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中考语文复习:成语辨析
东营中考语文专题三 成语辨析

年份
考点
考查形式
分值
2021
移风易俗、安步当车(望文生义)、栉风沐雨、行之有 效
2019
凤毛麟角、厚积薄发、迫不及待(望文生义)、全力以 赴
选择题(四选一) 下列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 不恰当(或恰当)的一项是
2分
2018
重整旗鼓(不合语境)、中流砥柱(褒贬失当)、咫尺天 涯(不合逻辑)、汗牛充栋
[Q] 巧夺天工:精巧的人工胜过天然,形容技艺极其精巧。(只形容人工技艺,不能用来形容自然事物) 趋之若鹜:像鸭子一样,成群地跑过去。(形容许多人争着去追逐某种事物,含贬义) 罄竹难书:把竹子用完了都写不完,形容事实(多指罪恶)很多,难以说完。(贬义词) 气冲斗牛:形容气势或怒气很盛。(侧重于有气势) [R] 如火如荼:像火那样红,像荼那样白。原形容军容之盛,现用来形容旺盛、热烈或激烈。(特定陈述对 象是气势,表示气势旺盛、热烈) 忍俊不禁:忍不住笑。忍俊,含笑。不禁,无法控制自己。(不能和“笑”连用) 日暮途穷:天黑下去了,路走到头了。比喻到了末日。(特定陈述对象是一个集体或集团,一派势力) 锐不可当:形容来势凶猛,不可抵挡。(褒义词,一般多用来形容一种气势)
[K] 可歌可泣:值得歌颂,使人感动得流泪,指悲壮的事迹使人非常感动。(只用于使人感动的、悲壮 的事) 空穴来风:有了洞穴才有风进来。比喻消息和传说不是完全没有原因的,现多用来指消息和传说毫无 根据。(多用于消息和传说方面) 旷日持久:多废时日,拖得很久。(一般用于时间) 开卷有益:读书总有好处。开卷,打开书本,指读书。益,好处。(只指看好书有益处) [L] 络绎不绝:(人、马、车、船等)前后相接,连续不断。(只形容人、车、马、船等) 鳞次栉比:栉,梳篦的总称。像鱼鳞和梳子的齿一样一个挨着一个地排列着。(多形容房屋或船只)
中考语文考前备考锦囊易混淆四字成语辨析(通用)

易混淆四字成语辨析1. 别具匠心别出心裁别具匠心——指文学或艺术方面创造性的构思。
别出心裁——侧重独创一格,与众不同。
(1) 掩映在绿树丛中的古寺,那别具匠心的建筑,吸引了众多的中外游客。
(2) 这间利用宝特瓶盖成的休闲屋,以它别出心裁的设计夺得金牌。
2. 五光十色五彩缤纷五光十色——强调色彩鲜艳,样式繁多。
五彩缤纷——强调色彩的繁多艳丽。
(1) 这是迄今为止规模最大的一次展览,会场上的展品五光十色,琳琅满目。
(2) 五彩缤纷的灯挂满树梢,充满了节日的气息。
3. 随心所欲随机应变随心所欲——强调自己想怎么干就怎么干。
随机应变——突出根据外界情况的变化灵活应对。
(1) 我们不能时时都随心所欲,要学会在不同的场合控制自己的情绪。
(2) 由于发言人临时缺席会议,会长就随机应变换了个话题。
4. 侃侃而谈夸夸其谈侃侃而谈——形容说话时神态从容不迫。
夸夸其谈——指说话的内容不切合实际。
(1) 他平日一向沉默寡言,想不到在辩论会上竟侃侃而谈,令人大吃一惊。
(2) 夸夸其谈之人总是行动最少之人。
5. 变化多端变化无常变幻莫测变化多端——突出变化的多而大。
变化无常——强调变化的无规律性。
变幻莫测——突出不可预料性。
(1) 天上的云,变化多端,有的像羽毛,有的像绵羊,有的像鱼鳞,还有的像高耸的宝塔。
(2) 他这人总是变化无常,一会生气,一会开心。
(3) 国际风云变幻莫测,我们只有脚踏实地,实事求是,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6. 融会贯通融为一体融会贯通——侧重指把知识、道理融合了之后还能够从中有所领悟。
融为一体——指事物融合为一个整体,彼此不分。
(1) 案例教学能帮助学生更好地将所学内容融会贯通,对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很有帮助。
(2) 湖面平静,水清见底,山光水色融为一体,洁白一片,仿佛置身于仙境之间,流连忘返。
7. 风餐露宿风尘仆仆风雪载途风餐露宿——形容野外工作生活的艰辛。
风尘仆仆——指人经长途跋涉后劳累的样子。
2019中考语文备战九类易错的成语分析

易错的成语归类第一类望文生义1.明日黄花:比喻过时的事物或消息。
2.火中取栗:比喻被别人利用去干冒险事,付出了代价而得不到好处。
3.万人空巷:形容庆祝、欢迎等盛况。
4.不刊之论:指正确的不可修改的言论。
5.不为已甚:指对人的责备或责罚要适可而止。
6.望洋兴叹:比喻做事时因力不胜任或没有条件而感到无可奈何。
7.不足为训:不值得作为效法的准则或榜样。
8.因人成事:依靠别人把事情办好。
9.弹冠相庆:指旧社会官场中一人当了官或升了官,同伙就互相庆贺将有官可做。
10.久假不归:长期地借用,不归还。
11.司马青衫:比喻因遭遇相似而表示的同情。
12.数典忘祖:比喻对于本国历史的无知。
13.大动干戈:比喻大张声势地行事。
14.高山流水:比喻知己或知音。
15.不绝如缕:形容形势危急。
形容声音微弱而悠长。
16.不翼而飞:比喻东西突然丢失。
也比喻消息传得极快。
17.从长计议、用较长的时间慎重考虑、仔细商量。
18.耳提面命:不仅是当面告诉他,而且是提着他的耳朵向他讲。
形容长辈教导热心恳切。
19.可圈可点:指文章精彩,值得加以圈点。
形容出色,精彩,值得称道。
20.三人成虎:三个人谎报城市里有老虎,听的人就信以为真。
比喻说的人多了,就能使人们把谣言当事实。
21.文不加点:点:涂上一点,表示删去。
文章一气呵成,无须修改。
形容文思敏捷,写作技巧纯熟。
22.海外奇谈:海外:中国以外;奇谈:奇怪的说法。
比喻没有根据的,荒唐的言论或传闻。
23.曾几何时:曾:曾经;几何:若干、多少。
才有多少时候。
指没过多久。
24.屡试不爽:屡次试验都没有差错。
爽:差错的意思。
易误解为“没有成功”。
25.不忍卒读:卒:尽,完。
不忍心读完。
常用以形容文章内容悲惨动人。
常误用为形容文章写得不好。
26.危言危行:危:正直。
说正直的话,做正直的事。
27.如履薄冰:履:践、踩在上面。
象走在薄冰上一样。
比喻行事极为谨慎,存有戒心。
补充1.进退维谷:形容进退两难。
2.如坐春风:比喻得到教益或感化。
(河北专版)2019中考语文总复习词语(含成语)的理解与运用;病句的辨析与修改

专项提分卷(四) 词语(含成语)的理解与运用;病句的辨析与修改(时间:40分钟满分:50分)一、词语(含成语)的理解与运用(12分)1.(2018·巴中)依次填入下列横线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A)(2分)面对文化传承创新这张有难度的时代考卷,我们不仅要善于做好选择题,敢于做好应用题,还要精于做好综合题。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智慧结晶,她________个体心灵、________民族精神、________民众心智,________中华民族数千年坚毅前行。
A.安顿振奋启迪引领B.启迪引领安顿振奋C.安顿引领振奋启迪D.启迪安顿振奋引领2.(2018·孝感)选出依次填入横线上最恰当的一组词语(A)(2分)我们读所有的书,最终的目的都是读自己。
读有益的书,你会发现________的心平息下来了,有种________的感觉,你会发现你百思不得其解的________,千百年来被无数的人思考过,并且提供了各种各样的答案。
每一本在你心目中值得阅读和记住的书,都是因为其中________着未来你更期待的那个自己。
A.焦躁豁然开朗困惑蕴藏B.焦虑豁然开朗疑惑蕴含C.焦躁茅塞顿开困惑蕴含D.焦虑茅塞顿开疑惑蕴藏3.(2018·沈阳)依次填入下面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B)(2分)“天地英雄气,千秋尚凛然。
”________哪一个时代,英雄的事迹和精神都是________社会前行的强大力量。
期盼“崇尚英雄”________,光荣永远________,英雄永不独行。
A.尽管勉励蔚为大观传递B.无论激励蔚然成风传承C.尽管激励蔚为大观传递D.无论勉励蔚然成风传承4.下列句子中,加着重号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B)(2分)A.在治安不好的年代,火车站人流量大,容易成为藏污纳垢....的地方。
B.广场上音乐响起,老人们翩翩起舞,沉浸在天伦之乐....的喜悦中。
C.交响音乐会上,大家正襟危坐....,静静聆听,倾心领悟。
中考语文 易混淆的词语(包括成语)辨析

易混淆的词语(包括成语)辨析1.声明——①公开表示态度或说明真相。
如:声明立场。
②声明的文告。
如:发表联合声明。
申明——郑重说明。
如:申明理由。
2.时势——某一时期的客观形势。
如:时势造英雄。
时事——最近一段时间的国内外大事。
如:时事政治。
3.施行——指法令、规章等公布后从某时起发生效力。
如:《广告法》从即日起施行。
实行——用行动来实现(纲领、政策、计划等)。
如:实行责任制。
4.实验——实地验证。
为了检验某种科学理论或假设而进行某种操作或从事某种活动。
试验——试探观察。
为了察看某事的结果或某物的性能而从事某种活动。
5.不和——不和睦,侧重于关系处理得不好。
如:夫妻不和、家庭不和。
不合——合不来,侧重于性情不相投,不能相处。
如:我俩脾气不合。
6.查访——侧重于通过打听进行调查,其对象一般是与案情有关的人,其目的是弄清案情,为断案结案做准备。
如:查访有关人证物证。
察访——调查手段除访问之外,还有观察,也不限于对案情的调查,其调查对象自然要广泛得多。
如:经过长期察访,终于弄清了这一事件的真相。
7.处世——泛指人在社会上活动,跟人往来相处。
如:人心不古,处世不易。
处事——处理事务的意思,一般是指对具体事务的处理。
如:他处事不力。
8.出生——胎儿从母体中分离出来。
如:甲子年出生。
出身——指个人早期的经历或家庭经济情况属于(某阶层);指个人早期的经历或由家庭经济情况所决定的身份。
如:工人出身。
9.篡改——指用作伪的手段改动或曲解(经典、理论、政策等)。
窜改——改动(成语、文件、古书等)。
如:对本报告内容或外观的窜改属非法行为。
10.度过——通常用于时间方面。
如:度过美好的春天(青春时代、岁月)。
渡过——常用于通过江河等,或通过困难、难关、危机等,侧重于空间方面。
如:渡过难关。
11.恶运——侧重指坏的、带有凶险的运气。
如:交了恶运。
厄运——侧重指不幸的遭遇。
如:想不到他中年丧妻,遭此厄运。
12.遏制——侧重于“制”,压制住、控制住,不使发作,对象通常是情绪、敌人或某种力量。
中考语文专题复习备考:成语辨析之望文生义、褒贬误用

• 13.【江河日下】江河的水天天向下游流,比喻情况一天天坏下去。△不 能理解为“江河向下流淌”。
• 14.【目无全牛】一个杀牛的人最初杀牛,眼睛看见的是整个的牛(全牛), 三年以后,技术纯熟了,动刀时只看到皮骨间隙,而不用看到全牛。用来形 容技艺已到达十分纯熟的地步。△不能理解为“没有整体观”。
• 15.【久假不归】长期借用,不归还。△不能将“假”理解为“放假”。
• 16.【当仁不让】泛指遇到应该做的事,积极主动去做,不推让。△不能 理解为“理所当然”。
• 17.【登高自卑】登山要从低处开始;比喻做事情要循序渐进,由浅入深。 △不能理解为“登上高山感到自卑”。
• 18.【登堂入室】比喻学问或技能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到达更高的水平。 也说升堂入室。△不能理解为“走进房间里”。
• 7.【巧言令色】指用花言巧语和假装和善来讨好别人,也指讨好别人的花言 巧语和伪善态度。
• 8.【趋之若鹜】像鸭子一样,成群地跑过去,形容许多人争着去追逐(不好的 事物)。 • 9.【上下其手】指玩弄手法,暗中作弊。
• 10.【言传身教】上面或上辈的人怎样做,下面或下辈的人就学着怎样做(多 指不好的事)。 • 11.【始作俑者】孔子反对用俑殉葬,他说,开始用俑殉葬的人,大概没有后 嗣了吧!后泛指恶劣风气的首创者。
• 1.把握关键语素
• (1)王勃在滕王阁盛会上,当众挥笔而书,率尔成章,于是《滕王阁序》 喷薄而出,“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熠熠生辉。
• 判断:(错误) • 理由:“率尔成章”指不经构思,随便着笔,形容写作态度不严肃认真。 率尔,随便的样子。句中把“率尔”理解成“直接”,属望文生义。
• (2)有专家指出,石油是不可忽视的战略资源,我们必须厝火积薪,未 雨绸缪,进一步健全中国的石油安全体系。
中考真题专项练习——成语运用及辨析

中考真题专项练习——成语运用及辨析(一)容易用错对象1.(2019重庆B卷)夜幕下,城市的霓虹灯照亮了四通八达的立交桥,也照亮了鳞次栉比....的街道。
()2.(2019淄博)一根竹签,一撮麦芽糖,轻轻一吹,便化出惟妙惟肖....的糖人;笔走龙蛇、翰墨飘香,一个个“福”字跃然纸上……春节将至,浓浓的年味充盈着大街小巷。
()3.(2019丹东)《经典咏流传》这个栏目办得惟妙惟肖....,赢得了观众的一致好评。
()4.(2019呼伦贝尔)李波回到家乡,与同学欢聚一堂,尽享天伦之乐....。
()5.(2019成都)峨眉山的猴子,或相依相偎,或交头接耳,或追逐嬉戏,情态各异,栩栩如...生.。
()6.(2019乐山)这些草花长势泼辣,花期一到,就像疯了一样,络绎不绝....地开出一朵朵色彩斑斓的花,把乡土气息浓郁的篱笆装扮得美不胜收。
()7.(2019永州)新春伊始,祁阳县浯溪公园内一片生机盎然,前来游园和探访神秘碑林的人络绎不绝....。
()8.(2019天水)观赏日出的人们,无不赞叹太阳升起时的巧夺天工....。
()9.(2019齐齐哈尔)冬天到来,匠师们精心打磨的冰雕作品晶莹剔透、美轮美奂,真可谓是巧夺天工....。
()10.(2019呼伦贝尔)国学泰斗季羡林先生深信开卷有益....,生前多次在不同场合倡导青少年要广泛阅读。
()11.(2019北部湾经济区)纪录片《超级工程》中的工匠们,无不对技术精益求精....,其精神令观众深受感动。
()12. 这高耸的山峰,淙淙的流水,都是大自然精益求精....的结果啊!()13.(2019青岛)儿童剧《芝麻开门》剧情抑扬顿挫....,台词诙谐幽默,受到现场观众的热烈称赞。
()14.(2019营口)夜晚,我悠闲地漫步在花园中,明亮的路灯戛然而止....,四周一片漆黑。
()15.(2018遵义)这里风景宜人,河流清澈见底,山峰奇形怪状,真是别具匠心....啊!()16.(2019咸宁)近年来,咸宁城市面貌焕然一新,一栋栋高楼拔地而起,鹤立鸡群....,蔚为壮观。
2019中考语文备战九类易错的成语分析

易错的成语归类第一类望文生义1.明日黄花:比喻过时的事物或消息。
2.火中取栗:比喻被别人利用去干冒险事,付出了代价而得不到好处。
3.万人空巷:形容庆祝、欢迎等盛况。
4.不刊之论:指正确的不可修改的言论。
5.不为已甚:指对人的责备或责罚要适可而止。
6.望洋兴叹:比喻做事时因力不胜任或没有条件而感到无可奈何。
7.不足为训:不值得作为效法的准则或榜样。
8.因人成事:依靠别人把事情办好。
9.弹冠相庆:指旧社会官场中一人当了官或升了官,同伙就互相庆贺将有官可做。
10.久假不归:长期地借用,不归还。
11.司马青衫:比喻因遭遇相似而表示的同情。
12.数典忘祖:比喻对于本国历史的无知。
13.大动干戈:比喻大张声势地行事。
14.高山流水:比喻知己或知音。
15.不绝如缕:形容形势危急。
形容声音微弱而悠长。
16.不翼而飞:比喻东西突然丢失。
也比喻消息传得极快。
17.从长计议、用较长的时间慎重考虑、仔细商量。
18.耳提面命:不仅是当面告诉他,而且是提着他的耳朵向他讲。
形容长辈教导热心恳切。
19.可圈可点:指文章精彩,值得加以圈点。
形容出色,精彩,值得称道。
20.三人成虎:三个人谎报城市里有老虎,听的人就信以为真。
比喻说的人多了,就能使人们把谣言当事实。
21.文不加点:点:涂上一点,表示删去。
文章一气呵成,无须修改。
形容文思敏捷,写作技巧纯熟。
22.海外奇谈:海外:中国以外;奇谈:奇怪的说法。
比喻没有根据的,荒唐的言论或传闻。
23.曾几何时:曾:曾经;几何:若干、多少。
才有多少时候。
指没过多久。
24.屡试不爽:屡次试验都没有差错。
爽:差错的意思。
易误解为“没有成功”。
25.不忍卒读:卒:尽,完。
不忍心读完。
常用以形容文章内容悲惨动人。
常误用为形容文章写得不好。
26.危言危行:危:正直。
说正直的话,做正直的事。
27.如履薄冰:履:践、踩在上面。
象走在薄冰上一样。
比喻行事极为谨慎,存有戒心。
补充1.进退维谷:形容进退两难。
2.如坐春风:比喻得到教益或感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年中考语文复习:成语辨析
下列各句中加粗的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站在景山的高处望故宫,重重殿宇,道道宫墙,错综相连,而井然有序。
B.电影《红海行动》在社会上引起不小的轰动,观看者趋之若鹜。
C.中学生正值豆蔻年华,要努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D.面对黄石的飞速发展,我们岂能在心中无动于衷?
答案
本题考查学生对具体语境中成语的运用正误的辨析能力。
要结合积累的成语来分析,在平时的学习中,首先我们对于遇到的成语要做好积累,其次是注意可以从词义、词语的感情色彩、习惯用法等方面进行归纳。
成语常见的错误有:望文生义、褒贬不当、搭配不当、用错对象、重复冗赘、谦敬错位、自相矛盾、不合语境等。
A.井然有序:整整齐齐,次序分明,条理清楚。
合乎句意,是正确的;
B.趋之若鹜:本意是像鸭子一样成群跑过去。
比喻人们成群地争着前去。
属褒贬不当,是错误的;
C.豆蔻年华:指女子十三四岁时。
属用错对象,是错误的;
D.无动于衷:心里一点儿也没有触动。
指对应该关心、注意的事情毫不关心,置之不理。
属不合语境,是错误的;
故选: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