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感染诊断标准考试内容及答案(1).pdf

合集下载

2020年医院感染诊断标准考试内容及答案

2020年医院感染诊断标准考试内容及答案

作者:空青山作品编号:89964445889663Gd53022257782215002时间:2020.12.13一、填空题:(每题2分共28分)1、医院感染(狭义)是指住院病人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医务人员在医院工作期间获得的感染。

2、无明确潜伏期的感染,规定入院48小时后的感染为医院感染。

3、有明确潜伏期的感染,自入院起超过平均潜伏期后发生的感染为医院感染。

4、上呼吸道感染临床诊断:发热(≥38 ℃超过2 天),有鼻、咽、鼻旁窦和扁桃腺等上呼吸道急性炎症表现,排除普通感冒和非感染性病因(如过敏等)所致的上呼吸道急性炎症。

5、输血相关感染中,艾滋病潜伏期长,《医院感染诊断标准》规定,受血者在受血后6月内出现HIV抗体阳性,可作为初步诊断依据,但需进一步进行确证实验。

6、手术切口浅部和深部均有感染时,仅需报告深部感染。

7、经切口引流所致器官或腔隙感染,不须再次手术者,应视为深部切口感染。

8、院内急性盆腔炎患者仅限于入院48小时后,或有宫腔侵袭性操作、自然分娩24小时后出院一周内发生者。

9、与脐部插管有关的脐动静脉感染应归于心血管系统感染。

10、移植的皮肤发生排斥反应并伴有感染临床证据(炎症或脓液)视为医院感染。

11、医院感染暴发是指在医疗机构或其科室的患者中,短时间内发生3例以上同种同源感染病例的现象。

12、医院发现下列情形时,应当于12小时内向所在地县级卫生行政部门报告,并同时向所在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报告:(1)5例以上疑似医院感染暴发;(2)3例以上医院感染暴发。

13、清除或杀灭传播媒介上所有微生物的过程称为灭菌。

14、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留置导尿管后,或者拔除导尿管48小时内发生的泌尿系统感染(逆行感染)。

二、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32分)1、患者有全身中毒症状而无明显感染灶,发热>38℃并伴有寒战,血液培养分离出大肠埃希菌,该患者医院感染属于:Array(A)心血管系统(B)血液系统√(C)皮肤软组织系统2、患者近期曾应用或正在应用抗生素,出现腹泻次数≥3次/24小时,腹痛或腹部压痛、反跳痛,大便涂片发现有菌群失调,可以诊断为:(A)胃肠道感染(B)感染性腹泻(C)抗菌药物相关性腹泻√3、患者经血管介入性操作,发热>38℃,局部有压痛,无其他原因可解释,导管尖端培养发现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可以诊断为:(A)败血症(B)血管相关性感染√(C)输血相关感染4、患者入院抽腹水后数天出现腹痛、腹部压痛,腹水常规检查白细胞>200×106/L,中性粒细胞>25%,腹水细菌培养阳性,可以诊断为医院感染腹部和消化系统的(A)腹腔内组织感染(B)盆腔内组织感染(C)腹水感染√5、患者女、65岁,入院诊断2型糖尿病,类风湿性关节炎,易感因素:免疫抑制剂、糖尿病。

院感知识考试题(卷)与答案

院感知识考试题(卷)与答案

第一部分:医院感染基础知识(职能科室、医疗、护理、医技人员掌握)1、医院感染的定义?答:指住院病人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包括在住院期间发生的感染和在医院内获得出院后发生的感染;但不包括入院前已开始或入院时已存在的感染。

医院工作人员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也属医院感染。

2、医院感染重点部门及重点环节?答: 重点部门:消毒供应中心、重症监护病房、手术室、产房、新生儿室、血液透析室、内镜室、口腔科等。

重点环节:各种插管、注射、手术、血液净化、呼吸机治疗、内镜诊疗操作等。

3、消毒的定义?答:指用化学、物理、生物的方法杀灭或者消除环境中的病原微生物。

4、灭菌的定义?答:指杀灭或者消除传播媒介上的一切微生物,包括致病微生物和非致病微生物,也包括细菌芽胞和真菌孢子。

5、高度危险性物品?答:进入人体无菌组织、器官、脉管系统,或有无菌体液从中流过的物品或接触破损皮肤、破损黏膜的物品,一旦被微生物污染,具有极高感染风险,如手术器械、穿刺针、腹腔镜、活检钳、心脏导管、植入物等。

应采用灭菌方法处理。

6、中度危险性物品?答:与完整粘膜相接触,而不进入人体无菌组织、器官和血流,也不能接触破损皮肤、破损黏膜的物品,如胃肠道内镜、气管镜、喉镜、肛表、口表、呼吸机管道、麻醉机管道、压舌板、肛门直肠压力测量导管等。

应采用中水平消毒以上效果的消毒方法。

7、低度危险性物品?答:与完整皮肤接触而不与黏膜接触的器材,如听诊器、血压计袖带等;病床围栏、床面以及床头柜、被褥;墙面、地面、痰盂(杯)和便器等。

宜采用低水平消毒方法,或做清洁处理;遇有病原微生物污染时,针对所污染病原微生物的种类选择有效的消毒方法。

8、《消毒技术规范》规定医疗机构执行医疗器械、器具应达到哪些要求?答:(1)进入人体组织、无菌器官的医疗器械、器具和物品必须达到灭菌水平;(2)接触皮肤、粘膜的医疗器械、器具和物品必须达到消毒水平;(3)各种用于注射、穿刺、釆血等有创操作的医疗器具必须一用一灭菌。

医院感染知识考试试题及答案

医院感染知识考试试题及答案

医院感染知识考试试题及答案第一部分:选择题1. 医院感染是指在医疗保健机构中,患者在接受诊断、治疗或护理过程中发生的感染。

下列哪种情况不属于医院感染?A.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B. 血源性感染C. 家庭中的普通感冒D. 外科手术切口感染答案:C2. 下列哪种情况容易造成医院感染传播?A. 消毒操作规范B. 多次使用一次性器械C. 医护人员正确佩戴口罩D. 患者正确洗手答案:B3. 医院感染的主要途径是通过哪种方式传播?A. 空气传播B. 飞沫传播C. 血液传播D. 食物传播答案:A4. 下列哪种情况可以有效预防医院感染的发生?A. 合理使用抗生素B. 擦洗患者的皮肤C. 私自使用他人的医疗器械D. 随意丢弃废弃物答案:A5. 以下哪项是医疗工作人员应该遵守的基本手卫生原则?A. 使用肥皂和水洗手B. 佩戴手套代替洗手C. 充分洗手只需要15秒D. 洗手后可以立即进入下一个患者的房间答案:A第二部分:判断题判断题,正确写"√",错误写"×"。

1. 医务人员在进入操作室前应正确佩戴工作服和口罩,以防止医院感染的发生。

答案:√2. 术前给患者使用皮肤消毒剂来清洁手术部位是预防医院感染的重要措施。

答案:√3. 空气传播和飞沫传播是医院感染的两种主要传播方式。

答案:√4. 医护人员洗手后,可以使用卫生纸擦干双手。

答案:×5. 每次进入病房后,医务人员都要更换手套以保持手部的清洁。

答案:√第三部分:简答题请简要回答以下问题:1. 什么是医院感染?答:医院感染是指在医疗保健机构中,患者在接受诊断、治疗或护理过程中发生的感染。

它包括由医务人员、患者或环境传播的各种病原体所引起的感染。

2. 医院感染的常见传播途径有哪些?答:医院感染的主要传播途径包括空气传播、直接接触传播、飞沫传播和血液传播。

其中,空气传播和飞沫传播是最为常见的传播方式。

3. 如何预防医院感染的发生?答:预防医院感染的发生需要多方面的措施。

院感考题及答案

院感考题及答案

院感考题及答案引言概述:院感(医院感染)是指患者在医疗机构中接受治疗期间,新发生的或者在入院时已存在但与入院时无关的感染。

院感的发生不仅给患者带来健康风险,也给医疗机构带来负面影响。

为了提高医疗质量和安全,院感考题成为医疗机构评估和培训的重要内容。

本文将从院感考题的角度,介绍一些常见的问题及其答案。

一、院感的定义与分类1.1 什么是院感?院感是指患者在医疗机构中接受治疗期间,新发生的或者在入院时已存在但与入院时无关的感染。

它可以是由细菌、病毒、真菌或其他微生物引起的。

1.2 院感的分类有哪些?院感可分为交叉感染和自发感染两类。

交叉感染是指患者通过医疗机构内的传播途径感染其他患者,而自发感染是指患者在医疗机构中接受治疗期间感染自身。

1.3 院感的常见感染部位有哪些?常见的院感感染部位包括呼吸道、泌尿道、血液、手术切口等。

这些部位容易受到细菌或其他病原体的侵袭,因此需要特别注意防控。

二、院感的危害和预防措施2.1 院感对患者的危害是什么?院感不仅延长患者的住院时间,增加治疗费用,还可能导致患者病情恶化甚至死亡。

尤其是对免疫力低下的患者,院感的危害更为严重。

2.2 如何预防院感的发生?预防院感的关键在于加强感染控制措施。

包括:严格执行手卫生、消毒灭菌操作规范;合理使用抗生素,避免滥用或过度使用;加强医护人员的感染控制培训等。

2.3 院感的监测和报告制度是什么?为了及时掌握院感的发生情况,医疗机构应建立院感的监测和报告制度。

监测包括感染率、病原体分布、耐药性等指标,报告则是将监测结果及时上报相关部门。

三、院感的处理和隔离措施3.1 如何处理发生院感的患者?一旦发现患者出现院感症状,应立即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包括:隔离患者、进行病原学检测、调整治疗方案等。

同时,还需对患者的密切接触者进行观察和隔离。

3.2 院感的隔离措施有哪些?院感的隔离措施主要包括标准预防措施、飞沫传播预防措施、空气传播预防措施和接触传播预防措施。

针对医院感染的知识考核题及答案

针对医院感染的知识考核题及答案

针对医院感染的知识考核题及答案1. 什么是医院感染?医院感染是指在医疗机构内或在接触医疗服务时,患者出现的新发病例或已有疾病的加重,与医疗活动有关并且在医疗过程中未出现的感染。

2. 医院感染的传播途径有哪些?医院感染主要通过以下途径传播:- 直接接触传播:包括手与手、手与皮肤、手与黏膜之间的直接接触。

- 空气传播:通过空气中的飞沫或气溶胶传播,如咳嗽、打喷嚏、手术产生的微粒等。

- 飞沫传播:通过飞沫直接传播给他人,如咳嗽、打喷嚏等。

- 物体表面传播:通过污染物体表面的物品传播,如医疗设备、床单、手术工具等。

- 医护人员传播:医护人员作为感染源传播给患者。

3. 预防医院感染的基本措施有哪些?预防医院感染的基本措施包括:- 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包括勤洗手、正确戴口罩等。

- 使用消毒剂对医疗设备、床单等物品进行有效的消毒。

- 严格遵守手术室、病房等区域的洁净操作规范。

- 遵循正确的无菌操作和穿戴个人防护装备的要求。

- 加强医护人员的培训,提高其对医院感染的认识和预防能力。

4. 如何正确洗手以预防医院感染?正确洗手的步骤包括:1. 打湿双手,取适量肥皂。

2. 用肥皂搓手心约15秒,包括手背、手指缝、指尖、指甲等部位。

3. 冲洗双手,确保肥皂完全冲洗干净。

4. 用干净的纸巾或烘干机擦干双手。

5. 使用纸巾关闭水龙头,避免再次接触细菌。

5. 医院感染的常见症状有哪些?医院感染的常见症状包括:- 发热- 伤口红肿、渗液、疼痛- 呼吸道感染症状,如咳嗽、咳痰- 尿路感染症状,如尿频、尿急、尿痛- 腹泻、恶心、呕吐6. 医院感染的危害有哪些?医院感染的危害包括:- 延长患者的住院时间- 增加患者的治疗成本- 增加患者的痛苦和不良反应- 增加患者的死亡风险- 增加抗生素耐药性的风险7. 医院感染的检测方法有哪些?医院感染的检测方法包括:- 实验室检验:通过采集患者的样本,如血液、尿液、伤口分泌物等,进行细菌培养和抗生素敏感性测试。

(完整版)医院院感试题及答案.doc

(完整版)医院院感试题及答案.doc

XXX中医院医院感染知识考试试题科室:姓名:分数:一、判断题(对的打√,错的打×,每题 5 分,共 30 分)1、标准预防的概念是,认定病人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均具有传染性,须进行隔离,不论是否有明显的血迹污染或是否接触非完整的皮肤与粘膜,接触上述物质者,必须采取防护措施。

()2、锐器伤的预防:如不慎被锐器刺伤,应立即采取相应保护措施,清创,对创面进行严格消毒处理;并进行血源性传播疾病的检查和随访。

()3、治疗室、处置室、换药室、注射室无菌物品按灭菌日期依次放入专柜,过期重新灭菌;无菌物品必须一人一用一灭菌。

()4、消毒首选化学方法,不能用化学方法消毒的选物理方法。

(5、手消毒可以选用快速手消毒剂揉搓双手或用消毒剂浸泡双手。

)()6、外科刷手不必应用刷子蘸洗涤剂将指甲内污物刷净,并洗净双手臂,擦干,再用手消毒剂刷手或泡手。

()二、单选题(每题 5 分,共 50 分)1 、手术器具及物品、各种穿刺针、注射器等首选的灭菌方法是()A.戊二醛浸泡10 小时B.压力蒸汽C.过氧乙酸浸泡钟D.福尔马林熏 24 小时2、院感预防控制对病室内的空气及地面应采取的措施包括()30 分A.定时通风换气,必要时空气消毒;地面湿式清扫,遇污染时消毒 B .定时空气消毒,必要时通风换气;地面干式清扫,遇污染时清洁C.定时通风换气,必要时空气消毒;地面干式清洁,遇污染时清扫 D .定时空气消毒,必要时通风换气;地面湿式清扫,遇污染时消毒3、医护人员进入治疗室、处置室、换药室、注射室内的要求是()A.不必衣帽整洁,既可执行技术操作 B .应衣帽整洁,既可执行技术操作C.应衣帽整洁,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规程D.不必衣帽整洁,只要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规程即可4、医院感染按其病原体的来源可分为()A.外源性医院感染 B .内源性医院感染医院感染和内源性医院感染D.交叉感染5、被 HBV阳性病人血液、体液污染的锐器刺伤,应注射乙肝疫苗的最高时限为A . 12小时内B . 24小时内C .C .外源性()48小时内 D .7 日内6、被 HBV阳性病人血液、体液污染的锐器刺伤,应注射乙肝疫苗的最高时限为()A.12 小时内B.24小时内C.48小时内D.7日内7、物体表面微生物学检测要求的采样时间为()A.消毒处理后 2 小时内 B .消毒处理后 4 小时内 C.消毒处理后 6 小时内 D .消毒处理后 8 小时内8、《医院感染管理办法》何时起施行?()A、2006 年 9 月 1 日B、2006年10月1日C、2006年12月1日 D 、2007 年 1 月 1 日9、传染病分哪几类?()A、甲类、乙类、丙类 B 、甲类、乙类 C 、甲类、丙类、戊类 D 、甲类、乙类、戊类10、无菌物品开包后有限使用期限为()小时。

医院感染疾病考试题与答案

医院感染疾病考试题与答案

医院感染疾病考试题与答案
考试题1
医院感染的定义是什么?
答案1
医院感染是指患者在住院期间或出院后一定时间内,在医疗机构中获得的新感染。

考试题2
医院感染最常见的传播途径是什么?
答案2
医院感染最常见的传播途径是接触传播,即通过患者、医务人员、设备等的直接接触而传播。

考试题3
列举三种常见的医院感染疾病。

答案3
- 呼吸道感染:如肺炎、支气管炎等。

- 尿路感染:如尿道感染、膀胱感染等。

- 外科切口感染:如手术切口感染、伤口感染等。

考试题4
医院感染的预防措施有哪些?
答案4
医院感染的预防措施包括:
- 手卫生:医务人员和患者应定期洗手或使用洗手液。

- 个人防护:医务人员应佩戴适当的防护用品,如手套、口罩等。

- 环境清洁:医院应保持环境的清洁和消毒。

- 设备消毒:医疗设备应经常进行消毒和清洁。

- 病房隔离:将感染患者单独隔离,以防止传播给其他患者。

考试题5
如何处理医院感染的患者?
答案5
处理医院感染的患者应采取以下措施:
- 隔离:将患者单独隔离,以阻止病原体的传播。

- 治疗:根据感染类型和严重程度,采取适当的药物治疗。

- 观察: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 教育:向患者及其家属提供感染预防知识,引导正确的个人
卫生惯。

以上是有关医院感染疾病的考试题与答案,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医院感染诊断标准考试内容及答案

医院感染诊断标准考试内容及答案

医院感染诊断标准考试内容及答案一、选择题1. 下列哪种情况不属于医院感染?A. 住院患者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B. 患者在入院时已处于潜伏期的感染C. 医务人员在医院工作期间获得的感染D. 患者出院后发生的感染与住院期间的诊疗相关2. 医院感染暴发是指在医疗机构或其科室的患者中,短时间内发生()例以上同种同源感染病例的现象。

A. 2B. 3C. 4D. 5二、填空题1. 医院感染按病原体来源可分为()感染和()感染。

2. 手术部位感染分为()、()、()。

三、判断题1. 患者在原感染已知病原体基础上又分离出新的病原体(排除污染和原来的混合感染),可诊断为医院感染。

()2. 无明确潜伏期的感染,规定入院 48 小时后发生的感染为医院感染。

()四、简答题1. 简述下呼吸道感染的诊断标准。

2. 简述泌尿系统感染的诊断标准。

部分答案一、选择题1. B2. B二、填空题1. 内源性、外源性2. 切口浅部组织感染、切口深部组织感染、器官/腔隙感染三、判断题1. 对2. 对四、简答题1. 下呼吸道感染诊断标准包括:患者出现咳嗽、痰粘稠,肺部出现湿啰音,并有下列情况之一:发热。

白细胞总数和(或)嗜中性粒细胞比例增高。

X 线显示肺部有炎性浸润性病变。

慢性气道疾患患者稳定期(慢性支气管炎伴或不伴阻塞性肺气肿、哮喘、支气管扩张症)继发急性感染,并有病原学改变或 X 线胸片显示与入院时比较有明显改变或新病变。

2. 泌尿系统感染诊断标准:患者出现尿频、尿急、尿痛等尿路刺激症状,或有下腹触痛、肾区叩痛,伴或不伴发热,并具有下列情况之一:尿检白细胞男性≥5 个/高倍视野,女性≥10 个/高倍视野,插导尿管患者应结合尿培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医院感染诊断试题
日期:姓名:分数:
一、填空题:(每空2分共30分)
1、医院感染(狭义)是指住院病人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医务人员在医院工作期间获得的
感染。

2、无明确潜伏期的感染,规定入院48小时后的感染为医院感染。

3、有明确潜伏期的感染,自入院起超过平均潜伏期后发生的感染为医院感染。

4、上呼吸道感染临床诊断:发热(≥38 ℃超过 2 天),有鼻、咽、鼻旁窦和扁桃腺等上呼吸道急性
炎症表现,排除普通感冒和非感染性病因(如过敏等)所致的上呼吸道急性炎症。

5、输血相关感染中,艾滋病潜伏期长,《医院感染诊断标准》规定,受血者在受血后6月内出现HIV抗体阳性,可作为初步诊断依据,但需进一步进行确证实验。

6、院内急性盆腔炎患者仅限于入院48小时后,或有宫腔侵袭性操作、自然分娩24小时后出院一周
内发生者。

7、与脐部插管有关的脐动静脉感染应归于心血管系统感染。

8、移植的皮肤发生排斥反应并伴有感染临床证据(炎症或脓液)视为医院感染。

9、医院感染暴发是指在医疗机构或其科室的患者中,短时间内发生3例以上同种同源感染病例的现象。

10、医院发现下列情形时,应当于12小时内向所在地县级卫生行政部门报告,并同时向所在地疾病
预防控制机构报告:
(1)5例以上疑似医院感染暴发;
(2)3例以上医院感染暴发。

11、清除或杀灭传播媒介上所有微生物的过程称为灭菌。

12、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留置导尿管后,或者拔除导尿管48小时内发生的泌尿系统感染(逆行
感染)。

二、单项选择题:(每题4分共60分)
1、患者有全身中毒症状而无明显感染灶,发热>38℃并伴有寒战,血液培养分离出大肠埃希菌,该患
者医院感染属于:(B )
(A)心血管系统(B)血液系统(C)皮肤软组织系统
2、患者近期曾应用或正在应用抗生素,出现腹泻次数≥3次/24小时,腹痛或腹部压痛、反跳痛,大
便涂片发现有菌群失调,可以诊断为:(C )
(A)胃肠道感染(B)感染性腹泻(C)抗菌药物相关性腹泻
3、患者经血管介入性操作,发热>38℃,局部有压痛,无其他原因可解释,导管尖端培养发现凝固酶
阴性葡萄球菌,可以诊断为:(B )
(A)败血症(B)血管相关性感染(C)输血相关感染
4、患者入院抽腹水后数天出现腹痛、腹部压痛,腹水常规检查白细胞>200×106/L,中性粒细胞>25%,腹水细菌培养阳性,可以诊断为医院感染腹部和消化系统的( C )
(A)腹腔内组织感染(B)盆腔内组织感染(C)腹水感染
5、患者女、65岁,入院诊断2型糖尿病,类风湿性关节炎,易感因素:免疫抑制剂、糖尿病。

入院
十天后感染诊断:慢性胆囊炎急性发作。

(A )
(A)不属于医院感染(B)属于医院感染腹腔内组织感染(C)属于医院感染胃肠道感染
6、患者男,68岁,以“排黑便1天”为主诉急诊入住消化内科,诊断“消化道大出血”,经保守治疗
11天后出现发热,体温最高达39.2℃,伴咳嗽咳痰气促,双肺湿性啰音,肺部CT:双肺炎;该患者可
以诊断为:(A )
(A)院内获得性肺炎(B)不属于院内获得性肺炎(C)院内获得性消化系统感染
7、患者男,55岁,因消化道大出血急诊行“剖腹探查术”,术后5天发现切口红肿,有浓性分泌物,
切口分泌物细菌培养结果:肺炎克雷伯菌。

该患者可以诊断为:( A)
(A)院内表浅切口感染(B)院内器官腔隙感染
(C)院内腹水感染
8、患者男69岁,行“直肠癌切除术、乙状结肠造瘘术',术中左右盆腔各置一引流管。

术后6日左侧盆腔引流管引流出脓性、有臭味分泌物约150ML,培养示:产ESBLS的大肠埃希菌,治疗上给于甲
硝唑盆腔冲洗,根据药敏给于抗菌药物应用,术后15日患者拆线出院。

该患者可以诊断为:( B )
(A)不属于院内感染病例(B)院内感染器官腔隙感染
(C)院内感染盆腔组织感染
9、患者男,34岁,因急性阑尾炎、局限性腹膜炎于11月2日入院,入院评估后急诊行腹腔镜下阑尾
炎切除术。

术后第二天患者有腹胀不适,全腹有压痛、反跳痛,腹水做培养示:大肠埃希菌,术后8天引流液培养示:大肠埃希菌,术后患者体温波动在36.2~39.2。

这例患者可以诊断为( A )
(A)术后院内感染患者(B)非术后院内感染患者
10、、医务人员在直接接触患者前后、对患者实施诊疗护理操作前后、接触患者体液或者分泌物后、
摘掉手套后、接触患者使用过的物品后以及从患者的污染部位转到清洁部位实施操作时( B )
(A)不用实施手卫生(B)都应当实施手卫生
11、对收治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和定植患者的患者( A )
(A)应当穿隔离衣、使用专用的听诊器和血压计(B)不用穿隔离衣、使用专用的听诊器和血压

12、隔离病室应有隔离标志,并限制人员的出入。

接触传播隔离的标志颜色为:( A )
(A)蓝色(B)粉色(C)黄色
13、下列哪种情况属于医院感染?( B )
(A)烧伤创面培养出金黄色葡萄球菌(B)经产道感染的乙型肝炎
(C)羊肠线吸收不佳的炎症反应
14医院中幽门螺杆菌的传播以下列哪种方式最多见?( C )
(A)飞沫传播(B)接触传播(C)内镜传播
15、下列消毒剂中哪种不能达到灭菌水平?( B )
(A)戊二醛(B)含氯消毒剂(C)环氧乙烷
四、问答题:(10分)
一、住院医师在医院感染监控中的职责是什么?
1 、严格执行消毒、灭菌、隔离、无菌操作(包括洗手)技术和规程等医院感染管理的各项规
章制度。

2、掌握抗菌药物临床合理运用原则,做到合理、安全、经济使用。

3、掌握医院感染诊断标准。

4、发现医院感染病例,及时送病原学检查及药敏实验,查找感染源、感染途径,控制蔓延,
积极治疗病人,并于24小时内填报医院感染病例登记表,送至医院感染管理办公室;发现有医院感
染流行趋势时,及时报告医院感染管理办公室,并协助调查。

发现法定传染病,按《中华人民共和国
传染病防治法》的规定报告。

5、参加预防、控制医院感染知识的培训。

6、掌握自我防护知识,正确
进行各项技术操作,预防锐器刺伤。

7、宣传、教育、指导病人、探视者和其他工作人员运用预防感
染传播的技术。

8、工作人员自身感染时应接受合适的治疗,采取有效控制措施,防止将自身感染传
播给他人。

9、医疗废物严格分类收集,减少污染及损伤。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