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美版小学美术 1.印象派的画家们 教学设计 (1)
浙美版一年级美术上册教案

---------------------------------------------------------------最新资料推荐------------------------------------------------------浙美版一年级美术上册教案浙美版一年级美术上册教案第 1 页浙美版一年级美术上册教案篇一:(新版)浙美版小学美术一年级上册教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浙美版小学美术一年级上册教案美术教案教师备课签(课时教案) 教师备课签(课时教案) 教师备课签(课时教案) 篇二:浙美版一年级上册美术教案全册浙美版一年级上册美术教案全册第一册美术教材分析本册教材共有 19 课,其中造型领域有形世界、色彩魔方、小雨沙沙、我心中的太阳、鸟的天地、大鱼和小鱼、威浙美版一年级美术上册教案第 2 页武的狮子、大家成为好朋友。
重点在于表达,画、做、讲、演相结合。
▲尝试不同工具,用纸以及身边容易找到的各种媒材,通过看看、画画、做做等方法大胆、自由地把所见所闻、所感所想的事物表现出来,体验造型活动的乐趣。
1、在美术游戏中体验各种绘画工具和不同材料的使用效果。
2、在美术表现活动中,大胆采用各种造型方式,并借助语言表达自己的想法。
3、尝试使用各种线条、形状和色彩进行绘画表现活动。
4、用粘土等可塑性材料,通过不用方法进行动物形象的造型。
用单色、彩色纸材以及废旧画报,采用折、剪、撕、拼贴等方法进行平面造型,表现生活中观察到的事物或想象中的事物。
1 / 6在造型表现领域里,学生处于低年级阶段,一般意义上的美术学科分类界限非常模糊,大量的造型活动均是和游戏融为一体的,学生通过尝试不同的工具,用纸和身边容易找到的各种材料大胆的表现,自由的把所见所闻,所感所想的事物浙美版一年级美术上册教案第3 页表现出来,体验造型活动的乐趣。
设计应用我的胸卡、窗花花、花式点心、甜甜的棒棒糖、我做的笔筒、能站立的折纸动物、有趣的脸。
浙美版美术 八年级下册 1.印象派的画家们

第1课印象派的画家们一.教学目标1.了解印象派产生的时期,画派的主要画家及作品特点。
2.欣赏印象派画家的作品,进行笔法体验,感悟印象派作品光与色的关系变化。
3.激发学生对大自然、对生活的热情与思考。
二.学情分析八年级是初中学习的关键期,也是转折期,开始出现两极分化。
大部分学生学习积极性还是比较高,能较好地完成学习任务。
比较喜欢美术课的同学上课发言、工具准备、课前准备都做的很好,自然美术理论和技能就掌握的好。
但是也有个别学生学习习惯不是很好,总是丢三落四,工具也不能带全,学习任务就无法完成。
针对这样的情况,我们在教学中尽量激发学生的兴趣,在课前多备课,课后多了解,尽量做到能从学生的兴趣着手进行备课,同时也要多提醒,毕竟学生不带工具,是不能进行美术创作的。
三.重点难点1.了解印象派的主要画家及其绘画风格,体会印象派作品光与色的关系变化。
2.掌握印象派绘画的表现技法,尝试用印象派的理念去进行绘画创作。
四.教学活动活动1【导入】(一)导入新课。
师:首先,请同学们欣赏一段美丽风景,看完以后告诉我,你们看到了什么景色?生:日出。
师:是的,日出。
那么我把画面定格在这张图片上,同学们看到了哪些颜色呢?生: 红色、黄色、深绿色、紫色……师:很好。
接下来,我要用这些颜色把日出的景色记录下来,首先我把目光瞄准了这块地方,我要留出一小块白色来代表太阳,在太阳的周围,图上淡黄色,接着涂上桔黄色、大红色……,就这样老师用手中的画笔记录了日出的瞬间印象。
有一位名叫莫奈大师也曾经画过这样作品,让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吧!你觉得它好看吗?生:……师:正向同学们的反映一样,在当时,社会上也出现了不同的声音……这幅近似速写的绘画作品叫做《日出印象》,它描绘了法国北部港口一个多雾早晨,画风有别于传统风景画细腻的表现手法。
在1874年公开展出时遭到古典学院派的批评和嘲笑。
一位叫勒罗瓦的艺术评论家写道:“糊墙花纸也比这海景更完整”并用“凭印象作画”来讽刺莫奈的作品及与莫奈作品风格相近的绘画为印象派。
八年级美术下册《印象派的画家们》教案、教学设计

3.学生的绘画实践能力、艺术鉴赏能力和创新意识的培养。
(二)教学难点
1.印象派画家们在光影、色彩、构图等方面的表现技巧。
2.学生对印象派绘画风格的把握,以及在实际创作中的运用。
3.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内化为自己的审美观念,形成独特的艺术见解。
(教学设想)
c.德加:擅长描绘舞女形象,注重线条和构图,代表作有《舞蹈课》等。
d.塞尚:被誉为“现代绘画之父”,其作品注重结构和几何图形,代表作有《卡德的玩家》等。
3.讲解印象派画家们在光影、色彩、构图等方面的表现技巧,如光影对比、色彩搭配、画面构图等。
(三)学生小组讨论
1.教师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选择一位印象派画家,收集该画家的生平事迹、作品特点等相关资料。
4.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对印象派画家们的作品进行鉴赏与评价,提高审美鉴赏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采用以下方法引导学生学习:
1.通过多媒体展示、实物观察、小组讨论等方式,让学生深入了解印象派画家们的生平事迹、创作背景及其作品特点。
2.采用案例分析、模仿实践、创作展示等方法,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印象派的绘画技巧,提高绘画能力。
4.小组讨论,互动交流: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创作心得,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能力。
5.作品展示,评价反思:组织学生进行作品展示,引导学生从多角度评价作品,提高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同时,教师对学生的作品进行点评,帮助学生发现不足,提高创作水平。
6.拓展延伸,提升素养:鼓励学生在课后收集印象派画家们的其他作品,进行欣赏和分析,提高学生的艺术素养。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教师出示一幅印象派画家莫奈的《睡莲》作品,引导学生观察并提问:“同学们,你们觉得这幅画美在哪里?画家运用了哪些绘画技巧来表现画面?”
浙美版美术 八年级下册 第1课.印象派的画家们

第1课印象派的画家们一.教学目标1.初步了解印象派产生的时期、画派的主要画家及作品的特点。
2.通过作品欣赏、知识讲解、笔法体验等一系列活动,感悟印象派作品光与色的关系,尝试运用丰富的笔触表现景物的色彩变化。
3.激发对自然、对生活的热情与理想。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了解印象派的绘画风格,体会印象派作品对光与色的感受。
难点:掌握印象派的表现技法。
三.教学活动活动1【活动】课前准备(学生)收集相关作品,准备好画油画的材料。
(教师)多媒体课件、将学生分成“光之队”,“色之队”,“影之队”。
活动2【导入】师生共玩光色游戏,导入新课。
(1)师神秘的说:“见证奇迹的时刻到了!”让学生上来把各种光射到白板上,白板上瞬间出现色彩斑斓的颜色,引出课题半个课题《瞬间灿烂——》(2)l 9世纪下半叶在法国有一批画家,他们的绘画也注重对景物光和色的视觉感受,他们在画布上尽情演绎了光色之舞。
引出全课题:《瞬间灿烂——印象派画家们的光色之舞》。
活动3【讲授】引导欣赏,分析深人。
(1)出示莫奈《日出·印象》作品。
A.师:“请你谈谈对这幅画的初步印象是什么?”(生各抒己见)B. 师:要想了解这幅画,得从哪几方面深入?(让学生主动提出问题)C.师根据学生各种问题总结问题:(板书)a.是谁画的?b.题目是什么?c.画面表现的是什么?d.这是什么画法?e.这种画派的画家们有哪些?(2)师一一讲解。
a.首先我要告诉你的是这幅画叫《日出·印象》,那画面表现了什么:一片朦胧的水上风光,云雾中涌出一轮光彩夺目的红日。
拂晓时分,一轮红橙色的太阳渐渐升起了,划破了浓浓的晨雾。
两三艘小船,慢慢地淡入到前景来,静悄悄的,似有意让远处的港都,在紫雾多躺一会儿。
朝阳,渲染了这天光水色,也把莫奈的画布染成了一首蒙眬的诗…直接戳点的绘画笔触描绘出晨雾中不清晰的背景,多种色彩赋予了水面无限的光辉,并非准确地描画使那些小船依稀可见。
这一作品的画法与传统的画法相比,是近乎速写式的,甚至显得有些草率,但是,它生动地描绘了融化在晨曦和朝雾中的光和色,准确地描绘了莫奈对日出时转瞬即逝的海港景色的鲜明印象。
(新版)浙美版小学美术二年级上册教案

(新版)浙美版小学美术二年级上册教案第一课时:印象派风景画
教学目标
研究了解印象派的基本特征和表现技法,能够通过自己的感受和体验在画面中表现出静止的风景特色。
教学重点
研究印象派的表现手法和风景画的构图。
教学难点
把握风景画的构图技巧,让画面更有生动感。
教学准备
1. 开启计算机
2. 展示印象派风景画资料
3. 画架、画板、颜料、画笔、水杯、纸巾等。
教学过程
1. 展示印象派的典型代表作品,并让同学们看一看,了解印象派画的基本特征。
2. 老师引导学生思考和观察自然风景,并向学生们介绍印象派风景画画的基本构图。
3. 指导学生举起从书中选择的图片,感受图片中的元素,并将自己的感受逐渐导入自己的画板上。
4. 老师针对学生所画风景画进行点评,指出不足并提出合理化处理建议。
作业布置
请同学们回家画一幅风景画作业,要求画面有特点和特征。
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们了解印象派画派的基本特征,领略到了课内所讲授的印象派的构图技巧和表现手法,此外,让学生们在行动上感性认识和体验印象派。
让学生们对印象派画派和风景画的构图有了更加深入的认识和理解,为将来在美术学习上奠定了基础。
新浙美版五年级美术下册教案1.画家故居

新浙美版五年级美术下册教案1.画家故居教学目标:1.通过图片形式参观、探访画家故居,了解画家的生平。
2.通过欣赏画家的作品,了解画家的艺术风格,对我国近代艺术发展的贡献和艺术地位。
3.引导学生在欣赏过程中,感悟画家为追求艺术而不懈努力的精神和思想境界。
教学过程:一、出示图片,谈话引入。
出示《画家工作室一角》、《缘缘堂》二图,提问:“看到这幅图,你有什么想法?猜猜主人是怎样的画家?”“你知道哪些中国画画家?”“我国近代生活在杭州一带的画家有哪些?”二、引导学生欣赏黄宾虹的作品。
出示黄宾虹的《简笔山水图轴》,提问:“看这幅国画,你有什么感受?”出示黄宾虹的名字,提问:“大家对黄宾虹了解多少?”教师补充,重点介绍他画山水画经历的三个阶段:大约60岁以前以师古人为主;60—70岁以师造化为主;70岁以后,自立面目,渐趋成熟。
风格浑厚华滋,意境郁勃,是黄宾虹山水画的基本特点。
提问:“根据你对黄宾虹的理解,你认为《简笔山水图轴》大约是他什么阶段的作品?最大的特点是什么?”归纳黄宾虹的艺术特点:①浑厚华滋,笔墨上注重“黑、密、厚、重”。
②主张创造,即使是学习别人的画,也要有创造性地学。
三、举一反三,欣赏其他三位画家的画。
启发学生用以上学得的方法欣赏潘天寿的作品。
①出示图片,学生自主欣赏潘天寿的作品《灵岩涧一角》,从中了解潘天寿笔墨苍古、凝练老辣、大气磅礴、雄浑奇崛,具有慑人心魄的力量感和现代结构美的艺术风格。
②了解潘天寿的生平以及对近代国画界的贡献。
欣赏丰子恺、林风眠的作品。
①了解丰子恺、林风眠的生平。
请参观过他们故居的同学介绍他们的生平。
教师重点介绍他们出国留学的经历,国外学习为他们的“中西合璧”、“引外为中”创造了条件。
②欣赏林风眠的作品《渔舟》,体验一种悲凉、孤寂、空旷、抒情的风格;欣赏《菖兰》,感受构图的饱满,色彩的浓艳。
③欣赏丰子恺的《瞻瞻的车》、《小梦》、《人散后一钩新月天如水》,体验漫画充满情趣的、简洁的美。
印象派的画家们教案

印象派的画家们教案教案标题:探索印象派的画家们教案目标:1. 了解印象派的起源、特点和重要画家。
2. 探索印象派画家的创作风格和技巧。
3. 鼓励学生通过观察和实践,培养自己的艺术表达能力。
教学资源:1. 幻灯片或视频展示印象派的画作和画家介绍。
2. 印象派画家的艺术书籍、图片和海报。
3. 艺术材料,如画布、颜料、画笔等。
教学步骤:引入:1. 通过展示幻灯片或视频,向学生介绍印象派的起源和特点。
解释印象派画家追求捕捉光线和瞬间印象的创作理念。
探索印象派画家:2. 向学生介绍几位重要的印象派画家,如克劳德·莫奈、爱德华·马奈、毕沙罗等。
提供他们的简要生平和代表作品的图片。
艺术实践:3. 分发艺术材料,并鼓励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印象派画家作为参考对象。
4. 引导学生观察选定画家的作品,注意画家运用颜色、光线和笔触等技巧。
5. 鼓励学生尝试用自己的方式模仿选定画家的作品,或者创作自己的印象派风格作品。
分享和讨论:6. 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并分享他们对印象派画家和风格的理解和体验。
7. 引导学生讨论不同印象派画家的创作风格和技巧,以及他们对观众的感受和情绪的传达方式。
总结:8. 总结印象派画家们的创作特点和对艺术的贡献。
9. 鼓励学生继续探索其他艺术流派和画家,培养自己的艺术欣赏和表达能力。
拓展活动:- 组织学生参观当地艺术博物馆或画廊,观赏印象派画家的真迹。
- 鼓励学生进行更深入的研究,撰写关于印象派画家的小研究报告。
评估方式:- 观察学生在艺术实践中的参与程度和创作成果。
- 评估学生在分享和讨论环节中对印象派画家和风格的理解和表达能力。
教案扩展:- 将教案融入跨学科学习,结合历史、文学和科学等学科,深入探索印象派的背景和影响。
- 使用技术工具,如虚拟现实或在线艺术平台,帮助学生更直观地体验印象派画作和创作过程。
通过本教案,学生将能够深入了解印象派画家们的创作风格和技巧,培养自己的艺术表达能力,并对艺术的历史和发展有更全面的认识。
印象派画教案

印象派画教案
目标
本教案旨在介绍印象派绘画风格,并通过绘画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创造力。
教学内容
1. 印象派绘画的特点和背景介绍
2. 印象派大师的作品欣赏
3. 学生模仿印象派画风进行绘画活动
4. 学生分享作品并进行互评
教学步骤
步骤一:背景介绍
通过图文并茂的介绍,让学生了解印象派绘画的起源、特点和代表性画家。
可以使用PPT、图片或视频的形式,让学生对印象派有一个初步的了解。
步骤二:欣赏大师作品
选取几幅印象派大师的作品,进行集体欣赏。
引导学生观察每幅作品的色彩运用、笔触技法以及主题表达等方面,加深他们对印象派绘画风格的理解和感受。
步骤三:绘画活动
给学生提供绘画用具和素描纸,让他们模仿印象派画风进行绘画活动。
鼓励学生运用明亮的色彩和快速的笔触,捕捉自然风景或人物形象的瞬间变化。
步骤四:作品分享和互评
学生完成绘画后,选择一部分作品进行分享和互评。
引导学生相互欣赏、评论并提出改进建议,促进他们对印象派绘画的深入理解和思考。
教学评价
1. 学生对印象派绘画的理解和表达能力
2. 学生在绘画活动中展示的观察力和创造力
3. 学生在互评过程中展示的批判性思维和合作能力
参考资料
- 印象派艺术简史
- 印象派画作欣赏集
以上是一份关于印象派画教案的简要内容,敬请参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印象派的画家们教学设计
1教学目标
初步了解印象画派产生的时期,画派的主要画家及作品特点。
通过作品欣赏、知识讲解、笔法体验等一系列活动,感悟印象派作品光与色的关系,尝试运用丰富的笔触表现景物的色彩变化。
激发对自然、对生活的热情与理想。
2学情分析
该年段的学生自我学习、认知能力强,但是要求学生自主学习一个画派,难度较大。
西方画派对于中学生而言,是有一定距离感的,因为他们太高大上了。
所以本课通过一些环节的设计,让印象画派更加简单、趣味的被学生所了解、接受。
3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了解印象派的绘画风格,体会印象派的作品对光与色的感受。
教学难点:掌握印象派的表现技法。
4教学过程
活动1【导入】视频导入,引出课题
视频导入,引出课题
师:播放一段光色变化的视频
师:提出以下问题
1、观看了这段视频,说说你的感受?
大自然中光有哪些特点?
光和色彩又有什么关系?
师:“为了追求大自然中惟妙惟肖的光色变化,在19世纪60年代的法国,出现了一批画家,他们热爱自然的光色,他们就是印象画派。
”
引出本课课题《印象派的画家们》
活动2【讲授】讲授、欣赏
二、引导欣赏,分析深入
(1)问:根据你的感觉,猜猜哪幅作品出自印象派画家?
师:简单介绍作品《日出·印象》,“此画出自印象画派最重要的画家莫奈之手。
因为这幅作品
诞生了一个画派,为什么这幅作品参加竞赛会被落选?印象画派和其他画派又有何不同?”(2)师:出示马奈《草地上的午餐》、安格尔《莫瓦特歇夫人》,请同学们小组讨论。
从表现的对象、绘画的场景、绘画技巧等方面分析以下两件作品?
(3)师:“马奈被推为印象派之父,但影响最深的却是莫奈。
我们先来看看两位大师的作品。
”师:对比两件作品。
说说莫奈的作品,追求哪些印象画派的艺术主张,画面中哪里有所体现? 三、欣赏作品、感受印象
师:出示莫奈《日出·印象》
简单介绍画家克劳德·莫奈,19世纪60年代法国印象派最典型的画家。
重点分析作品《日出·印象》
说说对作品的第一印象?
画面中出现了哪些物体?
作者采用的哪些颜色?
介绍《日出·印象》的重要影响力。
活动3【活动】技法体验、深入体验
四、技法体验、深入体验
(1)师:先出示卢昂大教堂不同光线下的照片,再出示莫奈《卢昂大教堂》的其中4幅作品。
提问:面对快速变化的光色,设想下莫奈当时的绘画状态,他的技法特点是怎么样的?
(2)师:出示课本中《睡莲》的4个小画面,请同学仔细观察,说说这些笔触的特点,色彩的特点又是什么?并指出这些笔触所表现的物体是什么?
找出这些笔触在画面中的位置。
(3)拼一拼
师:根据印象画派中”光与色彩”的特点,完成拼图
说说:为何排除的另外3张图片,理由是什么?
师:简单介绍作品《干草堆》。
活动4【练习】自主学习、扩展知识
五、自主学习、扩展知识
师:寻找印象画派的画家们
请同学们翻阅书本,完成表格。
师:请小组根据表格,展示答案。
1、作品名
2、画家
3、表现对象
4、艺术表现特点
活动5【测试】小组合作、体验“印象”
六、小组合作、体验“印象”
(1)师:以小组为单位,1位同学画出铅笔稿,另几位同学观察色彩3分钟,最后将图片中的颜色填充完整。
记得采用印象画派色彩并列的特点哦!
前3小组完成图1,
后3小组完成图2.
活动6【作业】作品展示、教师总结
七、作品展示、教师总结
师:通过小组合作的印象派作品展示,进行本课内容的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