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颌第一磨牙牙体形态简述课件

合集下载

牙体形态及发育PPT课件教学文案

牙体形态及发育PPT课件教学文案

❖ 上颌第三磨牙(Maxillary third molar) ❖ 形态与第一磨牙相似,变异较多。
❖ 下颌第一磨牙(Mandibular first molar) ❖ 主要特点 ❖ 为下颌第磨牙中体积最大者; ❖ 五个牙尖:颊侧3个尖,舌侧两个牙尖,远中
尖最小;
❖ 五条发育沟:颊沟、舌沟、近中沟、远中沟、 远中颊沟;
色 泽白
微黄、光泽度好
形 态 牙冠短,颈1/3突出明显 牙冠长
大 小小

X-ray 有恒牙胚

(一)乳前牙
1.乳切牙类 ❖ 牙冠体积小,短而宽呈铲形 ❖ 颈嵴突出;唇颈嵴与舌面隆突特别突出 ❖ 牙根:单根,较长,根尖段略向唇侧弯曲。 2.乳尖牙类 ❖ 上颌乳尖牙牙尖明显偏向远中 ❖ 下颌乳尖牙唇轴嵴近与牙长轴平行 ❖ 牙根:单根,根尖偏向远中唇侧。
宽、深
窄、浅
位于牙长轴唇侧 位于牙长轴舌侧
单、粗、直
单、细、扁
近远中面纵形凹陷
(二)尖牙组
❖ 1.具备前牙特点 ❖ 2.多出一个牙尖
有四嵴四斜面
❖ 上下颌尖牙的区别
上颌尖牙
体积 轴嵴 舌隆 凸 舌窝 近中缘
大,冠短而宽 明显 明显 明显
长而外展
牙尖 牙尖位置
根 根颈横切面
略偏近中 牙长轴的唇侧 单根,粗,长
概念:牙齿突破口腔粘膜,到牙冠全部萌出,
与对颌牙建立咬合关系的全过程。出龈
特点:
顺序性 时间性 对称性 性别差异 下颌早于上颌
乳牙萌出时间简表(month)
牙别
萌出时间
乳中切牙 乳侧切牙 第一乳磨牙 乳尖牙 第二乳磨牙
6~8 8~9 12~14 16~18 24~30
恒牙萌出时间简表(year)

牙体解剖生理—乳牙的解剖形态

牙体解剖生理—乳牙的解剖形态
近中窝较小,远中窝较大 沟、窝、三角嵴、点隙等不明显
下颌第一乳磨牙牙根形态特征
双根,扁平椭圆形,近中 根略粗而直,根尖偏远中 ,远中根细而弯曲,根尖 直或向近中弯曲
两根分叉大,并向外扩展 。牙根近远根面较宽,在 中央有纵形的凹陷
上颌第二乳磨牙
上颌第二乳磨牙颊面观
颊面呈梯形 近远中缘对称圆突 近中颊尖大于远中颊尖,
两颊尖之间有颊沟 颊轴嵴短且不明显。 颊颈嵴显突,根颈部冠根
分明上颌Βιβλιοθήκη 二乳磨牙舌面观舌面小于颊面
近中舌尖大于远中舌尖
舌 面
有舌沟分布,较长,无 点隙
颊 面
上颌第二乳磨牙邻面观
邻面近似长方形,近中面大 于远中面,颊缘和舌缘的颈 1/3处圆突而最宽,向 缘缩 窄,根颈部显著缩窄
近远中面接触区均位于 缘 中1/3
前牙:根尖偏远中
乳磨牙:根干短,分叉大 磨牙:根干长,分叉小
乳牙的解剖形态
上颌乳中切牙 上颌乳侧切牙 下颌乳中切牙 下颌乳侧切牙 上颌乳尖牙 下颌乳尖牙
上颌第一乳磨牙 下颌第一乳磨牙 上颌第二乳磨牙 下颌第二乳磨牙
乳牙外形的特点
1、乳牙体积小,牙冠短而宽,乳白色。 2、乳牙颈部缩窄,颈嵴突出,牙合面缩窄,冠根分明 3、宽冠窄根为乳前牙特点(上颌乳中切除外)。 4、上颌乳尖牙的牙尖偏向远中。 5、下颌第一乳磨牙牙冠形态不同于任何恒牙。 6、下颌第二乳磨牙三个颊尖(近中颊尖、远中颊尖、
乳前牙的解剖形态
乳牙和恒牙的主要区别
乳牙体积较小,乳磨牙牙体依次 递增;恒牙牙体较大,磨牙牙体 却依次递减
乳牙釉质较薄,硬度差,呈乳白 色。恒牙釉质较厚,硬度强,呈 乳黄色
乳牙牙颈明显缩窄,冠根分界明 显;恒牙牙颈略为狭窄,冠根分 界不太明显

牙体形态与功能

牙体形态与功能

菌状乳 色红稍大,呈圆点状,数形的黏膜皱襞,在人类已基本退化,仅在 头 舌边可以看到。
轮廓乳 排列于界沟前方,体积最大,乳头中央隆起,周

围有环状
舌内肌
舌外肌
收缩时可改变舌的形态
舌 头 的 作 用
唾液腺分泌唾液。唾液的主要成分是水,占 99. 4%,其余0.6%为固体成分。
那么同学们知道为什么心情不好的时候要喝甜的吗?
八、舌
(一)舌的形态
“V”形界沟把舌头分为前 2/3舌体和后1/3的舌根
(二)、舌黏膜 舌黏膜根据他的位置和特点分为
舌背黏膜 舌腹黏膜
舌背黏膜:覆盖舌的上面,呈淡红色,厚且表面形成许多小突起 舌腹黏膜 覆盖于舌的下面,薄且光滑。
丝状乳 呈白色丝绒状,数量多,遍布于舌体上面 头
二、口腔前庭及表面解剖标志
1.前庭沟:又称唇颊龈沟。此处黏膜 下组织疏松,是托式义齿边缘的封闭 区域。
2.唇系带:分为上唇系带和下唇系 带,制作义齿时,基托边缘在此 处应适当缓冲,以免压伤软组织, 影响义齿的固位及妨碍唇的活动。
二、口腔前庭及表面解剖标志
3.颊系带:义齿基托边缘应注意此结 构,与之有适当的接触,达到既不影 响颊的活动又可获得良好固位的目的。
唾液腺主要有腮腺、舌下腺和下颌下腺三 对 思考:为什么在上颌磨牙区和下颌前牙区 易发生牙结石?
唾液的作用有清洁口腔、保护和润滑口腔黏 膜、消化食物、溶解食物、杀菌和抗菌、稀 释和缓冲(缓冲口腔的PH值)、黏附与固位(帮 助全口义齿固位)、缩短凝血时间、排泄体内 代谢产生的废物等功能
是哪个小朋友还没有划好重点?
4. 腮腺乳头:位于上颌第二磨牙牙冠 相对的颊黏膜上,是腮腺导管的开口 处。
5.磨牙后三角和磨牙后垫:是下颌义 齿后界的标志。

下颌磨牙的髓腔形态

下颌磨牙的髓腔形态

Back
下颌第三磨牙的髓腔形态

由于下颌第三磨牙外形变异较多,其髓室 及根管亦同样依其外形而异。髓室、根管 均较大,有二根者则为二根管,为融合根 者则多为单根管。
恒牙髓腔应用解剖




上颌前牙髓腔的唇舌径在牙颈部最大,开髓时应从舌面 窝中央,上颌切牙在活髓牙预备针型嵌体的针道时,应 注意避开髓角。 下颌前牙的双根管多分布在唇舌向,在正面的X线片上, 因双根管唇舌像相重,应改变投射的角度才能显示。在 作根管治疗时,须检查根管口的数目。下颌切牙因根管 较窄,根管侧壁薄(近中根管壁厚约1.20mm,远中根 管厚约1.10mm),根管治疗时应防止侧穿根管壁。 上颌前磨牙近远中径在合面宽而近颈部窄,开髓时应注 意窝洞的形态和位置,防止从近中面或远中面穿孔。上 颌前磨牙颊侧髓角较高,补牙备洞时应避免穿通颊侧髓 角。上颌前磨牙因髓室底较深,开髓时勿将暴露的髓角 误认为是根管口。 下颌第一前磨牙因牙冠向舌侧斜度大,故颊尖位于牙冠 中份,髓角又高,牙体预备时应避免穿髓;作根管治疗 时,器械应顺着牙体长轴的方向进入,以免穿通根管一、二磨牙近颊髓角和近舌髓角较高,补牙备洞时应 避免穿髓;上颌第一、二磨牙进行嵌体修复制备针道时,应 避开髓角,宜从合面颊沟、舌沟、近 中窝和远中窝处人手; 上颌第二磨牙有时颊侧二根融合为一粗大的根和根管,治疗 时应加注意, 下颌第一、二磨牙因髓室顶和髓室底相距较近,开髓时应防 止穿通髓室底。 下颌第—、二磨牙舌侧髓角高于颊侧髓角,近中髓角高于远 中髓角.牙体预备时应 注意避开髓角的位置。 下颌第一磨牙远中舌侧根管细小弯曲,治疗时应加注意。 下颌第二磨牙有时近远中根在颊侧融合,根管亦在颊侧连通, 根管横断面呈C字形,开髓时勿将根管在颊侧的连通误认为 是被穿通的髓室底。 下颌磨牙牙冠向舌侧倾斜,其髓腔 亦偏向颊侧,故开髓部位 应在合面偏向颊尖处:若在合面中央处开髓,尤其是偏向舌 偏,常致舌侧壁薄弱而折断。

口腔解剖生理学——恒牙的解剖外形磨牙ppt课件

口腔解剖生理学——恒牙的解剖外形磨牙ppt课件

两根型
三根型
磨牙类——下颌第一磨牙
下 6似梯颊三尖,两条颊沟过颊面, 颊尖轴嵴与沟平,末端形成点凹陷, 舌面轴嵴不明显,合缘可见两个尖; 近中合三分稍突,邻接在此颊侧偏, 合面远中尖最小,颊侧尖短舌侧长, 中央点隙向外伸,5 条发育沟来分。 (解释) 下颌6从颊面观:呈梯形,颊侧有三个尖,颊沟和远颊沟通过 牙尖间,颊沟与近中颊尖、远中颊尖的颊轴嵴平行,颊沟的末端形 成一个点的凹陷。舌侧观:合缘可见两个尖,舌面无明显的轴嵴。 近中面合1/3处稍突,近远中邻接多在此(合1/3处)偏颊侧。远中 尖最小,颊侧尖短而圆,舌侧尖长而锐,中央点隙经两舌尖间至舌 面成舌沟,伸向近中止于近中合缘嵴之内成近中沟,伸向远中止于 远中合缘嵴之内成远中沟,远中颊尖与远中尖间有一条远中颊沟, 共5条发育沟。
4、牙合面
远颊合角
(1)斜方形(上颌磨牙基本特征)
近颊、远舌牙合角锐;
近舌、远颊牙合角钝
类似一被挤压的平行四边形
(2)牙尖大小顺序:近舌>近颊、远颊>远舌
近颊合角
磨牙类——上颌第一磨牙
4、牙合面
(3)斜嵴 近舌-远颊三角嵴相连贯而成,为此牙的重要特征
(4)合面边缘嵴 近中边缘嵴高,远中边缘嵴低,为后牙的普遍规律 (咀嚼时,可以把食物局限在牙合面)
2、舌面:较颊面小,光滑圆突
近中缘长直,远中缘短突,颈缘较平 两个舌尖:近中舌尖>远中舌尖 舌沟:至舌面中1/3,末端无点隙,与牙体长轴
平行 远颊沟:至颊面牙合1/3,末端无点隙 舌轴嵴不明显 外形高点:中1/3
舌面观
磨牙类——下颌第一磨牙
3、邻面:似平行四边形
牙冠明显向舌侧倾斜: 锐角:颊颈角(颊缘-牙颈)、舌牙合角(舌
磨牙类——下颌第二磨牙

下颌前磨牙解剖形态ppt课件

下颌前磨牙解剖形态ppt课件
下颌前磨牙解剖 形态
(三)下颌第一前磨牙
向舌侧倾斜显著 颊尖 颊轴嵴 外形高点
舌面——
圆突短小 舌尖 近中舌沟 外形高点
邻面——
近中面 远中面
圆三角形或卵圆形 尖: 嵴:横嵴 窝:近中窝 远中窝 沟:中央沟——近中沟、远中沟 (近中舌沟)
牙根:
扁而细长 近中面根尖部有分叉痕迹 根尖略弯向远中
下颌前磨牙
体积小 牙冠向舌侧倾斜 颊舌径近似于近远中径 颊尖明显大于舌尖 颊尖为功能尖
应用解剖
1)龋: 2)拔牙: 3)修复: 4)炎症: 5)解剖标志——颏孔 6)畸形:错位、易位、
多生牙、畸形中央尖
下述下颌第一前磨牙合面形态中哪
个是正确的?
A. 合面呈方圆形 B. 远中窝大于近中窝 C. 颊尖最大,近中舌尖次之,远中舌尖 最小 D. 颊尖顶偏向远中 E. 合面上有一远中舌沟
(四)下颌第二前磨牙
三个高度几乎相等
颊面——
方圆五边形,颈部稍宽, 向舌侧倾斜度较小。
舌面—— 二尖型
三尖型
邻面——
二尖型:H型
三尖型:Y型
、 U型
26%
31%
43%
牙根:
扁圆单根 近中面无分叉痕迹
上、下颌前磨牙的区别Fra bibliotek上颌前磨牙体积大 牙冠较直,颊尖在牙体 长轴颊侧 颊舌径大于近远中径 颊、舌尖大小接近 舌尖为功能尖
下述上颌第二前磨牙与上颌第一前磨
牙形态区别中哪个不正确?
A. 上颌第二前磨牙的颊尖比较圆钝 B. 上颌第二前磨牙在近中面无近中沟 C. 上颌第二前磨牙合面近、远中点隙相距 较远 D. 上颌第二前磨牙多为扁形单根

第一章 口腔颌面解剖生理 PPT课件

第一章 口腔颌面解剖生理 PPT课件
第一章 口腔颌面解剖生理
1
概述
2
口腔
3
颌面部
一、口腔及颌面部的区域划分
二 、口腔颌面部的主要生理功能
摄食 咀嚼 感受味觉 吞咽 表情 辅助语言和呼吸
三、口腔颌面部解剖生理特点及临床意义
1位置显露 2 血供丰富 3解剖结构复杂
4自然皮肤皮纹 5 颌面部疾病影响形态和功能 6 疾患易波及毗邻部位
1
至伤及颅脑; • 所附丽的肌束薄弱,骨折较少发生移位; • 血运丰富,骨质疏松,再生修复能力强,骨折易愈合;抗
感染能力强,炎症易引流,较少发生骨髓炎。
(二)下颌骨(mandible):面下部的主
要支架,颌面部骨中唯一能动者。分为一体 (水平部---下颌体)二支(垂直部---下颌升 支)。
下颌骨图片
牙槽突:有牙槽窝,牙槽嵴,硬板 (筛状板)等结构
额 突
牙槽 突
腭突
上颌骨薄弱线
Le Fort Ⅰ:梨状孔下部 →上颌结节→蝶骨翼突
Le Fort Ⅱ:鼻骨、泪骨 →颧颌缝(外下)→蝶骨翼突 ↓
颧骨下方
Le Fort Ⅲ:鼻骨、泪骨→颧颌缝(外上) →蝶骨翼突 ↓
颧骨上方
临床意义
• 具有一定的支持力,轻微外力可分散; • 与邻骨连接复杂,较大外力易造成自身和邻骨的骨折,甚
牙冠 牙颈
牙根
(外面观)
牙根管
1 牙冠的形态
5个面
2 牙根的数目和形态
3 牙的组织结构
内部观察
牙釉质(enamel)高度钙化 半 透明
牙本质( dentin)淡黄色 牙骨质(cementum) 与骨相似 牙 髓( pulp) 富含神经血管
CT组织
三硬一软 (剖面观)

牙体解剖生理.ppt

牙体解剖生理.ppt
87 例如:#54 右上颌第一乳磨牙
牙体一般应用名词及 表面解剖标志
(一)牙体一般应用名词
1.应用术语:
(1)中线(medlan line)
将颅面部平分为左 右两等份的一条假 想垂直线,该直线 位于面部正中矢状 面,正常左右两侧 对称。
(2)牙体长轴
牙体长轴:为经过牙冠 与牙根中心的一条假 想直线
2.牙根(root of tooth) 牙骨质 包埋于牙槽骨中 稳固功能 牙根形态与功能相关
外形观察
3.牙颈(dental cervix) 牙冠与牙根交界 弧形曲线 颈缘 颈线 ( cervical line )
外形观察
1.牙釉质(enamel) 牙冠,半透明白色,最硬
2.牙骨质(cementum) 牙根,较黄
远中1/3 邻面: 唇(颊)1/3、中1/3、舌1/3
牙 根
颈1/3 中1/3
根尖1/3;
牙合1/3 中1/3 颈1/3 根颈1/3
根中/3
根尖1/3
2.牙冠各面的名称
(1)每个牙均有与牙 体长轴大致平行的四 个轴面,分别称为: 唇(颊)面、 舌(腭)面 近中面 远中面
(2)与牙体长轴垂直 的面:合面和切嵴
例:右上颌第一磨牙 A区6, 6
右上 A C
右下
左上 B D
左下
(二)通用编号系统
恒牙:1-32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32 3 30 29 28 27 26 25 24 23 22 21 20 19 18 17
1
例:#14 左上颌第一磨牙
通用编号系统
切面观 切嵴
牙根 单根
根据牙形态特点和功能特性分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标准牙体形态特征(典型牙)
下颌第一磨牙牙体形态特征
●颊面观 ●舌面观 ●近中面观 ●远中面观 ● 面观
五面观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下颌第一磨牙牙体形态特征
颊面观
舌面观
邻面轴嵴走向
邻面观
邻接点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近中牙颈线比远中牙颈线高
邻面观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近、远中边缘嵴的高度落差
近中边缘嵴高,远中边缘嵴低
邻面观
面观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牙尖高度
颊面观
能目测到5个牙尖: 近中舌尖> 远中舌尖> 近中颊尖> 远中颊尖 > 远中尖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牙冠的长、宽比例
颊面观
牙冠宽度> 牙冠长度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缘外形
颊面观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近、远中根冠连接特征的对比
颊面观
• 近中缘较平直 • 远中缘较圆突 • 远中邻面突度大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近远中边缘嵴的高度
颊面观
近中边缘嵴高 远中边缘嵴低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下颌第一磨牙牙体形态特征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面外形
面观
面外形:
显圆的长方形或 六角形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颊侧近远中轴面角的对比
面观
颊侧近中轴面角: 锐角
颊侧远中轴面角: 钝角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缘成宽大的M形
牙尖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颊面观
颊侧有三个牙尖: 近中颊尖> 远中颊尖> 远中尖
颊沟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颊面观
• 近中颊尖和远中颊 尖之间有颊沟
• 远中颊尖和远中尖 之间有远颊沟
舌面观
二个舌尖之间有舌沟 偏向远中位置
牙颈线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舌面观
舌侧牙颈线较平
邻面观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下颌第一磨牙牙体形态特征
近中面
远中面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颊面观
• 牙颈线大致水平 • 在根分叉部有根间
突起
舌面观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下颌第一磨牙牙体形态特征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缘外形
舌面观
缘成宽大的M形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缘外形
缘均成M形
邻面观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近、远中面比较
邻面观
近中面 宽大且平坦
远中面 狭小且圆突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邻接点
近中邻接点高,远中邻接点低
邻面观
轴嵴走向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各个牙尖的大小
面观
近中舌尖> 远中舌尖> 近中颊尖> 远中颊尖> 远中尖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边缘嵴的清晰度
近中边缘嵴较远中清晰而锐利
面观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边缘嵴的长度
面观
近中边缘嵴短 远中边缘嵴较长
牙冠外形
舌面观
外形为倒梯形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与邻面的衔接
舌面观
近中缘及远中缘 与邻面的界线不 显著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牙尖高度
舌面观
舌侧有两个牙尖 较颊尖高耸锐利
舌沟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牙冠外形
邻面观
牙冠外形为梯形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颊、舌侧缘的对比
邻面观
• 舌侧缘较直,在 中1 / 3稍上处突出
• 颊侧缘明显向舌 侧倾斜,在颈1 / 3 处明显突出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近远中轴面角
颊面观
近中轴面角锐利 远中轴面角圆钝
颊轴嵴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颊面观
颊侧有颊轴嵴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牙颈部的宽度
颊面观
牙颈部的近远中径 显著变窄
牙颈线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主沟的走向
面观
主沟的走向: 颊沟、远颊沟、舌沟、近中沟和远中沟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窝的深度
面观
中央窝的深度> 远中窝的深度> 近中窝的深度
近中面观
远中面观
面观
颊面观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下颌第一磨牙牙体形态特征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倒梯形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