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填垫层法地基处理介绍教学提纲

合集下载

地基处理及加固 换填垫层法

地基处理及加固 换填垫层法

二、砂砾垫层的设计计算
计算时,一般可采用试算的方法,即先初步拟定一个垫层厚度, 再用式(3-2-1)验算,如不符合要求,则改变厚度,重新验算,直到满 足要求为止。
垫层厚度一般不宜小于0.5m,且不宜大于3.0m。 当地基土软且厚或基底压力较大时,应考虑其他加固方案。
二、砂砾垫层的设计计算
2.垫层平面尺寸的确定 垫层的平面尺寸应满足基础底面压应力扩散的要求,并防止垫层 向两边挤出。若垫层平面尺寸不足,四周侧面土质又较软弱时,垫层 有可能部分挤入侧面软弱土中,使基础沉降增大。 垫层的宽度可按下式或根据当地经验确定:
02
换填垫层法处理地基
学习目标
1.了解换填垫层法的作用机理和适用条件; 2.掌握换填垫层的设计计算方法; 3.掌握换填垫层的施工要点。
一、换填垫层法的适用条件与作用
换填垫层法也称开挖置换法,是将地基软弱土层部分或全部挖 除,然后换填工程特性良好的材料,并予以分层压实作为地基持力层 的地基加固方法。它是一种常用的较经济、简便的浅层处理方法。
一、换填垫层法的适用条件与作用
适用条件: 处理浅层的淤泥和淤泥质土、杂填土、湿陷性黄土、膨胀土及季 节性冻土等软弱或不良土层,并可处理暗沟或暗塘等局部软弱土层。 常用的换填材料: 主要有砂、碎(卵)石、灰土、素土、煤渣以及其他强度高、压缩 性低、稳定性好和无侵蚀性的工程特性良好的材料。
一、换填垫层法的适用条件与作用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三、砂砾垫层的施工
4) 在碎石或卵石垫层底部宜设置15~30cm厚的砂垫层,以防止淤 泥或淤泥质土层表面的局部破坏。同时必须防止基坑边坡土体坍落混入 垫层。
5) 砂砾垫层的质量检验,可选用环刀取样法或灌入法进行,以干重 度和贯入度为控制指标。测定其干重度时,以不小于砂料在中密状态时 的干重度为合格。中砂的干重度一般为15.5~16 kN/m3。。

《地基处理技术》教学课件—02换填垫层法

《地基处理技术》教学课件—02换填垫层法

2. 垫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的作用
任务2.1 换填垫层的选用
(1)提高地基承载力
(2)减小沉降量
(3)加速软弱土层的排水固结
(4)防止冻胀
(5)消除膨胀土的胀缩作用
(6)对于湿陷性黄土地区,设置不透水垫层可防止地下水下渗到湿陷性 黄土层,造成湿陷,所以垫层可起隔水作用。
3. 换填垫层的选用
《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 (JGJ79-2012)中规定:
2 换填垫层
基底换填0.6m
灰土垫层施工检验
天津港开发区 铺设砂垫层
抽检砂垫层


填 土
平整砂垫层
• 地下室底板下的砂垫层、砼垫层、防水层及砼保护层
基础灰土垫层施工阶段 (陕西 杨凌)
项目背景
• 项目背景:砂垫层在某泵房地基处理中的应用
• 某泵房为砖混结构,承重墙下采用钢筋混凝土条形基础,基础宽 b=1.2m,埋深d=1.1m,上部结构作用于基础的荷载为116kN/m。 勘探资料显示,有一条深度为2.4m的废弃河道(已淤积填满)从泵房基 础下穿过,地下水位埋深为0.9m。地基第一层土为洪积土,层厚 2.4m,容重18.8kN/m3;第二层为淤泥质粉质粘土,层厚6.3m, 容重18.0kN/m3,地基承载力标准值 为68kPa;第三层为淤泥质粘 土,层厚8.6m,容重17.3kN/m3;第四层为粉质粘土。由于泵 房基础将坐落在古河道,有必要对地基进行处理。经多方案技术经济 综合比较分析,决定采用砂垫层处理方案。
b z
B= b+2ztg
式中pz --垫层底面处的附加压力值(kPa);
pc-z-垫层底面处的自重压力值(kP)a ; f az--垫层底面处经深度修正后的地基承载力特征值(kPa);

地基处理换填垫层法课件

地基处理换填垫层法课件

平板振动法
总结词
利用振动平板对土层进行振捣密实。
详细描述
平板振动法使用振动平板对地基土层进行振捣,通过振动平板的垂直和水平振动,使土层颗粒重新排列,达到密 实效果。该方法适用于松散的砂石、碎石等材料的地基处理。
振动压实法
总结词
结合振动和压实两种方式,提高土层的密实度。
详细描述
振动压实法结合了振动和平板压实两种方法,利用振动器产生高频振动,同时利用重型压路机进行压 实,使土层在振动和压力的作用下达到密实状态。该方法适用于处理碎石、砾石等颗粒材料的地基。
砂石垫层
总结词
强度高、稳定性好
详细描述
砂石垫层由级配良好的砂石材料组成,具有较高的承载力和稳定性,能够有效 地分散上部结构的荷载,减少地基沉降。
砂石垫层
总结词
易于获取、价格低廉
详细描述
砂石垫层材料广泛分布,易于获取,且价格相对 较低,能够降低工程成本。
总结词
施工简便、工期短
砂石垫层
详细描述
砂石垫层的施工工艺简单,机械化程度高,能够缩短工期,提高 工程效率。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05 垫层质量检测与验收
垫层质量检测方法
观察法
通过肉眼观察垫层的表 面,检查其是否平整、 无裂缝、无松散等现象

触探法
使用触探仪对垫层进行 触探,检测其密实度和
均匀性。
压实度检测
通过取样测定垫层的压 实度,确保其满足设计
要求。
承载力检测
在垫层上施加一定压力 ,检测其承载力是否符
合设计要求。
垫层质量验收标准
垫层材料通常采用砂、碎石、矿渣、素土等松散材料,根据工程需要进行选择和调 整。

地基处理方法之换填垫层法【最新版】

地基处理方法之换填垫层法【最新版】

地基处理方法之换填垫层法垫层法是将基础底面下一定范围内的软弱土层挖去,然后分层填入强度较大的砂、碎石、素土、灰土以及其它性能稳定和无侵蚀性的材料,并夯实(或振实)至要求的密实度。

垫层法分类1.按垫层材料分类:砂垫层、碎石垫层、素土垫层、灰土垫层、粉煤灰垫层、加筋土垫层等。

2.按垫层所起作用分类:换土垫层、排水垫层、加筋土垫层。

垫层法适用条件:适用于淤泥、淤泥质土、湿陷性黄土、素填土、杂填土地基及暗沟、暗塘等的浅层处理,且建筑物荷载不太大的地基。

换填法的处理深度通常宜控制在3m以内较为经济合理,但不应小于0.5m。

垫层的作用在各类工程中,垫层所起的主要作用有时是不同的,如建筑物基础下的垫层主要是起换土作用;而在路堤和土坝等工程,主要是利用垫层起排水固结作用。

1. 换土垫层(1)提高地基承载力地基中的剪切破坏是从基础底面开始的,并随着基底压力的增大而逐渐向纵深发展。

因此,若以强度较大的砂或其它填筑材料代替软弱土层,就可提高持力层承载力,从而避免地基破坏。

(2)减少地基沉降量基础下地基浅层部分的应力较大,其沉降量一般在地基总沉降中所占的比例也较大,若以密实的砂或密实填筑材料代替浅层软弱土,就可减少地基的大部分沉降量。

另外,由于密实垫层对应力的扩散作用,使作用在下卧土层上的压力较小,因此也相应减少了下卧土层的沉降量。

(3)加速软弱土层的排水固结由于砂或碎石等垫层材料的透水性大,当软弱土层受压后,垫层可作为良好的排水面,使基础下面的孔隙水压力得以迅速消散,加速垫层下软弱土层的固结,从而提高地基土强度。

(4)防止地基土冻胀由于粗颗粒垫层材料的孔隙较大,不易产生毛细管现象,因此可以防止寒冷地区土中结冰所造成的冻胀。

2. 排水垫层排水垫层是指软土地基上堤坝或大面积堆载基底等所铺设的水平排水层,一般采用透水性良好的中粗砂或碎石填筑,必要时在垫层底和上表面增设具有反滤性能的土工合成材料,防止砂石垫层被淤堵和拉裂。

其主要作用为:(1)作为水平排水层和下卧软土层的排水通道,加速地基的排水固结,提高浅层地基的抗剪强度,配合砂井,加固深部软土层;(2)约束软弱下卧层的侧向变形,提高地基的稳定性,并改善其变形性质。

地基处理2 换填垫层法

地基处理2  换填垫层法
2 换填垫层法
了解换填垫层法的概念、分类及适用范围;在 对垫层的作用和土的压实原理的理解的基础上,熟 练掌握垫层设计计算方法,掌握机械碾压法、重锤 夯实法和振动压实法施工原理与操作要点;熟悉砂 石垫层、土垫层和粉煤灰垫层的施工工艺及质量检 测方法。
1
2.1 概述 2.1.1 换填垫层法的概念与应用 2.1.2 换填垫层法分类 2.1.3 换填垫层法适用范围
20
21
2)重锤夯实法
22
23
3 2.4.2 2.4.3
砂石垫层施工 土垫层施工
24
2.4.4 1)粉煤灰材料
2)施工要点
25
2.5
质量检验 垫层的施工质量检验可利用贯入仪、轻型动
1 2)检验点数量 3 (1)环刀法 (2)贯入测定法
26
2.6 工程应用实例 2.3.1
垫层的厚度确定
11
12
13
14
2.3.2
垫层的宽度确定
15
2.3.3
垫层承载力的确定
16
2.3.4
沉降计算
17
18
2.3.5 1 2)粉质黏土 3 4)粉煤灰 5)矿渣 6)其他工业废渣 7)土工合成材料
19
2.4 2.4.1
施工方法 按密实方法和施工机械,换填垫层法有机械 碾压法、重锤夯实法和振动压实法。垫层施工应 根据不同的换填材料选择施工机械。 1)机械碾压法
2
3
2.2 加固机理 2.2.1 垫层的作用 换土垫层处理软土地基,其作用主要体现在 1 2
4
3)加速软土层的排水固结 4)防止土的冻胀 5)消除地基土的湿陷性、胀缩性或冻胀性
5
2.2.2 1 2)最优含水量

《地基处理》第二章换土垫层法

《地基处理》第二章换土垫层法
组织专业施工队伍,配备 必要的施工设备、检测仪 器等。
土方开挖与运
确定开挖范围
根据施工方案,确定需要 开挖的区域和深度。
土方开挖
使用挖掘机等设备进行土 方开挖,注意保持边坡稳 定。
土方运输
将开挖出的土方运至指定 地点,注意避免对环境造 成污染。
垫层材料选择与处理
选择垫层材料
根据工程要求和地质条件,选择合适的垫层材料,如砂、碎石、 矿渣等。
注浆法
要点一
总结词
将浆液注入地基土层中,通过浆液的凝固作用改善土体的 物理性质。
要点二
详细描述
注浆法是一种常用的地基处理方法,通过将浆液注入地基 土层中,利用浆液的凝固作用改善土体的物理性质,提高 其承载力和稳定性。该方法适用于各种类型的软土地基处 理,特别是对于含水量较高、压缩性较大的软土效果显著 。注浆法可以根据不同的情况选择不同的浆液材料和注浆 方式,以达到最佳的地基处理效果。
ERA
定义与原理
定义
换土垫层法是一种地基处理方法,通过将基础下一定深度范 围内的软弱土层挖除,然后回填坚硬、密实、性能稳定的材 料,如砂、碎石、石渣等,形成垫层,以提高地基承载力和 减少沉降。
原理
换土垫层法的原理是通过换填材料的承载力和扩散作用,将 基础荷载传递到下层土体中,从而减小基础沉降和提高地基 承载能力。
软土地基,存在大量淤泥和腐殖质
建设规模
建筑面积约5万平方米,包括商业楼、 办公楼和地下停车场
工程要求
确保建筑物安全稳定,提高地基承载 力
换土垫层法应用过程
土方开挖
按照设计要求,逐层开挖至预 定深度。
垫层铺设
将垫层材料分层铺设、压实, 确保垫层密实度符合要求。

土木工程施工第2章 换填垫层法

土木工程施工第2章 换填垫层法

3、垫层承载力的确定
经换填处理后的地基,由于理论计算方法尚不够完善,
垫层的承裁力宜通过现场载荷试验确定。当无试验资料时, 可按下表选用,并应验算下卧层的承载力。
例题:某五层砖石混合结构的住宅建筑,墙下为条形基础, 宽B=1.2m,埋深d=1m,上部建筑物作用于基础上的荷载
F=150kN/m。地基土表层为粉质粘土,厚h1=1m,重度γ1=
(4)粉煤灰
可用于道路、堆场和小型建筑物、构筑物等的换填垫层。 粉煤灰垫层上宜覆土0.3—0.5m。粉煤灰垫层中采用掺合剂 时,应通过试验确定其性能及适用条件。作为建筑物垫层的 粉煤灰应符合有关放射性安全标准的要求。粉煤灰垫层中的 金属构件、管网宜采用适当防腐措施。大量填筑粉煤灰时应 考虑对地下水和土壤的环境影响。
17.8 kN/m3;第二层为淤泥质粘土,厚15m,重度 =17.5
sat
kN/m3,含水率w=55%;第三层为密实砂砾石。地下水距
地表面为1m。因地基土比较软弱,不能承受上部建筑荷载,
试设计砂垫层的厚度和宽度。 (回归修正系数Ψf=0.9,承载力基本值为60kPa)
(承载力修正系数ηb=0, ηd =1.1)
应,形成具有胶凝能力的化合物,这种反应即称为火山反应。 这种反应的产物有效填充了孔隙,从而使强度和抗渗性能得 到改善,这一特性还能使垫层在后期形成——块具有隔水性 能的板块,其刚度和强度均较好,这就大大地改善了地基的 承载能力。
5)抗液化性能
粉煤灰经压实后是否能避免在振动条件下液化、对此, 在宝钢工程中进行了较为系统的分析。通过标难贯入试验证 明不会发生液化。 6)对环境的影响 粉煤灰是一种碱性材料,遇水后由于碱性可溶物的析出 使PH值升高。粉煤从的pH值及硼、微量有害元素、放射性元 素等的含量一般能满足有关环境保护的要求。

换填垫层法(建筑土木)

换填垫层法(建筑土木)

换填垫层法2—1 概述换填垫层法适用于处理各类浅层软弱地基。

当在建筑范围内上层软弱土较薄,则可采用全部置换处理。

对于较深厚的软弱土层,当仅用垫层局部置换上层软弱土时,下卧软弱土层在荷载下的长期变形依然很大。

例如,对较深厚的淤泥或淤泥质土类软弱地基,采用垫层仅置换上层软土后,通常可提高持力层的承载力,但不能解决由于深层土质软弱而造成地基变形量大对上部建筑物产生的有害影响;或者对于体形复杂、整体刚度差、或对差异变形敏感的建筑,均不应采用浅层局部置换的处理方法。

对于建筑范围内局部存在松填土、暗沟、暗塘、大古墓或拆除旧基础后的坑穴,均可采用换填法进行地基处理。

在这种局部的换填处理中,保持建筑地基整体变形均匀是换填应遵循的最基本原则。

开挖基坑后,利用分层回填夯压,也可处理较深的软弱土层。

但换填基坑过深,常因地下水位高,需要采用降水措施;坑壁放坡占地面积大或边坡需要支护;因此易引起邻近地面、管网、道路与建筑的沉降变形破坏;再则施工土方量大、弃土多等因素,常使处理工程费用增高、工期拖长、对环境的影响增大等。

因此,换填法的处理深度通常控制在3m以内较为合理。

大面积填土产生的大范围地面荷载影响深度较深,地基压缩变形量大,变形延续时间长,与换填垫层法浅层处理地基的特点不同,因而大面积填土地基的设计施工应另行按国家现行有关规范执行。

换填垫层法常用厂处理轻型建筑、地坪、堆料场及道路工程等。

采用换填垫层全部置换厚度不大的软弱土层,可取得良好的效果;对于轻型建筑、地坪、道路或堆场,采用换填垫层处理上层部分软弱土时,由于传递到下卧层顶面的附加应力很小,也可取得较好的效果。

但对于结构刚度差、体形复杂、荷重较大的建筑,巾于附加荷载对下的影响较大,如仅换填软弱土层的上部,地基仍将产牛较大的变形及不均匀变形;仍有可能对建筑造成破坏。

在我国东南沿海软土地区,许多工程实践经验或教训表明,采用换填垫层时,必须考虑建筑体形、荷载分布、结构刚度等因素对建筑物的影响,对于深厚软弱土层,不应采用局部换填垫层法处理地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 分类 ¡ 按回填材料不同,垫层可分为:砂垫层、砂
石垫层、碎石垫层、素土垫层、灰土垫层、 矿渣垫层和粉煤灰垫层等。
¡三 一些注意事项
¡ 1 大面积填土产生的大范围地面荷载影响深度较深, 地基土的压缩变形量大,沉降延续时间长,与换填 法浅层处理地基的特点不同,因而大面积填土地基 的设计和施工时,地面堆载应力求均衡,避免大量、 迅速、集中堆载,并根据使用要求、堆载特点,结 构类型和地质条件确定允许堆载的大小和范围。堆 载不宜压在基础上,应在基础施工前不少于三个月 完成大面积填土。
夯击10~15次。最后两击平均夯沉量,对砂土应不 超过5~10mm,对细颗粒土应不超过10~20mm。
¡ 重锤夯实的现场试验应确定最少夯击遍数、最后 两遍平均夯沉量和有效夯实深度等。有效夯实深度
一般可达lm左右,并可消除1.0~1.5m厚湿陷性黄
土层的湿陷性。
¡3 平板振动法
¡ 两个偏心块以相同速度反向转动而产生很大的垂直振动力。 ¡ 对主要由炉渣、碎砖、瓦块组成的建筑垃圾,振动时间约在1min以上;
击实试验
垫层设计
¡一. 砂(砂石、碎石)垫层的设计
¡ 设计要求 强度 面积
¡ 设计内容 厚度 宽度
¡1 厚度的确定
p p f z + cz <
az
p —垫层底面处的附加压力 z
p —垫层底面处土的自重应力 cz
f az —经深度修正后垫层底面处软弱下卧层土的地基承载力特征值
¡2 宽度的确定
¡ 2 通常基坑开挖后,利用分层回填压实,虽也可处 理较深的软弱土层,但经常由于地下水位高而采取 降水措施。
¡ 3 坑壁放坡,占地面积大或需要基坑支护。 ¡ 4 施工土方量大,弃土多等因素,从而使处理费用
增高、工期拖长,因此换填法的处理深度通常宜控 制在3m以内,但也不宜小于0.5m,因为垫层太薄, 则换土垫层的作用并不显著。
机械碾压法是采用各种压实机械来压实地 基土。此法常用于基坑底面积宽大,开挖土 方量较大的工程。
¡2 重锤夯实法
¡ 重锤夯实采用圆台形锤(见下图),锤重宜大于2t, 锤底面的单位静压力为15~20kPa,夯锤落距宜大 于4m。
¡ 重锤夯实宜一夯挨一夯顺序进行。在独立柱基基 坑内,宜按先外后里顺序夯击。同一基坑底面标高 不同时,应按先深后浅的顺序逐层夯实,一般累计
¡3 承载力确定 ¡ 垫层的承载力宜通过现场试验确定,当无
试验资料时,可按表4-2(教材51页)选 用,并应验算下卧层的承载力。
¡4 沉降计算
¡ 对于重要的建筑或垫层下存在软弱下卧层的建 筑,还应进行地基变形计算。建筑物基础沉降等于 垫层自身的变形量与下卧土层的变形量之和。
¡ 对超出原地面标高的垫层或换填材料的密度高 于天然土层密度的垫层,宜早换填并考虑其附加的 荷载对建造的建筑物及邻近建筑物的影响。
¡ 二 砂垫层施工
¡ (一)对材料的要求
¡ 砂石垫层材料宜选用碎石、卵石、角砾、圆砾、砾砂、 粗砂、中砂或石屑(粒径小于2mm的部分不应超过总重的45 %),应级配良好,不含植物残体、垃圾等杂质。当使用粉 细砂时,应掺入不少于总重30%的碎石或卵石。砂石的最大 粒径不宜大于50mm,并通过试验确定虚铺厚度、振捣遍数、 振捣器功率等技术参数。对湿陷性黄土地基,不得选用砂石 等透水材料。
¡ 换填法在国外亦有的将它归属于“压实”的 地基处理范畴,“压实”可认为是由土排除 空气而使空隙减小,因此它不同于“固结”, “固结”是由于排除孔隙水而使孔隙体积减 少。换填后将土层压实,就增加了土的抗剪 强度,减少了渗透性和压缩性,减弱了液化 趋势,并增加了抗冲侧能力。
¡四 勘查 1 地质情况 2 地形、地貌、土的性质等 3 地下水位 4 地下管线,地下建筑等 5 换填土的种类、规格、性质、来源等
换填垫层法
¡ 《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中规定:换填垫层 法适用于浅层软弱地基及不均匀地基的处理。
¡ 换填法适用于淤泥、淤泥质土、湿陷性黄土、 素填土、杂填土地基及暗沟、暗塘等的浅层 地基处理。
¡一 换填法的概念
¡ 当软弱地基的承载力和变形满足不了建筑物 的要求,而软弱层的厚度又不很大时,将基 础底面以下处理范围内的软弱土层的部分或 全部挖去,然后分层换填强度较大的砂(碎石、 素土、灰土、粉煤灰)或其它性能稳定、无侵 蚀性等材料,并压(夯、振)实至要求的密实 度为止,这种地基处理的方法称为换填法, 它还包括低洼地域筑高(平整场地)或堆填筑 高(道路路基)。
对含炉灰等细粒填土,振动时间约为3~5min,有效振实深度为1.2~ 1.5m。
¡ (三)施工要点 ¡1 应考虑附加荷载对邻近建筑的影响; ¡2 注意地下水位的要求; ¡3 严禁扰动下卧软层,留200mm土; ¡4 垫层铺填前,应做好验槽工作; ¡5 垫层底面宜设在同一标高上,如深度不同,
基坑底面应挖成阶梯形或斜坡搭接形,各分 层搭接位置应错开0.5~1.0m水平距离。搭接 处注意夯压密实,并按先深后浅的顺序进行 垫层施工。
¡ 开挖基坑时应避免坑底土层扰动,可保留200 mm厚土层 暂不挖去,待铺砂前再挖至设计标高,如有浮土必须清除。 当坑底为饱和软土时,必须在与土面接触处铺一层细砂起反 滤作用,其厚度不计入砂石垫层设计厚度内。
¡ (二)施工机具及方法 平碾、羊足碾、振动碾、振动压实机、蛙
式夯实机、重锤夯实。 ¡1 机械碾压法
¡五 垫层的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用
¡ 1 提高地基承载力 ¡ 2 减小沉降量(减小垫层下天然土层的压力) ¡ 3 加速软弱土层的固结 ¡ 4 防止冻胀 ¡ 5 消除膨胀土的胀缩作用 ¡ 6 消除或部分消除黄土的湿陷性
土的压实机理
¡ 当粘性土的土样含水量较小时,其粒间引力较大, 在一定的外部压实功能作用下, 如还不能有效地 克服引力而使土粒相对移动,这时压实效果就比较 差。当增大土样含水量时,结合水膜逐渐增厚,减 小了引力,土粒在相同压实功能条件下易于移动而 挤密,所以压实效果较好。但当土样含水量增大到 一定程度后,孔隙中就出现了自由水,结合水膜的 扩大作用不大,因而引力的减少就不显著,此时自 由水填充在孔隙中,从而产生了阻止土粒移动的作 用,使压实效果又趋于下降。因此在设计叫要选择 一个“最优含水量”,这就是土粒的压实机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