轮作倒茬的基本原理及其意义

合集下载

大田作物轮作换茬的好处,轮作是什么意思

大田作物轮作换茬的好处,轮作是什么意思

大田作物轮作换茬的好处,轮作是什么意思1、充分利用土壤养分和水分:不同大田作物所需要的养分以及对水分的吸收能力是不同的,合理轮作换茬可充分地利用土壤中的各种养分。

2、合理利用农业资源:合理轮作不仅可充分利用自然资源,还可均衡地使用农具、肥料、农药、水资源大及资金等社会资源,并能错开农时季节。

3、抑制病虫草害:通过不同作物间的轮作,可改变病菌寄生主体,抑制病菌生长,从而减轻危害。

4、增产:合理轮作可提高种植效益,达到增产的目的。

一、大田作物轮作换茬的好处1、充分利用土壤养分和水分不同大田作物所需要的养分以及对水分的吸收能力是不同的,譬如水稻等谷类作物吸收氮、磷多,吸收钙少;豆类作物吸收磷、钙较多。

如将这些作物合理地轮作换茬,可以充分地利用土壤中的各种养分,发挥土壤的增产潜力,保持、恢复和提高土壤肥力。

根深作物与根浅作物轮作可利用不同层次土壤的养分和水分。

2、合理利用农业资源根据作物的生理和生态特性,在轮作中合理搭配前后作物,茬口衔接紧密,不仅可充分利用土地和光、热、水等自然资源,还可以合理均衡地使用农具、肥料、农药、水资源大及资金等社会资源,并能错开农时季节。

3、抑制病虫草害通过不同作物间的轮作,可改变病菌寄生主体,抑制病菌生长,从而减轻危害。

因不同作物栽培过程中所运用的农业措施不同,因而对田间杂草也有不同的抑制和防除作用。

4、增产在作物栽培上运用作物与土壤、土壤与作物之间的关系,合理安排前作与后作的轮换顺序,不仅能避免“自毒”现象的发生,维持土壤生物菌群的平衡,还可以兼顾到土壤、作物的品种和气候条件,不误农时,提高种植效益,进而达到增产的目的。

二、轮作是什么意思1、轮作是指在同一块田地上,在一定年限内按一定顺序逐年轮换种植不同作物的种植制度。

2、轮作的命名决定于该轮作中的主要作物构成,被命名的作物群应占轮作区的1/3以上,常见的一般有禾谷类轮作、禾豆轮作、水旱轮作、草田轮作、粮食和经济作物轮作等。

耕地轮作的现实意义分析与解读

耕地轮作的现实意义分析与解读

耕地轮作的现实意义分析与解读耕地轮作是一种农田管理措施,通过不同作物在同一田地上交替种植,可以增加土壤的肥力、改善土壤结构、防治土壤病虫害、提高作物产量和质量。

在现代农业中,耕地轮作已成为一种重要的农业生产方式。

耕地轮作的现实意义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耕地轮作可以增加土壤的肥力。

不同作物在生长过程中,对土壤中的养分需求有所不同。

通过轮作不同作物,可以合理利用土壤中的养分,避免单一作物对同一养分的过度消耗,从而减少了肥料的使用量,提高了土壤的肥力。

一些作物能够为土壤固氮,通过轮作,可以增加土壤中的氮素含量,进一步提高土壤的肥力。

耕地轮作可以改善土壤结构。

不同作物的根系结构和生长方式各异,种植不同作物可以改变土壤的物理结构。

豆类作物的根系发达,可以改善土壤的透气性和保水性;小麦等谷类作物的茎秆丰富,可以增加土壤的有机质含量。

通过轮作不同作物,可以减少连作障碍,促进土壤结构的形成和稳定,提高土壤的抗性和农田的生产能力。

耕地轮作有助于防治土壤病虫害。

同一作物长期连作易导致土壤病虫害的积累和扩散。

而通过耕地轮作,可以通过间作作物抑制和防治病虫害。

一些农作物可以产生对某些病虫害具有抑制作用的化学物质,通过合理的轮作,可以减少土壤中特定病虫害的发生。

轮作不同作物还可以打破病虫害的发生周期,使病虫害的发生频率降低。

耕地轮作可以提高作物的产量和质量。

由于轮作可以改善土壤的肥力和结构,减少土壤病虫害的发生,通过耕地轮作,作物的生长环境得到改善,从而提高了作物的产量和质量。

一些研究表明,合理的耕地轮作可以使作物产量提高10%以上。

耕地轮作在现代农业中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通过增加土壤的肥力、改善土壤结构、防治土壤病虫害和提高作物产量和质量,耕地轮作可以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目标,提高农田的经营效益,减少农药和化肥的使用量,提高农产品的质量,从而为农业的发展和农民的收入增长做出贡献。

合理轮作倒茬促进向日葵持续_健康种植

合理轮作倒茬促进向日葵持续_健康种植

现代农业2015年6期作物栽培合理轮作倒茬促进向日葵持续、健康种植陈嘉敏乌拉特前旗乌拉山镇农牧站[摘要]近些年来,内蒙古自治区河套地区向日葵种植迅猛发展,已成为该地区种植面积最大的作物。

向日葵连年种植给农民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的同时,也给当地土壤生态系统带来极大的破坏,不利于向日葵种植的持续、健康发展。

随着种植面积的不断扩大,种植年限的逐步增加,轮作倒茬显得愈来愈突出。

这既影响当季作物的构成,又关系长远的作物布局,笔者就此谈一下轮作倒茬这一古老的作物耕作措施,希望引起农业有关部门和农户的警觉,切实采取措施,保护好河套向日葵这一“宝贝”作物,使其可持续种植,不断给农民带来好的收入。

[关健词]一、向日葵种植迅猛发展的原因1.经济效益随着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对植物油的需求量迅速增长,致使种植向日葵有了很好的经济效益,再者,葵花籽作为休闲娱乐和招待客人的大众化辅助食品,需求量很大,葵花籽价格不断攀升,也促使向日葵的种植面积持续增大,产生连年种植现象。

2.黄河水量的减小和水资源有偿使用由于黄河水量的减小,上游土地开垦面积增大以及大水漫灌等原因,黄河下游地区出现用水荒。

国家为合理分配水资源,实行了黄河水的有偿使用,这样,农民势必要选择需水少,经济效益好的作物。

向日葵的需水特性和它产生的经济效益恰恰符合了农户这两方面的要求,于是就出现了向日葵种植一家独大的格局。

3.向日葵种植成本低,田间管理简单,适应性强向日葵栽培省时省力,田间管理简单,该作物适应性强,耐盐碱,各种田块均可种植。

比起河套地区现有的其他作物品种效益好,成本低。

如种植小麦,就得选择中上等田块,一季需浇水五次左右,且粮食价格低,而种植向日葵不必考虑田块的贫瘠与否,一季只需浇一次水,价格好。

4.单一作物的种植优势一个地区如果只种植一种作物,在种子,肥料,农药,农机具及农业技术方面都准备简单化了。

如农机具的购置,种类少了,数量减了,只需购置种植向日葵所需的农机具就可以了。

要想庄稼长的好轮作倒茬很重要

要想庄稼长的好轮作倒茬很重要

要想庄稼长的好轮作倒茬很重要
“换茬如上粪”,“三年两头倒,地肥粮增产”。

轮作倒茬是用地养地相结合,保证粮食持续稳定增产的有效农业技术措施之一。

农作物种植轮作倒茬是指在同一块田地上,在一定年限内按一定顺序逐年轮换种植不同作物的种植制度。

轮作稻茬在生产上起到的作用:一是保持、恢复及提高土壤肥力。

禾谷类作物需要消耗土壤中大量氮素,绿肥等豆类作物能固定空气中的游离氮素,十字花科作物则能分泌有机酸,如将这些作物轮作可以保持、恢复和提高土壤肥力。

二是可减少病虫草为害。

轮作可以改变寄生主体,降低菌(虫)源基数,改变杂草生长环境,从而抑制病菌(虫)和杂草生长,减轻病虫草危害。

三是能均衡利用土壤养分和水分。

不同作物对土壤中的营养元素和水分吸收能力不同,实行不同作物轮作能均衡利用各种养分,充分发挥土壤的增产潜力。

四是增产效果显著。

合理轮作不仅能避免“自毒”现象的发生,维持土壤生物菌群的平衡,还能因地因作物因气候全面兼顾,不误农时,提高种植效益。

在秋播秋种前提早做好规划,一是合理安排茬口,制订一套既能增产又能倒开茬的轮作制度。

对于多年种植油菜的地方建议与小麦或绿肥进行倒茬,减轻根肿病、菌核病等病害的发生;二是抓好适期播种、平衡施肥、合理密植、降湿敞墒、病虫综防等农艺措施的落实;三是由于劳力等因素实在无法倒茬的建议实行休耕,让土地休养生息,通过用地养地结合来巩固提升粮食产能。

轮作的意义和作用

轮作的意义和作用

轮作的意义和作用轮作是指将一块土地在不同作物之间依次轮换利用的种植方式。

它是农业生产管理中的一项重要措施,通过改变种植的作物种类和轮番对地力消耗的程度,实现土壤养分的平衡和保护,提高农作物产量和品质,减少病虫害发生,提高农田的综合利用效益。

下面将探讨轮作的意义和作用。

首先,轮作有利于土壤养分的平衡。

不同作物具有不同的养分需求,轮作可以使土壤中被其中一种作物耗尽的养分得到补充。

比如,在以大豆为主作物的年份后,种植绿肥作物,如草木患子、苜蓿等,可以为土壤补充氮肥。

而在种植需大量消耗氮肥的玉米之前,可以种植豌豆等富含蛋白质的作物,以提高土壤中的氮素含量。

这样循环轮作的种植方式,可以更好地调节土壤养分的平衡,提高土壤的肥力,从而提高作物产量和品质。

其次,轮作可以减少病虫害的发生。

相同作物的连作会导致害虫和病菌种群的迅速增殖和积累,进而导致病虫害的暴发。

而通过轮作,可以将害虫和病菌的寄主间断开来,降低它们的种群密度,减少病虫害的发生。

比如,通过在水稻田间隔种植油菜,可以有效控制水稻纹枯病的发生。

轮作还可以利用一些具有抑制病虫害的作物,如马铃薯、洋葱等,来改善土壤环境,减少病虫害的发生。

此外,轮作有助于提高土壤结构和水分利用效能。

种植多种作物可以改善土壤结构,增加土壤的孔隙度和透气性,有利于根系生长和气体交换,提高土壤水分保持能力和渗透性。

特别是种植深根作物,可以深入土壤,促进土壤物理和化学性质的改善,增加土壤微生物的活性,提高土壤的吸水能力和水解作用,减少水分蒸发和流失,提高水分利用效能。

此外,轮作还可以增加农产品的多样性,提高农业系统的稳定性和抗逆性。

农业单一种植方式容易造成农产品过量供应和价格波动,而通过轮作可以实现农作物的区域分布和时间错开,在市场上提供多样化的农产品,减缓农产品供求压力。

此外,因为不同作物具有不同的生长周期和对环境适应能力,轮作可以提高农业系统的稳定性和抗逆性,降低天灾和自然灾害对农作物的影响,实现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

轮作倒茬的基本原理及其意义

轮作倒茬的基本原理及其意义

轮作倒茬的基本原理及其意义轮作倒茬技术近年来,向日葵、玉米种植迅速发展,已成为我县种植的主要经济作物。

向日葵、玉米连年种植给农民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的同时,也给当地土壤生态系统带来极大的破坏,不利于向日葵、玉米种植的持续、健康发展。

随着种植面积的不断扩大,种植年限的逐步增加,单一作物连作面积过大会给自然界带来许多危害,比如土壤养分的损耗,土壤有害物质的累积,病虫草害加剧等。

从而使作物产量下降,产品质量下降,甚至造成绝产。

因此轮作倒茬显得愈来愈突出。

一、轮作、重茬的概念轮作是指同一块地上有计划地按顺序轮种不同类型的作物和不同类型的复种形式称为轮作。

同一块地上长期连年种植一种作物或一种复种形式称为连作,又叫重茬,重茬的危害,经常胜过连作;两年连作称为迎茬。

二、轮作倒茬的好处要实现农作物持续高产优质,必须实行轮作,这是因为:1、轮作可均衡利用土壤中的营养元素,把用地和养地结合起来。

2、可以改变农田生态条件,改善土壤理化特性,增加生物多样性。

3、免除和减少某些连作所特有的病虫草的危害。

利用前茬作物根系分泌的灭菌素,可以抑制后茬作物上病害的发生,如甜菜、胡萝卜、洋葱、大蒜等根系分泌物可抑制马铃薯晚疫病发生,小麦根系的分泌物可以抑制茅草的生长。

4、合理轮作换茬,因食物条件恶化和寄主的减少而使那些寄生性强、寄主植物种类单一及迁移能力小的病虫大量死亡。

腐生性不强的病原物如马铃薯晚疫病菌等由于没有寄主植物而不能继续繁殖。

5、轮作可以促进土壤中对病原物有拮抗作用的微生物的活动,从而抑制病原物的滋生。

三、轮作的基本原则1、注意不同环境病虫害发生程度不同。

同科农作物有同样的病虫害发生。

不同科农作物轮作,可使病菌失去寄主或改变起生活环境,达到减轻或消灭病虫害的目的。

如菌核病的寄主范围较广,且病菌存活年限较长,如向日葵和瓜类轮作,病害会越来越重。

不同病菌存活时间不同,轮作的年限也不同。

2、每年选择不同科种植如:农作物可分为禾本科、菊科、葫芦科和豆科。

什么是轮作倒茬?有哪些好处?.doc

什么是轮作倒茬?有哪些好处?.doc

什么是轮作倒茬?有哪些好处?今天火爆小编给大家分享的是什么是轮作倒茬?轮作倒茬有哪些好处?优越性体现在哪些方面?一、轮作倒茬的意义调整布局建国前,适应本地“十年九旱”、年降水多集中于7、8、9月的气候特点,农民长期以小麦作为主要粮食作物,歇茬种植。

所谓“歇茬”,即于夏田作物收获后,及时深翻土地,以收蓄天然降水(亦称“收墒”),中经浅耕耙耱,秋后再播小麦。

建国初,仍沿袭此传统方式。

50年代末至60年代,为增加粮食产量,解决群众生活困难,一度扩大早秋、晚秋作物种植面积,“以秋补夏”,加大回茬小麦(即早秋、晚秋及棉花茬小麦),减少歇茬小麦,造成小麦单产减少,粮食产量徘徊不前。

70年代后期,农业科技人员总结经验教训,提出了“三为主”的种植原则,即粮食作物以夏粮为主,夏粮以小麦为主,小麦以歇茬为主。

这样,冬闲地面积亦随之扩大。

轮作倒茬建国前,农村富裕户因土地多、口粮丰足,在歇茬种植的基础上进行轮作倒茬,即当年小麦收获后,倒种晚秋,秋后种植豌豆、扁豆等养地作物或晚秋与油菜混种;第二年夏季休闲,秋季播种小麦,称为“正茬麦”。

建国后,农民土地增加,农业合作化后土地集体经营,丰足年景亦多进行倒茬轮作。

80年代,随着科学种田水平的提高,粮食特别是小麦亩产大幅度增加,土地利用率和产出率提高,多数农户不仅普遍实行倒茬轮作,而且调整农作物种植结构,使棉花、油菜、大豆、花生、烤烟、甜菜、西瓜等经济、园艺作物面积不断扩大,逐渐形成用地作物和养地作物合理倒茬的轮作方式。

二、轮作倒茬的好处轮作倒茬是防治土传病害的关键措施。

轮作倒茬的优越性表现在以下几方面:1.充分利用土壤养分。

不同的蔬菜所需要的肥料是不同的,比如青菜、菠菜等叶菜类蔬菜需要氮肥比较多;瓜类、番茄、辣椒等果菜类蔬菜需要磷肥比较多;马铃薯、山药等根茎类蔬菜需要钾肥比较多,把它们轮作栽培,则可以充分地利用土壤中的各种养分,减少施肥量,降低蔬菜污染。

2.抑制病虫害发生。

通过不同种类的蔬菜轮作,能够改变病虫的生活条件,达到减轻病虫害的目的。

耕地轮作的现实意义分析与解读

耕地轮作的现实意义分析与解读

耕地轮作的现实意义分析与解读耕地轮作是一种有效而又实用的耕作方式,即在同一土地上按照一定的周期、顺序和方法,循环改变种植的作物种类,以实现土壤营养管理和作物生长的相互促进,从而提高土壤肥力和产量。

其现实意义不仅体现在农业生产中,也涉及到生态环境和资源保护方面。

首先,耕地轮作可以提高农作物产量和品质。

经过轮作后,土壤中的养分可以得到更加合理的分配和利用,作物的生长周期也得到有效延长,不仅提高了产量,而且还可以增加作物的色、香、味等品质指标,提高市场竞争力。

其次,耕地轮作可以改善土壤结构和提高土壤肥力。

由于作物的选择和种植顺序严格按照科学规律进行,不仅可以保持有机物的逐步积累和水分的平衡,还能够增强土壤的保水性和通气性,改善土壤机械性质,增强土壤保肥能力,从而保证作物品质和产量的提高。

再次,耕地轮作可以调节农业生产周期和减少农业生产成本。

在一定时期内,通过合理轮作,可以调整农作物产量的平衡,合理利用农业生产周期,减少资源浪费和生产成本,提高农民的收益和生产效益。

最后,耕地轮作还可以减少土地资源的老化和保护土地资源。

采用轮作方式种植,可以减少单农作物对土地资源的过度利用,使土地得到有效保护,减少土壤侵蚀和水源流失等环境问题,达到可持续发展的目的。

总之,耕地轮作是一种科学而又经济的耕作方式,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在保证农作物产量和品质的同时,还可以改善土壤结构和提升土壤肥力,减少农业生产成本的同时还可以调整农业生产周期,保护土地资源和环境。

因此,耕地轮作应该得到广泛的应用和推广,并在实践中不断完善和改进,以适应时代的需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轮作倒茬技术
近年来,向日葵、玉米种植迅速发展,已成为我县种植的主要经济作物。

向日葵、玉米连年种植给农民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的同时,也给当地土壤生态系统带来极大的破坏,不利于向日葵、玉米种植的持续、健康发展。

随着种植面积的不断扩大,种植年限的逐步增加,单一作物连作面积过大会给自然界带来许多危害,比如土壤养分的损耗,土壤有害物质的累积,病虫草害加剧等。

从而使作物产量下降,产品质量下降,甚至造成绝产。

因此轮作倒茬显得愈来愈突出。

一、轮作、重茬的概念
轮作是指同一块地上有计划地按顺序轮种不同类型的作物和不同类型的复种形式称为轮作。

同一块地上长期连年种植一种作物或一种复种形式称为连作,又叫重茬,重茬的危害,经常胜过连作;两年连作称为迎茬。

二、轮作倒茬的好处
要实现农作物持续高产优质,必须实行轮作,这是因为:
1、轮作可均衡利用土壤中的营养元素,把用地和养地结合起来。

2、可以改变农田生态条件,改善土壤理化特性,增加生物多样性。

3、免除和减少某些连作所特有的病虫草的危害。

利用
前茬作物根系分泌的灭菌素,可以抑制后茬作物上病害的发生,如甜菜、胡萝卜、洋葱、大蒜等根系分泌物可抑制马铃薯晚疫病发生,小麦根系的分泌物可以抑制茅草的生长。

4、合理轮作换茬,因食物条件恶化和寄主的减少而使那些寄生性强、寄主植物种类单一及迁移能力小的病虫大量死亡。

腐生性不强的病原物如马铃薯晚疫病菌等由于没有寄主植物而不能继续繁殖。

5、轮作可以促进土壤中对病原物有拮抗作用的微生物的活动,从而抑制病原物的滋生。

三、轮作的基本原则
1、注意不同环境病虫害发生程度不同。

同科农作物有同样的病虫害发生。

不同科农作物轮作,可使病菌失去寄主或改变起生活环境,达到减轻或消灭病虫害的目的。

如菌核病的寄主范围较广,且病菌存活年限较长,如向日葵和瓜类轮作,病害会越来越重。

不同病菌存活时间不同,轮作的年限也不同。

2、每年选择不同科种植
如:农作物可分为禾本科、菊科、葫芦科和豆科。

可按:小麦—葫芦—大豆;向日葵-玉米-葫芦;玉米-瓜类-大豆等。

3、注意不同农作物对养分的需求不同,充分利用土壤养分。

不同作物对养分的吸收不同,如玉米类需要氮肥较多,瓜类需要磷肥较多,
4、注意不同农作物的根系深浅不同。

安排深根性的向日葵与浅根性玉米进行轮作,则土壤中不同层次的肥料都能得到利用。

5、注意不同作物对土壤肥力的影响不同。

种豆科可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提高土壤肥力。

而长期种植需氮较多作物,会使土壤中营养元素失去平衡,土壤肥力下降,导致一些作物发生营养缺素症。

6、注意不同农作物对杂草的抑制作用不同。

一些生长迅速或栽培密度大、生育期长、叶片对地面覆盖度大的作物,对杂草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而发苗慢、叶小的作物,易滋生杂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