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猪场分娩舍饲养作业指导书
分娩舍饲养管理作业指导书

分娩舍饲养管理作业指导书一、工作目标(一)断奶后母猪10天内发情率90%以上。
(二)哺乳期成活率96%以上。
(三)转保育舍合格率95%以上,3.5周龄断奶平均体重不少于6.5kg。
二、职责组长(1)负责安排本组空栏猪舍的冲洗消毒工作。
(2)负责本组母猪、仔猪转群、调整工作。
(3)负责本组哺乳母猪、仔猪预防注射工作。
饲养员(1)协助组长做好临产母猪转入、断奶母猪转出工作。
(2)协助组长做好哺乳母猪、仔猪的预防注射工作。
(3)负责32~48个产栏哺乳母猪、仔猪的饲养管理工作。
三、工作安排(一)日工作安排7:30~8:30 母猪、仔猪喂饲8:30~9:30 治疗、剪牙、断尾、补铁等工作9:30~11:30 清理卫生、其他工作14:30~16:00 清理卫生、其他工作16:00~17:00 治疗、报表17:00~17:30 母猪、仔猪喂饲工作时间随季节变化,工作日程作相应的前移或后移。
(二)周工作安排四、工作程序(一)产前准备1、栏舍:冲洗干净,待干燥后用消毒水消毒,对皮肤病严重单元应增加用驱虫药对空栏进行驱虫,晾干后用福尔马林或冰醋酸薰蒸24小时,进猪前一天打开门窗并做好准备。
2、药品:自配4%碘酊、KMnO4、消毒水、抗菌素、催产素、解热镇痛药、樟脑针和石蜡油等。
3、用具:保温灯、饲料车、扫帚、水盆、水桶、麻袋、毛巾、灯头线等,用前应进行消毒好。
4、母猪:临产前3-7天上产床,按预产期先后进行排列,并对母猪进行消毒,必要时进行驱虫。
(二)判断分娩1、根据母猪预产期:如阴门红肿,频频排尿,起卧不安,1~2天内分娩。
2、乳房有光泽,两侧乳房外涨,全部乳房有较多乳汁排出,4~12小时内分娩。
3、有羊水破出,2小时内可分娩,个别初产母猪情况可能特殊。
(三)接产1、有专人看管,每次离开时间不超过15分钟,夜班人员下班前填写《夜班人员值班记录表》,由分娩舍组长监督、检查。
2、产前母猪用0.1%KMnO4进行消毒外阴、乳房及腿臀部,产栏要进行消毒干净。
[管理制度]分娩舍饲养管理技术操作规程
![[管理制度]分娩舍饲养管理技术操作规程](https://img.taocdn.com/s3/m/23d0a6de6529647d2628522a.png)
(管理制度)分娩舍饲养管理技术操作规程分娩舍饲养管理技术作业指导书壹.工作目标1、按计划完成母猪分娩产仔任务。
2、仔猪3周龄断奶平均体重不少于6.5公斤。
3、窝平断奶健仔9头之上。
二.工作内容1、产房彻底冲洗消毒(黄白痢、粪便等用钢丝刷刷洗干净),消毒药为农福或辉瑞百胜,比例为1:400即40ml农福兑喷雾器壹壶水.、1:200即80ml百胜兑喷雾器壹壶水,每壶消毒水雾状喷洒面积不超过30个产床。
(责任人:产房卫生员)2、从妊娠舍接收临产母猪,且按预产期顺序于产房定位,然后将母猪后躯冲洗干净,再用农福或辉瑞百胜带猪消毒壹次.(责任人:产仔车间主任、接产护理员)3、给母猪、仔猪提供新鲜清洁的饮水,定期检查饮水器,保证饮水。
(责任人:接产护理员)4、提供新鲜清洁的饲料,乳猪吃初乳前口服3mL糖水(自制4天之上的),产后第二天再喂壹次,仔猪5日龄开始人工教槽三天(方法:每天早晚各壹次,每头每次七、八颗教槽料,同时口服3mL糖水),坚决不用发霉变质饲料,每天及时清理料槽内剩余饲料。
(责任人:接产护理员)5、保证仔猪有壹个温暖、干燥、无风的环境。
调整保温设施,保证舍内温度达到要求;及时调整保温灯,创造保温箱内合适的小气候;注意天气变化,防止贼风侵入;按规定次数冲洗且尽量减少冲洗用水量,以降低室内湿度;每天注意门窗的开、关,采用适当的通风措施。
(责任人:接产护理员)6、维持产房内防疫制度。
尽可能减少人员出入,做到人员定舍定岗;每个单元执行全进全出制;定期消毒;及时处理每天的垃圾、胎衣、死胎、木乃伊、病死仔猪;及时治疗病猪;保证各单元门口消毒盆、池的消毒药有效浓度(暂不执行);按《免疫程序》定期进行预防接种工作。
(责任人:产仔车间主任、接产护理员、产房卫生员)7、作好母猪和仔猪治疗工作。
每天仔细观察猪群,发现病猪,及时治疗;对腹泻的仔猪,发现壹头,治疗壹窝,且追踪治疗;做好病志记录。
(责任人:产仔车间主任)8、做好接产和产后母猪的输液保健及乳猪第壹时间人工辅助吃初乳工作(责任人:接产护理员)9、完成打耳号、剪牙、断尾、补铁、补硒、去势工作。
规模猪场分娩舍工作操作流程

规模猪场分娩舍工作说明书工作目的1.提高母猪采食量,降低背膘损耗;母猪断奶背膘控制在16mm-18mm,背膘损失控制在2mm内,可努力达到不失重。
2.在保证母猪体况良好的前提下,力争21天重达到6.5kg,断奶合格率达到92%。
工作重点1.做好母猪饲喂工作;2分娩舍工作流程2.1早上6:00-7:00(冬春季)5:30-6:50(夏秋季)2.1.1巡视(记录舍内温度、仔猪是否扎堆、空气质量、母猪和仔猪精神状态、风机湿帘运行状况、供水情况、门窗是否关闭、猪栏是否关好,下同)、仔猪补料(补水);2.1.2清理料槽,母猪饲喂、清粪;2.2上午8:00-11:302.2.1更换洗手盆、沾脚盆里的消毒液;打扫舍内卫生(过道卫生、物品摆放整齐);2.2.2巡视(方法同上)、仔猪补料(补水)、母猪和仔猪的辅助治疗;2.2.3清理料槽,母猪饲喂、清粪;2.2.4下班前巡视(方法同上);2.2.5其他时间有集体活动时统一安排,无集体活动时自由支配;2.3下午14:00-17:30(冬春季)15:00-18:30(夏秋季)2.3.1巡视(方法同上);仔猪补料(补水);母猪和仔猪的辅助治疗;2.3.2清理料槽,母猪饲喂、清粪;2.3.3下班前巡视(方法同上);2.3.4其他时间有集体活动时统一安排,无集体活动时自由支配;2.4晚上20:00-21:302.4.1清理料槽,母猪饲喂、清粪;2.4.2仔猪补料;2.4.3巡视(方法同上);2.4.4完善死淘记录。
分娩舍饲养员日工作记录表舍号:日期:饲养员:注意点:(1)分娩舍饲养员工作记录表须按时间段如实填写;(2)异常情况,母猪记录栏号、异常说明(发烧、不食、精神差、拉稀、子宫炎、瘫痪、难产、腿疼等)仔猪须记录栏号、数量、异常说明(弱仔、精神差、拉稀、腿疼、脑炎、压死等);其它包括圈内的设备(风机、水帘、产床、烤灯、饮水系统等);(3)负责人签字:分娩舍负责人监督饲养员按时开展工作,并做好书面记录;同时对于异常情况及时进行处理;分娩舍饲养员工作内容上猪前的准备工作1.1上猪前设备检修1.1.1上猪前2天对舍内进行检修,需要维修的及时联系维修工维修,(水、电、产床、烤灯、料槽、暖风炉、水帘、饮水器等)保证饮水系统的正常,电路安全,产床完好,料槽、烤灯齐全且完好无损;1.2上猪前消毒1.2.1冲完圈后干燥(打开窗户或风机);1.2.2干燥后用农福1/200消毒,隔日再加强一次并密闭;1.2.3上猪前1天用农福加强消毒1次,并密封猪舍等待上猪;1.2.4上猪前,注射器、针头、剪牙钳、镊子刷洗干净,交兽医高压灭菌消毒(刷洗步骤:首先用百毒杀浸泡半小时,然后用刷子刷洗,再用洗洁精洗涤,最后清水冲洗交兽医消毒);1.3接猪前准备1.3.1烤灯检修悬挂:每舍上猪前检查检修,保证每个都能使用并悬挂完毕(确保损坏无法修理的,可用坏的换新的烤灯);1.3.2仔猪料槽检查:检查舍内料槽,保证够数目且完好,如有损坏及时上交更换;1.3.3工作用品准备:扫帚、铁锹、料车、袋子、盆、桶等;1.3.4药品领取、应用及储备:常用保健药品由兽医统一开处方领取,按药品说明储存药品;避光:消毒药等;阴凉:激素类、常用抗生素等;防潮:密斯陀、烧碱、饲料等(使用后及时密封袋口);用量用法:说明书或兽医指导方法及剂量使用,不可过量使用的药抗生素;未使用完的药品,及时密封保存或交与需要的人使用,配好药品及时使用,一般不超过12h 为好;1.3.5挡好过道:上猪前按上猪路线挡好过道(使用PVC板,用后返还原处);1.4日常消毒1.4.1猪舍内的消毒、干燥的彻底进行可以减少疾病。
产房饲养员作业指导书,已确定

产房母猪的饲养管理一、目的规范产房母猪及仔猪的饲养管理,确保母猪的科学利用和仔猪的健康生长。
二、范围适用于本猪场产房三、职责1、负责母猪及仔猪的日常饲养管理及环境控制,确保母猪科学利用及仔猪健康生长。
2、负责母猪接产、仔猪护理工作。
3、负责落实母猪及仔猪的疾病治疗工作。
4、充分了解母猪及仔猪健康状况,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5、协助配种员落实猪只的转群、调整工作。
6、负责本岗位生产数据的记录工作。
7、负责母猪料、工具的使用计划与领取盘点工作。
7、负责夜间值班、护理、巡视工作。
四、工作程序1、产房工作性质特殊,会安排夜间值班人员,值班人员要切实负责,严格按照此程序进行。
2、饲养、清扫、转群、哺喂等各生产环节严禁粗暴对待母猪。
3、母猪饲喂:每天饲喂母猪四次,分别为早晨6:00(夏天为5:30)、中午10:00和下午2:00和下午6:00,喂料应根据母猪的身体状况、分娩情况及带仔状况进行(1)、母猪食欲差应减料,厌食的母猪可停料。
(2)、分娩母猪:产前2-3天每天喂料2-2.5kg,分娩当天停喂,或喂少许(0.5-1kg)产后第2天递增0.5kg直至产后1周达到4-4.5kg。
(3)、哺乳母猪:分娩后1周的哺乳母猪,根据带仔情况,基础喂料2kg,然后每带1头仔猪增加0.3kg喂量。
9-10天喂4.5-5kg。
10头以上喂5-6kg(视母猪体况、食欲增减)。
(4)、断奶前三天将料减至2.5kg/头,当天停喂饲料。
4、小猪饲喂:(1)、小猪出生后2小时内吃到母乳。
(2)、小猪自由采食母乳,但要进行相应的人工辅助。
哺乳前三天,人工将较小的仔猪置于靠前的乳头,以协助其采食更多的母乳和固定乳头。
母性较差的母猪要加强护理,仔猪吃奶时协助母猪调整身体到合适的姿势;奶水较少的母猪所带的仔猪不能太多;有异食癖甚至食仔的母猪哺喂时一定要有饲养员在场看护,哺喂结束后将仔猪放入保温箱并关好箱门。
(3)、从5日龄开始调教开食,把少量教槽料洒在保温垫上或教槽盘中,让仔猪舔食。
母猪分娩前管理作业指导书

母猪分娩前管理作业指导书
1.1母猪分娩前的准备
1.2 临产母猪的投料管理:
见后面的“分娩舍母猪投料管理”相关内容。
1.3 临产母猪特别护理
1.3.1 临产母猪环境管理:临产母猪对于环境变化非常敏感,必须减少甚至对临产母猪的各种应激。
环境温度必须相对稳定、适宜,控制在18-22℃,猪舍内空气新鲜,相对湿度控制在60%-70%。
降温时不宜用冷水大面积冲洗母猪,以免腹部腹部受凉。
1.3.2 临产母猪乳房护理:尽量使其侧卧,忌趴卧,避免乳房受到挤压。
尽量给临产母猪按摩乳房,尤其是乳房有问题的母猪。
1.3.3 临产母猪出现分娩征状时的护理:先用清水将母猪全身和产床清洗干净(注意保持室内干燥),然后用消毒药液喷洒全身和产床,并对乳房用沾有消毒药液的毛巾擦洗干净。
发现母猪有分娩信号时,在保温箱内(保温板上)及母
猪后躯躺下区域垫上干净的麻袋,并根据气温情况打开保温灯。
种猪场分娩舍饲养作业指导书

种猪场分娩舍饲养作业指导书一、引言种猪场分娩舍是猪场中重要的环节之一,良好的分娩舍饲养作业能够提高种猪的生产性能,保障猪场经济效益。
本指导书旨在提供种猪场分娩舍饲养作业的具体指导,帮助饲养人员更好地开展工作。
二、分娩舍环境管理1. 温度控制:分娩舍内应保持适宜的温度,通常建议为20-22摄氏度。
合理调节空调或加热设备以维持稳定的温度,并定期检查和维护设备的工作情况。
2. 通风管理:良好的通风能够保障分娩舍内空气新鲜,减少臭气和病原微生物的滋生。
确保分娩舍内有足够的通风设备,并及时清理排泄物,保持舍内通风畅通。
3. 床铺管理:床铺应保持干燥、清洁,防止猪只分娩时受到外界环境的感染。
定期更换床铺,或根据需要进行局部清理,确保床铺的卫生。
4. 照明管理:分娩舍内应保持适宜的照明强度和光照时间,通常建议为十二小时光照和十二小时暗化。
适当的照明能够促进猪只正常活动,提升食欲和生产性能。
三、分娩舍饲养操作1. 规划与设计:分娩舍应合理规划和设计,包括合理的空间布局、设备摆放和通道设置等。
确保分娩舍的结构牢固、通道宽敞,便于猪只分娩时的操作和管理。
2. 分娩舍入舍:分娩前应进行必要的准备工作,包括对分娩舍的清洗消毒、床铺的更换和饲料的准备等。
确保分娩舍内环境整洁,为猪只分娩提供良好的条件。
3. 分娩舍分娩:分娩过程中应有专人监护,及时观察猪只的行为和分娩进展情况。
确保母猪安全分娩并及时清理分娩舍内的胎儿和脐带等。
4. 母猪产后护理:母猪产后应得到适当的关照和护理,确保其身体恢复良好,并进行必要的注射和消毒。
确保母猪的产后健康,为下一胎储备充足的体力。
5. 仔猪管理:新生仔猪应在分娩舍内保温,并进行必要的体检和注射。
注意观察仔猪的饮食情况和生长状况,及时调整饲料和环境,确保仔猪的健康和生长发育。
四、分娩舍饲养注意事项1. 定期清洗消毒:分娩舍应定期进行清洗和消毒,确保舍内卫生。
清洗时应使用合适的清洁剂和消毒剂,注意使用方法和剂量,避免残留对猪只的影响。
高效猪场作业指导书(一)猪场管理规范(1-组织架构、人员定编及岗位职责)

高效工厂化猪场作业指导书第一部分猪场管理规范、生产技术与建设标准1组织架构、人员定编及岗位职责猪场组织架构与岗位定编是依据公司管理的模式、现代化猪场管理的要求和本场生产规模而定的。
各猪场必须根据具体情况合理地配置各岗位人员,明确其工作职责和管理权限。
1.1猪场组织架构1.2猪场人员定编1.2.1猪场场长1人,场长助理或生产主管(4万头规模以上)1人,区长人数按实际情况设定,2条生产线设区长1人(2条生产线及以下不设该岗位)。
每条生产线需设立配种妊娠舍组长1人、分娩舍组长1人、育成舍组长1人(无该组不设),猪场设后勤组长1名,后勤人员包括如出纳、仓管、司机、水电工、保安、炊事员和环保员等。
1.2.2编制商品场4万线人员编制:配种妊娠组5 人(在岗4人)、分娩组6人(在岗5人),夜班1.5人(在岗1人)。
商品场6万线人员编制:配种妊娠组6人(在岗5人)、分娩组7人(在岗6人),夜班1.5人(在岗1人)。
1.2.3纯种/扩繁场4万线人员编制:配种妊娠组5人(在岗4人)、分娩组6人(在岗5人),夜班1.5人(在岗1人),育种测定员2人,保育舍(700头/人),测定站或育成舍(350头/人)。
1.3岗位职责以场长负责制为原则,层级管理、分工清晰、责任明确。
1.3.1场长1.3.1.1巡视生产现场的运行情况,对生产现场进行监控,及时处理生产现场的异常情况;1.3.1.2分析月、周、日报表,检查生产计划的完成情况,对计划落实不到位的情况提出整改措施;1.3.1.3根据公司消毒制度,制定场区的消毒要求,组织对全场各区域的消毒、隔离工作;1.3.1.4组织制定疫苗免疫(全群免疫)操作细则,定期开展场区的疫苗免疫工作;1.3.1.5实时分析各生产指标(如配种数、分娩数、配种分娩率、上市数量、死淘数量等),及时掌握不达标的原因,并制定相应的措施;1.3.1.6定期检查全场生产设备的运转情况,提出设备保养与维修的方案,并提交上级审批;1.3.1.7组织实施生产设备维修方案,监督、落实相关措施,实现生产设备的正常运转;1.3.1.8检查、监督全场生产报表的完成情况,做好月结、周结工作,及时将报表上交;1.3.1.9通过对成本费用历史数据的分析,预测所需要费用的数额,提交本单位成本费用预算草案;1.3.1.10根据公司下达的成本费用预算,提出成本费用优化控制的目标,并制定具体的成本费用控制方案;1.3.1.11督促相关人员建立各项费用的使用台帐,定期检查费用的使用情况;1.3.1.12定期对费用支出情况进行分析,查找费用超支的原因;1.3.1.13将超预算情况向上级汇报,提交费用超支解决方案并跟进落实;1.3.1.14负责后勤保障工作的管理,及时协调各部门之间的工作关系,主抓场内财务、购销等工作;1.3.1.15做好全场员工的思想工作,及时了解员工的思想动态,出现问题及时解决,及时向上反映员工的意见和建议;1.3.1.16完成领导交代的其他工作。
高效猪场作业指导书(二)猪场饲养管理(9-分娩舍饲养管理)

高效工厂化猪场作业指导书第二部分猪场饲养管理操作规范第九章分娩舍饲养管理1目的规范分娩舍猪只饲养管理,确保分娩舍工作目标的落实及仔猪和母猪的健康。
2范围适用于所有商品猪场分娩舍。
3职责3.1分娩舍组长3.1.1负责本组饲料、药品、疫苗、物资、工具的使用计划与领取,监控以上物品的使用情况。
3.1.2组织召开班组会议,研讨并解决本组突出的生产、经营和育种问题。
3.1.3负责落实好公司制定的免疫程序和用药方案,组织实施公司阶段性操作方案。
3.1.4负责本组哺乳母猪、初生仔猪的护理、饲养和免疫工作。
3.2分娩舍副手3.2.1在组长的指导下,做好猪只的日常管理工作。
3.2.2跟踪哺乳母猪料量。
3.2.3做好猪舍的环境控制工作。
3.2.4做好个体猪只的护理、疫苗免疫或药物保健工作。
3.2.5做好猪只的转栏、调整工作。
3.2.6协助接产人员做好剪牙等初生仔猪护理工作。
3.2.7做好所负责猪舍相关报表的填写工作,确保数据的准确性。
3.2.8服从组长及场部领导的管理工作安排。
3.3接产人员3.3.1负责本组在产单元接产及上数。
3.3.2负责仔猪出生后护理工作及剪牙断尾等常规工作流程。
3.3.3负责母猪产后消炎等护理工作。
3.3.4做好猪只的转栏、调整工作。
3.3.5做好所负责猪舍相关报表的填写工作,确保数据的准确性。
3.3.6服从组长及场部领导的管理工作安排。
3.4冲栏消毒饲养员3.4.1负责冲栏消毒。
3.4.2负责断奶单元仔猪喂料。
3.4.3协助断奶单元上市前挑猪。
3.4.4协助本组其它成员完成相应工作。
3.4.5做好所负责猪舍相关报表的填写工作,确保数据的准确性。
3.4.6服从组长及场部领导的管理工作安排。
3.3夜班饲养员3.3.1负责本区猪群环境控制工作。
3.3.2负责本区防火、防盗等安全工作。
3.3.3重点负责分娩舍接产、仔猪护理工作。
3.3.4负责卫生清洁。
3.3.5做好值班记录。
4.1工作目标4.1.1断奶后母猪7天内复配率90%以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种猪场分娩舍猪只饲养作业指导书1、目的规范分娩舍猪只饲养管理,确保分娩舍工作目标的落实及仔猪的健康。
2、范围适用于所有种猪场分娩舍3、职责3.1.分娩舍组长3.1.1 指导、督促饲养员做好母猪、仔猪的饲养管理工作。
3.1.2 指导督促饲养员做好环境卫生控制、猪只疾病防治工作。
3.1.3 负责安排本组空栏猪舍的冲洗消毒工作。
3.1.4 负责本组母猪、仔猪的转群与调整工作。
3.1.5负责哺乳母猪、仔猪预防注射工作。
3.1.6负责跟踪、监控生产数据的记录工作和报表统计工作。
3.2.分娩舍饲养员3.2.1协助组长做好本组母猪、仔猪的转群与调整工作。
3.2.2协助组长做好哺乳母猪、仔猪的预防注射工作。
3.2.3负责哺乳母猪、仔猪的饲养管理工作。
3.2.4负责本岗位生产数据的记录工作。
3.3.夜班饲养员3.3.1每天工作时间为:白班的午休时间、夜间。
3.3.2重点负责分娩舍接产、仔猪护理工作。
3.3.3负责本线猪群防寒、保温、防暑、通风工作。
3.3.4负责本线猪群的夜间巡查工作,及时发现并处理异常情况。
3.3.5做好值班记录,与日班做好工作交接。
3.4.选育员3.4.1 负责种用仔猪的挑选和耳号编打。
3.4.2 负责仔猪初生个体称重、21日龄个体称重及断奶窝重称重,并作好相关记录。
3.4.3负责种猪档案的跟踪。
4、工作程序4.1工作目标4.1.1按要求完成母猪的分娩与仔猪的护理工作。
4.1.2哺乳期成活率:纯种猪94%、二元杂95%。
4.1.3仔猪3周龄平均体重要求不少于6.0公斤,4周龄断奶平均体重不少于7.5公斤.4.2.操作方法4.2.1.产前准备a)栏舍:断奶后未用完的饲料转至其他单元使用,清除杂物,药品、用具等移至舍外,先用清水冲洗,再用2%的烧碱水喷洒一次;2小时后彻底冲洗干净,干燥后用其它消毒液消毒。
进猪前一天打开所有门窗通风。
b)药品:5%碘酊、0.1%KMnO4消毒水、抗菌素、催产素、解热镇痛药等。
c)用具:保温灯、饲料车、扫帚、水盆、水桶等清洗消毒后放入舍内备用,准备好消毒过的干燥麻袋、毛巾、垫板、灯头线、小台秤及称猪筐、油性笔等。
d)母猪:临产前一周上产床,上产床前清洗消毒,驱体外寄生虫一次,至分娩舍按预产期先后依次排列,产前用0.1%KMnO4消毒水清洗母猪的外阴、乳房及腿臀部位。
4.2.2.判断分娩a)根据《种母猪档案卡》上的预产期,分娩前几天经常观察母猪的征兆。
b)母猪通常在产前24小时开始出现起卧不安、经常翻身改变躺卧姿势等表现。
c)阴门红肿,频频排尿。
d)乳房有光泽、两侧乳房外涨,用手挤压有乳汁排出,初乳出现后12~24小时内分娩;当最后一对乳头能挤出乳汁时,4-6小时内可能分娩。
e)有羊水破出,表明母猪产仔在即。
4.2.3接产4.2.3.1要求有专人看管,接产时有事要离开每次时间不得超过半小时。
4.2.3.2仔猪出生后,立即用抹布将其口鼻粘液清除、擦净,将猪体抹干,在离脐带根部3-4cm 处断脐,断端用5%碘酊消毒。
放入保温箱内,干燥后立即让仔猪吃上初乳,保持箱内温度30-35°C,防止贼风侵入。
4.2.3.3保温箱内温度可用调整保温灯的功率以及悬挂高度来实现,保证箱内温度达到要求。
4.2.3.4发现假死猪及时抢救,将其前后躯以肺部为轴向内侧并拢、放开反复数次,频率为20次/分钟,或抓紧仔猪后肢倒提,拍其背臀数次帮助其恢复呼吸。
4.2.3.5产后检查胎衣是否全部排出,如胎衣不下或胎衣不全可肌注催产素。
4.2.3.6帮助仔猪吃上初乳,固定乳头,初生重小的放在前排乳头,初生重大的放在后排乳头。
仔猪吃初乳前,每个乳头的最初几滴奶要挤掉。
4.2.4.难产4.2.4.1判断难产:有羊水排出、强烈努责后1小时仍无仔猪产出或产仔间隔超过1小时,即视为难产,需要人工助产。
4.2.4.2有难产史的母猪临产前1天肌注律胎素或氯前列烯醇。
4.2.4.3子宫收缩无力或产仔间隔过长,可采取下列措施助产:a)将母猪赶下产床运动5-10分钟;b)用手由前向后轻轻挤压腹部;c)注射缩宫素20IU,但要注意在子宫颈口开张时使用,若无效则人工助产。
d)注射催产素仍无效或由于胎儿过大、胎位不正、骨盆狭窄等原因造成难产应立即人工助产。
4.2.4.4人工助产:剪平指甲,用0.1%KMnO4消毒水消毒、用石蜡油润滑手、臂,然后随着子宫收缩节律慢慢伸入阴道内,手掌心向上,五指并拢;抓仔猪的两后腿或下颌部;母猪子宫扩张时,开始向外拉仔猪,努责收缩时停下,动作要轻。
拉出仔猪后应帮助仔猪呼吸。
产后阴道内注入抗生素,同时肌注抗生素一次,以防发生子宫炎、阴道炎。
4.2.4.5对难产的母猪,应在母猪卡上注明发生难产的时间、原因,以便下一产次的正确处理或作为淘汰鉴定的依据。
4.2.5.猪只饲养护理4.2.5.1.哺乳母猪选用333料,每天喂2~3次,不用发霉变质饲料,及时清理料槽内剩余饲料;产前3天开始减料,渐减至日常量的1/2~1/3,产后3天恢复正常,自由采食直至断奶前1天。
喂料时若母猪不愿站立吃料,应赶起。
产前产后日粮中加0.75~1.5%的轻泻剂(小苏打或芒硝)以预防产后便秘, 夏季日粮中添加1.2%的NaHCO3可提高采食量。
4.2.5.2.温度控制:哺乳期内注意环境安静、圈舍清洁、干燥,做到冬暖夏凉。
尽可能减少冲洗次数和冲洗用水量,降低室内湿度。
分娩舍适宜温度在18-25°C,每栋分娩单元应挂一个温度计,经常观察舍温变化,当舍温高于25°C时应开窗通风降温;高于27°C时,视情况开风扇;30°C以上可考虑对母猪进行滴水等措施降温;当舍温低于18°C时需通过关门或烧煤炉等来保温。
冬季保温的同时须注意通风换气。
仔猪所需温度一般较高,从出生到7天龄适宜温度为28-30°C,8-28天龄适宜温度为25-28°C,仔猪保温一般采取调节保温灯的功率和悬挂高度等措施。
以仔猪群居平侧卧但不扎堆为宜。
4.2.5.3新生仔猪要在24小时内称重、剪牙、断尾。
剪牙钳5%碘酊消毒后齐牙根处剪掉上下两侧犬齿,断口要平整,断尾时,尾根部留下2cm处剪断、5%碘酊消毒。
弱仔以后补断尾。
4.2.5.4仔猪初生后2天内注射“富来血”铁剂2ml,预防贫血;如果该场下痢严重,可口服抗生素如庆大霉素2ml预防。
注射亚硒酸钠VE0.5ml,以预防白肌病,同时也能提高仔猪对疾病的抵抗力;如果猪场呼吸道病严重时,鼻腔喷雾卡那霉素加以预防。
无乳母猪采用催乳中药拌料或口服。
4.2.5.5仔猪吃过初乳后根据情况适当寄养调整(如母猪产仔过多,泌乳差),尽量使仔猪数与母猪的有效乳头数相等,防止未使用的乳头萎缩,从而影响下一胎的泌乳性能。
寄养时,仔猪间日龄相差不超过3天,把大的仔猪寄出去,寄出时用寄母的奶汁擦抹待寄仔猪的全身。
4.2.5.6三~五日龄小公猪去势,去势时要彻底,切口不宜太大,术后用5%碘酊消毒。
4.2.5.7产房要保持干燥,哺乳期间产床不能冲洗。
4.2.5.8 每天检查饮水器,仔细观察猪群,发现病猪,及时治疗;对腹泻的仔猪,发现一头,治疗一窝,并追踪治疗;预防仔猪下痢,按照《猪病防制措施》执行。
4.2.5.9补料:仔猪出生后5~7日龄开始诱补料,保持料槽清洁,饲料新鲜。
少喂多餐,晚间要补添一次料。
每天补料次数为4~5次。
4.2.5.10定期消毒;及时处理每天的垃圾、胎衣、死胎、木乃伊、病死仔猪;及时治疗病猪;保证各单元门口消毒盆、池的消毒药有效浓度;4.2.5.11仔猪25-28日龄断奶。
断奶前后3天视情况喂人工盐+ 维生素C或断奶安以防应激。
4.2.5.12根据哺乳成绩、体况和年龄对每批断奶母猪进行淘汰鉴定,淘汰母猪执行《种猪淘汰标准》。
4.2.5.13.断奶后一周喂311料,第二周311料与312料混用,逐渐过渡到312料。
断奶头两天注意限料,以防消化不良引起下痢。
4.2.5.14.在哺乳期因失重过多而瘦弱的母猪要适当提前断奶。
4.4.常见病处理见附文4.5.日工作安排7:30~8:30 母猪、仔猪喂饲8:30~9:30 治疗、剪牙、断尾、补铁等工作9:30~11:30 清理卫生、其他工作14:30~16:00 清理卫生、其他工作16:00~17:00 治疗、报表17:00~17:30 母猪、仔猪喂饲工作时间随季节变化,工作日程作相应的前移或后移。
4.6.每周工作日程表日期分娩保育舍星期一大清洁大消毒;断奶母猪淘汰鉴定星期二更换消毒池盆药液;断奶母猪转出;空栏冲洗消毒星期三驱虫、免疫注射星期四大清洁、大消毒;仔猪去势、僵猪集中饲养星期五更换消毒池盆药液接收临产母猪做好分娩准备星期六仔猪强弱分群出生仔猪剪牙、断尾、补铁等星期日清点仔猪数设备检查维修;周报表5、相关文件无6、质量记录6.1《种母猪档案卡》6.2《分娩保育舍周报表》6.3《断奶情况周报表》6.4《产仔情况周报表》6.5《断奶仔猪转运单》6.6《夜零班人员值班记录表》6.7《21日龄仔猪称重周报表》附文:常见病处理措施1.便秘本病可发生于各种猪,集约化猪场妊娠后期和产后不久伴有肠驰缓的母猪多发,部位通常在结肠。
病因:主要由于青绿饲料缺乏;运动不足;变换饲料;某些传染病或热性病;慢性胃肠病也常继发本病;极少数因饮水器问题造成。
症状:病猪食欲下降,饮水增加,呼吸加快,腹围增大,起卧不安,粪便少、干、硬,似球状,有时附有粘液;随后经常作排粪姿势,并无粪便排出。
时间一长则直肠粘液水肿,肛门突出。
严重病例,直肠内充满大量粪球压迫膀胱颈停止排尿。
如无并发症,一般体温变化不大。
防治:◆产前产后饲喂小苏打或芒硝一周,3~10克/头/天;◆对病猪应停饲或仅给少量青绿多汁饲料,给予大量饮水。
及早灌服芒硝25~50克或石蜡油50~100ML,或大黄苏打散5~10克,并用大量温肥皂水深部灌肠,配合腹部按摩,一般均能奏效。
2..母猪产后不食本症状常见于急性子宫炎、产褥热、便秘等,共同点是产后不食或食欲下降。
便秘见前述。
急性子宫内膜炎多发生于产后(或流产后),病猪产后不食或食欲下降,体温升高,时常努责,有时从阴道内排出呈臭味的红褐色粘液或脓性分泌物。
产褥热比较多见,主要表现为产后高热,饮水增加,皮肤发红,呼吸加快,卧躺少起,喂料不食。
治疗:◆体温升高猪肌注安乃近(或氨基比林)+青霉素(或阿莫西林,宜单用);VB1+地塞米松+链霉素。
严重者先用少量水淋高热猪头部、身体,适应后可加大水量(天冷时不用),迅速肌注安乃近、维生素C,同时静脉注射5%葡萄糖+地塞米松+青霉素钠+链霉素,或5%葡萄糖+磺胺嘧啶钠或磺胺―5―甲氧,体温降下后停用安乃近等解热药。
◆急性子宫内膜炎母猪可肌注地塞米松+青、链霉素,或地塞米松+阿莫西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