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上海市科委2010年度“创新行动计划”研发公共服务平台建设
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2010年度“科技创新行动计划”生物医药和农业科技领域重点科技项目指南

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2010年度“科技创新行动计划”生物医药和农业科技领域重点科技项目指南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公布日期】2010.05.10•【字号】•【施行日期】2010.05.10•【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基础研究与科研基地正文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2010年度“科技创新行动计划”生物医药和农业科技领域重点科技项目指南为贯彻落实国家和上海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纲要,推进上海生物医药和农业领域科技进步,根据上海市“十一五”科技发展规划,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特发布本指南。
一、研究目标、内容与研究期限(一)生物和化学药物领域专题1、新药的临床前、临床研究研究目标:完成创新药物的临床前研究,申请临床批文;完成I期临床试验,申请进入Ⅱ期临床试验;完成Ⅱ、Ⅲ期临床试验,申请新药证书。
研究内容:(1)针对心脑血管、糖尿病等重大疾病,对已完成初步药效和安全性评价的化学或生物创新药物(已申请或授权化合物专利)开展全部临床前研究并完成临床试验报批。
(2)针对2007年以来获得临床批文的治疗和预防用生物制品(15类除外)和2008年以来获得临床批文的化学3类以上新药,开展新药临床试验研究,完成各期临床试验资料总结及申报。
研究期限:2013年09月30日前完成。
经费资助额度:本研究领域经费资助额度不超过1000万元,其中:临床前和I期临床研究每项研究不超过50万元,Ⅱ期临床每项研究不超过100万元,Ⅲ期临床每项研究不超过150万元。
专题2、重大产品的产业化工艺研究研究目标:完成重大产品的首仿研究或产业化工艺研究,申报临床试验批文或生产批文。
研究内容:针对市场大、增长快的重大产品,开展新药临床前的首仿研究,或重大产品的制备和制剂工艺创新研究。
研究期限:2013年09月30日前完成。
经费资助额度:本研究领域经费资助额度不超过450万元,每项研究不超过100万元。
专题3、新药候选物的成药性研究研究目标:完成新药候选物的成药性研究和实验室工艺研究,申请专利。
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关于发布第一批上海市技术创新服务平台名单的通知

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关于发布第一批上海市技术创
新服务平台名单的通知
文章属性
•【制定机关】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
•【公布日期】2010.07.26
•【字号】沪科[2010]第308号
•【施行日期】2010.07.26
•【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
•【时效性】现行有效
•【主题分类】科学技术综合规定
正文
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关于发布第一批上海市技术创新服务
平台名单的通知
(沪科〔2010〕第308号)
各有关单位:
为全面落实《国家技术创新工程上海市试点方案》,聚焦国家战略任务需求和上海高新技术产业化重点领域,结合本市技术创新服务平台建设的进展情况,经研究决定,启动了第一批“上海市技术创新服务平台”评选工作。
在对申报平台资源整合、开放服务、运行机制和技术创新服务与支撑能力等指标进行评价,特别是近两年服务产业、服务企业创新发展绩效进行重点评估的基础上,批准上海市高性能宽带信息网技术创新服务平台等12个平台为第一批上海市技术创新服务平台(名单见附件)。
本市将加强对技术创新服务平台建设的引导和支持。
按照“面向产业、需求导向;创新机制、盘活存量;政府引导、多方参与;明确权益、协同发展”的原则,构建面向产业发展的技术创新服务平台。
各有关技术创新服务平台、各有关单位要进一步深化改革,探索组织模式,创新运行机制,整合资源提升能力,充分发挥示
范、引领和带动效应,有效服务广大企业创新发展,带动产业技术水平进步,为完善区域创新体系提供有力支撑。
附件:第一批上海市技术创新服务平台名单
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
二○一○年七月二十六日附件:。
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2010年度“科技创新行动计划”节能减排专项资助申请指南

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2010年度“科技创新行动计划”节能减排专项资助申请指南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公布日期】2010.05.11•【字号】•【施行日期】2010.05.11•【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基础研究与科研基地正文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2010年度“科技创新行动计划”节能减排专项资助申请指南为进一步推动节能减排工作,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提升上海科技创新能力,围绕国家和上海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以及《上海科技创新行动计划》,重点聚焦工业、建筑节能、智能电网、新能源开发、新能源汽车研发和资源循环利用,开展关键技术和系统集成技术攻关,加强应用示范和推广,促进产业发展,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特发布本指南。
一、研究专题和期限专题一:工业与建筑节能领域1、化石能源清洁高效利用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1)煤炭清洁高效利用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研究目标:优化1000MW超超临界锅炉设计制造的关键技术,提高产品可靠性1%,完成汽温为700℃耐高温管材实炉小样生产及相应的材料性能试验并提出超超临界锅炉机组的设计方案、开发1000MW超超临界发电机组新型调负荷技术;研发两段供氧干排渣加压气流床气化炉;开发脱硫效率95%以上、脱硝效率80%以上,基于湿法的烟气脱硫脱硝综合治理成套技术,形成在300MW燃煤发电机组上的工程应用示范。
研究内容:1)超超临界锅炉水冷壁优化设计、制造工艺及安全运行方式,700℃高温材料的生产工艺;2)凝结水调频时的节流调整技术及回热系统优化技术,炉内受热面粘污与再热汽温的影响分析;3)适应我国高灰熔点煤种的两段供氧干排渣加压气流床气化技术开发;4)脱硝添加剂配方的优化及评价方法,烟气脱硫脱硝综合治理系统的优化设计及控制技术。
2)天然气输配及节能技术研究与示范研究目标:提出天然气压差发电及冷能利用的设计方案并建成2×2000KW发电示范装置;开发冶金加热炉均温型蓄热式燃烧技术,实现排烟温度低于200℃以下的示范应用。
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2010年“科技创新行动计划”社会发展领域重点科技项目指南

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2010年“科技创新行动计划”社会发展领域重点科技项目指南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公布日期】2010.05.25•【字号】•【施行日期】2010.05.25•【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基础研究与科研基地正文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2010年“科技创新行动计划”社会发展领域重点科技项目指南为贯彻落实国家和上海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纲要,围绕重大工程、地下空间、交通信息、公共安全及生态环境等领域,以应用为导向,以集成创新为重点,进一步提升社会发展领域科技创新能力,实现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特发布本指南。
一、研究目标、内容与研究期限(一)城市建设工程领域专题1、隧道施工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研究目标:围绕大直径长距离隧道施工难点,开发隧道施工新型装置与技术工艺,形成沉降控制在2cm内的单管双线地铁隧道施工控制标准及工法;研制全回收外置式盾构进出洞止水装置,满足30m深盾构施工需求;解决平交改立交无障碍施工技术,应用于铁路改建工程施工。
研究内容:大直径泥水盾构施工控制技术,单管双线地铁隧道施工精度及变形控制标准;外置式冻结套箱止水工法施工工艺,高流速渗漏地下水快速冻结机理及控制技术;地下立体交通工程箱涵顶进双重置换管幕工艺及工法。
研究期限:2012年6月30日经费资助额度:本专题经费资助额度不超过400万元专题2、建筑工程地下空间施工技术研究研究目标:针对建筑工程施工需求,开展大基坑施工技术研究,解决多重组合式基坑群施工方法和承压水控制技术,形成多重组合式基坑群安全施工风险评价体系;编制超深型钢水泥土搅拌墙和锚杆回收率超过90%设计规程;掌握框架替代临时支护结构不少于85%逆作法关键施工技术;研制单元组合式土方水平运输设备,提高运输效率30%。
研究内容:多重组合式基坑群安全施工技术,建筑室内振动噪声检测和监测系统;超深型钢水泥土搅拌墙施工技术,可回收式锚杆支护技术;超大型地下空间框架逆作法关键施工技术、技术经济分析与风险评估;逆作法长距离土方高效运输工艺与设备。
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关于发布上海市2018年度“科技创新行动计划

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关于发布上海市2018年度“科技创新行动计划”创新创业服务体系建设项目指南的通知【法规类别】科技计划【发文字号】沪科[2018]30号【发布部门】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发布日期】2018.02.01【实施日期】2018.02.01【时效性】现行有效【效力级别】XP10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关于发布上海市2018年度“科技创新行动计划”创新创业服务体系建设项目指南的通知(沪科〔2018〕30号)各有关单位:为推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根据《上海市科技创新“十三五”规划》,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特发布2018年度创新创业服务体系建设项目指南。
一、征集范围支持内容:引导、支持本市有基础、有条件的科技创业苗圃、科技企业孵化器、科技企业加速器、新型创新创业服务组织、星创天地等各类众创空间进一步提升创新创业服务能力,以“专业化、品牌化、国际化”(以下简称“三化”)为培育目标,完善服务功能、创新服务模式、提升服务能力,以运营模式、服务业绩和孵化成效引领示范上海众创空间发展。
申报主体要求:在本市注册、为独立企业法人的各类众创空间运营机构(无需提前备案);实际运营半年以上,场地面积不少于500平方米,组织机构健全,有可自主支配服务设施,具有较为完善的孵化服务体系,并朝“三化”众创空间方向发展。
(具体众创空间“三化”培育及“三化”培育引导条件、标准详见附表。
)经费额度:对于达到“三化”培育条件、符合“三化”培育目标要求的众创空间,给予众创空间“三化”培育建设期立项,给予不超过100万元的经费资助。
对于达到“三化”培育引导标准的众创空间,给予众创空间“三化”培育引导项目立项,在完善服务功能、创新服务模式、提升服务能力等方面给予不超过30万元的经费资助,引导其向“三化”培育目标要求方向发展。
各区政府对本辖区内项目应给予相应1:1资金配套资助。
上海研发公共服务平台的研究进展与综述

上海研发公共服务平台的研究进展与综述
上海研发公共服务平台是由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牵头建设的一个为科技创新提供全方位支持和服务的机构。
该平台的建设旨在为上海市广大科研人员、企事业单位和产业技术创新提供高效、便捷、专业的公共技术服务平台。
经过多年的不断探索和建设,上海研发公共服务平台在基础设施、服务内容和服务体系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的进展。
在基础设施方面,上海研发公共服务平台在上海市建设了一批高水平的科研设施和实验室。
这些设施包括生物医药研发设施、材料科学研究设施、工业设计与制造设施等。
这些设施配备了最先进的仪器设备,并由专业的管理团队进行运营和维护,为科研人员和企事业单位提供了良好的研究条件和技术支持。
在服务内容方面,上海研发公共服务平台形成了一系列齐全、全面、专业的技术服务内容。
通过与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和院士专家等合作,平台提供了科研项目申报、科研成果转化、技术咨询、技术培训等多种服务内容。
科研项目申报服务为科研人员提供了申报资助项目的指导和支持,科研成果转化服务帮助企事业单位将科研成果快速转化为生产力。
在服务体系方面,上海研发公共服务平台建立了一套完善的服务体系。
平台设立了专业的服务团队,由经验丰富的技术专家和管理人员组成。
他们具备丰富的研究经验和深厚的专业知识,能够根据不同需求提供个性化的服务方案。
平台还与各大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医疗机构和企事业单位建立了广泛的合作关系,形成了一支强大的服务网络。
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2010年度“科技创新行动计划”物联网专题科技项目指南

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2010年度“科技创新行动计划”物联网专题科技项目指南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公布日期】2010.05.11•【字号】•【施行日期】2010.05.11•【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基础研究与科研基地正文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2010年度“科技创新行动计划”物联网专题科技项目指南为贯彻落实国家和上海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纲要,推进上海物联网关键技术研发与应用,根据上海市“十一五”科技发展规划,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特发布本指南。
一、研究目标、内容与研究期限专题一物联网核心共性技术研究研究目标:以突破物联网核心传感器技术、短距离通信传输技术、异构网络融合等技术为目标,解决物联网发展中面临的卡位问题,促进传感网国际标准的建立,制定符合上海特点的产业技术路线图,推动产业创新联盟发展。
研究内容:(1)研究多个传感器的单芯片集成技术,实现对温度、压力、加速度等的感知,实现嵌入式的数字式标准输出。
(2)研究构建短距离无线通信技术与蜂窝移动通信系统融合的集成测试验证环境和新型的短距离无线通信技术标准下的关键测试技术以及多种短距离通信方式下的邻频干扰问题和自组网方案的测试评估技术。
(3)研究物联网产业技术路线图,研究物联网异构体系融合的关键技术,构建异构多网融合的新型体系结构。
研究期限:2012年6月30日前完成。
专题二物联网行业应用技术和解决方案研究研究目标:面向煤矿安全、智慧医疗、航运信息化、物品全生命周期管理等行业应用,突破行业应用关键技术,解决物联网低功耗、大规模、低成本、高可靠性等问题,形成行业应用的解决方案并开展示范研究。
研究内容:(1)研究隧道环境下自适应无线通讯组网技术、地下三维GIS集成快速建模技术和人员定位识别关键技术,结合大型煤矿开展物联网煤炭安全生产与运销管理的应用示范研究。
(2)研究综合多种传感方式实时健康监测技术,探索健康监护的新型服务模式,并开展基于现有医联工程资源的应用示范。
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2010年度“科技创新行动计划”海洋科技(临港新城)专项申请指南

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2010年度“科技创新行动计划”海洋科技(临港新城)专项申请指南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公布日期】2010.06.18•【字号】•【施行日期】2010.06.18•【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基础研究与科研基地正文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2010年度“科技创新行动计划”海洋科技(临港新城)专项申请指南为了推动上海海洋科技发展,围绕国家和上海的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十一五”规划、以及《上海科技创新行动计划》,开展以示范应用为导向,企业为主体的关键技术研究和应用示范,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特发布本指南。
一、专题指南专题一:东海海底观测关键技术研究研究目标:掌握建立东海近海海域海底实时观测系统的相关关键技术。
研制水下施工机器人、海底观测传感器、接驳装置等施工、利用的关键装备,试验建设东海海底观测系统,探索在航运安全、减灾防灾、环境保护等方面的业务化应用用途。
研究内容:1、东海海底观测布网的工程装备关键技术,包括:研究水下机器人布放、作业与控制技术,海底观测主接驳盒远距离能源传输及低损耗的能源供应技术,登陆点冗余能源自动分配技术、数据与控制中转技术,全透明仪器控制技术,接驳盒仪器即插即用技术,光电水密接插件水下直接插拔技术,以及海底观测网安全保护措施;2、东海海底观测应用系统的组网关键技术,包括:浅海海底观测网的工程布设技术,有线无线海底观测控制技术,海底观测数据接收与共享;3、东海海底观测试验系统的建设和业务化应用探索。
研究期限:2012年9月30日专题二:长江口海平面上升对城市安全影响及应对关键技术研究研究目标:围绕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长江口海平面上升对城市安全影响,预测长江河口未来海平面变化上升趋势,绘制2030年上海市相对海平面上升分区分级图,对相对海平面变化导致海岸防护、防汛、排水和供水安全等主要影响进行综合效应评估,提出长江口城市群海岸防护、防汛、排水和供水安全标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上海市科委2010年度“创新行动计划”研发公共服务平台建设项目指南
(发稿时间: 2010-03-16)
为全面贯彻落实国家和上海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纲要,推进上海研发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和完善,优化创新创业环境,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发布2010年度研发公共服务平台建设项目指南。
一、建设目标、内容和期限
专题一产业技术创新服务平台建设
建设目标:面向本市九大高新产业技术创新共性需求,建设产业技术创新服务平台,形成对高新产业关键环节的链式服务支撑能力。
建设内容:对接共性需求的产业技术创新服务平台建设。
以支撑产业发展为目标,以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为服务对象,整合高校、科研院所、科技中介服务机构以及骨干企业等优势单位资源,增强面向企业技术创新关键共性需求的技术服务能力,系统提供包括条件资源服务、技术研发服务、技术成果转化与推广服务、产业技术人才培训与交流服务、整体解决方案等在内的公共服务。
重点支持方向:绿色建筑与节能、核电材料。
进度要求:2012年6月30日前完成。
专题二已有技术服务平台服务能力提升
建设目标:增强已有技术服务平台服务能力,不断满足企业技术创新需求。
建设内容:完善已有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建设。
进一步集成人才、技术、设备、信息等优质资源,建立协作服务联盟,提升服务能级与水平,扩大服务范围,向社会提供检测、设计、信息、标准、知识产权、技术研发与咨询诊断等公共服务。
重点支持方向:集成电路、太阳能光伏、高性能宽带。
进度要求:2012年6月30日前完成。
专题三平台中介服务网络构建
建设目标:建设平台中介服务网络,提高研发平台资源向中小企业转移的效率和效能,拓展平台用户推广渠道,提高平台服务企业、对接产业的有效性和针对性。
建设内容:组织行业协会、学会、园区、区县服务中心、技术服务机构等中介机构,利用研发平台资源为中小企业提供科技服务,收集、响应中小企业科技服务需求,建立企业需求库和用户数据库,组织优质资源加盟上海研发公共服务平台,开展服务推送和用户培训等活动。
进度要求:2012年3月30日前完成。
二、申请条件
1、申请专题一需同时具备以下条件:1)牵头申报单位加盟研发公共服务平台,成立时间5年以上,年均服务企业数200家以上;2)联合行业内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检测中心等(国家级或市级)技术创新与服务载体等多个产学研的资源优势单位共同组建,参建单位合计年均技术服务收入2000万元以上;3)集聚产业技术创新所需的资源规模体量较大,资源质量应具备国家或行业所认定的资格或资质。
2、申请专题二需同时具备以下条件:1)牵头申报单位已加盟上海研发公共服务平台1年以上且具有较强的技术创新能力,上年度涉及相关产业领域的服务收入总和在200万元以上;2)参建单位合计年均服务单位数总计在100家以上,近三年服务量稳步增加。
3、申请专题三需同时具备以下条件:1)申报单位为加盟研发公共服务平台的行业协会、学会、园区、平台区县服务中心以及入驻科技园区的技术服务机构;2)机构成立时间2年以上,年均服务单位数100家以上,具备较强的市场营销能力。
4、所有申请项目应符合“整合存量资源、为社会提供共享服务”的原则,不支持单纯的技术研究和软件开发,项目完成的方法和技术必须形成相应的服务功能或数据资源(数据库),纳入上海研发公共服务平台,并能提供公共服务。
三、申请方式
1、本指南公开发布。
凡符合专题要求、有意承担项目在上海注册的法人均可以从“上海科技”网站()进入“网上办事——科研计划项目课题可行性方案”,按照要求在线填写并提交《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研发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可行性方案》(2010版)。
2、项目申报时,需提供申报条件所要求的证明材料。
多家单位联合申请,应在申请材料中明确各自承担的职责和共同运行服务的机制,并附上合作协议。
3、本指南申请起始日期为2010年3月16日,截止日期为2010年4月9日。
课题申报时需提交书面申请材料一式3份,并通过“上海科技”网站提交可行性方案和所有表格。
所有书面申请材料需采用A4纸双面印刷,普通纸质材料作为封面,不采用胶圈、文件夹等带有突出棱边的装订方式。
书面材料集中受理时间为2010年4月3日至4月9日,每个工作日的9:30—17:00。
4、网上填报备注:
1)登陆“上海科技”网(/),进入网上办事专栏;
2)点击《科研计划项目课题可行性方案》受理并进入申报页面:
-【初次填写】转入申报指南页面,点击"专题名称"中相应的指南专题后开始申报项目(需要设置“项目名称”、“依托单位”、“负责人”、“登录密码”);
-【继续填写】输入已申报项目名称、依托单位、负责人、密码后继续该项目的填报。
3)有关操作可参阅在线帮助
5、联系方式:
书面申请材料送达:上海市研发公共服务平台管理中心(上海市钦州路100号2号楼4楼邮编:200235)联系人:肖惠萍、朱金鑫、孙华
联系电话:23112528、54065089、54065067
传真:54065110
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