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氯异氰尿酸的5个缺点
51078三氯异氰尿酸

三氯异氰尿酸(CLNCO)3232.5
别名:三氯(均)三嗪三酮,三氯异三聚氰酸
危规分类及编号:氧化剂。
GB 5.1类51078。
用途:强氧化剂和强氯化剂。
物化性质:白色结晶。
具有强烈氯气味。
熔点225—230℃。
遇水能生成三氯化氮。
危险特性:不燃。
但三氯异氰尿酸为强氧化剂与强氯化剂,遇有机物、易氯化物或易氧化物能着火。
遇氨、铵盐、尿素等含氮化合物能生成易爆的三
氯化氮。
遇水也能生成三氯化氮,如只有少量水,生成的三氯化氮也能
发生爆炸。
固体能刺激眼睛、皮肤和呼吸系统。
受热或遇水能产生含氧
或其他毒气的浓厚烟雾。
大鼠经口LD50:700~800mg/kg。
应急措施、消防方法:用水喷淋保持火场中容器中冷却,并用水冲洗泄漏的物品。
急救:应使吸人烟雾或粉尘的患者脱离污染区,安置休息并保暖;眼睛
受刺激用大量水冲洗,皮肤接触先用水冲洗,再用肥皂彻底洗涤;误服
立即漱口,急送医院救治。
储运须知、包装标志:氧化剂。
包装方法:(Ⅱ)类,玻璃瓶外木箱内衬垫料。
储运条件:储存于阴凉、干燥、通风的仓间内,远离火种、热源,避免受
潮;防止容器爆破,与易燃液体、可燃物、易氧化物隔离储运,夏季高
温时务须注意不要长期放在不通风的地方。
泄漏处理:首先切断火源,
戴好防毒面具和手套;用水冲洗,经稀释的污水放人废水系统。
三氯异氰尿酸-MSDS

三氯异氰尿酸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第一部分:化学品名称化学品中文名称:三氯异氰尿酸化学品英文名称:trichloroisocyanuric acid 中文名称2:三氯(均)三嗪三酮英文名称2:symclosene 技术说明书编码:2728CAS No.:87-90-1分子式:C3CI3N3O3分子量:232.41第二部分:成分/ 组成信息有害物成分含量CAS No. 三氯异氰尿酸87-90-1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危险性类别:侵入途径:健康危害:本品粉末能强烈刺激眼睛、皮肤和呼吸系统。
受热或遇水能产生含氯或其他毒气浓厚烟雾。
环境危害:对环境有危害,对水体可造成污染。
燃爆危险:本品助燃,具强刺激性。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皮肤接触: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
就医。
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至少15 分钟。
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
保持呼吸道通畅。
如呼吸困难,给输氧。
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
就医。
食入:用水漱口,给饮牛奶或蛋清。
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危险特性:强氧化剂。
与易燃物、有机物接触易着火燃烧。
遇氨、铵盐、尿素等含氮化合物及水生成易爆炸的三氯化氮。
受高热分解产生有毒的腐蚀性烟气。
有害燃烧产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氮氧化物、氯化氢。
灭火方法:消防人员必须穿全身防火防毒服,在上风向灭火。
灭火时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
然后根据着火原因选择适当灭火剂灭火。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应急处理:隔离泄漏污染区,限制出入。
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防尘口罩,穿一般作业工作服。
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
小量泄漏:避免扬尘,用洁净的铲子收集于干燥、洁净、有盖的容器中。
大量泄漏:收集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操作注意事项:密闭操作,提供充分的局部排风。
防止粉尘释放到车间空气中。
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
建议操作人员佩戴防尘面具(全面罩),穿连衣式胶布防毒衣,戴橡胶手套。
三氯异氰尿酸安全资料表MSDS

相对密度(空气=1):
燃烧热(KJ/mol):
最小点火能(mJ):
饱和蒸汽压(KPa):
燃烧爆炸危险性
燃烧性:
燃烧分解产物:
闪点(℃):
聚合危害:
爆炸下限(%):
稳定性:不稳定
爆炸上限(%):
最大爆炸压力(MPa):
引燃温度(℃):
禁忌物:易燃液体、可燃物、易氧化物。
危险特性:前氧化剂。遇水分或潮湿空气,能发热引起着火或爆炸。如经强烈阳光暴晒或受热至150℃以上,能发生强烈着火或猛烈爆炸。与有机物及油类反应放出大量热,易引起燃烧。毒性较漂白粉强烈。遇酸放出氯气,遇热、阳光也会分解放出有毒的氯气,吸入会中毒。粉尘对眼睛、皮肤和黏膜的表
标识
中文名:三氯异氰尿酸,强氯精
英文名:Trichloroisocyanuric acid
分子式:(ClNCO)2
分子量:232.5
CAS号:
危规号:51078
理化性质
性状:白色结晶。具有强烈氯气味。
溶解性:
熔点(℃):225-230
沸点(℃):
相对密度(水=1):
临界温度(℃):
防护
泄漏处理
首先切断火源,戴好防毒面具和手套;用水冲洗,经稀释的污水放入废水系统。
贮运
包装标志:氧化剂UN编号:2468包装分类:Ⅱ
包装方法:玻璃瓶外木板箱内衬垫料。
储运条件:储存于阴凉、干燥、通风的仓间内。远离热源、火种,避免受潮。防止容器爆破。与易燃液体、可燃物、易氧化物隔离储运。夏季气温较高的时候,务须注意不要长期放在不通风的地方。
灭火方法:用水喷淋保持火场中容器冷却,并用水冲洗泄漏物。
毒性
大鼠经口LD50:700-800mg/kg。
三氯异氰尿酸的5个缺点

三氯异氰尿酸的5个缺点三氯异氰尿酸:三氯异氰尿酸,化学式为C3O3N3Cl3,分子量为232.41,是一种有机化合物,白色结晶性粉末或粒状固体,具有强烈的氯气刺激味。
三氯异氰尿酸是一种极强的氧化剂和氯化剂,与铵盐、氨、尿素混合生成易爆的三氯化氮,遇潮、受热也放出三氯化氮,遇有机物易燃。
三氯异氰尿酸对不锈钢几乎无腐蚀作用,对黄铜的腐蚀比对碳钢的腐蚀强烈。
理化性质:有效氯含量(%):(优等品)≥90.0;(合格品)≥88.0水分含量(%):≤0.5外观:白色结晶粉剂、粒剂、块剂(200克片,500克片等)性状:有刺激性气味比重:0.95(轻质)/1.20(重质)pH值(1%水溶液):2.6~3.2溶解度(25℃水):1.2g/100g溶解度(30℃丙酮):36g/100g三氯异氰尿酸是氯代异氰尿酸系列产品之一,简称TCCA,纯品为粉末状白色结晶,微溶于水,易溶于有机溶剂;活性氯含量比漂白粉高2~3倍。
三氯异氰尿酸是漂白粉、漂白精的更新换代产品,三废比漂白精大大降低,先进国家有用它替代漂白精的趋势。
化学结构式为:基本信息:白色结晶性粉末或粒状固体,具有强烈的氯气刺激味,含有效氯在90%以上,25度时水中的溶解度为1.2克,遇酸或碱易分解三氯异氰尿酸属于氯代异氰尿酸类化合物,是较重要的漂白剂、氯化剂和消毒剂。
它与传统氯化剂( 如液氯、漂白粉、漂粉精) 相比,具有有效氯含量高,贮运稳定,成型和使用方便,杀菌和漂白力高,在水中释放有效氯时间长,安全无毒等特点,因此它的开发与研究受到各国的重视。
三氯异氰尿酸应用广泛,可以用作工业用水、游泳池水、医院、餐具等的杀菌剂,开发利用前景十分广阔。
三氯异氰尿酸已广泛应用于工业循环水。
氯溴异氰尿酸有什么缺点

近两年,一种叫“氯溴异氰尿酸“的杀菌剂卖的特别好,一是因为农用链霉素被限制使用、叶枯唑退出原药登记,更重要的是氯溴异氰尿酸确实好用,针对多种作物都有很好的防治效果。
特别是有些病害很难被正确诊断时,喷上氯溴异氰尿酸就管用,而且价格亲民。
那么大家是否又了解氯溴异氰尿酸有什么缺点呢?下面德民欣带大家了解一下。
一、缺点1、对真菌性病害持效期较短,单纯防治真菌性病害时不建议单独使用,溴异氰尿酸混配性很广,但不能与有机磷和碱性农药混用。
2、不能与碱性和有机磷农药(包括一些含磷肥料)混用,若与它农药混用,应将本品二次稀释后再混用,现配现用。
接下来再给大家说下有关氯溴异氰尿酸的杀菌机理及防治对象:二、氯溴异氰尿酸的杀菌机理氯溴异氰尿酸喷施于作物表面能慢慢地释放溴酸,在水中,次溴酸比次氯酸活性高4倍,有强烈的杀灭细菌、真菌的能力。
通过内吸传导释放次溴酸后的母体形成三嗪二酮和均三嗪,具有强烈的杀病毒作用。
不仅有强烈的预防和杀灭细菌、真菌及病毒能力,而且有促进作物营养生长等作用。
三、防治对象水稻:白叶枯病、细菌性条斑病、纹枯病、稻瘟病、根腐病、恶苗病、茎腐病等。
叶类蔬菜:白菜软腐病、病毒病、青枯病、炭疽病、霜霉病、枯萎病、疫病等。
瓜类:霜霉病、菌核病、白粉病、角斑病、病毒病、枯萎病、叶斑病等。
柑橘:疮痂病、溃疡病、腐烂病、炭疽病等。
茄科蔬菜:晚疫病、青枯病、腐烂病、病毒病等。
苹果、梨、桃:黑星病、褐斑病、腐烂病、轮纹病、穿孔病、流胶病等。
葡萄:黑痘病、白腐病、灰霉病、褐斑病。
小麦、玉米:纹枯病、赤霉病、锈病、粗缩病、叶斑病、立枯病。
生姜:姜瘟病、青枯病等。
香蕉:叶斑病等。
花卉草坪:病毒病、根腐病、基腐病等。
德民欣50%氯溴异氰尿酸可溶粉剂有多种包装规格,证件齐全,质量严格按标准执行,1物1追溯码,请认准德民欣商标以上就是德民欣带给大家的分享,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同时也感谢大家一直以来对德民欣的关注与支持!。
三氯异氰尿酸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_MSDS

三氯异氰尿酸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 MSDS第一部分:化学品名称化学品中文名称:三氯异氰尿酸化学品英文名称: trichloroisocyanuric acid中文名称2:三氯(均)三嗪三酮英文名称2: symclosene技术说明书编码: 2728CAS No.: 87-90-1分子式: C3CI3N3O3分子量: 232.41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有害物成分含量 CAS No.三氯异氰尿酸 87-90-1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危险性类别:侵入途径:健康危害:本品粉末能强烈刺激眼睛、皮肤和呼吸系统。
受热或遇水能产生含氯或其他毒气浓厚烟雾。
环境危害:对环境有危害,对水体可造成污染。
燃爆危险:本品助燃,具强刺激性。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皮肤接触: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
就医。
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至少15分钟。
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
保持呼吸道通畅。
如呼吸困难,给输氧。
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
就医。
食入:用水漱口,给饮牛奶或蛋清。
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危险特性:强氧化剂。
与易燃物、有机物接触易着火燃烧。
遇氨、铵盐、尿素等含氮化合物及水生成易爆炸的三氯化氮。
受高热分解产生有毒的腐蚀性烟气。
有害燃烧产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氮氧化物、氯化氢。
灭火方法:消防人员必须穿全身防火防毒服,在上风向灭火。
灭火时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
然后根据着火原因选择适当灭火剂灭火。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应急处理:隔离泄漏污染区,限制出入。
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防尘口罩,穿一般作业工作服。
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
小量泄漏:避免扬尘,用洁净的铲子收集于干燥、洁净、有盖的容器中。
大量泄漏:收集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操作注意事项:密闭操作,提供充分的局部排风。
防止粉尘释放到车间空气中。
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
建议操作人员佩戴防尘面具(全面罩),穿连衣式胶布防毒衣,戴橡胶手套。
三氯异氰尿酸杀菌原理

三氯异氰尿酸杀菌原理三氯异氰尿酸(Trichloroisocyanuric Acid,TCCA)是一种广泛应用于水处理和消毒杀菌的化学物质。
它主要通过释放活性氯来杀灭细菌和其他微生物,从而起到杀菌的作用。
三氯异氰尿酸中的试剂以分子形式存在,遇水会缓慢水解并释放活性氯。
活性氯是一种强氧化剂,可以破坏细菌和其他微生物的生物结构和功能,从而导致其死亡。
具体来说,三氯异氰尿酸通过以下几个方面发挥杀菌作用。
首先,活性氯可以破坏细菌细胞壁。
细菌细胞壁是细菌细胞的外层,负责支持和保护细菌细胞。
由于活性氯是一种强氧化剂,它可以与细菌细胞壁的分子结构发生反应,导致其断裂和破坏,从而破坏了细菌细胞的完整性。
其次,活性氯可以破坏细菌细胞膜。
细菌细胞膜是细菌细胞的另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能够控制物质的进出。
活性氯可以与细菌细胞膜上的脂质(主要是脂肪酸和磷脂)反应,导致膜脂层的破坏,破坏了细菌细胞膜,使其失去完全的保护功能,细胞内外物质交换受到干扰,导致细菌死亡。
第三,活性氯可以破坏细菌内部酶和其他关键蛋白质。
细菌内部存在许多关键的酶和蛋白质,它们在维持细菌正常生理功能和代谢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活性氯可以与这些酶和蛋白质发生氧化反应,导致其结构和功能的改变,进而破坏了细菌的正常代谢和生存机制,最终导致细菌死亡。
此外,活性氯还可以破坏细菌的核酸(DNA和RNA)。
细菌的遗传物质DNA 和RNA是细菌正常生长和繁殖的基础。
活性氯可以与DNA和RNA中的碱基发生反应,导致其结构损坏,从而阻碍了细菌的DNA复制和RNA转录过程,影响了细菌的正常遗传信息传递,最终导致细菌死亡。
综上所述,三氯异氰尿酸通过释放活性氯来杀灭细菌和其他微生物。
它通过破坏细菌的细胞壁和细胞膜,破坏关键的酶和蛋白质以及DNA和RNA的结构,从而导致细菌死亡。
这使得三氯异氰尿酸成为一种有效的杀菌剂和消毒剂,被广泛应用于水处理和消毒领域。
三氯异氰尿酸消毒原理及反应方程式

在本篇文章中,我将针对”三氯异氰尿酸消毒原理及反应方程式”这一主题展开全面评估,并据此撰写一篇高质量、深度和广度兼具的中文文章。
我们将从简到繁、由浅入深地探讨这一主题,以便您能更深入地理解三氯异氰尿酸在消毒过程中的作用原理。
1. 三氯异氰尿酸的基本概念让我们了解一下三氯异氰尿酸的基本概念。
三氯异氰尿酸是一种常用的消毒剂,具有强效的杀菌作用。
它的化学分子式为C3Cl3N3O3,是无机化合物的一种。
三氯异氰尿酸在水中具有较好的溶解度,可以迅速分解产生氯气,对细菌、真菌等微生物有很强的杀灭能力。
2. 三氯异氰尿酸的消毒原理三氯异氰尿酸在消毒过程中的原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 氯气的释放:三氯异氰尿酸在水中分解产生氯气,而氯气是一种优秀的氧化剂,能够破坏微生物细胞膜,达到杀灭微生物的作用。
- 活性氯的形成:三氯异氰尿酸在水中可以迅速形成次氯酸盐和次氯酸,这些活性氯物质对微生物有较强的杀灭作用。
- 氯胺的生成:三氯异氰尿酸的消毒作用还表现为能够与氨类物质反应,产生氯胺,从而杀灭细菌。
3. 三氯异氰尿酸的反应方程式三氯异氰尿酸的消毒过程中涉及的化学反应方程式如下: 1. 三氯异氰尿酸与水的反应:C3Cl3N3O3 + 3H2O → 3HOCl + 3HCl + N32. 次氯酸盐的生成: HOCl + Cl- → Cl2 + OH-3. 次氯酸的生成:HOCl + OH- → OCl- + H2O4. 三氯异氰尿酸与氨类物质的反应:C3Cl3N3O3 + 3NH3 → 3NH2Cl + 3CO2 + 3N24. 个人观点和理解根据我的个人观点和理解,三氯异氰尿酸在消毒过程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其通过释放氯气、形成活性氯以及与氨类物质反应生成氯胺,能够杀灭各类微生物,起到了广谱的消毒作用。
三氯异氰尿酸的分解产生的次氯酸盐和次氯酸也具有很强的氧化性,对微生物具有较强的杀灭作用。
在消毒过程中,三氯异氰尿酸发挥着重要而有效的作用,可以确保消毒效果的不产生有害物质对环境造成污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氯异氰尿酸:
三氯异氰尿酸,化学式为C3O3N3Cl3,分子量为232.41,是一种有机化合物,白色结晶性粉末或粒状固体,具有强烈的氯气刺激味。
三氯异氰尿酸是一种极强的氧化剂和氯化剂,与铵盐、氨、尿素混合生成易爆的三氯化氮,遇潮、受热也放出三氯化氮,遇有机物易燃。
三氯异氰尿酸对不锈钢几乎无腐蚀作用,对黄铜的腐蚀比对碳钢的腐蚀强烈。
理化性质:
有效氯含量(%):(优等品)≥90.0;(合格品)≥88.0
水分含量(%):≤0.5
外观:白色结晶粉剂、粒剂、块剂(200克片,500克片等)性状:有刺激性气味
比重:0.95(轻质)/1.20(重质)
pH值(1%水溶液):2.6~3.2
溶解度(25℃水):1.2g/100g
溶解度(30℃丙酮):36g/100g
三氯异氰尿酸是氯代异氰尿酸系列产品之一,简称TCCA,纯品为粉末状白色结晶,微溶于水,易溶于有机溶剂;活性氯含量比漂白粉高2~3倍。
三氯异氰尿酸是漂白粉、漂白精的更新换代产品,三废比漂白精大大降低,先进国家有用它替代漂白精的趋势。
化学结构式为:
基本信息:
白色结晶性粉末或粒状固体,具有强烈的氯气刺激味,含有效氯在90%以上,25度时水中的溶解度为1.2克,遇酸或碱易分解三氯异氰尿酸属于氯代异氰尿酸类化合物,是较重要的漂白剂、氯化剂和消毒剂。
它与传统氯化剂( 如液氯、漂白粉、漂粉精) 相比,具有有效氯含量高,贮运稳定,成型和使用方便,杀菌和漂白力高,在水中释放有效氯时间长,安全无毒等特点,因此它的开发与研究受到各国的重视。
三氯异氰尿酸应用广泛,可以用作工业用水、游泳池水、医院、餐具等的杀菌剂,开发利用前景十分广阔。
三氯异氰尿酸已广泛应用于工业循环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