酸碱平衡和酸碱滴定法(自测题)_129002864
(完整word版)酸碱平衡与酸碱滴定

酸碱平衡与酸碱滴定一.单项选择题1.-42PO H 的共扼碱是A 、H 3PO 4B 、-24HPOC 、-34POD 、OH -E 、H 2O2.按质子理论,Na 2HPO 4是A 、中性物质B 、酸性物质C 、碱性物质D 、两性物质E 、以上都不是3.在1mol/L NH 3 • H 2O 溶液中,欲使[OH 一]增大,可采取的方法是A 、加水B 、加NH 4ClC 、加NaOHD 、加0。
1mol/L HClE 、加乙醇 4.共轭酸碱对的K a 和K b 的关系是A 、K a = K bB 、K a K b =1C 、K a /K b =K wD 、K a K b =K wE 、K a /K b =1 5.某弱酸HA 的K a = 1×10-4,则其1mol/L 水溶液的pH 是A 、8。
0B 、2. 0C 、 3。
0D 、4. 0E 、1. 0 6.NH 4+的Ka = 10—9。
26,则0。
1mol/L NH 3 • H 2O 水溶液的pH 是A 、9.26B 、 11. 13C 、4。
47D 、2.87E 、2。
87 7.已知0.lmol/L 一元弱酸HR 溶液的pH= 5.0,则0. 1mol/L NaR 溶液的pH 是A 、 9.0B 、10。
0C 、11. 0D 、12.0E 、8。
0 8.用纯水将下列溶液稀释10倍时,其中pH 变化最小的是A 、0。
1mol/L HCl 溶液B 、0. 1mol/L NH 3 • H 2O 溶液C 、0。
lmol/LHAc 溶液D 、0。
1mol/L HAc 溶液+0。
1mol/L NaAc 溶液E 、0。
1mol/L NaAc 溶液 9.欲配制pH=9的缓冲溶液,应选用的缓冲对是A 、 NH 3 • H 2O(K b = 1×10—5) B 、HAc (K a = 1×10-5) C 、HCOOH(K a = 1×10-4) D 、 HNO 2(K a = 5×10—4) E 、HClO(K a = 3×10-8) 10.下列物质中,不可以作为缓冲溶液的是A 、氨水一氯化铵溶液B 、醋酸一醋酸钠溶液C 、碳酸钠一碳酸氢钠D 、醋酸一氯化钠E 、碳酸—碳酸氢钠11.某酸碱指示剂的K HIn = 1×10-5,则从理论上推算,其pH 变色范围是A 、 4~5B 、 4~6C 、 5~7D 、5~6E 、3~5 12.酸碱滴定达到化学计量点时,溶液呈A 、中性B 、酸性C 、碱性D 、取决于产物的酸碱性E 、以上都不是13.NaOH 标准溶液滴定HAc 至化学计量点时的[H +]浓度计算式是A 、C K aB 、a w K C K C 、CK K wa D 、C K K w a E 、ba a C CK 14.用0. 1mol/L HCl 溶液滴定同浓度的NaOH 溶液,滴定的突跃范围pH 是A 、6。
无机及分析化学第九章 酸碱平衡和酸碱滴定法课后练习与答案

第九章酸碱平衡与酸碱滴定法一、选择题1. 根据酸碱质子理论,下列只可以作酸的是 ( )A.HCO3- B.H2CO3C.OH- D.H2O2. 下列为两性物质是 ( )A.CO32-B.H3PO4C.HCO3- D .NH4+3.若要配制pH=5的缓冲溶液,应选用的缓冲对是( )A.HAc-NaAc B.NH3-NH4Cl C.Na2HPO4-Na3PO4 D.HCOOH-HCOONa 4.某酸碱指示剂的pK HIn=5.0,则其理论变色范围是( )A.2-8 B.3-7 C.4-6 D.5-75.下列用于标定HCl的基准物质是( )A.无水Na2CO3 B. NaHCO3C.邻苯二甲酸氢钾 D. NaOH6. 某混合碱首先用盐酸滴定至酚酞变色,消耗HCl V1 mL,接着加入甲基橙指示剂,滴定至甲基橙由黄色变为橙色,消耗HCl V2mL,若V1=V2,则其组成为( )A.NaOH-Na2CO3 B.Na2CO3 C.NaHCO3-NaOH D.NaHCO3-Na2CO3 7.NaOH滴定HAc时,应选用下列哪种指示剂( )A.甲基橙 B.甲基红 C.酚酞 D.都可以8.某酸碱指示剂的K HIn=1.0×10-5,则其理论变色范围为( )A.pH=4~6 B.pH=3~5 C.pH=5~6 D.pH=6~89.下列物质的浓度均为0.10mol.L-1,其中能用强碱直接滴定的是()A.氢氰酸(K a=6.2×10-10) B.硼酸(K a=7.3×10-10)C.醋酸(K a=1.76×10-5) D.苯酚(K a=1.1×10-10)10.下列各组酸碱对中,不属于共轭酸碱对的是()A.H2+Ac-HAc;B.NH3-NH2-;C.HNO3-NO3- ;D.H2SO4 -SO42-11.根据酸碱质子理论,下列非水溶剂中,不属于质子性溶剂的是 ( )。
酸碱平衡和酸碱滴定分析

第六章 酸碱平衡和酸碱滴定分析(一)选择题1. 欲配制pH=10.0的缓冲溶液,可以 考虑选用的缓冲对是( )。
A.HAc —NaAcB.HCOOH — HCOONaC.H 3PO 4—NaH 2PO 4D.NH 4Cl —NH 32.NH 3的共轭酸为 ( )A.HClB.NH 2-C.NH 4+D.NH 4OH3.0.21-•L mol HAc 与0.21-•L mol NaAc 溶液等体积混合后,其pH=4.8,如将此溶液再与等体积水混合,稀释液的pH 值为( )A.2.4B.4.8C.7.0D.9.64.在实验室欲配制澄清的BiCl 3溶液,应在稀释前先加足够量的( )。
A.NaOHB.HClC.NaClD.Bi5.H 2S 的饱和水溶液中,各物浓度关系正确的是( )A.[][]+-≈H S 22 B.[][]+-≈H HS C.[][][]-++≈HS H S H 2 D.[][]-≈22S S H 6.向醋酸(HAc)溶液中加一些NaAc 会使( )。
A.HAc 的K a 减少B.HAc 的电离度减少C.HAc 的Ka 减小,[H +]减小 D 溶液的pH 减小7需要配制pH=3.6的缓冲溶液,应该选用的缓冲对是( )A.HCOOH —HCOONa (HCOOH a,K =1.8×104-) B. HAc —NaAc (HAc a,K =1.8×105-)C.NaHCO 3—Na 2CO 3 (32CO H a,K =5.6×1011-) D.以上三种缓冲对都可选用 8.用HAc(a K =4.75)和NaAc 配制pH=3.75的缓冲溶液,其缓冲比[]HAc /[]NaAc 是( )。
A.1B.5C.100D.109已知.NH 3 的b pK =4.75,若将浓度均为0.11L mol -•的NH 3水和NH 4Cl 水溶液等体积混合,其混合液的pH 值为( )A.9.25B.4.75C.8.75D.10.2510.已知一缓冲溶液的缓冲比[]HA /[]NaA =21,弱酸HA 的a K =1×106-,则缓冲溶液的pH 值为( )。
3 酸碱平衡与酸碱滴定法(题库)

3 酸碱平衡与酸碱滴定法(题库)3酸碱平衡与酸碱滴定法(题库)3酸碱平衡与酸碱滴定法一、单项选择题(a)1、用基准无水碳酸钠标定0.100mol/l盐酸,宜选用()作指示剂。
a、溴钾酚绿―甲基红b、酚酞c、百里酚蓝d、二甲酚橙(c)2、酿制不好的hcl须要储藏于()中。
a、棕色橡皮塞试剂瓶b、塑料瓶c、白色磨口塞试剂瓶d、白色橡皮塞试剂瓶(b)3、用c(hcl)=0.1moll-1hcl溶液电解c(nh3)=0.1moll-1氨水溶液化学计量点时溶液的ph值a、等于7.0b、小于7.0c、等于8.0d、大于7.0(a)4、欲配制ph=5.0缓冲溶液应选用的一对物质是a、hac(ka=1.8×10-5)~naacb、hac~nh4acc、nh3h2o(kb=1.8×10-5)~nh4cld、kh2po4-na2hpo4(c)5、欲酿制ph=10.0缓冲溶液高文瑞用的一对物质就是()a、hac(ka=1.8×10-5)~naacb、hac~nh4acc、nh3h2o(kb=1.8×10-5)~nh4cld、kh2po4-na2hpo4(b)6、在酸碱滴定中,选择强酸强碱作为滴定剂的理由是()a、强酸强碱可以直接配制标准溶液b、使滴定突跃尽量大c、加快滴定反应速率d、使滴定曲线较完美(c)7、用naac3h2o晶体,2.0mol/lnaoh去酿制ph为5.0的hac-naac缓冲溶液1再升,其恰当的酿制就是()a、将49克naac3h2o放入少量水中溶解,再加入50ml2.0mol/lhac溶液,用水稀释1升b、将98克naac3h2o放入少量水中溶解,再加入50ml2.0mol/lhac溶液,用水稀释1升c、将25克naac3h2o放入少量水中溶解,再加入100ml2.0mol/lhac溶液,用水稀释1升d、将49克naac3h2o放入少量水中溶解,再加入100ml2.0mol/lhac溶液,用水稀释1升(c)8、(1+5)h2so4这种体积比浓度表示方法的含义是()a、水和浓h2so4的体积比为1:6b、水和浓h2so4的体积比为1:5c、浓h2so4和水的体积比为1:5d、浓h2so4和水的体积比为1:6(c)9、以naoh电解h3po4(ka1=7.5×10-3,ka2=6.2×10-8,ka3=5.0×10-13)至分解成na2hpo41时,溶液的ph值应就是()a、7.7b、8.7c、9.8d、10.7(a)10、用0.10mol/lhcl电解0.10mol/lna2co3至酚酞终点,这里na2co3的基本单元数就是()a、na2co3b、2na2co3c、1/3na2co3d、1/2na2co3(a)11、以下弱酸或弱碱(设立浓度为0.1mol/l)能够用酸碱滴定法轻易精确电解的就是()a、氨水(kb=1.8×10-5)b、苯酚(kb=1.1×10-10)c、nh4+d、h3bo3(ka=5.8×10-10)(c)12、用0.1mol/lhcl滴定0.1mol/lnaoh时的ph突跃范围是9.7~4.3,用0.01mol/lhcl滴定0.01mol/lnaoh的突跃范围是()a、9.7~4.3b、8.7~4.3c、8.7~5.3d、10.7~3.3(c)13、某酸碱指示剂的khin=1.0×105,则从理论上测算其变色范围就是()a、4~5b、5~6c、4~6d、5~7(d)14、用naac3h2o晶体,2.0mhac来配制ph为5.0的hac-naac缓冲溶液1升,其正确的配制是(mnaac10-5).1g/mol,ka=1.8×3h2o?136a、将49克naac3h2o放入少量水中溶解,再加入50ml2.0mol/lhac溶液,用水稀释1升b、将98克naac3h2o放少量水中溶解,再加入50ml2.0mol/lhac溶液,用水稀释至1升c、将25克naac3h2o放少量水中溶解,再加入100ml2.0mol/lhac溶液,用水稀释至1升d、将49克naac3h2o放少量水中溶解,再加入100ml2.0mol/lhac溶液,用水稀释至1升(a)15、naoh滴定h3po4以酚酞为指示剂,终点时生成()(h3po4:ka1=6.9×10-3,ka2=6.2×10-8,ka3=4.8×10-13)a、nah2po4b、na2hpo4c、na3po4d、nah2po4+na2hpo4(a)16、用naoh溶液电解以下()多元酸时,可以发生两个ph滴定。
第六章酸碱平衡和酸碱滴定法习题测验答案

第六章酸碱平衡和酸碱滴定法习题测验答案第六章酸碱平衡和酸碱滴定法习题6-1 根据下列反应,标出共轭酸碱对(1) H2O + H 2O = H 3。
+ + OH-(2) HAc + H 2O = H3O+ + Ac-(3) H 3PO4 + OH- = H2PO4- + H2O(4) CN- + H2O = HCN + OH -解:共轭酸碱对为H3O+—H2O H2O—OH-HAc —Ac-H3O+—H2OH3PO4—H2PO4-H2O—OH-HCN —CN-H2O —OH-HAc,Ac-;NH3;HF,习题6-2指出下列物质中的共轭酸、共轭碱,并按照强弱顺序排列起来:F-;H3PO4, H2PO4 ;H2S, HS-解:共轭酸为:HAc、NH 4、HF、H3PO4、H2S共轭碱为:Ac-、NH3、F-、H2PO4、HS-共轭酸强弱顺序为:H3PO4、HF、HAc、H2S、NH 4共轭碱强弱顺序为:NH3、HS-、Ac-、F-、H2PO4习题6-3已知下列各弱酸的pK;和弱碱pK b e的值,求它们的共轭碱和共轭酸的pK b e和PK;(1) HCN pK =9.31 (2)NH4+pK;=9.25A A(3)HCOOH pK ;=3.75 (4)苯胺pK ;= 9.34解:(1) PK:= =4.69(2) pK;= =4.75(3) PK:= =10.25(4) PK a =4.66习题6-4计算0.10 mol L-1甲酸(HCOOH)溶液的pH及其离解度。
解:c/K;e>500c(H ) cK;e0.10 1.77 10 4 4.2 10 3(mol L 1)pH = 2.38c(H )/c (4.2 10 3)/0.10 100% 4.2%习题6-5计算下列溶液的pH(1) 0.050 mol .L-1 HCl (3) 0.10 mol L-1 NH3 H2O (2) 0.10 mol .L-1 CH2CICOOH⑷ 0.10 mol.L-1 CH3COOH(5) 0.20 mol L-1W2CO3 (7) 0.10 mol L-1 NH4A C (6) 0.50 mol .L-1 NaHCO 3 (8) 0.20 mol L-1 Na2HPO4解:(1) C(H+) = 0.050 mol L-1pH = 1.30⑵K a9= 1.4 W-3C(H+) =1.2 1Q-2 mol L-1pH = 1.92⑶C(OH-) = 1.3 10-3 mol.LpOH =2.89 pH=11.11⑷C(H+) = 1.3 1W3 mol.L-1pH = 2.899K b1= 1.78 W-4C(OH-) = 6.0 1W3 mol.L-pOH =2.22 pH =11.78(6)C(H+) = 4.9 1W9 mol.L-1pH = 8.31(7)pH=7.00(8)C(H+)=**************pH = 9.92习题6-6 计算室温下饱和CO2 水溶液(即0.0400 mol.L-1)中,C(H+), C(HCO 3 ),C(C O3-)A解: H2CO3 = H + + HCO 3 K a1= 4.30 10-7C(H+) =1.31 10-3 (mol.L-1)C( HCO 3) ~ C(H+) =1.31 10^ (mol.L-1)HCO 3= H+ +CO 3" K a;=5.61 氷0-11C(CO I")?K a;= 5.61 10-11 (mol.L-1)习题6-7欲配制pH=3的缓冲溶液,有下列三组共轭酸碱对(1)HCOOH-HCOO- (2)HA C-A C-(3) NH 4 -NH3问哪组较为合适?解: (1) HCOOH -HCOO- (pK;= 3.75)较为合适习题6-8往100.0mL0.10mol L-1H A C溶液中加入50.0mL0.10mol L-1NaOH溶液,求此混合液的pH。
酸碱平衡和酸碱滴定法习题

第六章 酸碱平衡和酸碱滴定法习题1.是非判断题1-1在水溶液中解离度大的物质,其溶解度也大。
1-2由于乙酸的解离平衡常数)()()(HAc c Ac c H c K a -+=θ,所以只要改变乙酸的起始浓度即c(HAc),a K θ必随之改变。
1-3在浓度均为0.01 mol ·L -1的HCl ,H 2SO 4,NaOH 和NH 4Ac 四种水溶液中,H + 和OH -离子浓度的乘积均相等。
1-4弱碱溶液越稀,其解离度越大,因而酸度也越大。
1-5将10mL 0.1 mol ·L -1NH 3·H 2O 溶液稀释至100mL ,则NH 3·H 2O 的解离度增大,OH -离子浓度也增大。
1-6在一定温度时,稀释溶液,解离常数不变而解离度增大。
1-7将氨水的浓度稀释一倍,溶液中OH - 离子浓度就减小到原来的一半。
1-8弱酸浓度越小,解离度越大,因此溶液中H + 离子浓度也就增大。
1-9根据稀释定律,弱碱溶液越稀,其解离度就越大,故溶液中(OH -)越大,溶液pH 值越大。
1-10 NaHCO 3中含有氢,故其水溶液呈酸性。
1-11 pH 值小于7的溶液一定是酸。
1-12水的离子积在18℃时为6.4×10-15,25℃时为1.00×10-14,即在18℃时水的pH 值大于25℃时的pH 值。
1-13浓度为1.0×10-7 mol ·L -1的盐酸溶液的pH 值=7.0。
1-14稀释10mL 0.1 mol ·L -1HAc 溶液至100mL ,则HAc 的解离度增大,平衡向HAc 解离方向移动,H +离子浓度增大。
1-15两种酸溶液HX 和HY ,其pH 值相同,则这两种酸溶液浓度也相同。
1-16在0.1 mol ·L -1 H 2C 2O 4溶液中,c(H +)=2c(C 2O 42-)。
1-17凡是多元弱酸,其酸根的浓度近似等于其最后一级的解离常数。
酸碱平衡与酸碱滴定习题答案.doc

思考题1.根据酸碱质子理论,什么是酸什么是碱酸碱反应的实质是什么【答】酸碱质子理论:凡能放出质子(氢离子 )的分子或离子都是酸,凡能与质子(氢离子 )结合的分子或离子都是碱。
酸碱反应的实质是质子转移反应。
2.根据酸碱电子理论,什么是酸什么是碱酸碱反应的实质是什么【答】酸碱的电子理论:凡是能给出电子对的分子、离子或原子团都叫做碱,也叫做路易斯碱;凡是能接受电子对的分子、离子或原子团都叫做酸,也叫做路易斯酸。
酸碱反应的实质是配位键的形成并生成酸碱配合物。
3.说明下列名词的意义: (1) 酸碱共轭对; (2) 两性物质; (3) 溶剂的质子自递反应; (4) 拉平效应和区分效应; (5) 酸的强度和酸度; (6) 稀释定律; (7) 分析浓度和平衡浓度; (8) 分布系数; (9) 质子平衡条件; (10) 同离子效应和盐效应; (11) 化学计量点和滴定终点; (12) 酸碱滴定突跃范围。
【答】 (1) 质子酸失去一个质子变为质子碱,质子碱得到一个质子转为酸。
因一个质子的得失而相互转变的每一对酸碱就称为共轭酸碱对(2)有些酸碱物质,在不同的酸碱共轭酸碱对中,有时是质子酸,有时是质子碱,把这类物质称为酸碱的两性物质。
如: HPO42-、 H2PO4-、HS-、 H2O 等。
(3) 仅仅在溶剂分子之间发生的质子传递作用称为溶剂的质子自递反应,反应的平衡常数称为溶剂的质子自递常数。
(4)拉平效应:在某溶剂中,不能区分酸性强弱的现象。
区分效应:在某溶剂中,能区分酸性强弱的现象。
(5) 酸的强度:表示给出质子的能力。
酸度:表示溶液中-]浓度的大小。
通常以 pH [H+] 浓度或 [OH或 pOH 表示。
(6)弱电解质的解离度是随着浓度的减小而增大,这一规律就称为稀释定律。
(7)在酸 (或碱 )的解离反应式中,当共轭酸碱对处于平衡状态时,溶液中存在着多种酸碱组分,这些组分的浓度称为平衡浓度,以[ ]表示;各组分平衡浓度之和称为分析浓度(或总浓度),通常以c表示。
第二章酸碱平衡和酸碱滴定法习题

第二章酸碱平衡和酸碱滴定法习题解: a NaAc为一元弱碱, 其K b=K w/K HAc=5.6×10-103.计算pH为8.0和12.0时0.10mol·L-1 KCN的溶液中CN-1的浓度4.含有C Hcl=0.10mol·L-1,C NaHSO4=2.0×10-4mol·L-1和C HAc=2.0×10-6mol·L-1的混合溶液。
a.计算此混合溶液的pH。
b.加入等体积0.10mol·L-1 NaOH溶液,计算溶液的pHpH= 4.005.将0.12mol·L-1 HCL和0.10mol·L-1氯乙酸钠(ClCH2COONa)溶液等体积混合,计算pH。
6.欲使100 ml 0.10 mol·L-1HCl溶液的pH从1.00增加至4.44,需加入固体NaAc多少克(忽略溶液体积的变化)?7.今由某弱酸HB及其盐配制缓冲溶液,其中HB的浓度为0.25 mol·L-1。
于此100ml缓冲溶液中加入200mgNaOH(忽略溶液体积的变化),所得溶液的pH为5.60。
问原来所配制的缓冲溶液的pH为多少?(设HB的Ka=5.0×10-6)8.欲配制pH为 3.0和 4.0的HCOOH-HCOONa缓冲溶液,应分别往200ml 0.20 mol·L-1HCOOH溶液中加入多少毫升1.0 mol·L-1 NaOH溶液。
解x=25.7ml9.某人称取CCl3COOH 16.34g和NaOH 2.0g,溶解于1L水中,欲以此液配制pH=0.64的缓冲溶液。
问:a. 实际所配制缓冲溶液的pH为多少? b. 要配制pH=0.64的缓冲溶液,需加入多少毫升1.0 mol·L-1强酸溶液。
10. 配制氨基乙酸总浓度为0.10 mol·L-1的缓冲溶液(pH=2.0)100ml需氨基乙酸多少克?还需加多少摩强酸?x =7.9ml11.25.0ml 0.40 mol·L-1 H3PO4 与30.0ml 0.50 mol·L-1Na3PO4溶液混合,然后稀释至100.0,计算此缓冲溶液的pH和缓冲指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章酸碱平衡和酸碱滴定法自测题一. 填空题1.在氨溶液中,加入NH4Cl则氨的解离度α,溶液的pH ,这一作用称为。
2.对于分析浓度为0.10 mol/L的一元弱酸HA,当K1为1.0⨯10-5时,[A-] = 。
3.酸碱质子理论认为:H2O既是酸又是碱,其共轭酸是,其共轭碱是。
4.对于某一共轭酸碱对HA-A-,在水溶液中,其K a与K b的关系是。
5.在水溶液中,H2PO4-是两性物质,计算其氢离子浓度的最简式是。
6.NaCN水溶液被稀释4倍,溶液中[OH-] ,pH。
7.已知水溶液中CH3CH2CH2COONa的K b = 7.69⨯10-10,它的共轭酸是,相应的K a值为。
8.某弱酸型指示剂HIn的K HIn = 1.0⨯10-6,HIn呈红色,In-为黄色。
将其加入三种不同的溶液中,颜色分别是红色、橙色、黄色。
这三种溶液的pH范围分别应是、和。
9.向含有NH3和NH4Cl的溶液中,加入少量NaOH溶液后,溶液的pH ;含[NH4+] = [NH3] = 0.5 mol/L的溶液与[NH4+] = 0.9 mol/L,[NH3] = 0.1 mol/L的溶液相比,其缓冲能力。
10.已知HCN的pK a = 9.37,HAc的pK a = 4.75,HNO2的pK a = 3.37,它们对应的相同浓度的钠盐水溶液的pH顺序是。
11.根据酸碱质子理论,[Fe(H2O)5OH]2+的共轭酸是,共轭碱是。
12.pH3.1~4.4是甲基橙的,向pH在此区间内的溶液加入甲基橙指示剂,溶液呈现的颜色从本质上说是指示剂的。
13.弱电解质的解离度α值随其在溶液中的浓度增大而。
对于可以用最简式表示溶液中[H+]的HA型弱电解质,α与c的关系是。
14.若Na2CO3水溶液的碱性比同浓度的Na2S溶液的碱性弱,则H2S的应比H2CO3的更小。
15.要配制总浓度为0.2 mol/L的NH3-NH4+缓冲溶液,应向每升浓度为的氨水中,加入mol固体NH4Cl,才能得到缓冲容量大的缓冲溶液。
16.根据酸碱质子理论,氨在水中的解离,实际上是NH3和H2O之间发生的反应,反应式为。
17. 甲基橙的变色范围是pH3.1~4.4,酚酞的变色范围是pH8.0~9.8。
向某溶液中加入酚酞和甲基橙指示剂各一滴,溶液显黄色,说明此溶液可能的pH 范围是 。
18. 1升水溶液中含有0.2 mol 某一弱酸(K a = 10-4.8)和0.2 mol 该酸的钠盐,若溶液中不再含有其它具有酸碱性的物质,则该溶液的pH 为 。
19. 向50 mL 0.20 mol/L 的某弱酸(K a = 1.0⨯10-5)溶液加入50 mL 0.20 mol/L NaOH 溶液,则此溶液的pH 为 。
20. 不同的酸碱指示剂有不同的变色范围,是因为它们的 不同。
只有当指示剂的 和 的平衡浓度之比为 至 时,目视观察到的,才是酸式形体和碱式形体的混合色。
指示剂的变色范围一般约为 个pH 单位。
21. 已知弱酸HA 的K a = 1.0⨯10-4,HA 与NaOH 在水溶液中反应的平衡常数是 。
22. HCO 3-是两性物质,碳酸的酸离解平衡常数分别为12711a a K 4.310, K 5.610--=⨯=⨯,那么CO 32-的K b 是 。
23. 在酸碱滴定中,指示剂的选择是以 和 为依据的。
24. 滴定突跃范围的大小与滴定剂和被滴定物的浓度有关,浓度越 ,滴定突跃范围就越大,可供选择的指示剂就越 。
25. 指示剂的变色范围越 越好。
26. 甲基橙的pK HIn = 3.4,其理论变色点为pH = ,理论变色范围为 。
27. 当[HIn] = [In -]时,溶液的pH = pK HIn ,此时,在理论上溶液应该呈现指示剂酸式形体颜色和碱式形体颜色的中间色,因而被称为指示剂的 。
28. 混合指示剂可使变色范围缩小,从而使滴定终点的颜色变化更敏锐。
有两种配制混合指示剂的方法:一是用一种颜色不随溶液pH 改变而改变的 和一种指示剂混合而成,二是用两种不同的 混合而成。
29. 如同在测定碳酸钠和碳酸氢钠混合物含量时,分别使用酚酞和甲基橙作为指示剂那样,在一次滴定中使用两种不同的指示剂来确定两个终点的滴定方法称为 法。
30. 最理想的指示剂应是其变色点恰好与滴定的 重合。
31. 在酸碱滴定分析过程中,为了直观地描述被滴定溶液中氢离子浓度的变化规律,通常是以 为纵坐标,以加入滴定剂的 为横坐标,绘成曲线,此曲线被称为 。
32. 酸碱滴定法是用 去滴定各种具有酸碱性的物质,当达到化学计量点时,通过滴定剂的体积和 ,按滴定反应的 关系,计算出被测物的含量。
33. 二元弱酸能被准确滴定的判断依据是 ,能够分步滴定的判据是 。
(滴定准确度达到0.5%)34. 根据酸碱质子理论, 是酸, 是碱,在水溶液中,共轭酸碱对的K a 和K b 的关系是 。
35. 用吸收了CO 2的NaOH 标准溶液滴定HAc 至酚酞变色,将导致滴定结果 (偏低、偏高、不变),用它滴定HCl 至甲愜橙变色,将导致结果 (偏低、偏高、不变)。
二. 正误判断题1. 酸性强的物质,其共轭碱的碱性就弱。
2. 纯水中K w = [H +][OH -] = 1.0⨯10-14(25︒C),加入强酸后,因[H +]大大增加,故K w 也大大增加。
3. 加入酚酞后,仍为无色的溶液,一定是酸性溶液。
4. 在溶液中,强电解质也有一α值,称为“表观解离度”。
5. 在H 2S 溶液中,H +浓度是S 2-浓度的2倍。
6. 氨水和HCl 混合,不论两者比例如何,一定不可能组成缓冲溶液。
7. 等量的HAc 和HCl (浓度和体积都相等地),分别用等量的NaOH 中和,所得溶液的pH 相等。
8. 已知乙酸的pK a = 4.75,柠檬酸的2a pK 4.77=,则同浓度的乙酸的酸性强于柠檬酸。
9. NaHCO 3的水溶液为酸性。
10. 向NaHCO 3的水溶液中通入CO 2气,便可得到一种缓冲溶液。
11. 多元酸或多元碱的逐级解离常数值总是K 1 > K 2 > K 3。
12. 如果HCl 溶液的浓度为HAc 溶液浓度的2倍,那么HCl 溶液中[H +]就一定是HAc 溶液中[H +]的2倍。
13. 解离度和解离常数都可以用于比较弱电解质在溶液中解离程度的高低,因此,它们的值都与弱电解质在溶液中的浓度无关。
14. 由于SnCl 2水溶液易发生水解,所以要配制澄清的SnCl 2溶液,应先加盐酸,再稀释。
15. 在同浓度硫酸、硝酸、高氯酸的稀水溶液之间,分不出哪种溶液的酸性更强。
16. 当溶液被稀释时,溶质的活度系数会增大。
17. 溶液中含有碳酸钠和碳酸氢钠时,就构成缓冲溶液。
溶液中只含碳酸钠时即对酸或碱无缓冲作用。
18. 加入甲基橙显红色的溶液是酸性溶液,加入酚酞显红色的溶液为碱性溶液。
可见酸碱指示剂在酸性溶液中显其酸式形体的颜色,在碱性溶液中显其碱式形体的颜色。
19.pH相等的缓冲溶液,未必具有相同的缓冲容量。
20.两性物质既可以酸式解离,也可以碱式解离,所以两个方向的K a和K b的大小相同。
21.因HCN的K a = 4.9⨯10-10,所以可以用HCl标准溶液准确滴定0.1 mol/L NaCN。
22.多元酸在水中各型体的分布取决于溶液的pH。
23.NaHCO3水溶液的质子条件式(PBE)为:[H+] + [H2CO3] = [OH-] + [CO32-]。
24.强酸滴定强碱的滴定曲线上,滴定突跃的大小只与滴定液和待测溶液的浓度有关。
25.酸碱滴定中,化学计量点时溶液的pH与指示剂的理论变色点的pH相等。
26.酸式滴定管一般用于盛放酸性溶液和氧化性溶液,但不能用于盛放碱性溶液。
27.酸碱指示剂的选择原则是变色敏锐、用量少。
28.各种类型酸碱滴定,其化学计量点的位置均在滴定突跃范围的中点。
三. 单选题1.等量的酸和碱中和,得到的pH应是()。
A. 呈酸性B. 呈碱性C. 呈中性D. 视酸碱相对强弱而定2.NaAc溶液被稀释后( )。
A. Ac-的解离度增大B. 溶液的pH上升C. [OH-]增高D. 前三者都对3.通过凝固点下降实验测定强电解质稀溶液的解离度α,一般达不到100%的原因是( )。
A. 电解质本身未全部电离B. 正、负离子之间相互吸引C. 电解质解离需要吸热D. 前三个原因都对4.将1 mol/L NH3和0.1 mol/L NH4Cl溶液按下列体积比混合,缓冲能力最强的是( )。
A. 1:1B. 10:1C. 2:1D. 1:105.在氨水中加入NaOH,使( )。
A. 溶液中[OH-]变小B. NH3的K b变小C. NH3的α变小D. 溶液的pH变小6.下列溶液中能作为缓冲溶液的是( )。
A. 60 mL 0.1 nol/L HAc和30 mL 0.1 mol/L NaOH混合液B. 60 mL 0.1 nol/L HAc和30 mL 0.2 mol/L NaOH混合液C. 60 mL 0.1 nol/L HAc和30 mL 0.1 mol/L HCl混合液D. 60 mL 0.1 nol/L HAc和30 mL 0.1 mol/L NH4Cl混合液7.在乙酸溶液中加入少许固体NH4Cl后,发现乙酸的解离度( )。
A. 没变化B. 微有上升C. 剧烈上升D. 下降8.在氨水中加入NH4Cl后,NH3的α和pH变化是( )。
A. α和pH都增大B. α减小,pH增大C. α增大,pH减小D. α和pH都减小9. 需配制pH = 5的缓冲溶液,选用( )。
A. HAc-NaAc ,pK a (HAc) = 4.75B. NH 3⋅H 2O-NH 4Cl ,pK b (NH 3) = 4.75C. Na 2CO 3-NaHCO 3,2a 23pK (H CO )10.25=D. NaH 2PO 4-Na 2HPO 4,2a 34pK (H PO )7.2=10. 将NH 3⋅H 2O 稀释一倍,溶液中OH -浓度减少到原来的( )。
A. B. 1/2 C. 1/4 D. 3/411. 有两溶液A 和B ,pH 分别为4.0和2.0,溶液A 中H +浓度是溶液B 中H+浓度的( )。
A. 1/100B. 1/10C. 100倍D. 2倍12. 可逆反应HCO 3- + OH - −→ CO 32- + H 2O 所涉及的各物质中质子酸是( )。
A. HCO 3-和CO 32-B. HCO 3-和H 2OC. H 2O 和OH -D. OH -和CO 32-13. 某弱酸HA 的K a = 2⨯10-5,则A -的K b 为( )。
A. 1/2⨯10-5B. 5⨯10-3C. 5⨯10-10D. 2⨯10-514. 配制pH = 10.0的缓冲溶液,可考虑选用的缓冲物质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