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地理第一二章学案
中图版七年级地理上册:1.2 地图 学案

地图【学习目标】1.知道地图的基本要素:比例尺、方向、图例。
2.学会运用地图辨别方向,量算距离。
【学习重难点】运用地图辨别方向。
【学习过程】课前准备一、地图的用途1.地图被称为地理学的,是学习地理的重要工具。
2. 、、是地图的基本要素。
二、地图的基本要素1.一般的地图用“”来定方向。
2.有指向标的地图,用确定方向,指向标的箭头通常指向。
3.有经纬网的地图,指示南北方向,指示东西方向。
在同一条经线上是,在同一条纬线上是。
4.比例尺(1)比例尺表示_________________在地图上缩小的程度。
(2)公式:比例尺(3)表示形式,如0 40千米,如1:4000或1/40000如图上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80千米大比例尺地图,表示范围,表示内容。
图幅相同小比例尺地图,表示范围,表示内容。
(4)三、利用地图查找信息1.地图按内容可分为和。
2.地图按表示区域可分为、、、、、。
3.地图家族的新成员包括和。
4.如何利用地图查找信息:首先,其次,,最后。
课中学习1.在比例尺为1:32000000的中国地图上,量得济南市与香港间的直线距离为5厘米,则两地间的实地距离为多少千米?2.读图完成下列问题:(1)图①中,教室在停车场的_______方向。
(2)图②中,教室在食堂的________方向。
(3)图③中,点A在点B的_____方向,B点在C点的_____方向,C点在D点的_______方向,D点在B点的________方向。
课后练习1.下列不是地图基本要素的是()A.比例尺B.颜色C.方向D.图例2.在1:30000000的地图上,量得两地图上距离为6厘米,则两地的实地距离为()A.1300千米B.18000千米C.180千米D.1800千米3.读如图判断B点在A点的什么方向()A.东南B.东北C.西北D.西南4.在有指向标的地图上,要根据指向标来定方向,指向标箭头一般指向()A.南方B.东南方C.西北方D.北方5.一个任站在南极点上,他的前后左右的方向是()A.东方B.北方C.西方D.南方6.关于在地图上识别方向的叙述正确的是()A.经线指示东西方向,纬线指示南北方向B.面向地图,通常是“上北下南,左东右西”C.站在北极点上,人的四面都是北方D.在有指向标的地图上,指向标的箭头指向正北方7.地图被称为地理学习的,被喻为人的“眼睛和工具”。
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一章备课教案

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一章备课教案【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地理学科的研究内容和方法,激发学生对地理学习的兴趣。
2.通过对地图的三要素的认识,培养学生地图使用能力。
3.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合作学习的能力。
【教学重点】1.地理学科的研究内容和方法。
2.地图的三要素:比例尺、方向、图例和注记。
【教学难点】1.地图的三要素在实际应用中的灵活运用。
2.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合作学习的能力。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教师以生活中的地理现象为例,引导学生关注地理学科的重要性。
2.学生分享自己对地理学科的认识和了解。
二、自主学习1.学生阅读教材,了解地理学科的研究内容和方法。
2.教师提问,检查学生对教材内容的掌握。
三、课堂讲解1.讲解地理学科的研究内容a.自然地理:气候、地形、水文、土壤等。
b.人文地理:人口、城市、农业、工业等。
c.地理信息系统(GIS):地图、遥感、数据库等。
2.讲解地理学科的研究方法a.观察法:实地考察、观察。
b.实验法:模拟实验、数据分析。
c.调查法:问卷调查、访谈调查。
3.讲解地图的三要素a.比例尺:表示图上距离与实地距离的比例关系。
b.方向:表示地图上的方向关系。
c.图例和注记:表示地图上的符号和文字说明。
四、案例分析1.教师展示一幅地图,让学生识别地图的三要素。
2.学生分组讨论,分析地图中的信息。
3.各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点评。
五、课堂小结2.学生分享自己在课堂上的收获。
六、课后作业1.复习地理学科的研究内容和方法。
2.绘制一幅简单的地图,标注地图的三要素。
【教学反思】本节课结束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教学效果,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教学效果。
1.学生对地理学科的认识是否清晰?2.学生是否掌握了地图的三要素?3.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如何?4.课后作业是否有助于巩固所学知识?通过不断反思和调整,使教学更加符合学生的实际需求,提高教学质量。
重难点补充:一、教学过程补充1.导入新课教师展示一张地球仪,问:“同学们,你们知道这个是什么吗?”学生回答:“地球仪。
七年级地理上册 第1、2章复习教案 (新版)商务星球版

围愈
二、方向
(1)一般情况,面向地 图,判
断方向是
、
(2 ) 有 指 向 标 的 地 图 : 根 据
通过练
判别方向,指向标的箭头指向 习巩固
方
(3)有经纬网的地图:经线指
示 方向,纬线指示 方
向
(4)南北半球的俯视图:
“南半球 时针,北半球
时针
三、图例、注记
四、五种基本地形的特征:
丘陵:海拔 500 米以下,坡度
要求学生独立完成学案上的 先独立完成自己能解决的
巩固训练题。
问题,再组内合作,组长负责
(多媒体)展示考试要求 2:
检查,保证每位同学都完成。
运用地球仪,说出 经线与纬
2/7
线、经度与纬度的划分。理解
经度、纬度的分布及重要经纬 阅读考试要求,明确复习目
巩 线的地理意义;在地球仪上确 标。
复习经
固 定某点的经纬度。
逐渐
(3) 北半球是北纬,用
表示;
(4) 南半球是南纬,用
表示。
3、高中低纬度的划分:
建
(多媒体)展示“要点突
(1) 度;
为低纬
构 破”,帮助学生理解经纬度的 (2)
为中纬
知 划分。
度; (3)
为高纬度
识
1、经线的形状:
(1)所有的经线都是 ;
(2)所有经线的长度 ;
(布置训练任务)
(3)经线指示
方
附
近。
形图
要求学生独立等完高成线学向低案处上的 巩固训练题 凸出。
中间低,两边
巩
高。
固 训
(多媒体)展示考等试高要线求向5高:处 1 、 根 据 需 要 选凸两择出个常。山用峰地之间图 , 查找所需要的地的理低信地息。,养成
七年级上册地理第一章学案

第一章地球和地图第一节地球和地球仪第1课时地球的形状和大小地球的模型——地球仪班级姓名小组学习目标1.感知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过程,感受前人不畏艰难的探索精神。
2.学会用相关数据说明地球的大小。
3.观察地球仪,说出它的基本构造,并尝试自制简易地球仪。
学习过程【基础链接】晴朗的白天,我们能够看到太阳像一个火红的圆球;十五的夜晚,我们可以看到月亮像明亮的圆盘。
站在地球表面,我们无法看到她的全貌;正如苏轼的一句诗“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让我们寻着古人的足迹,经历认识地球形状和大小的全过程……【新课学习】学习主题一:地球的形状和大小一、阅读课本P2-3,感知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过程。
1.古代人凭直觉认识世界,对地球形状的认识是怎样的?2.最早证实地球是球体的事件是什么?3.人类如何确证地球是一个球体的?4.从这个认识过程中,你感悟到了什么?二、填出下面用来说明地球大小的数据:地球表面积;地球平均半径;最大周长。
学习主题二:地球的模型——地球仪三、阅读课本P4-5,认识地球仪。
1.地球仪的定义:人们地球的形状,并且按一定的把它缩小,制做了地球的模型——地球仪。
2.地球仪的作用:可以方便我们认识地球的,了解地球表面各种地理事物的。
【我的问题】请写出你自主学习后发现的问题:【拓展深化】你有自已的地球仪吗?观察它的结构和表面内容,写下你的发现。
达标检测一、选择题1.下列关于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自古以来,人们就认为地球是一个球体B.直到卫星照片成功拍摄,人们才认识到地球是一个球体C.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D.麦哲伦环球航行的成功,足以证明地球是一个球体了2.有关地球形状的说法正确的是()A.天圆地方 B.是个球体 C.是个圆 D.以上说法都对3.下列关于地球大小的数据,描述正确的是()A.地球的极半径约6337千米B.地球的平均半径约是6371千米C.地球的体积约12830亿立方千米D.赤道的长度约是8万千米图1-14.下列有关地球仪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 .地球仪就是地球本身B .地球仪是人们仿照地球的形状,并且按一定比例缩小而成的C .地轴是地球内的一根轴,离开它地球无法转动D .以上说法都不对 5.人们把地球仪做成标准球体,是因为 ( ) A .为了美观 B .为了便于地球仪转动C .地球赤道半径与极半径是相等的D .地球缩小到地球仪大小时,极半径与赤道半径的差别可以忽略不计二、综合题6.图1-1是“麦哲伦环球航行路线图”,读图并结合课本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地理七年级上一二章教案

第一章让我们走进地理第一节我们身边的地理教案教学目标:1.通过提出和观察生活中与地理有关的问题和现象,知道我们生活的地理环境中存在着许许多多的地理之谜,地理问题,初步培养探索、学习地里的兴趣。
2.举例说明地理与日常生活、生产建设和社会文化等方面的关系,初步形成联系实际、灵活运用地理知识的观念。
教学重点、难点:培养学生对地理的学习兴趣教学方法:创设情境法、探究式、参与法教学过程:引入新课:我们生活的地球上为什么有的地方是高山,有的地方是海洋?一年里为什么会有四季变化?......其实这些在我们身边的问题都属于地理知识。
讲授新课:(一)揭开地理之“谜”在日常生活中你还有哪些疑惑不解的问题?请同学讨论后提出来。
总结:我们把上述问题归结一下,会发现上述问题中属于地理问题的占有较大比例,它们成为存在于同学心中的地理之“谜”。
其实,关于地理的问题还有很多很多,我们学习了地理,就有可能找到这些问题的答案,解开同学心目中的地理之“谜”。
提问:地理到底是一门怎样的学科?来历如何?请同学读第二页的“地理”一词的来历。
过渡:其实我们生活在地理环境之中,地理知识就在我们的身边。
我们身边的地理知识存在于我们生活的各个方面:日常生活、生产建设、不同地域的风土人情等。
(二)地理知识与应用1、地理知识与日常生活请同学看第三页的两张图,讨论回答图中的活动与地理的关系。
(滑雪--在有冰雪地方才可进行;冲浪--在海边;)你还能从日常生活中列举一些地理知识的例子吗?学生自由发言。
教师总结:地理知识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要生活好、工作好、学习好,我们必须了解地理知识,必须学习地理。
2、地理与生产建设讲述:生产建设包括工业生产和农业生产等方面。
人类的生产活动不能随心所欲,它要受到地理环境的影响和制约。
让学生读一读第四页“荷兰的风车”。
教师提问:荷兰的风车有什么作用?进一步提问:风车的动力是什么?---西风(地理知识在生产建设的应用)请同学们分组讨论回答:(1)、干旱地区种植农作物需要解决什么问题?(2)、假设有一片山林,要建一个家具制造厂,请你帮忙确定该厂应该在山林旁边还是靠近城镇?原因是什么?也可以提出一些其他的地理问题。
七年级地理上册 第一章第二章复习学案 湘教版

第一章让我们走进地理姓名:【复习要点】重点:1.培养对地理学科的兴趣,了解地理知识的重要性。
2.掌握地理知识的方法。
3.学会看地图。
难点:1.学会看地图。
2.比例尺的选择。
二、问题导学探点一根据本部分知识网络图,熟悉教材探点二重点知识训练题型一地理与日常生活1.新华网北京2010年10月18日来电,10月15日以来,海南省部分地区再次遭遇暴雨洪涝灾害。
截至民政部10月18日7时统计,灾害造成全省海口、文昌、琼海等15个市(县)129.5万人受灾,紧急转移安置13.9万人,房屋倒塌900余间,损坏房屋2000余间,直接经济损失15。
2亿元。
这反映了地理与关系。
A.日常生活 B.生产建设 C.城乡规划 D.风土人情题型二地理生产与建设2.下列不属于酒厂建厂的因素是()。
A.比酒瓶容易碎,不宜长途运输 B。
消费市场C.原料与运输 D。
气温高低题型三地理与风土人情3.(2010 武汉中考)放寒假时,小明去了哈尔滨滑雪,小刘则去了海南岛领略海岛风情,小明照的照片是在雪中滑雪的,而小刘照的则是椰子树与一望无际的大海,你认为造成两地气候差异的最主要原因是()。
A.地形 B。
海陆位置 C。
纬度位置 D。
地势题型四地图的种类和选择4.(2009 福州中考)2008年9月25日21时10分04秒,“神舟七号”载人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
小明同学想了解甘肃酒泉的位置,应查阅()。
A.中国水系图 B。
世界地形图 C。
世界气候图 D。
甘肃省政区图题型五地图的比例尺5.(2010 武汉中考)在上海世博会期间,如果你是上海世博会志愿者,像下列有四幅不同的上海城市交通地图,请你把其中的地图推荐给第一次来上海才能观赏上海世博会的世界各国游客。
你推荐的这幅地图的比例尺应该是()。
A.1:3 000 000 B。
图上一厘米代表实地距离25千米。
C.三十万分之一 D。
【知识补充】1.因为在南半球看不到北极星,所以南半球不能用北极星定方向。
七年级地理上册《地球的运动》导学案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一章第二节《地球的运动》学案【自主学习】自主阅读课文相关内容,填写下列空格。
一、地球的自转1.地球的自转是指地球绕着的旋转运动。
地球自转的方向是;自转一周的时间为小时,也就是。
2.地球是一个的球体,在任何时刻,太阳光只能照亮地球的一半。
地球不停地自西向东自转,也就不断的更替,而且总是自方迎来黎明的曙光,由方送走黄昏的日落。
3.地球上不同经度的地方,也随着地球的自转出现了的差异。
二、地球的公转1.地球在绕地轴自转的同时,还绕太阳不停地运转,称为地球的_______转。
地球公转的方向是_____________,周期为_____年。
2.地球公转时,由于地轴倾斜的空间指向保持,因此,地球在公转轨道的不同位置,受照射的情况也不完全相同,于是便产生了的变化,即、、、。
3.23.5°N称为,南回归线的度数是;北极圈的度数是,66.5°S称为。
4.在同一时间里,纬度不同的地方,受到太阳光照射的情况,冷热就有。
人们根据太阳热量在地表的分布状况,将地球表面划分为个热量带:、、、和。
5.热带与北温带之间的界线是,热带与南温带之间的界线是;北温带与北寒带之间的界线是,南温带与南寒带之间的界线是。
6.热带地区气候,温带地区四季,寒带地区气候。
【互动探究】一、探究地球的自转(一)探究地球自转的方向和周期甲乙丙1.在甲、乙、丙图中用箭头标注地球的自转方向。
2.生话中哪些现象能证明地球自转的方向?3.人们以一天为单位安排作息时间,与地球自转有什么关系呢?4.结论:(1)地球自转的方向为。
从北极上空看,地球呈方向运动;从南极上空看,地球呈方向运动。
(2)地球自转的周期是。
(二)探究地球的昼夜更替现象1.如“昼夜交替演示图”,拿手电筒照暗处的地球仪。
A地和B各会出现什么现象?为什么?2.假如地球仪是透明的,会产生什么现象?3.转到地球仪A、B两地会产生什么现象?4.根据以上活动分析地球上产生昼夜更替的两个基本条件是什么?二、探究地球的公转(一)探究地球公转的方向、周期及四季的变化读“地球公转示意图”,小组探究完成下列活动。
七年级地理上册 1.2 咱们如何学地理导学案

1.2 咱们如何学地理【学习目标】一、明白地图的三个大体要素。
二、在地图上正确分辨方向;会比较比例尺的大小,并能依照比例尺,量算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能够依照地图的图幅大小、所示范围大小,正确选取比例尺。
3、了解地图的制作原理和地图的分类;实例引导读图尝试,学会判定生活中地图上的方向。
4、体验演示判定方向的欢乐;领略地理知识的有效价值。
【学习重难点】方向的判定、、熟知比例尺大小与表示范围大小、内容详略的关系。
【学习流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咱们已经明白地理是超级有效的学科,把握地理知识,而且学会运用地明白得决实际问题是同窗们必需具有的素养。
那么咱们该如何学习地理?“地图是地理学的第二语言,是学习地理的最重要工具”,学会看地图,是学习地理的重要方式和途径之一。
二、自主学习、合作探讨:学习任务(一)绘制地图的一样方式一、自主学习:读图1-7和图1-8,试探:(1)、是不是图中那所学校象图中的那样小?画咱们学校的校园平面图,要用一张象校园那么大的白纸来画吗?(2)、把校园中的事物象画美术作品那样真实地画在纸上吗?(3)、如何让人看明白哪里是教学楼?哪里是运动场?二、小组交流:小组内交流以上问题3、合作探讨:【探讨问题】地图是如何制作出来的?【总结】把地理事物按必然的比例缩小(比例尺),用不同的符号表示不A ·B ·同的地理事物(图例),并用文字、数字标明(注记)。
【探讨结论】地理事物按必然的________缩小,并用_______画在平面上,注上必要的_______,就成为一幅地图。
学习任务(二)地图的分类一、自主学习:读第7页第一段,试探:地图都有哪些种类?【点拨】:一样来讲,阅读地图时,应先看图名,明白地图要表达的主题是什么;接下来是看图例,了解地图内容的表达方式如何;阅读地图内容时,应该是先整体,后局部,先综合,后要素。
尽可能多地挖掘地图内容,达到“图”尽其用的目的。
【探讨结论】尽管地图的种类多种多样,内容不一,但每幅地图的制作均是依照必然的比例缩小地理事物后,用符号、文字来表达地理事物的,因此地图必需具有三要素:方向、比例尺、图例和注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第一节——我们身边的地理知识(一)揭开地理之“谜”(二)地理与日常生活举例:(三)地理与生产建设举例:荷兰风车的作用_____________说明荷兰的地势_____________(四)地理与风土人情举例:阿拉伯人的服装特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他们的服饰与当地自然环境有何关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地理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下列选项中不正确的是()A日本人喜欢吃鱼 B新疆人爱吃羊肉抓饭C南方地区房屋屋顶坡度大 D海南省普及冰上运动2、“清明忙种麦,谷雨种大田” 反映的是( )与地理的关系。
A、农业生产B、日常生活C、风土人情D、工业生产3、阿拉伯人的长袍多为白色,而且十分宽大,这种服装主要是为了适应( )A、炎热的沙漠气候B、潮湿多雨的气候C、伊斯兰教的审美观D、艰辛的居民生活4、人类活动不能随心所欲,下列做法最可行的是()A.农民在干旱地区种水稻B.到西北新疆去冲浪C.冬奥会场设在海南省D.在内蒙古草原上建乳品厂5、下列搭配不正确的是()A巴西---足球 B西班牙----斗牛 C波兰---风车 D 阿拉伯---驼队6、在沙特阿拉伯,一些旅店把床铺放在屋顶上原因是()A.该地区人民贫困,缺少必要的旅店设施B.是为了吸引旅客而采取的一个手段C.这个地方气候炎热,降水稀少D.为方便旅客观赏夜景第二节我们怎样学地理学习地理的重要工具(第二语言)________一、地图的三要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方向判定地图上的方向(1)、普通地图:既没有指向标,也没有经纬网,通常用“________ ”定向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指向标地图:在有指向标的地图上要根据________来确定方向,指向标箭头一般指向________。
【探究问题】现实生活中,你有哪些方法可以辩明方向,使自己不至于迷路呢?(二)比例尺(1)公式:比例尺=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表示方式:比例尺可以用、和三种形式表示。
三种表示方式的转换时要注意单位之间的换算。
数字式:1:50,000,000文字式:线段式:(3)大小:分母愈小,比例尺愈;分母愈大,比例尺愈。
(三)图例和注记二、地图的分类举例哪些地图属于自然地图?_________________哪些地图属于社会经济地图?_________________遥感图像和电子地图。
我们家里汽车上的导航属于_________________。
三、收集地理信息四、学会思考地理问题五、开展地理考察1、下列四幅图中,按比例尺由大到小的排列顺序,正确的是( )A.④①③② B.②④③① C.②③①④ D.①③④②2、、下列地图中属于自然地图的是()属于社会经济地图的是()。
A .工业图 B.水文图 C .气候图 D .交通图 E .地形图 F.人口分布图 G.土壤分布图 H .商业图 I .农业图3、地理活动小组为学校绘制平面图,宜选用下列哪种比例尺()A.1∶150000 B.两千分之一C.图上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5千米 D.1/11000004、下绘制图幅一样大的四幅地图,所选比例尺最小的是A、无棣县政区图B、滨州市政区图C、中国政区图D、山东省政区图5、下列比例尺中最大的是:()A、1∶5000B、0 250KMC、1∶4000000D、图上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5KM6、国庆节期间小明去北京旅游,他应选择()A、北京的降水量分布图B、北京的旅游图C、北京的地形图D、中国政区图7、某同学想了解发射“神州5号”载人飞船的基地酒泉在哪里,应查阅:()A、中国政区图B、城市导游图C、中国气候图D、世界政治地图8、读下图回答:(1)、该图确定方向的依据是。
(2)、耕地甲位于耕地乙的方向。
林地位于河流的方向。
(3)、由A地沿公路去C地,前进的方向是先向方向,再向方向走。
(4)、图中河流的流向大致是自向流。
第二章第一节认识地球一、地球的形状1、哪些事例可以证明地球是个球体?2、地球是一个、的不规则球体。
地球的大小:表面积约亿平方千米,平均半径约千米,地球上最大的圆圈是长约万千米。
3、地球的模型地球仪绕转动,方向,从北极上空看,地球仪是按____时针转动;从南极上空看,地球仪是按____时针转动。
三、经纬网(一)、纬线1、纬线特点指示方向:________圆弧状况:____________长度:_______________数目________________2、0°纬线是_______________南北纬的界线是_______________以北是_______________代号_______________以南是_______________代号___________南北纬各有___________度。
3.南北半球划分:界线___________此线以北为______半球,以南为______半球。
4.低中高纬划分:纬度范围:低纬度:_______________中纬度:_________________高纬度:_________________5、特殊纬线:说出图中纬线的名字(二)、经线1、经线特点指示方向:________圆弧状况:____________长度:_______________数目________________2、0°经线是_______________该线经过_______________东西经的界线是_______________以东是_______________代号_______________以西是_______________代号___________东西经各有___________度。
180°经线以东是_______________以西是_______________3.东西半球划分:界线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东半球的范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西半球的范围: 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经纬网判断1、地理坐标(经纬度)2、低中高纬度3、东西南北四半球4、方向第一种,立体的经、纬线图叠加第二种经、纬线叠加得到全球经纬网图第三种,以极点为中心的经纬网图四、地球的运动1.有关纬线的叙述,正确的是()A.所有纬线长度都相等 B. 纬线指示东西方向C. 任何一个纬线圈都可反地球平分成两个半球D.南北纬90°纬线是最长的纬线2.有关经线的叙述,正确的是( )A.相邻的经线相互平行 B. 所有经线长度相等 C.经线指示东西方向D.0°经线把地球平分成东西两半球3.划分东、西半球的界线是()A.0°纬线和180°经线 B.0°经线和0°纬线C.20°E和160°WD.20°W和160°E4.下列纬线中,最长的一条是()A. 75°N B. 60°S C. 20°S D.10°N5.假设有一座房屋能“日行八万里”,该房屋应该坐落在()A. 0°纬线上B. 10°N 经线上C. 30°S 纬线上D. 60°N纬线上6. 甲乙两人同时从赤道上某点出发,甲向北走,乙向东走,且方向不变,那么甲乙两人能否回到原出发点() A 甲能,乙不能 B 甲乙都能 C 甲不能,乙能 D 甲乙都不能7 与60°W经线共同组成经线圈的另一条经线的经度是( )A、60°EB、120°WC、120°ED、0°8.两人以相同速度从南极同时出发,分别沿40°E和20°W向北行进,产生的情况是( )A.他们不会相遇 B.在赤道上他们之间相距最远C.他们之间距离始终保持一致 D.他们可在南极再相会9.地球上的某点,其北侧是中纬度,南侧是低纬度,东侧为东半球,西侧为西半球,该点是( )A、30°N,160°E B、30°N,20°W C、30°S,20°W D、30°S,160°E 10.在下面A、B、C、D四幅图中,哪一幅图中P点的位置符合:①东半球②北半球③低纬度④在我国境内四个条件。
A B C D11.甲地位于980E,310N;乙地位于880W,280S。
甲地在乙地的: ( )A、西北方向B、东北方向C、东南方向D、西南方向12.下面事例不能作为地球是球形的证据的是()A.麦哲伦环球航行B.地球卫星照片C.海边看远方驶来的帆船,先看到桅杆,后看到船身D.日月星辰东升西落13.下列现象主要由地球自转运动产生的是()①太阳东升西落②当滨州地区的学生早晨走在上学的路上,新疆的学生还没有起床③正午物体的影子冬天长,夏天短④一年中昼夜长短变化14.下列现象由地球公转引起的是( )A. 日月星辰东升西落B.各地的昼夜交替现象C.一年中,学校操场上旗杆影子的长短和方向随季节变化发生变化D.济南球迷上午9:00观看美国当地时间20:00举行的NBA篮球赛第二节世界的海陆分布一、海陆分布1地球表面海洋面积占_ ,而陆地面积仅占___ 。
人们常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粗略的说明全球海洋和陆地面积的比例。
2、任意半球中,_______面积大于_______面积。
二、陆地大陆、岛屿、群岛、半岛、大洲的含义1、全世界共有_____个大洲,它们由大到小分别是_________ __。
说出下列七大洲的名称并展开丰富的想象,观察七大洲的轮廓各有何特点。
(1)大洲的分界线(2)南北半球对比,陆地主要集中在________ 半球,东西半球对比,陆地主要集中在________半球总结大洲的位置。
(3)赤道穿过的大陆有_________大陆、____________大陆。
穿过的大洲赤道穿过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北回归线穿过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南回归线穿过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北极圈穿过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南极圈穿过的________跨温热寒三带的大洲是________、________三、海洋洋、海、海峡的概念•四大洋由大到小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纬度最高的大洋是________跨经度最广的大洋是________全在北半球的大洋是________全在东半球的大洋是________跨东西南北四半球的大洋有________、________岛屿最多的大洋是________成S型的大洋是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