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幻灯片)中考历史易错题分析
中考历史答题典型错误分析及其教学启示

设问指向:百年复兴中国梦。
纵向地联系洋务运动和实业救国,从洋务运动开始,中国努力 学习西方,努力发展工业,以求富国强兵这个百年来的“中国 梦”主旋律不变。 横向地联系日本明治维新,把握工业化的时代主旋律。
二、不畏浮云遮望眼: 概念迁移与运用
(2013)26.材料三 在辞去临时大总统时,孙中山认为,中国 发展的政治障碍已经扫除,三民主义中的两个主义已经实现, 接下来……最切实的举措,就是发展实业。孙中山把实业建设
答案: D(难度0.52)
1913年 1937年
英国
德国
美国
法国
苏联
其它
第二部分 寻觅综合题里的春色
题号
26(1) 26(2) 26(3、4) 26(5) 27(1) 27(2) 27(3) 27(4) 27(5)
满分值 平均分
2 3 4 4 2 2 4 2 2 0.96 1.7 2.59 2.51 1.04 1.33 2.31 0.79 1.22
二、观剑而识器: 学生学习特点的影响
(2013)23.1920年,苏俄重工业产量比“一战”前减少87%,
轻工业产量也大幅度下降,粮食产量也只有“一战”前的一半。 因此,1921年苏俄开始实施 A. 新经济政策 C. 农业集体化 B.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D. 社会主义工业化
答案: B(难度0.66)
“广东钱局”,其全称为“广东官银钱局”,创办于清光绪十 三年(1887年),1929年停产。 其目的是解决制钱短缺和抵制外国银元大量流入中国市场。选
址在今广东省委党校校址处。
一、直挂云帆济沧海: 叩问历史的深意
A.提问方式:“哪一运动时期”
B.提问指向:“在中国近代化过程中的地位如何”
中考历史总结历史学科的错题分析与改进

中考历史总结历史学科的错题分析与改进历史作为一门人文社会科学,对于学生的思维能力、历史意识以及综合素养有着重要的培养作用。
中考历史考试是检验学生历史知识掌握和历史思维能力的重要环节,然而,在历史学科的教学与考试中,我们也必须认识到存在的问题,进行错题分析与改进,以提升学生的历史学习效果。
一、错题分析在中考历史试卷中,占比较大的选择题往往是学生易犯错误的地方。
对于这类题目,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1. 对历史知识点的记忆不牢固。
学生在记忆历史知识点时,往往只停留在表面的记忆,并没有深入理解。
这导致他们在选择题中,很难对历史事件进行准确的辨析和判断。
2. 无法将历史知识应用到实际问题中。
选择题往往需要学生通过对历史知识的应用,解决具体问题。
然而,许多学生缺乏将知识应用到实际问题的能力,导致选择题的解答常常出现错误。
3. 对材料的理解不透彻。
历史选择题中,常常会出现材料题。
学生在解答这类题目时,不仅需要理解材料的表面意义,更需要通过深入分析,理解材料背后的历史脉络。
然而,许多学生对材料的理解存在一定局限性,导致解答错误。
二、改进策略为了提高学生在中考历史学科中的学习效果,我们需要采取一些实际的改进策略:1. 注重历史知识点的深入理解。
学校和教师要注重学生对历史知识点的深入理解,而不仅仅停留在表面的记忆。
可以通过案例分析、课堂讨论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帮助他们真正理解历史事件的内涵。
2. 增加历史知识的应用性训练。
学校和教师应该注重培养学生将历史知识应用到实际问题中的能力。
可以通过综合性实践活动、小组合作学习等方式,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巩固历史知识。
3. 加强对历史材料的训练。
历史选择题中的材料题通常考察学生对材料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教师可以通过给学生提供更多的历史材料,引导他们进行深入的思考和分析,提高对历史材料的理解能力。
4. 细化错题分析。
学校和教师应该将历史试卷中学生容易犯错的题目进行详细分析,找出学生易犯错误的原因,并有针对性地进行补救。
2020年广东中考历史试题评析课件 (共93张PPT)

【点评】本题考查战国时期的农业发 展,考查学生的识记和理解能力,解 题关键是熟练掌握基础知识。
4.湖北云梦出土《睡虎地秦墓竹简》 中有一篇《封诊式》,记载了一个乡 村里长发现麻风病疑似患者并向上报 告的事例。通过此则材料可以了解秦 代( )
A.休养生息的政策 B.分封制度的 推行
10. 孟元老所著《东京梦华录》和 张择端所画《清明上河图》反映了 同一座都市商业繁荣的景象。这座 都市是( )
A.唐代长安 B.北宋开封
C.南宋临安 D.元代大都
【分析】本题考查《清明上河图》。题干关键信息“孟元老所著 《东京梦华录》和张择端所画《清明上河图》反映了同一座都 市商业繁荣的景象”。
C.法律制度的严酷 D.基层管理的 状况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秦朝加强中央集权的 措施,秦统一六国后,建立皇帝制度;中央 设立丞相、太尉、御史大夫;地方设立郡县 制,由皇帝直接派人治理,将地方权力收归 中央,开创了此后历代王朝地方行政的基本 模式。
【解答】通过题干分析,出土竹简为秦朝时 期,而材料描述的是地方乡村里长发展麻风 病向上汇报的事情,这反映的是秦朝地方管 理制度,D符合题意。A是西汉时期实行休养 生息。B是西周时期实行分封制。C材料题干 没有涉及法律问题。
2020年广东省中考 历史试题评析
前言:2020年是特别的一年,在新冠疫
情的阴影中,学生们经历了最长的寒假,遇 上了取消考纲的“不确定性”,参加了最晚 的中考。在种种严峻的环境下,很多人都怀 着侥幸的心理,以为中考难度会降低,结果 却是阵阵的哭号。
今年广东中考历史科目从题量到质量都有 所提升。全卷有30道单项选择题加3道综合 题,命题灵活,考查内容紧贴核心素养,注 重历史研究能力,可谓是一份历史味浓郁的
2020年中考历史选择题易错题类探析

范文2020年中考历史选择题易错题类探析1/ 7选择题易错题类探析为了让即将参加 2020 年年中考的学生能取得好成绩,避免不必要的失误,及时总结经验教训,笔者结合 2018 年部分省市、地区的中考试题,以九年级世界历史上册的内容为主,总结学生易错题型,以易错题型为切入点,分析易错原因,探究解题思路,介绍解题方法,展示解题关键,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提高学生的复习效率和复习质量。
一、选择题易错类型牢固掌握历史基础知识是考试获胜的首要前提,而掌握了有效的学习方法、答题技巧则会让我们事半功倍。
每年中考历史试题都涉及多种选择题类型。
但考生出错率较高的常集中在以下几种类型: 1.表述型选择题表述型选择题也称肯定型选择题,题干中常常出现“……是”“表现在”“反映出”“标志是”“开始于”“内容是”“性质是”“特点有”“依据是” 等提示语。
主要考查学生对历史基础知识的识记及再认、再现能力,这是选择题中最常见的一种类型,如果对基础知识掌握不牢,则容易出错。
针对此类题型,建议在新课结束后,将考点和知识点进行梳理,从而在考试中迅速找到相应的答案,提高命中率。
【例 1】(2017·浙江衢州·5)公元前 453 年,罗马考察团前往希腊,经过近一年的考察,认为雅典的政治制度是“外现的民主,实质的独裁”。
考察团作出这一判断的主要依据是( )A.广大妇女不能参加城邦的公民大会B.城邦的实权掌握在少数奴隶主手中C.雅典民主制实质是一种直接民主制D.向雅典城邦纳税的外邦人无选举权【解析】本题考查古希腊民主政治。
古代希腊是西方文明的发源地,雅典是希腊最重要的城邦之一。
认为雅典的政治制度是“外现的民主,实质的独裁”,主要依据是城邦的实权掌握在少数奴隶主手中。
公元前 5 世纪后半期,伯利克里当政期间,雅典奴隶主民主政治达到古代世界的最高峰,当时雅典全体成年男性公民可以参加最高权力机构公民大会,决定内政、外交、战争等重大问题,但妇女、儿童、外邦人和奴隶无权享有这种民主。
中考易错题系列历史考点详解

中考易错题系列历史考点详解历史作为中考考试中的一门重要科目,往往是许多学生头疼的难题。
其中,易错题常常让考生们感到困惑。
本文将从历史考点入手,详细解析一些中考易错题,帮助考生们更好地应对历史考试。
考点一:夏商周三代的政治制度变迁夏商周三代是中国古代历史的重要阶段,了解其政治制度变迁是中考历史必备知识。
夏代采用的是封建制度,由君主所掌权力。
商代,商王逐渐建立了世袭制、封建制度,王权日益加强。
周代逐渐建立了封建王朝的基本制度,实行分封制,诸侯国的势力逐渐扩大。
易错题:“夏商周三代的政治制度变迁与中国封建政治的发展有密切关系。
” 这句话的表述是否正确?答案:错误。
解析:虽然夏商周三代的政治制度变迁对中国封建政治发展有一定的影响,但不能简单地认为它们之间具有密切关系。
中国封建政治的发展是一个较为复杂的历史过程,夏商周三代只是其中的一部分。
因此,这句话的表述是错误的。
考点二:中华文明对世界的影响中国是一个拥有悠久历史文化的古老国家,中华文明对世界的影响是中考历史的重要考点。
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造纸术、指南针、火药、印刷术)对世界的科技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易错题:“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对世界的科技发展几乎没有产生任何影响。
” 这句话的表述是否正确?答案:错误。
解析: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对世界的科技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造纸术使书写变得更加方便,并促进了知识的传播;指南针在航海中起到了重要作用;火药的发明对军事技术产生了巨大影响;印刷术的发明使书籍的印刷更加快捷。
因此,这句话的表述是错误的。
考点三:古代丝绸之路的重要性丝绸之路是古代中国与西方国家进行经济、文化交流的重要通道。
通过这条商路,中国的丝绸、瓷器等商品与西方的珍宝、贵重药材等商品进行了交换,对双方的经济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易错题:“古代丝绸之路只是中国和西方国家进行商品交流的通道,并没有对文化交流产生任何作用。
” 这句话的表述是否正确?答案:错误。
解析:丝绸之路不仅仅是商品交流的通道,还是文化交流的桥梁。
中考历史选择题易错题讲解

中考历史选择题易错题讲解一、选择题易错类型牢固掌握历史基础知识是考试获胜的首要前提,而掌握了有效的学习方法、答题技巧则会让我们事半功倍。
每年中考历史试题都涉及多种选择题类型。
但考生出错率较高的常集中在以下几种类型:1.表述型选择题表述型选择题也称肯定型选择题,题干中常常出现“……是”“表现在”“反映出”“标志是”“开始于”“内容是”“性质是”“特点有”“依据是”等提示语。
主要考查学生对历史基础知识的识记及再认、再现能力,这是选择题中最常见的一种类型,如果对基础知识掌握不牢,则容易出错。
针对此类题型,建议在新课结束后,将考点和知识点进行梳理,从而在考试中迅速找到相应的答案,提高命中率。
【例1】(2017·浙江衢州·5)公元前453年,罗马考察团前往希腊,经过近一年的考察,认为雅典的政治制度是“外现的民主,实质的独裁”。
考察团作出这一判断的主要依据是( )A.广大妇女不能参加城邦的公民大会B.城邦的实权掌握在少数奴隶主手中C.雅典民主制实质是一种直接民主制D.向雅典城邦纳税的外邦人无选举权【解析】本题考查古希腊民主政治。
古代希腊是西方文明的发源地,雅典是希腊最重要的城邦之一。
认为雅典的政治制度是“外现的民主,实质的独裁”,主要依据是城邦的实权掌握在少数奴隶主手中。
公元前5世纪后半期,伯利克里当政期间,雅典奴隶主民主政治达到古代世界的最高峰,当时雅典全体成年男性公民可以参加最高权力机构公民大会,决定内政、外交、战争等重大问题,但妇女、儿童、外邦人和奴隶无权享有这种民主。
【答案】B【例2】(2017·浙江衢州·6)电影《1492征服天堂》的插曲中写道:“征服了天堂的你,却征服不了对黄金的欲望;执着的水手,却没有看到东方的黄金和香料。
”材料中的“你”是指( )A.迪亚士B.达·伽马C.哥伦布D.麦哲伦【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新航路的开辟。
1492年,意大利航海家哥伦布在西班牙王室的资助下从西班牙起程,横渡大西洋,经过两个多月的航行到达今天美洲的古巴、海地等地,他认为自己到达了亚洲的印度,所以称当地居民为印第安人。
中考历史知识点易错点解析

中考历史知识点易错点解析历史作为中考的一门重要科目,既考查学生对历史知识的掌握,又考察学生对历史思维方法和分析能力的应用。
为了帮助同学们更好地备考中考历史科目,本文将针对中考历史知识点中的易错点进行解析,以帮助同学们避免常见错误。
一、古代文明1. 易错点1:汉字的起源许多同学对汉字的起源存在一些误解。
事实上,汉字的起源与甲骨文有关,而非通行的篆书。
解析:汉字的起源可以追溯到新石器时代的甲骨文。
甲骨文是商代人民刻划在龟甲和兽骨上的文字,是我国历史上最早的文字记录。
汉字的形体演变经历了甲骨文、金文、隶书和楷书四个阶段。
2. 易错点2:封建社会的基本特征很多同学容易将封建制度与封建社会的特征搞混。
解析:封建社会是指封建制度下的社会形态,其基本特征包括:宗法制度、农耕经济、等级制度和农民作为社会的基本经济来源。
在封建社会中,君主拥有土地,通过封建等级制度来管理社会。
二、中国近现代史1. 易错点1:辛亥革命与两个革命阶段有的同学对辛亥革命以及辛亥革命之后的两个革命阶段的区别不够清晰。
解析: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伟大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
从辛亥革命成功后到五四运动之间,我们称之为第一个革命阶段。
而五四运动、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北伐战争等则构成了第二个革命阶段。
2. 易错点2:南京政府与中华民国有的同学对南京政府和中华民国的关系理解不够清楚。
解析:南京政府是指国民党在南京建立的政权。
中华民国是这个政权的国号。
南京政府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政权,由孙中山领导,标志着中国民主共和国的建立。
三、世界史1. 易错点1: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起因有的同学对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起因有所混淆,往往与第一次世界大战混为一谈。
解析:第二次世界大战是由希特勒发动的纳粹德国入侵波兰引发的。
它不同于第一次世界大战,尽管两次大战之间存在一定的联系。
2. 易错点2:联合国的成立背景有的同学对联合国的成立背景不够熟悉,往往将其与国际联盟混淆。
解析:联合国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为了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促进国际合作而成立的国际组织。
中考易错题系列历史篇解读错题背后的历史知识点

中考易错题系列历史篇解读错题背后的历史知识点近年来,随着中考内容的改革调整,历史科目成为了考生们备考中的重点。
然而,历史科目对于许多考生来说,始终是一个难以逾越的障碍。
尤其是多年来不断涌现的易错题,更是让考生备感头痛。
本文将通过解读几道常见的历史易错题,帮助大家理解其中所涉及的历史知识点,提高答题准确率。
1. 题目:松江起义发生在哪个时期?答案:清朝末年解析:松江起义是中国近代史上著名的反清起义之一,发生在清朝末年。
该起义发生的时期主要是在19世纪末,表明了当时中国社会动荡的局势和人民对清朝统治不满的情绪。
这道题的解析,除了理解松江起义这一历史事件本身外,还需要对清朝末年的历史背景有所了解。
2. 题目:以下哪个历史事件标志着中国封建社会的终结?答案:辛亥革命解析: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历史上的重要事件,也是中国封建社会走向终结的标志之一。
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的统治,建立了中国的第一个民主共和国,对中国封建社会的发展带来了深远的影响。
这道题的解析需要考生对辛亥革命以及封建社会的定义和理解有所了解。
3. 题目:《共同纲领》是哪个历史事件的重要文件?答案:五四运动解析:《共同纲领》是五四运动中的一项重要文件,五四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次重要的爱国革命运动,它标志着中国现代化进程中新文化的崛起。
这道题的解析需要考生对五四运动以及相关的历史事件和文件有所了解。
4. 题目:抗日战争的直接导火索是哪个事件?答案:九一八事变解析:九一八事变是抗日战争的直接导火索,这一事件发生于1931年,日本帝国主义借此事悍然侵犯中国东北的主权,从而引发了全面的抗日战争。
这道题的解析需要考生对九一八事变以及抗日战争的起因和背景有所了解。
通过解读这几道历史易错题,我们可以看到历史知识的多样性和复杂性。
备考历史科目时,考生需要全面掌握相关的历史知识点,同时也需要灵活运用这些知识点来解答题目。
除了积极备考,平时多阅读历史方面的书籍和资料,参加历史学习小组和讨论班,都有助于提高自己在历史科目上的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