挑战时,你如何盘活、如何进行教学的“二度设计”,让学生的“插嘴”成为学习的资源,成为学生探究知识、发现规律的新的起点。
大班教育笔记《爱插嘴的孩子》

大班教育笔记《爱插嘴的孩子》作为一名大班教师,我时常与幼儿们相处,观察他们的行为习惯,从中也发现了一些有趣的现象。
其中,最引人注目的就是一个孩子总爱插嘴的问题。
这个孩子名叫小明,今年六岁,活泼好动,反应敏捷,但就是喜欢在大人说话的时候插嘴,这让其他的小朋友也感到困扰。
当我和其他老师正在讨论如何解决这个问题的时候,小明总是能够在我们话音未落的时候就插嘴。
每当他插嘴的时候,我们都会提醒他这样做不礼貌,但他总是不能改正。
我开始意识到,他爱插嘴可能是因为他的自我为中心思维影响的无意识行为,这是他本能的反应,而他还没有学会如何控制自己的行为。
有一天,在我给孩子们讲故事的时候,小明又开始插嘴了。
我尝试用手势示意他安静,但他似乎并没有察觉到。
我深深地吸了一口气,然后我微笑着告诉他:“小明,我们现在正在讲故事,请你先安静下来,等我讲完了再说话好吗?”他似乎并没有理解我的意思,继续说:“老师,我也想讲一个故事!”我微笑着对他说:“好的,那你可以在课余时间里找机会和其他小朋友分享你的故事。
但现在,我们正在听我讲故事,你需要等我讲完才能说话。
”这次,小明听了我的话,安静地坐下来听我讲故事。
当我讲完故事后,他主动问我:“老师,我也想讲一个关于我的故事,你想听吗?”我笑着对他说:“好的,那你来分享一下吧!”从那以后,我发现小明在我讲故事的时候变得更加安静了,并且他也开始主动在课余时间里和其他小朋友分享他的故事。
我相信,通过这个过程,他逐渐学会了在适当的时候说话,同时也学会了尊重他人。
作为一名大班教师,我深知幼儿的教育需要我们有足够的耐心和爱心。
我们需要通过理解和引导,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让他们在未来的生活中更好地与他人相处。
这次小明插嘴的教育经验让我深刻地认识到,对幼儿进行有效的教育,需要我们在不断地实践和尝试中找到最适合他们的方法,让他们在健康快乐的环境中成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生插嘴”教育案例
“学生插嘴”可能是许多老师在课堂教学中都会遇到的现象。
具体表现为:学生插老师的嘴,当教师在讲解、引导或统一要求时,学生突然给你一句意想不到的话;学生插同学的嘴,当同学在提出一个问题或解决一个问题时,有的学生会无意识地把自己的想法说出来。
这两种现象给老师们多少担心、多少困惑、多少欣喜与多少思考啊!作为新教师的我,在这几个月的教学过程中,对于“学生插嘴”的现象我也是经常会遇到。
分析:1)、传统教学的“问答式”、“说听式”教学,教师是课堂的主宰者,课堂成为教师的“一言堂”;学生不敢越雷池半步,只有先举手再发言、只有经过老师的同意才可以发言,课堂上一般不会出现“学生插嘴”的现象。
然而,新课程倡导平等、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倡导教师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合作者、研究者,在这种宽松、融洽的课堂教学氛围中,“学生插嘴”现象的产生是合情合理的、无可非议的,它不是“乱”、而是“活”,它是新课程条件下的教学景观。
2)、“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是新课程的核心理念。
它要求教师要特别关注学生的个性,关注学生个性的差异,让每一位学生都有机会张扬自己的个性,展示自己的智慧与才华。
“学生插嘴”是学生自我实现个性张扬的最佳途径,因为学生是在一种没有约束、没有负担的教学情景中产生的“插嘴”,这种个性的张扬是真实的、积极的、有意义的,它是学生的直觉、顿悟和灵感而迸发出来的创新性思维。
3)、新课程特别强调要关注教师的成长,使课堂成为教师展示教学才华的平台。
“学生插嘴”现象的产生将考验教师的教学理念、调控水平、应变能力以及引导学生解决问题的方法,如:当学生的“插嘴”不尽人意时,你怎样让学生愉悦地坐下来;当学生的”插嘴”富有挑战时,你如何盘活、如何进行教学的“二度设计”,让学生的”插嘴”成为学习的资源,成为学生探究知识、发现规律的新的起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