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理综生物试题
2021-2022年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段考理科综合-生物试题 含答案

2021年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段考理科综合-生物试题含答案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本试题相应的位置。
3.全部答案在答题卡上完成,答在本试题上无效。
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题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每小题6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细胞所处的能量状态用ATP、ADP和AMP之间的关系式来表示,称为能荷,公式如下:能荷=,其中AMP为一磷酸腺苷。
能荷对代谢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高能荷时,ATP生成过程被抑制,而ATP的利用过程被激发;低能荷时,其效应相反。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根据能荷的公式组成,推测一般情况下细胞能荷数值小于1B.细胞中ATP、ADP和AMP之间可以相互转化C.细胞在吸收Mg2+时,能荷较低D.能荷及其调节是生物界的共性2、将牛奶和姜汁混合,待牛奶凝固便成为一种富有广东特色的甜品——姜撞奶。
某同学用曾煮沸的姜汁重复这项实验,牛奶在任何温度下均不能凝固。
将不同温度的等量牛奶中混入一些新鲜姜汁,观察结果如下表:根据以上结果,下列表述中不正确的是A.20℃和100℃时未凝固,是因为酶被分解成了氨基酸B.新鲜姜汁可能含有一种酶,该酶能将可溶状态的牛奶蛋白质转化成不溶状态C.将等量姜汁在不同温度下保温后再与对应温度的牛奶混合,能够提高实验的准确度D.60℃和80℃不一定是酶的最适温度,可设置更多、更小的温度梯度测得最适温度3、用14CO2“饲喂”叶肉细胞,让叶肉细胞在光下进行光合作用。
一段时间后,关闭光源,将叶肉细胞置于黑暗环境中,含放射性的三碳化合物浓度的变化情况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Oa段叶肉细胞中五碳化合物浓度有所下降B.叶肉细胞利用14CO2的场所是叶绿体基质,暗反应全过程都消耗ATP和[H]C.ab段三碳化合物浓度不变的原因是14CO2消耗殆尽D.b点后叶肉细胞内没有有机物的合成4、中国女科学家屠呦呦获xx年诺贝尔生理医学奖,她研制的抗疟药青蒿素挽救了数百万人的生命。
2021年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检测理综生物试题 含答案

2021年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检测理综生物试题含答案单项选择题:1、假说—演绎法包括“提出问题、作出假设、验证假设、得出结论”四个基本环节,利用假说—演绎法,孟德尔发现了两个遗传规律。
下列关于孟德尔的研究过程的分析不正确...的是自交两组豌豆遗传实验基础上A、提出问题是建立在纯合亲本杂交和F1B、孟德尔所作假设的核心内容是“性状是由位于染色体上的基因控制的”C、为了验证作出的假设是否正确,孟德尔设计并完成了测交实验D、孟德尔成功的原因之一是选用豌豆作为实验材料2据上表判断下列叙述不合理...的是A、通过第一、四组可以得出红花对白花为显性性状,通过第二、四组可以得出高茎对矮茎为显性性状B、以A和a分别代表株高的显、隐性基因,D和d分别代表花色的显、隐性基因。
则第一组两个亲本植株的基因型为AaDd、aaDdC、每一组杂交后代的纯合子的概率都相同D、最容易获得双隐性个体的杂交组合是第五组3、动物甲状腺功能有缺陷会导致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有一种耕牛,其甲状腺功能缺陷可由两种原因引起:一是缺碘,二是一种常染色体上的隐性基因纯合所致。
下列有关这种牛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缺少甲状腺激素的牛,其双亲可能是正常的B、甲状腺功能正常的个体,可能具有不同的基因型C、甲状腺功能有缺陷的个体,一定具有相同的基因型D、双方有一方是缺陷者,后代可能出现正常个体4、下列各种遗传现象中,不属于...性状分离的是A、F1的高茎豌豆自交,后代中既有高茎豌豆,又有矮茎豌豆B、F1的短毛雌兔与短毛雄兔交配,后代中既有短毛兔,又有长毛兔C、花斑色茉莉花自交,后代中出现绿色、花斑色和白色三种茉莉花D、黑色长毛兔与白色长毛兔交配,后代均是白色长毛兔5、若人的成熟神经细胞核中DNA含量为a,下列各项核DNA含量分别为2a、a、0.5a的是( )A.初级精母细胞、次级精母细胞、精子B.精原细胞减数分裂间期、精细胞、第二极体C.精原细胞有丝分裂后期、口腔上皮细胞、成熟红细胞D.正在发生凋亡的细胞、癌细胞、卵细胞6、右图是A、B两个家庭的色盲遗传系谱图,这两个家庭由于某种原因调换了一个孩子,请确定调换的两个孩子是A.1和3 B.2和6C.2和5 D.2和4双项选择题:24、中华大蟾蜍,不仅是农作物、牧草和森林害虫的天敌,而且是动物药——蟾酥的药源。
2021-2022年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生物试题 含答案

2021年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生物试题含答案考生注意:1.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00分。
考试时间90分钟。
2.请将各题答案填在试卷后面的答题卷上。
3.本试卷主要考试内容:必修1,必修2。
第I卷(选择题共5 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物质或名称与其基本单位对应错误的是A.DNA-脱氧核苷酸B.酶——氨基酸C.淀粉——葡萄糖D.进化——种群2.右图三个网圈①②③分别表示含有细胞壁、核糖体、中心体的细胞,那么阴影部分表示的细胞可能是A.大肠杆菌B.衣藻C.酵母菌D.大豆叶肉细胞3.不能在普通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到的结构是A.液泡B.核糖体C.线粒体D.染色体4.下列对多糖功能的分类,最科学合理的应该是5.人体肝细胞内02分压和Na+浓度低于细胞外,而CO2分压和K+浓度高于细胞外,上述四种物质中通过主动运输运出该细胞的是A.CO2B.O2C.K+D.Na+6.下图为C、H、O、N、P等元素构成大分子物质甲~丙及结构丁的示意图。
下列相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若图中物质甲能与碘液发生蓝色反应,则单体3为荀萄糖B.若图中丁是一种细胞器,则单体1为氨基酸,单体2为核糖核苷酸C.若图中丁能被碱性物质染成深色,则物质丙可控制物质乙的合成D.若图中物质丙在细胞增殖过程中出现加倍现象,则丁也会同时加倍7.下图中a、b、c、d为细胞器,3 H-亮氨酸参与图示过程合成3H-X。
据图分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图示中,膜面积会发生变化的细胞器有a、b、dB.3 H-X分泌到细胞外与膜的流动性有关C.图中含有核酸结构的细胞器是a、cD.c中有多种酶,它们分子结构不同的根本原因是指导酶合成的基因不同8.颜色变化常作为生物实验结果观察的一项重要指标,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吡罗红甲基绿染色剂可将口腔上皮细胞的细胞质染成红色B.向未知样品中滴加双缩脲试剂,发现溶液呈现紫色,则未知样品只含蛋白质C.用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进行质壁分离实验,可观察到绿色区域变小D.酒精可使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由蓝变绿再变黄9.下列关于“葡萄糖丙酮酸CO2”过程的叙述正确的是A.①过程一定产生A TP B.②过程一定消耗O2C.①过程可在线粒体中进行D.②过程不可在动物细胞中进行10.下表是关于影响光合作用的因素,以及各因素直接影响的阶段和结果。
2021年高三第三次月考生物试题 含解析

2021年高三第三次月考生物试题含解析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其中第Ⅱ卷第33~40题为选考题,其它题为必考题。
考生作答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在本试卷上答题无效。
第Ⅰ卷(共126分)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原子量):H:1 C:12 N:14 O:16 Mg:24 Al:27Si:28 S:32 Fe:56 Cu:64 Cl:35.5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3小题。
每小题6分,共7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题文】1.下列关于真核细胞生物膜的叙述,错误的是A.生物膜的特定功能主要由膜蛋白决定B.构成细胞膜的脂质主要是磷脂和胆固醇C.高尔基体膜参与抗体的加工和包装D.光合作用暗反应消耗的ATP均在类囊体膜上产生【答案】【知识点】B2 细胞膜(生物膜系统)与细胞核【答案解析】B解析:生物膜功能越复杂蛋白质种类和数量越多,A正确;构成细胞膜的脂质主要是磷脂,胆固醇可以构成动物细胞膜,B错误;抗体是分泌蛋白需要高尔基体的加工和包装,C正确;光合作用的光反应产生的ATP直接用于暗反应,D正确【思路点拨】本题主要考查生物膜的结构以及相关功能,以具体的生理过程为载体进行考查,在学习中要多一些小知识点进行熟记【题文】2.下列有关高中生物实验的实验材料、过程等方面的叙述,错误的是A.“观察植物细胞质壁分离和复原”实验中,也可选黑藻叶肉细胞作实验材料B.“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实验中,可用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检测CO2C.“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叶绿体”实验中,取菠菜捎带些叶肉的下表皮D.“细胞大小与物质运输的关系”实验中,琼脂块制作时可以不加酚酞【答案】【知识点】质壁分离实验呼吸方式测定实验细胞器的鉴定细胞大小与物质运输的关系实验【答案解析】D解析:黑藻叶肉细胞内含有大液泡具备质壁分离的条件,A正确;CO2可以用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检测或者澄清的石灰水溶液,B正确;取菠菜捎带些叶肉的下表皮实际上是利用下表皮取含有叶绿体的叶肉细胞,C正确;“细胞大小与物质运输的关系”实验中,琼脂块制作时加酚酞,这样才能检测氢氧化钠扩散的深度,D错误【典型总结】[特别提醒] (1)绿叶中色素提取分离实验异常现象分析①收集到的滤液绿色过浅的原因分析a.未加石英砂(二氧化硅),研磨不充分。
2021-2022年高三第三次月考(生物)

2021年高三第三次月考(生物)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包括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1.下列关于①~⑨物质与结构在各种生物中的存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①核酸②蛋白质③中心体④叶绿体⑤线粒体⑥核膜⑦核糖体⑧细胞膜⑨细胞壁A.①、②在HIV、乳酸菌、酵母菌、草履虫体内都存在B.⑦、⑧、⑨在大肠杆菌和衣藻体内都存在C.①~⑨在衣藻体内都存在D.①~⑨中除③、④、⑨以外,其余的在颤藻和草履虫体内都存在2.下列关于生物体内ATP与 RNA的叙述,正确的是A.两者由相同的化学元素组成 B.RNA可以是某些原核生物的遗传物质C.叶肉细胞产生ATP的过程称为光反应 D.细胞质中可以合成ATP,而RNA则不能3.对绿色植物细胞某细胞器组成成分进行分析,发现A、T、C、G、U五种碱基的相对含量分别约为35%、0、0.30%、20%、15%,则该细胞能完成的生理活动是A.吸收氧气,进行有氧呼吸B.发出星射线,形成纺锤体C.结合mRNA,合成蛋白质 D.吸收并转换光能,完成光合作用4.将某活组织放入适宜的完全营养液中,置于适宜的条件下培养。
培养液中甲乙两种离子的浓度保持相等且恒定,定期测得细胞中两种离子的含量,得到如右图所示曲线,据图分析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该组织的细胞吸收甲乙两种离子的方式分别是自由扩散和主动运输B.该组织细胞运输离子甲的载体数量比运输离子乙的数量多C.两种离子均只能从低浓度的一侧运输到高浓度的一侧D.曲线mn段、ab段表明两种离子浓度的升高抑制了细胞的吸收5.下列是有关某种淀粉酶的实验,处理方式及结果如下表及图所示。
据结果判断,有关叙述正确的是试管编号试管I 试管II 试管IIIpH 8 8 7温度60℃40℃40℃淀粉酶1mL 1mL 1mL淀粉1mL 1mL 1mLAB.此种淀粉酶较适合在40℃的环境下起作用C.此种淀粉酶在中性环境中的作用速率比碱性中的快D.此种淀粉酶在作用35min后便会失去活性6.通过显微技术破坏玉米根尖分生区细胞中的高尔基体。
2021年高三第三次月考试题(生物)

2021年高三第三次月考试题(生物)选择题:1.生物界多姿多彩,既统一又多样。
下列有关生物体结构和生命活动现象的描述,你认为正确的是①没有细胞核的生物一定是原核生物②光合作用一定要在叶绿体中进行③单倍体生物的细胞中一定只有一个染色体组④两个种群间的隔离一旦形成,这两个种群的个体间一定不能进行自由交配A.① B.④C.①②③D.都不正确2.下列细胞中既含同源染色体,又含染色单体的细胞是①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②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③有丝分裂后期④有丝分裂中期⑤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期⑥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A.①②③B.④⑤⑥C.①④⑤D.②③⑥3.下列关于细胞全能性的表达正确的是A.植物器官、组织或细胞,经过一定的营养、激素等因素作用,就能表现出全能性B.动物细胞融合标志着动物细胞全能性的实现C.花粉可培育成单倍体,是细胞全能性的体现D.单克隆抗体的制备依据的原理是细胞的全能性4.如下图所示,大肠杆菌DNA中有a、b、c等基因,下列有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bcA.组成a、b、c的基本单位相同 B.a、b、c中都有非编码区和编码区C.a、b、c基因位于染色体上D.a、b、c基因的遗传不遵循孟德尔遗传规律5.下图表示某绿色植物在生长阶段内物质的转变情况,下列叙述正确的是OOH2O H C①A.④过程产生ATP最多B.进行②过程的只来自大气CO2,产生的C6H12O6存在于液泡中C.③过程产生的CO2进入相邻的细胞进行②过程至少穿过6层生物膜D.给植物浇灌H218O,根细胞会生成C18O2,④过程不会产生H218O非选择题:30.(每空1分)Ⅰ.下图是氮在土壤、植物和动物之间的转化示意图⑴大气中的氮主要经过作用还原为NH3,然后被植物利用。
土壤中的NH3也可经过的作用,转化成硝酸盐后被植物吸收。
在情况下,硝酸盐被一些细菌最终转化为氮气,返回大气中。
⑵动物摄取的蛋白质在消化道内被分解为各种氨基酸,这些氨基酸进入细胞后有3个代谢途径,图中①是;②是;③是。
2021年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生物试题含答案

2021年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生物试题含答案一、单选题(本题共38小题,1-30题每小题1分,31-38题每题2分,共46分)1.发生在人体内环境的生理过程是A.唾液淀粉酶催化淀粉分解 B.胰岛素与特异性受体的结合C.剧烈运动时产生乳酸 D.mRNA经酶催化分解成核苷酸2.右图表示肝细胞与甲、乙、丙三种细胞外液的物质交换关系,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甲、乙、丙依次为组织液、血浆、淋巴B.甲中的葡萄糖进入肝细胞需穿过两层磷脂分子等缓冲物质可使乙的pH稳定在7.35~7.45C.NaHC03D.肝细胞、甲、乙三部位C02浓度大小关系为乙>甲>肝细胞3.如图为高等动物的体内细胞与外界环境的物质交换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①③都必须通过消化系统才能完成B.人体的体液包括内环境和细胞外液C.细胞与内环境交换的④为养料和氧气D.⑥可表述为:体内细胞可与外界环境直接进行物质交换4.在下列物质或过程中,不会在人体内环境中出现的是①血红蛋白②葡萄糖③葡萄糖脱氢分解产生丙酮酸④二氧化碳⑤氨基酸合成蛋白质⑥甲状腺激素的运输⑦乙酰胆碱⑧尿素⑨维生素A.②③④⑥B.①③⑤ C.①③⑦ D.⑤⑥⑧⑨5.某人由于营养不良而身体浮肿,其食疗补救措施是( )A.多吃蔬菜补充维生素B.多喝糖水或静脉注射葡萄糖C.多吃富含脂肪的食品D.多摄入豆浆、牛奶、鸡蛋等富含蛋白质的食品6.下列有关稳态生理意义的叙述,错误的是()A.当血液的成分稳定时,人一定不会发生疾病B.稳态有利于酶促反应的正常进行C.当稳态遭到破坏时,可导致疾病发生D.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7.如图是一张生物概念填图,有关分析不正确的是()A.A、B是体液调节和免疫调节,C、D可以是温度和渗透压B.内环境的稳态只要有三种调节方式即可,不需要其他器官或系统参与C.酸碱度的相对稳定主要依靠血液中的缓冲物质,与其他器官或系统也有关D.内环境的稳态和生态系统的平衡一样,其维持自身稳定的能力是有限的8.下列有关健康成年人脑功能的描述,正确的是( )A.控制排尿反射的高级神经中枢位于大脑皮层B.大脑皮层言语区的Ⅴ区受损患者不能写字C.温度感受器位于下丘脑D.位于大脑皮层的呼吸中枢是维持生命的必要中枢9.以下有关神经兴奋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静息状态时神经元细胞膜内外没有离子进出B.神经递质与突触后膜上受体的结合有特异性C.神级纤维的兴奋部位,膜两侧电位表现为内正外负D.神经递质经胞吐作用由突触前膜释放,进入突触间隙10.兴奋在传导过程中,会存在一个突触引起的兴奋被后一个突触抑制的现象。
2021-2022年高三理综(生物部分)第三次学月考试试题新人教版

2021年高三理综(生物部分)第三次学月考试试题新人教版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4分,共24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选对的得4分,选错或不选的得0分。
1、右图表示某人的体温变化曲线,导致ab段和bc段体温变化的事件最有可能是()A.发热和寒颤B. 提高环境温度和寒颤C.寒颤和出汗减少D.剧烈运动和出汗增加2、下列关于内环境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内环境的渗透压下降会刺激下丘脑分泌抗利尿激素增加B.内环境是一个主要由H2PO4-/HPO42-,构成的缓冲体系C.内环境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和细胞代谢的场所D.内环境的变化会引起机体自动地调节器官和系统的活动3、下表选项中,甲、乙、丙三者关系能用右下图表示的是( )4、右图①~④表示麻醉剂阻断神经冲动传导的可能位置。
如果病人有感觉,但手不能动,那么阻断的位置是 ( )A.① B.②C.③ D.④5、右图是反射弧的模式图(a、b、c、d、e表示反射弧的组成部分,Ⅰ、Ⅱ表示突触的组成部分),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正常机体内兴奋在反射弧中的传导是单向的B.切断d、刺激b,不会引起效应器收缩C.兴奋在结构c和结构b的传导速度相同D.Ⅱ处发生的信号变化是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6.如图是基因突变鼠和正常鼠运动对血糖浓度的影响。
根据图中信息,基因突变鼠出现图中状况的原因最可能是( )A.胰岛B细胞受损B.甲状腺被切除C.无法将血糖转换成肝糖原D.体内细胞缺乏胰高血糖素的受体.24.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血液中甲状腺激素增加时会促进垂体分泌促甲状腺激素B.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取决于血浆中无机盐和蛋白质的含量C.内分泌腺分泌的激素通过小管释放到内环境中,然后作用于靶细胞D.淋巴中的淋巴细胞可以通过淋巴循环由锁骨下静脉汇入血液25.乙肝疫苗的接种需在一定时期内间隔注射三次,其目的是( )A.使机体积累更多数量的疫苗B.使机体产生更多种类的淋巴细胞C.使机体产生更多数量的抗体和淋巴细胞D.使机体产生更强的特异性免疫26.如图表示下丘脑神经细胞、垂体细胞、甲状腺细胞及它们分泌的激素之间的关系,研究表明物质乙是一种糖蛋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1年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理综生物试题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第Ⅰ卷(共126分)
以下数据可供解题时参考:
相对原子质量(原子量):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3小题。
每小题6分,共7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 下列关于叶绿体和线粒体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叶绿体在光下和黑暗中均能合成ATP
B. 两者均属于生物膜系统其组成成分相同
C. 细胞生命活动所需的ATP均来自线粒体
D. 线粒体和叶绿体中均有遗传信息的表达
2. 分析下表,可推测
注:“+”显色,“++”显色更深;“-”不显色.
A. 甲溶液含有淀粉
B. 混合溶液不含淀粉
C. 乙溶液含有还原糖
D. 混合溶液含有淀粉酶
3. 科学家用32P标记的磷酸盐浸泡蚕豆幼苗,追踪放射性的去向以研究蚕豆根尖细胞分裂
情况,得到根尖细胞连续分裂的时间(单位:h)数据如图所示。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图中蚕豆根尖细胞分裂的完整细胞周期有三个
B. 蚕豆根尖细胞分裂的一个细胞周期为19.3h
C. 由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导致的基因重组可发生在该过程中
D. 高尔基体、线粒体、叶绿体在蚕豆根尖细胞分裂过程中活动旺盛
4. 成人体内绝大多数细胞是处于分化终端的,分化终端的细胞指不再继续分裂,执行各自
功能的细胞。
下列关于成人体内处于分化终端的各种细胞(不考虑成熟红细胞)的描述正确的是
A.遗传信息相同
B.基因表达相同
C.mRNA种类相同
D.蛋白质种类相同
5. 下列实验中,既需要使用显微镜,也需要染色剂染色的是
A.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
B.观察紫色洋葱表皮细胞的质壁分离与复原
C.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
D.探究酵母菌的细胞呼吸方式
6. 人类红绿色盲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秃顶的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结合下表信息可预
测,图中II—3和II—4所生子女是
A. 儿子患色盲的概率为1/4
B. 色盲女儿的概率为1/2
C. 秃顶儿子的概率为1/4
D. 秃顶女儿的概率为1/4
29. (10分)
下图为人体内细胞间信息交流方式的示意图,回答有关生物体内信息传递的问题。
(1)在A、B、C三图中,靶细胞对信息的接受具有相似的结构基础,即,其化学成分,因其具有特定的空间结构而具有特异性。
(2)A、B、C三种方式中,能表示脂肪细胞接受胰高血糖素的是;表示T淋巴细胞介导细胞免疫的是;肉毒杆菌通过抑制某种神经递质的作用而导致肌肉松弛,其中神经递质作用的方式是;高度紧张时心肌细胞收缩加速,其中信息传递的方式是。
30.(10分)
某研究小组在水分充足、晴朗无风的夏日,观测得到了长叶刺葵(棕榈科热带植物)光合速率等生理指标日变化趋势图。
注:气孔导度越大,气孔开启程度越大。
(1)据图分析:光合作用消耗ATP最快的时刻是。
根吸水能力最强的时刻是。
直接引起蒸腾速率变化的生理指标是;推测导致12∶00时光合速率出现低谷的环境因素主要是(填“光照”或“CO2”)。
(2)在14∶00时若适当提高CO2浓度,短时间内叶绿体中[H]含量的变化是。
31.(9分)研究小组的同学为了探究pH对人唾液淀粉酶活性的影响,设计了如下实验步骤:
(1)在A、B、C、D、E5支试管中分别加入pH5.0、6.0、7.0、8.0、9.0的适宜浓度缓冲液5ml,再分别加入质量分数为1%的淀粉液1ml。
(2)各试管中分别加入适当浓度的唾液稀释液1ml,摇匀。
(3)将5支试管放入50℃恒温水浴中,保温时间相同且合适。
(4)取出各试管,分别加入斐林试剂2ml,摇匀。
(5)观察各试管溶液的颜色,通过颜色深浅判断唾液淀粉酶作用的最适pH。
上述实验步骤中有2处错误,请更正并说明更正的理由(不考虑试剂的浓度和加入量、
pH梯度以及实验重复次数),以便实验能得到正确的预期结果。
(1)。
(2)。
32.(11分)
果蝇是常用的遗传实验的好材料,下图所示是几种性染色体异常果蝇的性别、育性等,请回答下列问题。
(1)正常果蝇在减数分裂四分体时期的细胞内染色体数为,在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的细胞中染色体组数为。
(2)白眼雌果蝇(X r X r Y)理论上最多能产生X r X r、、和四种类型的配子。
该果蝇与红眼雄果蝇(X R Y)杂交,子代中红眼雌果蝇的基因型
为。
(3)用黑身白眼雌果蝇(aaX r X r)与灰身红眼雄果蝇(AAX R Y)杂交,F1雌果蝇表现为灰身红眼,雄果蝇表现为灰身白眼。
F2中灰身红眼与黑身白眼果蝇的比例
为,从F2灰身红眼雌果蝇和灰身白眼雄果蝇中各随机选取一只杂交,子代中出现黑身白眼果蝇的概率为。
39.【生物—生物技术实验专题】(15分)
回答下列关于微生物培养等问题。
高温淀粉酶在大规模工业生产中有很大的实用性。
研究者从热泉中筛选了高效产生高温淀粉酶的嗜热菌,其筛选过程如图所示。
(1)①过程称为,②过程是为了。
(2)Ⅰ号培养基称为(按功能分),应将该培养基放置于中培养适宜的时间,该培养基中除了加入淀粉外,还需加入另一种重要的营养成分(选择A、B、C)。
A.葡萄糖B.硝酸铵C.碳酸氢钠
(3)一般对配制的培养基采用高压蒸汽灭菌,其中“灭菌”是指。
(4)在高温淀粉酶运用到工业生产前,需对该酶的和进行测定。
40.【生物—现代生物科技专题】
毛角蛋白Ⅱ型中间丝(KIFⅡ)基因与绒山羊的羊绒质量密切相关。
获得转KIFⅡ基因的高绒质绒山羊的简单流程如图。
(1)过程①中最常用的运载工具是,所需要的酶是和。
(2)在过程②中,用处理将皮肤组织块分散成单个成纤维细胞。
在培养过
程中,将成纤维细胞置于5%CO2的气体环境中,CO2的作用是。
(3)在过成③中,用处理以获取更多的卵(母)细胞。
成熟卵(母)
细胞在核移植前需要进行处理。
(4)从重组细胞到早期胚胎过程中所用的胚胎工程技术是。
在胚胎移植前,
通过技术可获得较多胚胎。
银川一中xx届高三第3次月生物参考答案
1.D 2. D 3. B 4. A 5. C 6. C
29.(10分)(1)受体蛋白质(2)B A C BC
30.(10分)⑴10:00 12:00 气孔导度光照(2)降低
31.(9分)⑴③更正:将5支试管放入37℃恒温水浴中,保温时间相同且合适。
理由:唾
液淀粉酶的最适温度为37℃。
⑵④更正:加入斐林试剂后应进行水浴加热。
理由:斐林试剂检验还原糖的颜色反应需水
浴加热。
32.(11分)(1)8 2 (2)X r X r Y Y(顺序可颠倒) X R X r X R X r Y (3)3:1 1/18 39.(1)稀释单个菌落的筛选(或筛选)
(2)选择培养基高温恒温培养箱(或高温) C
(3)杀死培养基中的微生物芽孢和孢子(或所有的微生物)
(4)活性最适温度范围
40.(1)质粒限制酶DNA 连接酶(2)胰蛋白酶(或胶原蛋白酶)维持培养
基(液)的pH(3)促性腺激素去核(4)(早期)胚胎培养胚胎分
割28084 6DB4 涴A>c -29509 7345 獅25490 6392 排$27638 6BF6 毶33804 840C 萌SjO32550 7F26 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