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科学实验报告单1

合集下载

五年级科学实验报告单

五年级科学实验报告单

实验记录报告单(一)实验课题:太阳和影子实验目的:模拟太阳运动过程中影子的变化,引导发现规律。

实验器材:手电筒、竹篾、小标杆。

实验过程:太阳在天空中的运动轨迹呈半圆周状,竹篾代表太阳在天空中的运动轨迹;手电筒代表太阳;小标杆代表地球上产生影子的物体。

把手电筒挂在竹篾上,把小标杆放在竹篾下正中心,沿着竹篾自东向西移动开着灯的手电筒,看竹篾中央小标杆的影子变化。

注意:电筒在竹篾上的位置保持不变;手电筒始终照在小标杆上。

实验现象:发现手电筒的方向与影子的方向正好相反,手电筒在两边影子长,手电筒在中央影子短。

实验结论:影子的方向与太阳的位置是正好相反的,影子的长短和太阳的高度关系:太阳高度高,影子短,太阳高度低,影子长。

(二)实验课题:昼夜交替实验目的:通过模拟实验,认识昼夜交替的成因。

实验器材:手电筒、地球仪。

实验过程:手电筒代表太阳,地球仪代表地球。

固定手电筒,在地球仪上任选一点自西向东转动地球仪,观察地球仪上的明暗变化。

实验结论:昼夜交替是地球自转的结果,一个昼夜的时间约是24 小时。

(三)实验课题:光在空气中的行进路线实验目的:验证光的直线传播规律。

实验器材:小孔板、手电筒。

实验过程:1.当三个小孔成一直线时,用手电筒从一端向另一端照射,观察光在空气中的传播路线。

2.当三个小孔不在同一直线时,用手电筒从一端向另一端照射,观察光在空气中的传播路线。

实验结论:光在空气中是沿直线传播的。

(四)实验课题:小孔成像实验目的:让学生通过探究小孔成像的原因,进一步认识光的直线传播规律。

实验器材:纸盒、铝箔纸、透明纸、蜡烛、小钉子、胶布。

实验过程:在纸盒底部割出一个小窗;用铝箔纸把小窗盖上,并用钉子小心地在小窗中心钻一个孔;用透明纸蒙住纸盒的另一面。

将有小窗的一面朝向窗户,移动纸盒,直到能在透明纸上看到清晰的影像为止。

注意:做小孔成像的小孔不宜大,直径一般在1毫米左右。

实验结论:光在空气中是沿直线传播的。

(五)实验课题:制作潜望镜实验目的:通过制作潜望镜,认识光的反射现象。

小学实验报告单固体、气体的热胀冷缩

小学实验报告单固体、气体的热胀冷缩
实验目的
实验过程
(一)固体的热胀冷缩实验:
1.组装实验装置
2.用铁环数次去套铜球,观察有什么现象
3. 把铜球放在酒精灯上加热2-3分钟,再用铁环去套铜球,观察现象
4. 把铜球放在冷水中冷却后,再用铁环去套铜球,观察现象并得出结论。
(二)气体的热胀冷缩实验:
1. 利用所提供的实验材料组装好实验装置后检查气密性
把铜球放在酒精灯上加热23分钟再用铁环去套铜球观察现象把铜球放在冷水中冷却后再用铁环去套铜球观察现象并得出结论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1)
年级
五年级
实验名称
固体、气体的热胀冷缩
小组成员
实验器材
1.铜球热胀冷缩演示器、酒精灯、火柴、冷水、大烧杯。
2.平底烧瓶、带L型玻璃管的胶塞、滴管、有颜色水;热水、冷水;锥形瓶、气球。
2.利用所提供的实验材料验证气体是否有热胀冷缩现象
3.归纳总结固体、气体是否有热胀冷缩现象
4. 整理器材。
实验现象

结果
指导教师
评定等级

小学五年级上册科学实验报告单

小学五年级上册科学实验报告单

小学五年级上册科学实验报告单实验组别、实验合作者、指导老师、实验日期、实验名称等信息缺失,需要补充完整。

同时,第四段实验步骤中的勾码数量应该为4个,而非3个。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一)年级班姓名。

成绩:实验名称:验证光的传播路线实验目的:通过实验了解光是沿直线传播的。

实验器材:纸板4张,其中3张在同一位置打孔,底板1块,手电筒1把。

实验步骤:1.将3张有孔纸板竖立在桌面上,每张之间间隔15厘米,排成整齐的一列,使小孔在同一直线上。

2.在最后一张纸板之后约15厘米的地方,再放一张没打孔的纸板作为屏。

3.将手电筒放置在离自己最近的纸板前一定距离,让光射直进小孔。

观察屏上是否有光斑。

4.将第二张纸板向左或向右移动2-3厘米左右。

同样用手电筒的光对准离自己最近的卡纸上的小孔,观察屏上是否有光斑。

观察到的现象:当小孔在一条直线上时,光照射到屏上;如果有其中一个小孔不在一条直线上时,光就照射到屏上。

实验结论:光在物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二)年级班姓名。

成绩:实验名称:认识弹簧测力计实验目的:了解弹簧测力计的结构和工作原理,研究正确使用测力计。

实验器材:1N/2.5N/5N测力计、钩码1个。

实验步骤:1.出示弹簧测力计,了解其结构,标出示意图。

2.使用弹簧测力计的步骤:1)检查是否具有弹性;2)指针调零;3)测量读数,视线与指针保持水平;4)使用后,指针归零。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三)年级班姓名。

成绩:实验名称: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力的大小实验目的:认识弹簧测力计,用它来测量力的大小。

实验器材:测力计、塑料袋、材料包。

实验步骤:1.检查测力计的指针是否指在“0”的位置。

2.在测力计的挂钩上挂一个塑料袋。

3.将要测的物体放入袋中。

4.读取此时测力计上的数。

观察到的现象:物体名称。

估计重力的大小。

实测重力的大小。

估计和实测差距玻璃珠。

1N。

1.2N。

0.2N塑料块。

3N。

2.8N。

0.2N橡皮擦。

0.5N。

五年级科学实验报告单《》

五年级科学实验报告单《》

五年级科学实验报告单《》
实验报告单
实验名称:测量物体的体积
实验目的:通过测量物体的体积,学习体积的概念并掌握测量方法。

实验器材:容积瓶、水桶、测量器具(标尺或量杯)、实验物体(如正方体、圆柱体等)
实验步骤:
1. 准备实验器材和实验物体。

2. 将容积瓶放在水桶内,确保容积瓶的口部完全浸入水中。

3. 使用标尺或量杯等工具,测量容积瓶内的水的初始体积,记录下来。

4. 将实验物体轻放入容积瓶中,确保物体完全浸入水中且不发生水溅出。

5. 再次测量容积瓶内的水的体积,记录下来。

6. 计算实验物体的体积,即为实验物体后的容积减去实验物体前的容积。

实验结果:
实验物体前的水体积:XX ml
实验物体后的水体积:XX ml
实验物体的体积:(实验物体后的水体积 - 实验物体前的水体积)
实验结论:
通过本次实验,我们学会了使用容积瓶和测量器具来测量物体的体积。

实验结果表明,实验物体的体积可以通过测量容积瓶内水的体积来计算得出。

我们可以运用这个方法来测量其他的物体的体积。

实验总结:
本次实验通过观察和测量物体的体积,增加了我们对体积概念的了解。

同时,我们也学会了使用容积瓶和测量器具进行测量。

在实验过程中,我们需要保证实验物体完全浸入水中,以确保测量的准确性。

我们要继续通过实验和实践,提高我们的观察和测量能力。

小学五年级上册科学实验报告单

小学五年级上册科学实验报告单

实验结论:
光在物质中是沿
传播的。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二)
年级

姓名:
成绩:
实验名称: 认识弹簧测力计 实验目的:了解弹簧测力计结构和工作原理,学习正确使用测力计。
实验器材:1N\2.5N\5N 测力计、钩码一个
实验步骤: 1、出示弹簧测力计,了解结构,标出示意图;








2、使用弹簧测力计的步骤: (1)检查是否具有弹性; (2)指针调零; (3)测量读数,视线与指针保持水平; (4)使用后,指针归零。
三次)。
3、将 4 个勾码放入小车中,在桌面上拉一拉,记下拉力读数。
4、将 6 个勾码放入小车中,在桌面上拉一拉,记下拉力读数。
观察到的现象:
不改变的条件
要改变的条件 (钩码个数) 2 4 6
摩擦力大小
实验结论:
摩擦力的大小与物体的

;物体越
,摩擦力越
有关。物体越 。
,摩擦力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三)
年级

姓名:
成绩:
实验名称: 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力的大小
实验目的:认识弹簧测力计,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力的大小
实验器材:测力计、塑料袋、材料包
实验步骤: 1、检查测力计的指针是否指在“0”的位置 2、在测力计的挂钩上挂一个塑料袋 3、将要测物体放入袋中 4、读下此时测力计上的数
观察到的现象: 物体的名称
玻璃珠 塑料块 橡皮擦 10 枚回形针
估计重力的大小 实测重力的大小 估计和实测差距
实验结论:
力的大小是可以用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四)
年级

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上册实验报告单[1] 2

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上册实验报告单[1] 2

第一单元生物与环境1、种子发芽的实验(一)实验开始时间:班级:级别姓名实验计划:种子发芽和的关系实验记录表2、种子发芽实验(二)实验开始时间:班级:级别姓名绿豆种子发芽是否需要量的实验记录共有()个小组参加了这个实验通过实验我们知道绿豆种子发芽需要、、三个条件。

3、观察绿豆芽的生长实验开始时间:班级:级别姓名4、蚯蚓的的选择记录表一:记录表二:第二单元光1、阳光下的影子2、铅笔影子的变化:2、怎样得到更多的光和热第三单元地球表面及其变化1、土壤中有什么寻找土壤的成分:土壤的成分有:2、探索土壤被侵蚀的因素土地被侵蚀的程度和哪些因素有关:。

第四单元运动和力1、我们的小缆车2、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力的大小3、运动与摩擦力摩擦力大小与接触面光滑程度关系实验记录:摩擦力大小与物体重量关系实验记录:残阳渐逝,血红冲天。

半是夕阳余光,半是狰狞血雨。

是的,血,到处都是冷腥的鲜血。

整个皇宫之内,血流成河,白玉理石全被洗涮成黑红之色,到处是断壁残肢,尸横一片,到处是厮杀后的痕迹。

“为什么?”百里冰左手紧捂着胸口,瞪大着眼睛看着对面十米敌对方处,挥手点兵之人。

那是她的未婚夫,她倾尽一生所爱之人。

亦是绝杀她百里一族,将她迫入绝境之人。

她不懂,为何倾尽所有的爱,换来的是百里一族的灭顶之灾。

台下之人仍是一身儒雅白衣,清俊的脸上,就连平日里对她宠溺的笑容都没有变过。

冷逸辰就这样含笑相对,却不肯多说只字片语。

权利?利益?她虽是寒月帝国唯一的继承人,可是她早已与身为寒月帝国帝皇的外公达成协议,她与冷逸辰成婚后,冷逸辰为帝,她为后,她会做好他的贤内助,她从来不是他成功之路上的绊脚石,他为何要如此对她?冷逸辰仍是气定神闲的坐在不远处,手中的白羽扇仍旧轻摇着,完全不惧百里冰眼中的怒意,只是仿佛没有听到她的问话般,仍一派温和之笑,却坚定的吐出一个字,“杀!”百里冰怒上心头。

手中剑气如虹,眼看便要破势而出,却听到远处传来震天动地,撕心裂肺的愤然吼声,“冷逸辰,我百里一族与你不死不休!”“噗!”百里冰同一时刻,一口鲜血狂喷而出,心脏之处传来剧痛。

五年级上册教科版科学实验报告单

五年级上册教科版科学实验报告单

五年级上册教科版科学实验报告单一、实验目的通过实验观察温度对物体状态的影响,了解温度的变化对物质的性质和状态产生的影响。

二、实验器材烧杯、温度计、冰块、盖子、热水、铁夹子。

三、实验步骤1.将烧杯放在桌面上,测量室温。

2.使用铁夹子将温度计固定在烧杯的上方,确保温度计的底端没有接触到烧杯。

3.将冰块放入烧杯中,待冰块融化后观察温度计显示的温度。

4.将盖子盖在烧杯上后,将热水倒入烧杯中,观察温度计显示的温度。

5.将盖子取下,继续倒入热水至烧杯约80%的容量,观察温度计显示的温度。

6.等待一段时间,再次观察温度计显示的温度。

四、实验结果1.在室温下,温度计显示的温度约为20°C左右。

2.冰块融化后,温度计显示的温度逐渐上升,达到0°C,然后稳定在0°C左右。

3.在盖子完全闭合的情况下,将热水倒入烧杯中,温度计的温度迅速上升,显示的温度逐渐增加。

4.盖子取下后,继续倒入热水,温度计显示的温度再次上升,但增加的速度较之前慢,温度也没有之前那么高。

5.几分钟后,观察到温度计的温度逐渐下降,趋于稳定。

五、实验分析1.在室温下,温度计显示的温度较稳定,在20°C左右。

这个温度是人体感知最舒适的温度之一。

2.冰块融化后,温度计显示的温度稳定在0°C左右。

这是水的冰点温度,表示水从固态到液态的状态变化。

3.在盖子完全关闭的情况下,热水倒入烧杯,温度计的温度迅速上升。

这说明固体的温度会被加热,分子运动加快。

4.盖子取下后继续倒入热水,温度计的温度再次上升,但增加的速度有所减缓。

这是因为热量传导由于外界的温度较低而减慢。

5.温度计的温度逐渐下降,说明热量正在逐渐散失,物体的温度正在趋于稳定。

六、实验结论1.温度对物体状态有明显的影响,不同的温度通过加热或冷却可以使物体的状态发生改变。

2.温度的变化可以影响物质的性质,比如温度的升高会使物质膨胀,温度的降低会使物质收缩。

3.在本实验中,室温下物体呈固态,冰块融化后物体呈液态,加热后物体呈气态。

五年级科学下册实验报告单必考7个

五年级科学下册实验报告单必考7个
五年级科学下册实验报告单5
学校
实验小学
年级

实验时间
实验名称
电磁铁有无磁极
实验目的
了解电磁铁有无磁极
实验器材
铁钉、导线、小磁针、电池等。
实验步骤
1.检查实验用品是否齐全。
2.制作一个电磁铁,接通电源。(注意:在铁钉上缠绕导线时,只能按一个方向)。
3.用电磁铁的钉尖靠近小磁针南极,观察现象。我们看到,相吸(相斥),证明钉尖是北极(南极)。
方法
现象
结论
钉尖——南极
相吸 相斥
南极 北极
钉尖——北极
相吸 相斥
南极 北极
钉帽——南极
相吸 相斥
南极 北极
钉帽——北极
相吸 相斥
南极 北极
实验结论
通过以上实验,我们得到的结论是:电磁铁有南极和北极两个磁极。同极相斥,异极相吸。
五年级科学下册实验报告单6
学校
实验小学
年级

实验时间
实验名称
电磁铁磁极的改变
4.现在,我们看到酒精灯在燃烧,下面用灯帽盖住火焰,观察现象。
( 我们看到:灯帽盖住前,酒精灯在燃烧。用灯帽盖住火焰,再取下灯帽,火焰熄灭了。)
5.整理器材。
实验现象
砖块不能燃烧。纸条先燃烧。灯帽盖住前,酒精灯在燃烧。用灯帽盖住火焰,再取下灯帽,火焰熄灭了。
实验结论
通过以上实验,我们得到的结论是:燃烧必须同时具备三个条件:可燃物、氧气和达到可燃物的燃点。
1.二氧化碳没有颜色,没有气味。
2.倒入二氧化碳后,可以看到,低处的蜡烛先熄灭,高处的蜡烛后熄灭。
3.振荡后,烧杯中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实验结论
通过以上实验,我们得到的结论是:通常情况下,二氧化碳是无色、无味的气体,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比同体积的空气重。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验结论
温度的冷热变化对岩石有破坏作用。
五年级科学下册实验报告单




实验
名称
煤的燃烧
仪器名称
酒精灯、火柴、试管、带玻璃导管的试管塞、铁架台、棉花、煤








1)在试管内装入一定量的纯净煤,在试管口放点棉花,用带玻璃管的试管塞将试管塞住。
2)将上述装置固定在铁架台上。
3)在酒精灯上加热试管,直到试管里的煤发红。
7)熄灭蜡烛。




实验现象
点燃蜡烛前,香烟向上流动;点燃蜡烛后,香烟向实验箱内流动。
实验结论
空气受热后会上升,周围的冷空气会补充过来,从而形成风。
五年级科学上册实验报告单




实验
名称
模拟火山喷发
仪器名称
报纸、铝盘子、带窄颈的干净瓶、勺、漏斗、干苏打、洗涤灵、醋、红墨水、杯子、铝箔






把重物挂在轴上带动轮转动,轮轴有省力的作用。
五年级科学下册实验报告单




实验
名称
研究定滑轮的作用
仪器名称
定滑轮实验装置、弹簧秤、钩码、细绳



作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1)组装好定滑轮实验装置。
2)直接用弹簧秤测量一个钩码的重量,记下读数。
3)在绳子的一端挂一个钩码,绳子的另一端挂在弹簧秤上,通过定滑轮装置匀速使钩码上升,记下读数。
2)向三个瓶中分别装进同样多的沙质土、黏质土和壤土,并同时倒入同样多的水。
3)对三只烧杯收集到的从瓶中渗出的水,进行比较。




实验现象
从沙质土中渗出的水最多,其次是壤土,最少的是黏质土。
实验结论
三种土壤的渗水能力由高到低依次是:沙质土、壤土、黏质土。
五年级科学上册实验报告单




实验
名称
测量水温的变化




实验现象
把冷水放入盛有热水的容器时,冷水逐渐变热,热水会逐渐变冷,最后达到共同温度后一块变成室温。
实验结论
热在冷水和热水中是从温度高的地方传向温度低的地方。
五年级科学上册实验报告单




实验
名称
物体传热
仪器名称
铁架台、铁棒、酒精灯(或蜡烛)、火柴、凡士林、小木棍








1)把铁棒固定在铁架台上,把小木棍的一端用凡士林依次粘在铁棒下。(注意:凡士林用量要相同,小木棍粗细要相同)
仪器名称
100毫升烧杯、100毫升锥形瓶、2支温度计、热水、冷水、铁架台、纸板。








1)向烧杯中加入280毫升热水(80摄氏度左右),向锥形瓶中加入80毫升冰水。
2)将锥形瓶放入烧杯中,用纸板盖住杯口,在纸板上打两个孔。
3)将两支温度计分别放入热水和冰水中。
4)观测两个容器中水的初始温度和间隔1分钟的变化,并做好记录。
玻璃片、酒精灯、试管夹、护目镜、一盆冷水








1)取一块玻璃,仔细观察玻璃的表面,并把观察结果记录下来。
2)用试管夹夹住玻璃放在酒精灯上加热。
3)加热一段时间后把玻璃迅速放在冷水中。
4)重复以上过程3次,观察实验现象。




实验现象
实验前玻璃表面是完好的,实验后玻璃表面出现了裂痕,甚至破碎。




实验现象
通过实验,发现滑轮组既能省力,又能改变用力方向。
实验结论
滑轮组既能省力,又能改变用力方向。
五年级科学下册实验报告单




实验
名称
探究斜面的作用
仪器名称
金属圆辊、弹簧秤、积木、光滑木板(只有长度不同)两块








1)将金属圆辊挂在弹簧秤上,记下读数。
2)用短的光滑木板和积木在桌上搭一个斜面,通过弹簧秤沿斜面匀速向上拉金属圆辊,记下弹簧秤的读数。


1)在地面或桌上铺一层厚报纸,把铝盘放在报纸上,将瓶子放在铝盘子中间。
2)往瓶中倒入50毫升干苏打,加入1~2滴洗涤灵。
3)在瓶子周围放一个像火山锥一样的铝箔。
4)将50毫升醋放入杯子中,然后加2~3滴红墨水。
5)慢慢的向瓶中倒入醋的混合物,观察发生的变化。




实验现象
杯中混合物发生反应后上升,有的会冲出杯口,向外流出。
4)把点燃的火柴放在玻璃管口处,观察发生的现象。




实验现象
实验过程中,试管里的棉花有黑色的黏稠状的油状物产生,说明有煤焦油产生;
实验结束时,试管里的煤燃烧后产生了黑色炭状物,说明有焦炭产生;
当把点燃的火柴放在玻璃管口处,能够产生蓝色的火焰,说明有煤气产生。
实验结论
煤在加热过程中产生了焦炭、煤气、煤焦油。
实验结论
地壳深处的岩浆在巨大的压力作用下,沿着裂缝上升,有的会在上升过程中冷却下来形成岩石,有的则可能冲出地面,形成火山。
五年级科学下册实验报告单




实验
名称
杠杆的平衡
仪器名称
杠杆尺、钩码








1)确定杠杆尺一侧的一个点为阻力点,挂一定数量的钩码。
2)在另一侧确定动力点的位置,看看在不同位置上需要挂多少钩码才能使杠杆尺保持平衡,将实验结果记录下来。
五年级科学上册实验报告单




实验
名称
风的形成
仪器名称
风的形成实验箱、蜡烛、火柴、毛巾,冷水、香(蚊香)








1)把一支蜡烛放进实验箱内。
2)把毛巾用冷水浸湿,放在实验箱一侧。
3)点燃香放在实验箱小口处。
4)观察香烟流动的方向。
5)点燃实验箱内的蜡烛,再把香放在小口处。
6)观察香烟流动的方向。
2)将两个钩码挂在皮筋秤上,观察并记下皮筋伸长的长度。
3)在轴上挂两个钩码,把轮的线绳下端系在皮筋秤钩上。手握皮筋秤向下拉动轮子,观察并记下皮筋伸长的长度。
4)在轮的线绳上挂两个钩码,轴的线绳上挂皮筋秤,再做上述实验,观察皮筋伸长的长度。




实验现象
把钩码挂在轴上时,皮筋伸长的长度最短。
实验结论




实验
名称
种子的萌发过程
仪器名称
(1)常见的种子(如:绿豆黄豆)40粒。
(2)有盖的罐头4个,小勺1个,餐巾纸8张,4张分别标有1、2、3、4的标签,胶水,清水。








(1)在第一个罐头里,放入两张餐巾纸,然后用小勺放入10粒绿豆,拧紧瓶盖。置于室温环境。
(2)在第二个罐头里,放入两张餐巾纸,然后用小勺放入10粒绿豆,洒上少量水,使餐巾纸湿润,拧紧瓶盖。置于室温环境。
3)改变阻力点的位置,重复第二步。




实验现象
钩码挂在不同的位置上杠杆有时平衡,有时不平衡。
实验结论
通过实验知道了杠杆尺的平衡规律: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钩码数=动力点到之点的距离×钩码数
五年级科学下册实验报告单




实验
名称
探究轮轴
仪器名称
轮轴实验器材、钩码、皮筋秤








1)组装实验装置。
实验结论
通过此次实验,我发现了种子的萌芽需要充足的空气、水分和适宜的温度。
五年级科学上册实验报告单
五年级科学上册实验报告单




实验
名称
土壤的渗水能力
仪器名称
三个同样大小的透明塑料瓶、烧杯3个、三种不同的土壤、水、纱布、细线、剪刀








1)取三个同样大小的透明塑料瓶,去掉瓶底,用纱布蒙住瓶口,扎好,倒立在支架上,在瓶口下面放一只同样大小的烧杯。




实验现象
通过实验,发现定滑轮不能省力,但能改变用力方向。
实验结论
定滑轮不能省力,但能改变用力方向。
五年级科学下册实验报告单




实验
名称
探究动滑轮的作用
仪器名称
动滑轮实验装置、弹簧秤、钩码、细绳








1)组装好动滑轮实验装置。
2)直接用弹簧秤测量一个钩码的重量,记下读数。
3)在绳子的一端系在横梁上,绳子的另一端挂在弹簧秤上,通过动滑轮装置匀速使钩码上升,记下读数。





1)在两块泡沫塑料上各挖一条槽,槽内分别放入一支温度计。
2)在一块泡沫塑料上覆盖黑纸,在另一块泡沫塑料上覆盖白纸。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