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养生保健知识讲座

合集下载

中医健康知识讲座

中医健康知识讲座

中医健康知识讲座中医,作为我国传统医学的瑰宝,历经数千年的传承与发展,积累了丰富的健康智慧。

今天,就让我们一同走进中医的世界,了解一些实用的中医健康知识。

中医认为,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各个脏腑、经络、气血之间相互关联、相互影响。

这种整体观念贯穿于中医的诊断、治疗和预防保健之中。

首先,我们来谈谈中医的养生理念。

中医强调“顺应自然”,即根据四季的变化来调整生活方式和饮食起居。

比如,春季是万物生发的季节,适合早起,多进行户外活动,舒展身体;夏季炎热,要注意防暑降温,保持心情舒畅,避免过度贪凉;秋季气候干燥,要多喝水,多吃滋阴润肺的食物;冬季寒冷,要注意保暖,适当进补,养精蓄锐。

在饮食方面,中医也有独特的见解。

中医讲究饮食的均衡和性味的搭配。

食物有五味,即酸、苦、甘、辛、咸,不同的性味对人体有不同的作用。

酸味能收敛固涩,如乌梅;苦味能清热泻火,如苦瓜;甘味能补虚缓急,如山药;辛味能发散行气,如生姜;咸味能软坚散结,如海带。

此外,中医还强调饮食要有节制,避免暴饮暴食,过食肥甘厚味。

睡眠对于健康同样至关重要。

中医认为,良好的睡眠是调养气血、恢复精力的重要方式。

晚上 11 点到凌晨 3 点是肝胆经当令的时间,此时进入深度睡眠有助于肝胆的排毒和修复。

因此,养成早睡早起的习惯对于身体健康十分有益。

接下来,我们说一说中医的经络养生。

经络是人体气血运行的通道,通过按摩、拍打、针灸等方式刺激经络上的穴位,可以调节气血、疏通经络、预防疾病。

比如,经常按摩足三里穴可以健脾和胃、增强免疫力;按摩涌泉穴可以补肾滋阴、强身健体。

中医的情志养生也不容忽视。

中医认为,情志过激会损伤脏腑,导致疾病。

喜伤心、怒伤肝、思伤脾、忧伤肺、恐伤肾。

因此,要保持平和的心态,避免大喜大悲、过度思虑和恐惧。

再来讲讲中医的诊断方法。

中医诊断主要通过望、闻、问、切四诊来收集病情资料。

望诊是观察患者的面色、舌苔、神态等;闻诊包括听声音和嗅气味;问诊是询问患者的症状、病史等;切诊则是通过触摸脉搏来判断病情。

中医药健康知识讲座内容

中医药健康知识讲座内容

中医药健康知识讲座内容第一篇:中医药健康知识讲座中医药是中国传统的独特的医学体系,它具有几千年的历史,深深地扎根于中华文化中。

中医药对于中国人的健康保健有着非常重要和独特的作用,在这里,我将带着大家了解中医药的几个方面。

一、中医药的基本理论“阴阳”、“气血”、“五行”、“脏腑”、“经络”等概念是中医理论的核心,这些概念是中医药的理论体系中最基本的部分。

中医药认为,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各个系统相互联系、相互作用。

因此,在膳食、精神、锻炼等方面的养生中,需要严格按照中医的理论来做。

二、中药材的介绍中药材指的是用于临床治疗和健康保健的药物材料。

中药材有茯苓、人参、黄芪、当归、川芎等。

中药材有多种类型和功效,为人们的健康保健提供了非常重要的支持,例如可以积极调节人体的免疫功能,改善人体形态等。

三、中药治疗方法中药治疗方法是根据中医药的理论,通过调整人体的“气”、“血”、“阴阳”等要素,以达到治疗疾病和健康保健的目的。

中药治疗方法有很多种,例如草药调剂、针灸、拔罐、推拿等。

中药的治疗方法能够减轻人体的不适和疾病,并提高身体的免疫力和抗病能力。

四、中医饮食中医饮食是养生和保健的重要方面,它强调在饮食方面合理搭配,从而达到调节身体、延缓衰老的目的。

中医饮食强调在食品的性质、吃食物的时间、食量的大小等方面来保持身体健康。

例如,糯米可以补肾,多吃芹菜可以解毒、降血压,多吃草莓可以滋润气血等。

五、中医的按摩推拿中医的按摩推拿可以促进人体的血液循环、刺激神经、舒展筋脉等,从而调节身体的机能。

常用的中医按摩推拿手法有拿捏、揉捏、推拿、按摩、拍打等。

通过中医按摩推拿,可以调整植物神经系统的功能,使植物神经系统的稳定性增强,从而增强身体健康。

中医药在中国的历史可追溯到几千年前,它是以整体观念和系统思想作为自己的基本理论,将人体看做一个有机整体来看待。

中医药是不断发展和进步的,它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和作用,应得到更多人的关注和认可。

中医养生知识讲座

中医养生知识讲座

中医养生知识讲座中医养生,是一门深奥的学问,它承载着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智慧与传承。

在这个快节奏的时代,我们更需要关注自己的身体健康,通过中医养生,让我们的生活更加和谐、美好。

今天,就让我们一同走进中医养生的世界,感受它的神奇魅力。

自古以来,中医养生就强调“治未病”的理念,即未病先防,既病防变。

中医认为,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各个器官相互关联,相互影响。

因此,养生应从整体出发,注重调养身心,以达到阴阳平衡、气血调和的目的。

首先,中医养生注重饮食调养。

中医认为,食物有寒、热、温、凉四种性质,根据个人体质和季节变化,选择合适的食物,可以帮助身体达到阴阳平衡。

比如,夏季炎热,宜食寒凉解暑的食物,如西瓜、黄瓜等;冬季寒冷,则宜食温补的食物,如羊肉、狗肉等。

同时,还要注意饮食的规律,避免暴饮暴食,以免损伤脾胃。

其次,中医养生强调情志调养。

中医认为,情绪与身体健康密切相关。

过喜、过怒、过忧、过思等情绪,都会影响人体的气血运行。

因此,我们要学会调节自己的情绪,保持心态平和。

可以尝试练习冥想、瑜伽等放松心情的方法,让心灵得到休息。

再次,中医养生注重起居调养。

中医认为,人体的作息规律与天地运行息息相关。

我们要顺应自然规律,合理安排作息时间。

晚上11点到凌晨3点是胆经和肝经当令,此时应保证充足的睡眠,让肝胆得到充分的休息;早晨5点到7点是肺经当令,此时起床锻炼,有利于肺气宣发。

此外,中医养生还强调运动调养。

中医认为,运动可以促进气血流通,增强体质。

可以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方式,如太极拳、八段锦等,每天坚持锻炼,让身体保持活力。

在中医养生过程中,我们还应注意以下几点:1. 顺应自然,遵循四时变化,调整生活节奏。

2. 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如早睡早起、不熬夜、不饮酒等。

3. 注重养生保健,预防疾病的发生。

4. 增强体质,提高免疫力,抵御疾病侵袭。

总之,中医养生是一门博大精深的学问,它关注人的身心健康,强调阴阳平衡、气血调和。

通过饮食、情志、起居、运动等方面的调养,我们可以拥有一个健康的身体,享受美好的生活。

中医食疗与养生保健的知识讲座

中医食疗与养生保健的知识讲座

中医食疗与养生保健的知识讲座第一篇嗨,亲爱的朋友们!今天咱们来聊聊中医食疗与养生保健那些事儿。

咱先说说这吃的东西和咱们身体的关系。

您知道吗?食物可不光是为了填饱肚子,那里面的学问大着呢!就像咱们常吃的红枣,甜甜的,好吃吧?它可是能补血益气的好东西。

还有那山药,健脾养胃,对咱们的肠胃可友好啦。

再来说说这不同季节的食疗。

春天的时候,阳气生发,得吃点清淡的,像豆芽、春笋,帮助身体舒展。

夏天炎热,来碗绿豆汤,清热解暑,那叫一个舒坦。

秋天干燥,雪梨、百合就是咱的好伙伴,润肺又止咳。

冬天寒冷,吃点羊肉、牛肉,暖暖身子,增加抵抗力。

还有啊,咱得根据自己的体质来选择食物。

如果您容易上火,那辛辣的就得少吃;要是体质虚寒,生冷的食物可别碰。

朋友们,让咱们一起用美食来呵护自己的身体,健健康康地过好每一天!第二篇亲爱的小伙伴们,今天咱们聚在一起,讲讲中医食疗与养生保健,可有意思啦!您想想,咱们每天都得吃东西,要是能吃对了,那就是在给自己的健康加分呢!比如说,枸杞这小玩意儿,泡水喝,对眼睛好,还能补肾。

核桃呢,补脑益智,没事吃两颗,脑子更灵光。

咱吃饭也得讲究个规律。

早上要吃好,像鸡蛋、牛奶,给一天满满的能量。

中午要吃饱,荤素搭配,营养均衡。

晚上少吃点,别给肠胃太大负担。

可别晚上吃一堆油腻的,小心睡不好觉哟!还有,不同的年龄也有不同的食疗重点。

小孩子长身体,得多吃富含蛋白质和钙的食物。

老年人呢,要注意软化血管,多吃点黑木耳、山楂啥的。

小伙伴们,让咱们从现在开始,把中医食疗融入生活,让自己变得更健康,更有活力!一起加油吧!。

中医养生知识讲座活动内容

中医养生知识讲座活动内容

中医养生知识讲座活动内容
1. 咱来聊聊中医养生里的饮食方面,你知道为啥有时候要多吃些黑色食物吗,就像黑芝麻呀!嘿,就像给身体这台机器加了优质的润滑油一样,能让咱的身体运行得更顺畅呢!想想那些头发乌黑亮丽的人,不就是从饮食上打下的好基础嘛!
2. 说到睡眠,这可是中医养生的重要一环呐!你有没有过那种睡饱了精神超好的感觉?那就是睡眠这个大功臣的功劳呀!就如同给身体充满了电,活力满满一整天!就像手机没电了要充电一样,我们也得好好睡觉给身体“充电”呀!
3. 运动的好处多得很咧!你瞧,公园里那些坚持锻炼的大爷大妈,身体多棒呀!咱也得行动起来,这就像给身体的各个零件做保养,让它们更灵活更强健呢!别老是坐着躺着啦,赶紧动起来吧!
4. 情绪对养生也很关键哟!别总是愁眉苦脸的,开心也是一天,不开心也是一天,为啥不笑着过呢!开心就像给身体注入了温暖的阳光,让咱从里到外都舒畅!想想那些每天笑呵呵的人,是不是看起来都更年轻有活力呀!
5. 中医的穴位按摩可神奇啦!按一按一些穴位,就像给身体的某个开关按下去了一样,立马能让你舒服很多。

比如肩颈酸的时候按按风池穴,哎呀,那感觉,就像给肩膀卸下了重担呐!大家真应该试试!
6. 四季养生也很有讲究呢!夏天热就得注意防暑,冬天冷就得保暖,这多明显呀!这就像不同季节穿不同的衣服一样,合适才好呀!咱可得顺应季节的变化来养生,可别乱来哟!
7. 还有就是养生可别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呀!这得是长期坚持的事儿呢。

就像跑马拉松一样,中途可不能放弃!只有坚持下去,才能真正看到养生带来的好处呀,大家可别半途而废呀!
我觉得中医养生知识真的非常重要,咱们都应该认真学习并运用到生活中,这样才能让身体更健康,生活更美好呀!。

中医养生保健知识讲座

中医养生保健知识讲座

中医养生保健知识讲座在现代社会,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健康意识的增强,中医养生保健越来越受到大家的关注和重视。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些实用的中医养生保健知识。

中医养生保健的理念源远流长,它强调的是“治未病”,也就是在疾病尚未发生之前,通过调整生活方式、饮食起居、情志调节等方面来预防疾病,保持身体的健康状态。

首先,我们来谈谈饮食养生。

中医认为,食物有五味,即酸、苦、甘、辛、咸,不同的味道对应着不同的脏腑和功效。

酸味入肝,能收敛固涩;苦味入心,能清热泻火;甘味入脾,能补益和中;辛味入肺,能发散行气;咸味入肾,能软坚散结。

因此,在饮食中要注意五味的均衡搭配,不可偏食。

此外,饮食还应顺应季节的变化。

春季阳气生发,宜多吃一些具有生发作用的食物,如豆芽、春笋等;夏季炎热,宜多吃清热解暑的食物,如西瓜、绿豆等;秋季干燥,宜多吃滋阴润燥的食物,如梨、百合等;冬季寒冷,宜多吃温热补益的食物,如羊肉、核桃等。

除了饮食,起居作息对于养生也非常重要。

中医讲究“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要顺应自然的规律来安排作息时间。

保证充足的睡眠是维持身体健康的关键。

成年人每天应保证 7 8 小时的睡眠时间。

而且,睡眠的质量也很重要,睡前应避免过度兴奋,保持心情平静,创造一个安静、舒适的睡眠环境。

在运动养生方面,中医提倡适度运动。

比如太极拳、八段锦、五禽戏等传统功法,这些运动不仅能够锻炼身体,还能调节呼吸和心态,达到身心合一的效果。

运动的时间和强度应根据个人的体质和年龄来选择,避免过度劳累。

情志调节也是中医养生的重要内容。

中医认为,情志过激会损伤脏腑,如怒伤肝、喜伤心、思伤脾、忧伤肺、恐伤肾。

因此,要保持平和的心态,避免大喜大悲、大怒大忧。

遇到压力和烦恼时,可以通过听音乐、读书、旅游等方式来放松心情,舒缓情绪。

接下来,我们再说说中医的经络养生。

经络是人体气血运行的通道,通过按摩、针灸、拔罐等方法刺激经络上的穴位,可以调节气血、疏通经络,达到养生保健的目的。

中医保健养生知识讲座简报

中医保健养生知识讲座简报

中医保健养生知识讲座简报
尊敬的各位听众,大家好!欢迎大家来参加今天的中医保健养生知识讲座。

首先,我想强调的是什么是中医养生。

中医养生强调的是“养”,而不是“治”,即通过调养身体的内外环境,达到强身健体、防
病延年的目的。

中医强调整体观念,认为人体是一个有机整体,鼓励人们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注重饮食调理、运动锻炼、情志调养等方面的养生方法。

其次,让我们来了解一些常见的中医养生方法。

首先是饮食调理。

中医饮食调理强调五谷为主,荤素搭配,适量进食,避免过食寒凉或辛辣食物,保持消化系统的平衡。

其次是运动锻炼,包括适量的有氧运动,如散步、太极拳等,以及适当的力量训练,可以增强体质,提高免疫力。

此外,情志调养也是中医养生的重要方面,保持愉快的情绪状态,避免过度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对身体的负面影响。

最后,让我们来了解一些中医保健的常见误区。

首先是盲目相信中药。

中药确实有一定的保健作用,但并非适用于所有人群,应根据个体情况和具体症状选择使用。

其次是误以为中医养生就是返璞归真,完全拒绝西医。

中医与西医并非对立关系,二者可以相辅相成,根据病情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

另外,一些“神奇疗法”也需要谨慎对待,不要盲目相信。

通过今天的讲座,我们希望大家能够更加了解中医保健养生的基本概念和方法,以及一些常见的误区。

希望大家能够根据自
身情况,有针对性地选择适合自己的健康方法,保持良好的身心健康。

谢谢大家!。

中医养生保健 知识讲座 总结

中医养生保健 知识讲座 总结

中医养生保健知识讲座总结
一、引言
本次中医养生保健知识讲座旨在提高大家对中医养生保健的认识和了解,让大家了解如何在日常生活中运用中医养生理念,保持身体健康。

二、讲座内容
中医养生理念
讲座首先介绍了中医养生的基本理念,包括阴阳平衡、五行调和、顺应自然等。

这些理念强调了人体与自然环境的和谐统一,以及保持身体内外环境的平衡。

中医养生方法
讲座详细介绍了多种中医养生方法,如针灸、推拿、拔罐、艾灸等。

这些方法通过刺激身体的特定穴位,调节身体的气血运行,达到养生保健的目的。

常见疾病的中医养生调理
讲座还针对一些常见疾病,如感冒、咳嗽、失眠等,介绍了相应的中医养生调理方法。

这些方法通过调整饮食、作息、运动等方面,帮助身体恢复健康。

三、讲座效果
参与者收获
通过本次讲座,参与者对中医养生保健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掌握了多种养生方法。

同时,也认识到了一些常见疾病的中医调理方法,
为自己的健康提供了更多保障。

反馈与建议
在讲座结束后,我们进行了问卷调查,收集了参与者对讲座的反馈和建议。

大多数参与者表示,本次讲座内容丰富、实用性强,对他们的健康生活有很好的指导作用。

同时,也有一些建议,如增加更多实际操作环节、增加与听众的互动等。

四、总结与展望
本次中医养生保健知识讲座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不仅提高了大家对中医养生保健的认识和了解,还为大家提供了实用的养生方法和技巧。

未来,我们将继续举办类似的讲座,为大家提供更多实用的健康知识。

同时,我们也将根据听众的反馈和建议,不断改进和完善讲座内容,为大家提供更好的服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医养生保健知识讲座中医为什么能治病?中医是一门祖国传统医学。

古罗马、古印度、古埃及都有过灿烂的文化,但五千年来,到现在为止,唯一没有断层的文化是中华文化。

一个民族的衰落不外乎两大因素;一是战争,二是瘟疫。

中国的战争也没有少打,从黄帝战蚩尤开始打了无数次,瘟疫也经历过无数次,是谁保护了中华民族的健康?在1840年西方文化进入中国以前,这个保护了中华民族健康的任务就是由中医学来完成的。

古人说:‘神农尝百草,一日遇七十毒’形像地说明了我们的祖先在和疾病做斗争的过程中付出了多少代价。

这是世界上任何一个民族都不可比拟的。

阴阳平平衡少得病由于1840年以后西方医学的进入使得中医学的很多理念都淡薄了。

比如我们现在得了病,大家都到医院里去。

到医院去不管是急性病或者是危重病,首先想到的是去医院请西医抢救或治疗,认为这种治疗可以迅速见效。

到了西医医院如果你是个外感病,那么它的一切检查都是仅仅围绕着要找到致病因子是细菌?还是病毒?用现在最时髦的话就是,得找到是什么东西在作怪,然后用一种药物或者手段把它控制了疾病也就好了。

这样做是西方医学在它的发展过程中采取的主要手段。

在我们身体从上到下,从里到外各个部位里恐怕是什么病菌都有的,因为你呼吸的是自然的空气和喝的自然的水,吃的是自然的食物。

大自然给了你生存的权利,当然也给细菌病毒同样的权力。

存在就是合理的,那为什么平时人们又不得病呢?因为在正常的情况下,你可以和这些细菌或病毒和平共处。

你什么时候得了病,不仅仅是细菌病毒在作怪,很重要的另一个问题是你自身的身体状态是不是给给致病因子一个生存发展的条件。

这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按中医的理论:“正气内存,邪不可干,邪之所腠,其气必虚”就是说在正常驻状态下,你如果处于阴平阳秘的状态,就是阴阳处于一个很平衡的状态,即使你遇见了一个异常的气候变化,你也不会得病。

如果你外受风、寒、暑、湿、燥、火,内受喜、怒、忧、思、悲、恐、惊,让你的自身正常状态被打破,你赋予了致病因子生存发展的条件了,它就会从10个变成100个或变成1000个来危害你,你自身又没有办法去抵抗它,你就生病了。

按西医的办法,你想要杀死它吗?你就要不停的使用各种抗生素,而它们又不想死,就变着法儿来对抗你,它就千方百计地变异,用适应来对抗人们的抗菌素。

它的变异速度远远快于人们研制新的抗菌药,大家都知道,自从人们研制出了抗生素以后,已经有7000多种抗菌素了,可现在临床上仍旧有效的也就那么几十种,百来种,大量的抗菌素都因细菌的变异而无效被淘汰了。

就是现在仍旧有效的那么几种,也面临着耐药性的极大挑战。

以药的偏性去纠正人体的偏性那么,中医对这个问题是如何看待的呢?我觉得中医理念与西医有着本质的不同。

中医在治疗这些疾病的时候,常用的方子包括张仲景《伤寒论》的方子,《金匮要略》的方子,学中医的都知道,是两千多年前的方子,到现在为什么仍旧有效?因为中医治的是人,不是病。

中医在治疗过程中,非曲直是用中药的偏性来纠正人体的偏性。

不要相信现在广告中天天讲中医抗病毒,真懂中医的人认为那是个非常幼稚可笑的想法,如果哪一味中药真正能杀死这个病毒的话,那西方医学早就进行研究了,用不着把那个汤煮那么多让人去喝。

中医其实是用药食的偏性去纠正人体的偏性,用以改变这种致病因子在你这儿的赖以生存的条件,这是中医对治病的理解,正因为如此,所以我们两千多年来用的麻杏石甘汤治疗肺炎现在依然有效。

我和很多西医的同志也探讨过“到底是中医科学还是西医科学”的问题。

我说,它们是不同层次上的科学,西医说:‘你那麻杏石甘熬完了,什么细菌病毒都杀不死。

’我说:“中医的奥妙就在这儿了,它在杯子里是什么都杀不死,可喝到人肚子里就可以治好这个病。

为什么?因为它用的是药的偏性来纠正人体的偏性,改善了人体的内环境,让你那被破坏了的机体环境得到修复,让致病因子赖以生存的环境在这儿不复存在,你的病,自然也就会好了。

用这样的观点看待中医,才能看到中医的科学性”中药改善内环境我在北京时曾治过一个外国人,她是挪威的一位女士,34岁。

她问我;“中医能不能治卵巢囊肿?我左侧有一个卵巢囊肿,我希望用中医治疗”我说;‘从理论上讲,它能长出来就能够消下去,为什么?我说一块木头它在合适的条件下可以长出蘑菇来,但若是一块钢板,无论有什么样合适的条件,它都不可能长出蘑菇来的。

”她说:“西医认为没有办法解决,只能手术治疗,”我说;“那自己选择吧!”于是她回到挪威,在瑞典做的手术。

半年后,她又回来了,找到我说:“不行,我这边切掉了,那边又长了,我才34岁,我还想要孩子,我不想把另一个也切掉,希望用中医试一试。

”前后吃了三个月我开的中药,她在德国做完检查后回来告诉我说这边卵巢里的囊肿没有了。

她说,中药太神奇了,中医没动刀子,囊肿怎么就会消失了呢!我就跟她说,如果是一块木头上长了蘑菇,你用刀子把它切除了是不是办法呢?当然是!可如果仅仅只是把蘑菇摘掉了,只要仍旧是那块木头,还是那个环境,我想它依然会接着长蘑菇的。

一直会长到木头不再是木头时为止。

但如果你把那块木头放到伊拉克的沙漠里,它还会长蘑菇吗?中医治这病,用的就是这个道理。

中医没有通过手术把蘑菇摘掉,但是,我让你吃了三个月的中药,它改变了你机体内的那种适合囊肿生长的环境,所以它就由大变小,最后消失了。

”这件事说明,中医是用药性的偏性来纠正人体的偏性,使之达到治病的目的为什么会发生SARS-在讲中医文化和中医养生之前,我以上讲的这些就是让大家了解一下,中医是怎样治病的。

中医为什么能治病?2003年北京发生SARS时为什么北京那么恐慌?道理很简单,因为病毒的性质没有确定,在现代医学没有确定它的性质以前,找不到杀死它的武器,常规武器无效,而又没有新的办法,轻者伤、重者死,不知道谁能得,不知道会在什么地方爆发,尤其恐怖的是,大量的医务人员都倒在第一线上,那老百姓能不害怕吗?中药能抗病毒吗?可能上海的同志不清楚北京如何经历了谈SARS色变的时代,那一个月里,家家喝中药,户户熬药汤,从老到小全民服药。

双花、莲翘都卖到比人参还贵,而且是单位大量的发。

为什么要那么多的人吃中药呢?说是中药可以抗病毒!西医解决不了的时候,就想起了我们中医药了。

所以中药就没完没了地熬,当时我在北京接到了不少电话,为什么?那是因为那时候只要发烧都不敢上医院,只要上了医院就要被圈起来,谁都怕被圈起来,所以打电话向我求诊的病人特别的多。

很多患者问我:“为什么吃过中药后会拉稀?”我说:“不要听那种说中药能杀死病毒的话,你把那么多的树皮、草根放一起煮,你都不知道它们是干嘛的,那些药里有大量的黄连、大黄、金荞麦之类的清热解毒药,恨不得把中药里所有清热解毒药都用上,那吃完了能不拉稀吗?”当这个病来的时候,西医说,由于免疫功能差,于是西医就开始用胸腺肽、胎盘球蛋白,而我们中医呢,也跟着走。

我看到一个方子,黄芪用了240克,说是预防。

黄芪是入肺经的,你的肺气旺盛了就不会得SARS。

结果是,很多人吃了以后嘴上起泡了,鼻子流血了。

这些问题说明我们中医也有糊涂的,因为闹SARS时如果是年老体弱的容易得,那这么想也情有可原,可实际上,得SARS的大部分是青壮年,小孩子和老人发病率反而低。

这就说明了这个病不是体虚才会得,相反,它是一种实症,你再没完没了地补,那么它得发病率就更高了。

SARS当然不是外星人向地球发起的细菌战,但我个人认为,在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史上,SARS的致病因子,都和人类存在的时间差不多。

在人类认识细菌和病毒以来的一百多年里,没有大面积爆发过,所以大家觉得SARS是一种新病,其实,我们看看古代我们的祖先是怎样对抗瘟疫的。

不知道他是谁,有可能会把它治好,这是为什么?在这里,我借用佛家的一句话“因缘相和则为果”引起致病的因子是客观存在的。

得了病的结果也是事实存在的,中间一定有一个条件,如果这个条件不具备的话,就不会变果。

2003年的SARS逼得我作为一个中医医师也得研究研究中医对SARS应该怎么办?为了研究这个问题,我重新读了《黄帝内经》,我认为这种流行性疾病不是个体的疾病,那一定由自然界给了它一个生存的环境和条件,这个环境与条件是这个致病因子发展流行的重要原因。

那么看看2003年3到5月的北京是个什么样的条件?北京是一个多风的城市,每年春天都要刮大风,但是很奇怪,2003年的北京几乎没有刮过风,一次沙尘暴都没有。

按照中医学的运气学理论,SARS的那段时间北京的气象条件是寒、湿、热这三者共存,这种寒湿热三者共存的条件是很少有的,而北京当时的特殊气候条件利些时候广东2002年12月到21003年2月的气候发病条件一模一样。

因为它们两个是在不同的时间中出现了同样的一种气象条件,所以广东发完病,北京接着发病。

我们还知道这样一个事实,北京的气候,只要流感来了,出租车司机的感染率是很高的,因为他们的防护条件最差,什么样的人群都要接触。

可2003年SARS的时候,北京的出租车司机的感染率是零。

这又是为什么?2003年3月到5月北京的气温不低,这时个的出租车司机不会开空调,窗子24小时开着。

大家都知道,风是最好的去湿剂,由于风改变了局部环境,流感的时候,那种致病因子,是愿意在风热或风寒的环境中流动的,而SARS不是!它需要湿,湿是浊重的,而风来了以后这湿就去掉了。

去掉了这么一个重要因子,我们的出租车司机,2003年就躲过了一劫。

回头看看我们的医院呢?天天怕不干净,你什么时候进去护士都在拖地板,那个地板全是湿的,寒湿热三个条件都存在,那好,有了这个条件的存在,无论你如何防范,病毒还是大量地繁殖起来。

SARS流行时,我没戴口罩,不是我不怕死,是因为寒湿热是安生存的三个重要条件,如果戴了口罩,反而构成了一个湿的小环境。

我没有停诊,每天早上出去两粒银翘解毒散化成水加藿香正气软胶囊服下,我就走了。

我的女儿上学也是如此。

如果我的体内也是寒湿共存的,那我就是易感者。

反之,如果能寒则散之、湿者清之、热者退之。

我这儿没有一个内环境,我就不是易感者。

为什么要选银翘解毒散加藿香正气软胶囊呢?学中医的同志都知道,银翘散是中医治瘟病的重要方剂,它里面的双花,连翘、淡竹叶清热;荆芥、薄荷再加上藿香正气中的藿香、苍术、半夏化湿。

寒湿热是病毒在外面生存的条件,我控制不了,但我可以让自己内环境里不要有寒湿热。

我还在思考一个问题,中医之所以选用这两种药,因为SARS主要病变部位在肺胃两经,中医说:“治上焦如雨,非轻莫举。

”不要用什么大黄,、黄连这类苦寒泻下之药,你只用清轻之剂就能解决这个问题。

当时经常有人问我,SARS什么时候才能过去?这天天不能出门,出门就得戴个口罩的日子是太难过了。

根据中医五运六气的学说理论,根据寒湿热共存现象,我认为它不可能长期下去。

我当时告诉他们,过了5月23以后可能就会好了,为什么?不是我能掐会算,是《黄帝内经》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