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统计学答案

合集下载

心理统计学考研历年真题及答案

心理统计学考研历年真题及答案

心理统计学考研历年真题及答案心理统计学是心理学专业考研中的重要科目之一,对于考生理解和分析心理研究中的数据起着关键作用。

以下为大家整理了一些心理统计学考研的历年真题及答案,希望能对大家的复习有所帮助。

一、选择题1、一组数据中每个数据与该组数据平均数之差的平方和的平均数称为()A 方差B 标准差C 均方D 误差答案:A解析:方差是每个数据与该组数据平均数之差的平方和的平均数。

标准差是方差的平方根;均方常用于方差分析;误差则是观测值与真值之差。

2、从正态总体中随机抽取一个样本容量为 10 的样本,计算得到样本均值为 80,样本标准差为 10。

则总体均值的 95%置信区间为()A (7508,8492)B (7608,8392)C (7708,8292)D (7808,8192)答案:C解析:首先计算标准误为10/√10 ≈ 316。

然后根据 95%置信区间的计算公式:样本均值 ± 196×标准误,即 80 ± 196×316 = 80 ± 6192,得到(73808,86192),四舍五入后为(7708,8292)。

3、已知某样本的平均数为 50,标准差为 10,Z 分数为 2 的观测值为()A 70B 60C 40D 30答案:A解析:Z 分数=(观测值平均数)/标准差,设观测值为 x,则2 =(x 50)/ 10,解得 x = 70。

二、简答题1、简述正态分布的特征。

答:正态分布具有以下特征:(1)正态曲线在横轴上方,呈钟形,曲线两端无限接近横轴但不相交。

(2)正态曲线以均数为中心,左右对称。

(3)正态分布的两个参数为均数μ和标准差σ。

μ决定了曲线的位置,μ越大,曲线越向右移动;σ决定了曲线的形状,σ越大,曲线越“矮胖”,σ越小,曲线越“瘦高”。

(4)曲线下的面积有一定的规律,如在μ ± σ范围内的面积约为6827%,μ ± 196σ范围内的面积约为 95%,μ ± 258σ范围内的面积约为99%。

心理统计学试题及答案

心理统计学试题及答案

心理统计学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60分)1. 下列哪项不是心理统计学的主要任务?A. 数据收集与整理B. 数据分析与解释C. 数据评价与判定D. 科学实验设计与控制答案:D2. 心理统计学的基本方法主要包括哪几种?A. 描述统计与推论统计B. 实验研究与观察研究C. 横断面研究与纵向研究D. 相关分析与回归分析答案:A3. 下面哪项不是心理统计学的测量尺度?A. 名义尺度B. 序数尺度C. 区间尺度D. 比率尺度答案:C4. 在一个随机抽样的实验中,有10个实验组和10个对照组,每个组中有30名被试,研究者对两组实验的效果进行比较。

以下哪种统计方法适用于此实验?A. 单样本t检验B. 配对样本t检验C. 独立样本t检验D. 方差分析答案:C5. 以下哪个指标用于描述数据的离散程度?A. 平均数B. 标准差C. 中位数D. 众数答案:B……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40分)1. 请简要说明描述统计学的主要方法有哪些,并举例说明其在心理学研究中的应用。

答案:描述统计学的主要方法包括中心趋势与离散程度的度量。

其中,中心趋势的度量主要有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

例如,在心理学研究中,通过计算一组被试的平均数,我们可以得知被试的典型表现水平。

离散程度的度量主要有标准差和范围。

例如,在心理学的测量中,通过计算一组测量数据的标准差,我们可以了解到数据的变异程度,即数据集中的程度。

2. 请简要说明推论统计学的主要方法有哪些,并举例说明其在心理学研究中的应用。

答案:推论统计学的主要方法包括假设检验和置信区间估计。

假设检验被用于验证关于总体参数的假设,如两个样本均值是否显著不同。

例如,在心理学研究中,可以利用假设检验来验证某种干预措施对被试心理状态的影响是否显著。

置信区间估计可以用于估计总体参数的范围,并提供参数估计的不确定度信息。

例如,在心理学研究中,可以利用置信区间估计来确定一个量表得分的置信区间,从而对被试的心理特征进行更加准确的描述。

《心理统计学》复习题答案

《心理统计学》复习题答案

《心理统计学》复习题答案一、填空题1、集中离散2、7.5 143、14.54、正态5、正态6、区间估计7、1.48、Ⅰ型错误Ⅱ型错误9、正态连续10. 连续11.虚无假设12. 2113. 114. 众数二、单项选择题三、不定项选择题1.ABC2.AC3. B4. B5. B 平均数差异检验四、判断题1、√2、√3、×4、×5、√6、×7、√8、√9、× 10、√11、× 12、× 13、× 14、√ 15、√16、× 17、√ 18、× 19、× 20、√21、× 22、√ 23、× 24、√ 25、√五、简答题1、正偏态时,三者相等。

负偏态时,平均值小于中位数小于众数。

正偏态时,众数小于中位数小于平均数。

2、优点:可将一堆杂乱无章的数据排列成序,从表中可以发现各个数据的出现次数是多少,其分布状况如何。

缺点:原始数据不见的,丢失了部分信息。

根据次数分布表计算出来的统计量与的值与按原始数据计算出来的有少许差异。

3、优点:①反应灵敏;②计算严密;③计算简单;④简明易懂;⑤适合进一步代数运算;⑥较少受抽样变动影响;缺点:易受极端数据影响;若出现模糊不清数据时,无法计算平均数。

4、①求全距②决定组距与组数③列出分组区间④登记次数⑤计算次数⑥制表5、(1)求全距(2)决定组距(3)确定组数(4)列出分组区间(5)登记次数(6)计算次数6、假设检验的基本思想是概率性质的反证法。

①为检验虚无假设,假定虚无假设为真;②在虚为真的前提下,如果导致违反逻辑或违背人们常识和经验的不合理现象出现,则表明“虚无假设为真”是不正确的,推翻虚无假设;③在虚为真的前提下,若没有导致不合理现象出现,那就认定“虚无假设为真”正确。

7、(1)总体正态分布,总体方差已知,用Z检验;(2)总体正态分布,总体方差未知,用t检验;(3)总体非正态分布,总体方差已知,大样本情况下用Z检验;(4)总体非正态分布,总体方差未知,大样本情况下用Z或t检验。

心理学统计的试题及答案

心理学统计的试题及答案

心理学统计的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心理学研究中常用的描述变量之间关系的统计方法是:A. 方差分析B. 相关分析C. 回归分析D. 卡方检验答案:B2. 下列哪个不是描述集中趋势的统计量?A. 平均数B. 中位数C. 众数D. 方差答案:D3. 标准差和方差之间的关系是:A. 标准差是方差的平方根B. 方差是标准差的平方C. 标准差和方差相等D. 标准差是方差的倒数答案:B4. 一个正态分布的总体,其均值和标准差分别是100和15,那么95%的观测值将位于:A. 55到145之间B. 85到115之间C. 70到130之间D. 65到135之间答案:B5. 假设检验中,如果p值小于显著性水平α,我们通常会:A. 接受零假设B. 拒绝零假设C. 重新收集数据D. 无法做出决定答案:B二、简答题1. 简述什么是效应量(effect size),并说明它在心理学研究中的重要性。

答案:效应量是衡量实验处理效果大小的统计量,它提供了实验结果的实质性意义。

效应量的重要性在于它不仅告诉我们实验结果是否显著,还告诉我们结果的实践意义有多大。

2. 解释什么是正态分布,并简述其在心理学研究中的应用。

答案:正态分布是一种连续概率分布,其形状为对称的钟形曲线。

在心理学研究中,正态分布常用于假设检验,因为许多统计测试都基于数据来自正态分布的假设。

三、计算题1. 给定一组数据:3, 5, 7, 9, 11,计算这组数据的平均数、中位数和标准差。

答案:平均数 = (3+5+7+9+11)/5 = 7;中位数 = 7(因为数据已经排序且数量为奇数);标准差 = sqrt(((3-7)^2 + (5-7)^2 + (7-7)^2 + (9-7)^2 + (11-7)^2) / 5) = 2.83(保留两位小数)。

四、论述题1. 论述心理学研究中使用统计方法的重要性,并举例说明。

答案:统计方法在心理学研究中至关重要,因为它们帮助研究者分析数据,检验假设,并得出结论。

心理统计学(061207)

心理统计学(061207)

一、单选题1.初学电脑打字时,随着练习次数增多,错误就越少,这属于()。

A、负相关B、正相关C、完全相关D、零相关答案: A2.心理统计中,小概率事件指的是发生概率不超过()的事件。

A、0.5B、0.05C、0.1D、0.02答案: B3.在正态总体中随机抽取样本,若总体方差σ²已知,则样本平均数的分布为()。

A、t分布B、C、F分布D、正态分布答案: D4.对于下列实验数据:1 , 108 , 11 , 8 , 5 , 6 , 8 , 8 , 7 , 11 ,描述其集中趋势用_____最为适宜,其值是_____。

()A、平均数,14 . 4B、中数,8 . 5C、众数, 8D、众数,11答案: C5.以下何种统计图可以更好地表示变量随时间而变化的趋势?()A、散点图B、条形图C、直方图D、线形图答案: D6.样本容量为()时,被称为大样本。

A、≥20B、≥30C、≤30D、≤20答案: B二、 多选题7.下列易受极端数据影响的统计量是( )。

A 、算术平均数B 、中数C 、众数D 、四分差答案: A8.等距数据的特点是( )。

A 、无相等单位,有绝对零B 、有相等单位,有绝对零C 、无相等单位,无绝对零D 、有相等单位,无绝对零答案: D9.在样本平均数的分布中,样本平均数的平均数与母总体的平均数相同,样本平均数的标准误与母总体的标准差呈( ),与样本容量呈( )。

A 、正比,正比B 、正比,反比C 、反比,正比D 、反比,反比答案: B10.某班 200 人的考试成绩呈正态分布,其平均数=12 , S=4 分,成绩在 8 分和 16分之间的人数占全部人数的( )。

A 、34.13%B 、68.26%C 、90%D 、95%答案: B1.以下属于相对位置量数的是( )。

A 、标准分数B 、标准差C 、百分位差D 、百分等级答案: A D2.在统计假设检验中,如果计算的检验统计量没有进入拒绝域,则说明( )。

心理统计学答案

心理统计学答案

心理统计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5 DCADB 6-10 DCDAA 11-15 CBDCA二多项选择题:1.ABD 2.ABCD 3.BCD 4.ABC 5.ABCD 6.AC 7.ACD 8.ABCD 9.CD 10.ABCD一、名词解释题1.统计总体是指统计研究对象的全体,它是由一系列客观存在的在某些性质上相同的基本单位组成的集合体。

(2分)总体单位是指组成统计总体的具体单位。

(2分)2.定义:组距式数列中各组上限与下限的中点值。

(2分)其公式为:组中值=(上限+下限)/2(2分)3.综合指数是总指数的基本形式,它是由两个总量指标对比形成的指数。

(2分)凡是一个总量指标可以分解为两个或两个以上因素指标的乘积,将其中一个或者一个以上的因素固定下来,仅观察其中一个因素指标的变动程度,这样的总指数就称为综合指数。

(2分)4.时间数列是一种统计数列,它是将反映某类现象在时间上变化和发展的一系列指标数值,按其时间先后顺序排列而成的统计数列。

又称动态数列。

(4分)5.就是为了实现特定的目标,根据客观的可能性,在占有一定信息的经验基础上,借助一定工具、技巧和方法,对影响目标实现的诸因素进行准确的计算和判断选优后,对未来行动作出决定。

(4分)四、简答题1.(1)统计标志与指标间的联系:①汇总关系。

指标值是由众多的总体单位的数量标志值汇总而来的。

②转换关系。

转换关系取决于总体与总体单位之间的转换。

根据研究目的的不同,总体单位转换为总体时,则数量标志也转换为指标;而当总体转换为总体单位时,其指标也就转换为数量标志了。

(2)标志与指标的区别:①说明对象不同。

指标是说明总体特征的,而标志是说明总体单位特征的。

②表现形式不同。

统计指标都是用数值表示的,而统计标志可以用数值表示,也可以用文字表示,后者即是品质表示。

2.(1)确定调查目的和任务;(2)确定调查对象、调查单位和报告单位;(3)确定调查项目;(4)制定调查表;(5)确定调查时间和调查时限;(6)确定调查工作的组织实施计划。

心理统计学考研题库及答案

心理统计学考研题库及答案

心理统计学考研题库及答案心理统计学是心理学研究中的一个重要分支,它涉及到数据的收集、处理、分析和解释,以支持心理学理论和实证研究。

以下是一套心理统计学考研题库及答案,供同学们复习和参考。

一、选择题1. 在心理统计学中,描述数据集中趋势的常用指标是:A. 方差B. 标准差C. 平均数D. 中位数答案:C2. 以下哪个不是心理统计学中的假设检验类型?A. 单样本t检验B. 配对样本t检验C. 方差分析D. 相关分析答案:D3. 以下哪个是描述数据分布形态的统计量?A. 均值B. 方差C. 偏度D. 标准差答案:C二、简答题1. 简述正态分布的特点。

答案:正态分布是一种连续概率分布,其特点是:- 呈钟形曲线,对称分布。

- 均值、中位数和众数相等。

- 大部分数据集中在均值附近,数据的分布遵循3σ规则。

2. 解释什么是效应量,并说明其在心理统计学中的重要性。

答案:效应量是衡量实验处理效应大小的一个指标,它反映了自变量对因变量的影响程度。

效应量在心理统计学中非常重要,因为它提供了实验结果的解释力度,帮助研究者判断实验结果的实用性和推广性。

三、计算题1. 给定一组数据:3, 5, 7, 9, 11,计算其平均数和标准差。

答案:- 平均数:(3 + 5 + 7 + 9 + 11) / 5 = 35 / 5 = 7- 标准差:首先计算每个数据与平均数的差的平方,然后求和,除以数据个数,最后取平方根。

\( \sqrt{\frac{(3-7)^2 + (5-7)^2 + (7-7)^2 + (9-7)^2 +(11-7)^2}{5}} = \sqrt{\frac{16 + 4 + 0 + 4 + 16}{5}} =\sqrt{\frac{40}{5}} = 2 \)四、论述题1. 论述在心理统计分析中,样本大小对研究结果的影响。

答案:样本大小对心理统计分析有重要影响。

较大的样本可以提高统计检验的统计功效,减少抽样误差,使得研究结果更加稳定和可靠。

心理统计学试题及答案

心理统计学试题及答案

心理统计学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以下哪个是描述变量之间关系的统计方法?A. 描述性统计B. 相关分析C. 回归分析D. 抽样分布答案:B2. 标准差是衡量数据的:A. 中心趋势B. 离散程度C. 偏态分布D. 峰态分布答案:B3. 在正态分布中,数据的分布形态是:A. 偏态B. 峰态C. 均匀分布D. 正态分布答案:D4. 以下哪个统计量用于衡量数据的集中趋势?A. 方差C. 平均数D. 众数答案:C5. 抽样误差是指:A. 抽样过程中的随机误差B. 抽样过程中的系统误差C. 测量误差D. 抽样偏差答案:A6. 假设检验的目的是:A. 确定总体参数B. 确定样本参数C. 确定两组数据是否有差异D. 确定数据是否符合某种分布答案:C7. 以下哪个是参数检验?A. t检验B. 非参数检验C. 卡方检验D. 方差分析答案:A8. 以下哪个是统计图表?B. 散点图C. 箱线图D. 所有选项都是答案:D9. 以下哪个不是心理统计学的研究对象?A. 心理测量数据B. 心理实验数据C. 心理调查数据D. 物理测量数据答案:D10. 以下哪个是心理统计学中常用的数据分析软件?A. SPSSB. R语言C. ExcelD. 所有选项都是答案:D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1. 简述正态分布的特点。

答案:正态分布是一种连续概率分布,其特点是:- 钟形曲线,对称分布。

- 数学期望值(均值)、中位数和众数相等。

- 68-95-99.7规则,即大约68%的数据位于均值±1个标准差之间,95%的数据位于均值±2个标准差之间,99.7%的数据位于均值±3个标准差之间。

2. 描述什么是假设检验,以及它在心理统计学中的应用。

答案:假设检验是一种统计方法,用于基于样本数据对总体参数进行推断。

它包括零假设(H0)和备择假设(H1)。

在心理统计学中,假设检验常用于:- 比较两组或多组数据的均值差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心理统计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1-5 DCADB 6-10 DCDAA 11-15 CBDCA
二多项选择题:1.ABD 2.ABCD 3.BCD 4.ABC 5.ABCD 6.AC 7.ACD 8.ABCD 9.CD 10.ABCD
一、名词解释题
1.统计总体是指统计研究对象的全体,它是由一系列客观存在的在某些性质上相同的基本单位组成的集合体。

(2分)
总体单位是指组成统计总体的具体单位。

(2分)
2.定义:组距式数列中各组上限与下限的中点值。

(2分)其公式为:组中值=(上限+下限)/2(2分)
3.综合指数是总指数的基本形式,它是由两个总量指标对比形成的指数。

(2分)凡是一个总量指标可以分解为两个或两个以上因素指标的乘积,将其中一个或者一个以上的因素固定下来,仅观察其中一个因素指标的变动程度,这样的总指数就称为综合指数。

(2分)
4.时间数列是一种统计数列,它是将反映某类现象在时间上变化和发展的一系列指标数值,按其时间先后顺序排列而成的统计数列。

又称动态数列。

(4分)
5.就是为了实现特定的目标,根据客观的可能性,在占有一定信息的经验基础上,借助一定工具、技巧和方法,对影响目标实现的诸因素进行准确的计算和判断选优后,对未来行动作出决定。

(4分)
四、简答题
1.(1)统计标志与指标间的联系:
①汇总关系。

指标值是由众多的总体单位的数量标志值汇总而来的。

②转换关系。

转换关系取决于总体与总体单位之间的转换。

根据研究目的的不同,总体单位转换为总体时,则数量标志也转换为指标;而当总体转换为总体单位时,其指标也就转换为数量标志了。

(2)标志与指标的区别:
①说明对象不同。

指标是说明总体特征的,而标志是说明总体单位特征的。

②表现形式不同。

统计指标都是用数值表示的,而统计标志可以用数值表示,也可以用文字表示,后者即是品质表示。

2.(1)确定调查目的和任务;
(2)确定调查对象、调查单位和报告单位;
(3)确定调查项目;
(4)制定调查表;
(5)确定调查时间和调查时限;
(6)确定调查工作的组织实施计划。

五、论述题
1.平均指标的含义:平均指标是反映一定时间、地点条件下总体各单位某一数量标志一般水平的综合指标,又称平均数。

(2分)
平均指标的特点:(1)平均指标是一个抽象化数值。

(2分)
(2)平均指标是一个代表性数值。

它是根据总体内各单位某一数量标志的标志值计算的,代表总体内全部单位该数量标志表现的一般水平。

(2分)
平均指标的作用:(1)平均指标可以消除因总体范围不同而带来的总体数量差异,而使不同规模的总体具有可比性;(1分)
(2)通过平均指标可以反映同一总体在不同时间上发展变化的趋势或规律性;(1分)(3)利用平均指标可以分析现象之间的依存关系;(1分)
(4)根据平均指标可以推断其他相关的统计指标。

(1分)
2.综合指数与平均指数是计算总指数的两种形式,它们之间既有区别又有联系。

从区别来看:(1)在解决复杂总体不能直接同度量问题的思想不同。

综合指数是通过引进同度量因素,先计算出总体的总量,然后进行对比,即先综合,后对比。

而平均指数是在个体指数的基础上计算总指数,即先对比,后综合。

(2分)
(2)在运用资料的条件上不同。

综合指数需要研究总体的全面资料,起综合作用的同度量因素的资料要求比较严格,平均指数则既适用于全面的资料,也适用于非全面的资料。

(2分)(3)在经济分析中的具体作用亦有区别。

综合指数的资料是总体的有明确的经济内容的总量指标。

平均指数除作为综合指数变形加以应用的情况外,一般只能通过总指数表明复杂总体的变动方向和程度,而不能用于现象进行因素分析。

(2分)
从联系来看:综合指数和平均指数的联系主要表现为在一定的权数条件下,两类指数间有变性关系。

由于这种变形关系的存在,当掌握的资料不能直接用综合指数形式计算时,则可以用平均指数形式计算,这种条件下的平均指数与其相应的综合指数具有完全相同的经济意义和计算结果。

(4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