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执业医师鉴别诊断复习指导

合集下载

医师资格考试中的临床诊断与治疗知识点详解

医师资格考试中的临床诊断与治疗知识点详解
注意事项:在使用非药物治疗时,需要遵循专业医师的建议和指导,确保安全有效。
特殊情况处理
手术治疗:对于某些疾病,手术治疗是最佳的治疗方式
常见疾病诊断与治疗
03
感冒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治疗方法:对症治疗、抗病毒治疗、抗生素治疗
诊断依据:流行病学史、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
预防措施: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加强锻炼、接种疫苗
体格检查:对患者的身体状况进行全面检查
病例分析步骤
诊断与鉴别诊断:根据病史、体格检查和辅助检查结果,确定或排除可能的疾病
治疗:根据诊断结果,制定合适的治疗方案
收集病史:详细了解患者的病情、症状、家族史等
体格检查:对患者进行全面的身体检查
辅助检查:进行必要的实验室和影像学检查,以帮助诊断
病例分析要点
实验室检查:根据病情选择合适的实验室检查项目,如血常规、尿常规、生化检查等
病史采集:全面了解患者病情,包括现病史、既往史、家族史等
体格检查:系统检查患者身体状况,发现异常体征
影像学检查:借助影像学技术,如X线、CT、MRI等,进一步明确诊断
实践操作
05
操作技能要求
熟悉临床操作技能,如手术操作、注射、穿刺等
注意事项:避免过度使用抗生素、关注病情变化及时就医
肺炎
诊断方法:根据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和实验室检查进行诊断
治疗方法:根据肺炎的病因和病情严重程度,选择不同的治疗方案,包括药物治疗、氧疗、机械通气等
预防措施:加强免疫力、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避免接触病原体等
注意事项:及时就医、遵医嘱治疗、定期复查等
高血压
糖尿病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医师执业资格考试复习资料诊断学基础(笔记).docx

医师执业资格考试复习资料诊断学基础(笔记).docx

诊断学基础细目一发热—.病因(一)感染性发热:最常见。

(二)非感染性发热1.无菌性坏死物质的吸收2.抗原一抗体反应3.内分泌与代谢障碍4.皮肤散热减少5.体温调节中枢功能失常6.植物神经功能紊乱二、临床表现(一)发热的临床分度:按发热的高低可分为:①低热:37. 5°C— 38°C;②屮等度热:38. 1O C-39O C;③高热:39. 1°C — 41°C;④超高热:41°C以上。

(二)热型临床常见的热型有下列数种:1.稽留热:体温持续于39~C — 40°C以上,达数日或数周,24小时波动范围不超过1°C。

见于肺炎链球菌性肺炎、伤寒、斑疹伤寒等的发热极期。

2.弛张热:体温在3旷C以上,但波动幅度大,24小时内体温差达2〜C 以上,最低时一般仍高于止常水平。

常见于败血症、风湿热、重症肺结核、化脓性炎症等。

3•间歇热:高热期与无热期交替出现,体温波动幅度可达数度,无热期(间歇期)可持续1 FI至数FI,反复发作。

见于疟疾、急性肾盂肾炎等。

4.不规则热发热无一定规律,可见于结核病、风湿热、支气管肺炎、感染性心内膜炎等。

根据不同的热型有助于发热病因的诊断与鉴别诊断,但须注意,由于抗生素、解热镇痛抗炎药与糖皮质激素的广泛应用,可使一些疾病的热型变为不典型。

此外,.热型也和个体反应有关,年龄、营养状态均可影响热型。

如老年人休克型肺炎时可仅有低热或无发热。

(四)伴随症状1.伴寒战常见于感染。

2.伴意识障碍常提示中枢神经系统的疾患。

3.伴咳嗽、咯痰多考虑肺、支气管炎症。

4.伴腹泻要考虑肠道感染。

5.伴尿频、尿急、尿痛常考虑尿路感染。

6•伴皮疹应注意是否为急性出疹性传染病。

7•伴口唇单纯疱疹常见于肺炎链球菌性肺炎、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流行性感冒等。

8.伴眼结膜充血多见于麻疹、流行性出血热、斑疹伤寒、钩端螺旋体病等。

细目二胸痛一、病因1・胸壁疾病2.心血管疾病3•呼吸系统疾病4.其他原因二、问诊要点1.发病年龄与病史:青壮年胸痛,应注意结核性胸膜炎、自发性气胸、心肌炎、心肌病,40岁以上者应多考虑心绞痛、心肌梗死与肺癌等。

临床执业医师考试复习要点速记:常见症状与体征

临床执业医师考试复习要点速记:常见症状与体征

临床执业医师考试复习要点速记:常见症状与体征哪种物质直接作用于体温调节中枢引起发热血液中白细胞产生的内源性致热原中度发热的口腔温度是38~38.9℃ 国人咯血的常见原因是肺结核大量咯血一次咯血量>300ml 血中Hb含量<60g/L,即使重度缺氧,亦难发现发绀血中还原红蛋白>50g/L,皮肤粘膜可出现发绀语音震颤增强见于接近胸膜的肺内大空洞以肺组织含气量由多到少为序,叩诊音的排序是:鼓音-过清音-清音-浊音-实音痰鸣音属于粗湿啰音正常人肩胛间区第3、4胸椎水平可听及的呼吸音是支气管肺泡呼吸音正常人背部第1、2胸椎附近可听及的呼吸音是支气管呼吸音喘鸣音属于干啰音最常能听到的胸膜摩擦音的部位是前下侧胸壁心绞痛的牵涉痛表现为左前臂内侧痛胸骨后痛可见于反流性食管炎吸气性呼吸困难见于甲状腺肿大呼气性呼吸困难见于阻塞性肺气肿混合性呼吸困难见于大量胸腔积液Kussmaul呼吸常见于尿毒症Cheyne-Stokess呼吸常见巴比妥类药中毒Biots呼吸常见于巴比妥类药中毒按发生机制,呼吸遏制见于呼吸中枢性呼吸困难按发生机制双吸气见于呼吸中枢性呼吸困难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时产生水肿的主要始动因素是水与钠潴留右心衰竭时,产生水肿的主要始动因素是毛细血管滤过压增高急性肾炎时,产生水肿的主要始动因素是毛细血管通透性增高肾病综合征时,产生水肿的主要始动因素是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丝虫病时,产生水肿的主要因素是淋巴液回流受阻正常人平卧时,颈外静脉在锁骨上缘至下颌角间的充盈水平在下2/3以内正常人立位或坐位时,颈外静脉在锁骨上缘至下颌角间的充盈水平是常不显露30°~45°的半卧位颈外静脉充盈度超过正常水平,称为颈静脉怒张颈外静脉怒张伴收缩期搏动见于三尖瓣关闭不全心脏触诊检查震颤,通用的正确手法是用手掌尺侧动脉导管关闭常有震颤心脏瓣膜Erb听诊区又称主动脉瓣第二听诊区心尖区听诊最清晰的心音是第一心音心底部听诊最清晰的心音是第二心音仰卧位和左侧卧位听诊最清晰的心音第三心音高抬下肢可增强坐位或立位可减弱或消失的心音第三心音.通常只在儿童或青少年可听到的心音第三心音额外心音大多出现在S 1 之前、S 2 之后舒张早期奔马律的组成是病理S 3 与S 1 、S 2室性奔马律的组成是病理S 3 与S 1 、S 2舒张晚期奔马律的组成是S 4 与S 1 、S 2房性奔马律的组成是S 4 与S 1 、S 2周围血管征不包括奇脉 Corrigan脉是指水冲脉Traube征是指枪击音.Quincke征是指毛细血管搏动Doroziez征是指动脉双重杂音De Musset征是指点头运动膝胸或俯卧位可使呕吐减轻,常见于十二指肠淤滞恶心伴随症状的临床意义眩晕-美尼尔综合征腹痛发生的三种基本机制是内脏性腹痛、躯体性腹痛和牵涉痛内脏性腹痛的特点A 疼痛部位含混B 疼痛部位接近腹中线C 常伴自主神经兴奋症状D 腹痛不因体位变化加重E 疼痛感觉模糊躯体性腹痛的特点A 疼痛定位准确B 疼痛程度剧烈而持久C 可有局部腹肌强直D 咳嗽、体位变化可加重疼痛E 不伴自主神经兴奋症状左侧卧位可使腹痛减轻提示胃粘膜脱垂膝胸或俯卧位可使痛减轻提示十二指肠淤滞症仰卧位时腹痛明显前倾位或俯卧位时减轻提示胰体癌上体前屈时腹痛明显直立位时减轻示反流性食管炎腹部反跳痛的发生机制是炎症波及腹膜壁层腹泻至少超过2个月时间称为慢性腹泻胃肠粘膜分泌过多液体引起的腹泻称为分泌性腹泻呕血最常见的原因是消化性溃疡胃肠粘膜因炎症等病变致血浆、粘液渗出所致的腹泻称为渗出性腹泻泼尼松治疗可用来鉴别肝外阻塞性黄疸与非梗阻性胆汁淤积性黄疸Meig综合征是指卵巢纤维瘤伴腹水.肝硬化性腹水约占腹水患者的70%Budd-Chiari综合征时肝肿大是由肝淤血链霉素过敏可引起全身淋巴结肿大皮下出血面积的直径3~5mm称为紫癜皮下出血面积的直径>5mm称为淤斑皮下出血面积的直径<2mm称为淤点引起出血性疾病较常见的因素是血小板因素正常人脾浊音界在左腋中线的第9~11肋之间轻度肿大的脾脏在仰卧位时触不到,医生可用双手触诊,病人应取右侧卧位,右下肢伸直,左下肢屈曲24小时尿量超过2500ml为多尿 24小时尿量少于400ml为少尿24小时尿量少于100ml为无尿.血尿的正确概念是离心尿沉渣每高倍镜视野2个以上红细胞急性肾盂肾炎发热伴寒战流行性出血热发热伴出血.流行性感冒发热伴口角疱疹绿脓杆菌感染黄绿色或翠绿色痰.化脓菌感染黄色脓性痰肺结核干酪性肺炎微黄奶酪样痰肺棘球蚴病水样痰,内含粉皮样物念珠菌感染痰粘稠牵拉成丝肺炎杆菌肺炎砖红色胶冻样粘痰.葡萄球菌肺炎粉红色乳样痰出血性疾病咯血颜色鲜红左心衰竭肺水肿粉红色浆液性泡沫样痰Eisenmenger综合征心性混血发绀.缩窄性心包炎淤血性发绀休克缺血性发绀全心衰竭混合性发绀二尖瓣脱心尖区收缩中期喀喇音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胸骨左缘3~4肋间收缩期喷射性杂音.动脉导管未闭胸骨左缘2肋间Gibson杂音。

新整理临床助理执业医师考点速记-肺癌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新整理临床助理执业医师考点速记-肺癌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临床助理执业医师考点速记:肺癌的诊断与鉴别诊断肺癌的诊断:早期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对40岁以上人员定期进行胸部X线普查;对中年人久咳不愈或出现血痰或X线检查发现肺部块影者,应考虑肺癌的可能,进一步作周密检查。

诊断肺癌的主要方法1.X线检查:是诊断肺癌的主要手段。

中心型肺癌的X线表现,在早期可以无异常征象。

当癌肿阻塞支气管,远端肺组织发生感染,受累的肺段或肺叶出现肺炎征象。

支气管管腔被癌肿完全阻塞后,可以产生相应的肺叶或一侧全肺不张。

在断层X线片上可显示突入支气管腔内的肿块阴影、管壁不规则、增厚或管腔狭窄、阻塞。

肿瘤侵犯邻近肺组织和转移到肺门纵隔淋巴结时,可见肺门区肿块,或纵隔阴影增宽,轮廓呈波浪形,肿块形态不规则,边缘不整齐,有时呈分叶状。

纵隔淋巴结压迫膈神经时,可见膈肌抬高,透视可见膈肌矛盾运动。

气管隆凸下肿大的转移淋巴结,可使气管分叉角增大,相邻的食管前壁也可受压。

晚期病例还可看到胸膜积液或肋骨破坏。

周围型肺癌最常见的X线表现,为肺野周围孤立性园形或椭园形块影,直径从1~2c m到5~6c m或更大。

块影轮廓不规则,常呈现小的分叶或切迹,边缘模糊毛糙,常发出细短的毛刺。

少数病例在块影内偶见钙化点。

周围肺癌长大阻塞支气管管腔,可出现节段性肺炎或肺不张。

癌肿中心部分坏死液化,可见厚壁偏心性空洞,内壁凹凸不平,很少有明显的液平面。

结节型细支气管肺癌的X线表现,为轮廓清楚的孤立球形阴影;弥漫型细支气管肺泡癌X线表现为浸润性病变,轮廓模糊,从小片到一个肺段或整个肺叶,类似肺炎。

电子计算机体层扫描(C T)可显示薄层断面图象避免病变与正常肺组织重迭,密度分辨率高,可发现一般X 线检查隐藏区(如肺尖、膈上、脊柱旁、心后、纵隔等处)的早期肺癌,对明确有无纵隔淋巴结转移很有价值,并有助于制定治疗方案。

磁共振(M R I):又称核磁共振,其优点是容易区别纵隔,肺门血管与肿块及淋巴结,且多面成象,能更好确定肿瘤范围及血管受累情况,对比分辨率好。

全国执业医师资格的临床医学与诊断学题解题技巧

全国执业医师资格的临床医学与诊断学题解题技巧

全国执业医师资格的临床医学与诊断学题解题技巧全国执业医师资格考试是我国医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考生的临床医学与诊断学知识和问题解决能力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为了帮助考生在考试中取得好成绩并提高解题能力,本文将就临床医学与诊断学类题目的解题技巧进行探讨,以期能为考生提供有效的指导。

一、了解题目类型针对临床医学与诊断学类题目,首先需要了解并区分各种题目的类型,例如单选题、多选题、判断题、病例分析题等。

每种题目类型都有其独特的解题规律,只有对题目类型有清晰的认知,才能有效地提高解题的准确性和效率。

二、掌握基本知识点临床医学与诊断学的基本知识是解题的基础,只有熟练掌握了相关的学科知识,才能在解题过程中快速准确的判断并选出正确答案。

因此,考生需要重点复习相关的教材和参考书籍,建立起扎实的基础知识。

三、善于分析题干在解答临床医学与诊断学题目时,对题干的分析是非常关键的一步。

题干中包含了解题所需的关键信息,考生需要仔细阅读并理解题意,清楚题目所要求的解答内容。

同时,要注意题干中可能存在的关键词和限定条件,这些信息对解题起到了重要的指导作用。

四、结合临床实际临床医学与诊断学是基于实践的学科,因此在解答这类题目时,要结合自己的临床经验,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问题的解决能力。

在解答病例分析题时,考生应该用实际的临床思维去分析和解决问题,而不仅仅停留在书本知识的层面。

五、注意排除法在解答多选题时,往往会遇到几个选项看似正确的情况,这时就需要考生运用排除法来提高答题的准确性。

通过对每个选项的仔细分析,判断其是否与题干要求相符,逐步排除那些显然错误的选项,从而找到正确答案。

六、注重实战训练对于临床医学与诊断学类题目的解题技巧,只有通过大量的实战训练,才能将所学知识与解题技巧相结合并熟练掌握。

考生应该积极参加模拟考试和刷题练习,提高解题速度和准确率,增强对题目的分析和把握能力。

总结起来,临床医学与诊断学类题目的解答需要考生具备扎实的基础知识、良好的临床思维和较高的解题能力。

执业医病例分析题鉴别诊断及治疗原则

执业医病例分析题鉴别诊断及治疗原则

软组织急性化脓性感染:项痈病:鉴别诊断:疖、急性蜂窝织炎进一步检查:肝肾功能、脓液细菌培养+药敏试验、治疗原则:抗生素、手术治疗:麻醉下行“+”或“++”切开引流。

脓性指头炎:鉴别诊断:甲沟炎、右拇指指骨骨髓炎进一步检查:血常规、肝肾功能、凝血、血糖指骨X线片进一步治疗:患指切开减压,引流定期换药、保持引流通畅、创面清洁应用抗生素丹毒:鉴别诊断:急性蜂窝织炎、过敏性皮炎、昆虫叮咬进一步检查:肝肾功能、尿常规、凝血、胸部透视、血糖治疗原则:抬高患指、局部应用50%硫酸镁湿敷、抗生素治疗。

急性乳腺炎鉴别诊断:乳房皮肤、皮下组织感染、炎性乳腺癌、乳腺囊性增生症。

进一步检查:乳房B超、右乳红肿区诊断性穿刺+脓液细菌培养+药敏试验治疗原则:排空乳汁,局部热敷脓肿形成前抗生素治疗,脓肿形成后切开引流。

乳腺癌:鉴别诊断:乳腺纤维腺瘤、乳腺囊性增生症、急性乳腺炎、乳腺内乳头状瘤、乳房肉瘤进一步检查:乳房X片(钼靶)或B超检查、针吸细胞学检查或空心针穿刺活检、腹部B超、胸部X片治疗原则:手术治疗(乳腺癌根治术或改良根治术)、化疗、放疗、根据病理结果应用内分泌治疗、其他辅助治疗:免疫治疗、靶向治疗。

湿疹样乳腺癌:鉴别诊断:乳头皮肤湿疹、乳头皮肤外伤炎症进一步治疗:乳头糜烂刮片细胞学检查或活组织病理学检查、乳房X 线片、乳房B超检查。

治疗原则:手术治疗、术后辅助治疗一氧化碳中毒:鉴别诊断:脑血管意外、颅脑外伤、中枢神经系统感染、药物中毒进一步安检查:碳氧血红蛋白测定、脑电图检查治疗原则:吸氧,高压氧治疗、防止脑水肿、促进脑细胞代谢、防止并发症及后发症。

有机磷农药中毒鉴别诊断:脑血管意外、颅内感染、其他药物中毒进一步检查:全血胆碱酯酶活性测定、血有机磷农药测定、头颅CT、胸部CT、肝肾功能,凝血、尿常规、复查心电图治疗原则:迅速清除毒物(催吐洗胃、导泄、补液、利尿)、紧急复苏: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氧疗、应用胆碱酯酶复能药物:碘解磷定、氧解磷定、应用胆碱受体拮抗剂:阿托品、对症支持治疗镇静催眠药物中毒鉴别诊断:急性脑血管病、颅脑外伤、颅内感染、其他药物中毒进一步检查:血尿胃液中药物浓度测定、动脉血气分析、胸部X线或CT、肝肾功能,凝血,尿常规,复查心电图治疗原则:维持昏迷病人重要脏器功能,保持呼吸通常、清除毒物:洗胃,活性炭,碱化尿液,血液透析、应用特效解毒剂:氟马西尼、对症支持治疗。

临床执业医师考试学习备考之多发性硬化(5)

临床执业医师考试学习备考之多发性硬化(5)

临床执业医师考试学习备考之多发性硬化(5)(2021最新版)作者:______编写日期:2021年__月__日鉴别诊断一、急性播散性脑脊髓炎病前有感染史或疫苗接种史;起病较急,常伴发热、剧烈头痛、脑膜刺激征、抽搐、意识障碍为特征;且病情急重,实验室检测呈重度急性感染炎性改变。

二、球后视神经炎单纯性球后视神经炎多损害单眼,常现视物有中心暗点、周边视野缺损,且病程中无缓解与复发,可与之区别,但有25%~35%可发展为MS,需动态观察。

三、横贯性脊髓病病前多有病毒感染史,急性起病,发热,开始时双下肢感觉异常,常伴有背痛及腿痛,病情在24~48小时内即现双下肢瘫痪(先呈软瘫,后为痉挛性瘫痪)、尿潴留或失禁 CSF淋巴细胞(50~100)×106/L,蛋白质1~1.2g /L(升高),病程中无缓解复发,常有后遗症。

四、进行性多灶白质脑病(PML)发病年龄较大,病前有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霍奇金病、骨髓瘤病、真性红细胞增多症和癌肿等原发病,起病即有精神意识障碍和动作异常等全脑症状,病情呈进行性发展,多无脊髓损害,无缓解、复发,血清学检查乳头瘤空泡病毒SV-40抗体测定阳性,脑组织活检可发现上述病毒,预后极差。

五、脑白质营养不良系遗传代谢异常疾患。

多发于幼儿和青少年,有家族史,病程为进行性,常有智能障碍、共济失调、瘫痪、视神经萎缩、耳聋、肌萎缩和周围神经病等症状。

若系异染性脑白质营养不良,可见尿中及末梢神经活检异染颗粒,白细胞或培养的成纤维细胞中芳基硫酸酯酶A活性降低。

若属肾上腺脑白质营养不良,作ACTH试验则血浆可的松反应减退,血浆C-26脂肪酸明显减少。

六、神经梅毒脑脊髓膜血管梅毒可类似MS,但梅毒可引起双侧阿—罗瞳孔,且脊髓后索受累,腱反射减低,CSF与血清华康反应呈阳性,眼震较少见。

七、肿瘤颅内转移瘤常为多发性病灶,发生大脑症状时类似MS,但影像检查可确诊;脊髓肿瘤易与慢性脊髓型MS混淆,但MS无蛛网膜下腔阻塞,蛋白增高不显著,MRI 或脊髓腔碘油造影可鉴别。

临床执业医师考试:急性肾炎的诊断和鉴别诊断

临床执业医师考试:急性肾炎的诊断和鉴别诊断

临床执业医师考试:急性肾炎的诊断和鉴别诊断
临床执业医师考试急性肾炎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是考试大纲要求掌握的内容,人卫医学网考试整理如下:
链球菌感染后1~3周发生血尿、蛋白尿、水肿和高血压,甚至少尿及氮质血症等急性肾炎综合征表现,伴血清补体C3下降,病情于发病8周内可逐渐减轻至完全恢复正常者,可临床诊断为急性肾炎。

需鉴别以下疾病:
1.以急性肾炎综合征起病的肾小球疾病
(1)其它病原感染后急性肾炎如许多细菌、病毒、寄生虫感染。

目前较多见于多种病毒感染极期或感染后3~5天,多数临床表现较轻,常不伴血清补体降低,肾功能一般正常,临床过程自限。

(2)系膜毛细血管性肾炎除表现急性肾炎综合征外,经常伴肾病综合征,病变持续,无自愈倾向。

50%~70%有低补体血症,8周内不恢复
(3)系膜增生性肾炎(IgA及非IgA肾病)。

血清C3正常,病情无自愈倾向。

IGA肾病患者疾病潜伏期短,在感染后数小时至数日内出现肉眼血尿,可反复发作,部分患者IGA 升高。

2.急进性肾小球肾炎
除急性肾炎综合征外,常以早期出现少尿、无尿及肾功能急遽恶化为特征。

重症急性肾
炎呈现急性肾衰与该病不易鉴别,应及时做肾活检。

3.全身性疾病肾脏受累
SLE及过敏性紫癜性肾炎可呈现急性肾炎综合征,但伴有其它系统受累的表现及实验室检查。

临床诊断困难时,急性肾炎综合征患者需考虑进行肾活检明确诊断、指导治疗。

肾活检临床指征:①少尿1周以上或进行性尿量减少伴肾功能恶化;②病程超过2个月而无好转趋势;③急性肾炎综合征伴肾病综合征者。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鉴别诊断
1.经二尖瓣口的血流增加:严重二尖瓣反流,大量左至右分流的先天性心脏病(如室间隔缺损,动脉导管未闭),高动力循环(甲状腺功能亢进,贫血)时心尖区可有短促隆隆样舒张中期杂音,常跟随于增强的S3后. 2Austin- Flint杂音3左房粘液瘤:瘤体阻塞二尖瓣口,产生随体位改变的舒张期杂音,其前有肿瘤扑落音,瘤体常导致二尖瓣关闭不全.其他疾病如发热,关节痛,ESR增快和体循环栓塞等.
主动脉瓣狭窄杂音如传导至胸骨左下缘或心尖时,应与二尖瓣/三尖瓣关闭不全,或室间隔缺损的全收缩音鉴别.此外,应与胸骨左缘的其他收缩期杂音鉴别. 主动脉狭窄与其他左心室流出道梗阻疾病鉴别: 1先天性主动脉瓣上狭窄的杂音最响在右锁骨下. 2先天性主动脉瓣下狭窄难以鉴别.前者常合并轻度主动脉瓣关闭不全,无喷射音,S2非单一性3梗阻性肥厚型心肌病有收缩期二尖瓣前叶前移,使左心室流出道梗阻,产生收缩期中或晚期喷射性杂音.胸骨左缘最响,不向颈部传导,有快速上升的重搏脉.超声心动图可资鉴别.
并发症
1.房颤2急性肺水肿为重度二尖瓣狭窄的严重并发症.患者突然出现重度呼吸困难和发绀,不能平卧,咳粉红色泡沫状痰,双肺布满干湿性罗音.不及时抢救可致死3血栓栓塞4右心衰竭5感染性心内膜炎6肺部感染
1.心律失常2心脏性猝死3感染性心内膜炎4体循环栓塞5心衰6胃肠道出血
心脏瓣膜病(Valvular heart disease) (表二)
狭窄
二尖瓣
主动脉瓣
治疗
A.一般治疗:1预防风湿热复发2预防感染性心内膜炎3无症状者避免剧烈体力活动4呼吸困难者减少体力活动,限制钠盐摄入.避免和控制急性肺水肿的因素.
B并发症的处理: 1大量咯血:坐位,用镇静剂,静脉注射利尿剂以降低肺静脉压2 急性肺水肿处理原则与左心衰所致肺水肿处理原则相似,但注意1避免使用以扩张小动脉为主,减轻心脏后负荷的血管扩张药,应选用扩张静脉系统,减轻心脏前负荷为主的药物;2正性肌力药对二尖瓣狭窄的肺水肿无益,仅在房颤伴快速心室率时可静注毛花甙丙以减慢心率3房颤治疗目的为控制满意心室率,争取恢复和保持窦性心律,预防血栓栓塞. 4预防栓塞5 预防右心衰
C介入和手术治疗1经皮球囊二尖瓣成形术缓解二尖瓣狭窄的首选方法2闭式分离术少用3直视分离术瓣叶严重钙化,病变累及腱索和乳头肌,左心房内有血栓的患者4人工瓣膜置换术.适应症:1严重瓣叶和瓣下结构钙化,畸形,不宜作分离术者2二尖瓣狭窄合并明显关闭不全者
A内科治疗主要目的为确定狭窄程度,观察狭窄进展情况,为手术指征的患者选择合理手术时间;措施1预防感染性心内膜炎2无症状的轻度狭窄每2年复查1次中重度患者6-12个月复查1次3如有频发房性期前收缩,应予以抗心律失常药物,预防房颤.主动脉瓣狭窄患者不能耐受房颤,一但发生,应及时转为窦性心律. 4心绞痛治疗5心衰患者应限制钠盐摄入,可用洋地黄和小心应用利尿剂.
B外科治疗人工瓣膜置换术为治疗成人主动脉瓣狭窄的主要方法.重度狭窄伴心绞痛,晕厥或心衰为手术的主要指征.
C经皮球囊主动脉瓣成形术适应症: 1严重主动脉瓣狭窄的心源性休克2严重主动脉瓣狭窄急需非手术治疗,因有心衰而具有极高手术危险者,作为以后人工瓣置换的过度3严重主动脉瓣狭窄的妊娠妇女4严重主动脉瓣的狭窄,但拒绝接受手术治者
病理
分类
按面积分:轻度:1.5cm2-2.0cm2中度:1.0cm2-1.5cm2重度<1.0cm2. 按瓣膜病变分:隔膜型:瓣叶间粘连,瓣膜轻-中度增厚,以小瓣为主,主瓣仍可轻度活动;漏斗型:主瓣也发生严重增厚,失去活动性,瓣叶间粘连严重,瓣膜口缩小呈鱼口状.
>1cm2为轻度狭窄,0.75~1cm2为中度狭窄,<0.75cm2为重度狭窄
主要由风湿性主动脉瓣炎引起,少数先天性发育异常或AS引起瓣膜钙化所致.风湿性者常与二尖瓣病变合并发生联合瓣膜病变.在心室收缩期,左心室血液排出受阻,左心室因压力性负荷升高而发生代偿性肥大.血液在加压请卡快速通过狭窄的主动脉瓣口,产生旋涡与震动,引起主动脉瓣区喷射性杂音.久之,左心室失代偿,相继出现左心衰,肺淤血,肺动脉高压及右心衰.临床上可先后出现心绞痛,脉压减小,X线检查靴形心
发病机制
多由风湿性心内膜炎引起.二尖瓣狭窄时,血液不能顺利进入左心房,左心室灌注不足,形成相对萎缩状态.左心房则因血液淤积而肥大,扩张进而肺淤血,水肿,肺动脉高压.长期肺动脉高压导致右心室代偿性肥大,扩张,右心房肥大,扩张.最后大循环淤血等一系列血流动力学改变.临床病理联系:心尖隆隆样舒张期杂音,肺动脉瓣听诊区S2 增强P2>A2 X线检查左心房增大梨形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