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例分型方法
病例分型方法

病例分型方法一、病例分型定义:A型:病种单纯,诊断明确,病情较稳定,不需紧急处理得一般住院病人。
B型:病种单纯,病情较急而需紧急处理,但生命体征尚稳定,不属疑难危重病例、C型:病情复杂,诊断不明或治疗难度大,有较严重并发症发生,预后较差得疑难病例。
D型:病情危重复杂,生命体征不稳定或有重要脏器功能衰竭,需做紧急处理得疑难危重病例。
部分C、D病例如下所列:1、入院诊断:心脑血管器质性疾病、恶性肿瘤、中毒、脏器功能衰竭、复合创伤、急性重症传染病、合并并发症、诊断不明等均为C或D型病例;2、病理诊断:恶性肿瘤为C或D型病例;3、会诊情况:院际会诊、远程会诊者为C或D型病例;4、护理等级:I级、特级、重症监护、特殊护理者为C或D型病例、二、病例分型与质量关系:CD率(CD率=同期出院顾客CD型病例数÷同期出院顾客病例总数)可用来表达医疗机构救治疑难、危重病例得技术水平、CD型病例就是医疗服务质量高位运行得客观指标,通过分型质量监控既反映了医疗机构得工作强度,又反映了医疗机构得技术水平,解决了医疗服务质量管理技术因素难以量化得深层次问题。
三、专科分型:为了便于对临床上某些专科AB型与CD型病例进一步分型,根据专科特点提出以下专科分型标准,供临床分型参考。
(一)外科A型病例:诊断明确得择期一、二级手术病例;无明显活动性出血得单纯软组织创伤; 入院时已确诊得非手术病人;术后辅助治疗得非恶性肿瘤病例。
诊断明确得骨病非手术病例;肢体骨良性小肿瘤/骨病手术病例;肢体骨折术后处理病例;择期截指/趾手术病例。
B型病例:24小时内实施手术得普通急诊病例;生命体征稳定得腹部单脏器或肢体创伤; 无颅内出血得头部创伤病例;非手术处理得急腹症病例。
无并发症得肢体及锁骨胸肋骨骨折病例; 各类肢体关节脱位及组织损伤病例;急诊截指/趾手术或断指再植手术病例; 手/足部创伤清创吻合手术病例;非手术处理得骨病急诊病例。
C型病例:择期三、四级手术病例;诊断为内部脏器肿瘤得非手术病例;生命体征稳定得复合创伤;合并手术绝对禁忌症得非手术病例;探查手术病例;多学科协作择期手术病例;术后辅助治疗得恶性肿瘤病例;合并创伤并发症得肢体骨折病例;头部/躯干骨病手术病例;生命体征稳定得躯干部骨折病例;肢体/躯干矫形置换手术病例;骨肿瘤非手术或术后辅助治疗病例;肢体/骨/皮瓣移植手术病例。
病例分型标准

病例分型标准依据患者的病情和相应的基本医疗行为特征,将病例划分为单纯普通病例、单纯急症病例、复杂疑难病例、复杂危重病例四个类型;A 型(单纯普通病例):中青年患者居多、普通、单纯、慢性病为多,病种单纯,诊断明确,病情较稳定,不需要紧急处理的一般住院病人,住院日较B 型病例长,费用一般低于 CD 型,高于 B 型病例。
B 型(单纯急症病例):中青年患者居多,病种单纯、病情较急而需紧急处理,但生命体征尚稳定,不属疑难危重病例,费用一般低于其它型病例。
C 型(复杂疑难病例):中老年病人居多,病情复杂,诊断不明或治疗难度大,有较严重并发症发生,预后较差的疑难病例。
住院时没有生命危险,不需要抢救,住院日长,费用消耗较多。
D 型(复杂危重病例):病情危重复杂、有生命危险,生命体征不稳定或有重要脏器功能衰竭,有循环、呼吸、肝、肾、中枢神经功能衰竭病变之一者。
需要积极抢救,住院日较 C 型短,费用消耗多。
根据四型三线分型法,划为单纯病例 AB 型、复杂病例 CD 型。
对正在住院的病例,主管医师依据每天病情变化,在疾病的动态演变中随时分型。
实时动态跟踪病例分型管理,提高医疗服务质量。
“四型三线”病例分型法第一步:病人住院后,相关科室的主管医师根据病人的病情和基本医疗行为特征进行病例分型。
按照“四型三线”理论采用先划中线的原则初步划分为 AB 型和 CD 型病例。
根据卫生部 2004 年修定的《住院病历首页》规范,可采用首页分类法。
分型取用的主要变量是:年龄、入院情况、入院方式、诊断个数、输血与否、会诊与否、抢救成功与否、特护、一级护理、切口愈合情况、入院次数、出院诊断。
(1) 年龄> 70 岁或新生儿均为 CD 型病例;(2) 入院诊断:心脑血管器质性疾病、恶性肿瘤、中毒、脏器功能衰竭、复合创伤、急性重症传染病均为 CD 型病例;(3) 入院时情况:入院时情况为危重急症的均为 CD 型病例;(4) 出院诊断同入院诊断不符、多系统病变均为 CD 型病例;(5) 入院后确诊日期:确诊时间> 7 天者为 CD 型病例;(6) 病理诊断:恶性肿瘤改变者为 CD 型病例;(7) 抢救:凡经抢救者为 CD 型病例;(8) 手术操作:急诊手术者为 B 、 D 型,三级以上手术均为 CD 型病例;(9) 会诊情况:院级会诊、远程会诊者为 CD 型病例;(10) 护理等级: I 级、特级、重症监护、特殊护理者为 CD 型病例。
病例分型标准及方法版

病例分型标准及方法、疾病分型A型、B型、C型、D型、病例分型标准1.2.“四型三线”分型法一般处理紧急处理不需处理需要抢救(A) (B) (C) (D)口诀:“单纯病例AB型,复杂病例CD型;紧急处理是B型,需要抢救是D三、一般还可依据下列条件进行简单的分型(1)年龄〉70岁,或新生儿大多为CD 型病列;(2)入院诊断:心脑血管器质性疾病、恶性肿瘤、中毒、脏器功能衰竭、复合创伤、急性重症传染病均为CD 型病例;(3)入院时情况:入院时情况为危急重症的均为CD 型病列;(4)出院诊断同入院诊断不符、多系统病变均为CD 型病例;(5)入院后确诊日期:确诊时间〉7天者为CD 型病例;(6)病理诊断:恶性肿瘤改变着为CD 型病例;(7)抢救:凡经抢救者为CD 型病例;(8)手术操作:急诊手术者为B、D型,三级以上手术均为CD型;( 9)会诊情况:院级会诊、远程会诊者为CD 型病例;( 10)护理等级:一级、特级、重症监护、特殊护理者为CD 型病例;( 11)有三个以上诊断多位CD 型病例;( 12)接受输血的为CD 型病例;(13)凡具备以上12项指标中任何1项条件,均划分为CD 型病例,对于不能分型的病例则根据诊疗过程决定分型。
四、具体病例分型方法( 1)首先根据首页分类法分出CD 型病例,AB 型病例则根据入院时情况即可简单分型;( 2) CD 型病例可根据病情的危急程度,入院时的生命体征是否稳定,住院处置措施,是否抢救或监护而进一步分型;( 3)判断病情和诊断的时间界定原则上以入院时的情况为标准,入院以后出现的病情加重情况变化,则应检查是否诊疗处置不当所致,因诊疗处置不当所致,不能更改分型,如实属病情自然变化,可更改分型;( 4)不同等级的医院在以上基本分型的基础上,可根据各自诊疗技术水平制定不同级别的急诊和手术等级标准,以利于A、B、C 型病例的诊治。
D 型病例的评价标准则必须有反映病情危重的相关指标;( 5)病例初步分型由主管医师以及上级医师在病人出院时在首页上做出标记。
病例分型

姓名:床号:住院号:时间:年月日时诊断评估者1、病例分型标准:单纯型复杂型A 型单纯普通病例:中青年患者居多,普通、单纯 、慢性病为多,病种单纯,诊断明确,病情较稳定, 不需要紧急处理 的一般住院病人,住院日较B 型病例长,费用一般低于 CD 型,高于B 型病例。
一般处理!C 型复杂疑难病例:中老年病人居多,病情复杂 ,诊断不明或治疗难度大,有较严重并发症发生,预后较差的疑难病例。
住院时没有生命危险,不需要抢救 ,住院日长,费用消耗较多。
慎重处理!B 型单纯急症病例:中青年患者居多,病种单纯 、 病情较急而需紧急处理 ,但生命体征尚稳定,不属疑难危重病例,费用一般低于其它型病例。
紧急处理!D 型复杂危重病例:病情 危重复杂 、有生命危险,生命体征不稳定或有重要脏器功能衰竭,有循环、呼吸、肝、肾、中枢神经功能衰竭病变之一者。
需要积极抢救,住院日较 C 型短,费用消耗多。
积极抢救!2、“四型三线”分型法:中线单纯AB型复杂CD性一般处理紧急处理不需抢救需要抢救(A)(B)(C)(D)口诀:“单纯病例AB型,复杂病例CD型;急需处理是B型,需要抢救是D型”3、一般还可依据下列条件进行简单的分型:(1) 年龄> 70岁或新生儿大多为CD型病例; (2) 入院诊断:心脑血管器质性疾病、恶性肿瘤、中毒、脏器功能衰竭、复合创伤、急性重症传染病均为CD型病例。
(3) 入院时情况:入院时情况为危重急症的均为CD型病例。
(4) 出院诊断同入院诊断不符、多系统病变均为CD型病例。
(5) 入院后确诊日期:确诊时间>7 天者为CD型病例。
(6) 病理诊断:恶性肿瘤改变者为CD型病例。
(7) 抢救:凡经抢救者为CD型病例。
(8) 手术操作:急诊手术者为B 、D型,三级以上手术均为CD型病例。
(9) 会诊情况:院级会诊、远程会诊者为CD型病例。
(10) 护理等级:I 级、特级、重症监护、特殊护理者为CD型病例。
病例分型标准及方法

病例分型标准及方法一、疾病分型A型、B型、C型、D型二、病例分型标准1.病例分型基本标准2.“四型三线”分型法一般处理紧急处理不需处理需要抢救(A)(B)(C)(D)口诀:“单纯病例AB型,复杂病例CD型;紧急处理是B型,需要抢救是D 型三、一般还可依据下列条件进行简单的分型(1)年龄〉70岁,或新生儿大多为CD型病列;(2)入院诊断:心脑血管器质性疾病、恶性肿瘤、中毒、脏器功能衰竭、复合创伤、急性重症传染病均为CD型病例;(3)入院时情况:入院时情况为危急重症的均为CD型病列;(4)出院诊断同入院诊断不符、多系统病变均为CD型病例;(5)入院后确诊日期:确诊时间〉7天者为CD型病例;(6)病理诊断:恶性肿瘤改变着为CD型病例;(7)抢救:凡经抢救者为CD型病例;(8)手术操作:急诊手术者为B、D型,三级以上手术均为CD型;(9)会诊情况:院级会诊、远程会诊者为CD型病例;(10)护理等级:一级、特级、重症监护、特殊护理者为CD型病例;(11)有三个以上诊断多位CD型病例;(12)接受输血的为CD型病例;(13)凡具备以上12项指标中任何1项条件,均划分为CD型病例,对于不能分型的病例则根据诊疗过程决定分型。
四、具体病例分型方法(1)首先根据首页分类法分出CD型病例,AB型病例则根据入院时情况即可简单分型;(2)CD型病例可根据病情的危急程度,入院时的生命体征是否稳定,住院处置措施,是否抢救或监护而进一步分型;(3)判断病情和诊断的时间界定原则上以入院时的情况为标准,入院以后出现的病情加重情况变化,则应检查是否诊疗处置不当所致,因诊疗处置不当所致,不能更改分型,如实属病情自然变化,可更改分型;(4)不同等级的医院在以上基本分型的基础上,可根据各自诊疗技术水平制定不同级别的急诊和手术等级标准,以利于A、B、C型病例的诊治。
D型病例的评价标准则必须有反映病情危重的相关指标;(5)病例初步分型由主管医师以及上级医师在病人出院时在首页上做出标记。
病例分型标准及方法

病例分型标准及方法、疾病分型A 型、B型、C型、D型二、病例分型标准2. “四型三线”分型法一般处理紧急处理不需处理需要抢救(A)(B)(C)(D)口诀:“单纯病例AB型,复杂病例CD型;紧急处理是B型,需要抢救是D型三、一般还可依据下列条件进行简单的分型(1)年龄〉70岁,或新生儿大多为CD型病列;⑵入院诊断:心脑血管器质性疾病、恶性肿瘤、中毒、脏器功能衰竭、复合创伤、急性重症传染病均为CD型病例;(3)入院时情况:入院时情况为危急重症的均为CD型病列;(4)出院诊断同入院诊断不符、多系统病变均为CD型病例;(5)入院后确诊日期:确诊时间〉7天者为CD型病例;(6)病理诊断:恶性肿瘤改变着为CD型病例;(7)抢救:凡经抢救者为CD型病例;(8)手术操作:急诊手术者为B、D型,三级以上手术均为CD型;(9)会诊情况:院级会诊、远程会诊者为CD型病例;(10)护理等级:一级、特级、重症监护、特殊护理者为CD型病例;(11)有三个以上诊断多位CD型病例;(12)接受输血的为CD型病例;(13)凡具备以上12项指标中任何1项条件,均划分为CD型病例,对于不能分型的病例则根据诊疗过程决定分型。
四、具体病例分型方法(1)首先根据首页分类法分出CD型病例,AB型病例则根据入院时情况即可简单分型;(2)CD型病例可根据病情的危急程度,入院时的生命体征是否稳定,住院处置措施,是否抢救或监护而进一步分型;(3)判断病情和诊断的时间界定原则上以入院时的情况为标准,入院以后出现的病情加重情况变化,则应检查是否诊疗处置不当所致,因诊疗处置不当所致,不能更改分型,如实属病情自然变化,可更改分型;( 4 )不同等级的医院在以上基本分型的基础上,可根据各自诊疗技术水平制定不同级别的急诊和手术等级标准,以利于A、B、C型病例的诊治。
D型病例的评价标准则必须有反映病情危重的相关指标;(5)病例初步分型由主管医师以及上级医师在病人出院时在首页上做出标记。
病例分型标准及方法

病例分型标准及方法病例分型是临床医学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它可以帮助医生更好地了解患者的病情,为患者制定更加科学的治疗方案。
在实际操作中,医生们需要根据一定的标准和方法对病例进行分型,以便更好地进行诊断和治疗。
本文将介绍病例分型的标准及方法,希望能为临床医生提供一些参考。
一、病例分型的标准。
1. 临床表现,病例分型的第一步是要对患者的临床表现进行全面的观察和记录。
这包括患者的症状、体征、疾病的发展过程等方面。
通过对临床表现的综合分析,可以初步确定病例的类型。
2. 化验检查,化验检查是病例分型的重要依据之一。
通过血液、尿液、影像学等检查,可以更加客观地了解患者的病情,为病例的分型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
3. 病史,患者的病史也是病例分型的重要标准之一。
通过了解患者的既往病史、家族史等,可以更好地判断病例的类型,为治疗提供更准确的依据。
二、病例分型的方法。
1. 分类分型,根据疾病的不同特点,可以将病例进行分类分型。
比如按疾病的病因、病理生理特点、临床表现等进行分类,以便更好地进行治疗。
2. 综合分型,综合分型是指将临床表现、化验检查、病史等多方面的信息进行综合分析,最终确定病例的类型。
这种方法能够更全面地了解患者的病情,为治疗提供更准确的依据。
3. 动态分型,随着疾病的发展,患者的症状和体征也会发生变化。
因此,动态分型是指在治疗过程中,根据患者的病情变化进行分型。
这种方法能够更及时地调整治疗方案,提高治疗的效果。
三、总结。
病例分型是临床医生在诊断和治疗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环。
通过科学、全面地进行病例分型,可以更好地了解患者的病情,为治疗提供更准确的依据。
因此,医生们需要根据一定的标准和方法进行病例分型,以提高治疗的效果,减少患者的痛苦。
希望本文能够为临床医生提供一些参考,使他们在实际操作中能够更好地进行病例分型,为患者提供更好的医疗服务。
病例分型标准

病例分型标准依据患者的病情和相应的基本医疗行为特征,将病例划分为单纯普通病例、单纯急症病例、复杂疑难病例、复杂危重病例四个类型;A型(单纯普通病例):中青年患者居多、普通、单纯、慢性病为多,病种单纯,诊断明确,病情较稳定,不需要紧急处理的一般住院病人,住院日较B型病例长,费用一般低于CD型,高于B型病例。
B型(单纯急症病例):中青年患者居多,病种单纯、病情较急而需紧急处理,但生命体征尚稳定,不属疑难危重病例,费用一般低于其它型病例。
C型(复杂疑难病例):中老年病人居多,病情复杂,诊断不明或治疗难度大,有较严重并发症发生,预后较差的疑难病例。
住院时没有生命危险,不需要抢救,住院日长,费用消耗较多。
D型(复杂危重病例):病情危重复杂、有生命危险,生命体征不稳定或有重要脏器功能衰竭,有循环、呼吸、肝、肾、中枢神经功能衰竭病变之一者。
需要积极抢救,住院日较C型短,费用消耗多。
根据四型三线分型法,划为单纯病例AB型、复杂病例CD型。
对正在住院的病例,主管医师依据每天病情变化,在疾病的动态演变中随时分型。
实时动态跟踪病例分型管理,提高医疗服务质量。
“四型三线”病例分型法第一步:病人住院后,相关科室的主管医师根据病人的病情和基本医疗行为特征进行病例分型。
按照“四型三线”理论采用先划中线的原则初步划分为AB型和CD型病例。
根据卫生部2004年修定的《住院病历首页》规范,可采用首页分类法。
分型取用的主要变量是:年龄、入院情况、入院方式、诊断个数、输血与否、会诊与否、抢救成功与否、特护、一级护理、切口愈合情况、入院次数、出院诊断。
(1)年龄>70岁或新生儿均为CD型病例;(2)入院诊断:心脑血管器质性疾病、恶性肿瘤、中毒、脏器功能衰竭、复合创伤、急性重症传染病均为CD型病例;(3)入院时情况:入院时情况为危重急症的均为CD型病例;(4)出院诊断同入院诊断不符、多系统病变均为CD型病例;(5)入院后确诊日期:确诊时间>7天者为CD型病例;(6)病理诊断:恶性肿瘤改变者为CD型病例;(7)抢救:凡经抢救者为CD型病例;(8)手术操作:急诊手术者为B、D型,三级以上手术均为CD型病例;(9)会诊情况:院级会诊、远程会诊者为CD型病例;(10)护理等级:I级、特级、重症监护、特殊护理者为CD型病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病例分型方法
一、病例分型定义:
A型:病种单纯,诊断明确,病情较稳定,不需紧急处理得一般住院病人。
B型:病种单纯,病情较急而需紧急处理,但生命体征尚稳定,不属疑难危重病例。
C型:病情复杂,诊断不明或治疗难度大,有较严重并发症发生,预后较差得疑难病例.
D型:病情危重复杂,生命体征不稳定或有重要脏器功能衰竭,需做紧急处理得疑难危重病例。
部分C、D病例如下所列:
1、入院诊断:心脑血管器质性疾病、恶性肿瘤、中毒、脏器功能衰竭、复合创伤、急性重症传染病、合并并发症、诊断不明等均为C或D型病例;
2、病理诊断:恶性肿瘤为C或D型病例;
3、会诊情况:院际会诊、远程会诊者为C或D型病例;
4、护理等级:I级、特级、重症监护、特殊护理者为C或D型病例。
二、病例分型与质量关系:
CD率(CD率=同期出院顾客CD型病例数÷同期出院顾客病例总数)可用来表达医疗机构救治疑难、危重病例得技术水平。
CD型病例就是医疗服务质量高位运行得客观指标,通过分型质量监控既反映了医疗机构得工作强度,又反映了医疗机构得技术水平,解决了医疗服务质量管理技术因素难以量化得深层次问题。
三、专科分型:为了便于对临床上某些专科AB型与CD型病例进一步分型,根据专科特点提出以下专科分型标准,供临床分型参考。
(一)外科
A型病例:
诊断明确得择期一、二级手术病例;
无明显活动性出血得单纯软组织创伤; 入院时已确诊得非手术病人;
术后辅助治疗得非恶性肿瘤病例。
诊断明确得骨病非手术病例;
肢体骨良性小肿瘤/骨病手术病例;
肢体骨折术后处理病例;
择期截指/趾手术病例。
B型病例:
24小时内实施手术得普通急诊病例;
生命体征稳定得腹部单脏器或肢体创伤;无颅内出血得头部创伤病例;
非手术处理得急腹症病例。
无并发症得肢体及锁骨胸肋骨骨折病例;各类肢体关节脱位及组织损伤病例;
急诊截指/趾手术或断指再植手术病例;手/足部创伤清创吻合手术病例;
非手术处理得骨病急诊病例。
C型病例:
择期三、四级手术病例;
诊断为内部脏器肿瘤得非手术病例;
生命体征稳定得复合创伤;
合并手术绝对禁忌症得非手术病例;
探查手术病例;
多学科协作择期手术病例;
术后辅助治疗得恶性肿瘤病例;
合并创伤并发症得肢体骨折病例;
头部/躯干骨病手术病例;
生命体征稳定得躯干部骨折病例;
肢体/躯干矫形置换手术病例;
骨肿瘤非手术或术后辅助治疗病例;
肢体/骨/皮瓣移植手术病例。
D型病例:
恶性肿瘤根治手术病例;
入院24小时内急诊三、四级手术病例;
生命体征不稳定得创伤病例;
颅内、脊髓血肿或肿瘤手术病例;
心胸手术病例;
器官移植手术病例;
围手术期发生临床意外得手术病例;(非医疗因素) 血管介入治疗手术病例;
量子学刀(r刀、中子刀、超声刀等)手术病例。
骨恶性肿瘤手术病例;
生命体征不稳定得复合骨折病例;
合并创伤并发症得躯干部骨折病例;
合并创伤并发症得截肢手术病例;
断肢再植手术病例.
(二)妇产科
A型病例:
正常分娩或无严重并发症得产前/产后期病例;
择期剖宫产/异位妊娠手术病例;
女性生殖系统炎症病例;
子宫良性病变或功能性异常病例;
计划生育手术病例。
B型病例:
急产/早产病例;
异常分娩或急诊剖宫产病例;
生命体征稳定得产后出血病例;
异位妊娠破裂手术病例;
C型病例:
女性生殖系统良性肿瘤手术病例;
高危妊娠病例;
女性生殖系统恶性肿瘤得非手术病例;
女性生殖系统多部位严重感染病例。
D型病例:
生命体征不稳定得围产期病例;
胎儿宫内异常(胎位异常除外)得异常分娩病例;女性生殖系统恶性肿瘤根治手术病例。
(三)儿科
A型病例:
普通感染性病例;
儿童营养缺乏性病例。
B型病例:
小儿高热/昏迷病例;
儿童急性传染病病例;
儿童呼吸道梗阻性病例.
C型病例:
新生儿生命体征稳定得病例;
儿童先天性/遗传性疾病;
儿童免疫性/结缔组织疾病;
儿科多部位严重感染病例.
D型病例:
新生儿缺氧/出血性疾病病例;
儿童恶性肿瘤病例;
生命体征不稳定得其她儿科疾病。
(四)内科
A型病例:
普通感染性(细菌/病毒/寄生虫)病例;
诊断明确得功能性疾病;
诊断明确得内分泌/营养代谢性疾病;
非特异性炎症病例;
无并发症得早期心脑血管疾病。
B型病例:
急性传染病病例;
生命体征稳定得活动性出血病例;各种因素所致得呼吸困难病例;肢体血管梗阻/栓塞病例;
各种因素所致得急性疼痛病例.
C型病例:
伴有脏器功能减退得器质性疾病;神经系统炎症/变性疾病;
结缔组织/免疫性疾病;
各种精神性疾病;
各种严重感染病例;
非手术治疗得恶性肿瘤病例。
D型病例:
各种因素所致得休克病例;
脏器血管梗阻/栓塞/出血病例; 心脑血管疾病/内分泌疾病危象;急性器官功能衰竭病例;
各类急性中毒病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