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瘫早期诊断和干预治疗
小儿脑性瘫痪治疗误区及干预

脑 性 瘫 痪 表 现 在小 儿发 育 过 程 中 出现 的运 动功 能 障碍 及
忽视 了康复训练 , 造成患儿功能改善不明显或加重 。 1 0例( % ) 占5 的部分患儿家长 , 只是单纯 地重视训练 , 而
13例 ( 9 % ) 9 占 0 是经 过确 诊为脑 性瘫 痪 时 , 往往 会 取否 家长 认 态度 , 目地 四处 求 医 , 盲 盼望 着 通 过 常规 打 针 、 吃药 、 术等 解 手 除 患儿 不 良状态 。认 为患 儿得 了脑性 瘫痪就 是不治 之症 4 3例 ( 2 % ) 长 把 患 儿 治 愈 希 望 在 手 术 上 , 疗 后 占 0 家 治
姿势异常 , 在早期干预 的情况下 , 可促使运 动障碍和姿势异常 及其他伴随功能障碍得到改善 , 至接近正常 , 甚 这需要 医务人 员与家长配合 , 及时 发现高危新 生儿异 常症状。小 儿脑性瘫
痪 的 治 疗 一 定 要 科 学 规 范 , 出小 儿 脑 性 瘫 痪 治 疗 误 区 , 以 走 可 早 诊 断 早 治 疗 , 少 患 儿 死 亡 率 , 高 患 儿 生存 率 。 减 提
痪, 能使患儿正常化 。方法 : 分析 2 0例患儿家长对小儿脑性瘫痪治疗误 区及 1 2 8例医务人员对/ J 脑性瘫痪治疗误 区 , ]L , 并采取相 应的干预措施 。结果 :2 2 0例患儿得到早期诊断 、 早期治疗。其 中 5 0例患儿 基本上正常化 ,4 15例患J * 床表 现得到缓解 ,O例 Ll  ̄ 1 无明显改善。1 5例放弃治疗 。结论 : 对脑瘫患儿进行 足够早期 干预, 能够促进 患儿神经 系统的 不断发育 , 神经纤 维髓化 不断完 善, 完全 可使脑损伤造成的运动障碍和其他伴随症状得 以改善 , 呈正常化。
简述脑瘫患儿发育的主要特征-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简述脑瘫患儿发育的主要特征-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脑瘫是一种常见的儿童运动障碍疾病,主要由于大脑发育异常或受损引起。
这种疾病常常会对患儿的肌肉控制能力、协调性和姿势造成严重影响,使他们在日常生活中面临许多困难。
脑瘫患儿发育的主要特征是身体姿势和运动的异常。
这包括肌肉强度、张力和协调能力方面的问题。
具体来说,脑瘫患儿常出现肌肉紧张和僵硬,导致日常动作和活动的困难。
有些患儿可能会出现肌肉的松弛或无力,使得他们很难维持稳定的姿势或进行正常的动作。
此外,脑瘫患儿的运动协调性也受到影响。
他们可能会表现出困难的协调能力,包括手眼协调和动作的协调。
这些问题可能会影响到他们的日常生活活动,如进食、穿衣、洗澡和上厕所等。
综上所述,脑瘫患儿发育的主要特征是姿势和运动的异常。
这使得他们在日常生活中面临很多困难。
了解这些特征对于提供适当的照护和支持至关重要,以帮助患儿克服困难,促进他们的发展。
接下来的章节将继续探讨脑瘫患儿的其他特征和相关议题。
1.2 文章结构文章将分为引言、正文和结论三个部分。
引言部分主要概述了本文的主题和目的,同时介绍了脑瘫患儿发育的主要特征的重要性。
正文部分将着重介绍脑瘫患儿的定义、发病原因和发育的主要特征。
结论部分将对脑瘫患儿发育的主要特征进行总结,并思考脑瘫患儿发育的重要性,并展望脑瘫患儿发育研究的方向。
在正文部分,将详细讨论脑瘫患儿的定义,包括对脑瘫患儿的身体功能障碍和运动障碍等方面的描述。
接着,将介绍脑瘫患儿的发病原因,包括胎儿期、出生过程和婴幼儿时期的各种因素对脑瘫发生的影响。
最后,将重点讨论脑瘫患儿发育的主要特征,包括语言能力、智力发育、运动和协调能力等方面的问题。
结论部分将对脑瘫患儿发育的主要特征进行总结,强调脑瘫患儿发育的重要性,并探讨脑瘫患儿发育研究的方向,如如何提高康复治疗的效果,如何改善脑瘫患儿的生活质量等问题。
还可以提出对于脑瘫患儿发育的重要性的思考,包括社会对脑瘫患儿的关注和支持等。
脑瘫儿童康复训练注意事项

脑瘫儿童康复训练注意事项1.引言1.1 概述脑瘫是一种儿童常见的运动障碍性疾病,其发病率逐年增加。
脑瘫患儿的运动能力及日常生活自理能力受限,需要进行康复训练以提高其生活质量。
康复训练是脑瘫儿童康复的重要手段之一,通过系统的训练和治疗,帮助患儿改善运动功能,提高生活自理能力。
脑瘫儿童康复训练注意事项是指在进行康复训练时需要注意的一些重要问题和方法。
首先,康复训练应该是多学科综合的,并由专业的康复医生和康复团队进行指导和执行。
这包括康复医生、物理治疗师、作业治疗师、言语治疗师等,他们根据患儿的具体情况,制定个体化的康复方案。
其次,脑瘫儿童康复训练应该注重长期坚持和持之以恒。
由于脑瘫是一种慢性疾病,康复训练需要长期进行以获得更好的康复效果。
家长和患儿要有耐心和毅力,定期进行康复训练,坚持不懈。
此外,康复训练要注意针对患儿的具体情况进行个性化的设计。
脑瘫患儿的症状和程度各不相同,康复训练应综合考虑患儿的年龄、病情以及个人特点,制定相应的康复方案。
同时,康复训练应该从功能和能力的角度出发,通过不同的训练手段和方法,帮助患儿改善运动功能,提高生活自理能力。
最后,脑瘫儿童康复训练应该重视家庭和社会的支持。
康复训练需要家长的参与和帮助,家庭环境和支持对患儿的康复起着重要的作用。
此外,社会也应提供必要的支持和关注,为脑瘫儿童提供更好的生活条件和康复环境。
综上所述,脑瘫儿童康复训练是改善患儿生活质量的重要手段。
在进行康复训练时,需注意多学科综合、长期坚持、个性化设计和家庭社会的支持等方面,以达到更好的康复效果。
这些注意事项将有助于提高脑瘫儿童的功能和生活能力,为他们创造更好的未来。
1.2文章结构文章结构部分的内容可以包括以下几点:在本篇文章中,将会依据脑瘫儿童康复训练的需要,按照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介绍和讨论。
首先,我们将在引言部分对本文的研究对象——脑瘫儿童进行概述。
引言部分将向读者介绍脑瘫的定义、原因以及对儿童生活和发展的影响。
儿童脑瘫康复

分型诊断
5、共济失调型 以运动笨拙不协调,可有意向性震颤及眼 球震颤,平衡障碍,醉酒步态为主要表现。 6、混合型 以同一个患儿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类型多为 痉挛型与不随意运动型为主要表现。
六、分期诊断
一、分期 根据脑发育阶段性,分为早期、中期和后 期。 1、早期:出生后至3周岁前,脑神经功能 续长期,为治疗期。 2、中期:3周岁后至6周岁前,脑神经功能 完善期,为康复期。 3、后期:6周岁至13周岁,脑神经功能代 偿期,为教育期。
治疗方案
治疗方案
在vojta疗法主要有两种,即反射性腹爬(R —K)和反射性翻身运动(R—U)。 进行训练时先摆一定的体位,以后治疗师 刺激主诱带(如颜面侧、上肢的前臂内侧, 下肢股骨内侧髁等)和辅助诱发带的刺激 点(如肩胛骨内缘,上下腭角等)引起病 儿局部肢体肌肉活动,远隔应答反应在对 侧肢体和躯干,而诱发儿童卧腹爬和翻身 运动。从而使有中枢性协调运动的脑瘫儿 正常化,和防止转向重度。
八、中药方剂
脾肾两亏—补中益气汤 黄芪、人参、白术、山药、熟地黄、当归、陈皮、生姜、甘草 中成药:补中益气丸、归脾丸、六味地黄丸等 肝肾亏虚—六味地黄丸 熟地黄、山茱萸、山药、茯苓、泽泻、黄柏、龟板、知母、陈皮、白 芍、干姜 中成药:杞菊地黄丸 肝强脾弱—六君子汤 人参、白术、茯苓、陈皮、半夏、香附、乌首、羌活、当归、炙甘草 中成药:逍遥散 痰瘀阻络—通窍活血汤 赤芍、川芎、桃仁、红花、半夏、陈皮、茯苓、炙甘草、大枣 心脾两虚—归脾汤 白术、当归、人参、茯苓、黄芪、远志、龙眼肉、酸枣仁、木香、炙 甘草
脑瘫康复诊疗
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康复医院
小孩脑瘫几个月能看出来早期脑瘫症状及诊断方法

小孩脑瘫几个月能看出来早期脑瘫症状及诊断方法小孩脑瘫几个月能看出来脑瘫是一种发生在早期儿童期的运动神经系统障碍,它会对儿童的日常生活产生重大影响。
在疾病早期,诊断脑瘫极为困难,但是有一些特征性的症状可以被关注和观看。
本文将介绍小孩脑瘫几个月能看出来的细节和早期诊断方法。
早期症状脑瘫在早期可能表现为运动不协调或缓慢,肌肉强度不足或持续收缩(肌张力特别)。
例如,脑瘫婴儿在成长期可能会表现为无法头部抬起、不会扶稳、不会翻身或不会爬行等等。
在幼儿期脑瘫儿童可能会消失一些走路特别或脚部姿态特别(如内翻或外翻等)的症状。
有关肌张力和协调缺陷的症状通常是最为显著的。
尽管脑瘫病症状的类型和严峻程度因儿童的状况而异,但是这些症状在小孩诞生后几个月就已经可以看得出。
早期筛查对于需要早期治疗的脑瘫患者,快速筛查会极大增加治疗效果。
因此,对于风险高的儿童群体应当定期进行筛查。
例如,早产儿、诞生低体重儿、诞生时存在并发症的婴儿,并且在早期发生过缺氧、黄疸、感染和颅内出血等问题的婴儿都需要常常接受脑瘫筛查。
筛查包括增加免疫学监测,B型超声、脑电图和磁共振成像等等。
这些即使不能诊断出脑瘫也可以为医生供应有益的信息和助力。
神经成像神经成像技术(如磁共振成像)对早期脑瘫的帮助诊断非常有用,这是由于这些技术可以供应关于大脑的精确图像,并且可以检测到早期脑瘫发生时的结构性变化。
这些扫描结果可以用来区分脑瘫儿童及其诞生体重正常的儿童的区分。
假如神经成像技术的结果与其他体征合并都表明存在高风险,医生就可以开头实施早期干预措施。
早期干预治疗早期诊断特别重要,由于尽早诊断可以让脑瘫患者以更少的病程来获得更好的治疗成果。
由于儿童的身体和神经系统较为松软,早期干预治疗是特别关键的。
早期干预治疗可能包括理疗、物理治疗、发音治疗、职业治疗和其他形式的治疗。
这些方法都是定制化的并且经过家庭监护,也会受到治疗师、孩子的家人和四周社区扶持。
其结果很可能会带来显著的改善。
脑瘫的护理诊断及措施

脑瘫的护理诊断及措施概述脑瘫是一种常见的儿童神经发育性疾病,其特点是患者在运动、姿势和姿态控制方面存在困难。
脑瘫患者需要长期护理和支持,以提高其生活质量和功能独立性。
本文将介绍脑瘫的护理诊断及相应的护理措施,以帮助护理人员更好地为脑瘫患者提供全面的护理。
护理诊断根据脑瘫患者的具体情况和护理需求,可以进行如下的护理诊断:1.运动障碍:脑瘫患者运动功能受限,需要护理人员对其进行综合评估,包括运动能力、肌肉张力、平衡能力等方面的评估,以制定相应的运动康复计划。
2.感知障碍:脑瘫患者常常存在感觉障碍,包括触觉、视觉、听觉等方面的问题。
护理人员需要通过评估来确定患者的感知问题,并采取相应的临床措施来改善患者的感知功能。
3.失能:脑瘫患者在生活自理能力、日常活动能力等方面存在不同程度的失能。
护理人员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康复计划,包括物理治疗、言语治疗、职业治疗等,以提高患者的功能独立性。
4.社会适应困难:脑瘫患者常常在社会环境中面临着困难和挑战。
护理人员应给予他们足够的支持和鼓励,帮助他们适应社会环境,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和自信心。
护理措施根据上述护理诊断,护理人员可以采取以下措施来为脑瘫患者提供全面的护理:1.运动康复训练: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运动康复训练计划。
训练内容包括肌肉力量训练、平衡训练、关节活动训练等。
通过持续的训练,可以改善患者的运动能力和姿势控制能力。
2.感知障碍康复:通过触摸、视觉、听觉等多种感知刺激,帮助脑瘫患者提高其感知能力。
可以采用按摩疗法、音乐疗法、视觉刺激等方式进行康复训练,并根据患者的反应调整训练计划。
3.日常生活护理:脑瘫患者常常存在生活自理能力的问题,护理人员应给予他们足够的支持和指导。
可以通过康复训练和辅助器具的使用来提高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例如助行器的使用、饮食辅助设备的使用等。
4.心理支持:脑瘫患者在面对社会适应困难时往往会出现情绪波动和自卑感。
脑瘫的早期诊断技术(GMS)与康复

扭动阶段——3次(40~45W) 不安运动——1次(50~54W)
(四)脑瘫的主要康复治疗方法
脑瘫主要治什么?
2006年国际脑瘫新定义强调运动发育和姿势异常 是脑瘫的核心表现
提高运动功能和预防和控制肌肉挛缩和骨骼畸形 是改善脑瘫孩子运动障碍的主要目的。
(四)脑瘫的主要康复治疗方法 PT
扭动阶段 出现于足月后2月龄以内 (1)足月前GMs:胎儿和早产儿时期 (2)扭动运动: 足月至足月后6~9W
不安阶段 (1)不安运动: 出现于足月后2~5月
注意使用修正年龄
GMS的发育历程
(二) GMS的发育历程及其特点 扭动阶段
出现在足月前至足月后6~9W 特征为小至中等幅度,速度缓慢至中等
脑瘫的早期诊断技术(GMS) 与康复
郭礼
提纲
概念及研究背景 GMS的发育历程及其特点 GMS评估注意事项 脑瘫的主要康复治疗方法
(一)概念及研究背景
什么是脑瘫? 脑 脑部损伤引起的 瘫 表现出肢体瘫痪
(一)概念及研究背景
脑瘫有几种? 痉挛型脑瘫最多,约占
80-90% 肌张力障碍型脑瘫最重
特点
①看起来与正常FMs相似 ②在动作幅度、速度以及不平稳性方面中度或明
显夸大,“吊着线的木头人” ③该模式少见,预测价值低
(二)GMS的发育历程及其特点 GMs评估用于预测脑性瘫痪
连贯一致的“痉挛-同步性”GMs和“不安 运动缺乏”可用来预测痉挛型脑瘫
痉挛型(双瘫/四肢瘫/偏瘫型)及运动障 碍型脑瘫的早期表现
。形式上呈椭圆体,给人留下扭动的印 象。
(二) GMS的发育历程及其特点 扭动阶段
特点 ①运动顺序多变 ②运动的幅度多变 ③运动的速度多变 ④起始结束渐变—潮起潮落 ⑤有旋转动作包含其中
小儿脑性瘫痪早期诊断早期干预的临床探讨

z J脑性 瘫痪 ( lL  ̄ 简称fJ 脑瘫 ) 的是 从 出生前 到 出生 后 1 l L , 指 个 月 以内 因各 种原 因所致 的非 进 行性 脑损 伤 , 主要 表现 为 中枢 性运动 障碍及 姿势 异 常 , 同时 经 常伴 有 其 他 如 智 力低 下 、 言 语 障碍 、 痫等 并发 障 碍 … 。是 一 种严 重 危 害 f J 健康 的疾 病 。 癫 l L  ̄ 我 国“ 五 ” 九 攻关课 题 的一项研 究数 据显示 , 6岁儿 童 的脑 性 0~ 瘫 痪 患病率 为 18% 。 目前 , 国有 3 万例 脑 瘫 患儿 , 且每 .6 o 全 1 并 年新增 46万例 。近 年来各 国学者 研究 表明 , . 如果能 早期 诊 断、 早期治 疗 , 除严重 者 之 外 , 部 分 可 以治 愈 或 正 常 化 。为探 讨 大 小儿脑瘫 早期 诊断 、 期 干预 的临床疗 效 , 们对 10例小 儿脑 早 我 4 瘫 康 复疗效进 行分 析 , 报告如 下 。 现 1 资 料与方 法 11 一 般资料 : 0例4 J脑瘫 患 儿为 我 院儿 科康 复 中 心 . 1 4 ,L 20 0 4年 1月至 2 0 0 6年 1 月 住 院病人 , 符合 全 国第一 届 f J 2 均 l L , 脑瘫 座谈会 d J 脑 瘫 的诊 断标 准 。其 中 0~ ,L J 6个 月 8 6例 , 7~ 1 2个月 5 4例 ; 8 男 9例 , 5 例 。病 因 以窒 息 最 多 , 次 为早 女 1 其 产 、 出生 体 重 和 黄 疸 。其 中 12例 (7 ) 低 2 8% 的病 人有 高危 因 素 , 两种或 两种 以上高危 因 素的病 人 9 (9 ) 有 7例 6 % 。 12 主 要 的异常表 现形 式或 早期 症状 : 个 月 以 内主要表 . 6 现为易 激惹 、 好打 挺 、 吵 不 安 或过 分 安 静 、 声 微 弱 、 哭 哭 哺乳 吞 咽困难 、 未能 翻身 、 紧握 拳 、 主动抓 物 、 卧 位不 能 抬 头 、 手 不 俯 肌 张力低 下 、 自发运动 减 少等 。6个 月 以后 的主 要表 现 为 不会 伸 手抓物 、 双手 内旋后伸 、 能独坐 、 未 扶站 尖足支 撑 等 。 13 诊 断方法 : . 符合 18 年 全 国f J 脑 瘫座 谈 会 的诊 断 98 l L  ̄ 标 准 … 。并结合 小儿 脑 瘫 早期 诊 断 五要 素 ( 危 因 素 、 高 运动 发 育 落后 主动运 动减少 、 张力异 常 、 势异 常 、 异 常) 肌 姿 反射 。 14 治 疗方 法 : . 由于 我 们 医院 的部分 患儿 来 自农 村 , 结合 患儿病 情及不 同实 际情况 采取个 体化 治疗 。一般 ld 一个疗 O为 程 , 歇期 1 间 O一1d 间歇期 由经过 培训 的家 长进 行 家庭康 复训 5, 练, 常规 治疗 6 疗程 。 个 14 1 运动 疗法 : .. 由经过 正规 进 修 的三名 治疗 师 完成 , 根 据 患儿不 同的运动 障碍点 , 采取 Vj oa手法 或 B bt手 法 为 主 , t oa h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程的缺乏是知觉有问题。这些处理过程的问题引起 运动计划和运动控制的困难。治疗集中在运动和环 境意识, 利用游泳、 滑行艇和其他运动装置帮助儿童
处理感觉输人, 应用感觉信息。以做出运动计划和 获得姿势的控制。传统上, 职业治疗师更多应用感
觉统合治疗。
6加强肌力训练(tn hn g :oyC t 、 Seg ei )Cl ,rh rt n b o - e 和P l 提倡肌力训练。这种训练显示能发展 s r e S hp
四、 简单介绍常用的脑瘫治疗方法
相信信息、 从本体感觉器、 触觉和前庭系统进人身体
时是无组织的也未获得很好处理。认为这种认知过
1 、 神经发育治疗(e o vo e r mn n r e lmn e e , u d ep tta t t
N T 美国B a 夫妇甲 1 0 D ): b h ot 在 9 年开始治疗, 4 根 据神经学等级和成熟的理论, b h应用处理技术 ot Ba
如9一 个月不能形成拇食指捏取, 0 1 这可能是偏瘫 上肢异常的第一个指征。当孩子成长才能做出脑瘫
特殊类型、 受累的程度和范围的诊断。
早期干预治疗
一、 早期干预计划 早期干预非常必要, 理由如下:
统的治疗形式转移到早期干预的广泛计划, 结合早 期教育进行运动、 认知、 情绪社会交往和生活自 理能 力等全面指导。早期干预计划在美国和整个西方世 界内增长着。有些是以家庭为基础, 另一些是治疗 师和教育专家组成的中心为基础。19 年, 97 美国已 提供全部 5 个州内3岁以前早期干预计划。早期 0 干预计划提供最早形式的早期教育, 并给家长主动 参与的大量机会, 将治疗计划结合进总的早期教育 中, 大大促进儿童的早期学习和社会成熟。 二、 治疗的指导思想 脑瘫是发育性的征象, 近年来不断认识到在儿 童发育领域, 体格和心理发育是相关的, 早期经验影 响全部以后的行为。当发育在任何方面( 运动、 认 知、 社会和情绪) 受到限制、 延迟或扭曲, 发育的其 他方面也受不利的影响。生后头 3 年迅速发育的运 动技能是学习和社会化的载体, 运动技能促进能力 发展和独立性人格的形成。 脑瘫的婴幼儿常常缺乏行动、 操作和讲话所需 要的活动。不能使他们参与他们的环境。因此, 学 习机会受到阻碍。同样重要的, 他们无能去影响环 境, 也就是通过他们自己的行动去影响或改变环境, 在探索和控制环境方面重复失败导致自 我感觉无能 而被动屈从, 使他们的主动进取心进一步熄灭, 一种 无能和缺乏自 信心的感觉在4 岁时完全确立了。 因此, 脑瘫的康复应是在运动、 认知、 社会和情 绪方一面全面得到关注, 应注重主动运动的训练, 被 动运动为辅。 三、 早期治疗 将脑瘫早期诊断的技术和价值告知保健专业人 员, 当患儿尚没有足够的标准被诊断脑瘫以前, 就能 得到适当的治疗安排。尽早诊断和治疗脑瘫是当前 发展的方向。权威性观点强调优先放在发育缺陷的 一早期综合干预性治疗, 要远离矫形外科处理。强
万方数据
中国 优生优育2 7 月第 1卷第1 Cisj m l Ha y i &Ci crvl 3 oI ah o7 ) ( 0 年3 3 期 h e o ao et B h hd a o 1 N, M Z ne u f l h r t l e . c r
力; 运动行为型包括原始运动型即原始反射; 姿势运 动型即姿势反射; 感觉: 触摸、 疼痛; 颅神经; 小脑功 能; 张力障碍, 运动征象, 上神经元, 下神经元。
抑制异常肌张力和原始反射并促进正常运动发展。 考虑运动质量非常重要,oa B t b h在治疗中不断使他 们的理论和技术现代化。N T强调功能目标, D 注重 运动质量, 以减少对关节的异常压力和预防继发的 损伤和畸形。形式包括应用球、 垫枕、 马背和游 椅、 泳, 治疗师结合 N T原则和其他方法如增强肌力和 D 适应性装置的使用使治疗技术不断改进。B a 强 b h ot 调父母参与和照顾儿童情绪的重要性。
观察不仔细, 未发现婴儿异常; 有的家长已发现孩子 不正常, 但找不到在这方面有知识和经验的医生, 被
医生否定了。
2儿童的运动发育和认知、 、 语言、 行为和情绪发 育是相辅相成和有着密切的联系。因此早期干预应 是全面的良好育儿刺激以促进婴儿全面发育。 3婴儿期是大脑生长发育最快的时期, 、 可塑性 最强, 干预治疗愈早效果愈好, 使脑损伤得到康复或 至少减轻伤残。因此早期干预计划已经从个别的系
而站立起来, 这时期正常儿只能拉到坐位。脑瘫是 一种运动功能异常, 是一种残疾。作为脑瘫的运动 功能异常没有定量标准, 没有早期能确定诊断的征
象、 影像学或实验室试验。脑瘫总是一个探测性诊
难和睡眠障碍, 这些发现可能和以后真正的运动感 觉障碍有关, 也可能是一时性神经缺陷。 由于脑瘫早期干预更有效, 不能等到出现痉挛 性足、 张力障碍的姿势或共济失调的步态才作诊断 和开始治疗。又不能过早的没有足够依据的诊断脑 瘫, 以免对家长带来精神上和物质上沉重负担。必 需用发育的方法作为诊断的基础, 要求儿科医生、 妇 幼保健人员有宽厚的生理和病理知识, 熟悉儿童运 动和智能发育方面的规律, 才能尽可能早的认识发 育异常, 并使用适当的方法直接有效的纠正神经系 统的各种缺陷。 一、 发育诊断方法及步骤 1发育历史: 主诉; 、 家庭及遗传史, 如妊娠, 临 产/ 分娩, 围产/ 新生儿; 发育指标, 何时出现微笑、 俯 卧抬头、 手抓握、 爬和站立等; 坐、 其他发育特征, 社 会交往、 生活自 理和情绪; 既往史, 特别是惊厥、 头痛 和行为异常等; 2发育性体格检查: 、 头围大小、 异常体征、 对环
1脑瘫征象一般出现较晚, 、 早期需要进行系统
观察和评估, 才能逐渐明确诊断。有的家长对孩子
调认知的需要, 不单纯是运动的训练。强调提供家 庭支持, 由家长确定孩子的治疗目 治疗师提供指 标,
导。要为儿童未来着想, 治疗是帮助改善患儿运动 和生活质量的一种手段 , 于预必须适应家庭 日常生 活, 不是消耗家庭。康复意指应用广泛的各种各样 服务持续较长一段时间, 康复医生应考虑患儿家长
神经肌肉本体感受器的作用以激活肌肉和获得力量 控制。有一个研究比较双瘫、 偏瘫和年龄相同的儿
2V t方法: 在德国D Vcv oa 、oa j r aa V t根据神经 l j
成熟等级和理论发展另一种早期干预治疗方法。V
t j 方法在欧洲和亚洲流行。V a oa t j o 饭企图激活姿
势和平衡反应以指导正常发育。治疗师发展一种治 疗计划由父母执行。治疗师定期监测计划执行。治
境反应 、 各感觉器官功能活动情况和行为特点。
断, 因为肯定的证据是间接的, 只是按某时期的行为
和发育为依据。 脑瘫虽然是一种非进行性疾病, 但它的性质是
发展的, 必需看作和生长中的婴儿变化有关, 应看到
病变静止性和发展动态变化的双重特征。运动异常
〔 作者单位〕 协性观察; 一般运动 (M ) G s 质量,M 有两种类型:1扭动运动( i Gs ( ) Wr t - h g oe et 从孕 9周至生后第 8周; i Mv n ) n m 不安定运 动(ie Mv et 足月后 6 9周开始到生后 F g o mn ) dt e y 一 2 周。G s 0 M 引贡量的改变是脑功能障碍的可靠指 针。预测2 岁预后有很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敏感 性 9. % ( 45 从早产、 足月到第3 个月)特异性早期 ; 较低, 逐渐增加足月 一 个月, 2% 一0%; 3 达8 1 肌张
打下基础。告知家长要定期来门诊, 以便监察变化, 建议进一步的诊断和实验室检查; 指导家长如何照 看发育延迟的孩子; 开始干预, 指导家长如何促进婴 儿神经系统正常发育, 纠正和克服发育延迟的征象。
必须强调脑瘫确诊应在 1 岁以后。但是如果有窒息
和早产等高危因素。在3一 4个月内有 G s M 肯定 异常, 肌张力不正常, 原始反射延迟消失, 姿势运动
岁逐渐从低张力变为强直, 然后伴有手足徐动样运 动。共济失调一般在 3 个月到 3 0 岁以后才表现出
来。中枢神经系统发育不成熟可导致激惹 、 喂养困
脑瘫是一种在出生后 1 个月内发育时期非进行
性脑损伤所致的综合征, 主要表现为中枢性运动障
碍及姿势异常。可伴有智力低下、 惊厥、 行为异常或 感知觉障碍等, 并需要除外进行性疾病所致的中枢 性瘫痪及正常小儿一过性的发育落后。 脑瘫病儿存在以下 4 方面异常: 运动发育落后; 肌张力和姿势异常; 主动运动减少和/ 或出现异常运 动; 反射异常。 但是脑瘫征象可延迟出现和复杂的发育性质使 早期确诊脑瘫有一定的困难。脑瘫儿童在新生儿时 期在一定程度上是正常和健康的。由于伸肌张力过 高, 可使婴儿在俯卧位能提早抬头, 下肢张力过高, 5 一6 月前, 表现为拉孩子坐位时, 髓和膝关节伸展
的康复、 食宿、 交通花费和为了康复丢掉工作等经济 上的牵累, 这些全是重要的因素可能动摇家庭康复 的决心, 特别是低收人家庭, 最终使患儿失去康复的 机会。早期诊断和安排治疗对患儿及家庭有很大好
处。
万方数据
中国优生优育 2 7年 3 ) X ( 月第 1 卷第 1 3 期 C i s ju ao Hah Br h e o m f e t ih&C i a Vl 3N . M h (7 ne l l y t hdC l r o 1 oI a Z e . c ) r X
早期诊断
在婴儿期出现较晚。当神经通路变得有功能时表现 出来, 如上肢瘫要等手的功能出现时才表现。神经 选择性生长发育的过程, 使运动缺陷出现不同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