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一棵植物》一年级科学
教科版一年级上册科学第2课 《观察一棵植物》

木本植物和草本植物的区别有哪些
木本植物与草本植物是根据植物 茎的性质而划分的。它们的区别在于:
木本植物 的木质部发达,木质化 组织较多,质地坚硬。它们又可分为:
乔木:有明显主干的高大树木。 灌木:主干不明显,比较矮小, 常由基部分枝,如:月季、蔷薇、紫 荆等。
草本植物 是木质不发达、木质化组织较少、茎 干柔软、植株矮小的植物。这类植物又可分为:
顾名思义,水生植物指的是生 长在水中的植物。在沼泽、海 洋、河流、湖泊里都能见到。 常见的水生植物如:
睡莲:属于睡莲科的多年 水生草本植物。有地下根茎。 叶子通常浮于水面,叶柄位于 叶片边缘。花茎浮于水面便于 开花,分白天开和晚上开两种。 花瓣有白、红、蓝和紫等颜色。
荷花,又名莲花,是睡 莲科多年生水生草本植 物。具有地下根茎,根 茎肥大的称莲藕。叶和 茎的大部分伸出水面。 叶由根茎长出,圆形宽 大,叶柄位于叶片中央。 花以粉红色为主,花瓣 大而多,花托称为莲蓬。
菱角,属于菱科的水生植物,喜 欢高温多湿的环境。叶子为浮叶, 叶片呈菱形,叶柄膨大呈海绵状, 内含有空气可以帮助漂浮。花白 色。果实有坚硬外壳,可食用。
我们来观察一棵植物。怎么观察呢?
我们观察一下 菊花,你们发 现了什么?
画画这棵植物
大树
大 树
树 干
观察银杏的叶子
观察石榴树
观察石榴树的花
观察石榴树的果实
观察石榴树的果实
大树的根
大树的根
大树的茎(树干)
大树的茎(树干)
树从上到下主要分为四部分:树叶、树枝、 树干、树根。
叶是植物合成营养物质的器官。叶子内含有 叶绿体,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主要器官。自然 界中的氧气都是由植物的叶子产生的。同时,植 物的蒸腾作用也是通过叶的气孔实现的。
教科版小学一年级科学《观察一棵植物》教案1

教科版小学一年级科学《观察一棵植物》教案1教案:观察一棵植物教学目标:1.能够正确地观察一棵植物的不同部分,并了解它们的功能;2.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兴趣,培养他们细心观察和发现问题的能力。
教学准备:1.PPT或投影仪;2.一棵活的小植物,如仙人掌或绿萝等;3.植物的实物(根、茎、叶、花、果实等);4.图片或视频资源:植物的不同部分。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向学生展示一张植物的图片,并问他们这是什么;2.介绍植物的重要性和一些基本知识,如植物可以提供给我们氧气,它们是动物的食物等。
二、观察植物(20分钟)1.分发小植物给学生,并让他们仔细观察它的外形和特征,例如高度、颜色、形状等;2.请学生观察并描述植物的根、茎和叶的样子和颜色,并让他们比较它们的形状和大小;3.提问引导学生思考:根是植物的什么部分?它有什么作用?茎是植物的什么部分?它有什么作用?叶是植物的什么部分?它有什么作用?三、学习植物的其他部分(20分钟)1.展示植物的其他部分的图片或视频,如花、果实等;3.通过问题引导学生思考:花有什么作用?果实有什么作用?四、植物观察记录(15分钟)1.分发观察记录表格给学生,要求他们记录下观察到的植物部分、特征和功能;2.学生互相讨论和交流他们的观察结果;3.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和猜测,引导他们去尝试寻找答案。
五、小结(10分钟)1.学生上台汇报他们的观察结果和交流的内容;六、拓展活动(10分钟)1.向学生展示其他种类的植物,并引导他们观察和记录它们的不同部分;2.分组讨论:不同植物的根、茎、叶有什么异同?不同植物的花、果实有什么异同?七、课堂延伸(5分钟)1.布置回家作业:要求学生在家里观察一棵植物,记录下它的不同部分和特征,并思考每个部分的作用;2.鼓励学生带来自己观察的植物实物或照片进行分享。
教学反思:这节课通过观察一棵植物的不同部分,培养了学生的观察力和思维能力。
通过观察和记录,学生不仅能够了解植物的不同部分和功能,还培养了他们的合作和交流能力。
2《观察一棵植物》(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一年级上册科学教科版

- 积极参与实践活动,提高观察力和动手能力。
- 在课堂上与同学分享学习心得,互相交流,共同进步。
八、教学反思
这节课我带着孩子们走进了植物的世界,我们一起观察、讨论,感受到了植物的魅力。在课堂上,我通过生动的语言和形象的比喻,向学生们讲解了植物的基本知识和观察方法,帮助他们建立概念框架。同时,我利用多媒体设备展示了植物的图片和生长过程的动画,让学生们直观地感受到植物的生长变化。
4. 植物观察方法
- 目测观察:用肉眼观察植物的整体形态、颜色等特征。
- 显微观察:使用放大镜、显微镜等工具观察植物的细部结构。
- 定量观察:测量植物的高度、直径、叶面积等指标。
5. 植物的适应性
- 植物在不同环境中具有不同的适应性特征,如水生植物、旱生植物等。
- 植物通过根系、茎、叶等结构的适应性变化,以适应各种生活条件。
在整节课的教学中,我注重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提问、小组讨论等方式,我引导学生发现植物特征与生长过程之间的关系,形成系统认识。同时,我也关注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及时解答他们的疑问,提供必要的指导和建议。
九.作业布置与反馈
- 观察作业:让学生观察身边的植物,记录植物的特征和生长过程。要求学生用文字和图片的形式进行描述,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表达能力。
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撰写一篇关于所观察植物的短文,以巩固学习效果。
六、知识点梳理
1. 植物的定义与分类
- 植物是多细胞生物,主要分为孢子植物和种子植物两大类。
- 孢子植物包括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种子植物包括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
2. 植物的结构与功能
- 根:固定植物体,吸收水分和养分。
2《观察一棵植物》(教案)教科版一年级上册科学

在课堂上,教师可以通过提问、观察和测试等方式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提问可以是口头提问,也可以是书面提问,通过学生的回答来判断他们对知识点的掌握程度。观察可以通过观察学生的课堂表现、参与度和互动情况来判断他们的学习态度和兴趣。测试可以通过小测验、练习题或实验操作来评估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和应用能力。通过这些方式,教师可以及时发现学生的问题和困难,并采取措施进行解决,例如进行个别辅导、调整教学方法或提供额外的学习资源。
提供拓展资源:提供与课题相关的拓展资源(如书籍、网站、视频等),供学生进一步学习。
反馈作业情况:及时批改作业,给予学生反馈和指导。
学生活动:
完成作业:认真完成老师布置的课后作业,巩固学习效果。
拓展学习:利用老师提供的拓展资源,进行进一步的学习和思考。
反思总结:对自己的学习过程和成果进行反思和总结,提出改进建议。
解答疑问:针对学生在学习中产生的疑问,进行及时解答和指导。
学生活动:
听讲并思考:认真听讲,积极思考老师提出的问题。
参与课堂活动:积极参与小组讨论、角色扮演、实验等活动,体验知识的应用。
提问与讨论:针对不懂的问题或新的想法,勇敢提问并参与讨论。
教学方法/手段/资源:
讲授法:通过详细讲解,帮助学生理解知识点。
5.科学实验器材,如放大镜、显微镜等,用于观察植物的微观结构。
6.课程平台,如网络学习平台,用于提供课程资料、讨论交流等。
7.信息化资源,如电子图书、在线课程等,用于丰富学生的学习资源。
8.教学手段,如启发式教学、讨论式教学、实践教学等,用于提高教学效果。
教学实施过程
教师活动:
发布预习任务:通过在线平台发布预习资料,明确预习目标和要求,如观察植物的基本方法、植物的生长过程等。
一年级教科版科学《观察一棵植物》教案

一年级教科版科学《观察一棵植物》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会运用多种感官观察一棵植物的外部形态特征。
能用简单的语言描述植物的特征。
了解植物的基本组成部分。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比较、交流等活动,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表达能力。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探究精神。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对植物的好奇心和探究兴趣。
培养学生爱护植物、保护环境的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运用多种感官观察植物的特征。
用简单的语言描述植物的特征。
2.教学难点引导学生有序地进行观察和描述。
三、教学方法观察法、讨论法、演示法。
四、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展示一棵植物的图片或实物,引起学生的兴趣。
提问学生:你们见过这棵植物吗?它叫什么名字?它有什么特点呢?2.观察植物的整体让学生观察植物的整体形态,包括植株的大小、形状、颜色等。
引导学生用简单的语言描述植物的整体特征。
3.观察植物的局部指导学生观察植物的根、茎、叶、花、果实等部分。
让学生用手摸一摸、用鼻子闻一闻、用眼睛看一看等方式,感受植物各部分的特点。
提问学生:植物的根、茎、叶、花、果实有什么作用呢?4.比较不同的植物展示几棵不同的植物,让学生观察并比较它们的异同点。
引导学生从植物的形态、颜色、大小等方面进行比较。
提问学生:这些植物有哪些相同的地方?有哪些不同的地方呢?5.总结归纳回顾本节课的内容,让学生总结观察植物的方法和植物的特征。
强调观察要有序、全面,描述要准确、简洁。
6.布置作业让学生回家后观察一种自己喜欢的植物,并把它的特征画下来或写下来。
要求学生爱护植物,不要随意采摘或破坏植物。
五、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让学生积极参与观察活动。
同时,要引导学生有序地进行观察和描述,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表达能力。
此外,还可以通过展示不同的植物,让学生比较它们的异同点,拓宽学生的视野,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
1.2《观察一棵植物》教案-2023-2024学年科学一年级上册教科版

《观察一棵植物》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能认识并描述常见植物的外观特征(如颜色、形状、大小等)。
让学生了解植物的基本结构(根、茎、叶、花、果实、种子)。
引导学生掌握观察植物的基本方法。
2.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记录能力。
教会学生使用简单的科学工具(如放大镜、卷尺)进行观察和测量。
鼓励学生通过亲身实践、讨论和合作来学习植物知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植物和大自然的热爱与好奇心。
培养学生保护植物和生态环境的意识。
促进学生形成科学探究的习惯和团队合作精神。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植物的外观特征描述。
植物的基本结构认识。
观察方法的掌握。
2.教学难点:植物结构的细节观察(如叶脉、花蕊等)。
观察记录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三、教学准备一棵具有代表性的植物(最好是盆栽,便于移动和观察)。
放大镜。
卷尺或测量带。
观察记录表(包括植物名称、观察日期、观察者、观察内容等)。
彩色笔或铅笔。
植物相关书籍或图片资料(可选)。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约5分钟)教师首先拿出一棵常见的植物(如向日葵、绿萝等),放在教室前方,确保所有学生都能看到。
教师引导学生观察这棵植物,并询问他们对这棵植物的初步印象和认识。
通过提问,教师激发学生对植物的好奇心,为后续的观察活动做铺垫。
教师提问:“你们认识这棵植物吗?它有哪些显著的特征?”学生纷纷发表自己的看法,教师给予肯定和鼓励。
接着,教师提出本节课的学习目标:“今天,我们要一起仔细观察这棵植物,了解它的外观特征和内部结构J二、新课讲解(约15分钟)知识点详细讲解教师首先向学生介绍观察植物的基本方法,包括从整体到局部、从上到下的观察顺序,以及如何使用放大镜观察细节。
然后,教师详细讲解植物的基本结构,包括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等部分的功能和特点。
在讲解过程中,教师结合实物和图片,让学生更加直观地了解植物的结构。
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植物的结构和功能,教师设计了以下师生对话:教师提问:“你们知道植物的根有什么作用吗?”学生思考片刻后回答:“吸收水分和矿物质J教师点头表示肯定,并补充说:“对,根是植物的重要部分,它负责吸收土壤中的水分和矿物质,为植物提供营养J通过这样的对话,教师引导学生逐步了解植物各部分的功能和特点。
《观察一棵植物》科学教学PPT课件(5篇)

1.学会如何观察植物并用适当的方法表达出来。2.植物具有根、茎、叶等结构;
教学重点
1.用科学词汇描述观察到的信息,画一棵植物的简图;2.表达的严谨性,画面追求真实,客观和细节。
教学难点
五、说教法
在科学教学中,教师通过语言描述、实物演示、知识渲染等手段创设课堂的教学情景, 小学生具有较强的好奇心,但自制力和理解力相对较差,通过丰富的情感体验和社会实践,使学生大胆表现自己认识世界。
5.讲述:大家都想看吗?那我现在将它拔起来给你们看看吧!(预设:不行,菊花拔出来会死的)6.讲述:对啊,你们说得很对,它离开土壤会失去生命的。 我上次移植菊花的时候,拍了照片,大家来看看根长什么样吧。
7.小结、过渡:菊花有根、茎、叶的结构。各位小植物学家们,想近距离观察它的茎和叶吗?
(二)观察植物的茎和叶[材料准备:每个小组1盆菊花]教师谈话:老师给每个同学带来一株植物,现在我们要认识它和它交朋友,首先,我们要分清楚植物的身体结构。谁能来指一指?预设生:叶子、茎、根。
(三)画一株植物1.讲述:相信各位小植物学家们刚才都观察到了更多菊花的特征。现在我想给大家一个新的挑战,将一棵菊花画下来,有信心完成吗?
2.将活动手册翻到第2页,请学生将日期书写完整。对照真实的植物,教师示范画植物的顺序、方法,强调科学记录要真实、客观。
3.指导学生边观察边记录。鼓励学生继续观察,将茎画得更像一点、叶画得更像一点。
板块一、导入 通过上节课的观察学习,我们知道了植物是有生命的,植物会生长、死亡,需要水和阳光等,今天老师带来了一棵植物1.教师展示1盆菊花,放在展示台上。提问:在座的小植物学家们,谁认识这种植物?(预设:菊花)
2.展示几幅菊花盛开的图片,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问:我对菊花不太了解,你们能告诉我你在哪里见到过菊花呢? 你知道有关菊花的哪些小知识呢?
《2.0_观察一棵植物》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小学科学教科版一年级上册

《观察一棵植物》教学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1.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对植物的热爱。
2. 帮助学生了解植物的发展过程和基本特征。
3. 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和探究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仔细观察植物,记录观察结果。
2.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发现植物的不同特征,并加以描述。
三、教学准备:1. 准备一棵可供观察的植物,如绿植、盆栽等。
2. 准备放大镜、尺子等观察工具。
3. 准备笔记本或电子文档,用于记录观察结果。
4. 准备PPT课件,用于展示植物的发展过程和基本特征。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 植物的发展过程需要哪些条件?2. 植物的根、茎、叶、花各有什么作用?3. 植物的光合作用有哪些意义?(二)观察植物1. 组织学生观察教室窗台上放置的盆栽植物,如:绿萝、吊兰等。
2. 观察植物的发展环境,了解植物的发展过程。
3. 观察植物的根、茎、叶、花的特点,并做好记录。
(三)探究植物的发展过程1. 学生分组讨论植物的发展过程,包括种子萌发、发展、吐花、结果等阶段。
2. 查阅资料,了解植物发展过程中所需的营养物质和环境条件。
3. 小组内交流讨论结果,总结植物发展过程中的关键因素。
(四)拓展延伸1. 引导学生思考植物在人类生活中的作用,如美化环境、净化空气等。
2. 查阅资料,了解植物在人类食品、医药等方面的应用。
3. 组织学生就如何珍爱植物、增进植物发展提出自己的建议。
(五)教室小结1. 回顾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观察和探究植物的重要性。
2. 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教学设计方案(第二课时)一、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进一步熟悉植物的基本结构,理解植物发展与环境的干系。
2. 培养学生观察、记录和分析植物发展情况的能力,提高他们的科学素养。
3. 引导学生发现植物的美,培养他们对自然科学的热爱。
二、教学重难点:1. 重点:观察植物的发展过程,记录和分析数据,理解植物结构与发展的干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茎
叶
zài huà jīng
再画茎
rán hòu huà gēn
然后画根
zuì hòu huà yè
④最后画叶
guān chá yī kē shù ,nǐ hái yǒu shí me fā xiàn ?
观察一棵树,你还有什么发现?
想一想 一棵大树是不是 也有根茎叶呢?
捉迷藏了,请小朋友把我找出来(连一连): 根
我们来观察一棵植物
yǒu méi yǒu guān chá shùn xù ne
有没有观察顺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呢?
yuǎn 远
jì n 近
zhěng tǐ 整体
jú bù 局部
zài dà zì rán zhōng ,nǐ zài nǎ lǐ jiàn guò zhè zhǒng
在大自然中,你在哪里见过这种
zhí wù ?nǐ rèn shí ma ?
教科版一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2课
guān chá
yī kē
zhí wù
观察 一棵 植物
说一说:
shuō
shuō
你能说说哪些是植物呢?
我们知道的植物:
花huā 树shù 草cǎo
蔬菜 shū cài 水果shuĭ guŏ 特点:有叶 长在地上 能结果
需要阳光……
wǒ men lái guān chá yī kē zhí wù
我们来观察一棵植物
nǐ xiǎng yào zěn me guān chá
你想要怎么观察
zhè kē zhí wù ne?
这棵植物呢?
zĕn yàng guān chá ne
用什么观察?
眼、手、鼻、耳、舌等
它们分别有什么作用呢?
wǒ men lái guān chá yī kē zhí wù
植物?你认识吗?
fèng 凤 xiān 仙 huā 花
yè 叶
jīng 茎 gēn nǐ men kàn jiàn le ma ? 根 你们看见了吗?
fèng xiān huā gēn de guān chá
凤仙花根的观察
gēn 根
guān chá yán sè 、xí ng zhuàng 、ruǎn yìng 、qì wèi děng 。
观察颜色、形状、软硬、气味等。
fèng xiān huā jīng de guān chá
凤仙花茎的观察
jīng 茎
fèng xiān huā yè de guān chá
凤仙花叶的观察
yè 叶
想一想:
wǒ men yī qǐ huà yī huà
我们一起画一画
xiān huà tǔ
先画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