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物理全册第12章温度与物态变化第1节温度与温度计沪科版

合集下载

沪科版九年级物理第十二章温度与物态变化第一节温度与温度计练习含答案

沪科版九年级物理第十二章温度与物态变化第一节温度与温度计练习含答案

第一节温度与温度计知能·提升训练知能提升1.在观察温度计的示数时,如图所示的a、b、c三种方法,正确的是()A.方法aB.方法bC.方法cD.a、b、c三种方法都对2.小明用寒暑表测得某室内的温度为-2 ℃,该温度的正确读法为()A.负摄氏2度B.摄氏零下2度C.零下2度D.零下2摄氏度3.(2022·辽宁大连中考)下列温度最接近4 ℃的是()A.冰箱冷冻室的温度B.冰箱冷藏室的温度C.刚煮熟的鸡蛋的温度D.刚温好的牛奶的温度4.一支体温计的示数为38.2 ℃,若使用前没有甩,用它能准确测出下面哪位同学的体温()A.小林的体温是36.7 ℃B.小明的体温是37.4 ℃C.小刚的体温是39 ℃D.小伟的体温是37.9 ℃5.关于温度计的使用,下列操作错误的是()A.体温计用后应将液柱甩回玻璃泡B.测液体温度时,温度计的玻璃泡不要碰到容器底或容器壁C.测液体温度时,应将温度计从液体中取出来读数D.读温度时,视线要与温度计中液柱的上表面相平6.用体温计测量病人甲的体温,示数是38 ℃,如果该体温计未经甩过就用来测量病人乙的体温,示数也是38 ℃。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乙的体温一定等于甲的体温B.乙的体温不可能等于甲的体温C.乙的体温不可能高于甲的体温D.乙的体温一定低于甲的体温7.(2021·云南昆明中考)如图所示,体温计的示数是℃。

8.使用温度计时,首先要观察它的和分度值。

小明用温度计测量烧杯中液体的温度,分别进行了三次操作,如图甲所示,其中正确的操作是。

图乙是用温度计分别测得的冰和水的温度,那么冰的温度是℃,水的温度是℃。

9.小明同学设计的一个温度计,如图甲所示,瓶中装的是气体,瓶塞不漏气,弯管水平部分有一小段液柱。

(1)这个温度计是根据(选填“液体热胀冷缩”或“气体热胀冷缩”)的规律制成的;(2)将此装置放在室内,当周围的温度降低时,液柱将向(选填“左”或“右”)移动;(3)图乙是某患者测量体温时体温计的示数图,此时患者的体温为℃。

沪科版九年级物理第12章 温度与物态变化 第1节 温度与温度计

沪科版九年级物理第12章 温度与物态变化 第1节 温度与温度计

第一节温度与温度计01 知识管理1.水的物态变化三种状态:水有三种状态,分别为__固__态、__液__态和__气__态,这三种状态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__转化__.物态变化:物理学中,将物质由一种状态向另一种状态的__变化__称为物态变化.2.温度概念:准确表示物体的__冷热__程度,用字母__t__来表示.单位:常用的温度单位是__摄氏度__,符号为__℃__.规定:在1个标准大气压下,将纯净的__冰水混合物__的温度定为0 ℃,水沸腾时的温度定为__100__℃.开尔文:国际单位制中所采用的温标是热力学温标.热力学温度(T)和摄氏温度(t)的换算关系是:T=__273.15+t__.3.温度计及其使用原理:根据液体__热胀冷缩__的原理制成的.使用规则:(1)使用前要观察温度计的__量程__;(2)测量时温度计的__玻璃泡__应被包围在被测物体内;(3)测量液体温度时,玻璃泡应__浸没__在液体中,但不能接触__容器壁__和__容器底__;(4)待示数稳定后,读数时视线要与__液面__相平.4.体温计构造:体温计玻璃泡前面有__细弯管__,所以体温计可__离开__人体读数,但每次使用前都要__甩动__.注意:如果用水银柱未被甩下去的温度计去测量人体的体温,只能测出不低于原示数的温度,低于原示数的温度测不出.02 基础题知识点1 温度1.0 ℃的冰和0 ℃的水相比较,它们的冷热程度是( C )A.冰比水冷 B.水比冰冷C.冷热程度一样 D.无法比较2.下列温度最接近37 ℃的是( D )A.让人感觉温暖舒适的室温B.北京地区冬季最低气温C.冰水混合物的温度D.健康成年人的体温3.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是0 ℃,沸水的温度是__100__℃,北京一月份的平均气温是-4.7 ℃,读作__零下4.7摄氏度__.知识点2 温度计及其使用4.(扬州中考)下列图中温度计使用正确的是( D )A B C D5.如图所示,读取温度计示数的方法中,正确的是( C )A.甲B.乙C.丙D.丁6.使用温度计测热水温度时,有如下步骤:a.选取适当的温度计;b.等待一段时间;c.让温度计玻璃泡浸没在水中,但不要接触容器底和容器壁;d.用手摸一下热水杯,估计待测热水的温度;e.按要求正确读数并记录.按正确的操作程序,步骤排列应该是__dacbe__.知识点3 体温计7.(河南中考)如图所示,用体温计测量体温,该体温计的分度值是__0.1__ ℃.体温计的示数是__37.3__ ℃.03 中档题8.《国务院关于加强节能工作的决定》中,对公共建筑内空调设定的温度有明确要求.为了达到节能减排的目的,你认为该《决定》对室内空调温度的设定要求是 ( A )A.夏季不低于26 ℃,冬季不高于20 ℃B.夏季不高于26 ℃,冬季不低于20 ℃C.夏季不低于26 ℃,冬季不低于20 ℃D.夏季不高于26 ℃,冬季不高于20 ℃9.(遵义中考)如图所示的温度计,关于它的说法正确的是( D )A.该温度计是根据固体热胀冷缩的原理制成的B.在使用该温度计测量物体温度时,可以离开被测物体读数C.该温度计的量程是20~100 ℃D.该温度计此时的示数为32 ℃10.关于体温计和普通温度计,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B )A.体温计示数的准确程度比普通温度计高B.体温计和普通温度计在结构和原理上都相同C.体温计可以离开被测物体读数,而普通温度计不可以D.体温计需用力甩动使水银回到下端玻璃泡中,而普通温度计不用甩动,其液柱会自动下降11.监测中东呼吸综合征等呼吸系统传染病时要测量体温.若用如图所示这支未甩过的体温计去测量另一个人的体温,测量结果可能是( D )A.37.0 ℃ B.37.5 ℃C.38. 0 ℃ D.38.5 ℃12.有三只温度计,它们的测量范围分别是:甲:35~42 ℃;乙:-20~50 ℃;丙:-10~110 ℃.如果要用来测量气温,应选择温度计__乙__;如果要用来测量沸水的温度,应选择温度计__丙__;如果要用来测量体温,应选择温度计__甲__.13.在实验操作考查中,如图所示是小明同学在用温度计测水的温度时的操作图,A是操作过程,B 是读数过程,C是读取的温度值.(1)A图中操作的错误是__温度计的玻璃泡碰到了容器底__.(2)B图读数时的错误是__读数时温度计的玻璃泡没有继续留在水中__.(3)若操作正确无误,根据C图可知此时烧杯中水的实际温度是__30__℃.14.如图所示是小明同学设计的一个气体温度计的示意图.瓶中装的是气体,瓶塞不漏气,弯管中间有一段液柱.(1)这个温度计是根据气体的__热胀冷缩__来测量温度的.(2)将此装置放在室内,温度升高时液柱向__左__(填“左”或“右”)移动.(3)若放到冰水混合物中,液柱处的刻度应标__0__℃.(4)实验使用中发现该温度计玻璃管中的液柱变化不明显,导致示数不准确.对此,请你提出一条改进的建议:__换用更细的玻璃管__.04 拓展题15.有一支温度计的刻度不准,将此温度计在1个标准大气压下放入冰水混合物中,示数为-2 ℃;放在1个标准大气压下的沸水中,示数为98 ℃.若将温度计放在空气中示数为26 ℃,则室内空气的实际温度是( B )A.25 ℃ B.28 ℃ C.24 ℃ D.26 ℃16.如图是我们熟悉的体温计,在构造、使用中都运用了一些物理知识,请说出其中的三项及相关的物理知识?解:①原理;液体的热胀冷缩;②构造中有放大镜;可成正立、放大的虚像;③使用前要用力甩;利用了惯性.。

沪科版九年级物理第十二章 第一节:温度与温度计

沪科版九年级物理第十二章  第一节:温度与温度计

第十二章温度与物态变化第一节温度与温度计1.温度计图12-1-12.温度计的使用图12-1-2一物态变化物质的三态:自然界中物质常见的三种状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同种物质的三种状态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互相转化。

物理学中,将物质由一种状态向另一种状态的变化称为____________。

二温度1.温度是表示物体____________的物理量,常用字母______表示。

2.人体对物体的冷热程度的感觉并不可靠,为了准确判断物体的温度必须使用__________进行测量。

三摄氏温度1.温度计上的字母“℃”表示的是摄氏温度,摄氏温度的单位是__________,符号是________。

2.摄氏温度的规定:在1个标准大气压下,将纯净的冰水混合物的温度定为__________,水沸腾时的温度定为__________,把0~100 ℃之间划分为100等份,每一等份就是1 ℃。

四温度计的结构及工作原理1.常用温度计是根据液体____________的原理制成的。

2.常用温度计的基本构造:内径很细且均匀的__________、内装液体的__________、刻度和单位符号。

3.常用的温度计有水银温度计、酒精温度计和煤油温度计等。

五温度计的使用1.温度计的量程和分度值量程所能测量的最______温度和最______温度所确定的范围分度值一个小格代表的温度值2.温度计的正确使用方法使用前(1)估——估计被测物体的温度(2)选——选择________合适的温度计(3)看——看清__________,以便能正确读数测量液体温度时(4)放——将温度计的__________浸没在被测液体中,不能接触容器的侧壁和底部(5)等——温度计的玻璃泡浸没液体中后,要稍等一会儿,待温度计内的液柱稳定后再读数(6)读——正确读取温度计的示数(读数时视线要与温度计内的液面齐平,不能将温度计从被测液体中取出来读数)(7)取——取出温度计[拓展] 影响温度计灵敏程度的因素:(1)玻璃管内径的粗细:玻璃泡体积一定的情况下,玻璃管内径越细,温度计越灵敏;(2)玻璃泡体积的大小:玻璃管内径粗细一定的情况下,玻璃泡体积越大,温度计越灵敏;(3)玻璃泡中液体热胀冷缩的能力:在玻璃泡体积和玻璃管内径粗细一定的情况下,玻璃泡中液体的热胀冷缩能力越强,温度计越灵敏。

九年级物理全册_第12章_温度与物态变化_第1节_温度与温度计课件_(新版)沪科版

九年级物理全册_第12章_温度与物态变化_第1节_温度与温度计课件_(新版)沪科版
高中物理课件
5.我国在高温超导研究领域处于世界领先地位,早已获得绝对温度为100 K
的高温超导材料.绝对温度(T),与摄氏温度的关系是T=(t+273) K,绝对温
度100 K相当于( A )
A.-173 ℃
B.-100 ℃
C.273 ℃
D.100 ℃
解析:绝对温度100 K用摄氏温度表示应该是:t′=(100-273)℃=-173 ℃.
高中物理课件
4.我国极地最高气温为49.6 ℃,出现在新疆的吐鲁番盆地;我国的极地最 低气温为-52.3 ℃,出现在黑龙江的漠河一带.对于这两个温度,正确读法 是( D ) A.49.6度;负52.3度 B.49.6度;摄氏负52.3度 C.摄氏49.6度;负52.3摄氏度 D.49.6摄氏度;零下52.3摄氏度 解析:摄氏温度的单位“℃”,不能读成“度”,应读为“摄氏度”,不能分开 读.前面的“-”有两种读法:一种是读作“零下”,另一种是读作“负”.
高中物理课件
物态变化 1.自然界里的水是这样“旅行”的:太阳照射使地面水温升高,含有 水蒸气. 的热空气快速上升,在上升中,空气逐渐冷却,水蒸气凝成 小水滴 或 小冰晶 ,形成了云.当云层中的小水滴合并成大水滴时,便产生了雨.假如 上空的温度较低,水还能以 雪或冰雹 的形式降落到地面. 解析:地面上的水分蒸发为水蒸气分布在空气中,水蒸气随空气上升到高空遇 冷变成小水滴,若温度低于0 ℃还会变成小冰晶,这就是云.当小水滴变大,空 气托不住时便降落下来形成了雨.假如高空温度较低,水会以雪或冰雹的形式 降落下来.
高中物理课件
7.如图所示,温度计的读数方法正确的是 B (选填“A”、“B”或 “C”),示数为 48 ℃.
解析:温度计读数时,视线要与液柱的液面相平.温度计的分度值为1 ℃,所以 读数为48 ℃.

沪科版九年级物理目录 版

沪科版九年级物理目录 版

沪科版九年级全册目录
第十二章温度与物态变化
第一节温度与温度计
第二节熔化与凝固
第三节汽化与液化
第四节升华和凝华
第五节全球变暖与水资源危机
第十三章内能与热机
第一节物体的内能
第二节科学探究:物体的比热容第三节内燃机
第四节热机效率和环境保护
第十四章了解电路
第一节电是什么
第二节让点灯发光
第三节连接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第四节科学探究:串联和并联电路第五节测量电压
第十五章探究电路
第一节电阻和变阻器
第二节科学探究:欧姆定律
第三节“伏安法”测电阻
第四节电阻的串联和并联
第五节家庭用电
第十六章电流做功和电功率
第一节电流做功
第二节电流做功的快慢
第三节测量电功率
第四节科学探究:电流的热效应第十七章从指南针到磁悬浮列车
第一节磁是什么
第二节电流的磁场
第三节科学探究:电动机为什么会转动
第十八章电从哪里来
第一节电能的产生
第二节科学探究:怎样产生感应电流第三节电能的输送
第十九章走进信息时代
第一节感受信息
第二节让信息“飞”起来
第三节踏上信息高速公路
第二十章材料的世界
第一节我们周围的材料
第二节半导体
第三节探索新材料
第二十一章能量和能源
第一节能量的转化与守恒
第二节能源的开发和应用
第三节材料的开发与利用。

沪科版物理九年级全一册 第十二章第一节温度与温度计 课件

沪科版物理九年级全一册 第十二章第一节温度与温度计  课件
94-4 9
是22 ℃时,用这支温度计测得温度为t,则10 ×(t-4℃)+0 ℃=22 ℃,t=23.8 ℃。
9
5.没有甩过的体温计的示数是38.7 ℃,用两支这样的体温计给两个病人测体温,如
果病人的体温分别是37.5 ℃和39.4 ℃,则两支体温计的示数将分别是


℃。
答案 38.7 39.4
估测待测液体的温度,选择合适的温度计
看清温度计的量程和分度值
温度计的玻璃泡要浸没在被测的液体当中,不能 接触容器底或容器壁
让温度计在液体当中停留一会儿,等温度计内液 柱的液面稳定后再读数,在读数时温度计不能离 开被测的液体,视线要与液柱的液面相平
例3 (2020福建龙岩连城罗坊中学月考)如图12-1-3是两支水平放置的温度计,甲
解析 用示数是38.7 ℃的体温计去测量37.5 ℃的人的体温时,由于没有甩,所以示
数仍为38.7 ℃。用示数为38.7 ℃的体温计来测量39.4 ℃的人的体温时,示数为39.
4 ℃。
6.(2020江苏扬州邵樊片月考)温度计是利用
原理制成的,如图12-1-2甲
所示,温度计的示数是
℃;图乙示数是
℃。有一支刻度均匀但
题型一 温度计的原理与读数
例1 在“用温度计测水的温度”的实验中:
(1)实验室常用的温度计是根据
的原理制成的。
(2)使用温度计之前,应观察它的

和零刻度线的位置。
(3)请指出如图12-1-4甲所示的操作的错误之处:

图12-1-4
(4)第一小组的同学在测量温水的温度时,温度计示数如图乙所示,温水的温度应记
知识点一 从水之旅谈起
1.自然界里的水是这样“旅行”的:太阳照射使地面附近的空气温度升高,含

(沪科版)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九年级物理全一册课本课后真题作业题答案与解析

(沪科版)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九年级物理全一册课本课后真题作业题答案与解析

(沪科版)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九年级物理全一册课本课后作业题答案与解析第十二章温度与物态变化第一节温度与温度计1.答案C解析:冰水混合物的温度是0℃;健康成年人的温度是37℃左右;让人感觉温暖而舒适的室内温度在25℃左右;1个标准大气压下,水沸腾时的温度是100°。

故选C2.答案D解析:“-20°℃”有两种读法,可以读作“零下20摄氏度”,也可以读作“负20摄氏度”,故ABC错误,D正确,故选D。

3.答案A解析:在水的加热过程中,热源的温度要高于水的温度,温度计的玻璃泡接触容器底,则测量值与真实值相比会偏大,故选A4.答案为:(1)水银温度计、酒精温度计和煤油温度计;热胀冷缩;(2)示数;停留;上表面(3)35~42℃;38.5;38.5;39;体温计玻璃泡的上方有一段非常细的缩口,它可以使体温计玻璃泡上方的水银不能很快的流回玻璃泡中。

解析:(1)家庭和物理实验常用的温度计,是利用水银、酒精、煤油等液体热胀冷缩的性质制成的,所以家庭和物理实验室常用的液体温度计有水银温度计、酒精温度计和煤油温度计等(2)使用温度计时要注意三点温度计的玻璃泡要完全浸没在被测液体中,不要碰到容器底或容器壁;温度计玻璃泡浸入被测液体后要稍候一会儿,待温度计的示数稳定后再读数读数时温度计的玻璃泡要停留液体中,视线要与温度计的液柱的上表面相平(3)由图知:体温计上最小示数和最大示数分别为35℃和42℃,所以其量程为35℃~42℃,分度值是0.1℃,温度计的示数是38.5℃根据体温计的特点,使用前用力甩一下,玻璃泡上方的水银才能回到玻璃泡中,没有甩的体温计的读数是38.5℃,没有甩直接用来测量人的体温,若体温高于38.5℃,体温计中的水银会上升,测量是准确的;若体温低于38.5℃,体温计中的水银不会下降,依然显示的是38.5℃,所以体温是37℃的人测量的结果是38.5℃,体温是39℃的人测量的结果是39℃。

(完整版)沪科版九年级物理目录(最新版)

(完整版)沪科版九年级物理目录(最新版)

沪科版九年级全册目录
第十二章温度与物态变化
第一节温度与温度计
第二节熔化与凝固
第三节汽化与液化
第四节升华和凝华
第五节全球变暖与水资源危机
第十三章内能与热机
第一节物体的内能
第二节科学探究:物体的比热容第三节内燃机
第四节热机效率和环境保护
第十四章了解电路
第一节电是什么
第二节让点灯发光
第三节连接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第四节科学探究:串联和并联电路第五节测量电压
第十五章探究电路
第一节电阻和变阻器
第二节科学探究:欧姆定律
第三节“伏安法”测电阻
第四节电阻的串联和并联
第五节家庭用电
第十六章电流做功和电功率
第一节电流做功
第二节电流做功的快慢
第三节测量电功率
第四节科学探究:电流的热效应第十七章从指南针到磁悬浮列车
第一节磁是什么
第二节电流的磁场
第三节科学探究:电动机为什么会转动
第十八章电从哪里来
第一节电能的产生
第二节科学探究:怎样产生感应电流第三节电能的输送
第十九章走进信息时代
第一节感受信息
第二节让信息“飞”起来
第三节踏上信息高速公路
第二十章材料的世界
第一节我们周围的材料
第二节半导体
第三节探索新材料
第二十一章能量和能源
第一节能量的转化与守恒
第二节能源的开发和应用
第三节材料的开发与利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