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数学易错题总结
中考数学易错题整理

易 错 题一、数与式1、已知a-b=1,b+c=2,则2a+2c+1= 。
2、当x 时,33-=-x x 。
3、若31=-xx ,则x x 1+= 。
4、9.30万精确到 位,有效数字有 个。
5、已知A 、B 、C 是数轴上的三点,点B 表示1,点C 表示-3,AB=2,则AC 的长度是 。
6、P 点表示2,那么在数轴上到P 点的距离等于3个单位长度的点所表示的数是 。
7、实数a,b 在数轴对应的点A 、B 表示如图,化简a a a b 244-++-||的结果为( ) A 、22a b --B 、22+-b aC 、2-bD 、2+b9. 已知函数式32+-=x y ,当自变量增加1时,函数值( )A 、增加1B 、减少1C 、增加2D 、减少210、某种商品的标价为120元,若以标价的90%出售,仍相对进价获利20%,则该商品的进价为_____元。
11.为使某项工程提前20天完成,需将原来的工作效率提高25%,则原计划完成的天数_____天12.若14+x 表示一个整数,则整数x 可取的值的个数是 。
13.如果一个三角形的三条边长分别为1,k ,3,化简3225102--+-k k k = 。
14.下列语句说法正确的是( )A .倒数等于本身的数有0B .算术平方根等于本身的数是±1和0C .立方根等于本身的数有±1和0D .相反数等于本身的数是±1 15.化简1b-可得( ) A .b B .b - C .b - D .b -- 二、方程16.022)34(22+-=--x x x x ,则x= 。
17.若关于x 的方程(m 2-1)x 2-2(m+2)x+1=0有实数根,则m 的取值范围是 。
18、若关于x 的分式方程131=---xx a x 无解,则a= 。
19、当x 时,分式1223+-x x 有意义;当x 时,分式x x --112的值等于零.20、已知31)3)(1(5-++=-++x Bx A x x x ,整式A 、B 的值分别为 .21.若关于x 的方程1151222--=+-+-x k x x k x x 有增根,求k 的值。
九年级数学易错题整理及解析

九年级数学易错题整理及解析九年级是中学阶段的关键时期,数学学科的学习尤为重要。
在这个阶段,同学们容易在一些特定题型上犯错。
本文将针对九年级数学中的易错题进行整理和解析,帮助同学们巩固知识点,提高解题能力。
一、易错题整理1.分式运算- 忽视分母为零的情况- 混淆乘除法则2.一元二次方程- 解题过程中符号错误- 忽视判别式的符号3.函数图像- 弄错函数图像的开口方向- 误判函数的增减性4.统计与概率- 概率计算不准确- 众数、平均数、中位数混淆5.解直角三角形- 错误使用三角函数- 忽视角度与边长的关系二、解析及注意事项1.分式运算- 解题前检查分母是否为零,避免无效计算。
- 掌握乘除法则,注意运算符号。
2.一元二次方程- 解题过程中注意符号的正确性,避免低级错误。
- 判别式大于零时,方程有两个实数根;等于零时,有一个实数根;小于零时,无实数根。
3.函数图像- 根据函数解析式,判断图像的开口方向和增减性。
- 注意掌握二次函数、一次函数、反比例函数的图像特点。
4.统计与概率- 概率问题要注意事件的总数和满足条件的事件数。
- 区分众数、平均数、中位数,注意定义和计算方法。
5.解直角三角形- 掌握正弦、余弦、正切函数的定义和性质。
- 注意直角三角形中角度与边长的关系,避免错误使用三角函数。
总结:九年级数学易错题主要集中在分式运算、一元二次方程、函数图像、统计与概率以及解直角三角形等方面。
同学们在解题过程中要细心、认真,注意检查,避免低级错误。
易错点03 函数-中考数学考试易错题(解析版)

易错点03 函数1.平面直角坐标系与函数2.一次函数的图像与性质3.一次函数的应用4.反比例函数5.二次函数的图像性质与性质6.二次函数的应用01各个待定系数表示的意义。
1.一次函数y=﹣3x﹣4的图象不经过()A.第一象限B.第二象限C.第三象限D.第四象限【答案】A【解析】解答:解:∵一次函数y=﹣3x﹣4,k=﹣3,b=﹣4,∵该函数经过第二、三、四象限,不经过第一象限,故选:A.1.已知反比例函数y=bx的图象如图所示,则一次函数y=cx+a和二次函数y=ax2﹣bx+c在同一直角坐标系中的图象可能是()A.B.C.D.【答案】D【解析】∵反比例函数的图象在一、三象限,∵0b>,A.∵二次函数的开口向上,对称轴在y轴右侧,∵a、b异号,a>,∵0b>不相符,故A错误;∵0b<,与0B. ∵二次函数的开口向下,对称轴在y轴右侧,∵a、b异号,∵0a<,b->,∵0与已知b>0矛盾故B错误;C.∵二次函数的开口向上,对称轴在y轴右侧,∵a、b异号,∵0a<,b>,∵0∵二次函数图象与y轴交于负半轴,c<,∵0∵一次函数y=cx+a的图象过二、三、四象限,故C错误;D. ∵二次函数的开口向上,对称轴在y轴右侧,∵a、b异号,a>,c<0∵0b-<,则b>0,∵0所以一次函数图象经过第一、二、四象限故D 正确;故选D .20(1)k -有意义,则一次函数(1)1y k x k =-+-的图象可能是( ) A . B .C .D .【答案】A【解析】解:∵0(1)k -有意义,∵10,10k k -≥-≠,∵k -1>0,∵一次函数(1)1y k x k =-+-的图象可能是A ,故选:A .3.已知抛物线2(1)y m x x =++的开口向上,则m 的取值范围是( ).A .1m >B .1m <C .1m >-D .1m <-【答案】C【解析】解:根据题意,∵抛物线2(1)y m x x =++的开口向上,∵10m +>,∵1m >-;故选:C .02 各种函数解析式的求法以及函数与几何图形的关系应用。
中考数学易错题集锦及答案

中考数学易错题集锦及答案易错题集锦及答案一、选择题1、若A、B是数轴上原点两旁的点,则它们表示的两个有理数是(C)。
A、互为相反数;B、绝对值相等;C、是符号不同的数;D、都是负数。
2、有理数a、b在数轴上的位置如图所示,则化简|a-b|-|a+b|的结果是(A)。
3、轮船顺流航行时m千米/小时,逆流航行时(m-6)千米/小时,则水流速度(B)。
4、方程2x+3y=20的正整数解有(B)。
A、1个;B、3个;C、4个;D、无数个。
5、下列说法错误的是(C)。
A、两点确定一条直线;B、线段是直线的一部分;C、一条直线是一个平角;D、把线段向两边延长即是直线。
6、函数y=(m-1)x-(3m-1)x+2的图象与x轴的交点情况是(C)。
A、当m≠3时,有一个交点;B、m1时,有两个交点;C、当m1时,有一个交点;D、不论m为何值,均无交点。
7、如果两圆的半径分别为R和r(R>r),圆心距为d,且(d-r)=R,则两圆的位置关系是(B)。
A、内切;B、外切;C、内切或外切;D、不能确定。
8、在数轴上表示有理数a、b、c的小点分别是A、B、C且b<a<c,则下列图形正确的是(D)。
9、有理数中,绝对值最小的数是(C)。
A、-1;B、1;C、0;D、不存在。
10、的倒数的相反数是(A)。
11、若|x|=x,则-x一定是(B)。
A、正数;B、非负数;C、负数;D、非正数。
12、两个有理数的和除以这两个有理数的积,其商为,则这两个有理数为(C)。
A、互为相反数;B、互为倒数;C、互为相反数且不为0;D、有一个为0.13、长方形的周长为x,宽为2,则这个长方形的面积为(C)。
14、“比x的相反数大3的数”可表示为(C)。
15、如果0<a<1,那么下列说法正确的是(B)。
二、填空题1、已知函数f(x)=3x-2,则f(2a-1)=(6a-5)。
2、已知函数f(x)=x^2-2x+1,则f(a+1)=(a^2+2a)。
专题 08 一次函数(5大易错点分析)(解析版)-备战2024年中考数学考试易错题(广东专用)

2、一般地,一次函数y=kx+b图象上任意一点的坐标都是二元一次方程kx-y+b=0
的一个解;
3、以二元一次方程kx-y+b=0的解为坐标的点都在一次函数y=kx+b的图象上,
4、一般地,如果两个一次函数的图象有一个交点,那么交点的坐标就是相应的二元 次方程组的解
学以 致 用
1.(2023·海珠区校级二模)已知一次函数y=ax+2的图象与x轴的交点坐
O D.
【分析】先根据正比例函数的增减性判断出k的符号,再由一次函数的图
象与系数的关系即可得出结论.
【解答】解:∵正比例函数y=kx,且y随x的增大而减少,
∴k<0.
在直线y=2x+k中, ∵2>0,k<0,
∴函数图象经过一三四象限,
故选:D.
x<壹 5.(2021·广州模拟)已知:函数yi=2x-1,yz=-x+3,若
小,则直线 y= -2x+k的图象是()
y
yA
y'
yl
0X
0x
A.
B.
C.
Ox 0 x
D.
【分析】先根据正比例函数的增减性判断出k的符号,再由一次函数的图
象与系数的关系即可得出结论.
【解答】解:∵正比例函数y=kx,且y随x的增大而减小,
∴k<0,
在直线 y=-2x+k中,
-2<0,k<0,
∴函数图象经过二、三、四象限.
2.函数性质的理解:一次函数具有一些特殊的性质,如增减性、连续性等。学生容易
忽视这些性质,或者在应用这些性质时出错。 3.函数斜率和截距的理解:在一次函数y=ax+b中,a 是函数的斜率,b 是函数的 截距。学生容易混淆斜率和截距的概念,或者不理解它们对函数图像的影响。 易错提醒:1、一次函数y=kx+b(k≠O)的增减性:
中考数学图形与几何专题知识易错题50题含答案

中考数学图形与几何专题知识易错题50题含答案一、单选题1.检查一条直线和一个非水平面是否垂直,正确的方法是用()A.长方形纸片B.梯形纸片C.铅垂线D.合页型折纸2.一个圆锥形的零件,底面积为19cm2,高是12cm,这个零件的体积是()A.76cm3B.114cm3C.228cm3D.684cm33.两个圆的半径相差1cm,则周长相差().A.1cm B.2cm C.3.14cm D.6.28cm4.如图,反比例函数的一个分支与O有两个交点,且平分这个圆,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劣弧AB等于120︒B.反比例函数的这个分支平分圆的周长C.反比例函数的这个分支平分圆的面积D.反比例函数图象必过圆心O5.一个圆的半径为2cm,则它的面积是()(π取3.14).A.6.28cm B.12.56cm C.26.28cm12.56cm D.2 6.一个扇形,如果半径缩小2倍,圆心角扩大2倍,那么扇形的面积()A.扩大2倍B.缩小2倍C.缩小4倍D.不变7.草坪上有一个洒水龙头,它最远洒水至30米处,可以作150°的旋转,那么可以被这个龙头洒到水的草坪的面积是()A.375π平方米B.380π平方米C.385π平方米D.390π平方米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圆柱和圆锥都只有一条高B.圆的半径扩大到原来的2倍,直径就扩大到原来的4倍C.圆柱体体积是圆锥表面积的三倍D.正数和负数可以表示两种相反意义的量9.用两个半径为1cm的圆和长与宽分别为6.28cm和3.14cm的长方形组成一个圆柱,该圆柱的高是( )A .6.28cmB .3.14cmC .1cmD .6.28cm 或3.14cm10.以下表述中不正确的是( )A .长方体中任何一条棱都与两个面平行B .长方体中相对的两个面的面积相等C .长方体中任何一个面都与四个面垂直D .长方体中棱与棱不是相交就是异面11.如图是某几何体从不同方向看所得到的的图形,根据图中数据,求得该几何体的侧面积为( )A .πB .2πC .32πD .812.下列立体图形中,从上面和正面看到的形状图不同的是( )A .B .C .D . 13.一个圆至少对折( )次,就可以找到圆心.A .1B .2C .3D .414.一个圆形井盖的半径为30厘米,它能盖住的井口面积可能是( )A .2800平方厘米B .2830平方厘米C .2850平方厘米D .2880平方厘米 15.如图,沿半圆形草坪外铺一条1米宽的小路,小路的面积是多少?列式正确的是( )A .23.1412⨯÷B .23.14122⨯÷C .()223.1413122⨯-÷D .23.14132⨯÷16.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个①如果:4:3a b =,那么a 与b 的和一定是7;①一种商品先提价15,在降价15,则现价和原价一样; ①两圆周长相等,则这两个圆面积也相等;①女生人数是男生人数的35,则男生人数比女生人数多14. A .1 B .2 C .3 D .417.一个雷达圆形屏幕的直径是20厘米,则它的面积是( )平方米.A .100πB .0.1πC .0.01π18.某足够大的草地正中拴着一只羊,绳长10米,这只羊最多可以吃到草地上多少平方米的草?正确的算式是( )A .3.14102⨯⨯B .3.141010⨯⨯C .3.1410⨯ D .3.1410102⨯⨯÷ 19.以圆O 的半径OA 为边长画正方形OABD .若正方形OABD 的面积为3平方厘米,则圆O 的面积是( )A .3.14平方厘米B .6.28平方厘米C .9.42平方厘米D .11平方厘米 20.想要求圆的周长,就必须知道( )A .圆心B .圆周率C .直径和半径D .直径或半径二、填空题21.用圆规画一个周长是12.56厘米的圆,圆规两脚间的距离是______厘米.(π取3.14)22.一个扇形的半径是5厘米,圆心角是60°,则此扇形的面积是______平方厘米,周长是______厘米.(π取3.14)23.在长方体ABCD EFGH -中,与棱EF 和棱EH 都异面的棱是______.24.一张光盘的刻录面为环形内圆的直径是4厘米,外圆直径是12厘米,这张光盘刻录面的面积是___平方厘米.25.如图,把一个半径为r厘米的圆分成若干等份,然后把它剪开,照如图的样子拼起来,拼成新的图形的周长比原来圆的周长多10厘米,则该圆的半径为___厘米.26.如图所示,它是一个正方体六个面的展开图,那么原正方体中与平面B互相平行的平面是_______.(用图中字母表示)27.等底等高的圆柱和圆锥的体积相差183dm.dm,则圆锥的体积是_____3∠的度数为______.28.如图所示,扇形OAB的面积是圆的六分之一,则图中AOB29.把一个圆剪成两个扇形,如果其中较小扇形的圆心角为135度,那么较小扇形的弧长是较大扇形的弧长的__________(填几分之几).-中,与平面BCGF垂直的棱有_____条______(填数30.在长方体ABCD EFCH字).31.已知扇形面积是212cm,半径为8cm,则扇形周长为_______.32.圆柱的侧面展开图是一个长6cm ,宽4cm 长方形,则这个圆柱的底面半径是____cm .(结果保留π)33.将6个棱长为1厘米的正方体拼成一个长方体,则表面积减少了_______平方厘米.34.长方体1111ABCD A B C D -中,与平面11AA D D 平行的棱共有________条.35.一个圆形花坛的直径是40米,那么它的半径是_________米.36.一个圆柱和一个圆锥等底等高,它们的体积之和是48立方分米,那么圆锥的体积是________立方分米,圆柱的体积比圆锥大________立方分米.37.半圆形的周长等于它所在圆的周长的一半,______(判断对错)38.在长方体中,任意一条棱与它既不平行也不相交的棱有________条.39.如果一个扇形的圆心角扩大为原来的2倍,半径长缩小为原来的一半,那么变化后所得扇形面积与原来的扇形面积的比值为______.40.如图所示,直径为单位1的圆从表示1-的点沿着数轴无滑动的向右滚动一周到达A 点,则A 点表示的数是______.三、解答题41.将一边长为6cm 正方形绕其一边所在直线旋转一周得到一个立体图形.(1)得到的立体图形名称为 .(2)求此立体图形的表面积.(结果保留π)42.如图,AB =a ,P 是线段AB 上一点,分别以AP ,BP 为直径作圆.(1)设AP =x ,求两个圆的面积之和S ;(2)当AP 分别为13a 和12a 时,比较S 的大小. 43.看图列式计算(1)列式计算__________(2)求阴影部分面积(单位:分米,结果保留 );列式计算__________44.如图,长方体ABCD-EFGH,根据图形回答下列问题.(1)与棱CB相等的棱有哪几条?(2)与面ADHE相对的面有哪几个?(3)经过点A的面有哪几个?(4)从点D出发的棱有哪几条?45.如图所示的圆柱底面直径为4cm,高为5cm,请计算它的侧面积和体积.(结果保留π)46.如图所示是某森林公园二期改造工程的部分规划图.以“爱在方圆”为主题的设计中,正方形不与圆重叠的部分建造林地,圆不与正方形重叠的部分建造草地,重叠部分修建池塘.(1)若正方形ABCD面积的45是林地,圆C面积的34是草地,池塘的面积是125平方米,则林地和草地的面积分别是多少平方米?池塘面积占规划区域总面积的几分之几?(2)若正方形边长AB与圆半径CE的比为2:1,且池塘周长为71.4米.则林地的周长是多少米?47.已知,如图,正方形ABCD的边长为4厘米,点P从点A出发,经A→B→C沿正方形的边以2厘米/秒的速度运动;点Q在CD上,CQ=1.设运动时间为t秒,△APQ 的面积为S平方厘米.(1)当t=2时,△APQ的面积为平方厘米;(2)求BP的长(用含t的代数式表示);(3)当点P在线段BC上运动,且△APQ为等腰三角形时,求此时t的值;(4)求S与t的函数关系式.48.如图①是一个组合几何体,右边是它的两种从不同方向看的图形,根据两种图形中尺寸,计算这个组合几何体表面积和体积.(结果保留 )49.求出如图图形的体积.50.某家具厂的设计师根据1:10的比例尺,并按斜二侧画法在图纸上设计了一套柜子,柜子由一个框架、三个抽屉、两扇门组成.一个工人每天可以制作2个框架、或者制作3个抽屉、或者制作5扇门.(1)由刻度尺在图纸上测量可得,4cm AB =、 1.5cm BC =、6cm BD =,所以这个柜子的表面积是______2dm ,体积是______3dm .(2)工人有38名工人,如何分配工人的工作才能使每天恰好配套完成一定数量的柜子,并写出每天完成的柜子数量是多少只?参考答案:1.D【分析】根据长方体的概念直接排除选项即可.【详解】因为检查一条直线和一个非水平面是否垂直是用合页型折纸这个方法; 故选D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长方体的棱与面的位置关系,熟记概念是解题的关键. 2.A【分析】根据圆锥体积计算公式即可得答案.【详解】311912763S cm =⨯⨯=锥 故选A【点睛】本题考查圆锥的体积计算,掌握公式是关键.3.D【分析】大圆半径为R ,小圆半径为r ,根据题意得到1R r -=,再表示出周长差,从而得到结果.【详解】解:设大圆半径为R ,小圆半径为r ,则1R r -=,①()2222 6.28R r R r ππππ-=-==,即周长相差6.28cm ,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了圆的周长,解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圆的周长公式.4.B【分析】由题意可知A ,B 两点连线为圆的直径,弧AB 为半圆,所对圆心角为180︒,由此可对各项进行判断.【详解】A .A ,B 两点连线为圆的直径,弧AB 为半圆,所对圆心角为180︒,不是120︒,故这个选项错误;B .反比例函数的这个分支平分O ,即反比例函数的这个分支把O 的周长平分,故这个选项正确;C .反比例函数的这个分支能平分周长,所以A ,B 两点连线为圆的直径,这个分支就不能把O的面积平分,故这个选项错误;D.反比例函数的这个分支不可能过圆心O,否则无法平分圆,故这个选项错误.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的是反比例函数的性质的运用,分别讨论可判断正误.5.C【分析】根据圆的面积公式求解即可.【详解】解:这个圆的面积=23.1422=12.56cm⨯⨯,故选:C.【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圆的面积,解题的关键是熟知圆面积公式.6.B【分析】根据题意可以分别表示出原来和后来扇形的面积,从而可以计算出这个扇形的面积扩大的倍数.【详解】解:设原来扇形的圆心角为α,半径为r,则原来扇形的面积为:2 360rαπ⋅,后来扇形的圆心角为2α,半径为12r,则后来扇形的面积为:2212()123602360r rαπαπ⋅⋅⋅=⨯,①扇形的面积缩小2倍.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了扇形的面积计算,熟记扇形的面积公式是解答本题的关键.7.A【分析】直接根据扇形面积:2S360n rπ=即可求解.【详解】解:215030S375360ππ==平方米.故选:A.【点睛】此题主要考查扇形的面积,正确理解扇形面积与所在圆的面积关系是解题关键.8.D【分析】根据圆柱和圆锥的意义、圆的半径与直径、正负数的意义逐一判断即可.【详解】解:A、圆柱有无数条高,圆锥只有一条高,原说法错误,该选项不符合题意;B、圆的半径扩大到原来的2倍,直径也扩大到原来的2倍,原说法错误,该选项不符合题意;C、圆柱体体积是圆锥表面积没有直接的关系,原说法错误,该选项不符合题意;D、正数和负数可以表示两种相反意义的量,原说法正确,该选项符合题意;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了正数和负数,圆柱和圆锥的意义,注意基础知识的积累是解题的关键.9.B【分析】根据圆柱侧面展开图的特征,圆柱的侧面沿高展开是一个长方形,这个长方形的长等于圆柱的底面周长,宽等于圆柱的高.首先根据圆的周长公式:C=2πr,求出半径为1cm的圆的周长,然后与长方形的长、宽进行比较,如果圆的周长等于长方形的长,那么长方形的宽就是圆柱的高,如果圆的周长等于长方形的宽,那么长方形的乘等于圆柱的高,据此解答.【详解】解:3.14×1×2=6.28(cm),圆的周长是6.28cm,6.28cm=6.28cm,所以该圆柱的高是3.14cm.故选:B.【点睛】此题考查的目的是理解掌握圆柱侧面展开图的特征及应用.10.D【分析】根据长方体中棱与面的关系判断即可;【详解】长方体中任何一条棱都与两个面平行,正确;长方体中相对的两个面的面积相等,正确;长方体中任何一个面都与四个面垂直,正确;长方体中棱与棱不是相交就是异面,不正确;故答案选D.【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长方体的棱与面的关系,准确分析是解题的关键.11.B【分析】根据题意,得出该几何体为圆柱,再根据图中的数据,得出圆柱的高和底面半径,再根据圆柱的侧面积的计算公式,计算即可.【详解】解:根据图形,可得:该几何体为圆柱,从正面看高为2,从上面看圆的直径为1,①圆柱的高为2,即2h =,底面直径为1,即1d =,①该几何体的侧面积为:122dh πππ=⨯⨯=.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了几何体的识别、圆柱的侧面积,解本题的关键在熟练掌握圆柱的侧面积计算方法.12.C【分析】根据三视图的定义,逐一判断选项,即可.【详解】A 、正方体从上面和正面看到的形状是正方形,不符合题意B 、圆柱体从上面和正面看到的形状是长方形,不符合题意C 、圆锥从上面的是中间有一个点的圆,正面看到的形状是三角形,符合题意,D 、球体从上面和正面看到的形状均为圆,不符合题意,故选:C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几何体的三视图的定义,掌握三视图中的定义是解题的关键. 13.B【分析】一个圆对折实际上我们是沿直径对折的,对折后两条直径会出现一个交叉点,这个点就是圆心.【详解】解:如图所示:两条折痕交叉与O 点,这个点就是圆的圆心.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了圆的对称性,掌握圆的基本概念是解题的关键.14.A【分析】根据圆的面积公式S =πr 2,代入数据,求出圆形井盖的面积即可得出结论.【详解】解:3.14×302=3.14×0.25=2826(平方米).选项A 中2800<2826.故它能盖住,而选项BCD 的面积均大于圆形井盖的面积,故不能盖住.故选:A【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圆的面积计算,代入数据即可解答.15.C【分析】根据圆环的面积公式22()R r π-求出圆环面积,再除以2即可求出小路面积.【详解】解:根据题意,沿半圆形草坪外铺一条1米宽的小路,则小路的面积为22223.14[(121)12]2 3.14(1312)2⨯+-÷=⨯-÷.故选:C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有关圆的应用题,解题关键是灵活运用圆的面积公式解决问题. 16.A【分析】根据比的定义可对①进行判断;根据分数的定义可对①①进行判断;根据圆的周长与面积公式可对①进行判断;综上即可得答案.【详解】①8:6=4:3,8+6=14,①如果:4:3a b =,那么a 与b 的和不一定是7,故①错误,设商品的原价为x ,①先提价15,在降价15后的价格为(1+15)(1-15)x =2425x ≠x ,故①错误, ①半径=周长÷π÷2,①两圆周长相等,半径也相等,①圆的面积=半径×半径×π,①两圆周长相等,则这两个圆面积也相等;故①正确,把男生人数看作单位“1”,①女生人数是男生人数的35, ①女生人数为35, ①男生人数比女生人数多(1-35)÷35=23,故①错误, 综上所述:正确的说法有①,共1个,故选:A .【点睛】本题考查比的定义、分数的定义及圆的周长与面积,熟练掌握定义及公式是解题关键.17.C【分析】利用圆的面积公式计算即可.【详解】解:一个雷达圆形屏幕的直径是20厘米,则它的面积是:220()1002ππ=(平方厘米),100π平方厘米=0.01π平方米;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了圆的面积的计算和单位转换,解题关键是熟记圆面积公式. 18.B【分析】这只羊最多可以吃到草地上的面积是:以10米为半径的圆的面积.【详解】这只羊最多可以吃到草地上的面积是: 223.1410r π=⨯故选:B【点睛】考核知识点:圆的面积.把问题转化为求圆的面积是关键.19.C【分析】圆的面积S=2r π,即要求2r ,已知以圆O 的半径OA 为边长所画正方形面积为3,即2r =3,代入面积公式求解即可.【详解】S=2r π=3.14×3=9.42(平方厘米).故选:C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圆的面积公式,熟记圆的面积公式是解题关键.20.D【分析】根据周长公式求解即可.【详解】C πd 或2C r π=.故选:D .【点睛】此题考查了周长公式,解题的关键是熟记圆的周长公式.21.2【分析】先求解圆的半径,从而可得答案.【详解】解:一个周长是12.56厘米的圆的半径为:12.562 3.14=12.56 6.28=2,所以用圆规画一个周长是12.56厘米的圆,圆规两脚间的距离是2厘米.【点睛】本题考查的是利用圆的周长求解圆的半径,理解圆的周长公式是解本题的关键. 22. 13.08 15.23【分析】根据扇形的面积以及周长公式即可求解.【详解】解:扇形的面积为:60 3.145536013.08⨯⨯⨯÷=平方厘米 ;此扇形的周长为:60 3.1451805215.23⨯⨯÷+⨯=厘米.故答案为:13.08;15.23.【点睛】本题考查扇形面积及周长的计算,注意扇形的周长还包含了两条半径的长. 23.CG ##GC【分析】直接根据异面直线的概念即可求解.【详解】解:从长方体中,可以得到与棱EF 和棱EH 都异面的棱是CG ,故答案为:CG【点睛】本题考查了异面直线的概念,理解掌握不在同一平面内的直线是异面直线,或者说既不平行,也不相交的直线.24.32π【分析】圆环的面积()22R r π=-,由此代入数据即可作答. 【详解】解:22124()()22ππ⨯-⨯364ππ=-232()cm π=, 故答案为:32π.【点睛】此题考查了圆环的面积公式的计算应用.25.5【分析】由圆的面积推导过程可知:将圆拼成近似的长方形后,长方形的长就等于圆的周长的一半,宽就等于圆的半径,从而可知,这个长方形的周长比原来圆的周长多出了两个半径的长度,据此即可求解.【详解】解:因为将圆拼成近似的长方形后,长方形的长就等于圆的周长的一半,宽就等于圆的半径,所以这个长方形的周长比原来圆的周长多出了两个半径的长度,即多出了一个直径的长度,也就是10厘米,所以圆的半径为5厘米【点睛】本题考查认识平面图形,理解图形周长的意义和拼图前后之间的关系是解决问题的关键.26.平面D【分析】只需要找出平面B 的对面即可;【详解】根据题意可知:平面B 的相对面是平面D ,所以平面D 与平面B 平行; 故答案是平面D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正方体的展开图,准确分析是解题的关键.27.9【分析】因为等底等高的圆柱的体积是圆锥体积的3倍,所以等底等高的圆柱与圆锥的体积差相当于圆锥体积的(3−1)倍,根据已知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求这个数,用除法解答.【详解】解:18÷(3−1)=18÷2=93dm ()答:圆锥的体积是93dm .故答案为:9.【点睛】此题考查的目的是理解掌握等底等高的圆柱与圆锥体积之间的关系及应用. 28.60︒【分析】根据扇形和圆形的面积公式,结合题意即可求出AOB ∠的大小.【详解】设圆的半径为R ,圆心角AOB α∠=, ①2=360R S απ⨯⨯︒扇形, 根据题意可知1=6S S 扇形圆形,即: 221360=6R R αππ⨯⨯︒⨯. ①=60α︒,即60AOB ∠=︒.故答案为60︒.【点睛】本题考查扇形和圆形的面积公式.掌握已知圆心角的扇形的面积公式是解答本题的关键.29.3 5【分析】先求出较小扇形的弧长为328rπ⨯,较大扇形的弧长为528rπ⨯,根据分数的除法32 8rπ⨯÷528rπ⨯=383855⨯=即可.【详解】解:①1353= 3608,①较小扇形的弧长为328rπ⨯,①较大扇形的弧长为528rπ⨯,①328rπ⨯÷528rπ⨯()=383855⨯=①较小扇形的弧长是较大扇形的弧长35.故答案为:35.【点睛】本题考查圆的周长,圆心角、扇形弧长与圆的周长的关系,分数的除法,掌握圆的周长,圆心角、扇形弧长与圆的周长的关系,分数的除法是解题关键.30.4【分析】在长方体中,棱与面之间的关系有平行和垂直两种.【详解】与平面BCGF垂直的棱有AB、DC、EF、HG.共四条.故答案为4.【点睛】本题考查的知识点为:与一个平面内的任一条直线垂直的直线就与这个平面垂直.31.19cm【分析】根据扇形的面积公式求出弧长,然后根据周长的定义即可求出结论.【详解】解:12×2÷8=3cm扇形的周长=3+8×2=19cm故答案为:19cm.【点睛】此题考查的是求扇形的周长,掌握扇形的面积公式和周长的定义是解决此题的关键.32.32ππ或【分析】分两种情况进行讨论:当以长6cm 为底面圆的周长时;当以长4cm 为底面圆的周长时;根据圆的周长公式求解即可.【详解】解:当以长6cm 为底面圆的周长时,底面圆的半径为:6÷2÷π=3πcm ; 当以长4cm 为底面圆的周长时,底面圆的半径为:4÷2÷π=2πcm ; 故答案为:3π或2π. 【点睛】题目主要考查圆的周长公式及圆柱的展开图,理解题意,列出式子是解题关键. 33.10或14【分析】根据题意可得拼接方法有两种:一种是23⨯,一种是16⨯,然后进行分类求解即可.【详解】解:①如果是23⨯的拼法,拼法之前是6636⨯=(平方厘米),拼之后是()121323222⨯+⨯+⨯⨯=(平方厘米),减少了14平方厘米,①如果是16⨯的拼法,拼之前是36平方厘米,拼之后是()11616226+⨯+⨯⨯=(平方厘米),减少了10平方厘米.故答案为10或14.【点睛】本题主要考查长方体的表面积,关键是根据题意得到拼接方式,然后进行求解即可.34.4【分析】根据题意,画出图形,即可得出结论.【详解】解:如图所示,与平面11AA D D 平行的棱有BC 、1111BB CC B C 、、,共有4条 故答案为:4.【点睛】此题考查的是长方体中棱和平面位置关系的判断,掌握长方体的特征是解决此题的关键.35.20【分析】根据圆的半径等于直径的一半即可求解.【详解】解:一个圆形花坛的直径是40米,那么它的半径是20米,故答案为:20.【点睛】本题考查了求圆的半径,掌握圆的半径等于直径的一半是解题的关键.36.1224【分析】等底等高的圆柱的体积是圆锥体积的3倍,它们体积的和是圆锥体积的3+1=4倍,已知它们的之和是48立方分米,据此可求出圆锥的体积,进而可求了圆柱的体积,用圆柱的体积再减圆锥的体积即可.【详解】解:圆锥的体积是48÷(3+1)=48÷4=12(立方分米)48-12=36(立方分米)36-12=24(立方分米)答:圆锥的体积比圆柱少24立方分米.故答案为:12,24.【点睛】此题主要考查圆锥和圆柱的体积计算,根据等底等高的圆锥的体积是圆柱体积的1是解题的关键.337.错##【分析】根据半圆周长的意义,半圆的周长等于该圆周长的一半加上直径,据此作出判断即可.【详解】解:因为半圆的周长等于该圆周长的一半加上直径,所以半圆形的周长不等于它所在圆的周长的一半,因此,题干中的说法是错误的.故答案为:错.【点睛】本题主要考查的是理解掌握半圆周长的意义及应用.38.4【分析】直接根据长方体棱与棱的位置关系直接求解即可.【详解】如图所示:假设不与棱AB既不平行也不相交的棱有:EH、FG、HD、GC;共4条;故答案为4.【点睛】本题主要考查长方体中棱与棱的位置关系,正确理解概念是解题的关键.39.12【分析】πR2是圆的面积公式,圆可以当作非常特别的扇形(360°),扇形的面积公式根据圆的面积公式来算的,圆心角扩大到原来的2倍,面积扩大到原来的2倍,(圆心角扩大的基础上)半径缩小为原来的一半,面积缩小为14,总的算起来面积缩小为到原来12.【详解】原扇形面积=圆心角÷360°×π×R2,新扇形面积=(圆心角×2)÷360°×π×(12R)2=圆心角÷360×2×π×14R2=圆心角÷360°×π×R2×12,所以新扇形面积:原扇形面积=12:1=12.故答案为:12【点睛】考核知识点:扇形面积.理解扇形面积计算方法是关键.40.1π-【分析】根据直径为单位1的圆从数轴上表示1的点沿着数轴无滑动地逆时针滚动一周到达A点,可得圆的周长,根据两点间的距离是大数减小数,可得答案.【详解】解:由直径为单位1的圆从数轴上表示−1的点沿着数轴无滑动的向右滚动一周到达A点,得:A点与−1之间的距离是π.由两点间的距离是大数减小数,得:A点表示的数是1π-,故答案为:1π-.【点睛】本题考查了数轴和圆的周长,掌握数轴上两点间的距离是大数减小数是解题关键.41.(1)圆柱;(2)144π平方厘米.【分析】(1)根据面动成体可知将正方形围绕它的一条边为轴旋转一周,得到的是圆柱; (2)根据圆柱的高和圆柱的底面半径都是正方形的边长,由此数据利用圆柱的表面积=上下底面面积+侧面积解答即可.【详解】解:(1)将正方形围绕它的一条边为轴旋转一周,得到的是圆柱,故答案为:圆柱(2)立体图形的表面积=266+266=144πππ⨯⨯⨯⨯(平方厘米);答:这个图形的表面积是144π平方厘米.【点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找出旋转所得到的图形与原图形之间的数据关系,然后根据圆柱的表面积公式进行解答.42.(1)22111422a ax x πππ-+ (2)AP=13a 时的面积大于AP =12a 时的面积【分析】(1)用圆形的面积公式求解;(2)根据AP 的长度,分别计算两个圆形的面积之和,比较即可.(1)解:①AP =x ,①S =221()()22a x x ππ-+ 22111422a ax x πππ=-+. (2)当AP =13a 时,BP =23a , 22111()()63S a a ππ=+ 2536a π=, 当AP =12a 时,BP =12a ,2221144S a a ππ=+()()218a π=, ①2536a π218a π> ①AP=13a 时的面积大于AP =12a 时的面积. 【点睛】本题考查了动点问题的解决方法圆形的面积公式,完全平方公式,正确进行计算是解决本题的关键.43.(1)180204⨯=(棵) (2)()22π32π316π+-⨯=(平方分米)【分析】(1)把苹果树的数量看作单位“1”,梨树的数量比苹果树少14,根据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用乘法解答;(2)大圆面积减小圆面积即为所求圆环面积.(1) 解:180204⨯=(棵), 故答案为:180204⨯=(棵) (2)解:()22π32π316π+-⨯=(平方分米)故答案为:()22π32π316π+-⨯=(平方分米)【点睛】此题考查分数乘法应用题和求圆环的面积.解答图文应用题的关键是根据图、文所提供的信息,弄清条件和问题,然后再选择合适的方法列式、解答.44.(1)棱AD 、棱EH 、棱FG(2)面BCGF(3)面ABCD 、面ADHE 、面ABFE(4)棱DA 、棱DC 、棱DH .【分析】(1)找与棱CB 相等的棱,可找到与棱CB 平行的棱即是所求.(2)与面ADHE 相对的面是BCGF(3)找经过点A 的面,可找出所以经过A 点的棱组成的面即是所求.。
数学九年级上册易错题

数学九年级上册易错题一、选择题(1 - 10题)1. 一元二次方程x^2-2x - 3 = 0的根的情况是()- A. 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
- B. 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
- C. 没有实数根。
- D. 无法确定。
- 解析:对于一元二次方程ax^2+bx + c = 0(a≠0),其判别式Δ=b^2-4ac。
在方程x^2-2x - 3 = 0中,a = 1,b=-2,c=-3,则Δ=(-2)^2-4×1×(-3)=4 + 12=16>0。
当Δ>0时,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所以答案是B。
2. 若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m - 1)x^2+5x+m^2-3m + 2 = 0的常数项为0,则m的值等于()- A. 1.- B. 2.- C. 1或2。
- D. 0.- 解析:因为方程的常数项为0,所以m^2-3m + 2 = 0,即(m - 1)(m - 2)=0,解得m = 1或m = 2。
又因为方程是一元二次方程,二次项系数m - 1≠0,即m≠1,所以m = 2,答案是B。
3. 二次函数y = x^2-2x + 3的顶点坐标是()- A. (1,2)- B. (-1,2)- C. (1, - 2)- D. (-1,-2)- 解析:对于二次函数y=ax^2+bx + c(a≠0),其顶点坐标的横坐标x =-(b)/(2a),纵坐标y=frac{4ac - b^2}{4a}。
在y = x^2-2x + 3中,a = 1,b=-2,c = 3,x =-(-2)/(2×1)=1,y=frac{4×1×3-(-2)^2}{4×1}=(12 - 4)/(4)=2,所以顶点坐标是(1,2),答案是A。
4. 已知二次函数y = ax^2+bx + c(a≠0)的图象如图所示,则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 A. a>0- B. c<0- C. 3是方程ax^2+bx + c = 0的一个根。
历年中考数学易错题

历年中考数学易错题(破解)一、选择题1、A 、B 是数轴上原点两旁的点,则它们表示的两个有理数是( C )A 、互为相反数B 、绝对值相等C 、是符号不同的数D 、都是负数 2、有理数a 、b 在数轴上的位置如图所示,则化简|a-b|-|a+b|的结果是( A ) A 、2a B 、2b C 、2a-2b D 、2a+b3、轮船顺流航行时m 千米/小时,逆流航行时(m-6)千米/小时,则水流速度( B ) A 、2千米/小时 B 、3千米/小时 C 、6千米/小时 D 、不能确定4、方程2x+3y=20的正整数解有( B )A 、1个B 、3个C 、4个D 、无数个 5、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C )A 、两点确定一条直线B 、线段是直线的一部分C 、一条直线是一个平角D 、把线段向两边延长即是直线 6、函数y=(m 2-1)x 2-(3m-1)x+2的图象与x 轴的交点情况是 ( C ) A 、当m ≠3时,有一个交点 B 、1±≠m 时,有两个交 C 、当1±=m 时,有一个交点 D 、不论m 为何值,均无交点7、如果两圆的半径分别为R 和r (R>r ),圆心距为d ,且(d-r)2=R 2,则两圆的位置关系是( B ) A 、内切 B 、外切 C 、内切或外切D 、不能确定8、在数轴上表示有理数a 、b 、c 的小点分别是A 、B 、C 且b<a<c ,则下列图形正确的是( D )A B C DO C A B9、有理数中,绝对值最小的数是( C ) A 、-1 B 、1 C 、0 D 、不存在10、21的倒数的相反数是( A )A 、-2B 、2C 、-21D 、21 11、若|x|=x ,则-x 一定是( B )A 、正数B 、非负数C 、负数D 、非正数12、两个有理数的和除以这两个有理数的积,其商为0,则这两个有理数为( C ) A 、互为相反数 B 、互为倒数 C 、互为相反数且不为0 D 、有一个为013、长方形的周长为x ,宽为2,则这个长方形的面积为( C ) A 、2x B 、2(x-2) C 、x-4 D 、2·(x-2)/2 14、“比x 的相反数大3的数”可表示为( C ) A 、-x-3 B 、-(x+3) C 、3-xD 、x+315、如果0<a<1,那么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 ) A 、a 2比a 大B 、a 2比a 小C 、a 2与a 相等D 、a 2与a 的大小不能确定16、数轴上,A 点表示-1,现在A 开始移动,先向左移动3个单位,再向右移动9个单位,又向左移动5个单位,这时,A 点表示的数是( B ) A 、-1 B 、0 C 、1 D 、817、线段AB=4cm ,延长AB 到C ,使BC=AB 再延长BA 到D ,使AD=AB ,则线段CD 的长为( A )A 、12cmB 、10cmC 、8cmD 、4cm 18、21 的相反数是( B )A 、21+B 、12-C 、21--D 、12+-19、方程x(x-1)(x-2)=x 的根是( D )A 、x 1=1, x 2=2B 、x 1=0, x 2=1, x 3=2C 、x 1=253+, x 2=253-D 、x 1=0,x 2=353+, x 3=253-20、解方程04)1(5)1(322=-+++xx x x 时,若设y x x =+1,则原方程可化为( B )A 、3y 2+5y-4=0B 、3y 2+5y-10=0C 、3y 2+5y-2=0D 、3y 2+5y+2=0 21、方程x 2+1=2|x|有( B )A 、两个相等的实数根;B 、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C 、三个不相等的实数根;D 、没有实数根 22、一次函数y=2(x-4)在y 轴上的截距为( C ) A 、-4 B 、4 C 、-8D 、823、解关于x 的不等式⎩⎨⎧-<>a x ax ,正确的结论是( C )A 、无解B 、解为全体实数C 、当a>0时无解D 、当a<0时无解 24、反比例函数xy 2=,当x ≤3时,y 的取值范围是( C ) A 、y ≤32 B 、y ≥32C 、y ≥32或y<0D 、0<y ≤3225、0.4的算术平方根是( C ) A 、0.2 B 、±0.2 C 、510D 、±51026、李明骑车上学,一开始以某一速度行驶,途中车子发生故障,只好停车修理,车修好后,因怕耽误时间,于时就加快了车速,在下列给出的四个函数示意图象,符合以上情况的是( D )A B C D27、若一数组x 1, x 2, x 3, …, x n 的平均数为x ,方差为s 2,则另一数组kx 1, kx 2, kx 3, …, kx n 的平均数与方差分别是( A )A 、k x , k 2s 2B 、x , s 2C 、k x , ks 2D 、k 2x , ks 228、若关于x 的方程21=+-ax x 有解,则a 的取值范围是( B ) A 、a ≠1 B 、a ≠-1 C 、a ≠2 D 、a ≠±129、下列图形中既是中心对称图形,又是轴对称图形的是( A ) A 、线段 B 、正三角形 C 、平行四边形 D 、等腰梯形 30、已知dcb a =,下列各式中不成立的是( C ) A 、d c b a d c b a ++=-- B 、d b c a d c 33++= C 、bd ac b a 23++= D 、ad=bc 31、一个三角形的三个内角不相等,则它的最小角不大于( D ) A 、300 B 、450 C 、550 D 、60032、已知三角形内的一个点到它的三边距离相等,那么这个点是( C ) A 、三角形的外心B 、三角形的重心C 、三角形的内心D 、三角形的垂心33、下列三角形中是直角三角形的个数有( B )①三边长分别为3:1:2的三角形 ②三边长之比为1:2:3的三角形 ③三个内角的度数之比为3:4:5的三角形 ④一边上的中线等于该边一半的三角形 A 、1个 B 、2个 C 、3个 D 、4个 34、如图,设AB=1,S △OAB =43cm 2,则弧AB 长为( A ) A 、3πcm B 、32πcm C 、6πcm D 、2πcm 35、平行四边形的一边长为5cm ,则它的两条对角线长可以是( D ) A 、4cm, 6cm B 、4cm, 3cm C 、2cm, 12cm D 、4cm, 8cmAB36、如图,△ABC 与△BDE 都是正三角形,且AB<BD ,若△ABC 不动,将△BDE 绕B 点旋转,则在旋转过程中,AE 与CD 的大小关系是( A ) A 、AE=CD B 、AE>CD C 、AE>CD D 、无法确定37、顺次连结四边形各边中点得到一个菱形,则原四边形必是( A )A 、矩形B 、梯形C 、两条对角线互相垂直的四边形D 、两条对角线相等的四边形38、在圆O 中,弧AB=2CD ,那么弦AB 和弦CD 的关系是( C )A 、AB=2CDB 、AB>2CDC 、AB<2CD D 、AB 与CD39、在等边三角形ABC 外有一点D ,满足AD=AC ,则∠BDC 的度数为(D )A 、300B 、600C 、1500D 、300或150040、△ABC 的三边a 、b 、c 满足a ≤b ≤c ,△ABC 的周长为18,则( C ) A 、a ≤6 B 、b<6 C 、c>6 D 、a 、b 、c 中有一个等于641、如图,在△ABC 中,∠ACB=Rt ∠,AC=1,BC=2,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 ) A 、∠B=300 B 、斜边上的中线长为1C 、斜边上的高线长为552D 、该三角形外接圆的半径为142、如图,把直角三角形纸片沿过顶点B 的直线BE (BE 交CA 于E )折叠,直角顶点C 落在斜边AB 上,如果折叠后得到等腰三角形EBA ,那么下列结论中(1)∠A=300 (2)点C 与AB 的中点重合 (3)点E 到AB 的距离等于CE 的长,正确的个数是( D ) A 、0 B 、1 C 、2 D 、3 43、不等式6322+>+x x 的解是( C )A 、x>2B 、x>-2C 、x<2D 、x<-2B44、已知一元二次方程(m-1)x 2-4mx+4m-2=0有实数根,则m 的取值范围是( B ) A 、m ≤1 B 、m ≥31且m ≠1 C 、m ≥1 D 、-1<m ≤1 45、函数y=kx+b(b>0)和y=xk-(k ≠0),在同一坐标系中的图象可能是( B )A B C D46、在一次函数y=2x-1的图象上,到两坐标轴距离相等的点有( B ) A 、1个 B 、2个 C 、3个 D 、无数个47、若点(-2,y 1)、(-1,y 2)、(1,y 3)在反比例函数xy 1=的图像上, 则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 D )A 、y 1>y 2>y 3B 、y 1<y 2<y 3C 、y 2>y 1>y 3D 、y 3>y 1>y 2 48、下列根式是最简二次根式的是( B ) A 、a 8 B 、22b a + C 、x 1.0 D 、5a49、下列计算哪个是正确的( D )A 、523=+B 、5252=+C 、b a b a +=+22D 、212221221+=-50、把aa 1--(a 不限定为正数)化简,结果为( B ) A 、aB 、a- C 、-aD 、-a-51、若a+|a|=0,则22)2(a a +-等于( A ) A 、2-2a B 、2a-2 C 、-2 D 、252、已知02112=-+-x x ,则122+-x x 的值( C )A 、1B 、±21C 、21D 、-2153、设a 、b 是方程x 2-12x+9=0的两个根,则b a +等于( C )A 、18B 、6C 、23D 、±23 54、下列命题中,正确的个数是( B )①等边三角形都相似 ②直角三角形都相似 ③等腰三角形都相似④锐角三角形都相似⑤等腰三角形都全等 ⑥有一个角相等的等腰三角形相似⑦有一个钝角相等的两个等腰三角形相似 ⑧全等三角形相似A 、2个B 、3个C 、4个D 、5个 二、填空题1、如果一个数的绝对值等于它的相反数,那么这个数一定是_____非正数____。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考数学易错题总结
距离中考还有两个月时间。
考生如何复习,才能不在数学上“马失前蹄”?
浙江省特级教师、杭州市中考数学命题组专家施储老师,帮大家整理了思路。
要紧扣课标“吃透”课本
“现在第一轮复习已结束,接下来的复习可能都是以自己做题为主,不知还有没有必要让孩子再去看看课本。
”听讲座的家长黄女士,提的问题,无疑是众多考生家长都想问的疑问。
“中考数学命题时,难度一般是6:3:1。
”施老师说,所谓“6”,就是卷中60%的基础题、送分题,这些题目大部分同学都会做;“3”,则是30%的中档题;“1”,是10%较难的题。
对一般同学来说,要保证先拿到60%的基础分,之后把目标对准30%的中档题。
至于10%的较难题,则由学生自由发挥了。
而想要拿到60%的基础分,在复习中就务必应该紧扣课标,“吃透”课本,掌握考试要求。
“历年考题中,我们发现,不少题目来自于课本,有的是从课本上寻找素材,有的则是在课本习题的基础上稍作拓展,还有的甚至跟课本中的题目一模一样。
”施老师说。
就拿考卷中的第15题,就原封原样的,来自于八年级下学期的课本。
而同样是XX年考卷中的第14题,则只是对九年级下学期课本中的某道习题的数据,做了改变而已。
施老师建议大家,在复习过程中,要在“吃透”课本,掌握基础知识同时,重视课本中的例题、课后小结等。
在把课本中的基础知识点真正吃透的前提下,再在最后阶段提高解题能力,中考时自然能出好成绩。
要学会探索归纳和寻找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