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中考语文成语典故解释汇总(很详细)

合集下载

100个成语典故及解释

100个成语典故及解释

100个成语典故及解释
【实用版】
目录
1.成语典故的来源和意义
2.成语的结构和特点
3.100 个成语典故的详细介绍
正文
一、成语典故的来源和意义
成语,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汉语中常用的固定短语,通常是由多个汉字组成,具有一定的文化内涵和语言韵味。

成语的来源非常广泛,有的来源于古代的历史故事,有的来源于古代的诗词歌赋,有的来源于民间的传说和俚语。

成语的意义丰富多样,既包括道德伦理、社会风俗,也包括历史地理、科学技术,几乎涵盖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方方面面。

通过学习成语,不仅可以了解中国的历史文化,还可以提高汉语的表达能力。

二、成语的结构和特点
成语的结构通常比较固定,一般由两个或三个汉字组成,有的甚至由四个或更多的汉字组成。

成语的结构形式多样,有的主谓结构,有的动宾结构,有的并列结构,有的倒装结构。

成语的特点是语言简练,含义深刻,形象生动,富有表现力。

通过一个成语,往往可以表达出丰富的思想内容和情感色彩。

第1页共1页。

语文计划总结-2019届中考语文成语解释复习辅导 精品

语文计划总结-2019届中考语文成语解释复习辅导 精品

2019届中考语文成语解释复习辅导
1. 深恶(wù)痛疾:厌恶、痛恨到了极点。

恶:厌恶;疾:痛恨。

2 声色俱厉:说话时声音和脸色都非常严厉。

色:脸色;俱:都;厉:厉害。

3. 失魂落魄:形容心神不定非常惊慌的样子。

4. 诗情画意:诗画一般的美好意境。

5. 世外桃源:比喻不受外界影响的地方或理想中的美好地方。

6. 赏心悦目:因欣赏美好的景色而心情舒畅。

7 舍生取义:为正义牺牲生命。

义:公正合理的道理,正义。

8. 身临其境:亲自到了那个境地。

临:到;境:地方、境地。

9. 势不两立:指敌对的事物不能同时存在。

势:状况,情势。

立:存在。

10. 守株(zhū)待兔:比喻死守狭隘的经验,不知变通。

也比喻企图不通过主观努力而侥幸成功的心理。

2019年09月05日。

2019年中考成语大全及解释-word范文模板 (5页)

2019年中考成语大全及解释-word范文模板 (5页)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中考成语大全及解释中考也是我们人生的一个转折点,这是一篇关于中考成语大全,供您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您!郑重其事郑重:审慎,严肃认真。

形容说话做事时态度非常严肃认真。

异口同声不同的嘴说出相同的话。

指大家说得都一样。

与日俱增与:跟,和。

随着时间一天天地增长。

形容不断增长。

语重心长话深刻有力,情意深长。

抑扬顿挫抑:降低;扬:升高;顿:停顿;挫:转折。

指声音的高低起伏和停顿转折。

引人入胜胜:胜境。

引人进入佳境。

现多用来指风景或文艺作品特别吸引人。

义不容辞容:允许;辞:推托。

道义上不允许推辞。

有例可援有成例可以援引。

一暴十寒虽然是最容易生长的植物,晒一天,冻十天,也不可能生长。

比喻学习或工作一时勤奋,一时又懒散,没有恒心。

溢于言表超出言语以外,指某种思想感情虽未说明却能使人体会出来。

义正词严义:道理。

词:言辞。

道理正当公允,严肃的措词。

亦作“义正辞严”、“辞严义正”、“辞严意正”、“词严理正”、“正义严辞”。

因地制宜因:随顺;制:制定;宜:适当。

根据各地的具体情况,制定适宜的办法。

饮水思源喝水时想起水的来源。

比喻不忘本。

应运而生指应天命而产生。

现指适应时机而产生。

永垂不朽朽:磨灭。

指光辉的事迹和伟大的精神永远流传,不会磨灭。

油光可鉴形容非常光亮润泽。

有声有色形容说话或表演精彩生动。

雨后春笋指春天下雨后,竹笋一下子就长出来很多。

比喻新生事物迅速大量地涌现出来。

习以为常习:习惯。

指某种事情经常去做,或某种现象经常看到,也就觉得很平常了。

先声夺人先张扬自己的声势以压倒对方。

也比喻做事抢先一步。

下车伊始伊:文言助词;始:开始。

旧指新官刚到任。

现比喻带着工作任务刚到一个地方。

息息相关息:呼吸时进出的气。

呼吸也相互关联。

形容彼此的关系非常密切。

责无旁贷贷:推卸。

自己应尽的责任,不能推卸给旁人。

中考语文必备成语及解释

中考语文必备成语及解释
比喻相差很远,大不相同。
对答如流
回答问话象流水一样快。形容口才好,反应快。
精益求精
好了还求更好。
相辅相成
指两件事物互相配合,互相辅助,缺一不可。
首当其冲
比喻最先受到攻击或遭到灾难。
汗牛充栋
书运输时牛累得出汗,存放时可堆至屋顶。形容藏书非常多。
未雨绸缪
比喻事先做好准备工作,预防意外的事发生。
不二法门
比喻最好的或独一无二的方法。
喜欢听,乐意看。指很受欢迎。
耐人寻味
意味深长,值得人仔细体会琢磨。
美轮美奂
形容房屋高大华丽。
萍水相逢
比喻向来不认识的人偶然相遇。
根深蒂固
比喻基础深厚,不容易动摇。
异想天开
指想法很不切实际,非常奇怪。
炙手可热
比喻权势大,气焰盛,使人不敢接近。
旁征博引
指说话、写文章引用材料作为依据或例证。
戛然而止
形容声音突然终止。
与日俱增
随着时间一天天地增长。形容不断增长。
流恋忘返
留恋得忘记了回去。
一文不名
一个钱都没有。形容非常贫困。
鸿篇巨制
形容工程大,功夫深的著作。
捕风捉影
比喻说话做事丝毫没有事实根据。
美不胜收
随声附和
自己没有主见,别人怎么说,就跟着怎么说。
鹤立鸡群
像鹤站在鸡群中一样。比喻一个人的仪表或才能在周围一群人里显得很突出。
历历在目
指远方的景物看得清清楚楚,或过去的事情清清楚楚地重现在眼前。
入木三分
现多比喻分析问题很深刻。
见异思迁
指意志不坚定,喜爱不专一。
无所不为
没有不干的事情。指什么坏事都干。
耳目一新

2019-201X年中考语文考点辅导成语解释-word范文模板 (1页)

2019-201X年中考语文考点辅导成语解释-word范文模板 (1页)

2019-201X年中考语文考点辅导成语解释-word范文模板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
201X年中考语文考点辅导成语解释
1. 油然而生:自然地产生(某种思想感情)。

油然:形容思想感情自然而然地产生。

2. 与日俱增:随着时间一天一天地增长,形容不断增长。

与:跟,和;俱:全,都。

3. 语重心长:言辞诚恳,情意深长。

4. 源远流长:河流的源头很远,水流很长。

比喻历史悠久根底深厚。

源,源头。

流,水流,河流。

5. 再接再厉:比喻继续努力,再加一把劲。

接:交锋,接战;厉:磨砺,磨快,引申为奋勉,努力。

指公鸡相斗,每次交锋前先磨一下嘴。

6. 载(zi)歌载舞:边歌唱,边跳舞,形容尽情欢乐。

载:又,且。

7. 因地制宜:根据不同地区的具体情况规定适宜的办法。

因:根据。

8. 饮水思源:喝水的时候想起水是从哪儿来的。

比喻不忘本。

9. 张灯结彩:挂上灯笼,系上彩绸,形容节日或有喜庆事情的景象。

张:陈设,铺排。

10. 郑重其事:形容说话做事时态度非常严肃认真。

郑重:严肃认真。

典故成语大全及解释

典故成语大全及解释

典故成语大全及解释
1.马首是瞻:比喻眼前的事物虽然重要,但未来的前途更广阔。

出自《史记·淮阴侯列传》。

2.杯弓蛇影:比喻疑神疑鬼,疑心过重。

出自《史记·张耳陈余列传》。

3.不入虎穴,焉得虎子:比喻不冒险就不能获得成功。

出自《战国策·齐策三》。

4.鸟语花香:形容春天的美好景色。

出自唐代王之涣的《登鹳雀楼》诗。

5.纸上谈兵:比喻只停留在纸面上讨论问题,而没有实际行动。

出自宋代刘克庄的《陈涉世家》。

6.画龙点睛:比喻在事物的关键点上加以点染,使整个事物更加生动形象。

出自南朝梁·萧统的《世说新语·言语篇》。

7.青红皂白:指各种颜色。

出自元代郑光祖的《十扇屏风》。

8.狐假虎威:狐狸借助老虎的威势来吓唬其他动物。

比喻借助别人的势力来吓唬人。

出自《庄子·外物》。

9.一马当先:比喻在前面领先。

出自《三国演义》。

10.囊萤照书:比喻用非常微弱的光亮来读书。

出自唐代杜甫的《闻官军收河南河北》诗。

以上是一些典故和成语的解释,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

1/ 1。

古代成语典故大全及解释

古代成语典故大全及解释

【导语】成语在古代汉语与现代汉语的传承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它是汉语词汇系统中重要⽽⼜极富特⾊的组成部分。

下⾯是⽆忧考分享的古代成语典故⼤全及解释。

欢迎阅读参考!古代成语典故⼤全及解释【篇⼀】 1、⼀⿎作⽓(曹刿guì) 出⾃《左传·庄公⼗年》:“夫战,勇⽓也。

⼀⿎作⽓,再⽽衰,三⽽竭。

” 释义:第⼀次击⿎时⼠⽓振奋。

⽐喻趁劲头⼤的时候⿎起⼲劲,⼀⼝⽓把⼯作做完。

2、⼀字千⾦(吕不韦) 出⾃《史记·吕不韦列传》:“布咸阳市门,悬千⾦其上,延诸侯游⼠宾客有能增损⼀字者予千⾦。

” 释义:增损⼀字,赏予千⾦。

称赞⽂辞精妙,不可更改。

3、⼀字之师(郑⾕) 出⾃宋·计有功《唐诗纪事》:“郑⾕改僧齐⼰《早梅》诗:‘数枝开’作‘⼀枝开’。

齐⼰下拜,⼈以⾕为⼀字师。

” 释义:改正⼀个字的⽼师。

有些好诗⽂,经旁⼈改换⼀个字后更为完美,往往称改字的⼈为“⼀字师”或“⼀字之师”。

4、⼀饭千⾦(韩信) 出⾃《史记·淮阴侯列传》:“信钓于城下,诸漂母漂,有⼀母见信饥,饭信,竟漂数⼗⽇。

”⼜:“信⾄国,如所从⾷漂母,赐千⾦。

” 释义:⽐喻厚厚地报答对⾃⼰有恩的⼈。

5、东⼭再起(谢安) 出⾃《晋书·谢安传》:“隐居会稽东⼭,年逾四⼗复出为桓温司马,累迁中书、司徒等要职,晋室赖以转危为安。

” 释义:指再度出任要职。

也⽐喻失势之后⼜重新得势。

6、图穷⼔见(荆轲) 出⾃《战国策·燕策三》:“秦王谓轲⽈:‘起,取武阳所持图。

’轲既取图奉之。

发图,图穷⽽⼔⾸见。

” 释义:⽐喻事情发展到最后,真相或本意显露了出来。

7、纸上谈兵(赵括) 出⾃《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记载:战国时赵国名将赵奢之⼦赵括,年轻时学兵法,谈起兵事来⽗亲也难不倒他。

后来他接替廉颇为赵将,在长平之战中。

只知道根据兵书办,不知道变通,结果被秦军⼤败。

释义:在纸⾯上谈论打仗。

⽐喻空谈理论,不能解决实际问题。

2019中考语文常考成语俗语及解释

2019中考语文常考成语俗语及解释

2016 中考语文常考成语俗语及解说试用订正版《初中语文教课纲领》中规定的古诗文背诵篇目; 语文教科书中要求背诵的现代诗文全篇和节选部分 ; 语文教科书中外名有名篇波及的文学知识 ; 纲领中要求课外阅读的名著中的主要人物、主要情节等 ; 常用名言名句、格言、成语、俗语、谚语等。

以下是我为大家精心准备的:2019 中考语文常考成语俗语及解说。

欢迎参照阅读!2019 中考语文常考成语俗语及解说( 一)1。

奇妙绝伦:奇妙:( 方法或技术 ) 灵便高妙,超乎平常的 ; 绝伦:唯一无二 ; 没有能够对比的。

精良奇妙到了极点,在同类物体中没有能与之对比的。

2。

易如反掌:形容事情简单做,不费劲气。

3。

不由自主:禁:克制。

形容克制不住自己的感情。

4。

同心合意:投:相合。

形容双方思想感情和睦,合得来。

5。

全神贯注:贯注:集中。

所有精神集中在一点上。

形容注意力高度集中。

6。

熙熙攘攘:鼎:古代煮食的器物,有三足两耳。

沸:沸腾。

人声喧闹,就像水在鼎里沸腾相同。

7。

忍俊不由:忍俊:浅笑 ; 不由:没法控制自己。

指不由得要发笑。

8。

不辞辛苦:任:担当。

做事情不怕辛勤,不怕别人埋怨。

9。

锐不行当:锐:尖利。

当:抵抗。

形容百折不回的气概,不行抵抗。

10。

三顾茅庐:顾:拜见 ; 茅庐:草屋。

原为汉末刘备访诸葛亮的故事。

比喻诚心诚心,一再邀请。

11。

神清气爽:赏心:心情欢愉。

悦目:看了舒畅。

形容因赏识美好的光景、诗文等而心情愉快。

12。

杀身成仁:舍:放弃。

生:生命。

取:求取。

义:正义。

泛指为保护正义而牺牲生命。

13。

身临其境:临:到; 境:地方。

亲身到了那个地方。

14。

深恶痛疾:恶:憎恶 ; 疾:恨。

指对某人或某事物极端憎恶怨恨。

15。

正颜厉色:说话时声音和神色都很严苛。

16。

失魂潦倒:形容心神不定,行动失掉常态。

17。

诗情画意:指自然风景像诗画中的境地相同美。

18。

世外桃源:指环境清静生活安适的地方。

也指离开现实的美好世界。

19。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年中考语文成语典故解释汇总(绝对精品文档,价值很高,值得下载打印背诵)1. 哀而不伤【解释】:哀:悲哀;伤:伤害。

忧愁而不悲伤,形容感情有节制;另形容诗歌、音乐优美雅致,感情适度。

比喻做事没有过头也无不及。

【出自】:《论语·八佾》:“子曰:,《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

?”2. 饱食终日,无所用心【解释】:终日:整天。

整天吃饱饭,什么事也不关心。

【出自】:《论语·阳货》:“饱食终日,无所用心,难矣哉!”3. 北辰星拱【解释】:北辰:北极星;拱:环绕。

北极星高悬不动,群星四面环绕。

旧时比喻治理国家施行德政,天下便会归附。

后也比喻受众人拥戴的人。

【出自】:《论语·为政》:“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4. 比而不周【解释】:搞帮派,不团结。

比喻结党营私。

【出自】:《论语·为政》:“子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5.屏气凝神【解释】:屏气:抑制呼吸;凝神:聚精会神。

形容注意力高度集中,违心一致。

【出自】:《论语·乡党》:“摄齐升堂,鞠躬如也,屏气似不息者。

”6.博施济众【解释】:博:广泛;济:救济。

给予群众恩惠和接济。

【出自】:《论语·雍也》:“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何如?”7.博文约礼【解释】:广求学问,恪守礼法。

【出自】:《论语·雍也》:“君子博学于文,约之以礼,亦可以弗畔矣夫!”8.不耻下问【解释】:乐于向学问或地位比自己低的人学习,而不觉得不好意思。

【出自】:《论语·公冶长》:“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9.不得其死【解释】:指人不得好死。

也表示对恶人的诅咒。

【出自】:《论语·先进》:“若由也,不得其死然。

”10.不舍昼夜【解释】:舍:放弃。

不放弃白天和黑夜。

比喻夜以继日。

【出自】:《论语·子罕》:“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dvdf11.不亦乐乎【解释】:用来表示极度、非常、淋漓尽致的意思。

【出自】:《论语·学而》:“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12.不在其位,不谋其政【解释】:不担任这个职务,就不去过问这个职务范围内的事情。

【出自】:《论语·泰伯》:“子曰:,不在其位,不谋其政。

?”13. 察言观色【解释】:察:详审。

观察别人的说话或脸色。

多指揣摸别人的心意。

【出自】:《论语·颜渊》:“夫达也者,质直而好义,察言而观色,虑以下人。

”14. 成仁取义【解释】:成仁:杀身以成仁德;取义:舍弃生命以取得正义。

为正义而牺牲生命。

【出自】:《论语·卫灵公》:“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人,有杀身以成仁。

”15. 成人之美【解释】:成:成就。

成全别人的好事。

【出自】:《论语·颜渊》:“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

小人反是。

”16. 从心所欲【解释】:按照自己的意思,想怎样便怎样。

【出自】:《论语·为政》:“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17. 大动干戈【解释】:干戈:古代的两种武器。

大规模地进行战争。

比喻大张声势地行事。

【出自】:《论语·季氏》:“邦分崩离析,而不能守业;而谋动干戈于邦内。

”18. 待价而沽【解释】:沽:卖。

等有好价钱才卖。

比喻谁给好的待遇就替谁工作。

【出自】:《论语·子罕》:“沽之哉!沽之哉!,我待贾者也。

”19. 箪食瓢饮【解释】:一箪食物,一瓢饮料。

形容读书人安于贫穷的清高生活。

【出自】:《论语·雍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20. 当仁不让【解释】:原指以仁为任,无所谦让。

后指遇到应该做的事就积极主动去做,不推让。

【出自】:《论语·卫灵公》:“子曰:,当仁,不让于师。

?”dvdf21. 道不同,不相为谋【解释】:走着不同道路的人,就不能在一起谋划。

比喻意见或志趣不同的人就无法共事。

【出自】:《论语·卫灵公》:“道不同,不相为谋。

”22. 道听途说【解释】:道、途:路。

路上听来的、路上传播的话。

泛指没有根据的传闻。

【出自】:《论语·阳货》:“道听而途说,德之弃也。

”23. 恶衣恶食【解释】:恶:粗劣的。

指粗劣的衣服和食物。

【出自】:《论语·里仁》:“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

”24. 耳顺之年【解释】:六十岁时听别人言语便可判断是非真假。

指60岁的代称。

【出自】:《论语·为政》:“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

”25. 发愤忘食【解释】:努力学习或工作,连吃饭都忘了。

形容十分勤奋。

【出自】:《论语·述而》:“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

”26. 犯上作乱【解释】:犯:干犯。

封建统治者指人民的反抗、起义。

【出自】:《论语·学而》:“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

”27. 肥马轻裘【解释】:裘:皮衣。

骑肥壮的马,穿轻暖的皮衣。

形容阔绰。

【出自】:《论语·雍也》:“赤之适齐也,乘肥马,衣轻裘。

”28. 斐然成章【解释】:形容文章富有文采,很值得看。

【出自】:《论语·公冶长》:“吾党之小子狂简,斐然成章,不知所以载之。

”29. 分崩离析【解释】:崩:倒塌;析:分开。

崩塌解体,四分五裂。

形容国家或集团分裂瓦解。

【出自】:《论语·季氏》:“远人不服而不能来也,邦分崩离析而不能守也。

”30. 父母之邦【解释】:指祖国。

【出自】:《论语·微子》:“枉道而事人,何必去父母之邦。

”dvdf31. 刚毅木讷【解释】:刚:坚强;毅:果决;木:质朴;讷:说话迟钝,此处指言语谨慎。

孔子称颂人的四种品质。

【出自】:《论语·子路》:“子曰:,刚、毅、木、讷,近仁。

?”32. 割鸡焉用牛刀【解释】:杀只鸡何必用宰牛的刀。

比喻办小事情用不着花大气力。

【出自】:《论语·阳货》:“子之武城,闻弦歌之声。

夫子莞尔而笑,曰:,割鸡焉用牛刀。

?”33. 各不相谋【解释】:各自按照自己的意思办事,不互相商量。

【出自】:《论语·卫灵公》:“子曰:,道不同,不相为谋。

?”34. 恭而有礼【解释】:恭:恭敬;礼:礼节。

恭敬又有礼节。

【出自】:《论语·颜渊》:“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

”35.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解释】:器:工具。

要做好工作,先要使工具锋利。

比喻要做好一件事,准备工作非常重要。

【出自】:《论语·魏灵公》:“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居是邦也,事其大夫之贤者,友其士之仁者。

”36. 攻乎异端【解释】:指钻研和实行儒家以外的主张,也指斥责异端。

【出处】《论语·为政》:“子曰:,攻乎异端,斯害也已。

?”37. 过犹不及【解释】:事情做得过头,就跟做得不够一样,都是不合适的。

【出自】:《论语·先进》:“子贡问:,师与商也孰贤??子曰:,师也过,商也不及。

?曰:,然则师愈与??子曰:,过犹不及。

?”38. 怪力乱神【解释】:指关于怪异、勇力、叛乱、鬼神之事。

【出自】:《论语·述而》:“子不语怪、力、乱、神。

”39. 后生可畏【解释】:后生:年轻人,后辈;畏:敬畏。

年轻人是可敬畏的。

形容青年人能超过前辈。

【出自】:《论语·子罕》:“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

”40. 患得患失【解释】:担心得不到,得到了又担心失掉。

形容对个人得失看得很重。

【出自】:《论语·阳货》:“其未得之也,患得之;既得之,患失之。

苟患失之,无所不至矣!”dvdf41. 诲人不倦【解释】:诲:教导。

教导人特别耐心,从不厌倦。

【出自】:《论语·述而》:“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42. 惠而不费【解释】:惠:给人好处;费:耗费。

给人好处,自己却无所损失。

【出自】:《论语·尧曰》:“因民之所利而利之,斯不亦惠而不费乎?”43. 见义勇为【解释】:看到正义的事,就勇敢地去做。

【出自】:《论语·为政》:“见义不为,无勇也。

”44.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解释】:欲:希望;勿:不要;施:施加。

自己不愿意做的事,不要强加给别人。

【出自】:《论语·颜渊》:“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在邦无怨,在家无怨。

”45. 既往不咎【解释】:咎:责怪。

原指已经做完或做过的事,就不必再责怪了。

现指对以往的过错不再责备。

【出自】:《论语·八佾》:“成事不说,逐事不谏,既往不咎。

”46. 见贤思齐【解释】:贤:德才兼备的人;齐:相等。

见到德才兼备的人就想赶上他。

【出自】:《论语·里仁》:“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47. 尽善尽美【解释】:极其完善,极其美好。

指完美到没有一点缺点。

【出自】:《论语·八佾》:“子谓《韶》:,尽美矣,又尽善也。

?谓《武》:,尽美矣,未尽善也。

?”48. 敬而远之【解释】:表面上表示尊敬,实际上不愿接近。

也用作不愿接近某人的讽刺话。

【出自】:《论语·雍也》:“务民之义,敬鬼神而远之。

”49. 举一反三【解释】:反:类推。

比喻从一件事情类推而知道其他许多事情。

【出自】:《论语·述而》:“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50. 侃侃訚訚(yín)【解释】:形容和悦而从容不迫地谈话。

【出自】:语出《论语·乡党》:“朝,与下大夫言,侃侃如也;与上大夫言,訚訚如也。

”dvdf51. 空空如也【解释】:空空:诚恳,虚心。

原形容诚恳、虚心的样子。

现形容一无所有。

【出自】:《论语·子罕》:“有鄙夫问于我,空空如也,我叩其两端而竭焉。

”52. 理屈词穷【解释】:由于理亏而无话可说。

【出自】:《论语·先进》:“是故恶夫佞者。

”朱熹集注:“子路之言,非其本意,但理屈词穷,而取辩于口以御人耳。

”53. 乐山乐水【解释】:乐:喜爱,爱好。

有人喜爱山,有人喜爱水。

比喻各人的爱好不同。

【出自】:《论语·雍也》:“知者乐山,仁者乐水。

”54. 乐以忘忧【解释】:由于快乐而忘记了忧愁。

形容非常快乐。

【出自】:《论语·述而》:“发愤忘食,乐以忘忧。

”55. 乐在其中【解释】:喜欢做某事,并在其中获得乐趣。

【出自】:《论语·述而》:“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

”56. 良师益友【解释】:良,好;益,有帮助。

使人得到教益和帮助的好老师和好朋友。

【出自】:《论语·述而》:“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57. 苗而不秀【解释】:苗:指庄稼出苗;秀:庄稼吐穗开花。

指庄稼出了苗而没有抽穗。

比喻人有好的资质,却没有成就。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