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上货物运输.
海上货物运输

海上货物运输海上货物运输是指在海洋上进行的货物运输活动,是国际贸易和经济发展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海上货物运输具有运力大、运费低、可承运大宗物资、跨国界等优点,在全球贸易中占据了重要的地位。
一、海上货物运输基本形式1. 散装货物运输散装货物是指体积较大,散落堆积的货物,如矿石、石油、粮食等。
散装货物运输是以散装形式装船,不经过加工直接运输。
散装货物的运输主要依靠散货船,速度较慢、但承载能力大,适用于大宗货物的长途国际运输。
2. 集装箱运输集装箱是目前海上货物运输中应用广泛的一种装载货物的方式。
集装箱运输是指在集装箱中装载货物,通过码头等运输工具进行装卸的运输方式。
集装箱运输具有货物装载规范、装卸速度快、可直接配合其他运输方式等优点,适用于长短途货物运输。
二、海上货物运输的主要影响因素1. 天气和季节海上货物运输是受天气和季节影响最大的运输方式之一。
例如,风暴、台风等天气因素会导致海上运输船只暂时停航。
季节也会影响海上货物运输,冬季北半球南半球均存在低温、风大等气候现象,船只行驶速度会受到影响,增加航程所需时间。
2. 货物种类及数量货物种类和数量的不同会影响海上货物运输的选择及方案计划。
例如,像易腐、易碎和有毒品种的运输需要采用特殊的装束技术和运输方式,以确保货物的完整性和安全性。
3. 船舶类型和数量船舶类型和数量的选择直接影响到海上货物运输的成本和效率。
例如,只需要运输少量货物的情况下,可以选择使用滚装船,而对于大容量货物的运输,则必须采用大型货轮等大型运输船只。
三、海上货物运输的优势1. 运输能力强海上货物运输能够承载大量货物,能够满足大批量、远距离的物资运输需求。
在目前全球化的经济交流中,海运作为物流体系中的关键环节,具有巨大的运输能力。
2. 运输成本低相较于其他运输方式,海运具有成本低、效益高的优势。
由于船舶的装货量大,能够有效节省运输成本,使得货物可以经济地进行长途运输。
3. 环保优势显著海运是当今最环保的运输方式之一,由于主要采用燃料油作为燃料,相较于其他燃料,海运所在排放的二氧化碳、二氧化硫等有害气体更少,可以有利促进全球环境保护。
《海上货物运输》课件

海上货物运输是指通过航运方式将货物从一个地方运送到另一个地方的过程。 它是全球贸易中最重要的一种运输方式。
定义海上货物运输
1 海上运输
指通过船舶将货物运送到全球各地的过程。
2 货物
包括各种商品和物资,例如电子产品、食品、能源资源等。
3 运输
涉及包装、装载、运输和交付货物的全过程。
世界海事运输概况
全球最常用的运输方 式
海上运输是最主要的贸易运输 方式,占全球贸易总量的80%以 上。
关键国际贸易通道
大量国际贸易依赖海上运输, 例如海上丝绸之路和著名的巴 拿马运河。
发展迅速的航运业
航运业经历了显著的发展,包 括船舶技术、港口设施和货物 运输管理的改进。
货物的运输方式
整箱运输
将货物装入一个完整的集装箱。
现代海上货物运输模式
1
智能物流
通过信息技术和数据分析来实现货物运输的智能化管理。
2
绿色航运
采用环保技术和可持续发展原则,减少航运对环境的影响。
3
全球供应链
建立全球范围的供应链网络,实现货物的全球化流通。
货运代理和物流管理
货运代理
协调和管理货物的装运和交付过程,包括报关手续 和文件管理。
物流管理
整合供应链中的各个环节,以最优方式管理货物的 流动。
散货运输
将货物直接装船,没有包装或集装来自。滚装运输使用滚装船将车辆、机械和其他大型货物运输。
多式联运
结合不同的运输方式,例如海运和铁路运输。
货物装载、拆卸和处理
1
拆卸
2
将货物从船舶或集装箱中卸下。
3
装载
将货物安全地装入船舶或集装箱中,确 保稳定和安全。
第四章1国际货物运输(海洋运输)

2)附加费 是指班轮公司承运一些需要特殊处理的货 物,或者由于燃油、货币及港口等原因收 取的附加运费。 常见的包括:超长超重附加费、选择卸货 港附加费、变更卸货港附加费、燃油附加 费、港口拥挤附加费、绕航附加费、转船 附加费和直航附加费等。
超重附加费-我国规定每件货物不得超过5吨 超长附加费-超过运价表中规定的长度 直航附加费-运往非基本港口的货物达到一定数量, 轮船公司才肯安排直航 转船附加费-在转船港口办理换装和转船手续 港口附加费-有些港口由于设备条件或装卸效率低, 造成船舶靠岸时间延长 港口拥挤费- 压港压船 选卸附加费-对于选卸货物需要在积载方面给以特 殊安排 货币附加费-当运价中的货币贬值时,轮船公司为 弥补其损失
1、通过能力大:海上航道属自然水道,其通过能力几乎不受限制。不像火车、 汽车受轨道和道路的限制。但有些海峡或狭窄水道会对通航船舶产生一定的 限制。 • 2、运输量大:巨型客轮达8万吨,巨型油轮超过60万吨。杂货轮5--6万吨以 上,散货船20—30万吨,集装箱5000—6000TEU • 3、运费低廉:海运的单位运输成本较低。约为铁路运费的1/5,公路运费的 1/10,航空运费的1/30。 • 铁路 77.93元/万吨公里 长江 87.79元/万吨公里 海运 49.40元/万吨公里 公路 1570.50元/万吨公里 管道 73-150元/万吨公里 航空 8100元/万吨公里 4、速度较慢:一般多在每小时10-20海里之间,最新的集装箱船每小时35海 里。(1海里=1.852公里) 5、风险较大:受自然条件和气候者中较高 的一种计收运费: “W/M or AV”。 • 选择货物的重量、体积中较大者再加上一 定量的从价运费 W/M PLUS AV • 议价计收:对大宗低值货物,采用船、货 双方临时议定运价的办法。如粮食煤炭等 • 按货物的件数计收: 如活动物、车辆等 • 起码费率:若实际运费小于运价表的最低 运费额,按照运价表最低运费计收。
国际海上货物运输基础

服装、日用品 小五金 托盘式货物 集装箱货物 谷物、木材、矿石 石油、液体化学品 纺织品、工艺品 饮料、酒类、油类 烟叶、大蒜、颜料 鞭炮、油漆 水果、肉类、冰激凌 黄金、精密仪器 活的鸡鸭、小树苗
重型机械、大型钢材
2、货物积载因数 货物积载因数(Stowage Factor,S.F)是每一
吨货物在正常堆装时实际所占的容积,单位为立方 米/吨。 ▪ S.F的大小说明货物的轻重程度。 ▪ S.F越大表示货物越轻。
3、运价本(Tariff)
运价本也称费率本或运价表,是船公司承运货物向托运 人收取运费的费率表的汇总。运价本主要有条款规定、商品 分类和费率三部分组成。
4、班轮运输的特点
▪ (1) 班轮运输具有固定航线,固定港口,固定船期和相对固定的运价, 因此,“四固定”是班轮运输的最基本的特点。
▪ (2)承运人与货主之间在货物装船之前通常不签订具有详细条款的运 输合同,而是在在承运人装船后或接受货物后签发载有详细条款的提单 并作为双方货物纠纷的依据。
国际海事组织制定了《国际海运危险货物运输规则》,简 称《国际危规》(International Maritime Dangerous Goods Code, IMDG Code)。
二、非政府间国际组织(NGO)
1、波罗的海国际海事委员会(BIMCO)
2、国际海事委员会(CMI) 3、国际航运组织(ICS)
二、海运船舶
海上货运船舶可分为干货船和液货船。 1、干货船
▪ 件杂货船 ▪ 集装箱船 ▪ 滚装船 ▪ 冷藏船 ▪ 多用途船
▪ 干散货船
2、液货船
▪ 油船 ▪ 液化气船 ▪ 液体化学品船
滚装船 全集装箱船
散货船 油轮
(四)国际海上船舶营运方式
海洋货物运输概述

海洋货物运输概述海洋货物运输是指利用海洋航道进行货物的运输和交付的一种物流方式。
作为全球贸易的主要交通方式之一,海洋货物运输在国际贸易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对海洋货物运输的概念、特点、全球航运市场,以及其中的挑战和未来发展进行概述。
一、海洋货物运输的概念和特点海洋货物运输是指利用船舶或其他海上交通工具进行货物运输的一种方式。
其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高运载能力:相较于陆地运输,海洋货物运输具有较高的运载能力。
大型货船能够携带数万吨的货物,满足大规模贸易需求。
2. 货物种类多样:海洋货物运输可运送多种类型的货物,涵盖了石油、煤炭、矿石、散装货物、集装箱货物等各类商品。
3. 全球化覆盖:海洋货物运输为全球贸易提供了基础设施。
货船能够通航全球各大洋,连接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港口。
4. 跨国合作:海洋货物运输涉及多个国家和地区之间的合作。
船公司、港口、货代、货主等各方需要进行紧密合作,确保货物能够安全运抵目的地。
二、全球航运市场全球航运市场是海洋货物运输的主要操控地。
目前,全球航运市场主要由几个重要的航运中心主导,包括亚洲的新加坡、中国、韩国,欧洲的荷兰、德国,以及中东的迪拜等。
这些地区拥有先进的港口设施和完善的物流网络,是海洋货物运输的重要枢纽。
全球航运市场还包括各类航运公司的运营,从大型船公司如马士基、国际海运集装箱公司(MSC),到地区性航运公司,各类企业在全球范围内提供货物运输服务。
此外,全球航运市场还存在一些特殊的运输方式,如LNG船舶、矿船等特种船舶,以满足特定货物的运输需求。
三、挑战和发展趋势海洋货物运输面临着一些挑战,其中包括:1. 能源成本上升:船舶燃油是海洋货物运输中的主要成本之一。
能源价格的波动会对运输成本产生直接影响。
2. 环境压力增加:海洋货物运输对海洋环境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如船舶碳排放、船底防污、航线规划等。
应加强环境保护措施,推动绿色航运发展。
3. 安全风险:船舶海盗、海难事故等安全风险是海洋货物运输面临的常见问题。
《海上货物运输》计算公式总结

《海上货物运输》计算公式总结海上货物运输是一种主要的国际物流方式,计算货物的运输费用是货物运输过程中的重要环节。
在进行海上货物运输计算时,主要涉及到货物的重量、体积、运输距离以及其他各种费用。
以下是海上货物运输计算的一些常用公式和注意事项。
1.货物重量计算公式:货物重量计算是海上货物运输费用计算的基础,常见的货物重量计算公式有以下几种:1.1毛重计算公式:毛重=净重+包装重量其中,净重是指货物本身的重量,包装重量是指货物包装材料的重量。
1.2体积重量计算公式:体积重量 = 长(cm) × 宽(cm) × 高(cm) / 6000其中,长、宽、高分别为货物的长度、宽度和高度,6000是计算单位。
1.3体积重量与实际重量比较:实际重量与体积重量两者比较,选择较大值作为货物的计费重量,运输费用将以计费重量为基准计算。
2.货物运输费用计算公式:在进行货物运输费用计算时,需要考虑运输距离、货物重量以及其他各种费用。
常见的运输费用计算公式有以下几种:2.1运输费用计算公式:运输费用=基本运费+附加费用其中,基本运费是指货物的基本运输费用,附加费用是指货物运输过程中的一些额外费用,如港口费用、保险费用等。
2.2基本运费计算公式:基本运费=运输距离×运输单位价格其中,运输距离是指货物从出发港口到目的港口的距离,运输单位价格是指货物每单位距离的运输费用。
2.3附加费用计算公式:附加费用=货物包装费用+港口费用+保险费用+其他费用其中,货物包装费用是指货物包装过程中的费用,港口费用是指货物在港口停靠期间产生的费用,保险费用是指货物运输过程中的保险费用,其他费用是指其他与货物运输相关的费用。
3.货物运输时间计算公式:货物运输时间是指货物从出发港口到目的港口的运输时间。
货物运输时间的计算主要根据货物运输距离和运输速度来确定。
常见的货物运输时间计算公式有以下几种:3.1货物运输时间计算公式:货物运输时间=运输距离/运输速度其中,运输速度是指货物运输的速度,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估计。
《海上货物运输》计算公式总结

《海上货物运输》计算公式总结海上货物运输是指通过海洋运输工具(船舶)将货物从一个地点运送到另一个地点的过程。
在海上货物运输过程中,涉及到许多计算公式,用于计算货物的装载量、运输成本、船舶尺寸等重要参数。
下面是一些常用的海上货物运输计算公式的总结。
1.货物装载容量计算公式:货物装载容量=舱口净宽度×舱口长度×舱口高度×舱船长间距2.载重吨计算公式:载重吨=轻船的排水量-船舶的基本排水量3.轻船排水量计算公式:轻船排水量=轻船总重量/水的密度4.轻船总重量计算公式:轻船总重量=船体重量+机电设备重量+附属装置重量+燃油重量+起重机重量+其他设备重量5.轻船总重心计算公式:轻船总重心=(船体重心位置×船体重量+机电设备重心位置×机电设备重量+附属装置重心位置×附属装置重量+燃油重心位置×燃油重量+起重机重心位置×起重机重量+其他设备重心位置×其他设备重量)/轻船总重量6.运输距离计算公式:运输距离=起点至终点的直线距离+预计航线长度7.运输时间计算公式:运输时间=运输距离/船舶航速8.燃料消耗计算公式:燃料消耗=船舶燃料耗率×运输时间9.运输成本计算公式:运输成本=燃料消耗×燃料价格+船舶租赁费用+港口费用+保险费用+人工费用+维护费用10.船舶尺寸计算公式:船舶尺寸=船舶长×船舶宽×船舶高11.货物体积计算公式:货物体积=货物长度×货物宽度×货物高度12.货物密度计算公式:货物密度=货物重量/货物体积这些计算公式可以帮助我们在海上货物运输过程中准确计算各种参数,以确保货物的安全运输和有效管理。
通过合理的运输计算,可以提高运输效率,降低运输成本,并确保货物按时准确地到达目的地。
海上货物运输课程设计

海上货物运输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够掌握海上货物运输的基本概念、流程和分类。
2. 学生能够了解世界主要港口、航线及我国海上货物运输的现状。
3. 学生能够理解海上货物运输中涉及的经济、法律和环境问题。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运用地理、数学等知识分析海上货物运输的成本、效益和风险。
2. 学生能够运用图表、地图等工具分析海上货物运输的路线、运量和运速。
3. 学生能够运用信息技术收集、整理和分析海上货物运输的相关数据。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培养对海上货物运输行业的兴趣,激发探究世界经济、贸易的热情。
2. 学生树立正确的海洋意识,关注海洋环境保护,认识到海上货物运输对环境的影响。
3. 学生培养合作、探究的学习态度,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责任感。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高中地理学科拓展课程,以实际案例为载体,结合地理、数学、信息技术等多学科知识,培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学生特点:高中学生具备一定的地理、数学基础知识,具有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探究精神,对实际案例感兴趣。
教学要求:教师应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采用案例教学、小组合作等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积极思考,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在知识、技能和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取得具体的学习成果,为后续相关课程的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依据课程目标,结合地理学科相关教材,组织以下教学内容:1. 海上货物运输概述- 货物运输的基本概念、分类及其特点- 世界主要港口、航线分布及我国海上货物运输概况2. 海上货物运输流程与实务- 货物装卸、运输工具及船舶类型- 货物运输单证、合同及法律责任- 海上货物运输保险及风险管理3. 海上货物运输的经济、法律与环境问题- 货物运输成本、效益分析- 国际贸易与海上货物运输的法律规范- 海上货物运输对海洋环境的影响及保护措施4. 海上货物运输案例分析- 国内外典型海上货物运输案例介绍- 案例分析:涉及成本、效益、风险等方面的综合评估教学大纲安排:第一周:海上货物运输概述第二周:海上货物运输流程与实务第三周:海上货物运输的经济、法律与环境问题第四周:海上货物运输案例分析本教学内容注重科学性和系统性,结合教材相关章节,通过讲解、案例分析等教学方式,使学生全面掌握海上货物运输相关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