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自考《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名词解释(1)

合集下载

自考00149 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_知识点总结

自考00149 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_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导论1、对外贸易:一国或地区同别国或地区进行货物和服务交换的活动,从一个国家的角度来看,这种交换活动被称为对外贸易;从国际范围来看这种货物和服务交换活动就被称为国际贸易.:P412、对外贸易额又称对外贸易值,它是指一国或地区一定时期进口额与出口额的总和,是反映一国对外贸易规模的重要指标之一,一般以国际上通行的货币表示。

3、对外贸易量是用以固定年份为基期计算的进口或出口价格指数去调整当年的进口或出口额,得到相当于,进口.旅游.娱6、对外贸易按商品形式与内容不同,分为货物贸易与服务贸易.7、对外贸易与国际贸易结构是指货、.服务在一国进出口或世界贸易中所占的比重.狭义的对外贸易与国际贸易结构又称对外贸易或国际贸易货物结构;对外贸易货物结构是指某大类或某种货物进出口贸易与整个进出口贸易额之比,以份额表示二战后国际贸易发展的特点是什么?P501、不同阶段,国际贸易增长速度呈现出重大差异。

2、制成品贸易成为国际贸易的主导。

3、服务贸易迅速发展,成为国际贸易的重要组成部分。

4、发达国家仍然是国际贸易的主体,发达国家之间的贸易为国际贸易的主要流向。

5、区域性贸易迅速发展。

(1)2002年,某国对外贸易依存度为0.8,而该国当年的服务贸易总额为1000亿美元,货物贸易总额为800亿美元,出口总额为1200亿美元,计算该国当年GDP 以及贸易差额.GDP 的进出口总额/0.8=(1000+800)÷0.8=2250(亿美元)(亿美元)600为3600%8、世界封闭市场价格包括:调拨价格、垄断价格、区域性贸易集团内的价格、国际商品协定下的协定价格。

1、世界市场形成的标志是什么?P59• (一)多边贸易多边支付体系的形成• (二)国际金本位制度建立与世界货币形成• (三)形成较完备的世界市场运作机制• (四)商品各类的多样化和大宗贸易的增长第三章:对外贸易政策与理论1、对外贸易政策是对各国在一定时期对进出口贸易进行管理的原则.方针和措施手段的总和.包含的基本因素有:政策主体.政策客体或对象.政策目标.政策内容及政策手段(多选,2010.1)P70.1、对外贸易政策包括:总贸易政策;商品和服务贸易政策;国别.地区贸易政策.2、对外贸易政策的类型:①.自由贸易政策,即国家对贸易活动不加以或少加以干预,任凭商品.服务和有关要素在国内外市场公平.自由地竞争..。

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名词解释

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名词解释

24、支票(Check)——是以银行为付款人的即期汇票,即存款人签发给银行的无条件支付一定金额的委托命令,出票人在支票上签发一定的金额,要求受票的银行于见票时,立即支付一定金额给特定人或持票人。
25、付款交单D/P——出口人的交单是以进口人的付款为条件。
即期付款交单——银行提示即期汇票和单据,进口人见票时即应付款,并在付清货款后取得单据。
41、经销——进口商根据他与国外出口商达成的协议,在规定的期限和地域内购销指定商品的一种做法。
独家经销——经销商在协议规定的期限内和地域内,对指定商品享有独家经营权力。
一般经销——经销商不享有独家专营权,供货商可以在同一时期、地区内,委派几家商号来经销同类商品。
42、代理——代理人按照本人的授权,代表本人与第三人订立合同或者从事其它法律行为,而由本人直接负责由此所产生的权利与义务。
36、接受(承诺)——受盘人在发盘规定的时限内,以声明或者行为表示同意发盘提出的各项条件。实质上是对发盘表示同意。
37、逾期接受——不是有效的接受。如接受通知未在发盘规定的时限内送达发盘人,或者发盘没有规定时限,且在合理时间内未曾送达发盘人。
38、大副收据——货物装船后,承运船舶的大副签发给托运人的,表明已收到货物并已装船的货物收据,托运人凭此收据可向船公司或其代理人交付运费并换取正式提单。
10、速遣费——如果负责装卸货物的一方在约定的装卸时间内提前完成任务,有利于加快船舶周转,则可以从船方取得奖金。
11、OCP条款——陆上运输通常可到达的地点。OCP地区是以落基山脉为界,其以东地区均定为内陆地区范围。从远东地区向美国OCP地区出口货物,如按OCP条款达成交易,出口上可以享受较低的OCP海运优惠费率,进口商在内陆运输中也可以享受OCP优惠费率。

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名词解释简答题答案

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名词解释简答题答案

贸易术语在长期的国际贸易实践中产生的、用来表明商品的价格构成,说明货物交接过程中有关的风险、责任、费用划分问题的专门术语。

外汇倾销指一国的出口厂商利用本国货币对外贬值的机会向国外市场倾销商品,占领国际市场的行为。

(书本:指出口企业利用本币贬值的机会,降低以外币表示的销售价格,已达到扩大本国商品出口的目的。

)最惠国待遇条款百度:是国际经济贸易关系中常用的一项制度,是国与国之间贸易条约和协定的法律待遇条款,在进出口贸易、税收、通航等方面互相给予优惠利益、提供必要的方便、享受某些特权等方面的一项制度,又称“无歧视待遇”。

它通常指的是缔约国双方在通商、航海、关税、公民法律地位等方面相互给予的不低于现时或将来给予任何第三国的优惠、特权或豁免待遇。

自考题目:最惠国关税待遇条款是贸易条约和协定的重要条款,它的基本含义是:缔约国的一方现在或者将来给予任意第三国的一切特权、优惠及豁免,也同样给予缔约对方。

国际分工百度:指世界上各国(地区)之间的劳动分工,是各国生产者通过世界市场形成的劳动联系,是国际贸易和各国(地区)经济联系的基础。

(书本:每个国家都利用适宜于其生产某些特定产品的绝对有利的生产条件去进行专业化生产,然后彼此进行交换。

)象征性交货卖方只要按期在约定的地点完成装运,并向买方提交合同规定的、包括货物权凭证在内的有关单证,就算完成了交过义务,而无须保证到货。

卖方凭单交货、买方凭单付款。

中性包装既不标明生产国别、地名和厂商名称,也不标明原有商标或牌号的包装。

无牌中性包装:不使用任何商标和品牌,也不注明生产国别。

定牌中性包装:在商品和包装上使用买方指定的商标和品牌,但不注明生产国别。

关税指进出口商品经过一国关境时,由海关向进出口商或其代理人征收的一种税收。

要素禀赋理论狭义指生产要素比例学说,用不同国家生产要素的丰缺来解释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的产生和一国进出口贸易类型。

广义除了生产要素比例学说外,还包括要素价格均等化学说。

国际贸易与实务_重点名词解释

国际贸易与实务_重点名词解释

国际贸易与实务_重点名词解释第一篇:国际贸易与实务_重点名词解释1.贸易术语:在长期的国际贸易实践中产生的、用来表明商品的价格构成,说明货物交接过程中有关的风险、责任、费用划分问题的专门术语。

2.象征性交货:卖方只要按期在约定的地点完成装运,并向买方提交合同规定的、包括货物权凭证在内的有关单证,就算完成了交过义务,而无须保证到货。

卖方凭单交货、买方凭单付款。

3.商品质量的含义内在品质和外观形态的统一。

4.样品:是指从一批商品中抽出来的或由生产、使用部门设计、加工出来的,足以反映和代表整批商品质量的少量实物。

5.复样:卖方向买方寄送样品时,卖方自己保留的样品称为复样。

6.对等样品(回样):卖方根据买方的样品,加工复制出类似的样品交买方确认,经买方确认的样品称为对等样品或回样7.凭样品买卖时应注意的问题:1凭样品成交,交货品质必须与样品一致2以样品表示品质只能酌情采用3如何对凭样品成交作出灵活规定合同条款中应注明“基本相符”、“大致相同”字样8.以说明表商品质量:凭规格,凭标准,说明书和图样,凭商标或品牌,凭产地名称9.GMQ(上好可销品质):适用于木材、冷冻鱼虾等商品10.FAQ(良好平均品质):是指一定时期内某地出口货物的平均品质水平,一般是指大路货(即中等货)。

具体指:农产品的每个生产年度的中等货或某一季度或某一装船月份在装运地发运的同一种商品的“平均品质”11.品质公差:国际上公认的产品品质的误差。

在工业制成品生产过程中,产品的质量指标出现一定的误差有时是难以避免的。

12.品质机动幅度:某些初级产品的质量不稳定,为了便于交易顺利进行,在规定其品质指标的同时,可另订一定的品质机动幅度,允许卖方所交的货物的品质指标在一定幅度内有灵活性。

13.溢短装条款:卖方在交货时,可按合同中的数量多交或少交一定的百分比,他一般是在数量条款中加订的。

(散装货:粮食、矿砂等)14.品质增减价条款①对机动幅度内的品质差异,可按交货实际品质规定予以增价和减价。

《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的名词解释

《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的名词解释

《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的名词解释《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的名词解释1.国际生产价格:就是生产同一种商品各国的平均生产成本与平均利润之和。

2.国际市场价格:是指通过世界范围的竞争而形成的某种商品在世界市场上实际买卖时所依据的价格。

3.商品的国际价值:商品的国际价值是在国际分工和世界市场的基础上形成的、以世界劳动的平均单位所衡量的商品在世界市场上的价值量。

4.世界劳动的平均单位:就是在世界的平均技术条件下,在各国劳动者的平均劳动强度和劳动熟练程度下,生产某种商品所需耗费的世界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5.世界“自由市场”价格:是指在不受垄断及国家力量干预的情况下,由独立经营的买卖双方通过公开自由竞争而形成的基本客观地反映国际市场上商品供求关系状况的价格。

6.世界“封闭市场”价格:它是买卖双方在一定的特殊关系约束下形成的价格,商品在国际间的供求关系,一般对它不会产生实质性的影响。

“封闭市场”价格一般包括以下几种:①调拨价格(又称转移价格);②垄断价格;③区域性经济贸易集团内的价格;④国际商品协议下的协议价格。

7.垄断价格:即国际垄断组织利用其经济力量与控制力量决定的价格,有卖方垄断价格和买方垄断价格两种形式。

在两垄断价格下,均可取得垄断超额利润。

垄断价格的上限取决于世界市场对于国际垄断组织所销售的商品的需求量,下限取决于生产费用加国际垄断组织所在国的平均利润。

由于垄断并不排除竞争,故垄断价格也有一个客观规定的界限。

8.调拨价格:也称转移价格。

即跨国公司根据其全球利润最大化的战略目标,在跨国公司系统内部(母公司与子公司、各子公司之间)购销商品和服务时所采用的价格。

9.贸易条件:一般是指一个国家出口商品价格与进口商品价格之比。

在现实中的贸易条件的计算通常采用出口商品价格指数与进口商品价格指数直接进行比较的做法。

10.提供曲线又称相互需求曲线。

它是用来表示在各种贸易条件或交换比价下,一国愿意为进口一定数量商品而提供的本国商品的数量。

国贸理论与实务shubo名词解释

国贸理论与实务shubo名词解释

1贸易磋商它是指买卖双方就交易条件进行协商,协调双方的经济利益,并取得一致,达成交易. 过程询盘发盘还盘接受、发盘(要约):凡是向一个或一个以上的特定的人提出订立合同的建议,如果其内容十分确定并且表明发盘人有在其发盘一旦得到接受就受其约束的意思,即构成发盘。

《公约》和我国《合同法》采用到达主义:发盘送达受盘人时生效。

撤回指在发盘送达受盘人之前,将其撤回,以阻止其生效。

(发盘未生效)。

撤消指发盘已送达受盘人,即发盘生效之后将发盘取消,使其失去效力。

(发盘生效后)接受(承诺):在法律上称为承诺,是指受盘人在发盘规定的时限内,以声明或行为表示同意发盘提出的各项条件。

条件:必须由受盘人作出,必须在发盘规定的时效内作出,接受通知的传递方式应符合发盘的要求,必须是同意发盘所提出的交易条件2外贸进出口流程建立业务关系洽谈业务签订合同审证合同履行商检/客检出口仓库报关运输工具制单外汇/出口退税3对等样品(回样):卖方根据买方的样品,加工复制出类似的样品交买方确认,经买方确认的样品称为对等样品或回样4 FAQ (良好平均品质):是指一定时期内某地出口货物的平均品质水平,一般是指大路货(即中等货)。

具体指:农产品的每个生产年度的中等货或某一季度或某一装船月份在装运地发运的同一种商品的“平均品质”5以毛作净按照国际惯例如在合同中对重量的计算没有其他的规定则应以净重计量.对价值较低的商品,可以在合同中规定以毛重计量.6溢短装条款:卖方在交货时,可按合同中的数量多交或少交一定的百分比,他一般是在数量条款中加订的。

(散装货:粮食、矿砂等)7运输包装的标志——运输标志(唛头)、指示性标志、警告性标志。

8 贸易术语:在长期的国际贸易实践中产生的、用来表明商品的价格构成,说明货物交接过程中有关的风险、责任、费用划分问题的专门术语。

9 FOB指当货物在指定装运港越过船舷时,卖方即完成了交货。

买方必须自该交货点起,负担一切费用和货物灭失或损坏的风险。

国贸实务名词解释

国贸实务名词解释

国贸实务--名词解释国际贸易条约:通常简称为贸易条约,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国家之间。

国家与国际组织之间及国际组织之间依据国际经济法所缔结的,以条约、公约、协定和协议等名称出现的,以调整国际贸易关系为内容的一切有法律拘束力的文件。

接受:指交易的一方在接到对方的发盘或还盘后,以声明或行为的方式向对方表示同意,法律上将接受称作承诺。

国际贸易术语:又称价格术语,是指一个简短的概念或其缩写来说明价格构成以及买卖双方在货物交接过程中有关手续、责任、风险、费用划分和所有权转移的界限问题。

出口创汇率:又称外汇增值率,是指加工后成品出口的外汇净收入与原材料外汇成本的比率。

折扣:指卖方按照原价给予买方一定百分比的减让,一般由卖方在付款前预先扣除。

品质公差:指国际上公认的产品品质的误差,这种公认的误差,即使没有规定,只要卖方交货品质在公差范围内,也不能视作违约。

凡在品质公差范围内的货物,买方不得拒收或要求调整价格。

销售包装:又称小包装、或直接包装,是指在商品制造出来后,用适当的材料或容器进行的初次包装。

海运提单:指船方或其代理人在收到其承运的货物时签发给托运人的货物收据,也是承运人与托运人之间的运输契约的证明,在法律上它具有物权证书的效用。

施救费用:指在遭遇保险责任范围内的灾害事故时,被保险人或他的代理人、雇佣人员和保险单受让人等为抢救被保险货物,以防止其损失扩大而采取的措施所支出的费用。

保险金额:又称投保金额,是指投保人与保险公司之间实际投保和承保的金额,是保险费的计收依据,是投保人或其受让人索赔和保险人理赔的最高限额。

托收:是指债权人(一般为出口商)开具汇票或者连同货运单据,委托当地银行通过它在进口地的分行或代理行向债务人(一般为进口商)收取票据的一种支付方式。

制单结汇:指出口货物装运后,有关公司、企业按照合同或信用证的规定,争取缮制各种单据,持单向当地银行申请结汇,即出口商通过银行收取货款。

仲裁:指买卖双方在争议发生之前或之后,签订书面协议,自愿将争议提交双方同意的第三方仲裁机构进行裁决,以解决争议的一种方式。

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名词解释

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名词解释

1.贸易条约与协议(Commercial Treaties and Agreement):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主权国家为确定彼此的经济关系,特别是贸易关系方面的权利和义务而缔结的书面协议。

这些条约和协议一般都反映了缔约国的对外贸易政策和对外贸易政策的要求,并为缔约国实现其对外贸易政策的目的服务。

2.双边贸易条约:两个主权国家缔结的贸易条约与协议。

3.多边贸易条约:两个以上主权国家共同缔结的贸易条约与协议。

4.最惠国待遇(Most—Favored Nation Treatment):缔约国一方现在和将来所给予任何第三国的一切特权、优惠及豁免,也同样给予缔约对方。

最惠国待遇的基本要求,是使缔约一方在缔约另一方享有不低于任何第三国享有的待遇。

换言之,即要求一切外国人或外国企业处于同等地位,享有同样待遇,不给予歧视待遇。

5.五条件的最惠国待遇:也称“欧洲式”最惠国待遇条款。

是指缔约国一方现在和将来给予任何第三国的一切优惠待遇,立即五条件、无补偿地、自动地适用于对方。

6.有条件的最惠国待遇:也称“美洲式”的最惠国待遇条款。

是指如果一方给予第三国的优惠是有条件的,则另一方必须提供同样的补偿,才能享受这种优惠待遇。

7.国民待遇(National Treatment):它的基本含义是指缔约国一方保证缔约国另一方的公民、企业和船舶在本国境内享受与本国公民、企业和船舶同等的待遇。

国民待遇条款一般适用于外国公民或企业的经济权利。

如外国产品所应缴纳的国内税捐、利用铁路运输和转口过境的条件、船舶在港口的待遇、商标注册、著作出版权及发明专利的保护等。

但是,国民待遇条款的适用是有一定的范围的。

并不是将本国公民所享有的一切权利都包括在内。

例如,沿海航行权、领海捕鱼权、购买农村土地权等,通常都不包括在国民待遇条款范围内。

8.通商航海条约(Treaty Of Commerce and Navigation):又称通商条约,友好通商条约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自考《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名词解释(1)
1.国际贸易(International Trade):是指世界各国之间商品 (货物)
和服务交换的活动,是各国之间分工的表现形式,反映了世界各国在
经济上的相互依靠。

2.对外贸易(Foreign Trade):一国和地区同别国和地区实行商
品(货物)和劳务交换的活动。

3.总贸易体系(General Trade System):也称一般贸易体系。


是以货物通过国境作为统计进出口的标准。

据此所有进入本国国境的
货物一律计人进口,所有离开本国国境的货物一律计入出口。

4.专门贸易体系(Special Trade):也称特殊贸易体系。

它是以
货物通过关境经过结关作为统计进出口的标准。

5.对外贸易额又称对外贸易值: (Value of Foreign Trade)。

它是以金额表示的一国或一地区一定时期的对外贸易,对外贸易总额
等于一国一地区一定时期的进口总额与出口总额之和。

6.对外贸易量(Quantum of Foreign Trade):剔除价格变动后的
对外贸易额。

以此来表示·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对外贸易的实际规模。

计·算时能够固定年份为基期计算的进口或出口价格指数去除当时的
进口总额或出口总额,得到相当于按不变价格计算的进口额或出口额。

通过这种方法计算出来的对外贸易额已经剔除了价格变动的影响,单
纯反映对外贸易的数量规模。

这个指针便于不同时期对外贸易额的比较。

7.贸易差额(Balance of Trade):指一定时期内一国出口额与进
口额之间的差额。

贸易差额用以表示一国的对外贸易的收支状况,当
出口总额大于进口总额时,称为贸易顺差,或贸易出超;当出口额小于
进口额时,称为贸易逆差,或贸易入超。

通常贸易顺差用正数表示,
贸易逆差用负数表示。

当出口额等于进口额时,称为贸易平衡。

8.直接贸易(Direct Trade):货物生产国与消费国不通过第三国
直接实行的货物买卖行为。

对生产国来说是直接出口,对消费国来说
是直接进口。

9.转口贸易(Entreport Trade):也称中转贸易。

货物生产国与
消费国通过第三国所实行的贸易活动,对生产国来说是间接出口,对
消费国来说是间接进口,而对第三国来说,便是转口贸易。

转口贸易
的货物能够从生产国直接运往消费国。

10.过境贸易(Transit Trade):指别国货物通过本国国境,未经
加工改制,在基本保持原状的条件下运往另一国的贸易活动。

过境贸
易有两种类型,一种称之为直接过境贸易,即外国货物到达本国口岸后,在海关直接监管下,通过国内运输线从其它口岸离境,有时直接
过境甚至不需卸货和转换运输工具,承办过境的国家一般要收取一定
的费用。

另一种称为间接过境贸易,即指外国货物到达本国口岸后先
存人海关保税仓库,未经加工改制,又从海关保税仓库提出,运出国
境的活动。

11.国际服务贸易(Service Trade):按照关税及贸易总协议乌拉
圭回合多边贸易谈判达成的《服务贸易总协议》,国际服务贸易是指:“从一参加方境内向任何其它参加方境内提供服务;在一参加方境内向
任何其它参加方的服务消费者提供服务;一参加方在其它任何参加方境
内通过提供服务的实体的介入而提供服务;一参加方的自然人在其它任
何参加方境内提供服务。

”服务贸易多为无形的和不可储存的;服务的
提供与消费同时实行;其贸易额不反映在各国的海关统计中,部分体现
在各国的国际收支平衡表中。

12.对外贸易依存度:又称对外贸易系数。

以一国对外贸易额同
该国GNP或GDP的比率来表示,用以反映一国经济发展对外贸易的依
赖水准。

对外贸易依存度一般通过进口系数和出口系数来反映,也能够用
一国对外贸易总额与该国GNP或GDP的比率直接反映。

13.对外贸易与国际贸易的地理方向
对外贸易的地理方向(Direction of Foreign Trade):又称对外
贸易地区分布或国别构成。

指一定时期内各个国家或国家集团在一国
对外贸易中所占有的地位,通常以它们在该国进、出口额或进出口总
额中的比重来表示。

对外贸易地理方向指明一国出口货物和服务的去
向和进口货物和服务的来源,从而反映一国与其它国家或国家集团之
间经济贸易联系和水准。

国际贸易地理方向:也称国际贸易地区分布(International Trade by Reeion),用以表明世界各洲、各国或各个国家集团在国际
贸易中所占的地位。

计算各国在国际贸易中的比重,即能够计算各国
的进、出口额在世界进、出口总额中的比重,也能够计算各国的进出
口总额在世界进出口总额中的比重。

14.对外贸易与国际贸易结构:广义的对外贸易与国际贸易结构,是指货物、服务在一国进出口或世界贸易中所占的比重。

狭义的对外
贸易与国际贸易结构,又称对外贸易与国际贸易货物结构。

对外贸易货物结构(Composition of Polelp Trade):指一定时
期内一国进出口贸易中各类货物的构成,即某大类或某种货物进出口
贸易与整个进出口贸易之比,以份额表示。

国际贸易货物结构(Composition of International Trade):是
指一定时期内各类货物或某种货物在整个国际贸易中的构成,即各大
类货物或某种货物的贸易额与整个世界进出口贸易额相比,以比重表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