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特色小镇”建设的战略举措——以广西恭城县莲花镇特色小镇
广西特色小镇规划

灵川县城镇发展结构
桂林市旅游等级分布结构
6
1.灵川机遇
70 60 50 40 30 20 10 0 04年 生产总值(亿元) 05年 06年 07年 二产(亿元) 08年 三产(亿元) 一产(亿元)
第三产业:
灵川县第三产业是以商贸物流为龙 头,旅游与房地产共驾其驱的格局。商 贸物流以桂林北站为依托,重点发展专 业市场批发。旅游业的主要以游览观光、 特色饮食为主。房地产开发主要是承接 桂林市的人口疏散。
回归滨水生活,突出环境优势,功能集聚复合,提升灵川形象
2
第一部分 灵川机遇
背景分析与机遇解读
3
1.灵川机遇
1.1 区位优势
1.1.1 宏观层面
■ 东盟层面:广西凭借自身地理位臵、交通条件、人文条
件等优势,成为中国进军东盟自由贸易区的一个重要的"桥头堡",
将成为中国与东盟的进出口商品集散地和国际交易中心。其中北 部湾经济区是广西强化与东盟贸易来往的重要经济发展区域。桂 林与北部湾经济区的交通联系便捷,湘桂铁路、322 国道、南宁 —桂林航空线等多种交通方式组织而成巨大的立体交通网络,加 强了两地之间的经贸关系,带动了桂林市产业的发展。 ■ 泛珠三角层面:随着广东省推行产业、劳动力“双转移”
灵川在泛珠三角及湘桂走廊中的区位
桂林商贸等其它产业的发展。 ■ 湘桂走廊:灵川地处湘桂走廊南端,为历代“楚越往来 之要冲” ,湘桂走廊被夹在南岭的越城岭与海洋山之间,自古就 是中原通向岭南的交通要道。从前湘桂走廊重要交通是河运,有 灵渠连通湘江和漓江。现在的湘桂走廊里有湘桂铁路、322 国道 等重要交通线。
特色小镇 小平台撬动大产业——关于创建广西特色小镇的几点思考

球 县巾 没诎 、杜 林市 镇名 单 其 中, 广 布 了 第 一批
个中
] _ 0 月l 4日 , 住 房 蛾
豳_ --
失 于刨建 广 持 色小镇 的
儿 ▲ . , 量 ▲ 考
文一 吴伟权 ( 广西住房和城 乡建设厅副厅 长、党组成员 )
匹
策划 / 编辑一 李琳
设计 一邱 勇 哲
兀菩 、
经 济 发
建 设 , 力 争 到 0 0 年 , 培 育 镇 、 特 色 彩 镇 、 特 色 小 镇 区将 统 筹 推进 ] _ 0 0个 经 济 强
工 程 央 抱 方 案 出 台 自 治
意 , 《 = 广 西 百 镇 建 设 示 范
1 ( ] 月 , 经 自 治 区 民 政 府 同
建 设 柿 子 小 镇 ;北 海 市 铁 山 港 区 南 康 镇 —— 建设 滨海宜居 小镇 :贺州市 八步 区贺街镇 —— 依 托 “ 宗祠文脉 ”文 化底蕴 ,建设 宗祠文脉 小镇 。 这4个特 色小镇 ,从建设 方向和 当地培育资源可 以 看 出,分别代表 了美丽环境 、产业 经济 、现代制 造、传统文化方面的 当地优势特 色。
浙江 1 年 内创 建 了3 7 个 特 色 小 镇 , 为 当地 创 税 5 3 . 1
斯 特 生 态 国家 地质 公 园 、 中 渡古 城 等优 势 ,建 设 喀 斯特 山水 古 韵小 镇 ;桂 林 市 恭城 瑶 族 自治
县 莲 花镇 —— 依 托 “ 中 国 月柿 之 乡 ” 的美 誉 ,
j ^
特色 小旗
平台撬切犬产 业
1 r 1 L
千 l
』 . ^ 、
策划 / 编 辑一 李琳
设 光谷小镇” “江 南 药 镇” … 每 一个 特 色 小镇 即是 一 个特 色 产 业基 地 。别看特 色小镇 面积 不大 ,却 聚集 了大能量 。
建设特色名镇名村打造“美丽广西”

建设特色名镇名村打造“美丽广西”作者:来源:《中国经贸导刊》2016年第28期近年来,广西将特色名镇名村建设作为“美丽广西”乡村建设的精品工程来抓,共创建了90个特色名镇名村,包含工贸型10个,生态(农业)型20个,文化型24个,旅游型36个;截止目前, 60个已通过自治区人民政府命名验收,村镇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面貌焕然一新。
主要做法和成效如下:第一,科学合理规划,开发建设有依据。
2010年以来,大力实施村镇规划集中编制行动,共投入资金约2.45亿元,完成了96.4%的乡镇总体规划、20.3%的控制性详细规划以及自治区级以上历史文化名镇保护规划编制工作。
同时,编制了《广西传统村落保护发展总体规划》,从自治区层面划定保护带、保护区,建立整体保护、片区保护和突出特色、差异化发展等分级分类保护发展体系,在“保什么、怎么保、如何发展”等方面给予地方指导,形成了各具特色的风格。
第二,整合各类资源,城镇建设活起来。
加强城镇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2010年以来,自治区本级财政整合各类资金,先后投入约54亿元,实施了22个小康示范镇、100多个小城镇“五个一”工程(即一套规划、一条道路、一批排水排污设施、一个中心广场或一批小游园、一项垃圾处理设施工程建设)、1000多个小城镇“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向周边村屯两延伸”、101个新型城镇化示范镇建设、100个乡改镇的基础设施提升工程等,各地按照小城镇(村庄)整治标准建设,镇区(村庄)道路、给排水、供电、绿化等主要指标均已达到全国领先水平;先后投入81.34亿元,实施了乡镇文化站、敬老院、健身设施等公共服务工程,覆盖98个县(市、区)、480个乡镇,惠及约200万群众。
努力拓宽小城镇融资渠道,让更多的个人或企业参与到小城镇建设中。
第三,强化产业支撑,把人留下来。
2010年以来,广西以特色名镇建设为抓手,按照工贸、生态农业、文化、旅游等4种类型来发展小城镇产业。
项目安排上,建立了“菜单式管理、标准件建设”的投放机制,即由小城镇根据总体规划和实际需求提出拟建项目清单,由区直各部门审定对口安排建设项目清单。
广西特色小镇实施方案

广西特色小镇实施方案一、背景。
广西壮族自治区地处南亚热带,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和独特的民族文化,特色小镇建设是广西加快推进乡村振兴、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举措。
为了更好地挖掘和利用广西特色小镇的资源优势,制定实施方案,推动特色小镇建设取得更大成效,促进广西乡村振兴。
二、总体目标。
通过实施特色小镇建设,加快推进广西乡村振兴,促进特色小镇经济繁荣,提升特色小镇居民生活水平,打造广西特色小镇品牌,形成一批具有广西特色、富有地方特色和民族特色的特色小镇示范点。
三、重点任务。
1. 挖掘特色资源,充分挖掘广西特色小镇的自然、人文、历史等资源,打造具有独特魅力和吸引力的特色小镇。
2. 产业支持,发展特色小镇产业,促进农村产业升级和转型,推动特色小镇经济发展。
3. 基础设施建设,加大对特色小镇基础设施建设投入,改善特色小镇交通、水电、通讯等基础设施条件。
4. 生态环境保护,加强特色小镇生态环境保护,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打造宜居宜游的特色小镇。
5. 民生改善,改善特色小镇居民生活条件,提高居民生活水平,促进特色小镇社会和谐稳定发展。
四、保障措施。
1. 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制定相关政策法规,为特色小镇建设提供政策支持和保障。
2. 强化组织领导,建立健全特色小镇建设工作机制,明确各方责任,加强统筹协调。
3. 加强宣传推广,大力宣传广西特色小镇的建设成果和特色,吸引更多投资和游客。
4. 加强监督检查,建立健全特色小镇建设的监督检查机制,确保各项任务落实到位。
五、预期效果。
通过实施广西特色小镇实施方案,预计将在未来几年内,形成一批具有广西特色、富有地方特色和民族特色的特色小镇示范点,推动广西乡村振兴,促进特色小镇经济繁荣,提升特色小镇居民生活水平,打造广西特色小镇品牌,形成一批具有示范引领作用的特色小镇,为广西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和动力。
六、结语。
广西特色小镇实施方案的制定和实施,是广西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推动广西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举措。
针对桂林恭城瑶乡民俗旅游的浅析

针对桂林恭城瑶乡民俗旅游的浅析姓名:亲爱的学号:2010摘要:近年来,旅游业在经济增长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许多地方将旅游业列为主导产业或支柱产业,不断加大旅游项目和旅游资源的开发力度,而民俗文化旅游已成为旅游发展的新趋势,以弘扬民族民间文化,展现民族地域风俗的民俗文化旅游越来越受到重视。
民俗文化——是恭城瑶族自治县旅游文化的重要核心.其旅游的文化性决定了恭城应把民俗旅游资源作为旅游经济的潜在资源。
关键字:恭城瑶乡民族特色桃花节文武庙一、恭城旅游现状:恭城瑶族自治县位于广西东北部、桂林市东南部,总面积2149平方公里,辖3镇6乡,总人口27.8万人,居住着瑶、汉、壮、苗等19个民族,其中瑶族人口14.8万人。
恭城是一个古老的县城。
她于隋末大业十四年(公元618年)开始置县,至今已有1380多年的历史。
恭城县城地貌似天然的大八卦图,茶江以"S"型绕越整个城区,更显瑶乡之神秘。
恭城山清水秀,古迹众多。
恭城自古处于中原进入两广的交通要道,中原文化和岭南文化互相交融,造就了独特的瑶乡地域文化,全国四大孔庙之一的文庙和全国关帝庙十大理事之一的武庙相邻而建,互相辉映;周渭祠、湖南会馆、东寨瑶族古民居建筑精美,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和考古价值。
境内山清水秀,自然景观独特,森林覆盖率78%,充分展现了“观自然景观,品瑶乡风情”的旅游文化内涵,是镶嵌在桂林大旅游圈中一颗璀璨的明珠。
生态文化旅游跃上新台阶。
依托红岩、横山、社山、大岭山、潮水岩等"富裕生态家园"示范点,以"节会"为载体,把生态田园风光与民族文化、民族风情结合起来,大力发展独具特色的生态文化旅游,逐步树立了自己的品牌。
"桃花节"成为大桂林春季旅游新亮点,以红岩为代表的农家乐休闲旅游越做越红火,2005年红岩村被国家旅游局评为"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
至2011年全县接待游客达逾百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9768万元,有力促进了商贸、餐饮、通讯等服务业蓬勃发展。
广西推进百镇建设示范工程

济强镇 、特色 名镇
特色小镇建 设 .力争 经济发
到2 0 2 0 年 .培育 出一批布局合理
达 、设施配套
功 能完善 ,环境 优美
特
色鲜明 、进入全 国先进行列的小城镇。 百镇建设从2 0 ] 4 年起 广西实施扩权强 镇试点 .先后分三批组织实施 .每批示范镇 建设周期为3 年 .按 照工作 启动阶段 .项 目
近年来 自治 区党委 、自治 区人 民政 府认真 贯彻五大发 展理念 .着 力发展生态
经 济 、 坚 持 绿 色 发 展 .为 持 续 改 善 农 村 人
居环境 推进城 乡一 体化 .同时扩大有效
投资 拉动经济增长
十二五 后两年 .
已 经 启动 建设 1 3 8 座镇 级 污水 处 理设 施 。
建 设 。8 p ] 住房 城 乡建 设 厅 下 发 通 知 .组
博
文化 的园博
共享 的园博 三大
特 色 ,将 于 2 0 1 8 年1 2 月 和 自治 区成 立6 0 周 年 纪念 活 动 大 庆 同期 举 办 。 ( 黄 剑铃 )
批特色小镇
旅游名镇 .工业重镇 商贸
: : 广 西4 镇 入选 中国第 一批特 色小镇
名单
] o N 1 4 日 住 房 城 乡 建 设 部 公 布 了 第
一
: : 广西 “ 十三五”镇 级污水处 理设施 建设进展顺利
近 日 , 住 房 城 乡 建 设 厅 传 出 喜 讯 全 区 十 三 五 镇 级 污 水 处 理 设 施 又 有5 7 座 项 目于 1 0 月2 8日集 中 开 工 。 这 是
建设示范工程 实施方案》 ( 以下简称 《 方 案 》 ) 近 日 出台 。广 西 将 统 筹 推 进 1 。 0 个 经
广西恭城县莲花镇特色小镇建设研究

广西恭城县莲花镇特色小镇建设研究作者:刘志婷王金叶来源:《度假旅游》2019年第02期摘要:特色小镇作为促进乡村产业转型升级的新载体,已成为推动乡村振兴和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
恭城莲花镇主要农产品为月柿,已形成了较高的知名度,打造“中國月柿特色小镇”具有独特的资源条件。
本文在分析恭城县莲花镇特色小镇建设条件和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莲花特色小镇建设的对策建议:一是完善基础设施配套,全面提升服务功能;二是实行“文化+产业”的发展模式,突出特色小镇品牌;三是引入PPP模式,加快推进产业链协调整合;四是强化要素保障,确保项目高效实施。
关键词:特色小镇;月柿产业;生态旅游;对策建议中图分类号:F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7517(2019)02-0179-001 引言20世纪80年代,费孝通先生在《小城镇大问题》中,提出了小城镇“类别、层次、兴衰、布局、发展”十字方针[1],2016年10月,住建部、国家发改委、财政部联合公布了首批中国特色小镇名单[2],掀起了特色小镇建设热潮。
特色小镇发展的时间虽短,但表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和潜力,促进了社会经济新常态下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发展,推动了产业转型和升级,也是对城乡协调发展模式的有益探索,成为推动乡村振兴和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3],国内学者对特色小镇建设的研究也逐渐深入。
张晓欢认为,特色小镇的支撑框架应从“产城人文”四位一体的视角出发进行系统性设计[4],朱莹莹认为特色小镇创建过程基本经历了“产业链延伸与扩张—泛产业链生态系统构建—产业交织形成概念性新空间”的路径演变[5],对于广西的特色小镇建设,邵雷鹏和黄柳林都认为,存在缺乏融资渠道、产业缺乏支撑、基础设施投入不足等问题[6-7],本文将以中国首批特色小镇——广西恭城瑶族自治县莲花镇为研究对象,通过走访调研,分析其优势条件特点,提出小镇建设的对策建议,以期为我国特色小镇建设提供一定的参考。
莲花镇经济发展战略、发展规划

莲花镇经济发展战略、发展规划莲花镇位于舞阳县东北部,距漯河市15公里,泥河洼滞洪区最底部,北依沙河,南靠澧河,省道S241穿境而过,交通便利,地理位置优越。
全镇共辖27个行政村、1.11万户、4.3万人、5.25万亩耕地。
未来五年,莲花镇以科学发展观为统揽,以建设经济强镇为目标,突出项目建设、工业经济、城乡一体建设、新农村建设、和谐社会建设五大工作重点,进一步强化人本优势,着力健全机制保障,全面加强党的建设,致力打造经济繁荣、镇村靓丽、文明和谐的新莲花。
预计到2015年末,全镇可实现社会生产总值 40.7亿元,年均增长20%以上;工业增加值实现8.39亿元,均增长25%以上;农业增加值实现2.87亿元,均增长15%以上;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实现1100万元,年均增长10%以上;农民人均纯收入实现 8800元,均增长16%以上。
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事业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基础设施条件明显改善,镇村面貌日益靓丽,社会大局持续稳定和谐。
一、基本原则(一)坚持把又好又快发展作为主题。
发展是硬道理,是解决所有问题的关键。
要进一步认清经济发展形势,增强紧迫感和忧患意识,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动摇,用发展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各类问题。
在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促进各个方面协调发展的基础上抓住机遇,加快发展。
转变无制约增长、不计代价增长等片面追求经济增长速度的观念,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镇人民。
(二)坚持把结构调整作为主线。
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以提高国民经济整体素质和竞争力,实现可持续发展为目标,从战略上全方位地调整产业结构、产品结构、企业组织结构、需求结构,坚持在发展中调整经济结构,在经济结构调整中实现快速发展,尽快形成能支撑长期发展的经济结构。
(三)坚持把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作为重要任务。
转变经济增长方式重点是推动四个转变:一是从过于依赖投资带动,转向投资、消费、出口多轮驱动;二是从过于依赖工业推动,转向工业、服务业、农业共同推动;三是从过于依赖自然资源和资金投入,转向更多地依靠人力资本投入和技术进步;四是从资源——产品——废弃物的单向线性过程,转向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封闭反馈式循环过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析“特色小镇”建设的战略举措——以广西恭城县莲花镇特色小镇建设为例
发表时间:2017-08-24T16:33:11.740Z 来源:《基层建设》2017年2期作者:李金广
[导读] 摘要:按照国家特色小镇培育和建设指导要求,广西恭城县莲花镇的特色小镇建设以“培育特色鲜明的特色产业、建设和谐易居的美丽环境、彰显特色的传统文化、完善公共设施服务、体制机制创新发展”为建设目标;并在“机制创新、品牌塑造、投融资模式构建、项目孵化”四大方面,提出了系统性、前瞻性和指导性战略举措。
泛华建设集团城市发展研究院北京 100070
摘要:按照国家特色小镇培育和建设指导要求,广西恭城县莲花镇的特色小镇建设以“培育特色鲜明的特色产业、建设和谐易居的美丽环境、彰显特色的传统文化、完善公共设施服务、体制机制创新发展”为建设目标;并在“机制创新、品牌塑造、投融资模式构建、项目孵化”四大方面,提出了系统性、前瞻性和指导性战略举措。
关键词:小城镇建设,莲花镇,特色小镇,战略举措,
1、引言
2016年,全国各地区的特色小镇建设如火如荼,国家对特色小镇的建设给予较高的关注和支持。
莲花镇是恭城瑶族自治县县辖重点镇区,在2016年住建部公布第一批127个中国特色小镇名单中,恭城瑶族自治县莲花镇榜上有名。
2、莲花镇基本情况
莲花镇地处恭城瑶族自治县南面,距县城13公里,是“两市三县之交”的重点镇区。
镇区内二级路直达高铁站和高速路口,集镇距桂梧高速同安站20公里,距恭城高铁站15公里,正在规划建设的天蛾至富川二级路也将穿镇而过,形成“十字形”的交通运输网络。
该镇下辖莲花居委会1个和23个行政村。
莲花镇月柿年产量20万吨,占全县月柿产量的62%。
月柿特色产业以月柿的生产、加工、销售为主;月柿交易活跃,形成了莲花集镇、势江村两大月柿交易集散地,月柿年交易额达3亿元,在泰国、俄罗斯等国家形成了稳定的销售网络,享有“中国月柿之乡”的美誉。
从2003年至今,莲花镇已经成功举办了13届月柿节,接待游客200多万人次,以节为媒,以柿纳客,有力推动了莲花镇生态休闲旅游业的发展。
近年来,莲花镇围绕“尊重建筑风貌、提炼瑶族元素、突出乡土特色”的建设思路,对莲花“九甲”一带7个行政村公路沿线的基础设施、环境卫生以及1900多户房屋进行乡土化改造。
3、特色小镇建设目标及内容
按照自治区《桂建村镇(2016)57号》特色小镇培育工作意见要求,莲花镇特色小镇的建设将本着明确小镇特色的定位、突出产业发展重点、优化空间人居环境、孵化重点项目为主要宗旨。
并提出以下建设目标:一,突出月柿(果品)产业特色,向做特、做强、做精方向发展。
拓展月柿产业链条,不断推动以月柿为主的果品产业结构性升级。
二,营造以“生态乡镇”为特征的小镇建筑及景观风貌,建设和谐宜居的美丽家园。
三,发掘和发扬瑶乡文化,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建立文化自信感,促进地方文化与产业的融合发展。
四,提升市政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配套完善人居基础环境。
五,创新特色小镇的发展模式,创新规划、建设、招商、运营的管理机制,建立集成、高效的运营管控平台。
4、特色小镇建设的发展战略举措
在综合分析小镇的发展阶段、未来发展的机遇与挑战后,认为莲花镇的建设应系统性的研究人口、土地、资金、项目四大发展要素,重点从战略、产业、空间、项目等方面实现创新突破,在此之上,还应制定系统性、前瞻性和指导性相协同的发展战略举措。
4.1、创新机制体制,构建小镇发展新格局。
解放思想、深化改革,明确生态优先的发展战略原则,构建绿色、创新、协调、开放、共享的小镇发展新格局。
立足恭城及莲花镇的生态优势基础,创造绿色发展条件,充分发掘恭城的“后发优势”潜在势能,实现绿色发展的战略目标。
通过理论、理念的创新,建立创新模式;通过制度、技术的创新,引导市场与产品的创新;通过机制、组织的创新,达成创新的合作与创新发展。
树立“城市经营”的发展思维,建立区域协同、产业联合、城乡统筹的城市运营平台,建立引导、孵化、催化各类城市发展动能的协调机制,高效运营小镇各类资源与资产。
开放参与主体,构建政府、部门、企业、民众、机构多方联合的城市发展联盟;共谋城市发展大计,共享资源、共享信息、共享市场、共享城市发展成果。
构建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绿色发展”新格局。
4.2、树立特色小镇品牌,提升城镇综合竞争力。
建立和发挥城市形象品牌的磁场效应,引导各类要素有效集聚,提高城镇、产业、企业的竞争优势,提升莲花特色小镇的综合实力。
采取“差异化策略”定位经营城镇,并树立旗帜鲜明的“月柿小镇”品牌形象,发挥城市品牌的磁场效应,激发后发优势的潜在势能,为部门、产业、企业、民众的发展架桥铺路,引导土地、资金、信息、技术、人才资源的有效聚集。
在莲花镇的特色空间、特色产业、特色市场等领域汇聚内部、外部各类资源,引导和培育“区域土地开发、产业协同发展、企业有效供给”三大城市竞争能力。
不断提高在滨水环山空间、新老城区,商业街区、产业园区等区域的土地开发方面能力;提高主导与配套产业、传统与新兴产业、以及城乡三次产业的协同发展能力,提高文化、旅游、农业、康养等服务行业的多业联动发展能力;提高龙头企业、乡镇集体企业、名特优企业、创新型中小企业的有效供给能力。
以“实体经济”夯实城市竞争优势,提升莲花镇乃至恭城县参与行业竞争、区域竞争、国际竞争的综合竞争实力。
4.3、借力金融工具,优化城市发展路径。
盘活莲花镇优质资源与闲置资产,发挥金融的引导和催化作用,以规划、招商、融资等运营手段,优化和重构城市发展路径。
深度发掘城镇资源禀赋,盘活存量资源,通过“资源变资产、资产证券化”的融资途径,获得城市驱动资本;发挥政策性资金、开发性金融、特色产业基金、项目投融资等金融工具作用,建立结构化金融体系。
以规划引领、招商先行、金融助力、产业支撑的创新发展模式,重构产业与城市发展新路径。
着力推动恭城农业的供给侧改革,以交易、展销等要素平台带动产业的跨越式发展,走出一条以第三产业带动第一、二产业的“312”产业发展路径。
即挖掘区域的农业与生态资源,通过发展特色产业的认证、研发、交易、展示、营销要素平台,融合文化、旅游、大健康等相关第三产业,提升农业供给侧水平和质量、带动第一产业的规模化发展,进而推动第二产业在此基础上的产业集群化、集群基地化、基地园区化的“312”产业发展路径,以第三产业的发展推动区域生态优势向产业优势和经济优势转化。
4.4、系统谋划、实现重点领域新突破。
通过顶层设计谋划,系统推进特色小镇发展,在特定区域、特色产业、重点项目中实现突破。
制定和谋划特色小镇的顶层发展战略,
重点从战略定位、产业规划、空间优化、项目孵化等角度实现创新突破,进一步明确发展战略定位、发展思路,构建产业体系及布局,明确空间优化方案,进行重大项目孵化及投融资模式设计,制定系统性、前瞻性和指导性相协同的系统发展纲领。
在特定区域、特色产业、重点项目领域实现新的突破,包括以特色商业街区开发、养老养生基地建设、月柿庄园建设为主的城镇区域开发领域;以恭城果品(月柿)交易中心、果品精深加工产业园为主的特色产业发展领域; 以及高端旅游、民族歌舞、月柿博览、瑶乡美食、古村落精品民宿等文化旅游康养领域;和旅游接待服务中心、康养医院、镇区街心公园工程、绿色交通廊道工程、地下管廊及污水处理工程等公共基础服务设施领域。
5、结语
特色小镇的建设,是新型城镇化的新动力和新空间,是区域经济发展的新载体;小镇的发展更离不开经济体系和制度体系的深化改革与创新。
“文化传承、产业发展、生态保护、特色风貌”是小镇建设的主题,而“机制创新、品牌塑造、投融资模式、项目孵化”是特色小镇发展战略的关键。
参考文献:
[1] 住建部、发改委、财政部,《关于开展特色小镇培育工作的通知》建村(2016)147号 [A],2016
[2] 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加快美丽特色小(城)镇建设的指导意见》发改规划[2016]2125号 [A],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