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明威(3、4课时)
桥边的老人(4课时)

桥边的老人(4课时)教学目的要求:1.初步了解海明威的人生及其创作风格;2.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与题旨;3.能说出小说的叙述视角和叙述人称;4.掌握有限视角中第一叙述人称的运用,并能试着以第一人称写一段人物内心独白。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与题旨;能说出小说的叙述视角和叙述人称难点:初步了解海明威的人生及其创作风格;掌握有限视角中第一叙述人称的运用,并能试着以第一人称写一段人物内心独白。
教学方法与学习方法指导:讨论法、点拨法、分析法、训练法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导入:在人类历史长河中,战争始终蔓延不断,并构成人类历史的一个独特的篇章。
据统计,从地球上出现文明以来的5000多年中,人类先后发生了15000多次战争,有几十亿人在战争中丧生,在这5000多年中,人类共有300年是生活在和平环境中。
即,每100年中,人类最少有90年是生活在战争状态中。
一部漫长的人类社会发展史,就是一部血淋淋的人类战争史。
而战争的根源,说到底,就是人类中极度自私、贪婪、残暴之本性所铸成,所以战争是应该诅咒的,而更应该诅咒的则是人性中的顽劣与丑恶。
因而,人类对于战争的书写,不能总是去歌颂战争的雄壮及其最后的胜利者,更不能总是流于战争表面的生死搏杀的历史记录,而更需要通过战争的残暴、战争的无情以及战争中人们关系的极端复杂性,来烛照人性中常常隐藏着的那些正面与负面。
(一)准备与预习1.查阅关于海明威人生经历及创作风格的资料。
海明威(l899~1961),美国小说家。
1954年度的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
生于乡村医生家庭,从小喜欢钓鱼、打猎、音乐和绘画,他毕业前两个月,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美国参战。
海明威左眼有毛病(当初训练拳击的时候意外伤到了左眼,视力下降,从那以后他左眼的视力再也没有恢复过),不适宜去打仗,于是他选择工作。
1917年,进堪萨斯市的《星报》当见习记者。
六个月之中,他采访医院和警察局,也从《星报》优秀的编者威灵顿那里学到了出色的业务知识。
课件2:第10课 老人与海

3.鲜明生动的动作描写和简洁的对话。海明威善于从 感觉、视觉、触觉着手去刻画形象,将作者、形象与读 者的距离缩短到最低限度,而且很少直接表露感情,他 总是把它们凝结在简单、迅速的动作中,蕴涵在自然的 行文或者简洁的对话中,由读者自己去体会。如写老人 与鲨鱼搏斗的场面:“老头儿用鱼叉攮到鲨鱼头上的时 候,他听得出那条大鱼身上皮开肉绽的声音。”这种描 写本来都是老人的所见所闻,但读来便会过电一般油然 而生出同样的感觉,同惊惧,同紧张,同喜悦。海明威 “打定主意放手让读者去如实地吸取印象”,而“不挤 到对象与读者之间去碍事”,他要让对象与读者直接沟 通,这也是这篇小说的场景描写如此震撼人心的一个重 要原因。
老人在什么状况下 对 与鲨鱼接二连三进 比
——
行搏斗的?
老人:
力
年老体衰 精疲力竭
量 悬
头昏眼花 右手受伤 殊
左手抽筋 没有食物
的 对
缺乏武器 孤立无援 抗
小说为什么 要描绘鲨鱼 的凶残? 鲨鱼: 接二连三 成群结队 凶残强悍
你如何看待桑地亚哥的失败?
一个不屈服命运的强者,无论环境如何艰苦卓 绝,他都凭借无比的勇气和毅力进行了奋勇的 抗争。虽屡遭厄运,却从不服 输。他的身上体 现了人的自尊自强的巨大精神力量。 一个胜利的失败者,一个失败了的英雄。
第3课 老人与海
作者:海明威
1899--1961
走近厄纳斯特•海明威 海明威(Ernest Hemingway),是美国当代 文学中最著名的作家之一, 也是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美国 富有传奇色彩和独特个性的 杰出作家,通常称他为“迷 惘的一代”的代表。
海明威出生于美国伊利诺斯州 芝加哥附近的橡树园镇。父亲 是当地的一名著名医生,业余 时间喜欢带孩子外出狩猎、运 动、垂钓,以培养他们的“男 子汉”兴趣和性格;而母亲则 喜爱音乐和绘画,希望把海明 威培养成循规蹈矩、有文化教 养的上流社会中的一分子。
人教部编版语文高一必修下册课时34第一单元《老人与海》第一课时教案

老人与海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 了解作者海明威2. 海明威系列作品导读3. 冰山理论赏析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 梳理小说的主要情节,细读文本,鉴赏小说表现手法2.把握老人桑地亚哥屡败屡战,永不言弃的勇敢斗士的形象3.感受作者独特的叙事风格,分析人物内心独白对人物形象的作用4.理解作者“可被消灭却不可被打败”,永不向命运屈服的生命观老人与海第一课时教师讲稿开场导语:同学们大家好,我是来自广州大学附属中学的林楚凡老师。
今天我们要来学习的课文是人教版必修三第一单元的最后一篇课文:《老人与海》。
作者简介首先,我们先来了解一下这部中篇小说的作者。
欧内斯特·海明威是20 世纪最著名的小说家之一,是美国“迷失的一代”作家中的代表人物,被誉为美利坚民族的精神丰碑,也是“新闻体”小说的创始人。
他的笔锋一向以“文坛硬汉”著称。
他的一生充满了冒险精神与传奇色彩,从某种程度上来讲可以被称作“开挂的人生”。
在1899 年海明威生于美国乡村医生家庭,曾参加两次世界大战,他除了是一个著名的作家,还是猎手、专业渔夫、拳击手、斗牛士和战地记者。
海明威晚年被多种疾病折磨,最后在1961 年因重度抑郁用猎枪自杀。
他有四大经典作品,分别是《太阳照样升起》、《永别了,武器》、《丧钟为谁而鸣》以及最为著名的《老人与海》。
其中《老人与海》于1952 年发表并获得普利策奖,两年后获诺贝尔文学奖。
(展示图片)这是参战的青年海明威,这是他须发尽白时在非洲打猎,这是海明威与非洲马赛战士练拳,这是他和亲自捕回的大鱼合影,这是专注写作的海明威,这是获得诺贝尔奖时笑得像个孩子的海明威。
1954 年诺奖颁奖礼上奥斯特林这样评价海明威:“勇气是海明威的中心主题……勇气能使人坚强起来……敢于喝退大难临头的死神……”其实他的很多作品中都表现了极富英雄主义的勇气。
这一份勇气也正是《老人与海》的主人公桑地亚哥老人身上最为闪耀的光芒。
名句摘选在《太阳照常升起》中他写道:还有,这句出自《真实的高贵》。
海明威《老人与海》教案

海明威《老人与海》精品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了解海明威的生平和创作背景;(2)分析小说中的象征手法和人物形象;(3)解读小说的主题思想和艺术特色。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阅读、合作探讨,深入理解小说的情节和人物;(2)运用文本分析、比较研究等方法,探究小说的象征意义和艺术价值。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小说中的人性与尊严,培养正确的价值观;(2)学会欣赏文学作品的审美情趣,提高文学素养。
二、教学内容1. 介绍海明威的生平和创作背景,激发学生对《老人与海》的阅读兴趣。
2. 课文阅读与分析:(1)让学生自主阅读小说,理解故事情节;(2)分析小说中的人物形象,如老人圣地亚哥、青年马林鱼等;(3)探讨小说的象征手法,如大海、鲨鱼等。
3. 主题思想与艺术特色:(1)解读小说的主题思想,如勇敢、坚韧、人性等;(2)分析小说的艺术特色,如简洁明了、对话生动等。
三、教学重点、难点1. 教学重点:(1)小说的人物形象和情节;(2)小说的象征手法和主题思想;(3)小说的艺术特色和审美价值。
2. 教学难点:(1)小说中的象征意义的解读;(2)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
四、教学方法1. 自主阅读:让学生独立阅读小说,理解故事情节,培养阅读能力。
2. 合作探讨:分组讨论,共同分析小说的人物、情节、主题等,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文本分析:通过对小说中的细节描写、对话等分析,深入理解小说的象征手法和艺术特色。
4. 比较研究:将《老人与海》与其他作品进行比较,探讨海明威的创作特点。
五、教学安排1. 课时:本教案共需5课时。
2. 教学过程:(1)第一课时:介绍海明威生平和创作背景,自主阅读小说;(2)第二课时:分析小说的人物形象和情节;(3)第三课时:探讨小说的象征手法和主题思想;(4)第四课时:分析小说的艺术特色和审美价值;六、教学评价1. 课堂讨论: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讨论情况,评估他们对小说内容、人物和象征手法的理解程度。
海明威《老人与海》教案

海明威《老人与海》精品教案第一章:课程导入教学目标:1. 了解海明威的生平和创作背景。
2. 掌握小说《老人与海》的基本情节。
教学内容:1. 海明威简介:生平、创作特点及其在文学史上的地位。
2. 《老人与海》创作背景:古巴民间传说、海洋文化对小说的影响。
3. 小说情节概述:老人圣地亚哥的出海捕鱼经历及其与大马林鱼的斗争。
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海明威的生平和创作背景,梳理小说情节。
2. 互动法:引导学生分享对海明威及其作品的了解,激发学习兴趣。
第二章:人物形象分析教学目标:1. 认识并理解小说中的主要人物形象。
2. 分析人物形象的特点及其在故事中的作用。
教学内容:1. 老人圣地亚哥:勇敢、坚韧、充满智慧的象征。
2. 少年马诺林:忠诚、善良、象征着希望与力量。
3. 大马林鱼:勇猛、狡猾、代表着自然的力量。
教学方法:1. 分析法:引导学生从文本中找出描写人物形象的语句,进行解读。
2. 讨论法:分组讨论人物形象的特点及其在故事中的意义。
第三章:情节分析教学目标:1. 梳理小说情节结构。
2. 分析情节设置的作用及其对人物形象的表现。
教学内容:1. 小说情节结构:开端、发展、高潮、结局。
2. 情节设置:悬念、冲突、转折、渲染气氛等手法。
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小说情节结构及情节设置的作用。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小说中的具体情节,引导学生体会作者的创作技巧。
第四章:主题探讨教学目标:1. 理解小说的主题思想。
2. 分析小说主题在情节、人物、细节等方面的体现。
教学内容:1. 主题思想:勇敢面对命运,不屈不挠,追求生命价值。
2. 主题体现:情节、人物、细节等方面的分析。
教学方法:1. 分析法:引导学生从文本中找出体现主题思想的语句,进行解读。
2. 讨论法:分组讨论小说主题及其在故事中的表现。
第五章:教学总结与拓展教学目标:1. 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2. 拓展阅读,推荐相关作品。
教学内容:1. 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人物形象、情节分析、主题探讨。
人教版《老人与海》教案

人教版《老人与海》教案一、教学目标1. 通过阅读《老人与海》,使学生理解作品的基本情节,把握主要人物形象和性格特点。
2. 分析作品中的象征意义和深层次的主题思想,体会作者对生命、勇敢、坚韧等价值观的传达。
3. 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提高阅读理解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4. 引导学生从作品中汲取启示,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二、教学内容1. 作品背景介绍:海明威的生平和创作背景,了解《老人与海》的出版及影响。
2. 故事梗概:老人圣地亚哥孤独出海捕鱼,历经84天未捕到鱼,第85天终于钓到一条大马林鱼,与之搏斗两天两夜,最终战胜大鱼,但归途中又被鲨鱼夺走鱼肉。
3. 人物分析:a. 圣地亚哥:勇敢、坚韧、充满智慧的老年渔夫,代表着人类不屈不挠的精神。
b. 大马林鱼:象征着美好、强大的生命力量,老人的竞争对手和对抗对象。
c. 鲨鱼:代表生命中的困境和挑战,不断侵蚀老人的成果。
4. 象征意义:a. 海洋:象征人生舞台,充满未知和挑战。
b. 钓竿和渔网:象征人生中的工具和手段,需要巧妙运用才能应对困境。
c. 大海鸥:象征友情和关爱,给老人带来慰藉。
5. 主题思想:通过老人的奋斗历程,展现人类面对困境时的勇敢、坚韧和毅力,强调生命价值和精神力量。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作品背景、故事梗概、人物分析和象征意义。
2. 讨论法:分组讨论作品中的主题思想和深层次含义。
3. 案例分析法:分析老人与大马林鱼、鲨鱼的对抗过程,引导学生体会作品中的情感变化。
四、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讨论、提问和回答问题时的积极性。
2. 读后感质量:评估学生对作品的深度理解和感悟。
3. 小组讨论报告:评价学生在团队合作中的表现和成果。
五、教学安排1. 第1-2课时:介绍作品背景,讲解故事梗概。
2. 第3-4课时:分析人物形象和象征意义。
3. 第5-6课时:探讨作品主题思想和深层次含义。
4. 第7-8课时:进行案例分析,引导学生体会作品情感变化。
《海明威》课件

海明威丰富的、传奇性的一生对 • 他的创作具有重大意义 ,而他作品
中的自传性又使他的个人经历成为读 者解读文本的密码。在这一切之上, 海明威着意创造出一个英雄主义的个 人形象。在他的王国里,所有的战争 都是他的战争,所有的故事都是他的
故事,所有的形象都是他的形象。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海明威故居
海明威故居
海明威故居
“硬汉子”形象大致可分三类:
• 早期的硬汉子多出现在斗牛场或拳击场上,他们孤独、倔强、争强好 胜,为了人格尊严和职业的荣誉不惜孤注一掷,以死相搏,夺取胜利。 在短篇小说《打不败的人》中,这种硬汉精神表现得尤为突出。
• 中期的“硬汉子”有了新的发展,以《丧钟为谁而鸣》的主人公乔丹 为代表,这个形象已经不是为了个人荣辱奋斗的勇士,而是为人民事 业献身的英雄,他已经摆脱了孤立主义,而为正义、民主而战,与人 民生死与共,他的对手也不是一般的邪恶势力,而是法西斯主义。这 个新的硬汉形象,灌注了新的时代精神和崇高信念,具有广泛的社会 意义。
• 晚期《老人与海》中老渔夫桑地亚哥,是海明威笔下硬汉子形象的集 中体现。这个硬汉子形象同前面两个时期有所不同,具有浓厚的哲理 性与象征意义。
“冰山”风格——独特的形式美
海明威曾在《午后之死》一书中以冰山来比喻创作,说创作 要象海上漂浮的冰山,有八分之七应该在水下。
在精通叙事艺术中,“作家对于他想写的东西心里有数,那 么他可以省略他所知道的东西。——创作的冰山原理。” 具体体现在: 文体风格简洁、含蓄; 卓越的语句、简单的句子结构; 简约含蓄却丰富的表达方式。 还有作品的结构,只截取故事的一个时间段,以集中 反映重大的主题,至于故事的经过和历史背景只是让人们 感觉到它的存在。
“迷惘的一代”——“迷惘”的文学 主题。
海明威课件

(三)人物形象分析 桑提亚哥
• “硬汉子”形象的最高代 表。具有超越命运的力 量。是永恒的、超时空 的存在。
• 具有浓厚的哲理性与象 征意义。
1、失败的英雄 “失败”
• “失败”指连续84天 打不到一条鱼,第 85天捕获的马林鱼 被鲨鱼吃掉。
• 象征了人类的生存 困境,忍受失败、 挫折的精神极限。
4、情感生活
四次婚姻,感情生活动荡而痛苦。 导致他对女性的两极态度。
作品人物
天使型
妖女型
(凯瑟琳) (布莱特)
与 第 二 位 妻 子 波 琳
与 第 三 位 妻 子 玛 莎
( 左 二 )
与 第 四 位 妻 子 玛 丽 在 了 望 田 庄
5、晚年生活
• 晚年身患高血压、糖尿病、皮肤 癌、精神抑郁症等疾病。1961年 7月2日清晨,在爱达荷州的居所, 用双筒猎枪自杀。
• 临终语:“我是海明威医生;我 们都欠上帝一死,今年死的明年 就不必等死了。” (《亨利四 世》)
二、创作概况 (一)特征
1、“迷惘”的文学主题; 2、“硬汉子”形象; 3、“冰山”风格。
《打不败的人》
• 斗牛士曼努埃尔是力 量和尊严的象征,硬 汉精神的化身。
• 体现了斗牛士的传统 美德:荣誉至上,尊 严至上。
§母亲的影响
• 其母格雷丝·霍尔,虔 诚信教,爱好音乐、绘 画,经常带孩子到芝加 哥看画展,让海明威从 小学大提琴,培养了他 敏锐的艺术感受力。
(另有别论:性格专横, 盛气凌人。)
2、军旅生涯 • 海明威:“我想到,
亲身经历战争对一 个作家来说,真是 受惠无穷”。
• 两次参战经历。
(1)一战经历
图 片
结局
• 桑提亚哥不是输给了马林鱼,而是输 给了鲨鱼。意味着一个人理想的幻灭, 常常不是没有能力实现理想,而是理 想被现实的异己力量毁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海明威《弗朗西斯.麦康伯短促的幸福生活》
——海明威《五万元》
一个人并不是生来要被打败的,你尽可以把他消灭掉,可 就是打不败他。
——海明威《老人与海》
那条野牛的庞大的身子眼看就要扑到他身上,他仔细 瞄准着,又开了一枪;他的来复枪差不多同那颗伸出了鼻 子冲上来的牛脑袋一样高低了;他看得见那双恶狠狠的小 眼睛;接着那颗脑袋开始搭拉下来;他感到突然有一道白 热的、亮得叫人睁不开眼的闪电在他的头脑里爆炸;这就 是他的一切感觉。
“你只要有机可乘,真是一刻也不等啊,对不?” “请别跟我说啦。我很困,亲爱的。” “我要说。” “那么,别缠我,因为我快要睡着了。” 接着,她确实睡着了。 ——海明威《弗朗西斯·麦康伯短促的幸福生活》
苗人凤这一招提撩剑白鹤舒翅只出得半招,全身已被胡 斐树刀罩住。他此时再无疑心,知道眼前此人必与胡一刀有 极深的渊源,叹道:报应,报应!闭目待死。 胡斐举起树刀,一招就能将他劈下岩去,但想起曾答应 过苗若兰,决不能伤她父亲。然而若不劈他,容他将一招提 撩剑白鹤舒翅使全了,自己非死不可,难道为了相饶对方, 竟白白送了自己性命么? 苗若兰站在雪地之中,良久良久,不见二人归来,当下 缓缓打开胡斐交给她的包裹。只见包裹是几件婴儿衣衫,一 双婴儿鞋子,还有一块黄布包袱,月光下看得明白,包上绣 着打遍天下无敌手七个黑字,正是她父亲当年给胡斐裹在身 上的。 她站在雪地之中,月光之下,望着那婴儿的小衣小鞋, 心中柔情万种,不禁痴了。 ——金庸《雪山飞狐》
...... 铃声响了,我们把他推出去。他慢腾腾地走过去。沃尔科 特马上追过来。杰克用左手拳揍在他的脸上;沃尔科特挨了一 下,在杰克的胳膊下逼进来,开始揍杰克的身子。杰克想要把 他逼住,这就象想要抓住一个圆锯。杰克突然倒退,他的右手 拳没有打中。沃尔科特猛的给了他一下左钩拳,杰克摔倒了。 他摔倒的时候手和膝盖着地;他望着我们。裁判员开始报数。 杰克看看我们,摇摇头。到了八,约翰向他做了个手势。由于 观众的闹声,你什么也听不到。杰克站起来。
弗 洛 依 德
一、冰山理论 人的人格就像海面上的 冰山一样,而这绝大部分在某种程 度上决定着人的发展和 行为。 ——弗洛伊德
冰山运动之雄伟壮观,是因为他只有八分之一在 水面上。
——海明威
他们在桌边坐下。姑娘望着对面干涸的河谷和群山,男人则看 着姑娘和桌子。
二、硬汉哲学
但是当我把她们赶出去,关上门,闭上灯,还是感觉 不好,我像是在向一尊塑像道别。我只待了一会儿,就离 开房间,走出医院。冒雨回到了旅馆。
——海明威《永别了,武器》
他往回跳的时候,公牛扑到他身上,他在一个座椅上 绊了一下,就在这时候,他感到牛角抵进了他的身子,抵 进了他的腰部。他双手抓住牛角,象骑马似地往后退,紧 紧抓住那个地方。牛把他甩开,他脱身了。他就一动不动 地躺着。这没关系。牛走开了。 他站起身来,咳着嗽,感到好象粉身碎骨,死掉了似 的。这些讨厌的杂种! ...... 好吧,你这杂种!曼纽尔把剑从红巾中抽出来,用同 样的动作瞄准,扑到牛身上去。他觉得剑一路扎下去。一 直扎到其护圈。四个手指和他的拇指都伸进了牛的身子, 鲜血热呼呼地涌到他的指关节上,他骑在牛身上。
——海明威
1.小说情节中心极为突出,毫无枝蔓; 2.叙事客观冷静,不加任何解释和议论;
3.修辞质朴,一般不用富丽的比喻和形容词;
4.多用简短而潜台词丰富的人物对话;
5.截取故事的一个时间段或时间点。
医生顺着过道走掉,我回到病房门口。 “你现在不可以进来。”一个护士说。
“不,我可以的。”我说。
海 明 威的
冰 山 理 论
与
男 人 哲 学
欧内斯特·米勒尔·海 明威
(1899年7月21日-1961年7 月2日),美国作家和记者, 被认为是20世纪最著名的小 说家之一。是美国“迷惘的 一代”作家中的代表人物, 1954年获诺贝尔文学奖。 海明威一向以文坛硬汉著称, 他是美利坚民族的精神丰碑。 海明威的作品在美国文学史 乃至世界文学史上都占有重 要地位。
接着他开始狠狠地揍了。他的脸色一直非常难看。他用低贴在身 旁的双手,向沃尔科特挥舞过去,开始狠狠地揍了。沃尔科特遮拦。杰 克拼命地向沃尔科特的脑袋打击。接着他猛的发出左手拳,打中了沃尔 科特的腹股沟,紧跟着他的右手拳砰地打在沃尔科特打中他的地方。大 大低于腰带。沃尔科特倒下去,抓住自己,扭曲着身子在地上滚来滚去。
他伏在牛身上的时候,牛踉踉跄跄似乎要倒下;接着 他站到了地上。他望着,公牛先是慢慢地向一边倒翻在地; 接着突然就四脚朝天了。
——海明威《打不败的人》
“第几个回合了?”杰克问。
“第十一个。” “我撑不住了,”杰克说,“我的两条腿不行了。”
沃尔科特揍了他好久。这就象一个垒球的接手击球,发出 砰砰的响声。从这时期,沃尔科特开始狠狠地揍。他一定是个 拳头很重的狠手。杰克现在只是处处招架。看不出他挨到了痛 打。在回合中间,我给他按摩腿。腿上的肌肉一直在我按摩的 手下抖动。他脸色难看得要命。
(Would you please please please please please please please stop talking?)
——海明威《白象似的群山》
如果作者对于他想写的东西心里很有数,那么他可能省略 他所知道的东西。读者呢,只要作家写得真实,会强烈的 感觉到他所省略的地方,好像作者写出来似的显而易见。
——海明威《五万元》
杰克一站起来,沃尔科特就向他走去。 “小心,吉米,”我听到索利·弗里曼对他大叫。
沃尔科特走到杰克跟前,望着他。杰克伸出左手去打他。沃尔科 特只是摇摇头。他把杰克逼得背靠绳圈,打量着他,接着用左钩拳很轻 地打杰克的半边脑袋,然后使出全身力气用右手猛击杰克的身子,而且 尽可能打得低。他一定打在他腰带下面五英寸的地方。我想杰克的眼睛 会从他的头上掉下来了。他的眼睛突得很出。他的嘴张开了。 裁判员抓住沃尔科特。杰克走上前去。如果他倒下去,五万块钱 就没有了。他走着,好象他的五脏六腑都要掉出来似的。 “并没有击低,”他说,“这是意外。” ......
“目前你还不可以进来。”
“你出去。”我说。“那位也出去。”
——海明威《永别了,武器》
“嘿,我受不了。” “亲爱的,请别跟我说话吧。我困得很哪。” “不能再干这种事啦。你答应过不干了。” “唔,现在又干了。”她柔情蜜意地说。 “你说过,咱们要是这次出来旅行的话,绝不会有这种事情。你答应 过。”
“不错,亲爱的。我是这么说过的。不过,这次旅行在昨天给毁了。 咱们不必去谈它吧,好不?”
"你必须明白,"他说,"如果你不想做,我就不硬要你去做。我 心甘情愿承受到底,如果这对你很重要的话。" "难道这对你不重要吗?咱们总可以对付过去的。" "对我当然也重要。但我什么人都不要,只要你一个。随便什么 别的人我都不要。再说,我知道这是十分简单的。" "你当然知道这是十分简单的。" "随你怎么说好了,但我的的确确知道就是这么回事。" "你现在能为我做点事儿么?" "我可以为你做任何事情。" "那就请你请你请你请你请你请你请你不要再讲了,好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