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雄莫问出处

合集下载

呼唤英雄的诗词

呼唤英雄的诗词

呼唤英雄的诗词1. 《蟾宫曲·问人间谁是英雄》元·阿鲁威问人间谁是英雄?有酾酒临江,横槊曹公。

紫盖黄旗,多应借得,赤壁东风。

更惊起南阳卧龙,便成名八阵图中。

鼎足三分,一分西蜀,一分江东。

2. 《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宋·辛弃疾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

悠悠。

不尽长江滚滚流。

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

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

生子当如孙仲谋。

3. 《不惹庵示僧》明·朱元璋杀尽江南百万兵,腰间宝剑血犹腥!老僧不识英雄汉,只管哓哓问姓名。

4. 《绝句》宋·李清照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5. 《走马川行奉送出师西征》唐·岑参轮台九月风夜吼,一川碎石大如斗,随风满地石乱走。

匈奴草黄马正肥,金山西见烟尘飞,汉家大将西出师。

将军金甲胄,夜不脱兜鍪,半夜军行戈相拨,风头如刀面如割。

马毛带雪汗气蒸,五花连钱旋作冰,幕中草檄砚水凝。

虏骑闻之应胆慑,料知短兵不敢接,军师西门伫献捷。

6. 《从军行七首·其四》唐·王昌龄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7. 《出塞二首·其一》唐·王昌龄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8. 《石灰吟》明·于谦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9. 《从军行二首·其一》王昌龄(唐)大漠风尘日色昏,红旗半卷出辕门。

前军夜战洮河北,已报生擒吐谷浑。

10. 《过零丁洋》宋·文天祥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11. 《题临安邸》宋·林升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12. 《塞下曲六首·其一》唐·李白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

英雄莫问出处——悲剧英雄萧峰的形象分析(谢影)

英雄莫问出处——悲剧英雄萧峰的形象分析(谢影)

英雄莫问出处——悲剧英雄萧峰的形象分析2005、3、17谢影(毕业论文)(内容提要:萧峰在金庸小说用至所有新派武侠小说中,他的英雄地位是倍受推崇的,他是顶天立地的男子汉,不为美色、名利、权势所动,豪迈粗犷,光明磊落,不屈不挠,行侠仗义,以德服众,是武林同道公认的英雄豪杰。

萧峰始终抱着仁义胸怀,与武林同道为国杀敌,保土安民。

可是出身契丹之谜传开,他由英雄变成遭人唾骂的胡虏,进退维谷,左右为难,忠、孝、情、义古难全,命运的作弄,长使英雄泪满襟。

醉卧沙场君莫笑,英雄去后,雁门绝壁,可曾留名?本文权且为英雄略作分析,千秋功罪,留待后人评说。

)(正文:在金庸的武侠天地之中,萧峰胸怀坦荡,百折不挠,心忧黎民,兼济天下,百折不挠,舍生取义……令人由衷佩服,肃然起敬。

问天下群雄,谁可与之争锋?谈到萧峰,笔者很自然的联想到一个同样令人敬畏有加的历史人物——西楚霸王项羽。

项羽平生纵横驰骋,七十余战所向无敌,携八百子弟兵笑傲江湖,为痛失爱姬涕泪飘零,为爱惜江东父老不肯过江东……虽勇武粗豪欠缺果断被笑为妇人之仁,但其重情重义赢得一片喝彩。

萧峰与项羽有较多的相似,但若小说人物而论,萧峰形象更加丰满,更为真实,这是金庸妙笔酣墨重彩的奇功。

《天龙八部》为突出众生相,刻画形象无数,而可称主角的段誉、萧峰、虚竹三人,却以萧峰最为耀眼夺目,正如有评论家认为其乃武侠小说里最硕大无比的身影。

①不错,萧峰深爱作者及读者们的喜爱及津津乐道,自是有其过人之处。

一、气吞万里如虎(萧峰的阳刚之气)无容置疑,萧峰神威凛凛的硬汉形象是无人可企及的,在《天龙八部》中他每次出场都非常的慷慨激烈,与从不同;且外,他的身形外貌自然给人一种不可侵犯的威仪,段誉初见萧峰时暗叹其“英气勃勃”,由畏生敬。

造就萧峰的豪气干云,酒是不可少的,小说中萧峰几次豪饮都是令旁人惊口咋舌。

在十四回“剧饮干杯男儿事”中,萧峰与取巧的段誉对饮千杯不醉,令人惊讶。

聚贤庄里,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萧峰,武功未出,先以海量压倒群雄:乔峰端起一碗酒来,说道:“这里众家英雄,多有乔峰往日旧交,今日既有见疑之意,咱们干杯绝交。

赞美英雄的名言警句

赞美英雄的名言警句

赞美英雄的名言警句1. 赞美英雄的名言警句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英雄并不比一般人更勇敢,差别仅在于,他的勇气维持了五分钟而已。

★爱默生英雄儿女各千秋。

★宋·陆游英雄割据剖己矣,文采风流今尚存。

★唐·杜甫英雄就是对任何事都全力以赴,自始至终,心无旁鹜的人。

★波特莱尔英雄就是这样一个人,他在决定性关头做了为人类社会的利益所需要的事。

★伏契克英雄就是对任何做他能做的事,而平常人就做不到这一点。

★罗曼·罗兰英雄是大众说出来的。

★克拉尔德·斯坦利·李2. 关于赞美英雄的名言1、英雄一去豪华尽,唯有青山似洛中。

——许浑2、英雄只在艰难的时候才被认识。

——欧洲3、爱国英雄给民族带来光荣,专制暴君给民族带来灾难。

——拜伦4、已摈忧患寻常事,留得豪情作楚囚。

——恽代英5、举世不知何足怪?力行无顾是豪雄。

——曾巩6、生为百夫雄,死为壮士规。

——王粲7、艰难临头,英雄出头。

——英国8、英雄就是这样一个人,他在决定性关头做了为人类社会的利益所需要的事。

——伏契克 9、虽然是英雄,也不免瑕疵。

——法?拉劳士福古10、如果说英雄是真诚的人,那为何我们不能成为英雄呢。

——托·卡莱尔 11、自信是英雄的本质。

——爱默生12、是不是英雄要让人民来评。

——柯尔克玫族13、在全人类之中,凡是坚强、正直、勇敢、仁慈的人,都是英雄!——贝多芬 14、狂澜倒,独中流砥柱,屹立崔嵬。

——姚勉15、社会是建筑在英雄崇拜这个基础上的。

——托·卡莱尔16、一种过度的勇敢和豪情,尤其当它表现在形势险恶的时候,在很大程度上渲染了一个英雄的性格,并且使一个人成为后代的景仰的对象。

——休谟17、面临危机,才知英雄无几。

——法国18、有勇气承担命运这才是英雄好汉!——赫塞19、对英雄崇拜可以造就出英雄来。

——迪斯累利20、虎啸而谷风至兮,龙举而景云往。

——楚辞21、英雄者,国之干,庶民者,国之本。

《英雄莫问出处》提纲

《英雄莫问出处》提纲

英雄不怕出身低——以漫议历史人物为主十年修得一回眸,百年修得同船渡,千年修得共枕眠。

佛说:五百年的回眸才能换来一次擦肩而过,千年的修缘才能换来同枕眠”。

何为英雄?——勇士、侠士、战场上的胜利者、商战中的成功者,包括现代社会的成功人士?有人也许会问:英雄一定是胜利者或者成功者吗?英雄是从哪里来的?——是天上掉下来的吗?——是地里长出来的吗?——是爹妈给的吗?——是后天努力、艰苦奋斗中产生的吗?这里有一个英雄的出处问题?出处问题是起点问题,是起跑线问题。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宋)辛弃疾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

舞榭(xiè)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

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xū),赢得仓皇北顾。

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

可堪回首,佛(bì)狸(lí)祠(cí)下,一片神鸦社鼓。

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一组中国古今英雄李斯—上蔡粮仓小吏——位居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秦国后来秦朝丞相陈涉—受雇于人的农民(雇工、雇农)——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敢于把皇帝拉下马的人刘邦—农村小混混无赖——中国历史上第一位由平民登上帝位的皇帝项羽—贵族子弟——24岁起兵,27岁成为西楚霸王,一位当之无愧的英雄豪杰。

)中华数千年历史上最为勇猛的武将,著名的军事。

韩信—流浪汉——西汉开国功臣,中国历史上杰出的军事家。

朱元璋—小和尚、乞丐——明朝开国皇帝,继刘邦之后中国历史上又一位布衣出身的开国之君,后人也称“乞丐皇帝”胡雪岩—店堂小学徒(伙计)——晚清(同治、光绪年间)“中国首富”武训—文盲乞丐——其事迹感天动地,被称为“千古奇丐”。

杜月笙—摆水果摊的小瘪三——20世纪上半叶中国上海滩上最富有传奇性的代表人物之一,上海滩三大亨之首。

毛泽东—师范生(中学生)——新中国的缔造者,伟大的领袖浙商—草根农民——当代中国财富传奇的创造者除了项羽之外,都有一个共同点:出身低下,而业绩震古烁今、光耀千秋。

关于英雄的名言(精选225句)

关于英雄的名言(精选225句)

英雄的名言关于英雄的名言(精选225句)在现实生活或工作学习中,大家都知道一些经典的名言吧,名言可以用来鞭策自己,帮助我们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树立信心。

那什么样的名言才是经典的名言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英雄的名言,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英雄的名言 11、时势造英雄,恶劣的环境能逼出人才。

2、要想做一个真正的英雄是没有选择余地的,往往是要么成功要么成仁。

3、喜欢看悲情英雄,不能说没有一点点幸灾乐祸的阴暗心理作祟。

4、每场悲剧都会在平凡的人中造就出英雄来。

5、当英雄路过的时候,路边总要有人坐着鼓掌。

我不想做英雄,但想做那个坐在路边鼓掌的人。

6、我们最终是英雄,还是变成烈士,现在结果还未见分晓。

7、英雄住在你的心里,在你的心中。

请将光芒作为路,将叹息化为风,欢喜是努力的痛楚已不觉的悸动。

8、英雄露颖在今朝,一试矛兮一试刀。

初出便将威力展,三分好把姓名标。

9、英雄并不比一般人更勇敢,差别仅在于,他的勇气维持了五分钟而已。

10、这是个病入膏肓的年代,拯救世界的英雄早已离开,墓墟堆积成海。

11、对的时间遇到你,错过花期错过你,余生只为遇见你。

爱你,是一种蝴蝶飞过沧海的信念,终究美人难过英雄关。

12、自古温柔乡便是英雄冢,做大事的人,千万不能被感情所牵绊,否则,最终必将一败涂地。

13、如今山河破败,风雨飘摇。

谁不是历史的人质,谁能保证做一辈子的英雄。

14、全人类对英雄的崇拜昨天有,今天有,将来也一定有。

15、以思想和力量来胜过别人的人,我并不称他们为英雄,只有以心灵使自己更伟大的人们,我才称为英雄。

16、真正的英雄,即使历史不会记忆,他依旧笑著逆天而行。

17、命运鄙视地把畏首畏尾的人拒之门外。

命运——这世上的另一位神,只愿意用热烈的双臂把勇敢者高高举起,送上英雄们的天堂。

18、我被钉在监狱的墙上,黑色的时间聚拢,一群群乌鸦,从世界的每个角落从历史的每个夜晚,把一个又一个英雄啄死在这堵墙上。

19、对孩子来说,家长是一个活生生的人,一个榜样,一个他们看得见、摸得着的英雄。

英雄不问出处,前程不问归途

英雄不问出处,前程不问归途

英雄不问出处,前程不问归途
英雄不问出处,前程不问归途,意思是英雄人物何必问他的出身和来历。

此句为后人在本来的出处上改过的,意思已经有变化了。

出自明代杨基的《感怀十四首》,原句是“英雄各有见,何必问出处。

”(意思是英雄都是各有见地的,何必问其见地出自哪里呢。


原文:
邓禹南阳来,仗策归光武。

孔明卧隆中,不即事先主。

英雄各有见,何必问出处。

孙曹与更始,未可同日语。

向非昭烈贤,三顾犹未许。

君子当识时,守身如处女。

译文:
邓禹是南阳人,追随了光武帝刘秀,诸葛亮在隆中,不久就追随了刘备。

英雄都有各自的见地,何必问其见地出自哪里呢。

孙权、曹操和更始帝,更是不可同日而语。

假如不是刘备贤能,即使诸葛亮三顾茅庐诸葛亮也不一定出山。

君子应当认准时机,守住自己就像处女守住贞洁一样。

扩展资料:
对英雄不问出处的歪解
英雄不问出处,已经成为了人们经常使用的高频语句,殊不知,英雄不问出处被歪解了很多年。

在杨基的诗中,不问出处的是英雄的见地。

英雄都是人中龙凤,是出类拔萃的人物,其见地定有独特之处,所以不必问出处。

如果一个其思想都是来源于对别人的抄袭和模仿,是不可能成为英雄的。

邓禹、诸葛亮都是如此,他们思想的光辉有汲取前人的营养,但不是照搬,有出处。

后来,“英雄各有见,何必问出处”这句诗被歪解了,人们对其的歪解让这句话耳熟能详,每个人无法决定其出身,但可以通过后天改变其命运,从某种意义上讲,对英雄不问出处的歪解也显得不那么糟糕。

出征前的豪言壮语诗句

出征前的豪言壮语诗句

出征前的豪言壮语诗句江城子少年自有少年狂,藐昆仑,笑吕梁.磨剑数年,今日显锋芒.烈火再炼双百日,化莫邪,利刃断金刚.雏鹰羽丰初翱翔,披惊雷,傲骄阳.狂风当歌,不畏冰雪冷霜.欲上青去揽日月,倾东海,洗乾坤苍茫.夏日绝句(李清照)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大风歌(刘邦)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将进酒李白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

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

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

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

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

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

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

缚虎手,悬河口,车如鸡栖马如狗。

白纶巾,扑黄尘,不知我辈可是蓬蒿人?衰兰送客咸阳道,天若有情天亦老!作雷颠,不论钱,谁问旗亭美酒斗十千?酌大斗,更为寿,青鬓常青古无有。

笑嫣然,舞翩然,当垆秦女十五语如弦。

遗音能寄秋风曲,事去千年犹恨促。

揽流光,系扶桑,争奈愁来一日却为长!赵客缦胡缨,吴钩霜雪明。

银鞍照白马,飒沓如流星。

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

事了拂衣去,深藏身与名。

闲过信陵饮,脱剑膝前横。

将炙啖朱亥,持觞劝侯嬴。

三杯吐然诺,五岳倒为轻。

眼花耳热后,一起素霓生。

救赵挥金槌,邯郸先震惊。

千秋二壮士,烜赫大梁城。

纵死侠骨香,不惭世上英。

谁能书阁下,白首太玄经?岳飞的《满江红》怒发冲冠,凭阑处、潇潇雨歇。

抬望眼、仰天长啸,壮同激烈。

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憾,何时灭。

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

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

待从头、收拾旧山河。

朝天阙。

临终歌大鹏飞兮振八裔,中天摧兮力不济。

馀风激兮万世,游扶桑兮挂石袂。

陆游最出名十首诗词

陆游最出名十首诗词

陆游最经典的10首诗词他是历史上最知名的爱国诗人。

他是文学史上诗作最多的诗人。

他一生,都在国家而忧伤。

他是陆游。

梁启超曾赋诗:诗界千年靡靡风,兵魂销尽国魂空。

集中十九从军乐,亘古男儿一放翁。

陆游,用他的一腔爱国热情,用他的一腔深情,在宋代,书写了一篇篇绝世的佳作,至今读来,余味不绝。

陆游最经典的10首诗词,有爱国,有深情,总有一首打动你。

1、最乐观哲理的诗: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游山西村》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陆游一生官场沉浮,多次被人排挤,其内心不平,郁愤极深。

而这首《游山西村》便是他在官场遭到弹劾,辞官回乡之后所作。

这首七律结构严谨,主线突出,全诗八句无一“游”字,而处处切“游”字,游兴十足,游意不尽。

其中“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为千古名句,从这句诗,可以看出诗人面对现实之路的艰辛,信念坚定,勇于面对坎坷,深信可于无路之中开拓新出路的希望之心态。

每次挫折,都是为成长积蓄力量,世界永远欣赏一个敢再来一次的人。

2、最遗憾的爱情词:山盟虽在,锦书难托。

《钗头凤·红酥手》红酥手,黄縢酒,满城春色宫墙柳。

东风恶,欢情薄。

一怀愁绪,几年离索。

错、错、错。

春如旧,人空瘦,泪痕红浥鲛绡透。

桃花落,闲池阁。

山盟虽在,锦书难托。

莫、莫、莫!陆游一生最遗憾的,莫过于失去了唐婉。

陆游和唐婉本为情投意合的夫妻,却因为陆母的干涉而劳燕分飞。

多年后,当他们在沈园重逢时,唐婉已嫁为他人妇。

即使两个人还相爱,即使心中情意万千,可再也回不去了。

心碎的陆游在墙上题下这首《钗头凤》,感慨那段逝去的爱情。

如果当初勇敢一点,结果会不会不一样。

3、最落寞的春日诗: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

《临安春雨初霁》世味年来薄似纱,谁令骑马客京华。

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

矮纸斜行闲作草,晴窗细乳戏分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英雄莫问出处\英雄亦问出处
正方一辩稿:
北齐高欢征战诡谲一生写下“英雄莫问出处,富贵当思原由”的感慨。

英雄是指那些才能突,不辞艰辛,为人民利益奋斗的人“莫问”在原文中的意思为“不计较”而非字面上的不问不了解;“出处”指生源地,家庭背景和来历,在此需要强调的是出处并没有事迹的意思。

今天我们讨论这个辩题就是要讨论何者更有利于英雄价值的体现,我们做英雄,学习英雄,我方认为英雄莫问出处理由有三:
第一,从英雄个人角度出发“莫问出处”更有利于英雄不拘前嫌,更好地施展才能,体现英雄价值。

名族英雄林则徐,出生下层,但光绪皇帝不计较其出生贫寒,破格录用,任命他为广州都督,抵制鸦片,发动“虎门销烟。

”而林则徐也不拘卑微的身份,用自己真才实学,施展自己才能鼓舞了广大人民抵制鸦片。

第二,从大众的角度来说“莫问出处”更有利于群众了解英雄的良好品质,学习英雄的精神,做英雄。

出处是一个又一个的偶然因素,不同的出处一样可以造就英雄,而相同的出处也会造就不同的人。

破开英雄出处的云雾,不去计较英雄的家庭背景。

我们会看到一个真正让我们感动,值得我们去学习的是英雄身上如明月般皎洁的崇高品质。

三国中的英雄有的是村夫,有的是屠夫,有的是逃犯,有的是盗贼,有的是降降,有的是隐士,有的是狂士,但这一切的一切并不妨碍我们去学习英雄,寻到他们身上优秀的品质。

同时学习英雄我们并不是要在英雄身上找到与自己相同的出处,才相信自己更够成为英雄,不是找不到就告诉自己一辈子都成不了英雄。

我们学习英雄学的是精神,而做英雄做的是事迹。

第三,从现代社会的角度来看“莫问出处”更有利于社会端正看待英雄态度,公正公平的评价英雄,或许很多人会认为那些出处卑微的做出的英雄事迹是理所当然的,而那些出处优越的人做出一点英雄事迹就伟大至极,可见问英雄的出处异化了人们对于英雄的评价标准。

李向群之所以成为英雄,是因为他主动参加部队的抗洪抢险突击队,他带兵顽强拼搏,因劳累过度壮烈牺牲的英雄事迹广为流传。

可是当媒体可以计较他的出处是,他的伟大却变成了,虽有百万家财,但毅然选择了抗洪救灾之路,最终谱出了英雄的壮歌。

这对英雄是何其的不公允的啊?英雄是要大家来评论他们的出处吗?他们难道不是希望大家学习英雄的伟大事迹。

总是纠结于一个英雄的出处又有何意义呢?
综上所述,我方坚持认为英雄莫问出处。

正方反驳稿:
谢谢主席,评委,大家好,对方辩友今天说的非常好可惜两个前提错了,他告诉我们说今天英雄亦问出处中“亦问”要拆开来解释,因此,亦解释为要,问解释为了解的意思,让我们来看一下今天的辩题“英雄莫问出处”这句话出自于北齐高欢的“英雄莫问出处,富贵当思原由”莫问在这句话中是一个词,表示“不计较”的意思,相对于反方而言亦问则表明了“计较”的意思,而然对方辩友偏偏要将亦问拆开解释,那么我到想请问对方辩友了“形而上学”是不是解释为“有个叫形儿的孩子去上学呢?”
第二,对方辩友还要一再扩大“出处的“概念,硬要将英雄的事迹也要归结于他的出处,可是我方本着去伪存真的态度查阅了现代汉语大字典,但是从中它告诉我们出处的六个意思两个动词,四个名词,没有一个是对方辩友所说的英雄事迹啊,如果对方辩友一再要扩大出处的意思,那又置我方观点于何处呢?
因此,今天对方辩友对辩题的理解上首先就存在着错误,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退一步来讲,问一个英雄的何处出真的是想对方辩友所说的能够还原英雄的本来面目吗?
我们知道现代社会人才济济,英雄辈出,天下间千千万万个英雄都有着他们不同的出处,难道我们要一个一个问过来吗?如果是这样的话,恐怕您要具备爱因斯坦的智慧才可能记得住这千千万万个英雄的出处啊!
其实呀,学习一个英雄,我们是学习英雄的共同点,抗洪救灾的英雄无数,难道我们要一个一个的去问他们的出处吗?还是要去学习他们舍己利人的高尚品质来的更有意义,更能体现出英雄的价值呢?
备注:
这次我们打了这次的辩题后发现:
1.对于辩题的定义十分重要,如果正方将莫问定义为“不问不了解“的话,明显处于劣势,
同时也不符合”英雄莫问出处,富贵当思原由“这一名句的含义。

因为,原句中将莫问定义为”不要计较的意思“
2.但是呢?对于英雄亦问出处,这句话是没有典故是,是人们后来创造出来的,因此在定
义方反方则存在着漏洞,可以随意定义。

打完比赛后,我们发现正方,定义“莫问“为”不计较“的意思。

而反方则一再夸大”亦问“的意思,
最后的结果大的比较吃亏,因为场下观众,评委更喜欢听点多样化得东西,我方一再强调莫问时不计较,不在意的意思,最后反倒吃力不讨好,不能很好的赢得评委的认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