辣椒栽培技术 (1)

合集下载

辣椒种植技术

辣椒种植技术

辣椒种植技术辣椒为茄科辣椒属一年或有限多年生草本植物,果实通常呈圆锥形或长圆形,未成熟时呈绿色,成熟后变成鲜红色、绿色或紫色,以红色最为常见,辣椒的果实因果皮含有辣椒素而有辣味,能增进食欲,是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蔬菜或调味品之一,下面小编就为大家介绍一下辣椒种植技术吧!辣椒生长习性辣椒生育初为发芽期,催芽播种后一般5-8天左右出土,15天左右出现第一片真叶,到花蕾显露为幼苗期。

第一花穗到门椒坐主为开花期。

坐果后到拔秧为结果期。

辣椒适宜的温度在15-34度之间。

种子发芽适宜温度25-30度,发芽需要5-7天,低于15度或高于35度时种子不发芽。

辣椒在苗期要求温度较高,白天25-30度,夜晚15-18度最好,幼苗不耐低温,要注意防寒。

辣椒如果在35度时会造成落花落果。

辣椒对条件水份要求严格,它即不耐旱也不耐涝。

喜欢比较干爽的空气条件。

辣椒种植技术1、栽培条件辣椒对温度的要求介于蓍茄和茄子之间。

种子发芽适温为23-30℃,低于15℃则不能发芽。

辣椒幼苗要求较高的温度,温度低,生长缓慢。

开花结果初期白天适温为20-25℃,夜间为15-20℃,结果期土温过高,尤其是强光直射地面,对根系生长不利,且易引起毒素病和日烧病。

2、整地基肥辣椒忌连作,也不能与茄子、蕃茄、马铃薯、烟草等同科作物连作。

栽培辣椒地块,要排水良好,排灌方便,并要求深耕。

最好能做到冬耕,休闲冻土,以改良土壤,消灭越冬害虫和病菌孢子。

定植前再整地,表土仍保持较大土它,以便透气爽水,对防止落花、落营和落叶有良好的作用。

长沙菜农对种植辣椒地的要求是“深沟高畦、破老底,土平它大、水畅流”。

畦宽一般是1.3-1.7米(连沟),栽植2-3行。

也有宽畦2.3-2.7米,在畦上横向栽植的。

作畦的同时,每亩施腐熟厩肥50-80担,过磷酸钙15公斤,草木灰25公斤作基肥。

3、播种育苗①苗床选择:苗床要选择背北向南,高燥爽水,又水源方便,而且未栽过茄科作物的地块。

辣椒(天鹰椒)栽培技术

辣椒(天鹰椒)栽培技术

辣椒(天鹰椒)栽培技术作者:祖秀颖来源:《农业开发与装备》 2015年第3期祖秀颖(唐山市玉田县农牧局,河北唐山 064100)1 适期播种1.1 育苗移栽一般在3月上中旬开始播种育苗,用种量在0.15~0.2kg/ 667m2,好处是苗期易管理,苗期发生猝倒病和立枯病易防治,但移栽费工,移栽后缓苗期长,辣椒前期的长势较慢。

1.1.1 育苗方法:先配制营养土,可用60%的前茬为玉米或小麦的大田土配上40%的充分腐熟的有机粪肥混匀过筛,过筛后的细土加入45%的硫酸钾复合肥1kg/m3,并用40%五氯硝基苯500倍液喷匀,用塑料封严备用。

苗床选择在背风向阳处,做好阳畦,然后填入15cm厚的营养土,浇足底水,水完全渗透后开始播种。

1.1.2 种子处理:播种前用40℃的温水浸种催芽12h。

1.1.3 播种方法:将处理好的种子均匀地撒于苗床内,然后覆盖营养土约1cm左右,再覆盖棚膜并将棚膜四周封严,同时夜间还应在棚膜上覆盖草苫等加强保温。

1.1.4 苗期管理:一般白天保持25℃左右,夜间温度保持在17℃,苗床温度不低于15℃。

出苗后要时时查看苗情,及时喷药防治猝倒病和立枯病,3月下旬以后在每天下午2点钟左右放风炼苗,防止气温逐渐升高出现烧苗。

1.1.5 移栽:一般在4月下旬进行,行距40cm、株距20cm,每穴2~3株,移栽前3~5天先喷施碧护一次,提高幼苗抗逆性,促进缓苗。

1.2 大田直播一般在4月中下旬5cm地温稳定在15℃以上时进行,用种在0.5~0.75kg/667m2,直播比较省工,但苗期发生猝倒病和立枯病时防治不方便。

1.2.1 整地施足底肥:辣椒喜磷喜钾,忌连作,最好注意倒茬轮作。

施入腐熟的有机肥3方/667m2,12%过磷酸钙150kg/667m2,50%硫酸钾20kg/667m2,尿素20kg/667m2,同时还应增施各种微肥10~12kg/667m2,可明显减轻辣椒的黄叶落叶现象。

1.2.2 播种方法:覆膜3~5天后打孔并用水壶浇水,水渗后每穴种5粒天鹰椒种子,覆土2cm,出土前遇雨造成土壤板结的应根据出苗情况及时将结块弄碎,保证出苗顺利,也可以先浇水播种后覆膜。

辣椒栽培技术及田间管理措施

辣椒栽培技术及田间管理措施

辣椒栽培技术及田间管理措施辣椒是一种常见的蔬菜,它味道辣味鲜美,营养丰富,深受广大消费者的喜爱。

为了保证辣椒产量和品质的提高,农民们需要掌握一些辣椒栽培技术及田间管理措施。

一、地块选择与准备选择质地肥沃、通气性好、排水良好、土层深厚、无积水、PH值较适宜的土地,沙质土、壤土都比较适宜。

准备时需先翻耕,加入中腐熟有机肥,曝晒数日。

并进行基础施肥:每667平方米施高钾过磷酸钙300g,尿素200g,化肥深施后覆盖。

二、品种选择根据不同市场需求和生产条件,选择适宜的品种,如普通辣椒、秧草椒、鸟唇辣椒、龙爪椒和胡椒等。

选种时要选用病虫害抗性好、高产、品质好的新品种,提高产量和经济效益。

三、育苗和移栽育苗是保证丰产的重要措施。

一般10至20天即可出苗。

苗床一定要选择在通风、透光、排水良好常年加热、保温的地方,每平米需施入肥料1kg,种植时不要损伤根系。

移栽前,先松土培肥,覆盖保温,栽后浇足水。

一般密植1.2米-1.5米,行距1.0米-1.2米。

四、施肥和追肥施肥要根据土壤情况和生长期需求,多施有机肥和磷钾肥,避免过量的氮肥使用。

茎秆长出2-3片叶子时,施用复合肥1000-1500公斤/667平方米,入雨骨深5厘米,行距两侧各视情况铁钉助耕。

至5-6期的辣椒果实开始扩大时追施尿素,凡3-4日一次,每次每667平方米施用1kg尿素。

果实成形期,还可增施0.3‰-0.5‰种子磷肥,使果实更健壮、可口。

五、病虫害防治常见的辣椒病虫有盲蝽、叶斑病、烟草草地贪夜蛾等。

可选用生物防治和物理防治,如选用杀虫剂要根据说明进行稀释;选用杀菌剂根据药物使用量和使用方法,严格积累药剂使用记录,为防止药害,果实成熟前15-20天上架采用无公害农产品标准进行高效、低毒、高效药物处理;及时清除死枯叶、枝,保持管行通风性,减少病虫害的发生。

六、田间管理辣椒在生长期要注意及时剪枝,控制顺序生长,促进侧枝生长、繁茂;园内保持地面育种,加强地面松耕,增加透气性、保湿性及保温性。

辣椒栽培技术及田间管理措施

辣椒栽培技术及田间管理措施

辣椒栽培技术及田间管理措施辣椒作为重要的蔬菜作物之一,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和经济价值。

在辣椒栽培过程中,科学的栽培技术和田间管理措施都是影响产量和品质的关键因素。

本文从辣椒栽培技术和田间管理措施两个方面进行详细介绍。

一、辣椒栽培技术1.选用适宜品种品种选择是辣椒栽培成功的关键。

应根据栽培的目的、种植地的环境条件、市场需求等因素,选用适宜的品种。

在品种选择时,应考虑抗病、适应性强、产量高等特点。

2.适宜的播期和播种方式辣椒适合在春、秋两季进行播种。

春季播种时间一般在2月至3月份,秋季播种时间一般在8月至9月份。

在播种时应选择阴天或晚上进行,以避免高温伤苗。

播种时应均匀撒下种子,覆土深度以1-2厘米为宜。

3.合理施肥辣椒需要丰富的营养,为了保证高产、优质的产量,应进行合理施肥。

建议使用有机肥和化肥相结合的方法进行施肥,每亩施化肥以氮、磷、钾比例为2:1:1为宜。

每次施肥时要充分深耕,使肥料分布均匀。

4.定期浇水辣椒是一种耐旱作物,但生长过程中需要保持适度的土壤湿度,每次浇水应保持土壤湿度不过犁水分,不过浇水过多会影响根系发育。

浇水时间一般在早晨或晚上进行,以避免高温刺激植株。

5.病虫害防治病虫害是影响辣椒生产的重要因素,主要包括白粉病、炭疽病、绿盲蝽等,应注重防治。

首先要定期进行农药喷洒,使用高效、低毒、环保的农药进行防治。

其次,注意田间卫生,及时清除枯叶和野草,减少病虫害的滋生。

二、田间管理措施1.适度间作辣椒与其他作物间作是一个行之有效的措施,可以促进土壤养分的循环利用,提高土壤肥力。

间作作物要选择互补性强的作物,如玉米、豆类等。

2.定期修剪定期修剪可以提高辣椒透光性和雨水排水性,促进增加光照和优化风沙环境,同时也会增加植株通透性和防止感染病虫害的高效措施。

其中,花冠的枝条要修剪,以利于果实的着色和防止枝折。

一般在结果后及时进行修剪。

3.及时除草除虫及时除草是辣椒栽培中必不可少的步骤。

除草可以减少竞争,提高土壤营养的利用。

辣椒的栽培技术(大全)

辣椒的栽培技术(大全)

辣椒的栽培技术一、辣椒的育苗技术辣椒喜温,不耐霜冻,也不耐高温,对于温度的要求介于茄子和番茄之间。

生长发育阶段的适宜温度是20-30度,低于15度、高于35度生长受阻,生长发育的昼夜温差为6-10度;开花结果的最适温度是20-25度。

对光照要求不严格,所需光照强度比西红柿低得多,但低于光补偿点1500勒克斯,则落花落果。

(一)辣椒壮苗的培育:1、壮苗的标准:对于群体来说,要达到无病虫害、生长整齐,长势健壮三个方面;对个体来说,播种后40天的幼苗8-10片真叶、株高18-20厘米、部分植株已经现蕾。

茎秆粗壮、节间短,叶色浓绿、叶片肥厚、根系发达。

2、适龄壮苗的培育:采取降温措施,白天不超过30度,防止苗子徒长,促进花芽分化;合理密植、合理水分,防雨淋;3-4叶期喷爱多收等营养级,提高秧苗的抗性。

(二)种子的处理方法:1、用种量与种子质量:每亩2500株,需30-60克种子。

2种子的消毒:温汤浸种:55度的温汤浸种15分钟→30度的温水4-6小时→反复搓洗,用清水冲净在催芽。

可放枯萎病、疫病、病毒病、菌核病。

药剂浸种:种子放入清水中2-3小时,或温汤浸种后→1%的硫酸铜5分钟、冲洗干净可放炭疽病、疫病;或再用10%的磷酸三钠20-30分钟,冲洗干净可防病毒病。

恒温处理:干种子置于70度恒温72小时,可防病毒病。

3、种子催芽:催芽温度为30度,种子要常翻动,每日温水淋洗,4-5天后出芽60-70%即可播种。

需延迟播种,可将温度降至5-10度。

(三)育苗床的准备:最好采用草碳+生物肥配方、用育苗盘育苗,同时要注意器具的消毒。

(四)育苗方式:营养土育苗、营养钵育苗、穴盘育苗。

(五)育苗设施:地势高燥、防雨、降温。

(六)播种1、播种期:秋冬茬7月上旬播种育苗。

越冬茬一般在8月底9月初播种育苗。

早春茬在11月下旬播种育苗。

2。

、播种及播种后的管理播种方法:浇足底水:无论是任何形式的育苗,一定要浇足底墒水,湿润至床面20厘米深。

朝天椒高产栽培技术(一)2024

朝天椒高产栽培技术(一)2024

朝天椒高产栽培技术(一)引言概述:朝天椒是一种常见的辣椒品种,其香辣口味深受人们喜爱。

要想获得高产的朝天椒,合理的栽培技术是至关重要的。

本文将介绍朝天椒高产栽培技术的五个大点,包括土壤选择与改良、种子处理与育苗、适宜的植株密度、科学的施肥技巧以及病虫害防治措施等。

通过掌握这些技术,可以帮助农民在朝天椒栽培中获得丰收的好成绩。

一、土壤选择与改良:1. 选择适宜的土壤类型,朝天椒适合生长在疏松、排水良好的壤土或砂土中。

2. 进行土壤改良,添加有机肥料和矿质肥料来提高土壤肥力和保持水分。

3. 避免连作,栽植前进行土壤消毒,预防病虫害的发生。

二、种子处理与育苗:1. 选用健康、无病虫害的种子,并进行种子消毒处理。

2. 进行催芽处理,提高发芽率。

3. 选择合适的育苗介质,保持适宜的温湿度,做好光照管理,保证育苗健壮。

三、适宜的植株密度:1. 根据不同生长阶段的需要,合理确定植株间距。

2. 一般情况下,适宜的植株密度为亩产7-9万株。

3. 控制枝条的生长,保持适当的分枝数目,有利于通风和光照。

四、科学的施肥技巧:1. 根据土壤肥力和植株生长需要,制定合理的施肥方案。

2. 分期施肥,根据不同生长阶段的需要进行追肥。

3. 控制氮肥的用量,适量施用有机肥料,提高果实品质。

五、病虫害防治措施:1. 定期巡视,发现早期病虫害的迹象及时采取措施。

2. 合理使用农药,注意药剂的选择和浓度的调配。

3. 种植抗病虫害的品种,避免病虫害的扩散。

总结:朝天椒高产栽培技术的关键在于土壤的选择与改良、种子处理与育苗、适宜的植株密度、科学的施肥技巧以及病虫害防治措施。

通过合理的栽培管理,可以提高朝天椒的产量和质量,带来丰收的好成绩。

希望本文对朝天椒种植者能够有所帮助。

辣椒种植技术

辣椒种植技术

辣椒种植技术一、植物学特征辣椒有明显的主根和很多的侧根及根毛,主根受伤后侧根发生较快,故移栽成活率较高。

茎上不易产生不定根。

果实呈羊角形,长5~25厘米,鲜椒青绿色,成熟后呈红色或鲜红色,从定植到始收35天。

二、对环境条件的要求1. 温度。

发芽适温为25℃,低于15℃发芽困难。

植株生长期白天适温为22~28℃,夜间为15~20℃,低于15℃或高于35℃时,开花授粉不正常,常造成落花落果。

2. 光照。

属短日照作物,在每天10~12小时的光照条件下,开花结果早而正常,但对较长的日照也能适应。

要求中等强度的光照,光照不足会降低坐果率;强光直射,植株生长减缓,果实易发生日灼病。

3. 水分。

根系较弱,既不耐旱也不耐涝,需经常供应水分才能生长良好。

但田间不能积水,田间积水少时植株就会萎蔫,严重时成片死亡。

4. 土壤。

对土壤条件的要求不甚严格,砂土、壤土、黏壤土均可种植。

但在贫瘠的土壤条件下栽培的辣椒植株小而紧凑,结果少而集中,其椒果色泽浓,辣椒素含量高,品质好。

高山区以选择地势较高、耕层深厚、透气性好、肥沃、排灌方便的壤土或砂壤土为好,避免选择低洼积水的地块,忌与茄科作物连作。

整地应达到"地平、土碎、墒足、畦齐"的标准。

连畦带沟宽1.2米,垄面宽90厘米,沟宽30~40厘米、深25厘米,高低误差不得超过5厘米。

三、栽培技术要点1. 育苗移栽。

育苗时间春栽在春分至清明,夏栽在清明至谷雨。

采用塑料薄膜覆盖育苗,苗龄30~45天。

在幼苗2片真叶和4片真叶前后各间苗1次,留苗标准是3~4厘米留苗1株,每平方米留苗600株左右。

苗高5~6厘米后要逐渐通风炼苗,控制秧苗高度,提高抗逆性,保证移栽成活率。

苗高10~12厘米,6~7片真叶,花蕾显现时开始移栽,春栽在谷雨节至立夏节;夏栽时间宜早不宜迟,早栽的产量高,屏南高山区以6月1日前栽完为宜。

移栽前将辣椒田深耕30厘米,整平耙细,每亩施入优质厩肥4000千克、过磷酸钙30~40千克、硫酸钾型复合肥50千克,厩肥均匀施入田内,磷肥、复合肥集中施于移栽沟内。

辣椒栽培技术及田间管理措施

辣椒栽培技术及田间管理措施

辣椒栽培技术及田间管理措施辣椒是一种重要的蔬菜作物,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和医药价值,在我国广泛种植和消费。

为了获得较高的产量和品质,必须采用科学的栽培技术和田间管理措施。

以下是辣椒栽培技术及田间管理措施的相关内容。

一、辣椒的栽培技术1. 土壤选择:辣椒喜欢生长在肥沃、排水良好、酸碱度适宜(pH值为6-7)、富含有机质的土壤中。

在栽培前要进行土壤的钾、磷、氮等养分的检测,并根据检测结果进行相应的肥料施用。

2. 种子处理:将辣椒种子浸泡在40℃的水中1-2小时,然后取出晾干。

浸种前,可将种子放入稀硫酸中浸泡5分钟,然后取出晾干。

这种处理方法可以提高种子的发芽率和耐病虫害的能力。

3. 土壤处理:在播种前,可以施入有机肥和氮磷钾等基础肥料,并进行深松整地,保证土壤的松软和通气性。

4. 培肥施肥:辣椒种植过程中可采用腐熟的有机肥和化肥的组合施肥方式。

一般在追肥阶段,每亩施入尿素10-15公斤、磷酸一铵5-8公斤、氯化钾5-8公斤。

根据不同地区的土壤条件和辣椒的需要,调整施肥量。

5. 种植技术:在适宜的气温条件下,将种子均匀撒播在排种沟内,覆土厚度为1-2厘米。

每株留2-3个主茎,将苗行间距保持在40-50厘米,将苗株定植的深度控制在苗心部分正好埋入土壤中。

6. 病虫害防治:辣椒种植过程中要注意病虫害的防治。

可以采用生物防治的方法,如引入天敌昆虫、施用有机农药等。

定期巡视田间,发现有病虫害情况要及时采取措施进行防治。

二、田间管理措施1. 浇水管理:辣椒生长过程中需要保持土壤湿润,但不要过度浇水。

在生长初期,保持土壤表层湿润,可以进行少量的浅灌,随着植株的生长,逐渐增加浇水量和灌水次数。

2. 排水管理:辣椒不耐涝,需要保证良好的排水条件。

不要在低洼地块种植辣椒,以免积水造成根部腐烂。

在种植前应做好排水设施的规划和建设。

3. 杂草控制:辣椒生长过程中需要进行适当的杂草控制。

可以采用人工除草、撒布化学除草剂等方式进行杂草的控制,但要注意选择合适的时间和剂量,以免影响辣椒的生长。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4-9-2 22
辣椒开窗果
2014-9-2
23
辣椒畸形花
2014-9-2
24
辣椒需要的光照
辣椒喜欢中等强度的光照,光饱和 点为3-4万勒克斯,光补偿点为15 00勒克斯。过强的光照易引起脐腐病、 日灼和病毒病,过弱则易落花落果。 辣椒是短日照作物,但对日照长度 反应不敏感。
2014-9-2 25
2014-9-2
4
第一部分 保护地辣椒 及其基本栽培技术
2014-9-2
5
辣椒的分类
根据收获产品分为:菜椒品种和椒干品种 根据辛辣程度分为:辣椒和甜椒
根据分枝习性分为:无限生长类型、有限生长类型和部分有限生长类型
根据果实形状分为:灯笼形、圆锥形、长果形、扁果形、樱桃果等 根据果实颜色分为:青椒和彩椒
6 5 4 3 2 1 0 n p k
2014-9-2
21
辣椒需要的温度
时期 发芽 定植 蹲苗 苗期 开花 结果 转色 适宜温度 25-26 25-30 20-25 25-30 20-25 23-28 20-25
在辣椒生长的各个时期,温度超出了10-35度的区间 都会对其产生较为严重的影响,可能会发育不良、结实少、畸形、 僵化、生长慢等。
定植—开花 开花—座果
60
60
60
150克
200
130
300
670克
100ml
280克
果实发育
260
130
400
870克
100ml
380克
收获期间
260
100
400
870克
80ml
400克
2014-9-2
20
生产1吨青椒所需的营养元素
• • • • • • • • N=3.2-4 kg P=0.4-0.6 kg K= 4-6 kg Mn=65 g Cu=44 g Fe=109 g Zn=44 g B=22 g
与其它植物一样,辣椒的生长需要C、H、 O、N、P、K、Ca、Mg、S、Fe、Zn、B、 Cu、Mn、Mo、Cl、Ni等营养元素。 其中C、H、O、S、Cu、Mn、Mo、Cl、 Ni等元素由水和空气可充足提供,一般无需补 充;而N、P、K必须大量补充; Fe、Zn、B、 Mg、Ca等有时会缺乏。
2014-9-2 16
2014-9-2 2
什么是栽培技术
• 栽培技术就是为了让作物在预定的时间达到理 想的产量和品质而提供给作物的适宜的各种条 件或协调各种矛盾所必需的各种生产措施。 • 这些措施在不同的季节、不同的作物生长时期、 不同的长势、不同的产量和品质要求、不同的 天气、不同的品种情况下是不一样的。它不是 死板的,而是十分灵活的。
保护地辣(甜)椒 栽培技术
辣椒概述
辣椒属茄科辣椒属,原产于中美洲和南美 洲热带地区,栽培品种多属于一年生辣椒科, 但在特定条件下某些品种可以多年生。辣椒喜 温暖,但不耐高温和低温;喜中光,耐弱光怕 强光;根系不发达,怕旱怕涝。 辣椒果内一般含有辣椒素,这种物质在椒 果心皮隔膜(俗称筋)中含量最高,有的品种 含辣椒素多,所以辛辣,称为辣椒,有的品种 含辣椒素少而淀粉较多,所以辣味淡而略甜, 所以称为甜椒。
2014-9-2
11
作物生长需要的外界条件
一般来说,作物的栽培涉及到土、肥、 水、种、温、光、气、药八大因素,除 了种是一个内因外,其它全部是外因。 在很多情况下,它们是不可能全部 同时处于最合适的状态,我们的栽培技 术就是要处理或平衡这种矛盾,使其综 合起来处于合理状态。
2014-9-2 12
2014-9-2
Hale Waihona Puke 6辣椒的根系辣椒的根为直根系,但主根并不发达,尤其 是移栽苗,根系多呈鸡爪状。主要分布于植株 周围40-50厘米处,深度15-20厘米 内。 辣椒根生长慢,根量相对较少,再生能力也 较差,所以辣椒怕旱怕涝不耐瘠薄。
2014-9-2
7
2014-9-2
8
辣椒的茎和枝叶
辣椒茎直立,坚韧。主茎较矮,有6-3 0节不等,多数品种主茎上分枝能力较弱,部 分品种可以分枝并结果。主茎之上一般分枝2 个或3三个,个别多者可达8个。枝上每节可 形成两个分杈,但具有4-6个主枝后一般具 有较强的顶端优势。 辣椒的叶为单叶、互生、长圆形或卵圆形, 其大小和形状与果实的大小和形状有一定的相 关性。
辣椒需要的土壤和水分
辣椒喜欢透气性好的肥沃土壤,土 层深厚,易排水,中性或微碱性,含水 量80%左右利于其生长,过干易患病 毒病,过湿易沤根萎蔫或染根部疾病。 可见,起垄栽培和小水勤浇对辣椒 种植是很重要的。
2014-9-2 13
辣椒盐害
2014-9-2
14
辣椒盐害
2014-9-2
15
辣椒需要的营养
辣椒日灼
2014-9-2
26
辣椒需要的空气
空气中与辣椒有关的指标主要是二氧化碳浓度、 空气湿度和毒气含量。 早上棚内会有充足的二氧化碳,但十点后就少了, 所以必需补充。 空气湿度50-70%有利于辣椒的生长,过高 易感染病菌且不易授粉;过低易发生失水、脐腐病等。 在不宜放风的季节和时间段里,一定不要有毒气 长时间弥漫在棚室内,以防受害。 可见,某些时候无论温度和湿度如何,放风是必 须的,为了释放毒气和补充二氧化碳。
2014-9-2 3
本专题包括的内容
第一部分 辣椒要求的外部条件及栽培的基本技术
辣椒的分类和特性 辣椒生长需要的外界条件 辣椒栽培的基本技术
第二部分
辣椒的病害及生理障碍
几种常见病害的识别和防治技术 几种常见生理障碍的识别和防治技术
第三部分
辣椒栽培的平衡理论和高级技术
辣椒生长中的四大平衡及保障措施 辣椒的落花落果与死棵 辣椒生产中的几项高级技术
辣椒缺氮
2014-9-2
17
辣椒缺锌
2014-9-2
18
甜椒不同生育期对 N, P,K的需求
25 20
公斤/亩
15 10 5 0 25 60 90
种 植 天 数
K N P
120
150
19
2014-9-2
甜 椒 需 肥 表
养分需求量(克/亩/天) 生长时期 N P2O5 K2O 钾宝 磷酸 (85%) 50ml 硝酸 铵 50克 推荐施肥量(/亩/天)
2014-9-2 9
辣椒的花和果实
辣椒的花雌雄同花,花冠白色,自 花授粉,自然异交率10%左右,为常 异花授粉作物。可单性结实,但一般发 育不良。 辣椒的果实为浆果,果内有较大空 腔,一般2-5室,未成熟的果实多为 绿色,少数为其它颜色的,称为彩椒。 绿果成熟后转为红色或黄色。
2014-9-2 1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