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九年级历史上册 第4课《亚洲封建国家的建立》学案人教新课标版 精品
九年级历史上册 第4课 亚洲封建国家的建立导学案 新人教版

第4课亚洲封建国家的建立【课标要求】1.了解大化改新的基本内容。
2.讲述穆罕默德的主要活动。
【学习目标】1.大化改新的内容、伊斯兰教的创建、阿拉伯帝国的兴衰。
2.通过对日本大化改新的学习,培养运用历史的眼光分析历史与现实的能力。
3.通过对大化改新内容的学习,激发民族自豪感。
【学习重点】日本大化改新【学习难点】大化改新对我们今天改革开放国策的启示。
【学习过程】本课的内容设计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为“日本大化改新”。
第二部分为“阿拉伯帝国的建立”。
一、日本大化改新1. 阅读教材,找出大化改新的背景、时间、人物及影响。
2. 出示材料,合作探究学习日本改革的概况。
6世纪下半叶,日本社会矛盾尖锐,国家日益衰落。
日本皇室和部分留学中国的留学生决心改革,推行中国隋唐的政治制度,以振兴国家。
(1)材料反映的是什么历史事件?(2)这件历史事件产生了什么深远影响?(3)对我们今天的社会主义建设有怎样的启示?二、阿拉伯帝国的建立1. 阅读教材,找出伊斯兰教兴起的时间、创始人、地点、经典著作及与阿拉伯帝国的建立的关系。
2.出示材料,合作探究学习阿拉伯帝国的概况。
宇宙间惟一的神是“真主”安拉……大家都应该信仰“真主”,而不要信仰本部落的神。
材料反映的是哪一宗教的教义?其信仰的基本信条是什么?这对当时阿拉伯地区的扩张有何积极作用?【自主建构】【直击中考】1.【2014 江西省】小凌同学代表小组发言时说:“这是个独特的民族,它是战争狂徒,用战车把宗教传播到西亚、北非等地,穆斯林的足迹从此遍及四方;它又是文明使者,用嘴巴将东西方文化传承、传播,某种数字因此冠上它的大名。
”这个“独特民族”指的是()A.古代埃及B.古代希腊C.古代罗马D.古代阿拉伯2.【2014 黑龙江齐齐哈尔】日本是一个善于学习和创新的国家。
古代日本仿效中国隋唐制度进行的改革是()A.伯里克利改革 B.大化改新 C.明治维新 D.查理·马特改革3.【2014 临沂市】645年,孝德天皇在日本史上第一次使用年号“大化”。
九年级历史上册精品资料第4课亚洲封建国家的建立学案

九年级历史上册精品资料第4课《亚洲封建国家的建立》学案班级姓名组别评价【学习目标】1.了解大化改新的基本内容及其对日本的影响;能描述穆罕默德主要活动,阿拉伯国家在封建时代的特点。
2.通过问题讨论,初步培养学生结合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3.通过了解日本大化改新的影响,明白善于学习与模仿他人是提高自身的素质的一种重要途径。
一、自主学习(一)自学教材(认真通读课文,勾画并记忆下列问题,把疑难问题标出并随时巩固基础知识。
)环节一:大化改新1.在课本中勾划出大化改新发生的时间,当时改革的天皇是谁?大化改新的内容有哪些?大化改新对日本有何重大影响?环节二:阿拉伯国家的建立1.结合课文25页大字了解伊斯兰教诞生的背景(分条目概括,标划在课本上)2.概括穆罕默德的主要活动:(1)创立了伊斯兰教:穆罕默德最初在传教,622年,穆罕默德带领少数信徒离开麦加,在________ 建立起政教合一的国家。
伊斯兰教的教历元年是年。
(2)征服麦加,基本统一阿拉伯半岛。
630年,穆罕默德摔兵攻下麦加城,麦加贵族承认穆罕默德的政治和宗教领袖地位,从此成为伊斯兰教圣地。
此后,阿拉伯半岛各部落派代表到麦加朝觐,承认穆罕默德的独尊地位,阿拉伯半岛基本统一。
(二)自我检测1.日本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的标志是()A.大化改新B.商鞅变法C.明治维新D.1861年农奴制改革2.古代中国光照四邻,日本孝德天皇进行大化改新,其实是仿照()A.中国秦朝制度 B.中国汉朝制度 C.中国隋唐制度 D.中国明清制度3.伊斯兰教是世界上三大宗教之一,它起源于()A.古代印度B.巴勒斯坦地区C.阿拉伯半岛D.古代埃及(三)我的疑惑(请你将自学和测试中的疑惑写在下面,要求:言简意赅,明确清晰,书写规范)我的疑惑:二、合作探究材料:陈冰在《作坊里的日本》一书中提到“中古时期,日本在亚洲拜认了第一位老师,向老师学习……后来,日本就向它的第一位老师发动侵略战争,同老师签订了不平等条约,收钱占地”。
九年级历史上册第4课亚洲封建国家的建立教案人教新课标版

第4课亚洲封建国家的建立学习目标:了解中国同其他亚洲主要封建国家的关系掌握东亚的日本、西亚的阿拉伯国家在封建时代的特点认识大化改新是日本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的标志;伊斯兰教在阿拉伯国家形成和扩张的过程中起到了一面旗帜的作用,唐朝的经济、文化处于当时世界领先地位,而且具有博大的胸怀,能够兼容并蓄外来文化的精华,使得自身更加繁盛,才会对世界各地的人们产生巨大吸引力教学重点:日本大化改新的基本内容作用及伊斯兰教的创立和穆罕默德的主要活动教学难点:大化改新是日本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的标志、伊斯兰教的形成过程同时也是阿拉伯统一国家形成的历史过程导入新课:组织学生阅读24页“导入框”图文,设问:1、日本这场刺杀大贵族权臣的宫廷政变发生时,中国正处于什么朝代?2、发动这场政变的主要人物是哪两位?承上启下,教师讲授:1、教师演示课件,指出:我国从汉朝开始便开辟了丝绸之路,中外商路四通八达,交往密切而友好。
到了唐朝更是空前繁荣,还出现了六次东渡到达日本的鉴真和尚。
他在日本传播中国文化,对日本的历史进步起了重大作用。
日本是我国“一衣带水”的邻邦,它的自然特点:由许多岛屿组成,国土有限,资源匮乏。
日本各岛在1世纪前后,开始出现奴隶制国家。
后来,奴隶制国家大和兴起。
大和不断征服扩张,5世纪统一了日本。
2、教师设问:统一后的日本,还是奴隶制国家,日本是什么时候、怎样过渡到封建社会的呢?(安排学生阅读全文,作读书标记;然后继续运用多媒体课件引导学生探索、交流、讨论、练习)自主学习:大化改新:背景:六七世纪时—————————————————————————————----------时间-----------人物----------内容---------------------------------------------------------------------------------------------------------------------------------------------------------------------------------------------------------------意义————————————————————————————————————————————————————————————————————————。
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第二单元第4课亚洲封建国家的建立导学案含答案

《亚洲封建国家的建立》导学案【目标导航】1.了解日本大化改新的基本内容、作用,认识大化改新是日本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的标志。
2.了解伊斯兰教的创立和穆罕默德的主要活动,正确认识伊斯兰教在阿拉伯国家建立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一、内容自学1.日本大化改新(1)背景、时间(2)内容、意义2.阿拉伯国家的建立(1)伊斯兰教诞生的历史背景(原因)(2)穆罕默德的主要活动二、合作探究,交流展示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7世纪初,日本处在奴隶社会,阶级矛盾十分尖锐。
世袭贵族占有大量土地、奴隶及部民,权势很大。
地方贵族反抗中央贵族,政局十分混乱。
(1)根据材料一,7世纪初日本国内阶级矛盾尖锐的表现有哪些?材料二初唐时期,唐太宗调整统治政策,由于政治清明,文化昌盛,国力逐步强盛,历史上称之“贞观之治”。
(2)根据材料二,日本改革的国际背景是什么?2.为什么伊斯兰教会在阿拉伯统一国家形成过程中起到如此重要的作用?三、巩固检测1.模仿和创新相结合是日本民族的一大特色,主要体现为“汉化”和“欧化”,下列属于“汉化”的是()A.汉谟拉比法典B.大化改新C.奴隶主民主政治D.种姓制度2.7世纪时,分散的阿拉伯部落以宗教信仰为纽带形成了统一帝国,他们信奉的是()A.伊斯兰教B.犹太教C.基督教D.佛教3.下列属于大化改新内容的是()①建立天皇制封建国家②废除贵族世袭制③国家定期把土地分给农民耕种④部民转化为国家公民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4.关于日本大化改新,说法正确的是()A.仿效中国隋唐制度进行B.使日本过渡到资本主义社会C.使日本走上了对外侵略扩张的道路D.在日本实行土地私有制5.伊斯兰教教历元年与下列哪一历史事件相关()A.穆罕默德兵临麦加城下B.穆罕默德病逝C.穆罕默德带领信徒前往麦地那D.穆罕默德隐居创教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废除贵族对土地和部民私有,改土地、部民为国有。
国家计口授田,对六岁以上公民,每六年按人口班给口分田一次,男子每人二段(约相当于35亩),女子为其2/3,奴婢受田相当于自由民的1730所班田地不得买卖,死后归还政府。
九年级历史上册 第4课 亚洲封建国家教案 新人教版

第4课亚洲封建国家2.能力培养:①“日本的大化改新”,通过对背景、内容和历史意义的教与学,着重培养学生分析重大历史事件的能力;“日本武士阶层的形成”的教与学,则要增强学生对重要历史现象的理解能力。
②地跨欧、亚、非三洲的阿拉伯帝国,曾繁荣一时,但由于建立在军事征服的基础上,缺乏牢固的基础,因此,200多年之后就瓦解了。
3.思想品德教育:①古代史上,中朝、中日之间的友好交往,特别是中国文化对这两个国家的积极影响,学习这些内容不仅仅是激起同学们的民族自豪感,更应意识到实行对外开放政策、善于吸收外族先进文化,是一个民族强盛发展的重要因素。
①通过学习阿拉伯半岛的统一、帝国的建立等史实,使学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分。
③将东亚和西亚的两个封建国家进行对比,培养学生综合分析、对比的能力。
本课重点和难点重点:日本的大化改新。
阿拉伯半岛的统一。
难点:日本武士阶层的形成及影响。
阿拉伯帝国建立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在亚洲历史舞台上,东部亚洲除中国外,还有与中国关系密切的日本。
由此引入新课。
一、大化改新日本是地处亚洲东部的岛国,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水平仅次于美国的资本主义第二经济大国。
那么,古代的日本是个什么样子呢?古代日本是怎样统一的?古代的日本,是随着大和的兴起和扩张而走向统一的。
统一后的日本,还是奴隶制国家。
日本是什么时候、是怎样过渡到封建社会的呢?646年大化改新标志着日本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
大化改新是日本古代历史上最重要的一次政治改革,对日本历史的发展起了极大的推动作用。
下面我们从背景、内容和历史意义三个方面来分析一下这个问题。
大化改新的背景应从国内和国际两个方面来看,就国内而言是各种矛盾尖锐,政局混乱;从国际来看是中国隋唐先进制度的影响。
对于大化改新的内容和历史意义,教师在对学生讲解清楚课文的意思后,将内容归纳为经济和政治两个方面。
孝德天皇效法中国隋唐的经济和政治制度进行的改革,打击了奴隶主贵族的势力,形成了以天皇为首的中央集权国家。
初中九年级历史上第4课 亚洲封建国家的建立名师教案新人教版

第4课亚洲封建国家的建立
预习提示
1、7世纪中期,日本改革派发动宫廷政变成功,新上台执政的颁布改新诏书,大化改新开始。
改新的主要内容有:
①政治上。
②经济上。
意义:。
2、伊斯兰教于世纪初在由创立,他最初在传教,后出去
,建立了政教合一的国家。
年是伊斯兰教历元年,是伊斯兰教圣地。
直击中考
一、选择题
1、大化改新标志着日本()
A.由原始社会向奴隶社会过渡
B.由原始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
C.由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过渡
D.由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
2、伊斯兰教的创立者是()
A.耶稣
B.乔达摩悉达多
C.穆罕默德
D.老子
3、伊斯兰教的教历元年是 ( )
A.620年
B.622年
C.630年
D.632年
4、下列城市中,被称为伊斯兰教的圣地的是()
A.麦加
B.麦地那
C.耶路撒冷
D.巴格达
二、材料分析
读下面材料:
政治上建立中央集权的天皇制封建国家,废除贵族世袭制,以才选官;经济上,把很多贵族土地收归国有,部民转为国家公民;国家定期把土地分给农民耕种,向他们收取赋税。
请回答:
①上述规定出自哪个国家的法令?这一法令是在什么改革中颁布的?
②这次改革开始于什么时候?对该国历史发展产生了什么重大影响?。
九年级历史上册第4课亚洲封建国家的建立教案新人教版(2021年整理)

江苏省如皋市白蒲镇九年级历史上册第4课亚洲封建国家的建立教案新人教版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江苏省如皋市白蒲镇九年级历史上册第4课亚洲封建国家的建立教案新人教版)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江苏省如皋市白蒲镇九年级历史上册第4课亚洲封建国家的建立教案新人教版的全部内容。
第4课亚洲封建国家的建立学科历史课题第4课亚洲封建国家的建立课型新授教学目标知识能力(1)了解大化改新的基本内容及其对日本的影响。
能描述穆罕默德的主要活动。
(2)通过本课学习,了解亚洲的主要封建国家—-东亚的日本、西亚的阿拉伯国家在封建时代特点.过程方法(1)描述穆罕默德的主要活动,具备阅读理解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2)初步培养结合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1)善于学习和模仿他人是提高自身素质的一种重要途径。
(2)学习穆罕默德不畏困难的坚强意志和为阿拉伯统一与幸福而奋斗的远大抱负。
伊斯兰教在阿拉伯国家形成和扩张的过程中起到了一面旗帜的作用。
教学重点日本大化改新的基本内容及其作用;伊斯兰教的创立;穆罕默德的主要活动。
教学难点大化改新是日本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的标志。
正确认识伊斯兰教在阿拉伯国家建立过程中的重要作用.教学媒体多媒体教学过程设计教学内容及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导入新课:提问:我国封建社会的繁荣时期是在什么时候?(隋唐时期)教师讲述:当我国正处在封建社会顶峰的时候,与我国一衣带水的日本是怎样的?亚洲的其他封建国家又是怎样的?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探讨第四课:亚洲封建国家的建立。
一、大化改新1大和统一日本:教师简单讲述三点:①日本各岛在1世纪前后开始出现奴隶制国家。
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第4课亚洲封建国家的建立 学案(含答案)

第4课亚洲封建国家的建立【课标要求】中国同其他亚洲主要封建国家的关系,东亚的日本、西亚的阿拉伯国家在封建时代的特点。
【中考考点】了解大化改新的基本内容及对日本的影响及伊斯兰教的创立和穆罕默德的主要活动。
【学习重点】日本的大化改新与阿拉伯半岛的统一。
【学习过程】本课的内容设计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为“大化改新”;第二部分为“阿拉伯国家的建立”。
一、大化改新1.(温馨提示:在自学的基础上完成下列内容)2.交流展示,合作探究思考:①大和改名为日本是在什么时候?②日本大化改新的根本原因?③大化改新的最大特点?④理解大化改新的意义?⑤谈谈自己对“大化改新”的看法。
日本效仿中国改革取得了成功,对此你得到什么启示?二、阿拉伯国家的建立1.阅读教材,完成下列问题:2.交流展示,合作探究①伊斯兰教是谁创立的?他为什么要创立宗教呢?②穆罕默德有哪些主要活动?③伊斯兰教对阿拉伯半岛的统一有何作用?加强了阿拉伯人民思想上的统一,从而加速了阿拉伯半岛的统一。
④为什么伊斯兰教教会在阿拉伯统一国家形成中起到如此重要的作用?⑤比较日本和阿拉伯国家建立封建国家的不同之处?【直击中考】1.(2017•吉林)日本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的标志性事件是()A.大和统一日本 B.大化改新C.幕府统治建立 D.明治维新2.(2017•岳阳)下列关于日本大化改新的表述,正确的是()A.是一次封建性质的改革B.仿效英国建立君主立宪制度C.使日本摆脱了沦为半殖民地的危机D.倡导文明开化,大力发展教育3.(2016•永州)公元7世纪中期,日本孝德天皇颁布改新诏书,大化改新正式开始,对这一变革解读正确的是()A.严重削弱了天皇的权利 B.加速了日本封建化进程C.加强了世袭贵族的地位 D.直接推翻了幕府的统治4.(2016•黑龙江)公元7世纪,日本效仿隋唐政治、经济、文化等制度进行的改革,史称()A.农奴制改革 B.彼得一世改革C.查理•马特改革 D.大化改新5.(2017春•射阳县校级月考)中国学者吴廷理早在20世纪50年代,分析指出大化改新后建立起来的土地制度“只能是封建的土地国家所有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4课亚洲封建国家的建立
学习目标:
了解中国同其他亚洲主要封建国家的关系
掌握东亚的日本、西亚的阿拉伯国家在封建时代的特点
认识大化改新是日本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的标志;伊斯兰教在阿拉伯国家形成和扩张的过程中起到了一面旗帜的作用,唐朝的经济、文化处于当时世界领先地位,而且具有博大的胸怀,能够兼容并蓄外来文化的精华,使得自身更加繁盛,才会对世界各地的人们产生巨大吸引力
教学重点:日本大化改新的基本内容作用及伊斯兰教的创立和穆罕默德的主要活动
教学难点:大化改新是日本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的标志、伊斯兰教的形成过程同时也是阿拉伯统一国家形成的历史过程
导入新课:
组织学生阅读24页“导入框”图文,设问:
1、日本这场刺杀大贵族权臣的宫廷政变发生时,中国正处于什么朝代?
2、发动这场政变的主要人物是哪两位?
承上启下,教师讲授:
1、教师演示课件,指出:我国从汉朝开始便开辟了丝绸之路,中外商路四通八达,交往密切而友好。
到了唐朝更是空前繁荣,还出现了六次东渡到达日本的鉴真和尚。
他在日本传播中国文化,对日本的历史进步起了重大作用。
日本是我国“一衣带水”的邻邦,它的自然特点:由许多岛屿组成,国土有限,资源匮乏。
日本各岛在1世纪前后,开始出现奴隶制国家。
后来,奴隶制国家大和兴起。
大和不断征服扩张,5世纪统一了日本。
2、教师设问:统一后的日本,还是奴隶制国家,日本是什么时候、怎样过渡到封建社会的呢?(安排学生阅读全文,作读书标记;然后继续运用多媒体课件引导学生探索、交流、讨论、练习)
自主学习:
大化改新:
背景:六七世纪时—————————————————————————————----------时间-----------人物----------内容---------------------------------------------------------------------------------------------------------------------------------------------------------------------------------------------------------------
意义————————————————————————————————————————————————————————————————————————。
阿拉伯国家的建立:
背景————————————————————————————————————————————----------------------------------———。
建立:622年,----------离开麦加,在-----------建立起政教合一的国家。
--------年,征服麦加,加速了阿拉伯半岛的统一。
合作探究:
1、组织学生谈谈自己对“大化改新”的看法。
进行小组讨论:日本效仿中国改革取得了成功,对此你得到什么启示?
2、思考:为什么伊斯兰教会在阿拉伯统一国家形成中起到如此重要的作用
精讲点拨:
1、总结“大化改新”的作用:
A.古代日本以学习和模仿古代中国隋唐的经济和政治制度为主要内容进行了改革。
B.它打击了奴隶主贵族势力,形成了以天皇为首的中央集权国家,使日本社会环境稳
定,社会经济得到发展。
C.它使日本从奴隶社会走向封建社会,为以后的繁荣奠定了基础。
2、指导学生在书上标注伊斯兰教所起的作用。
(伊斯兰教的传播,加速了阿拉伯半岛的统一,到穆罕默德病逝时,阿拉伯半岛已基本统一,统一的阿拉伯国家建立起来。
他的继承者们经过一系列大规模的征服和扩张,将穆罕默德创立的阿拉伯国家建成一个地跨欧、亚、非三洲的阿拉伯帝国。
)
达标检测:
1、大和统一日本是在()
A1世纪 B2世纪 C5世纪 D7世纪
2、大化改新是日本在位的天皇是()
A 明治 B孝德 C 裕仁 D 德仁
3、下列事件是在阿拉伯的统一过程中起了加速作用的是()
A 出走麦地那
B 确定伊斯兰教历
C 征服麦加
D 穆罕默德病逝
4、完成第26页“练一练”:伊斯兰教教历元年与下列哪个历史事件相关?()
A. 穆罕默德兵临麦加城下
B. 穆罕默德病逝
C. 穆罕默德带领信徒出走麦地那
D. 穆罕默德出家隐修
5、组织学生完成《世界历史填充图册》第6页各题
6、日本有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的标志是()
A大化改新 B商鞅变法
C明治维新 D1861年农奴制改革
7、阅读下列材料:
6-7世纪时,日本社会矛盾尖锐,社会秩序混乱。
日本皇室和部分曾留学中国的士大夫决心参照中国隋唐的政治、经济制度,实行改革,以振兴国家。
(1)上述材料反映了日本何时进行的什么改革?
(2)改革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3)这次改革为什么要参照中国隋唐的政治经济制度?试概述隋唐时期中日交往的史实。
在改革的过程中,曾留学中国的日本士大夫发挥了重要作用。
假如你是当时的一位日本留学生,你会怎么做?
参考答案:1.C 2. B 3 C 4 C 5见图册 6 A
7 (1)七世纪中期大化改新(2)见课本 (3)原因:隋唐时期,中国封建社会处于繁盛阶段,经济发达.文化繁荣,对周边国家有很强的吸引力和辐射力;日本大批留学生回国后,深感日本的落后和中国的繁盛,从而产生改革变法的要求,充当了大化改新的推动力量。
史实:鉴真东渡日本传播唐文化;日本多次派遣唐使.遣隋使来中国等。
(4)提示:积极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报效祖国;回国后,积极学习先进的科学文化知识等。
拓展提升:
想一想中日交往是从何时开始的。
在什么朝代双方使节往来相当密切?那时交往密切的原因是什么?现在日本的生活中还保留了中国唐朝的哪些习俗?(中日交往是从汉朝开始的。
在唐朝双方使节往来相当密切,唐朝的经济、文化处于当时世界领先地位,唐朝的繁盛吸引了世界各地的人们漂洋过海,日本当时频频派遣留学生来到长安,学习先进的中国文化。
唐朝自身也以博大的胸怀兼容并蓄外来文化的精华。
日本人今天的和服、文字、家具等等,
还保留着中国唐朝的习俗。
)
课外作业:
必做题:课本上的动脑筋.练一练.
选做题:回忆中国古代史的有关内容,再到图书馆或网上查阅资料,回来后进行资料的整理,完成活动与探究。
知识梳理:
亚洲封建国家的建立
一、古代日本
1、五世纪大和统一日本
2、大化改新
3、七世纪日本向封建社会过渡
二.阿拉伯国家
1.穆罕默德创立伊斯兰教
2.622年,穆罕默德在麦地那创立起政教合一的国家
3.632年,统一的阿拉伯国家建立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