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1热水供应系统的分类、组成和供水方式

合集下载

建筑给水系统—热水供应系统(建筑设备)

建筑给水系统—热水供应系统(建筑设备)

建筑热水供应系统
2 热水系统分类与组成
油锅炉燃 燃气锅炉
电锅炉
建筑热水供应系统
2 热水系统分类与组成
加热设备-将热媒的热量传递给被加热水

直接
水 加
加热


间接

加热
多孔管直接加热 喷射器直接加热 汽-水热交换器 水-水热交换器
建筑热水供应系统
2 热水系统分类与组成
喷射器直接加热
多孔管直接加热
建筑热水供应系统
2 热水系统分类与组成
太阳能局部热水系统流程示意
建筑热水供应系统
2 热水系统分类与组成
屋 面 太 阳 能 热 水 器 的 布 置
建筑热水供应系统
2 热水系统分类与组成
屋面太阳能热水器的布置
建筑热水供应系统
2 热水系统分类与组成
太 阳 能 热 水 器 室 外 布 管
建筑热水供应系统
95℃
70℃
70℃
60℃
蒸汽
70℃
凝结水
60℃
热媒系统原理图
建筑热水供应系统
2 热水系统分类与组成
3、热水配水管路
组成:热水配水管网和回水管网组成 工作过程: 1)从水加热器中出来的热水经配水管网送至配
水点。
2)水加热中的冷水由屋顶的水箱或给水管网补 给。
3)部分热水经回水管、循环水泵回到加热器再 加热。
建筑热水供应系统
2 热水系统分类与组成
间接加热设备 容积式热交换器
建筑热水供应系统
2 热水系统分类与组成
间接加热设备 板式热交换器
建筑热水供应系统
2 热水系统分类与组成
间接加热设备 容积式水加热器

2015-共同学习之旅-建水工程-19—热水供应系统分类、组成及供水方式

2015-共同学习之旅-建水工程-19—热水供应系统分类、组成及供水方式

4 建筑热水及饮水供应
4.1 热水供应系统分类、组成及供水方式 4.1.3 供水方式
干管循环、立管循环与支管循环
热循环的作用是:补偿配水管网的散热损失,维持配水点所需的水温; 集中热水供应系统应设置热水循环管道,保证干管、立管中的热水循环; 随时取得不低于规定温度热水的建筑物,应保证支管中的热水循环;
4 建筑热水及饮水供应
4.1 热水供应系统分类、组成及供水方式 4.1.1 热水供应系统的分类
集中热水供应系统:热水集中制备以后,供给一幢或数幢建筑物热水的系统; (用水量较大的公共浴室、洗衣房、厨房等宜设置单独的热水管网) 局部热水供应系统:热水点附近的小型水加热器供给单个、数个配水点的系统;
石油污染土壤简述及修复技术
石油污染土壤简述及修复技术
适用性 由于不易保证系统中冷热水压力平衡,对冷热水压力平衡 要求高时,不宜采用这种方式; 冷水供水水质总硬度宜<150mg/L; 适用于对噪声没有严格要求的,公共浴室、洗衣房、 工矿企业; 宜采用的条件:a.冷水供水水质硬度≤150mg/L; b.无冰冻地区;c.对冷、热水压差要求不高的系统; 冷水供水水质总硬度≤150mg/L; 系统对冷、热水压力平衡要求不高时; 最冷月平均气温不低于0℃的地区; 系统对冷、热水压力平衡要求不高时; 适用于要求供水稳定、安全、噪声小的旅馆、住宅、 医院、办公楼等建筑;
区域热水供应系统:电厂、区域性锅炉集中制热水后,供给居民区、建筑群、或工业企业的热水系统;
4 建筑热水及饮水供应
4.1 热水供应系统分类、组成及供水方式 4.1.2 热水供应系统的组成
热源
集中热水供应系统热源的选择顺序:工业余热、废热、地热、太阳能、集中热源、燃油燃气、电能; 局部热水供应系统的热源宜采用太阳能、电能、燃气、蒸汽等; 热源 废热 采用热源的条件 引入其内的废气、烟气温度不宜低于 400℃; 宜优先采用的条件(三个条件同时满足) a当日照时数大于1400h/年; 2 b年太阳辐射量大于4200MJ/m ; c年极端最低气温不低于-45℃的地区;

热水供应系统

热水供应系统

热水供应系统1.热水供应系统的组成热水供应系统的主要组成有:(1)热源供应设备热源供应设备主要是锅炉。

当有条件时也可以利用工业余热、废热、地热和太阳能为热源。

(2)换热设备和热水贮存设备换热设备常指加热水箱和换热器,它们用蒸汽或高温水把冷水加热成热水。

热水贮存设备用于贮存热水,有热水箱和热水罐。

(3)管道系统管道系统有冷水供应管道系统和热水供应管道系统。

冷水供应管道系统主要任务是向锅炉、换热设备和用热水设备供应冷水;热水供应管道系统主要任务是向用热水设备(如洗脸盆、洗涤池、浴盆、淋浴器等)供应热水。

管道系统除管道外,还在管道上安装有阀门、补偿器、排气阀、泄水装置等附件。

(4)其他设备在全循环、半循环热水供应系统中,其循环管道上安装有循环水泵。

为了控制加热水温,在换热设备的进热媒管道上安装有温度自控装置,在蒸汽管道末端安装疏水阀。

2.热水供应系统分类(1)按供水范围分类1)局部热水供应系统采用各种小型加热器在用水场所或附近就近加热,供局部范围内的用水点使用的系统。

2)集中热水供应系统在锅炉房、热交换站等处将水集中加热,通过热水供应管网输送至整幢或更多建筑的热水供应系统。

适用于热水用量较大、用水点比较集中的建筑,如旅馆、公共浴室、医院、体育馆、游泳池及部分居住建筑。

3)区域热水供应系统水在热电厂或区域性锅炉房或区域热交换站加热,通过室外热水管网将热水输送至城市街坊、住宅小区各建筑中。

适用于热水供应的建筑多且较集中的城镇住宅区和大型工业企业。

(2)按热水管网循环方式分类1)无循环热水供应系统。

指热水供应系统中只有从加热器流出的热水流经热水管道至用水器具,热水管道内水不能返回加热器内。

2)全循环热水供应系统。

热水供应系统中干管、立管和分支管均设有相应的热水回水管,管网内任意一点的水温保持在设计温度内。

适用于旅馆、医院、饭店等建筑。

3)半循环式热水供应系统。

在热水干管设有相应的热水回水管,保证干管的设计水温。

热水供应系统的分类、组成和供水方式

热水供应系统的分类、组成和供水方式
燃气热水供应系统
利用燃气燃烧产生的热能加热。
太阳能热水供应系统
利用太阳能集热器吸收太阳辐射能转换为热能。
空气源热泵热水供应系统
利用空气中的热能,通过热泵技术提升温度。
按加热方式分类
直接加热式热水供应系统
将热源直接与水接触,加热速度快,但易造成能源浪费。
间接加热式热水供应系统
通过热交换器等设备,将热源与水进行热交换,加热速度较 慢,但能源利用率高。
配水系统
恒温控制阀
用于控制水温的稳定,通过自动调节冷热水的混合比例,确保出水温度恒定。
水龙头
作为用水点的终端设备,具有调节水温、流量和开启关闭的功能。
03
CATALOGUE
热水供应系统的供水方式
开式供水方式
定义
开式供水方式是指热水直接从水源取 水,通过加热设备加热后输送到用户 ,使用后直接排放到下水道或自然水 体中。
热水供应系统的分 类、组成和供水方 式
contents
目录
• 热水供应系统的分类 • 热水供应系统的组成 • 热水供应系统的供水方式 • 热水供应系统的节能措施 • 热水供应系统的维护与管理
01
CATALOGUE
热水供应系统的分类
按热源分类
电热热水供应系统
利用电能转换为热能,通过电热元件加热。
根据用水点的数量和分布情况, 合理设计管径大小,确保水流量 和压力的均衡分配。
监控与控制系统
建立热水供应系统的监控与控制 系统,实时监测水温、流量等参 数,根据实际需求自动调节水量 和温度,实现节能运行。
05
CATALOGUE
热水供应系统的维护与管理
定期检查与维护
定期检查
对热水供应系统进行定期检查,确保系统各部件的正常运行,及时发现并处理潜在问题。

热水及饮水供应系统

热水及饮水供应系统
对照设计要求和施工规范进行验收, 确保质量达标。
注意事项
确保验收过程公正、公开、公平, 遵守相关法律法规。
04
04
系统维护与保养
日常维护保养
1 2
定期检查
每天检查热水及饮水供应系统的运行状况,确保 设备正常运行。
清洁设备
定期清洁设备表面,保持设备整洁,防止污垢和 细菌滋生。
3
检查水质
定期检测热水及饮水的水质,确保水质符合卫生 标准。
热水及饮水供应系统
目录
• 系统概述 • 系统组成与工作原理 • 系统设计与安装 • 系统维护与保养 • 系统安全与环保 • 系统应用与发展趋势
01
系统概述
定义与功能
定义
热水及饮水供应系统是指用于提供热 水和饮用水的设备和设施的总称。
功能
满足人们日常热水和饮水的需求,提 供安全、卫生、可靠的水源。
分散供热
利用小型热水器或电加热器为单个用户提供 热水。
太阳能供热
利用太阳能集热器收集太阳能,通过热交换 器将热能传递给水。
储水设备
即热式热水器
直接将冷水加热至设定温度,无储水功能。
储水式热水器
储存一定量的热水,通过电加热器加热至设 定温度。
饮水机
储存饮用水的设备,通常配有加热和制冷功 能。
输送管道
常见故障及排除方法
水温异常
检查加热器是否正常工 作,如有问题及时更换。
水流不畅
检查管道是否有堵塞, 及时清理或更换管道。
设备漏水
检查设备密封圈是否老 化或损坏,及时更换密 封圈。
定期检查与维修
定期检查
01
每季度对热水及饮水供应系统进行全面检查,确保系统正常运

第3章建筑热水供应详解

第3章建筑热水供应详解

一、分类、组成、供水方式
1、管网压力工况不同,可分为: 开式、闭式供水方式。
2、加热冷水的方式不同,可分为: 直接加热、间接加热。
3、管网设置循环管道的不同,可分为: 全循环、半循环、不循环。
4、系统中循环动力不同,可分为: 机械循环、自然循环。
5、水平干管位置不同,可分为: 上行下给式、下行上给式。
第三章 建筑热水供应
建筑内部热水供应系统概述
热水供应也属于给水,与冷水供应的区 别是水温,必须满足用水点对水温、水量的 要求,因此热水系统除了水的系统:管道、 用水器具等,还有“热”的供应,热源、加 热系统等。
一、分类、组成、供水方式
建筑内的热水供应系统按照热水供应 范围的大小,可分为以下三种: ❖1、局部热水供应系统; ❖2、集中热水供应系统; ❖3、区域热水供应系统。
热水供水方式
❖ 4、按热水管网运行方式分类 ❖ (1)全天循环供应方式 ❖ (2)定时循环供应方式 ❖ 5、按热水管网是否设置循环管网分类 ❖ (1)全循环热水供应方式 ❖ (2)半循环热水供应方式 ❖ (3)无循环热水供应方式
热水供应要求
❖ 1、热水水质 ❖ 2、用水定额 ❖ 3、热水水温 ❖ (1)热水使用温度 ❖ (2)热水供应温度 ❖ (3)热冷水的比例计算
热水管网的布置与敷设
1、热水管网的布置 布置形式:上行下给式、下行上给式。 2、热水管网的敷设 热水管网的敷设可分为明装和暗装两种形式。 3、热水管道保温 热水管道和设备在保温之前,应进行防腐蚀处理。
耗热量、热水量和热媒耗量的计算及加热设备
❖ 1、耗热量计算 ❖ (1)全日供应热水的住宅、别墅、医院、疗养院、
加热设备
❖ 1、太阳能热水器 ❖ 太阳能热水器是将太阳能转换成热能并将水加热的装

热水与燃气供应

热水与燃气供应

3/25/2021
lh
11
6.3 热水供应管道系统的布置和敷设
● 上行下给式系统配水干管的最高 点应设排气装置, 下行上给 式热 水配水系统, 可利用最高 配水点 放气;系统最低点应设 泄水装置 。下行上给式系统设 有循环管时, 其回水立管可在 最高配水点以下 (约0.5m)与配水立管连接, 上 行下给式系 统可将循环管道与各 立管连接。热水横管的坡度不应 小于 0.003, 以便放气和泄水。
3/25/2021
lh
22
6.4.3室内燃气供应管道
6.4.3室内燃气供应管道
燃气引入管不得敷设在 卧室、卫生间、易燃易爆品 仓库、有腐蚀性介质的房间
、发电间、配电间、变 电室
、不使用燃气的空调机 房、通风机房、计算机房、 电缆沟、暖气沟、烟道和进 风道
、垃圾道等地方。燃气
引入管穿过建筑物基础、墙
或管沟时, 均应设置在套管
中, 并应考虑沉降的影响,
必要时应采取设软管接头等
补3/2偿5/20措21 施。
lh
24
6.4.3室内燃气供应管道
室内燃气管道应明设, 当穿过楼板、楼梯平台、墙 壁和隔墙、通风不良的吊顶 时, 必须安装在套管中。燃 气立管不得敷设在卧室或卫 生间内。燃气引入管上、燃 气表前、用气设备和燃烧器 前、点火器和测压点前、放 散管前管段均应设置阀门。
3/25/2021
lh
8
6.2 热水系统的计算
6.2.1热水用水定额、水温及水质
1. 热水用量定额及水温
热水用水量定额分为生产和生活两大类。生产用的 热水量定额,按照生产工艺的要求确定。生活用热 水量定额根据卫生器具完善程度和地区条件,按照 表6-1确定;

热水供应系统的分类、组成和供水方式

热水供应系统的分类、组成和供水方式

● 包括:蒸汽、热水的控制附件及管道的连接附件,如温度自动调节器、疏水器、减压阀、 安全阀、自动排气阀、膨胀罐、管道伸缩器、闸阀、水嘴等。

温度自动调节器
疏水器
项目四、热水供应系统 思

小练习

任务1、热水供应系统的分类、组成和供水方式
参考答案:
项目四、热水供应系统 思
练凝
任务1、热水供应系统的分类、组成和供水方式
按热水配水管网 水平干管的位置
项目四、热水供应系统 思
练凝
任务1、热水供应系统的分类、组成和供水方式
热水供应系统的供水方式
按热水加热方式
直接加热
间接加热
● 直接加热也称一次换热,是利用以燃气、燃油、燃煤为燃料的热水锅炉,
按热水管网的 压力工况
把冷水直接加热到所需热水温度,或者是将蒸汽或高温水通过穿孔管或喷 射器直接通入冷水混合制备热水。
集中维护管理;
2. 加热设备热效率较高,热水成本
集 中 热 水 供
优点
较低; 3. 各热水使用场所不必设置加热装
置,占用总建筑面积较少; 4. 使用较为方便舒适。
热水用量较大,用水点比较集
中的建筑,如标准较高的居住
适用范围
建筑、旅馆、公共浴室、医院、 疗养院、体育馆、游泳池、大
应 系 统
1. 设备、系统较复杂,建筑投资较 大;
按热水管网 采用的循环动力
按热水配水管网 水平干管的位置
适用范围
要求供水稳定、安全,噪声要求低的旅馆、住宅、医院、办公楼等 建筑。
项目四、热水供应系统 思
练凝
任务1、热水供应系统的分类、组成和供水方式
热水供应系统的供水方式
按热水加热方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热水供水方式。
热水干管、立管及支管都设置循环管道.
全 各配水龙头可以随时获得设计要求水温的热水。

使用方便,但工程投资大,需要设置循环水泵;

环路比较多,容易发生短路循环,
设计时需要调节平衡各个环路的阻力损失。
用于: 对热水供应要求比较高的建筑, 如医院、宾馆等,系统随时能有热水供应。
全循环方式 点击查看示意图
返回本书总目录
室内集中热水 供应系统
后退
前进
返回本章总目录
返回本书总目录
5.1 热水供应系统的分类、组成和供水方式
5.1.2 热水供应系统的组成
1.热媒系统(第一循环系统) 组成:
由热源、水加热器、热媒管网三部分组成。
循环过程: 锅炉生产的蒸汽,经过热媒管网送到水加热器,与冷水
进行热交换,将冷水加热,蒸汽(或过热水)释放热量以后, 变成冷凝水,靠余压回到冷凝水池,冷凝水和新补充的软化 水经冷凝循环水泵再送回锅炉,加热为蒸汽。如采用热水锅 炉直接加热冷水,直接送入热水管网,不需要热媒和热媒管道。
第5章 建筑内部热水供应系统
5.1 热水供应系统的分类、组成和供水方式 5.2 热水供应系统的加热设备和器材 5.3 热水供应系统的管材和附件 5.4 热水供应系统的管网敷设与保温 5.5 热水用水定额、水质及水温 5.6 热水量、耗热量及热媒耗量计算 5.7 热水加热及贮存设备的选择计算 5.8 热水管网的水力计算 5.9 高层建筑热水供应系统
冷水箱 膨胀排气管
加热器
返回本章总目录
返回
返回本书总目录
返回
膨胀管
供热水
盘管
加热水罐
冷水
热水锅炉 间接加热
后退
前进
锅炉 接膨胀管
冷水
返回本章总目录
返回本书总目录
后退
前进
蒸汽---水加热器 间接加热
返回
返回本章总目录
返回本书总目录
供热水
膨胀管
冷水
贮水罐
返回
锅炉
热水锅炉直接加热
后退
前进
返回本章总目录
开式必须设置高位冷水箱和膨胀管,膨胀管的出口
必须高出冷水箱的最高水位一定的高度(h)。
否则,加热过程中热水会从膨胀管溢出。
后退
前进
返回本章总目录
返回本书总目录
开式热水供应系统
冷水箱
膨胀排气管
冷水箱
水加热器
水加热器
循环水泵
后退
前进
返回本章总目录
返回本书总目录
5.1 热水供应系统的分类、组成和供水方式
热源: 应首先利用工业余热、废热、地热和太阳热,如无以
上热源,应优先采用能保证全年供热的城市热力管网或区 域性锅炉房供热。
返回
后退
前进
返回本章总目录
返回本书总目录
5.1 热水供应系统的分类、组成和供水方式
5.1.1 热水供应系统的分类
局部热水供应系统 特点:
供水范围小,热水分散制备,配水点较少,且和 热源较近,热水管路短,热损失小。
返回本书总目录
返回
后退
前进
下行上给 机械半循环方式
返回本章总目录
返回本书总目录
全循环热水供水方式
循环水泵
后退
前进
冷水箱
膨胀排气管
加热器
返回
返回本章总目录
返回本书总目录
后退
前进
返回
返回本章总目录
返回本书总目录
热水锅炉直接加热 点击查看示意图
后退
前进
返回本章总目录
返回本书总目录
5.1 热水供应系统的分类、组成和供水方式
5.1.3 热水供应系统的供水方式
蒸汽多孔管直接加热
蒸汽多孔管直接加热
蒸蒸汽汽喷喷射射器器混混合直合接直加接热加热
蒸汽管
蒸汽管
冷水
冷水
热水 蒸汽多孔管
热水 蒸汽多孔管
后退
前进
返回本章总目录
5.1.3 热水供应系统的供水方式
开式热水供应方式必须设置高位冷水箱和膨胀管,膨胀管的出口 必须高出冷水箱的最高水位一定的高度(h),否则,加热过程中 热水会从膨胀管溢出。
h
H
式中 H ——水加热器底部至冷水箱
最高水位的垂直距离;
ρ1、ρ2 ——分别为冷、热水 的密度。
膨 冷水箱 胀 排 气 管
水加热器
返回本书总目录
5.1 热水供应系统的分类、组成和供水方式
5.1.3 热水供应系统的供水方式
2.按热水管网的压力工况,可分为开式和闭式两类。
特点:
在管网顶部设水箱,管网与大气相通,系统水压
决定于水箱设置高度,不受室外给水管网水压波动影响。

适用: 室外水压变化较大,且用户要求水压稳定时采用。
式 注意:
适用: 建筑布置较集中,热水用量较大的城市和工业企业
后退
前进
返回本章总目录
返回
返回本书总目录
全循环热水供水方式
循环水泵
后退
前进
冷水箱
膨胀排气管
加热器
返回
返回本章总目录
返回本书总目录
不循环热水供水方式
后退
前进
冷水箱
膨胀排气管
加热器
返回
返回本章总目录
返回本书总目录
半循环:立管循环方式
循环水泵
后退
前进

适用于:
不循环方式

要求不高的定时供热水系统, 点击查看示意图
如公共浴室、旅馆等。
也可以采用闭式无循环热水供应系统。

循 环
倒循环热水供应方式的水加热器承受的水压力小, 膨胀排气管短,高出冷水箱水面的高度小;水加热 器的冷水进水管道比较短,水头损失小,因此可以
降低冷水箱的设置高度。一般适用于高层建筑。
后退
前进
返回本章总目录
返回本书总目录
5.1 热水供应系统的分类、组成和供水方式
5.1.3 热水供应系统的供水方式
4.按热水管网运行方式不同,可分为
全天循环方式 定时循环方式
全天 循环
即全天任何时刻,管网中都维持有不低于循环 流量的流量,使设计管段的水温在任何时刻都 保持不低于设计温度。
定时 循环
即在集中使用热水前,利用水泵和回水管道使 管网中已经冷却的水强制循环加热,在热水管 道中的热水达到规定温度后再开始使用的循环 方式。
后退
前进
返回本章总目录
返回本书总目录
第5章 建筑内部热水供应系统 5.1 热水供应系统的分类、组成和供水方式
后退
前进
返回本章总目录
返回本书总目录
5.1 热水供应系统的分类、组成和供水方式
5.1.1 热水供应系统的分类
按照供应热水范围的大小,可分为:
1.
集中热水供应系统 点击查看系统说明
2.
局部热水供应系统 点击查看系统说明
3.
区域热水供应系统 点击查看系统说明
后退
前进
返回本章总目录
返回本书总目录
5.1 热水供应系统的分类、组成和供水方式
5.1.2 热水供应系统的组成
室内集中热水供应系统主要由3部分组成:


热水供应系统
热媒系统
(第二循环系统)

(第一循环系统)
附件
后退
前进
集中加热系统图 在这里单击鼠标左键播放
返回本章总目录
后退
前进
返回本章总目录
返回本书总目录
闭式热水供应系统
安全阀
水泵
室外给水管
后退
前进
水加热器
安全阀
水泵
水加热器 室外给水管
返回本章总目录
返回本书总目录
5.1 热水供应系统的分类、组成和供水方式
5.1.3 热水供应系统的供水方式
3. 按热水管网
全循环
设置循环管道的方式不同
可分为:
半循环 不循环 倒循环
干管循环方式:在配水干管部分设置循环管道,仅
保持热水干管内热水循环,立管中的水不保证水温,
干管循环用方式水时要先放掉一部分冷水,易造成水的浪费。
点击查看示意图
后退
前进
返回本章总目录
返回本书总目录
5.1 热水供应系统的分类、组成和供水方式
5.1.3 热水供应系统的供水方式

在热水管网中不设有循环管道。后退ຫໍສະໝຸດ 前进返回本章总目录
返回本书总目录
5.1 热水供应系统的分类、组成和供水方式
5.1.3 热水供应系统的供水方式
热水部分循环,也称为半循环, 主要用于定时供应热水的建筑。
立管循环方式 点击查看示意图
可分为两种:

立管循环方式:热水立管和干管都设置循环管道,

保持有热水循环,只有支管不设循环管道。

后退
前进
返回本章总目录
返回本书总目录
5.1 热水供应系统的分类、组成和供水方式
5.1.3 热水供应系统的供水方式
5.按热水循环系统中采用的循环动力不同,可分为:
机械循环和自然循环。
设置水泵的循环系统,为机械循环或强制循环,采
机械 循环
用循环泵向锅炉或水加热器中加压送水。可靠性比 较好,能保证设计要求,循环流量大,系统的温降 小。适用于对热水供应要求比较高的建筑,宾馆、
返回本书总目录
5.1 热水供应系统的分类、组成和供水方式
5.1.3 热水供应系统的供水方式
1.根据加热冷水的方式不同,可分为直接加热和间接加热

热媒与被加热水直接接触、混合,把冷水直接加热 到所需要的温度,也称一次换热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