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物轮作与连作
轮作与连作

在有豆科作物轮作系统中,由于生物固氮作用,秸秆还田后氮的归 还率提高。除去从土壤中吸收的氮素,稻-稻-紫云英轮作中生物固氮 量占两季稻需氮量的26%,花生-油菜轮作中占油菜需氮量的150%。 红壤区不同轮作系统中作物的养分积累量(kg/ha) 轮作组合 稻-稻-油菜 作物 全部 秸秆 稻-稻-大麦 全部 秸秆 稻-稻-紫云英 早晚稻 紫云英 花生-油菜 花生 油菜 N 195.0 66.0 187.5 61.5 433.5 163.5 97.5 39.0 P 43.7 10.0 38.0 6.5 76.0 17.7 9.8 13.1 K 212.9 183.0 217.9 166.8 288.8 102.1 34.9 36.1
三、轮作的作用
以田养田,生物养田) 1、协调改善和合理利用茬口,调养地力(以田养田,生物养田) 协调改善和合理利用茬口, 调节耕层土壤物理状况与微生物状态 作物覆盖度、根系发育特点、 作物覆盖度、根系发育特点、生育期间所采取的管理措施等 不同。 不同。 通过改变农田生态条件,改善土壤理化特性,增加生物多样 通过改变农田生态条件,改善土壤理化特性, 性。通过水旱轮作,使水田的土壤得以脱水产生干土效应。 通过水旱轮作,使水田的土壤得以脱水产生干土效应。 调节作物茬口季节 将生育期不同、 将生育期不同、茬口季节早晚不同的作物轮换以及同种作物 熟期不同的品种搭配种植,有利于错开农忙季节, 熟期不同的品种搭配种植,有利于错开农忙季节,避免或缓 和劳力紧张,保证各项农事作业如期完成, 和劳力紧张,保证各项农事作业如期完成,使各种作物都处于 最佳的生长季节从而获得高产高效。
2、草田轮作
草田轮作的突出作用是显著增加土壤有机质和氮 素营养。 在水土流失严重的地区,多年生牧草可以有效地 保持水土,在盐碱地区还可以降低土壤盐分含量。 有利于农牧结合,增产增收,提高经济效益。
高教版农作物生产技术第一章第四节轮作与连作

2、采用先进的农业技术
烧田熏土、或用激光和高频电磁波等进行土 壤处理,杀死土传病原菌、虫卵及杂草种子。 用新型高效低毒农药、除草剂进行土壤 处理或农作物残茬处理,有效减轻病虫草的为害。 依靠化肥和施用农家肥,及时补充土壤 养分,使土壤保持作物所需养分的动态平衡。 通过合理的灌排水管理,可冲洗土壤有毒 物质。
(二)连作的技术
1、选择耐连作的农作物和品种
忌连作的作物
• 1.茄科:马铃薯、烟草、番茄;胡芦科:西瓜; 亚麻;甜菜等为典型代表。极为敏感,生长受阻, 植株矮小,发育异常,减产严重,甚者绝收。5-6 年才能种植一次。 • 2.禾本科的陆稻,豆科的豌豆、大豆、蚕豆、菜 豆,麻类的大麻、黄麻,菊科的向日葵,茄科的辣 椒等作物为代表。比较敏感,3-4年才能种植一次。
3、减轻田间杂草的为害
一些作物的伴生性杂草,如稻田里的稗 草、麦田里的燕麦草、粟田里的狗尾草等, 这些杂草与其相应作物的生活型相似,甚 至形态也相似,很不易被消灭。一些寄生 性杂草,如大豆兔丝子、向日葵列当、瓜 列当等连作后更易滋生蔓延,不易防除, 而轮作则可有效地消灭之。
4、改善土壤理化状况 各种作物的秸秆、残茬、根系和落叶等是补 充土壤有机质和养分的重要来源。但不同的作物 补充供应的数量不同,质量也有区别。如禾本科 作物有机碳含量多,而豆科作物、油菜等落叶量 大,豆科还能给土壤补充氮素。有计划地进行禾、 豆轮作,有利于调节土壤碳、氮平衡。 轮作还具有调节改善耕层物理状况的作用。 密植作物的根系细密,数量较多,分布比较均匀, 土壤疏松结构良好。玉米、高粱根茬大,易起坷 拉。深根性作物和多年生豆科牧草的根系对下层 土壤有明显的疏松作用。据山西省农科院调查, 苜蓿地中的水稳性团粒比一般麦地增多20-30%。 土壤物理性质的改善,可使土壤肥力得以提高。
轮作与连作概述

(3)水田轮作
(一)不同作物对连作的反应 三.连作 (二)连作的危害性及减轻连作危害的途径
(一)不同作物对连作的反应 1.忌连作作物 (1)连作极敏感类型
植株矮小,发育异常,减产严重,甚至绝收。 包括茄科的马铃薯、烟草、番茄、西红柿;葫芦 科的西瓜、亚麻、甜菜等为典型代表。
这类作物一般收后要隔5~6年方可再种。连年种植,
杀灭土壤病菌、虫卵及草籽。
(4)使用高效低毒农药和除草剂
四.茬口
(一)茬口特性的形成 (二)不同类型作物茬口特 性 (三)茬口顺序与安排
茬口
茬口指作物在连轮作中给予后作以种种影响 的前茬作物及其茬地的总称。茬口特性指栽 培某一作物后的土壤生产性能。是在一定的 气候、土壤条件下栽培作物本身的生物学特 性及其措施对土壤共同作用的结果。
均匀,土壤疏松,结构良好。深根性 作物和多年生豆科牧草的根系对下层 土壤有明显的疏松作用。水旱轮作有 得于减轻土壤容重、增加土壤孔隙度 和通透性,消除土壤中有毒还原性物 质的积累,对改善稻田封理化性状有 显著效果。
(一)作用
4.合理利用资源
合理的轮作可以减少化肥和农药的
消耗,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 益,同时对保护生态环境也有相当 重要的作用。
两年一种或一年一种的方式植烟。
(4)商品生产所需
在商品粮、商品棉、蔗生产基地,为完成政府指
令性生产任务,要对这些作物连作。
2.减轻连作危害的途径
(1)品种更换
同一作物不同的品种的生物学特性不同,选用高
产抗病适应强的品种。
(2)通过施肥及时补充营养元素,维持土壤 养分平衡。 (3)土壤消毒
( 二 ) 不同类型作物茬口特性 3.密植作物与中耕作物
资料1:间作、套种、垄作、轮作与休耕、熟制与复种指数

【微专题】间作、套种、垄作、轮作与休耕、熟制与复种指数间作:即同一田地,同一生长期,分行或分带相间种植两种以上的植物,是集约利用空间的种植方式。
如玉米、高粱地里可以间作穿心莲、菘蓝、补骨脂、半夏等。
间种的两种生物共同生长期长,共生期至少占一种作物的全生育期的。
间种往往是高棵作物与矮棵作物间种,如玉米间种大豆或蔬菜。
同时,两种作物间作还可产生互补作用,如豆科与禾本科间作有利于补充土壤氮元素的消耗等。
实行间种对高作物可以密植,充分利用边际效应获得高产,矮作物受影响较小,就总体来说由于通风透光好,可充分利用光能和CO2,能提高20%左右的产量。
其中高作物行数越少,矮作物的行数越多,间种效果越好。
一般多采用2行高作物间4行矮作物叫2:4 采用4:6或4:4也较多。
但间作时不同作物之间也常存在着对阳光、水分、养分等的激烈竞争。
套作:在前季作物生长后期的株、行或畦间播种或栽植后季作物。
如甘蔗地上套种白术、丹参、沙参、玉竹等。
集约利用时间的种植方式。
对比单作它不仅能阶段性地充分利用空间,更重要的是能延长后季作物的生长季节,两季作物,共同生长的时间短,一般不超过套种作物全生育期的一半。
套种能提高复种指数,提高年总产量。
套种侧重在时间上集约利用光热水资源,是一种集约利用时间的种植方式。
间、套作在农业生产中的作用:①提高产量和经济效益②提高产量稳定性③增加产品多样性④增强对病虫害的抗性⑤保护资源环境。
意义:①增产作用②增效作用③稳产保收④缓解作物争地的矛盾。
一、什么叫垄作垄作法是指在田地中的土垄山栽种作物的耕作方式。
中国华北、东北和内蒙古等地多用于栽培玉米、高粱、甜菜等旱地作物,其他地区主要用于栽培甘薯、马铃薯等薯芋类作物。
二、垄作的好处垄由高凸的垄台和低凹的垄沟组成。
其优点:①垄台土层厚,土壤空隙度大,不易板结,利于作物根系生长;②垄作地表面积比平地增加20%~30%,昼间土温比平地增高2~3℃,昼夜温差大,有利于光合产物积累;③垄台与垄沟位差大,利于排水防涝,干旱时可顺沟灌水以免受旱。
最新5第四章作物轮作与连作汇总

调查日期 26/3 16/4
茬口对耕层土壤水分含量的影响(%)
层次 (厘米)
小麦
马铃薯
茬 谷子
口 玉米
大豆
0-10
20.25 19.30 15.40 22.50 27.1
10-20
21.95 20.50 13.60 21.80 31.7
20-30 平均
25.05 17.95 20.95 21.85 33.1 22.42 19.25 16.65 22.07 30.6
0-10
19.10 18.80 19.85 21.05 19.85
10-20
17.20 19.25 19.10 22.15 20.65
20-30 平均
19.80 19.70
19.70 19.25
18.80 19.25
24.35 22.52
26.10 22.20
甜菜 16.90 16.90 18.25 17.63 15.55 16.55 19.60 17.10
5第四章作物轮作与连作
单作轮作
小麦―→大豆―→玉米―→小麦(一年一 熟,三年一轮)
复种轮作
春玉米-→小麦-花生-→春玉米(两 年三熟,两年一轮)
小麦-水稻-→小麦-水稻―→蚕豆- 水稻(一年两熟,三年一轮)
小麦-水稻―→大麦-棉花-→小麦- 水稻(一年两熟,两年一轮)
第
一 年
小麦
玉米
第
单株干重 2.93 5.72 7.21 5.53 5.76 6.25 (g/株)
2、协调和均衡地利用土壤养分和水分
各种作物的生物学特性不同,从土壤中吸收养分的种类、 数量、时期和利用率也不相同。将营养生态位不同而又具 有互补作用的作物轮作,可以协调前、后茬作物养分供应 和均衡利用土壤养分
高教版农作物生产技术第一章第四节轮作与连作

2、充分利用土壤养分
各种作物的生物学特性不同,自土壤中吸收养分的种 类、数量、时期和吸收利用率也不相同。 小麦等禾谷类作物与其它作物相比,对氮、磷和硅的 吸收量较多;豆科作物吸收大量的氮、磷和钙,但在吸收 的氮素中,约40-60%是借助于根瘤菌固定空气中的氮,而 土壤中氮的实际消耗量不大,而磷的消耗量却较大;块根 块茎类作物吸收钾的比例高,数量大,同时氮的消耗量也 较大;纤维和油料作物吸收氮磷皆多。不同作物对土壤中 难溶性磷的利用能力差异很大,小麦、玉米、棉花等的吸 收利用能力弱,而油菜、养麦、燕麦等吸收能力较强。如 果连续栽培对土壤养分要求倾向相同的作物,必将造成某 种养分被片面消耗后感到不足而导致减产。因此,通过对 吸收、利用营养元素能力不同而又具有互补作用的不同作 物的合理轮作,可以协调前、后茬作物养分的供应,使作 物均衡地利用土壤养分,充分发挥土壤肥力的生产潜力。
耐短期连作作物
豆科绿肥 、薯类作物 如甘薯、紫云英、苕子等作物 有一些反应,可连作2-3年
耐连作作物
• 水稻、棉花、麦类、玉米等 • 水稻
– 通气组织发达,对土壤通气性要求较低 – 水稻与旱作物轮作,阻止土壤种还原性有毒物质的积 累 • 小麦,玉米 – 肥料充足,产量稳定 – 肥料不足,减产显著 • 棉花 – 根系发达养分吸收均衡 – 无病,足肥,连作百年以上
(二) 连作 即连年在同一田地上
种植同一种作物或同一复种方式。这是 一种落后的种植制度,容易造成地力消 减,病虫杂草滋生,产量降低,品质变 劣。
二、轮作的作用与类型
(一)轮作的作用 1、减轻农作物病虫为害 作物的病原菌一般都有一定的寄主,害虫也 有一定的专食性或寡食性,有些杂草也有其相应 的伴生者或寄生者,它们是农田生态系统的组成 部分,在土壤中都有一定的生活年限。如果连续 种植同种作物,通过土壤而传播的病害,如小麦 全蚀病、棉花黄枯萎病、烟草黑胚病、甘薯黑斑 病必然会大量发生。实行抗病作物与感病作物轮 作,更换其寄主,改变其生态环境和食物链组成, 使之不利于某些病虫的正常生长和繁衍,从而达 到减轻农作物病害和提高产量的目的。
园艺学复习资料

1、什么叫轮作和连作,连坐有什么害处?克服方法有哪些?连作即在一定的时间内在同一块土地上连续种几次同一作物的种植制度。
轮作即在同一块土地上,按一定的年限轮换种植不同种类的作物,其循环期短则数月,在一年内种几茬不同作物;长则3~7年或更长时间。
轮作是克服连作障碍的最好方法。
连作的坏处:连坐会导致病虫害严重土壤理化性状与肥力不均营养元素缺乏有害物质积累从而影响作物质量和品质,导致连作障碍. 克服方法:轮作,多施有机肥,排水洗盐,采用无土栽培等.2、什么叫实生苗?实生苗在园艺栽培中用途?实生苗是指利用种子繁殖培育成的苗木.用途:1)方法简单,易于掌握;2)种子来源广,数量大,便于大量繁殖;3)根系发达,适应性广且强;4)实生苗结果晚,变异性强。
3、什么叫层积?层积催芽要点是什么?层积是指将种子进行低温沙藏处理,是一种促进种子后熟的方法. 要点:混合比例:小种子,1:3~5;大种子,1:5~10;湿度:手握成团,一触即散(50%)温度:-5~5 ℃,或冰箱、冰柜, 时间:12月下旬~1月下旬,(一般3月中旬为播种期4、嫁接和嫁接苗?果树上要用嫁接苗建园?嫁接:把优良品种植株上的芽或带芽的枝条,接到另一植株的枝、干或根上,产生愈合组织接口愈合,成为一个新植株的方法。
嫁接苗:采用嫁接的方法,将一种植物的枝或芽接到另一种植物上培育成的苗木。
1)抗逆性强,能扩大栽培范围;2)可保持母本的优良性状,变异小;3)保持优良品系4)促进杂种实生苗的提早结果,缩短育种进程5、什么是园艺植物?包括哪些内容?园艺植物是一类供人类观赏的植物,包括果树蔬菜花卉茶树等6、什么叫蔬菜?什么是花卉?凡是用于佐餐的植物均称做蔬菜花卉是指具有观赏价值的草本植物7、什么是砧木和接穗?嫁接对砧木和接穗有什么要求?接穗:用于嫁接的芽或枝称为接芽或接穗。
砧木:承受接芽或接穗的部分称为砧木。
要求:1)砧木和接穗的亲和力,2)砧木与接穗的质量,3)嫁接时期,4)外界环境条件:温度、湿度、光,温度:过高过低均不利于愈伤组织产生。
作物栽培学总论第五章 作物栽培措施与技术

作物栽培学总论讲稿第五章作物栽培制度与技术第一节作物栽培制度作物栽培制度的概念:作物栽培制度是一个地区或生产单位的作物构成、配置、熟制和种植方式的总称。
其内容包括作物布局、轮作(连作)、间作、套作、复种等。
合理栽培制度的要求:应该是体现当地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条件和生产条件的农作物种植的优化方案。
(1)应当有利于充分利用自然资源和社会经济资源;(2)有利于保护资源,培肥地力,维护农田生态平衡;(3)有利于协调种植业内部各种作物之间的关系,达到各种作物全面持续增产;(4)应当满足国家、地方和农户的农产品需求,提高劳动生产率和经济效益,增加农民收入。
一、作物布局和品种布局(一)作物布局1.作物布局的概念和内容(1)概念。
作物布局是指一个地区或一个生产单位(或农户)种植作物的种类、各种作物种植的面积比例及其种植地点配置。
换言之,作物布局要解决的问题是,在一定的区域或农田上种什么、种多少和种在什么地方。
(2)内容。
作物布局主要是粮食作物、经济作物、饲料绿肥作物等,有时也包括蔬菜、果树等,作物布局所指的范围可大可小,时间上可长可短。
作物布局既可指作物类型的布局,如粮食作物布局、经济作物布局、绿肥饲料作物布局等等;也可指具体作物、品种甚至秧田布局。
在我国南方多熟制地区,作物布局实际上还包括了连接下季的熟制布局。
2.作物布局的决定因素(l)作物的生态适应性作物的生态适应性,具有很高的遗传力。
在一个生产单位或区域,自然条件是相对一致的。
虽然通常有多种作物能够生存和繁殖,但不同作物的生长、繁殖能力以及生产力是不同的。
生长繁殖最好,生产力最高的作物,就是对该生态环境条件适应最好的作物。
所以一定要因地种植。
(2)农产品的社会需求及价格因素农产品的社会需求可分为两个部分:一是自给性的需求;二是市场对农产品的需求。
(3)社会发展水平社会发展水平包括经济、交通、信息、科技等多方面因素。
3.作物布局的基本原则农业部《关于当前调整农业生产结构的若干意见》指出:一要坚持以市场为导向,立足本地市场,面向全国,考虑国际,适应内外贸易发展的需要,满足社会需求;二是坚持发挥区域比较优势,因地制宜,发挥资源、经济、市场技术等方面的区域优势,发展本地优势农产品;三要坚持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严格保护耕地、林地、草地和水资源,保护生态环境;实行可持续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麦
20.25 21.95 25.05
马铃薯
19.30 20.50 17.95
谷子
15.40 13.60 20.95
玉米
22.50 21.80 21.85
大豆
27.1 31.7 33.1
甜菜
16.90 16.90 18.25
作物类别 禾谷类 籽用豆类 纤维类 油料类 块根块茎 氮 2.22 磷 1 钾 2.89 1.19 2.77 0.89 3.66 举例 小麦、水稻、玉米、 谷子、多穗高粱 大豆、花生 棉花、大麻 油菜 天才、马铃薯
4.26(1.42) 1 3.22 1.50 3.00 1 1 1
不同作物需水数量、时期和吸收能力也不相同。将水分适应
玉米-玉米-→水稻-水稻-→玉米- 玉米(一年两熟,两年一轮)
第一节 轮作倒茬的作用及其作物的病原菌一般都为专性寄生菌类,害虫也有一定的专食性
和寡食性,有些杂草也有其相应的伴生者和寄生者;如果连续种
植同种作物,通过土壤传播的病害必然会大量发生。
面看一下国外的情况:
轮作与肥力关系
含氮量(磅/英亩) 轮作方式
1915
玉米→燕麦→苜蓿三年 玉米→小麦→红三叶草 玉米→玉米→玉米→小麦→红三叶草 玉米→燕麦→甜菜→草木樨→玉米→小麦→红三叶草 2325 2325 2325 2325
1936
2708 2893 2304 2552
1915-1936
在水土流失地区,有多年生牧草作物参加轮作,可增加土壤团粒结构, 有效地保持水土;在盐碱地区可降低土壤盐分含量。
茬口对耕层土壤养分含量的影响
茬
口
全氮含量 (%) 0.1907 0.1809
全磷含量 (%) 0.2758 0.1854
备
注
小 麦 大 豆
马铃薯 玉 米 谷 子
0.1933 0.1732 0.1649
殖质也发生了损失。在包括中耕作物,三叶草和
全年休闲的轮作中,如果不采取施肥措施就不能
保证土壤有机质的平衡,50年后下降了24%。
在合理轮作的基础上,结合施肥措施,就 可以减少土壤中氮素和腐殖质的损失,达到平衡 甚至不断提高肥力水平。
施肥对轮作和土壤肥力的影响 施肥量 试验年代 轮作方式 含氮量增减 化肥(磅/ 厩肥(吨/英亩) (磅/英亩) 英亩) 200 150 6 0 568 -280
一、作物的茬口及茬口特性
茬口是作物在轮连作中给予后作物以种种影响的前茬作物及其 茬地的泛称,它是作物轮作换茬的基本依据。
茬口特性是指栽培某一作物后的土壤生产性能,是在一定的气
通过实行作物轮作,更换病虫草害寄主,改变其生
态环境和食物链组成,使之不利于某些病虫的正常 生长和繁衍,从而达到减轻农作物病虫害目的。
水旱轮作生态条件改变相当显著,防治病虫草害的 效果尤为突出。在水田阶段能使旱田病虫草害消失 或减少,转为旱田栽培时,可减轻水田病虫草害。
打断部分生态环境条件的连续性,扰乱原有 交替步骤和顺序,寄主、传播媒介,残存环 境等遭破坏。 土传病害:小麦全蚀病,棉花枯黄萎病,甘 薯黑斑病 虫害:蛴螬 杂草:麦稻两熟田的看麦娘,大豆的菟丝子, 稻田的稗草
既有利于充分利用土地和光、热、水等自然资源,又有利于合理均
衡地使用机具、肥料、农药、灌溉用水以及资金等社会资源;还能 错开农忙季节,均衡投放劳畜力,做到不误农时和精细耕作。
由于轮作具有培肥地力和减轻农作物病虫草害的作用,无须肥料、
农药、劳力等资源的过多投资,只需作物合理的轮换就可获得与连 作在高投入条件下相当的产量,降低了生产投资成本,提高了经济
大久保隆弘(《作物轮作技术与理论》)指出: “由于化肥工业 与农药生产的发展,造成对轮作的忽视,更加助长了对轮作体系 的破坏,其结果使土壤有机质含量下降,地力减退,作物产量低 而不稳”,因而要“探讨和认识轮作在现代农业中的地位,用新 的观点肯定轮作”。
3、在现代持续农业体系中,轮作作用重新 受到重视
+383 +568 -21 +227
玉米→燕麦→草木樨→玉米→小麦→草木樨
大豆干草和休闲 玉米连作
2325
2325 2325
2295
2340 1530
-30
+15 -795
苏联在生草灰化土开垦 50 年后,有机质变
化中发现,在该类土壤上,不施有机肥栽培大田
作物,即使在有三叶草轮作的情况下,50年来腐
平均
19.70
19.25
19.25
22.52
22.20
17.10
对土壤中难溶性磷吸收能力: 小麦、玉米、棉花少 油菜、荞麦、燕麦多 对土壤中水分吸收能力: 水稻、玉米多 谷子、甘薯少 土壤中根系深度: 水稻、谷子、薯类浅 豆类、棉花深
3、改善土壤理化性状,调节和提高土壤肥力
平均
0-10 16/4 10-20 20-30
22.42
19.10 17.20 19.80
19.25
18.80 19.25 19.70
16.65
19.85 19.10 18.80
22.07
21.05 22.15 24.35
30.6
19.85 20.65 26.10
17.63
15.55 16.55 19.60
作物的秸秆、残茬、根系和落叶是补充土壤有机质和养分 的重要来源。禾本科作物秸秆量大、有机碳含量多,豆科
作物、油菜等落叶量大,含氮量高。进行禾、豆轮作,可
利用豆科作物的生物固氮维持土壤的氮素平衡,利用谷类 作物和绿肥牧草残留的茎叶、根茬维持和提高土壤有机质 平衡,增进土壤肥力。
作物轮作换茬还具有改善耕层理化性状的作用。密植作物的根系细密, 数量较多,分布均匀,土壤疏松结构良好; 深根性作物和多年生豆科牧草的根系对下层土壤有明显的疏松作用; 水旱轮作还有利于减轻土壤容重,增加土壤孔隙和通透性,促进氧化 反应,防止稻田土壤次生潜育化过程,消除土壤中有毒还原性物质的 积累,对改善稻田土壤理化性状有显著效果。
1915-1935 1935-1950
玉米→小麦→红三叶草 玉米→小麦→红三叶草
在化肥工业高度发达的今天,也应重视轮作。 如美国的玉米带长期的玉米轮作,加之耕作管 理不当,土壤侵蚀加重、病害严重,产量下降,迫 于这些原因,农场主不得不缩短玉米连作年限,实 行如玉米→玉米→燕麦或小麦→三叶草四年轮作或 玉米和大豆轮作。
轮作在替代农用化学品方面的作用独特,效果显著。由于现代农 业中农用化学品在高能耗、高成本、高污染等方面的负效应逐步
引起重视,轮作被认为是可持续农作技术中的重要内容。
轮作在病虫草害控制上仍确实有着化学农药无法替代的作用,特 别某些障碍性病虫草害,如大豆紫斑病、花生褐斑病及棉花枯黄 萎病等,即使应用最新型的农药也无济于事,但轮作效果明显
其次在水分供应上,旱地农业通过轮作协调土壤水分平衡 使用。连续种植高耗水作物,土壤水分供应不够而减产, 需要进行换茬或休闲恢复地力。
第三在病虫草害控制上,由于缺乏化学农药,需要依靠轮 作的茬口替换减轻病虫草危害。
欧洲三圃制:冬谷物(小麦、黑麦)→春谷物(春小麦、燕麦)─→休闲
西区(冬谷类) 羊圈 房屋 房屋 领主 公共 牧场 收场 东区(休闲)
2、轮作周期
轮作实施一周所需要的年数,称为轮作周期。 轮作周期2~5年为短周期轮作,轮作周期6年以上为长周期轮作
轮作的制订
一、确定轮作的种类、数目和轮作面积;
二、确定每一轮作中适宜的作物和面积; 三、确定轮作周期的年限;
四、确定作物中作物轮换顺序。
轮作和换茬是保持和提高耕层土壤肥力的措 施之一,但是究竟轮作与肥力的关系如何?是否一 切轮作本身都能够保持和提高耕层土壤肥力? 这是不一定的,决定于轮作周期中的作物组 成,以及相伴随的农业技术措施。关于轮作与肥力 的关系,在我国还没有长期的系统的试验资料,下
性不同的作物轮作能充分而合理地利用全年自然降水和土壤 中贮存的水分,对农田高效用水有重要作用。
各种作物根系深度和发育程度不同,根系浅的主要吸收利用
土壤上层的养分和水分;根系深的可从深层土壤吸收养分和 水分。将不同根系特性的作物轮换,可全面地分层利用土壤 养分和水分。
茬口对耕层土壤水分含量的影响(%)
大豆连作与轮作得孢囊线虫和根瘤密度
前作 大豆 高粱 玉米 谷子 草木樨 向日葵
孢囊线虫 密度 (个/株) 根瘤数 (个/株) 单株干重 (g/株)
16.2 1.4
1.0
0.63 0.4
5.4 88.4
39.6 87.3 124.4 83.6 76.5
2.93 5.72 7.21
5.53 5.76
6.25
很多的长期实验表明轮作较连作增产,即使大
量施化肥轮作也有增产作用。
秸秆处理方式对轮作和肥力关系的影响
施肥量
轮作方式 秸杆 处理
含氮量(磅/英亩) 1955
2798 2552
化肥
玉米→小麦→苜蓿 玉米→小麦→苜蓿 150 150
厩肥
0 0
1956
2809 2673
增加
11 121
取走 还田
第二节 作物茬口特性及其应用
第 一 年
小麦
玉米
大豆
第 二 年
玉米
大豆
小麦
第 三 年
大豆
小麦 定区式轮作
玉米
时间上的轮换:就是一块地上逐年轮换种 植不同作物; 空间上的轮换:就是同一作物每年在不同 的田块上种植。 两者紧密结合,时间轮换和空间的轮换顺 序是一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