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SM接收模块通信协议
道路运输车辆卫星定位系统终端通讯协议及数据格式

道路运输车辆卫星定位系统终端通讯协议及数据格式道路运输车辆卫星定位系统终端通讯协议及数据格式是现代交通运输领域中非常重要的一项技术。
它使用卫星定位技术和通讯技术相结合,能够实时监控和管理道路运输车辆的位置、状态等信息,提高运输效率、降低运输成本,同时也提升了道路运输的安全性。
本文将详细介绍道路运输车辆卫星定位系统终端通讯协议及数据格式。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卫星定位技术的基本原理。
卫星定位技术是利用地面上的卫星定位系统和地面接收设备相互配合,通过测量卫星发射的信号与地面接收设备接收到的信号之间的时间差,从而计算出接收设备相对于卫星的位置信息。
在道路运输车辆卫星定位系统中,一般使用的是全球定位系统(GPS)。
接下来,我们将介绍道路运输车辆卫星定位系统终端通讯协议。
通讯协议指的是系统中各个组成部分之间进行通信时所遵循的规则和标准。
在道路运输车辆卫星定位系统中,通讯协议一般采用TCP/IP协议。
TCP/IP协议是互联网中最基本和最重要的协议之一,它提供了可靠的数据传输和连接管理。
道路运输车辆卫星定位系统终端通讯协议的基本原理是将车辆的位置、状态等信息通过终端设备上传到服务器,并在服务器上进行处理和管理。
终端设备一般由GPS模块、GSM模块和处理器组成。
GPS模块用于获取车辆的位置信息,GSM模块用于与服务器进行通信,处理器用于控制终端设备的各种功能。
此外,道路运输车辆卫星定位系统终端通讯协议还包括数据格式的定义。
数据格式是指在数据传输过程中,数据的编码和组织方式。
在道路运输车辆卫星定位系统中,常用的数据格式有两种:ASCII格式和二进制格式。
ASCII格式是一种文本型的数据格式,采用可见字符来表示数据。
二进制格式是一种二进制数据格式,采用二进制编码来表示数据。
选择哪种数据格式取决于具体的需求和应用。
接下来,我们将介绍道路运输车辆卫星定位系统终端通讯协议中常用的数据格式和数据字段。
常用的数据格式包括报文格式和数据包格式。
GPRSGSM-300双模无线通讯模块使用说明

使用说明一模块配置模块要工作在最佳状态时要进行必要的配置方可进行工作,对模块进行配置时短消息必须以”GPRS”字样开头,并且需要进行系统解锁,否则不会进入配置状态,并且需要进行非配置短信传输时不能用”GPRS”开头。
1.1 系统解锁:系统配置需要在发送“GPRS系统密码=****,”密码正确后回复系统解锁信息。
系统解锁后10min内配置有效。
系统默认密码1234。
要修改系统密码需在解锁时间内发送GPRS修改密码=****,可以修改密码,密码位数1-4位不限。
1.2 主从模式配置:发送“GPRS主从模式=1,”可配置模块为主机(透传模式)。
当模块接收到数据后直接将数据发送到串口,串口接收到数据也将直接通过网络发送给客户端,主模式不能向外传输短信。
只有工作在从机模式下(GPRS主从模式=0,)方可进入GSM短信模式或GSM短信+GPRS数据传输模式。
1.3 GPRS链接:发送“GPRS在线模式=0,”,返回“GPRS在线模式0 离线”,为GSM短信模式,不能进行GPRS数据传输,也不寻找服务器;发送“GPRS在线模式=1,”,返回“GPRS在线模式 1 在线”,设置为GPRS数据传输模式。
GPRS数据传输模式时有新的短信将在数据传输的间隙送达。
在连续进行GPRS 传输数据时可能影响短信的接收及时性。
1.4 设备编号注册:设备编号是为了能让客户端正确识别模块,加入的识别码,一般是设置所使用卡的号码,便于记忆。
发送“GPRS编号=,”可设置模块编号,其中为举例编号,“,”为结尾符。
设置完后每次向客户端传送数据会在数据包前面加入编号,例如模块传输数据“123”,电脑通过TCP客户端收到的数据将是“(ID)123”。
在特殊情况下可以设置“GPRS包头=0,”,此时模块传输的数据将包前面将不再有(ID*****)的标示,例如模块传输数据“123”,电脑通过TCP客户端收到的数据将是“123”。
1.4.1 通讯模式:发送“GPRS通讯模式=1,”可配置为浙江省协议模式。
GSM通信协议详解

GSM通信协议详解GSM全名为:Global System for Mobile Communications,中文为全球移动通讯系统,是第二代(2G)移动通信系统,俗称"全球通",是一种起源于欧洲的移动通信技术标准,是第二代移动通信技术,其开发目的是让全球各地可以共同使用一个移动电话网络标准,让用户使用一部手机就能行遍全球。
目前,我国中国移动、中国联通各拥有一个GSM网,为世界最大的移动通信网络。
GSM系统包括GSM 900:900MHz、GSM1800:1800MHz 及GSM1900:1900MHz等几个频段。
GSM的发展:GSM数字移动通信系统源于欧洲。
早在80年代初,欧洲已有几大模拟蜂窝移动系统在运营,例如北欧的NMT(北欧移动电话)和英国的TACS(全接入通信系统),西欧其他各国也提供移动业务。
但是模拟系统有一些限制:第一,尽管在80年代初的过低估计下,移动业务的潜在需求也远远超过当时模拟蜂窝网的预计容量;第二,运营中的不同系统不能向用户提供兼容性:一个TACS终端不能进入NMT网,一个NMT终端也不能进入TACS网。
为了方便全欧洲统一使用移动电话,需要一种公共的系统。
1982年在欧洲邮电行政大会(CEPT)上成立“移动特别小组”(Group Special Mobile)简称“GSM”,开始制定使用于泛欧各国的一种数字移动通信系统的技术规范。
1990年完成了GSM900的规范,产生一套12章规范系列。
随着设备的开发和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的建立,GSM逐渐演变为“全球移动通信系统”(Global System for Mobile Communication)的简称。
GSM通信系统组成:蜂窝移动通信系统主要是由交换网路子系统(NSS)、无线基站子系统(BSS)和移动台(MS)三大部分组成如图2-1所示(1)GSM系统原理其中NSS与BSS之间的接口为“A”接口,BSS与MS之间的接口为“Um”接口。
基于单片机的GSM短信收发模块设计

Ke wo d : M ; M S 4 0 s o es a e AT o y r s GS P 3 ; h r m sg g ; t c mma d ns
2o' . 23
0 引言
随着 G M 通讯设施的日 S 益完善,其应用无疑将会有 无限广阔的空间。在未来,从民用到工业控制领域以及其 它领域, 将随处可见G M 的应用。因此研究嵌入式 G M S S
方式进行传输 。 关键词 :G M ;MS 4 0 S P 3 ;短 信 ;A 命令 T
中图分类号:T 3 1 P 9 文献标识码: A
S ng e c p s d G S ho tm e s g r ns eve i l hi ba e M s r s a e ta c i r
21 0 2年 3勇 繁 3期
电 子 测 试
E工ECT ROM C T ES T
M a . o1 r2 2 N o3 .
基于单片机的GS M短信收发模块设计
亓浩名 ,王 利 ,武 毅 , 张 磊 ,黄德宇 ( 中北大 学 机 电工程学院 ,山西太原 005 ) 301 摘要 : 设计研究如何通过单片机 的控制 ,实现 G M模块接收和发送简 单数 字、字母的短信 。随着科技的发 本 S 展 ,G S S P 和G M的联合定位装 置将给人 们带来更大地 方便, 如何控制 G M模 块将 接收 到的定位数据 发送 和回 S 收 ,对后续的数据处理 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本 文使用MS40 P 3单片机通过R 22 口与G M/ S3串 S  ̄块通信 ,使用标 准的A 命令来控制G M模块实现各种无线通信功能。实验 结果表明 :该模块 能够稳 定的将定位数据 以短信的 T s
,
n e t sd s r me s e t n c i e . t t ed v l p n f e h o o y t o i e o i o i g d v c ae a d t x ae o s g a sev r W i h e eo me to c n l g , e c mb n d p s i n n e ieb s d b hW uY ,Z a g e,Hu n y mig W n , i h n i Ha L L ag De u
GSM协议讲解

GSM信令系统在网络侧,即MSC、HLR、VLR、EIR之间均采用和OSI 7层结构一致的7号信令系统。
在用户接入侧,即MSC和基站间及空中接口均采用和ISDN用户-网络接口(UNI)一致的三层结构;网络侧信令着眼于系统互连。
由7号信令支持的统一的MAP信令使GSM系统可以容易地实现广域联网和国际漫游;灵活的智能网结构便于系统引入智能业务,实现快速增值;用户侧信令着眼于业务综合接入,便于未来各类ISDN业务的引入,为向个人通信发展奠定基础。
1、层次结构GSM中采用了OSI的分层协议结构。
其中下一层协议为上一层协议提供服务,上一层协议利用下一层所提供的功能,上下层之间通过原语进行通信。
在建立连接之后,对等层之间形成逻辑上的通路。
2、Um接口信令系统Um接口是MS与BTS之间的接口。
从表1可以得知,Um接口的链路层为LAPDm,它是在固定网ISDN的LAPD 协议基础上作少量修改形成的。
修改原则是尽量减少不必要的字段以节省信道资源。
由于TDMA系统提供了定位和信道纠错编码,因此取消了帧定界标志和帧校验序列。
另外,还定义了许多简短的帧格式用于各种特定的情况。
Um接口的网络层是收发和处理信令消息的实体。
它包括了RR(无线资源管理)、MM(移动管理)、CM(呼叫管理)三个子层;其中RR层指的是在无线电接口上的传输进行管理的规约,并提供MS和BSC之间的稳定链路。
BSS实现RR的大部分功能,主要涉及无线接口、Abis接口和A接口,其它功能模块还涉及七号信令接口。
MM层一是管理包括位置数据在内的用户数据库,二是管理鉴权操作,SIM,HLR和AUC。
NSS(主要是MSC)是CM层的一个重要要素。
3、A接口信令系统A接口是BSC与MSC之间的接口。
物理层是数字传输2048KBIT/S的E1线路,具体标准见G.703,G.704。
数据链路层基于7号信令系统MTP2。
网络层为MTP3和SCCP共同组成。
提示使用SCCP的识别负责识别高层消息。
GPRS模块使用说明

GPRS模块使用说明一、GPRS模块的基本原理和工作方式GPRS模块通常由一个GSM模块和GPRS模块两部分组成。
GSM模块用于接收和发送短信、语音通信等,而GPRS模块则用于实现基于IP的数据通信。
GPRS模块通过GPRS网络连接服务器,通过TCP/IP协议进行数据通信。
1.通过SIM卡进行身份验证和数据传输;2.支持GSM网络和GPRS网络;3.支持数据包和短信的发送和接收;4.支持TCP/IP协议和HTTP协议。
二、GPRS模块的使用步骤要使用GPRS模块进行数据通信,需要按照以下步骤进行操作:1.插入SIM卡:将提供GSM网络服务的SIM卡插入GPRS模块的SIM卡座中,并确保SIM卡已经激活并具有有效的数据通信功能。
2.电源接入:将GPRS模块的电源线连接到电源适配器或电池上,确保GPRS模块可以正常工作。
3.连接天线:将提供GSM信号的天线连接到GPRS模块的天线接口上,确保GSM网络信号的稳定。
4.设置参数:通过串口或其他方式,将GPRS模块的相关参数进行设置,包括APN(接入点名称)、用户名、密码等。
这些参数用于连接GPRS网络。
5.建立GPRS连接:使用AT命令或其他方式,将GPRS模块与GPRS网络建立连接。
连接成功后,GPRS模块将获得一个本地IP地址。
6.发送数据:使用GPRS模块提供的API或AT命令,将数据通过GPRS网络发送到服务器。
可以使用TCP/IP协议或HTTP协议进行数据传输。
7.接收数据:通过轮询或建立持久连接,从服务器接收数据。
可以使用GPRS模块提供的API或AT命令接收数据,并对接收到的数据进行处理。
8.关闭连接:当数据传输完成或不再需要连接时,使用AT命令或其他方式关闭GPRS连接。
确保释放网络资源并节省电力。
三、GPRS模块的应用领域1.远程监控和控制:可以使用GPRS模块将传感器数据发送到服务器,实现远程监控和控制。
例如,可以将气象站的数据通过GPRS网络发送到服务器,实现远程对气象站的监控和管理。
gsm模块的工作原理

gsm模块的工作原理
GSM(Global System for Mobile Communications)模块是一种能够在移动通信网络中实现无线通信的设备。
它是将通信功能集成在一块小型的电路板上,包含有手机通信所需的所有相关硬件和软件。
GSM模块的工作原理可简单分为以下几个步骤:
1. 接收和发送信号:GSM模块首先从天线接收到来自基站的无线信号。
这些信号经过一个收发器进行放大和滤波,并转化为数字信号。
2. 分离信号:经过放大和滤波后,数字信号被GSM模块内部的解调器分离成音频和数据信号。
3. 处理数据:GSM模块将从基站接收到的数据进行解码和处理,确保数据的完整性和准确性。
4. 用户交互:GSM模块配备有一个输入输出接口,可以通过该接口与外部设备(例如微控制器、计算机)进行通信。
用户可以通过输入接口发送指令或数据到模块,同时模块也可以通过输出接口将数据发送到外部设备。
5. 数据传输:GSM模块使用GSM网络传输数据。
数据可以是短信、语音、图片或其他多媒体形式。
6. 与基站通信:GSM模块通过GSM网络与基站进行通信。
它
可以发送和接收数据,同时也可以参与到移动通话中。
总的来说,GSM模块就是通过接收、处理和发送信号来实现无线通信的设备。
它可以将用户发送的数据通过GSM网络传输到接收方,并能从基站接收来自其他设备的数据。
移动通信类缩写含义

移动通信类缩写含义移动通信类缩写含义一、GSM类缩写1. GSM:全球移动通信系统(Global System for Mobile Communications)- 简介:GSM是一种全球标准的数字蜂窝方式技术,用于移动方式和数据传输。
2. SIM:用户识别模块(Subscriber Identity Module)- 简介:SIM卡是一种嵌入式智能卡,用于存储移动用户的身份信息和个人数据。
3. UMTS:通用移动通信系统(Universal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System)- 简介:UMTS是第三代移动通信标准,支持高速数据传输和多媒体应用。
4. HSPA:高速分组接入(High Speed Packet Access)- 简介:HSPA是一种通信协议,提供了高速数据传输和网络接入的能力。
5. LTE:长期演进(Long-Term Evolution)- 简介:LTE是一种4G无线通信技术,提供了高容量和高速率的移动通信服务。
二、CDMA类缩写1. CDMA:码分多址(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 简介:CDMA是一种数字通信技术,通过将数据编码为码片进行传输和接收。
2. EV-DO:增强型数据传输优化(Evolution-Data Optimized)- 简介:EV-DO是一种CDMA网络技术,用于高速数据传输和移动宽带接入。
3. WCDMA:宽带码分多址(Wideband 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 简介:WCDMA是一种广泛使用的3G移动通信技术,提供高速数据传输和语音通信。
4. CDMA2000:CDMA第二代(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 2000)- 简介:CDMA2000是一种CDMA网络技术,提供高速数据传输和语音通信。
三、TD-SCDMA类缩写1. TD-SCDMA:时分同步码分多址(Time Division-Synchronous 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 简介:TD-SCDMA是一种中国自主发展的3G移动通信技术,用于高速数据传输和语音通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